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墨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浅析墨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浅析墨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一、墨子的主要思想(一)兼爱一一人道精神之阐扬。
“兼爱”是墨家最独特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墨家能够成为先秦“显学”的主要原因。
墨子的无私“兼爱”,首先是针对儒家的亲亲之“仁爱”提出的。
墨子认为,要使天下人相爱善,就要“爱人若己”。
但即便如此,墨家的兼爱并不排除现实功利的考虑。
墨子曾引进“义”的观念来解释“兼爱”,他所说的“义”即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所以,他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强调“义即利”。
这表达了一种义利统一的思想,其“利”并非一己一时一事之利,应是对他者、天下人有“利”,是谓“公利”。
为此,墨子常“爱人”与“利人”并提,提倡“兼而爱之,从而利之”,实现了兼爱精神和功利主义的紧密结合。
平等之爱,在“人以群分”的古代,实难以推行。
然而墨子“兼爱”思想的提出,依旧人道精神阐扬的体现。
它可以为现代人的价值追求注入平等观念和道德理想的因素,足以为人们所珍视。
(二)非攻一一无义战争之消弧“非攻”的理论依据仍是“兼爱”思想。
墨子认为战争不仅对个人有害无益,而目_对百姓大众、社会国家也是最大的不利。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反对一切战争。
而对喜好攻伐征战、粉饰主张的国君以夏禹、商汤、周武王为例的话难,墨子说:“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者也。
彼非所谓‘攻’,谓‘诛’也。
”(《非攻下》)由此可见,墨子反对一切劳民伤财的侵略性、非正义战争,却明白无误地提倡正义的战争。
而正义之战,就是以暴制暴、以战比战的手段。
要真正实现以战比战,墨子认为既要提倡“非攻”,也要加强军备、处理好邻国邦交关系等等。
此外,墨子倡言“非攻”,不仅只限于曰头宣传,还义无反顾地身体力行,这一点在《墨子》一《公输》、《鲁问》等篇中都有记载。
(二)尚同与尚贤一一政治伦理之建构。
墨子生活于诸侯争霸的乱世,天下“尚同”成为他的道德理想国。
墨子认为,为了实现天下“尚同”,消除混乱状态,就要由天子颁布是非善恶的统一标准,这就是道德和法律,诸侯国君通过卿大夫和乡镇里长加以执行。
高职院校墨子职业教育思想传承价值研究

高职院校墨子职业教育思想传承价值研究高职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墨子职业教育思想的传承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墨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提出的以实用的技能和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思想,对于培养实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研究高职院校如何传承和发扬墨子职业教育思想,探讨其在当代职业教育中的价值,对于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和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墨子职业教育思想的内涵、高职院校墨子思想传承的实践以及其在职业教育中的价值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墨子职业教育思想的内涵墨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现了以实用的技能和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理念,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应用性和现实性。
墨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实用能力和技能,使其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
墨子强调实践和应用,主张把学问转化为实际能力和技能,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和工作中。
他提出的“兼爱”、“非攻”、“等价”等思想,也为职业教育注入了人文关怀和文化底蕴,使其不仅仅是一种技能培训,更是一种全面素质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墨子思想传承的实践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而墨子职业教育思想的传承和发扬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职院校要传承和弘扬墨子职业教育思想,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实践。
首先是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应当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训练,要将实用性和应用性作为课程设置的重要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
课程设置应当贴近社会实际,注重实践和应用,使学生能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能够掌握实用的技能和知识。
再次是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实践经验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注重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开展职业教育工作。
师资队伍建设应当重视实践经验的传承和沟通,注重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
墨子职业教育思想对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职业 教 育 的 目的是 培 养 应用 型人 才 和 具 有一 定 文 化 教 育 侧重 于 技 能和 实 际工 作 能力 的培养 。
墨 子提 出 的检 验学 习理 论 的 “ 表 法 ” 就要 求 学 生 三
学 生 而言 ,提倡 量 力 而 学 ; 老师 而 言 , 倡 量力 而 教 。 对 提 虽然墨子提倡并身体力 行 “ 强说 人 ” ,但 他 并 没 有
一
墨子 的德 育思 想 以 “ 爱 ”为 核心 , 调 德 智并 重 , 兼 强
提出 “ 志不 强 者智 不 达 ” 。
墨 子认 为要 实 现 “ 爱 ” 的社 会 理 想 ,在 人 才 方 面 兼
w ow ns t e ? ”一 边 口说 ,一 边撩 起衣 角学 做 英 语 单 词 、句 型 和 课 文 。 态 势 语 把 课 本 中 静 态 的知 识 h a tma hs c
卖 火 柴 的样 子 ; hw dl i s!” “o e c u io ,踮 起 脚 ,好 象 往 一 变得 鲜 明 生 动 ,使 课 堂 气 氛 宽 松 活 泼 ,使 学 生 学 习 主 间 屋 里 看 烤 鹅 , 同 时 将 一 根 手 指 放 在 嘴 里 ,做 出 馋 极 动 积 极 。这 样 ,学 生 在 动 态 参 与 和 实 践 中 不 知 不 觉 地
在 <T eLte th Sl r ( 卖 火 柴 的小 女 孩 》 h il Mac— el > 《 t e ) 的 身 体 语 言 内 容 ,在 讲 解 时 ,伴 随着 丰 富 的 态 势 语 ,
“
总 之 ,在 小 学 英 语 课 堂 教 学 中 ,运 用 态 势 语 进 行
心得体会: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当代意义

心得体会: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当代意义墨子是23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先贤,他出生在现在的山东滕州。
他是一位思想家、实践家、科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家。
墨子一生都在从事劳动,并且在劳动过程中不断研究。
毛泽东评价“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是一位比孔子高明的平民圣人”。
墨子为后世留下了以《墨子》命名的经典著作。
在《墨子》这本著作中,既有自然科学方面的,又有社会科学方面的,还有专门对人的思维方面的研究,也就是逻辑学。
所以,墨子是我国古代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一、墨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墨子思想的内容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逻辑学三大部分,重点有以下几个主张。
1.主张兼爱、非攻他主张兼爱,主张平等,反对战争,反对侵略。
这是他思想的核心内容。
兼爱和仁爱不同,兼爱是平等的爱,是不分亲疏的爱;仁爱是由己及人、由近及远的爱。
主张非攻,就是不要战争,要和平。
但是不要战争并不是说没有对抗,而是以守为攻。
2.主张尚贤、尚同他尊重人才,崇尚人才。
只要是贤者,都应该向他学习。
他尚同,他反对分等级,主张一致,主张集体主义。
3.主张节用、节葬节用就是主张勤俭,不要浪费资源,保护环境。
食求其饱,衣求其暖。
如同现在的“八项规定”精神一样,不要大吃大喝,铺张浪费。
要建设绿色环保的环境,主张绿色发展。
他反对人死后在家里办太多的仪式,拖很长时间,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4.主张非命、非乐所谓非命,就是反对宿命论。
他主张“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人人一切皆有可能,不是出身贫贱就永远贫贱,出身高贵就永远高贵。
还有非乐思想,要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下去研究。
他特别不主张搞一些虚华浮华的东西。
二、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墨子思想在教育方面也有丰富深刻的内容。
在教育目标上,他主张培养“兼士”。
“兼士”的标准就是这三句话: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通俗地讲,培养出来的人要“厚道、明白、能干”。
“厚道”是做人厚道;“明白”是说得明白,干得明白;“能干”就是出活儿,不是光说不干,既知乎“道”,又懂乎“术”。
墨子思想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他要求举贤“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 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墨子·尚贤中》),
提倡“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 能则下之”(《墨子 ·尚贤下》)。
同时,他进一步指出:“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 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无能者下之。”(《墨子·尚贤 上》)
墨子推行“上说下教”,认为作为社会的 自然人只有 “赖其力”、“强力从事”,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存与自身的 发展。
同时,他反对宿命论,极力主张“赖其力者生,不赖其 力者不生”,教导弟子必须强力从事。这是因为“不强力从 事,即财用不足”。百姓皆得暖衣饱食,便 (安)宁无忧”( 《墨子·天志中》)的政治理想。
调动学习积极性。
“今击之则鸣,弗击不鸣,隐知豫力,恬漠待问而后对。”
肆 (六)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发展个性特长。
“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 义事成也。”
注重量力施教。
教师要对学生“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
把握适当时机。
“因宜因时而教”,这种目标既要具有相对稳定性,又要根据经济、 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 的新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和修订。
墨对
子 思
现 代 职
想
业 教
育
的
启
示
十大核心思想
兼 非 尚尚天明非非 节节 爱 攻 贤同志鬼命乐 葬用
“兼爱、非攻、尚贤 、尚同”是墨子思想主 流,他代表着农民小生产者的利益,体现了“以 民为本”的思想观念。
墨子思想注重“致用”,其中“量力而行”、 “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对后世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肆 (二)确立“智术百工”的教育目标
墨子职业教育思想融入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启示

墨子职业教育思想融入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启示
墨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的职业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墨子提出了以职业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思想,主张职业教育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
教育目标的实用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些思想为当前的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提供了
启示。
墨子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
墨子主张职业教育应该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并通过实践和实践中的反思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这给我们启示,现代的高职人才培养
也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锻炼,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墨子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
他认为职业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在
实践中创造新的知识和技术,并能够应对变化中的挑战。
这对于新时代的高职人才培养也
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适应并创新,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墨子的教育思想还强调人道主义和社会责任。
他主张以善为基础,以仁义为本,倡导
为人民服务,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这种人道主义的教育思想对于当前的高职人才培养也
有启示意义,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为人民服务,促进社会的和谐
发展。
高职院校墨子职业教育思想传承价值研究

高职院校墨子职业教育思想传承价值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机构,承担着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责任。
墨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提出了“兼爱”、“非攻”、“尚同”、“尚实”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这些思想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从高职院校墨子职业教育思想的传承和价值研究展开,探讨墨子思想对于现代职业教育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场所,是墨子职业教育思想传承的重要阵地。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模式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缺乏对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学生思想缺乏深入的探讨等。
这些问题使得墨子职业教育思想的传承难以得到有效的实践和落地。
有必要对高职院校墨子职业教育思想的传承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二、墨子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内涵1. 兼爱思想墨子强调“兼爱”思想,认为人人平等,应该互相尊重和帮助。
在职业教育中,这一思想启示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特点和需求,给予他们平等的机会和关爱,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2. 非攻思想墨子主张“非攻”,反对战争和暴力,强调和平、和谐。
职业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和平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为目标,让学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自己的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
3. 尚同思想墨子提倡“尚同”,注重团队合作。
在职业教育中,这一思想提示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个体,在实践中注重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墨子主张“尚实”,注重实践和实用。
职业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学以致用,做到知行合一。
这些思想对于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引导我们更好地开展职业教育工作。
1.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墨子职业教育思想强调实践和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这对高职院校优化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oc

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oc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关键词:墨子职业教育思想当代价值摘要:被韩非称为”世之显学”之一的墨家学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支奇葩。
在墨家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中,职业教育思想独树一帜。
其对科学和技术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等,都对当今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墨子(公元前aso-一公元前389年)名翟,战国初鲁国(今山东滕州)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其科技教育理论与实践达到了同时代世界的最高水平。
他本来师从儒学,但讨厌其重礼厚葬的繁文褥节,便创办了墨学,成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家学派与儒家学派截然不同,最突出是把儒家不屑一顾的技术教育,包括自然科学和劳动技能等教育内容倍加重视和推崇。
墨家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和儒家并称“显学”,其职业教育思想独树一帜。
今天,深人研究墨子的职业技术教育思想,对推进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墨子职业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墨子所处的战国初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大转变时期。
封建生产关系逐渐成熟,铁器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手工业、商业繁荣,产品极大丰富,生产力迅速上升。
这样就把更多的人从物质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脑力劳动,从而创造更丰裕的科学、文化、思想成果。
同时,战国初期又是一个动荡的变革时期。
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和新兴的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复杂,除战争外,还竞相养士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产生了一批著名的学者和派别,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学术繁荣局面。
二、墨子职业教育思想简述(一》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基于“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墨家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兼士”或“贤士”,进而实现贤人政治或仁政德治。
对于“兼士”的标准,墨子提出要“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即要具有深厚的道德品质,能言善辩的辩论技能和广博熟练的知识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子 的职业技术教育思想 ,对推进我 国职业技术教 育的 改革与发展,仍有重要 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
行基础上 ,努力掌握 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 ,受到 了很好
的劳动职业训 练。
( )科 学 和 技 术为 主 的教 育 内容 二
、
墨子职 业教育 思想产生 的背景
墨子所处 的战 国初期 ,是 中国历 史上 社会大转变 时 期 。封建生产关 系逐渐成熟 ,铁器的广泛使用促进 了农 业 的发展 ,手工业 、商 业繁荣 ,产品极大丰富 ,生产力 迅速上升 。这样就 把更 多的人从物质生产劳动 中解放 出
政治 家。其科技教 育理 论与实践达到 了同时代世界 的最 高水平 。他本来师从儒 学 ,但讨厌其重礼厚葬 的繁文缛
节 ,便创办了墨学 ,成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 墨家学派与儒 家学派截然不 同,最突 出是 把儒家不 屑一顾的技术教育 ,包 括 自然科 学和劳动技能等教育 内 容倍 加重视和推崇 。墨家学说在春秋 战国时期 和儒家并 称 “ 显学 ” ,其职业教育思想独树一帜 。今天 ,深入研究
墨家确定 了一套 独特的教育 内容以培养兼 士 ,其中
最有价值的就是科学和技术教 育的 内容和思辨能力的培 养。科学和技术教育 的内容更 多的体现 了职业教育的特 色。思辨能力的培养 ,在于锻炼和形成严密的语 言逻辑 ,
来从事脑力劳动 ,从而创造更 丰裕的科学 、文化 、思想
成果 。同时 。战国初期 又是 一个 动荡的变革时期 。没落 的奴隶 主贵族和新 兴的地 主阶级之 问的矛盾尖锐 复杂 ,
() 物 理 学 1
家争鸣”的思想学术繁荣局面。
二 、墨子职 业教 育思想简述
( 一)培养 “ 兼士”的教育 目的 基于 “ 兼相爱 ,交相 利”的社 会理想 ,墨家 的教育 目的是要培养 “ 兼士”或 “ 贤士” ,进 而实现贤人政治或 仁政德治 。对 于 “ 士”的标准 ,墨子提 出要 “ 兼 厚乎德 行” “ 、 辩乎言谈 ” “ 乎道术” 、 博 ,即要具有深厚的道德
的能力 。
《 墨子 ・ 经上= 中含有 丰富 的数学 概念 ,严 密的逻辑 》
推理和 深邃的数理哲 学思想 。如对 圆 的定 义 : “ ,一 圆
中 同 长 也 ” “ 中 ” 即 “ 中 心 一 点 ” “ 长 ” 即 。 一 对 , 同
想中,职业教育思想独树一帜。其对科 学和技术教 育
国职 业 教 育 的发展 具 有 重要 的借 鉴 意 义 。 关 键 词 :墨 子 ;职 业 教 育 思想 ;当代 价值
中图分类号 :G 0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4 —9 64—09 2 1)0 0 0 —0 0 2 I0 0 3— 12 3
力 学 。力 学是现代物理 的重要 分支 。 《 墨子》 中记 述 了丰 富 的力 学知 识 。 如关 于机 械 运 动 的正 确定 义 :
“ ,域徙也 。 动 ”意思是说 ,机械运动 的本质是物体位置
的移动。这与现代机械运 动的定义完全一致。 光 学 。光学 是 墨家 科学 教育 中最 出色 的部分 ,从
墨子对学生创造性 的培养 十分重视 。 重 “ ”即重视实 践。墨家 的实践 内容除了道德 和 行
研究 ,得 出了几何 光学 的一 系列 基本原 理 ,并 做了类 似
“ 小孔成像 ”的实验 。 ()数学 2
社会政 治之外 ,更 多的是生产 、军事和科技 的。从实 践 中学 习技 术 ,总结 经验 ,培养改 造社会 、推行 政治主 张
爱 下》 )辩论技 能 的培养 是为 了能让兼士去 社会上推 行 “ 兼爱 ”的主张 ;知识技 能的培养是让 “ 士”投入 到社 兼 会生产实践 中去 ,有 兴利除害 的能力 。墨子经常直接参 与社会实践 , “ 摩顶放踵 ,利天下为之” 。墨子门徒大多 出身于 “ 农与工肆” ,同墨子一起学习和劳动 ,在培养德
“ 的直线行进 ”这一基本光学原理 ,探讨 了一系列光学 光
收稿 日期 :2 1 — 3 0 00 0 — 8
作者简介:苗艳艳,女 ,湖北沙市人 。主要从 事高等教育管理研 究;杜德 同,男,河南南阳人 ,荆州电视 台制 片人,主要从事教
育管理研 究。
12 0
问题 ,对 平面镜 、凹顶镜 、凸面镜等进行 了相当系统 的
兮千多年前的墨子给当今的职业技术教育做出了一个成功的榜样我们更应该在前人的基础上实事求是不时俱迚在意识和行劢上真正重视起职业技术教育把它作为促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发挥其巨大的作用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作出贡献
21 00年 6 月 第2 2卷第 3期
安康学院学报
Ju o m ̄ o k n ie t f An a gUn v  ̄i y
从而在论辩 中能说服别人 ,推行 自己的政治主张。
1 自然 科 学 知识 .
除战争外 ,还竞相养 士著 书立说 ,议论时事 ,阐述哲理 ,
产 生了一批 著名的学者和派别 ,形成 了 “ 百花 齐放 、百
墨家学派对于 自然科学 知识 的教育在 中国教育史上 独树一帜,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
J n2 1 u .0 0 V 12 0 l . 2№ 3
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苗艳 艳 ,杜德 同
(. 1 长江大学 大学发展研究院 ,湖北 荆州 4 4 2 ;2 荆州电视 台,湖北 荆州 4 4 2 ) 30 3 . 30 3
摘 要 :被韩非称为 ” 世之显学 ” 一的墨家学派 , 中国历史上的一支奇葩。在墨家博 大精深的教 育思 之 是
墨子 ( 元前 4O 公 8 —公 元 前 3 9 ) 名翟 ,战 国 初鲁 8年
品质 ,能言善辩 的辩论技 能和广博 熟练的知识技 能。道
国 ( 今山东滕州)人 ,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 家、教育家 、
德培养尤甚 ,使兼士能 “ 爱无 差等” ,做 到 “ 视人之 国, 若 视其 国 ;视人之 家 ,若视 其 家 ;视人 之身 ,若视 其 身。 ”不分彼 此亲疏 、贫富 、贵贱 ,都 能做 到 “ 饥则 食 之 ,寒则衣之 ,疾病侍养之 ,死 丧埋 葬之 。 (量子 ・ 《 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