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火烧云导学案

合集下载

【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4《火烧云》(导学案+预学案+教案+实录+测评+拓展)

【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4《火烧云》(导学案+预学案+教案+实录+测评+拓展)

24火烧云导学案设计课题火烧云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檀、喂”等6个生字和多音字“模”;会写“威、武”等11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6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是怎样变化的。

4、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以及丰富的想象力。

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学习作者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来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火烧云图片。

(教师)2、观察清晨或傍晚天空中云霞的变化。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火烧云的图片。

2、指导学生从第1、2自然段找出描写火烧云的句子。

3、板书课题。

1.欣赏图片,用自己的话描述火烧云的样子。

2、扫读第1、2自然段,画出文中描写火烧云的句子: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3、齐读课题。

开课伊始,教师要直奔主题,抓住关键句引导学生读悟课文。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用时:10分钟) 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提示学生注意平舌音“灿”。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3、指名读文,相机理解词语。

重点指导“紫檀色”“恍恍惚惚”等。

如“紫檀色”可通过图片感受其颜色,“恍恍惚惚”可通过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

4、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写作顺序。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圈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在小组里认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注意多音字“模”在本课读“mú”;在“模范”中读“mó”。

把自己不懂的词语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3、逐段读文,理解词语意思。

4、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作者是按照事物发展变化的顺序来写火烧云的。

过渡性词语有“上来了、变了、下去了”)在理解词语意思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火烧云》导学案

《火烧云》导学案

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学科导学案课题:火烧云(第一课时)编写人:备课组长:审核人: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认真读书,揣摩、品味语言,体会火烧云色彩多和变化快的特点,从字里行间感受火烧云的美。

3、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并体会作者的心情重点难点: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学习边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

知识链接:火烧云清晨太阳出来或者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边的云彩常常是通红的一片,像火烧的一样,人们把这种云叫做火烧云,又叫早霞和晚霞。

为什么会有火烧云这种自然现象呢?原来,在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颜色的太阳光中,红光穿过空气层的本领最大,橙、黄、绿光次之,青、蓝、紫光最差。

在日出、日落时,到达地面的光要通过很厚的空气层,如果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微小尘埃或雾状水滴,旭日东升和夕阳西下的颜色就会呈现橘红色,使飘浮在大气里的云也染上了红色。

因此,朝霞和晚霞的玫瑰色和红色的色彩,都是由于红、橙色的光容易通过含有微粒的大气的缘故。

自主学习:1、书读百遍。

课文我读了()遍,我认为我读得(),家长的评价()。

2、我能读准这些词语。

模糊一转眼笑盈盈一模一样恍恍惚惚凶猛紫檀色红彤彤3、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字是:————————————————————————--------------------------------------------------------------------------。

4、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我知道课文先写了火烧云(),再写了火烧云的(),最后写了火烧云()。

重点描写了火烧云的()和()的变化。

5、根据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6、课文1~2段,火烧云发生在什么时候?画出有关的句子。

地面上的景物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人们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合作探究:1、火烧云美吗?把你喜欢的语句读读,想象美景。

《火烧云》导学案

《火烧云》导学案

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火烧云》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火烧云刚上来时的情景以及火烧云的颜色、形状的变化,培养想象力,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背诵部分指定课文。

学习重点: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学习难点:通过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和教师的点拨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第一课时一、借助多媒体导入新课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配上优美音乐的火烧云图片供学生欣赏,并向学生解释火烧云的特点及形成过程。

今天我们就跟随家乡的女作家萧红一起去欣赏一下千姿百态的火烧云。

(教师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

①读准字音,有不认识的字问问小组同学,并注音。

②画出值得积累的词语,不理解的词语小组学习。

③难读的句子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

④读后思考: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并按照这个顺序给文章分段。

2、检查自学情况。

①出示:笑盈盈高寿红彤彤葡萄凶猛狮子庙门恍恍惚惚揉眼睛②照样子,说词语:笑盈盈:恍恍惚惚:③说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镇静——凶猛——恍恍惚惚——④文章是按照火烧云————的顺序来写的,由此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

概括各部分段意。

三、精读课文。

默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

1、作者笔下的火烧云有哪些特点,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出示自学提示:①课文主要从和两个方面描写火烧云。

②画出描写颜色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火烧云的什么特点?③从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语句中,思考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火烧云形状描写得那样生动具体,你从中学到了哪些观察的方法?④把喜欢的段落反复读一读,然后背下来。

然后给小组同学背一背。

2、小组交流,选派代表汇报学习结果。

【①描写颜色的词语:叠词:红彤彤金灿灿……(扩词时相机的板书:黄澄澄黑乎乎)两种颜色:半紫半红半灰半百合色……(扩词时相机板书:半红半黑半紫半红等)用实物和颜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扩词:樱桃红柠檬黄等)火烧云的颜色可真丰富,可以用哪些词来概括?(绚丽多彩、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等)②作者是对云仔细观察,再用联系生活中和它相似的事物进行想象的方法写出了云的形状。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导学案【第1篇】《火烧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交流,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和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的变化;2、学习作者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善于摘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及其写法。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多彩画面,感悟火烧云的绚丽多姿和丰富多变。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

1.了解学生对火烧云的认识。

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齐读课题,并以课题为题。

请同学讨论,以达到了解学生对火烧云认识程度的目的。

什么叫“火烧云”?你见过火烧云吗?你见过的火烧云是什么样子?当时心情怎样?(火烧云是日落或日出时天空出现的红色云霞,色彩非常美丽。

)2.明确结构,抓住特点。

已故作家萧红通过仔细观察对火烧云做了生动的描绘,语言精练准确,使人读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那么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火烧云”的呢?(课文是按照火烧云到来前、出现时、消退后的顺序写的。

)板书:到来前出现时消退后请同学们听配乐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抓住火烧云的什么特点来写的?哪一段主要写了这一特点?(二)以读促讲,启发想象。

1.学习第一段。

火烧云出现之前,天空及周围的景物是怎样的?读一读,想一想。

板书:霞光照耀“霞光”使哪些景物发生了变化?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的?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

火烧云到来之前这些景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同样的景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2.学习第二段。

(1)默读,画出说明火烧云出现的句子:想一想火烧云是什么样子?板书:红通通像着火(2)理解“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导学案第1篇】一、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2课《火烧云》,我们先把这篇课文好好读一读,交流读懂的内容。

自由回答,同时理清文章脉络。

二、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读懂课文,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研究,好不好1、学习文章第一段,你有什么问题吗交流问题,并通过阅读学生自己解决。

师:为什么不直接写火烧云的颜色,而要通过景物的变化来写火烧云的颜色(生动,有趣,表达作者惊喜的感情。

)再读,读出这份惊喜的感情。

2、学习第二段。

1)理解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见也没见过,说也说不出来的颜色。

这句话。

2)这句话写得真精彩,更精彩的内容还在后面呢!更精彩的是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先来读读课文,你们觉得精彩吗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精彩呢(非常喜欢火烧云,仔细地观察,运用了丰富的想象。

) 她的想象是非常成功的,让我们来探究探究她成功的秘诀。

默读,想想作者先想象了什么接着想象了什么最后想象了什么先写形态像什么,再写了神态怎么样,最后写了动态怎么变。

后面两小节是不是也和这一节写法一样3)朗读体会。

3、学习第三段火烧云的变化是如此之快,可是转眼之间它就下去了,看看在这最后一部分里你有什么问题吗交流。

朗读。

三、想象练习出示,交流出示两幅,请你选择一幅画,展开你想象的翅膀,也为我们展开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吧。

板书:出现颜色12、火烧云变化(多、快)形状消退形态像什么想象神态怎么样动态怎么变【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导学案第2篇】一、导语激情,复习引入师:天空中的彩虹是美丽的,大自然这位大魔术师带来的火烧云这一景象又使多少人陶醉其中。

这节课我们跟着女作家萧红一起去欣赏夕阳西下,那火烧云的瑰丽情景。

(板书:火烧云)1.什么叫“火烧云”呢?请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师: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读读这句话,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学生读)师:谁来谈一谈为什么“烧”字用得好呢?生:火烧云上来了,就像是天空中着了一场大火。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导学案第1篇】【教学设计思想】学习第一部分时,要想象霞光映照下人及动物的色彩,体会作者的心情,读出惊喜的语气。

学习第二部分时,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出现课文描写的各种各样的颜色、形状及变化情况。

此外,还应引导学生想想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其它颜色和形状。

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火烧云的多姿多彩、变化迅速的特点。

朗读时才能通过语调、语速的变化表现出这一特点。

第三部分应略处理,注意读出对火烧云景色的留恋之情。

媒体使用是让学生通过感受火烧云的特点(颜色多、变化快),启发学生仿写。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学会本课5个生字及9个词语。

⑵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⑴边读边想像火烧云变化的情境,体会作者的心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⑵积累描写颜色的词语。

从4~7自然段中选择两段背诵下来。

3、情感目标:体会火烧云现象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边读边想像,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第三至七自然段。

【教学媒体】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火烧云》一课。

1、火烧云是什么意思?它的同义词有哪些?(火烧云:日出或日落时天空中出现的彩色云霞。

)(朝霞、晚霞、彩霞。

)2、浏览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说一说。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3、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哪个词用得特别好,为什么?4、师:(出示课件)一个“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又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有气势,给人一种动态变化的感受。

5、那么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板书:出现──变化──消失二、新授课1、学习第一部分:⑴自由读第一段,思考:火烧云上来时,地面的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⑵课件出示文字:指名回答,想象当时的情景。

⑶课件出示图:他们的颜色为什么不同呢?(人、物原本的颜色不同。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导学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导学案第【1】篇〗【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自然界有许多瑰丽的景象,有无数作家描绘过它们。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萧红写的一篇散文《火烧云》。

2、启发质疑:什么叫“火烧云”?火烧云有什么变化?什么时候出现火烧云?3、学生介绍收集的有关火烧云的资料。

日出或日落时,云被太阳光照得像火一样红,就叫“火烧云”。

透过云层的光则叫“霞光”。

火烧云又称“红云”“红霞”等。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按时间顺序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2、从文中找出一句句子来说明什么叫“火烧云”。

3、用一个词语说说对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印象三、学习课文重点内容。

1、朗读课文,思考:什么叫“火烧云”?用文中的一句句子来回答出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1)质疑:烧?红?烧——避免与红彤彤重复;与课题相呼应;呈现向东蔓延的状态;与着了火相呼应,突出火烧云的颜色和动态(2)指导朗读句子(3)引读课文第一节小结:红彤彤的火烧云,把白的变成红的,红的变成金的,黑的变成紫檀色的,真是神奇而美丽的景色啊!2、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用一个词语说说。

板书:变化颜色形状多而快(1)颜色变化多而快。

①默读课文第3节,找出写火烧云颜色的词语。

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齐读这些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可以根据叠词、颜色互糅、以实物比拟分成三类。

②想象“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照样子写几个,注意火烧云的基本色彩为红色。

③引读句子: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一会儿——。

这几个“一会儿”表示几种颜色交替出现,火烧云瞬息万变。

(2)形状变化多而快。

①默读课文第4-6节,找出写火烧云形状变化多而快的词语。

一会儿马过了两三秒钟大狗忽然大狮子接着一转眼②读第4节,思考:天空出现了什么?马的样子是如何变化的?是怎么消失的?同桌用这样的方法学习第5、6节。

部编版火烧云导学案设计

部编版火烧云导学案设计

部编版火烧云导学案设计一、导学目标1. 了解火烧云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2. 掌握火烧云的分类及观赏时机。

3. 能够描述火烧云的美丽景观。

4.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奇观的兴趣与探索欲望。

二、导学内容1. 火烧云是什么?1.1 定义:火烧云是一种在晴朗的朝霞或黄昏时出现的美丽自然现象,通常呈现出绚丽多彩的色彩。

1.2 形成原理:火烧云是在太阳光照射下,云层中的水滴或冰晶通过散射、折射等物理效应而形成的。

2. 火烧云的特点2.1 色彩斑斓:火烧云常常呈现出红、橙、黄、绿、蓝、紫等多种颜色,极具视觉冲击力。

2.2 呈现时段:火烧云主要出现在清晨和黄昏时段,时机较为特殊。

2.3 天气条件:火烧云多出现在天气晴朗、云层薄的日子,观赏条件较为苛刻。

3. 火烧云的分类及观赏时机3.1 分类:按照颜色及形状可分为几种不同类型的火烧云,如红霞、金光云、蓝火烧云等。

3.2 观赏时机:建议在清晨日出和黄昏日落时分,选择在辽阔开阔的地带观赏火烧云,效果更佳。

4. 火烧云的美丽景观4.1 描述:火烧云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透露出大自然的神奇与力量,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幻世界。

4.2 感受:欣赏火烧云的美景,能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美好,同时也引发对自然环境保护的关注。

三、导学要求1. 学生理解火烧云的形成原理和特点,能够描述其美丽景观。

2. 学生能够对不同类型的火烧云进行分类和识别。

3. 学生了解观赏火烧云的最佳时机和地点,培养对大自然奇观的探索欲望和热爱。

四、拓展训练1. 观察当天的天气状况,预测是否有火烧云出现,并在适当时机前往开阔地带观赏。

2. 搜索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著名的火烧云观赏地点,为未来的旅行计划做准备。

五、导学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案设计,学生们对火烧云这一自然美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仅增加了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对大自然奇观的向往和探索欲望。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周围的自然景观,发现美好,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火烧云》导学案
年级:四年学科:语文主备:王健审核:语文组
1.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神奇。

2.学习课文生字词。

3.学习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和形状变化的特点。

学习难点: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和形状变化的特点。

第一学时
1、我会认:
()()()()
紫.檀色笑盈.盈庙.门凶猛.
()()()
一模.一样恍.恍惚.惚
2、我通过认真读课文,知道了课文
第一自然段写()
第二自然段写()
第三自然段写( )
第四自然段写( )
第五自然段写( )
第六自然段写( )
第七自然段写()
因此课文可分()部分,
第一部分为(――)写()
第二部分为(――)写()
第三部分为(――)写()
3、跟随作者的目光,我好像看到了(,,)。

4、我还知道了课文重点写了()。

5、课文中除了写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外,还写了什么?
1.阅读第1自然段,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

人和动物有哪些变化?
2.阅读第2自然段。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

作者把“烧”字换成“红”好不好?为什么?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3. 阅读第7自然段,写火烧云下去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受?
(一)、选择字词的意思(只写序号)
1.光:①光线;②光彩,荣誉;③景物;④光滑;⑤完了,一点不剩;⑥露着;⑦单,只。

光着头()为国争光()阳光灿烂()把敌人消灭光()2.挺:①笔直;②撑直或凸出;③很;④量词。

一挺机枪()昂首挺胸()挺美的()笔挺()3.新鲜:①(花朵)没有枯萎;②(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质气体;③(事物)出现不久,还不普遍。

乡村的空气多新鲜!()这事儿多新鲜()我喜欢新鲜的花朵()(二)、阅读训练营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______,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1、按原文填空。

2、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学时
(1)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快的特点。

(2)学习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仿写一段话。

(3) 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体会大自然的魅力。

学习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特点
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展开想像,尝试写一段话。

阅读课文三到六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这四个自然段主要写了火烧云_____和_____的变化,作者把火烧云想象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从这些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火烧云__________________。

一、自主学习:
大声地朗读第3自然段,回答下面各题:
(1)、火烧云都有哪些颜色?把表示颜色的词语列出来并归归类。

ABB: ________ ____________
ABAC: ________ ____________
其它: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天空中的火烧云就只有这几种颜色吗?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能在书中画出来吗?这说明火烧云的颜色非常——()。

(3)、你还能再说出几个这几种结构的词语吗?(小组内交流)
(4)、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呀!你能用恰当的词语
概括火烧云颜色多?
(5)、你能在书中找出排比句并画出来。

这句话突出了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另一个特点——()。

(6)仿照课文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写一句话。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

(7)关于颜色变化你最喜欢的句子,为什么?(小组交流)
二、合作学习:
大声地朗读4—6自然段,回答下面各题:
(1)、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集体交流)(2)、作者在描写火烧云变化时,描绘的真是精彩。

马出现时的样子是怎样的?它是怎样变化的?又是怎样消失的?请你把这些句子画出来。

再把这种有趣的情景用朗读表达出来?
(3)、关于形状变化你最喜欢的句子,为什么?
你觉得天空中的火烧云还像什么?请你学着作者的写法,按照“出现”-“变化”-“消失”的顺序写一写。

这时又()猫,猫的身上()。

我还给
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 )。

它趴在(),好像在( ),
今天的课堂上,我学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