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汤合四神丸加减治疗功能性腹泻60例临床观察
白头翁汤合四神丸治疗功能性腹泻

白头翁汤合四神丸治疗功能性腹泻功能性腹泻是功能性胃肠病的常见类型之一,尽管无肠道的器质性病变,但由于病程长且容易反复,影响许多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功能性腹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现代医学认为为多种因素导致的症候群,与菌群失调、精神心理因素、胃肠动力和内脏感觉异常、饮食结构不合理、对某些特定食物不耐受、早期家庭环境、胃肠道感染等有关。
传统医学将功能性腹泻归属“泄泻”范畴,多将其分为脾胃虚弱、寒湿困脾、脾肾阳虚、肝郁脾虚等证型,认为其病位在肠,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湿邪缠绵不去是其发病的关键。
笔者认为功能性腹泻属久泻,多为急性腹泻误治或延误病机所引起。
腹泻在急性期容易治愈,但若误治,如本为积滞内停反用补涩,使邪无去路,寒湿中阻反用苦寒败胃助湿,湿盛泄泻反用寒凉冰遏湿邪,表证反治里,肝邪犯土本应舒肝抑肝反用解毒止痢等,往往使腹泻由急性转为慢性,虚实寒热夹杂证尤多。
寒热错杂型腹泻临床上并不罕见,如年轻人常过食辛辣、油煎、烧烤等肥甘厚味之品,致酿生湿热之邪,壅塞肠道;加之夜生活丰富,暗耗肾精,致肾阳亏虚;若失治、误治,湿浊之邪缠绵日久,亦耗损阳气,终为寒热错杂之证。
而中老年腹泻患者,脾肾渐亏,气虚阳衰,属虚寒体质;湿浊之邪郁久化热,腹泻日久亦多见寒热错杂之证。
白头翁汤出自《伤寒论》,“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原治疗湿热下利,此用其清大肠湿热,正如《医方集解》所述:“白头翁苦寒能人阳明血分,而凉血止泄;秦皮苦寒性涩,能凉肝益肾,而固下焦;黄连凉心清肝,黄柏泻火补水,并能燥湿止痢而厚肠。
取寒能胜热,苦能坚肾,涩能断下。
”四神丸出自《内科摘要》,具温肾暖脾、涩肠止泻的功效。
适用于命门火衰、脾肾虚寒之五更泻,或便溏腹痛、腰酸肢冷等症。
二方合用,酌加炒白术、茯苓、赤石脂健脾止泻,木香调气,诸药合用既能清大肠湿热,又能温补脾肾,标本兼治,寒热并用,共奏止泻之功。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采用四君子汤合白头翁汤加减治疗的临床体会

效, 在 临床 上 收到 了较好 的效 果 。 此 外 配合 术后 第 二 天进 行 骨 科 早 期 功 能 锻 炼 , 术
后 2~ 3天 拔 除引 流 管后 在 家 属 搀 扶 下 患者 拄 拐患 肢
更 要 提高 警惕 。
中医学历 来就 重 视预 防 , 《 黄 帝 内经 》 中就 提 出 了
关键词 :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四君子汤; 白头翁汤; 中医药疗法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5 . 0 6 . 0 4 1 文章编号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5 ) - 0 6 — 1 2 3 9 - 0 3
不 负重 下 地活 动 。鼓 励 患 者 多做 深 呼 吸和 咳嗽 , 患 者
卧床 位置 应 为 适 宜 , 勿在小腿 下垫枕 , 使 小 腿 静 脉 受
“ 治未 病 ” 的预 防思 想 , 强调 “ 防病于 未然 ” 。《 素问 ・ 四
压 。必要 时可 将 床 脚 抬 高 3 0 。 , 有 助 于 下 肢 静 脉 血 流
光 明中医 2 0 1 5年 6月 第 3 0卷 第 6期
C J G MC M J u n e 2 0 1 5 . V o l 3 0 . 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2 3 9・
者 的生活 质量 , 还 有一 些病 人 可能并 发 肺栓 塞 , 造 成 极
为严重 的后果 。 本 病 重在 预 防 。年 老 有 下 肢 静 脉 曲张 、 高 血 脂 者
本 法值 得在 临床 推广 应 用 。
参 考 文 献
[ 1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 医 病 症诊 断 疗 效 标 准 [ M] . 南京: 南 京 大 学
中药四君子汤合四神丸加减治疗慢性泄泻的临床效果观察

106中国处方药 第16卷 第9期·中医中药·泄泻又称腹泻指身感外邪、饮食不规律、情志失调、脾胃虚弱及脾肾阳虚所引发排便次数异常增多且便质稀溏或水样便的消化系统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证实,此类疾病的发病率增长非常迅速,以10月至11月为好发季节且可发于多个年龄段人群,其潜伏期不超过3日,起病骤急不存在明显中毒症状,并且其诱发机制与早晚温差、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下降及消化系统存在着密切联系[1-2]。
病毒感染作为引发慢性泄泻的主要因素,以轮状病毒感染较为常见,一旦处理不及时存在并发电解质紊乱、酸中毒或脱水等情况的可能性,严重时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
目前,治疗此类疾病的方法通常是建议口服复方地芬诺酯片或诺氟沙星胶囊等药物,长期治疗效果欠佳。
鉴于此,本研究重点探究中药四君子汤合四神丸加减法对于此种疾病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按照特定条件对本院患有慢性泄泻的患者进行筛选后,共计得到86例符合研究要求的研究对象,随后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均分为两组。
对照组43例:女20例,男23例,年龄为23~62岁,平均(32.5±1.8)岁,病程为4~9个月,平均为(6.3±0.2)个月;观察组43例,女21例,男22例,年龄22~61岁,病程为4~9个月,平均为(6.3±0.2)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的病况完全符合慢性泄泻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患有精神类疾病、无法进行正常沟通以及肝脏等器官存在严重功能障碍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每日3次,每次2粒餐后口服诺氟沙星胶囊,同时每日3次,每次1片口服复方地芬诺酯片。
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四君子合四神丸加减治疗,即:按中医辨证治疗理念,四君子汤选择炙甘草6 g、茯苓9 g、白术9 g、人参9 g,四神丸选择炙甘草4 g、吴茱萸4 g、五味子3 g、补骨脂8 g、肉豆蔻5 g,针对腹胀腹痛严重的患者以原方为基础添加陈皮6 g,针对胸闷气短的患者以原方为基础添加广木香4 g,针对四肢不温且便质干燥的患者以原方为基础添加肉桂2 g,针对便质稀薄带泡沫的患者以原方为基础添加藿香15 g,针对食欲不振的患者以原方为基础添加焦三仙8 g。
白头翁(2)

白头翁(2)山东名老中医张志远取白头翁清热凉血的作用是一致的,移治于尿道灼热坠痛同理亦是可行的。
临床上泌尿糸感染除了引起尿急尿频尿结外,部分病人尿道灼热疼痛亦常见,一般用八正散、导赤散解决其它证状较易,但解决尿道发热灼痛不佳,在这方面白头翁是特长,是专药。
可收立竿见影之效。
我曾治一马姓中年妇女,泌尿系感染,发热,尿急、尿频、尿涩痛,尿检后诊断为急性尿道炎,在医院打点滴一周,诸症消失,唯有尿道灼热涩痛不减,西医无法,寻求中医治疗,我即予四妙散加白头翁50克,一剂痛轻热减,三剂即愈。
类似此症,只要是尿道灼热一症突出者,我即在治淋方中加入白头翁一味,屡收速效。
白头翁味苦,性寒,属寒凉药范畴。
白头翁能泻胃与大肠邪热,常用于治疗痢疾。
由于肠胃热毒积滞而致大便带脓血,血多脓少,里急后重,腹痛便频等症。
可用本品清大肠邪热,通利大肠积滞。
常与黄连、黄柏、秦皮、木香、槟榔、白芍等同用。
白头翁配地榆、槐花炭、黄芩炭、炒槐角等,可用于大肠有热而致的大便下血,痔疮下血等症。
黄连、白头翁均能治疗痢疾,但黄连清热兼能燥湿,对湿热痢效果较好,白头翁主清大肠血热,对热痢下血效果较好;黄连对细菌性痢疾效果较好,白头翁对阿米巴痢疾疗效较好。
用量一般一至三钱。
虚寒久痢忌用。
《本草汇言》记载其能“凉血,消瘀,解湿毒”。
【传统应用】主治热毒血痢,里急后重,湿热带下,温疟寒热。
本药用于传统方剂白头翁汤(《伤寒论》:白头翁、秦皮、黄连、黄柏),治疗热痢下重。
【主要成分】主要含毛莨苷类原白头翁素和三萜皂苷类白头翁皂苷等成分。
【药理作用】(一)抗菌:鲜汁、煎剂对多种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汤及其四药对各种痢疾杆菌等肠道致病菌均有显著的抑制功效,其中以黄连、秦皮作用最强,黄柏次之,白头翁最弱,各药之间并无协同,也无拮抗。
本品的抗菌有效成分为原白头翁素和白头翁素。
白头翁素的抗菌活性与链霉素有协同作用。
(二)抗阿米巴原虫和滴虫本品煎剂和白头翁皂苷体外实验能抑制阿米巴原虫的繁殖,体内实验也有抑制阿米巴原虫生长的作用。
白头翁汤加减治疗急性菌痢68例临床疗效观察

2 1年 6 9 0 1 - 月笔 者所在科 采用 白头翁汤加减治疗急性菌痢 6 例, 8
取得 良好 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一般资料 . 1
选 取 2 1 年 6 9月笔者所在科 门诊 就诊 的 16例急性菌痢 01 - 3 患者,年龄 l ~ 1 6 4 岁,平均 (9 ± . 岁 ; 8 例 ,女 5 2 . 26 3 ) 男 2 4例 ; 6 月份发病 3 6例,7 月份 6 4例,8 月份 2 ,9月份 l 例 ; 5例 1 体温 3 8℃ ~ 89o者 8 ,3 3 . C 9例 9℃ ~ O℃者 4 例 。以上病例均符 合 4 7 急性菌痢诊 断标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6 8 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时 间、体 温、症状等方面比较差
肠 中,脉络 受 灼,血败 肉腐 而溃烂 成 疡。湿 热邪 毒 壅结大 肠 , 热伤血络 ,则便下脓血 ; 热蕴结,气滞不通而腹痛 、里急后 重; 久 热气下迫 ,则肛 门灼热 。治 宜清利热 湿、解毒 导滞,以通为用 ,
佐 以调和气血 。常用白头翁 汤加减 。该 方出自《 伤寒论 》 “ 利, ,热 镜 检 白细胞或 脓细胞 、红细胞 、巨噬细胞 多数成 堆 ; 粪便 细菌 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下利,欲饮 水者,以有热故也 ,白头 “ 培养痢 疾杆菌 ;6 荧光抗体 染色法痢疾杆菌抗原 阳性 ;7 免疫 翁 汤主之 。 () () ”本方 临床 上主要用于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
痢疾为痢疾杆菌 引起的急性 胃 肠道传染病,经饮食传播,夏
季多发。急陛菌痢即急性细菌性痢疾 ,该 病传 染性 强,临床主要 表现为起病急、 发热 、 腹痛、 腹泻及黏液便等症状 。属中医学 “ 湿 热痢”范畴,病机为内伤饮食,脾胃损伤,气血 阻滞 ,络伤败血, 脓血下痢所致 。治疗遵 “ 痢无补法”1 治 宜清热利湿, I 】 , 导滞通—
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与四神丸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60例疗效观察(转)

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与四神丸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60例疗效观察(转)【摘要】慢性结肠炎在临床上属多发病,其特点是易反复发作,病程迁延日久而损伤人体正气。
中医认为其病因是由于正气内虚,饮食、情志、外邪等损伤脾胃所致,病机是脾虚、湿盛、气滞。
【关键词】慢性结肠炎;痛泻要方;四君子汤;四神丸笔者在1993至2008年以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四神丸加减慢性结肠炎60例,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根据1978年中华医学会杭州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经纤维结肠镜检查确诊。
60例慢性结肠炎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5~35岁10例,36~45岁19例,46~55岁22例,56岁以上9例;病程最短1年,最长20年。
1.2 治疗方法方药:白术20 g,白芍15 g,陈皮12 g,防风 15 g,人参15 g,茯苓 15 g,炙甘草6 g。
脾肾虚寒者加肉豆蔻12 g,补骨脂20 g,五味子12 g,吴茱萸10 g。
热毒者加白头翁12 g,气滞者加木香10 g,槟榔 10 g;湿热者加黄芩10 g,黄连10 g;食滞者加山楂15 g,神曲15 g;便脓血者加地榆15 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二次服。
10天为1个疗程。
2 结果2.1 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纤维结肠镜复查正常,肠黏膜病变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体征基本消失,纤维结肠镜复查好转,肠黏膜病变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纤维结肠镜复查无好转。
2.2 治疗结果 60例中痊愈45例,占75%,好转15例,占25%,总有效率100%。
3 典型病例患者,男,52岁,农民,2002年8月16日初诊。
主诉:反复腹痛腹泻18年。
病史:患者18年前开始经常腹痛、腹泻、泻后痛不减,发作期间大便每日3~4次,质稀,伴少量黏液,每遇劳累或生气后发作,或在晨起前腹痛欲便。
曾在县级做纤维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慢性结肠炎。
白头翁汤及其加减方临床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

[4]李顺保1中药别名速查大辞典[M]1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117101[5]《上海常用中草药》编写组1上海常用中草药[M]1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19701981[6]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1中国植物志(第十三卷,第二分册)[M]1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187~881[7]田雨,可燕,周修佳,等1上海地区习用的抗肿瘤中药蛇六谷[J]1中药材,1999,22(9):439~4411[8]江苏新医学院1中药大辞典(上册)[M]1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1329~3331[9]《浙江药用植物志》编写组1浙江药用植物志(下册)[M]1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1475~14791[10]刘嘉湘1实用中医—肿瘤手册[M]1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61[11]钱伯文1肿瘤的中医辨证施治[M]1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2301[12]冯世镐1上海群力草药店中草药鉴别和临床应用经验[M]1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3481[13]江苏新医学院1中药大辞典(下册)[M]1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11926~19271[14]可燕,周修佳,柏巧明1海芋抗肿瘤作用的研究[J]1中药材,1999,22(5):252~2531[15]李春杰1刘嘉湘治疗恶性淋巴瘤验案1则[J]1江苏中医药,2005,26(5):331[16]包素珍,孙在典,张爱琴1中药蛇六谷对荷瘤小鼠S180抑瘤及细胞周期的影响[J]1浙江中西结合杂志,1999,9(3):162~1631 [17]陈培丰1清热解毒法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响[J]1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27(1):12~151[18]何亚娟,李久香,原俊1魔芋对艾氏腹水瘤(EAC)抑制作用的研究[J]1肿瘤防治研究,2000,27(3):197~2001[19]古卓良,凌树森1白魔芋精粉对荷瘤小鼠的抑瘤和免疫增强作用[J]1营养学报,1998,20(3):343~3471[20]李国熊,李英1植酸和魔芋干预二甲肼诱发ICR小鼠大肠癌的初步研究[J]1实用肿瘤杂志,1991,6(3):165~1681[21]罗德元,李玉琼,邓士林,等1魔芋精粉对MNN G诱发小鼠肺癌的预防作用[J]1华西医大学报,1991,22(3):287~2911[22]蒋与刚,张茂玉,侯蕴华,等1魔芋精粉在二甲肼诱发大鼠肠癌中对粪中性类固醇排出的影响[J]1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5,13(1):27~321[23]崔熙,王莉,李恒,等1疏毛魔芋的本草考证[J]1中药材,1994,17(7):40~411[24]吴佳琪,袁建珍,张纯1蛇六谷煎煮不当引起口唇发麻1例[J]1药学实践杂志,1998,16(4):2381(收稿日期:2007-01-11。
白头翁汤及其拆方抗腹泻、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2 1 药物的制备 .
=
分别称 取药 材 : 白头 翁 5 g 黄连 5 g黄 0、 0、
柏 5 g秦 皮 5g 白 头 翁 汤 4 g 按 白 头 翁 : 连 : 柏 : 皮 0、 0、 5( 黄 黄 秦
1: :2 1 方…) 56 1 :2组 。按 热 回流 提取 法 分别 进 行 水提 两
维普资讯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 07年 7月第 1 4卷第 4期 Jl.07 V 11 o4 u 20 o.4 N . y
・2 7 ・ 5
白头 翁汤 及 拆 方 抗 腹 泻 、 其 抗炎 作 用 的 实验 研 究 *
时 维静 俞 浩 孙海明ea 的干 燥根 茎 , 地 : l 产 安徽 。黄柏 为 芸香 科植 物
黄檗 ( hUdnmno 2us Rp .的 干燥 去栓 皮 的树 皮 , P eoed l1ne ur ) nl o 产
腹泻摊数 , 统计学方法采用 t 检验 ( 下同) 。结果见表 1 。
工电器厂。H H一4型数显恒 温水浴锅 : 常州 国华电器有限公 司。Z 一8 B型真空干燥箱 : K 2 上海 实验仪器总厂 。
2 方法与结果
直径 为 1e 5m滤纸垫的塑料盆 内, 每隔 1 小时更换 滤纸 , 并计 数滤 纸上小 鼠腹泻摊数 。结果见表 2 。
表2 各组对番泻叶引起小 鼠大肠性 腹泻的影响( -s次 ) 4 ,
1 实验 材 料
药/ 灌服相应药液 , 对照组灌服等容积 自 来水 。服药 3 分 0
钟后 , 鼠 i蓖麻 油 0 1m , 每 g .5 l并单个放在铺有直径 为 1e 滤 5r a 纸垫的塑料盆 内 , 隔 1小时更换 滤纸 , 计数 滤纸 上小 鼠 每 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 痊 愈 : 症状 、 体 征 消失 或基 本 消 失 , 证候 积 分 减 少 ≥9 5 %; 显效 : 症状 、 体 征 明显 改 善 , 证 候积 分
减少 ≥7 0 %; 有效 : 症状 、 体征均有好转 , 证候积分减
少 ≥3 0 %; 无效 : 症状 、 体征 均无 明显 改 善或加 重 , 证
两项 , 即符合 寒热 错杂 型腹 泻 的诊 断 。
2 治疗 方法
1 . 1 一般 资料
1 2 0例 患者 均为 我 院 2 0 1 3年 1 月一 2 0 1 4年 6月
对照组 给予蒙脱石散剂 1 袋, 3 次/ d , 口服 。治疗
门诊就诊的功能性腹泻患者 , 辨证属于寒热错杂型。
中图分类号 : R 2 5 9
功能性腹泻是消化系统常见病 , 病程长 , 易反复 ,
其发病 率大于器 质性腹泻 。 中医药治疗功 能性 腹泻有 明显 的疗效 , 我们 采用 中药 白头 翁汤合 四神丸加 减治 例作 为对 照组 , 现将结 果报 道如 下 。
1 临床 资料
的标 准拟定 。 主症 : 大便 日行 ≥3次 , 粪质 稀 溏 , 甚 至
刘竺 华 , 任 顺平 , 皇 菊莲 , 唐旭 东
( 山西 中医学 院附属 医院, 山西 太原 0 3 0 0 2 4 )
摘要
目的 : 观察 白头翁 汤合 四神丸加减治疗功能性腹 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 将 1 2 0 例 辨证属 于寒热错杂的功能性腹泻
患者 随 机 分 为 两 组 , 治疗 组 6 O 例 口服 中 药 , 日1 剂, 早晚分服治疗 ; 对 照 组 予 蒙 脱 石散 剂 口服 治 疗 。 两 组 疗程 均 为 4 w 。
( P < O . 0 5 ) , 治疗组治疗后 中医证候疗效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S C( P < O . 0 5 ) 。结论 : 白头翁汤合四神 丸加减治疗功
能性腹泻( 寒 热错 杂 型 ) 疗效满意。
关键词
功 能 性腹 泻 ; 白头 翁 汤 ; 四神 丸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0 2 5 8 ( 2 0 1 4 ) 0 5 — 0 0 6 1 — 0 2
组给予 口服中药 , 药物组成 : 白头翁 1 0 g , 黄连 1 0 g ,
黄柏 1 0 g , 秦皮 1 0 g , 木香 1 0 g , 肉蔻 6 g , 补骨脂 1 0 g , 吴茱 萸 6 g , 炒 白术 3 0 g , 茯苓 1 0 g , 赤 石脂 1 5 g 。1 剂/ d , 水 煎早 晚分 服 。 两组疗 程均 为 4 W, 服药 期 间停
服 药期 间停用与该病相关的治疗药物 , 忌食辛辣 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 调 畅情 志, 起居 有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结果 : 两组病例 治疗后粪便性
状、 排 便 频 次积 分较 本 组 治 疗 前 明 显 降低 ( P < 0 . 0 5 ) , 且 治疗 组 治疗 后 粪 便 性 状 、 排 便 频 次 积 分 较 对 照 组 治 疗 后 明 显 降低
1 . 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考 《 中 医 内科 学 》 …( 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 五 ” 国家级规 划 教材 ) 及《 中药 新药 临床研 究指 导原 则》
候积分减少不足 3 0 %。 并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观
察粪便性状 、 排便频次等症状 的变化 , 主症分为无 、
轻、 中、 重 4级 , 分别计为 0 、 3 、 6 、 9分 [ 2 ] 。如成 形 软
3 . 1 疗 效标 准
采用 罗 马 Ⅲ标 准 。至少 7 5 %的排 便为不 伴有 腹 痛 的稀 粪 ( 糊 状便 ) 或 水样 便 , 诊 断前 症 状 至少 出现 6个月 , 近3 个 月 满 足 以上诊 断 标 准 , 并 反 复 检查 排 除结 构性 和代 谢性 异常 疾病 。
如水样 或 完谷不 化 。 次症 : ① 腹部 冷痛 ; ② 大便 臭秽 ;
③畏寒肢冷 ; ④腰膝酸软 ; ⑤神疲食少 ; ⑥小便短黄 ;
疗功能性腹泻( 寒热错杂型) 6 0 例, 并设西药治疗 6 0 ⑦ 口干 口苦 , 舌胖 淡红 , 苔 根部黄 腻 , 脉 细或 沉 。 凡具
备主症及次症①③④⑤ 中任意一项 ,②⑥⑦中任意
临 床 研 究 与 经 验
-… … … … … … … … … … 一 一
劂
晦詹 黪 髻 薰
2 01 4年 第 1 5卷 第 5期
白头翁汤合四神丸加减治疗功能性腹泻 6 O 例临床观察
Cl i n i c a l o bs e r v a t i o n o f Ba i t o uwe n g d e c o c t i o n c o mb i ne d wi t h S i s h e n p i l l s o n f u n c t i o n a l d i a r r h e a
用与该病相关的治疗药物 ,忌食辛辣生冷等刺激性
食物 , 调 畅情 志 , 起居 有 节 。
3 结 果
在性别 、 年龄 、 病程 、 病情 轻重程 度等方 面经统计
学分析 , 差 异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t 9 > 0 . 0 5 ) , 具 有 可 比性 。 1 . 2 西 医诊 断标准
人 选 前行 血 尿便 常规 、 肝 肾功 能 、 结 肠 镜 检查 , 排 除 感染 性 腹泻 、肠 道 器质 性病变 或其 他脏 器 病 变引起 的腹 泻 。随机分 为两 组 , 每组 6 0例 。治 疗组 中男 3 l 例, 女 2 9例 , 平 均年龄( 3 8 . 1 + 1 0 . 7 ) 岁; 对 照 组 中男 3 3例 , 女 2 7例 , 平均 年 龄 ( 3 9 . 2 + 1 1 . 4 ) 岁 。两 组病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