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连平县忠信镇镇域规划

合集下载

基于连平县隆街镇建设规划的研究

基于连平县隆街镇建设规划的研究

基于连平县隆街镇建设规划的研究【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尤其是小城镇的发展,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步伐。

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本文针对连平县隆街镇体系规划、道路规划、设施规划等进了探讨。

【关键词】城镇建设;体系规划;道路规划;设施规划1.隆街镇概况1.1 地理位置隆街镇位于连平县西南端,东经114°21′,北纬24°10′,东与田源镇相接,北与溪山镇、陂头镇接壤,西北与翁源县毗邻,南与新丰县交界。

105国道,隆街河在境内南北贯通,北距连平县城23公里,南距新丰县城22公里。

隆街镇平均东西宽约13公里,南北长约21公里,土地总面积为234.2平方公里,下辖20个村委会及1个居委会343个自然村,2003年全镇总人口约470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450人,城市化水平11.60%,人口平均密度为200人/平方公里。

1.2 镇区建设现状隆街镇建成区基本上是依托旧105国道和新105国道两侧开发建设,建成区面积约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0000人。

建成区大致可分为“两片、一带”;“两片”即在隆街河南岸的旧区及北岸开发的新区;“一带”即沿新105国道两侧开发建设的新建筑带。

2.隆街镇体系规划2.1 村镇体系调整——并村隆街镇目前乡村规模偏小,农村发展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为了发挥城镇的规模效应和整体优势,有必要对一些村落进行整合,即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对现状基础薄弱、规模较小、经济实力较差、发展潜力不足的村进行充分的调整,以保证农村居民点必要的规模效应及辐射范围,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区位资源等因素,本次规划并村原则为:(1)经济发达乡村带动贫困或经济欠发达乡村;(2)合并的乡村应在地域上相邻,且有方便的交通联系;(3)区划调整应充分发挥组团中心的作用,并与服务设施的集中设立配套相一致;(4)措施应按照分期分批,逐步调整的办法实施。

连平县忠信镇镇域规划

连平县忠信镇镇域规划

浅谈连平县忠信镇镇域规划【摘要】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小城镇迅猛发展起来,发展镇域经济不仅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

本文针对连平县忠信镇镇域规划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建设;镇域规划镇域规划是城镇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村镇体系规划又是其中主要内容,主要是确定规模等级体系与相应职能结构划分。

镇区是镇域农村城市化的核心,而城市化的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在城镇的集聚,并创造大量二、三产业就业机会,而最终实现人口集聚的过程。

重点中心镇的镇域“城乡一体化”建设应转到以中心镇主城区的城镇建设上来,在镇域里形成中心镇与村庄居民点两个体系,同时,严格限制村庄居民点的扩张并进行适当的整合。

1.村镇体系概况忠信镇位于连平县东南部,地处东江上游,东连大湖镇,南界东源县,西靠油溪镇,北邻高莞镇,镇域总面积达到141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是东经114゜42′06″-114゜44′21″,北纬24゜11′14″-24゜13′34″之间。

忠信陆路交通方便,省道忠定线东可至和平县和江西省定南等地,向西北达连平县城和韶关等地;官灯线向南可达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带。

忠信镇南距河源市79公里,北距连平县城38公里,东至和平县城41公里。

2003年忠信镇下辖14个村民委员会和3个居民委员会,分别是径口、官陂、上坣、大陂、司前、新下、西湖、中洞、柘陂、水唇、东升、黄花、曲塘、大坪以及黄岭居委会、老街居委会和栗园居委会,总人口58012人,其中非农业23291人。

1.1 村镇职能结构现状忠信镇是河源市北部贫困山区镇,经济以农业为主,各村依靠所处自然优势发展农业经济;目前忠信村镇职能结构分为两类。

①镇区:是全镇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全镇大部分的非农人口聚集地,建成区内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②村民委员会:镇域农村居民点,主要从事农务管理。

1.2 村镇规模结构现状居住在镇区总人口达3.5万人,人口聚集程度高;各村人口分布不均衡,其中司前、中洞总人口在1500人左右,上坣、柘陂、水唇、大陂人口有3000人以上,其余村在1500—3000之间。

2019年最新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征地补偿标准

2019年最新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征地补偿标准

2019年最新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征地补偿标准根据《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土地的补偿加上安置补偿费之和一般按前三年平均每亩年产值的20倍到30倍来计算,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另外计算,有些地区可能更高,看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复了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报批的《广东省征地补偿保护标准》的文件。

爱土征地拆迁律师团(咨询热线:4006161660)将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的征地补偿标准分享给各位网友: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土地有八类、九类、十类土地三种:八类区片区片范围:元善镇。

补偿标准:耕地:38133/亩;园地;29333元/亩;林地:13800元/亩;养殖水面;39600元/亩;未利用地:11733元/亩。

九类区片区片范围:忠信镇。

补偿标准:耕地:35067/亩;园地;27000元/亩;林地:12000元/亩;养殖水面;36400元/亩;未利用地:10800元/亩。

十类区片区片范围:上坪镇、内莞镇、陂头镇、溪山镇、田源镇、高莞镇、大湖镇、三角镇、绣缎镇、油溪镇、隆街镇。

补偿标准:耕地:31333/亩;园地;21733元/亩;林地:10500元/亩;养殖水面;32533元/亩;未利用地:9667元/亩。

爱土征地拆迁律师团提醒各位被征收人:以上补偿标准仅包含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不包含被征收土地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用,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按照本地人民政府规定执行。

该标准为保护性标准,根据国家征地相关立法精神,征收农民土地补偿,以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为宜,其次,因对土地利用较好,而使土地年产值远高于区委平均产值的,如在土地上种植经济作物,利用农用地开展特殊种植、养殖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获得更高补偿。

如你对该标准仍有不理解的地方,欢迎咨询爱土拆迁律师团(咨询热线:4006161660)。

▲▲2017年最新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征地补偿标准。

连平县规划设计方案参考

连平县规划设计方案参考

连平县xxx投资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模板范文,下载可编辑(仅供参考)摘要说明—连平县,广东省河源市辖县,东与和平县毗邻,北与江西省全南县、龙南县接壤,南与东源县、韶关市新丰县相连,西与韶关市翁源县相接,是大广高速公路、105国道南下入粤第一县,粤湘高速公路、汕昆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连平县总面积2365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末总人口约41.3万人,辖13个镇,县政府驻元善镇,县境位于新丰江上游,资源丰富,素有粤北“有色金属之乡”之称,享受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优惠。

明崇祯七年(1634年)始建连平州,辖和平、河源两县;清朝改连平州为散州,无属县;清宣统三年(1911年),连平改州为县;1958年11月,连平、和平两县合并为九连县;1962年6月,和、连分立;1988年1月,撤销惠阳地区,连平县隶属河源市。

连平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全国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县、全国法治县创建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县城、中国鹰嘴蜜桃之乡、广东省卫生城镇、广东省生态县、广东省双拥模范县、广东省文明县城、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广东省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广东省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县、广东省客家花灯艺术之乡。

2017年12月,连平县入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200强”名列;2018年,连平县生态工业园成功认定为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并与深圳南山区签订了产业共建协议。

该xxx项目计划总投资20377.6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454.2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84%;流动资金4923.3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4.16%。

达产年营业收入38521.00万元,总成本费用30614.01万元,税金及附加357.55万元,利润总额7906.99万元,利税总额9355.16万元,税后净利润5930.24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424.92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8.80%,投资利税率45.91%,投资回报率29.10%,全部投资回收期4.94年,提供就业职位570个。

广东省河源市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

广东省河源市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

广东省河源市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一)规划范围广东省河源市灯塔盆地,包括东源县的灯塔、双江、涧头、船塘、顺天、骆湖、漳溪、上莞八镇,连平县的忠信、三角、大湖、绣缎、高莞、油溪六镇,和平县的公白、礼士、合水、林寨、青州、东水六镇。

共计20个镇,总面积2291.24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规划期5年,2012年-2016年,展望至2020年。

在5年规划期内分为两个实施阶段,第一阶段2012年-2014年;第二阶段2015年-2016年。

(一)区位概况1.地理区位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东江中上游,东靠梅州市,南接惠州市,西连韶关市,北邻江西省赣州市。

处于粤东北山区与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区的结合部,属山地丘陵地区。

灯塔盆地位于河源市腹地,地处东源、连平、和平三县交界处,包括东源县八镇、连平县六镇、和平县六镇。

2.经济区位灯塔盆地临近珠港澳城市群,是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饮用水源地,已融入“珠三角两小时经济生活圈”,成为连接珠港澳三角洲“经济金三角”与“资源金三角”的咽喉之地,“依托珠三角、服务珠三角、融入珠三角”是其主导发展战略。

3.交通区位灯塔盆地境内有京九铁路,205线国道,粤赣高速公路,随着珠江三角洲与环珠江三角洲综合运输体系的完善,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交通距离在1小时之内。

4.农业产业区位根据《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灯塔盆地处于水稻、柑橘和生猪优势产业带,现已发展成为广东省重要的种植业产业基地和港澳地区重要的畜禽供应基地。

表2-1 灯塔盆地主要河流概况表二、产业布局优化粮油作物生产的区域布局,在西部平原地区发展优质稻生产区,稳定种植面积的前提下,优化品种,提升单产;积极发展特色专用品种粮食,以扩大季节性特粮生产,发展优质花生,提高粮食的整体经济效益;在东部和南部东源县丘陵旱地区发展基地化生产和节水型农业,重点建设优质水稻标准生产技术示范区,积极发展特色专用品种粮食,主要栽培水稻、花生等粮油作物。

连平县土地定级及基准地价成果word

连平县土地定级及基准地价成果word

连平县土地定级及基准地价成果附件22:连平县土地定级及基准地价成果一、连平县县城区级别基准地价连平县县城区级别基准地价表单位:元//平方米土地用途土地级别商服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Ⅰ级1559862310Ⅱ级999715215Ⅲ级687586161Ⅳ级485394注:采用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进行宗地评估时,商服用地、住宅用地选用楼面价,工业用地选用地面价。

县城区商服用地级别范围土地级别级别范围级别面积(公顷)Ⅰ分布在城镇中心地段。

北至橞丰楼村北园西直街;南至南山公园鼎龙花园北侧新城大道与南山大道交叉路口;西至龙港湾二154.47期城西花园东侧怡然居丽景苑;东至东门河新城大道北侧南山大道与新丰江交叉路口。

ⅡⅠ级范围周边区域。

北至黄坭岭村连平大道与302乡道交叉路口;南至连平大道与新城大道交叉路口华洪明珠花园腾辉华庭东北侧;西至连平第一初级中学东侧连平县职业技术学校东侧;东至交警大队交通拯救队下新屋翠林锦秀西侧。

304.54ⅢⅡ级范围周边区域。

北至112乡道下朗村南侧;南至天后宫刘氏祠堂南侧;西至元善罗庚园新屋村;东至大广高速路西侧翠林锦秀围下村北侧。

713.65Ⅳ除Ⅰ、Ⅱ、Ⅲ级范围以外的区域。

685.61县城区住宅用地级别范围土地级别级别范围级别面积(公顷)Ⅰ分布在城镇中心地段。

北至橞丰楼村北园西直街;南至南山公园鼎龙花园北侧188.21新城大道与南山大道交叉路口;西至连平公路局城西花园怡然居锦绣河畔;东至东河小学东门河南山大道与新丰江交叉路口。

ⅡⅠ级范围周边区域。

北至黄坭岭村连平大道与302乡道;南至南湖花园东侧腾辉华庭;西至连平第一初级中学东侧连平县职业技术学校东侧东联村;东至交警大队交通拯救队下新屋翠林锦秀。

362.49ⅢⅡ级范围周边区域。

北至112乡道连平大道北与302乡道交叉路口西北侧;南至元善镇中心小学刘氏祠堂南侧;西至341省道新屋村;东至大广高速路西侧公安消防大队。

524.58Ⅳ除Ⅰ、Ⅱ、Ⅲ级范围以外的区域。

连平县行政划分

连平县行政划分

连平县面积2273.98平方千米,辖13个镇,16个居委会、159个行政村。

县政府驻元善镇。

行政区划代码及城乡划分代码441623 连平县441623100 元善镇441623100001 121 城东居委会441623100002 121 城南居委会441623100003 121 城西居委会441623100004 121 城北居委会441623100005 122 南湖居委会441623100201 220 东河村441623100202 122 石龙村441623100203 220 邓村441623100204 220 大埠村441623100206 220 留潭村441623100207 220 江面村441623100208 220 醒狮村441623100209 220 前锋村441623100210 220 警雄村441623100211 220 新龙村441623100212 220 鹤湖村441623100213 220 东联村441623100214 220 密溪村441623100215 220 增坝村441623100216 220 河坝村441623101 上坪镇441623101001 121 居委会441623101201 220 中村441623101202 220 古坑村441623101203 220 小水村441623101204 220 旗石村441623101205 122 东南村441623101206 122 东阳村441623101207 122 惠西村441623101208 220 西坪村441623101209 220 下楼村441623101210 220 布联村441623101211 220 新陂村441623101213 220 下洞村441623101214 220 三洞村441623101215 121 新镇村441623102 内莞镇441623102201 122 横水村441623102202 220 大陂村441623102203 220 塘兴村441623102204 220 小洞村441623102205 220 蓝州村441623102206 220 显村441623102207 121 莞中村441623102208 220 桃坪村441623102209 220 蕉坪村441623102210 220 高湖村441623102211 220 大水村441623104 陂头镇441623104001 121 陂头居委会441623104201 122 连光村441623104202 122 连星村441623104203 220 官岭村441623104204 220 李坑村441623104205 220 资溪村441623104206 220 陂头村441623104207 122 夏田村441623104208 122 金中村441623104209 220 腊溪村441623104210 220 三水村441623104211 220 分水村441623104212 220 花山村441623104213 220 大华村441623104214 220 浦田村441623104215 220 塘田村441623104216 220 贵塘村441623105 溪山镇441623105201 220 岐山村441623105202 220 茶山村441623105204 220 软坑村441623105205 121 百高村441623105206 220 溪西村441623105207 220 东水村441623105208 220 马洞村441623105209 220 东罗村441623107 隆街镇441623107001 121 居委会441623107201 122 立新村441623107202 220 古石村441623107203 220 东坑村441623107204 220 贵岭村441623107205 220 沐河村441623107206 220 龙埔村441623107207 220 岑告村441623107208 122 隆兴村441623107209 122 镇南村441623107210 122 隆东村441623107211 122 隆河村441623107212 122 东埔村441623107213 220 梅洞村441623107214 220 三坑村441623107215 220 百叟村441623107216 220 双头村441623107217 220 沙心村441623107218 220 长沙村441623107219 220 径头村441623107220 220 沙圳村441623108 田源镇441623108201 220 肖屋村441623108202 220 水西村441623108203 220 永吉村441623108204 121 田东村441623108205 122 田西村441623108206 220 长翠村441623108207 220 新河村441623109201 220 溪南村441623109202 220 下阳村441623109203 220 兴中村441623109204 220 大东村441623109205 122 富乐村441623109206 121 大塘村441623109207 122 茶新村441623109208 220 彭田村441623109209 220 金龙村441623109210 220 油东村441623109211 220 上镇村441623109212 220 新溪村441623109213 220 官桥村441623109214 220 小溪村441623109215 220 长潭村441623109216 220 九潭村441623109217 220 长丰村441623109218 220 石背村441623110 忠信镇441623110001 121 老街居委会441623110002 121 黄岭居委会441623110003 121 粟园居委会441623110004 122 径口居委会441623110005 121 官陂居委会441623110203 122 上堂村441623110204 122 司前村441623110205 220 西湖村441623110206 220 新下村441623110207 220 中洞村441623110208 220 柘陂村441623110209 220 水唇村441623110210 220 东升村441623110211 220 黄花村441623110212 220 曲塘村441623110213 220 大坪村441623110214 220 大陂村441623111201 220 二联村441623111202 122 徐村441623111203 121 丁村441623111204 122 高村441623111205 220 太平村441623111206 220 中平村441623111207 220 高陂村441623111208 220 河西村441623111209 220 西南村441623111210 220 右坑村441623113 大湖镇441623113001 121 大湖居委会441623113201 220 库区441623113202 220 罗径村441623113203 220 五禾村441623113204 122 湖西村441623113205 122 油村441623113206 220 盘石村441623113207 122 湖东村441623113208 220 活水村441623114 三角镇441623114201 122 桐岗村441623114202 121 向阳村441623114203 122 新民村441623114204 220 阳光村441623114205 220 石马村441623114206 220 塘背村441623114207 220 白石村441623114208 220 新村441623114209 220 石源村441623115 绣缎镇441623115001 121 绣缎居委会441623115201 220 新建村441623115202 122 尚岭村441623115203 220 沙径村441623115204 220 建民村441623115205 220 塔岭村441623115207 220 坳头村441623115208 220 民主村441623115209 122 金溪村441623115210 122 红星村。

连平县土地定级及基准地价范围

连平县土地定级及基准地价范围

附件1:
连平县土地定级及基准地价范围及内涵
一、基准地价范围
本次连平县城镇基准地价更新的工作范围包括连平县行政管辖范围内的13个镇区的国有建设用地。

分别为县城区元善镇、忠信镇、隆街镇、三角镇、陂头镇、上坪镇、大湖镇、油溪镇、溪山镇、绣缎镇、田源镇、高莞镇以及内莞镇。

二、基准地价内涵
本次基准地价是指熟地条件下的地价,即指在设定容积率、法定最高使用年期,设定土地开发程度条件下,分用途的土地使用权价格。

具体如下:
连平县基准地价内涵表
用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进行宗地评估时,商服用地、住宅用地应选用楼面价,工业用地应选用地面价。

③“五通一平”即宗地红线外通路、供电、供水、排水、通讯,宗地红线内场地平整;“三通一平”即宗地红线外通路、供电、供水,宗地红线内场地平整。

④路线价设定的标准深度为8米,标准宽度为4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连平县忠信镇镇域规划【摘要】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迅猛发展起来,发展镇域经济不仅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

本文针对连平县忠信镇镇域规划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建设;镇域规划镇域规划是城镇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村镇体系规划又是其中主要内容,主要是确定规模等级体系与相应职能结构划分。

镇区是镇域农村城市化的核心,而城市化的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在城镇的集聚,并创造大量二、三产业就业机会,而最终实现人口集聚的过程。

重点中心镇的镇域“城乡一体化”建设应转到以中心镇主城区的城镇建设上来,在镇域里形成中心镇与村庄居民点两个体系,同时,严格限制村庄居民点的扩张并进行适当的整合。

1.村镇体系概况忠信镇位于连平县东南部,地处东江上游,东连大湖镇,南界东源县,西靠油溪镇,北邻高莞镇,镇域总面积达到141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是东经114゜42′06″-114゜44′21″,北纬24゜11′14″-24゜13′34″之间。

忠信陆路交通方便,省道忠定线东可至和平县和江西省定南等地,向西北达连平县城和韶关等地;官灯线向南可达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带。

忠信镇南距河源市79公里,北距连平县城38公里,东至和平县城41公里。

2003年忠信镇下辖14个村民委员会和3个居民委员会,分别是径口、官陂、上坣、大陂、司前、新下、西湖、中洞、柘陂、水唇、东升、黄花、曲塘、大坪以及黄岭居委会、老街居委会和栗园居委会,总人口58012人,其中非农业23291人。

1.1 村镇职能结构现状忠信镇是河源市北部贫困山区镇,经济以农业为主,各村依靠所处自然优势发展农业经济;目前忠信村镇职能结构分为两类。

①镇区:是全镇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全镇大部分的非农人口聚集地,建成区内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②村民委员会:镇域农村居民点,主要从事农务管理。

1.2 村镇规模结构现状居住在镇区总人口达3.5万人,人口聚集程度高;各村人口分布不均衡,其中司前、中洞总人口在1500人左右,上坣、柘陂、水唇、大陂人口有3000人以上,其余村在1500—3000之间。

1.3 村镇空间结构现状各村基本沿忠信河、高莞河以及官灯线、忠定线两条省道沿线分布,其中东升、大陂、径口、上坣、柘陂、司前沿官灯线和忠定线沿线分布。

2.镇域基础设施规划2.1 道路交通设施规划官灯线、忠定线规划为一级公路,县道规划为二级公路,全面改造乡村道路,提高道路质量,做到路路通镇区,1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拖拉机,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汽车。

2.2 电力设施镇域内电网由220kv、110kv高压配电,35kv、10kv中压配电,380/220v低压配电构成,10kv配电网依据负荷预测以及经济供电半径,各行政村设一个开关站,保证忠信镇域供电;供电网络实行全面改造,实现城乡电网同价。

镇区规划近期主干道、旅游道路10kv电力线采用电缆下地,其他道路10kv 电力线可临时采用架空线形式。

规划远期,10kv电力线逐步改用电缆下地。

镇区以外10kv电力线采用架空线形式。

2.3通信设施在镇中心区按《广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的标准设立邮政局、邮政服务网点;远期规划在镇区设立电信模块局,固定电话的交换传输设施的容量应能满足远期城乡住宅电话装机需要,传输应满足高速率、一线多用的需要;移动电话应保证有信号覆盖全镇域的数据光缆传输系统,积极建设数据网络应用设施,从行政办公、远程教育和商务活动为起点,逐步实现信息化目标。

2.4环卫设施(1)垃圾处理:垃圾的处理以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为目标。

规划在镇域范围垃圾由镇域统筹统一进行卫生填埋或无害化处理;对镇区生活垃圾实行上门收集,按每0.7-1.0平方公里设一小型垃圾转运站,并在城市道路上按规定设置废物箱;在农村地区必须改变对垃圾乱丢乱堆现象,对农村居民点按服务半径不大于100米设置封闭带顶的垃圾桶(池)。

(2)公共厕所:镇区及农村居民点按《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CJJ14-87)的规定配建公共厕所;农村地区的户外厕所应逐步改造成为标准卫生厕所,达不到要求的一律撤消。

2.5 供水设施规划在镇区改扩建自来水厂,并积极筹建新厂,管网采用环状设计。

对于饮用地下水的广大农村,规划远期要联片供水,使之供水达到农村现代化要求。

在山区或靠近水库、水渠的地区,搞自流水供应。

近期,将主要灌溉水渠三面光,提高有效灌溉面积。

分期分批清理现有的主、支渠,今后每年清、修一次。

在粮食生产基地和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搞喷灌、滴灌。

农业、工业、生活等各类用水,均保质保量,做到干旱不缺水,洪涝不受淹。

3.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3.1 教育科研设施总目标:近期,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高中教育和成人中等教育;幼儿教育方面,使镇区适龄儿童基本上可入园。

远期,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大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形成由镇级——中心村级——一般村级——自然村落构成的包括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教育体系。

所有学校(包括幼儿园)的建设都应符合《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87)的标准。

(1)中学:在原有中学基础上扩大规模,改善条件、提高办学质量,根据全镇发展需要增设中学。

(2)小学:镇区增设小学,力争将所有完全小学办成中心小学,除镇区的小学外,其余小学不再扩大办学规模,旨在提高办学质量,使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全部达标。

(3)托儿所、幼儿园:规划要求新建全日制幼儿园,并扩大已有幼儿园的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力求适龄儿童入园率达100%;各中心村各设一全日制幼儿园。

同时,镇域内其他行政村各设一所寄宿制中型幼儿园。

(4)成人教育:近期结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开设工商管理、商业贸易、会计、水果和蔬菜栽培、畜牧与珍禽养殖等自费速成班。

远期,在成人教育培训基础上,开办函授大学、电视大学、业余大学教学点,培训上述专业的高层次人才,满足当地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的需要。

3.2 文体设施总目标:形成由镇区、中心村、一般村组成的,以广场、体育馆、娱乐中心、公园、校园体育场、文化馆(室)为依托的文体活动体系。

在镇区新建体育馆、文化馆、图书馆各一座,进一步完善文化馆、站、室三级文化网络。

各村委新修建篮球场和文化室;新建老年人活动中心,人口超过100人的自然村庄均建有微波收发站。

3.3 医疗卫生设施总目标:形成以医院为中心、村级卫生所为基础、私人诊所为辅助的医疗保健卫生服务网络,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扩大黄岭医院规模,在镇区规划建设残疾人康复中心,完善敬老院建设,增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一些配套医疗设施;每一个农村居民点设一卫生站。

继续巩固计划免疫达标成果,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并普及公共厕所。

3.4 商业设施总目标:建成以镇区为中心,以各村委购物点、自然村代销店为依托,包括各类商业网点的商品流通网络。

镇区继续扩大和完善市场建设,各村均设有永久性肉菜出售点;继续扩大和完善各村购物点,增加经营品种。

4.镇域环境保护规划4.1 生态环境背景忠信镇的生态环境主要特征为:森林覆盖率较高,镇域西南部和东北部为大面积低山林区,以种植速生丰产林木为主的自然生态区,镇域中部以村镇、农田、河流、果园为标志的半自然生态区和人工生态区为主。

4.2 环境保护目标总目标:空气清新、水体清洁、环境优美、安静舒适。

村镇、工业园区布局合理,森林和农田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保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环境保护要点有:(1)管好水资源,确保忠信河、高莞河及其支流和各型水库不受污染。

保证村镇居民生活饮用水源达到国家地面水一级标准。

(2)大气环境保护的重点是镇区和镇内工业园区,使镇区和镇内工业园区空气保持清新,确保它们保持有较好的大气环境质量。

(3)造林种果,植树绿化,保护水源林、森林和农田生态系统。

(4)封山育林,严禁随意毁林开荒、采矿。

(5)农村发展沼气,山区发展小水电等清洁能源。

4.3 规划内容(1)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全镇饮用水水源主要以自然河流或地下水为饮用水水源。

保护饮用水水源的措施有:a:绿化荒山荒坡,坚持绿化与种果树、绿化与美化风景相结合。

b:镇区的南部建一座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废水污水,使废、污水达标排放。

c:应对各型水库整体地表水系统进行保护,在水库1000米范围内设立水源保护区防止水源污染,沿河岸不设排污水的工厂,水产养殖不得污染水体。

(2)农村居住环境保护规划随着经济的发展,各村的环境发展目标为村庄整齐清洁、布局合理、巷内平整、排水系统畅通、绿化良好,具有现代化的田园式新农村,主要规划如下:a:农村居住区要合理规划,尤其是做好中心村规划,村办企业要集中在工业园区,严格按总体规划的要求和村办企业用地连片集中的原则,做好农村居住区规划,便于污染物的统一排放,以及治理和监督。

b:严格控制乱占和浪费耕地的现象,严禁占用基本农田建房。

村级发展用地要遵循适当连片、占用荒地或利用旧宅基地的原则。

c:近期,各村内设生活垃圾堆放点,统一清运垃圾堆肥,用于种果或肥田。

各自然村内基础设施较齐备,排水系统完备,巷内道路平整。

全面完成各行政村的改水工作,水井规范化,有条件的村庄饮上自来水。

d:远期,村委与镇区联系的主要公路为混凝土路面,路宽6米以上。

自然村之间有简易公路相接,村内道路平整。

(3)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镇域西南部和东北部为大面积低山林区,以种植速生丰产林木为主的自然生态区,镇域中部以村镇、农田、河流、果园为标志的半自然生态区和人工生态区为主。

今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主要规划如下:a:镇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突出绿化,合理布局工业企业。

围绕现代化生态镇区的目标,做到绿化与建设同步,镇区相互干扰的各功能区要以绿化带分隔,使镇区绿化水平较高、环境质量较好,具体要求为:绿化面积达到城镇用地面积的10.43%,大气质量达到国家1-2级,水质分别达到国家一、二类标准,噪声控制在55分贝以下。

b:中部半自然生态区和人工生态区大力实施人工造林。

提高森林覆盖率,使本区生态环境有较大的改善,进而改善镇域生态环境。

镇域西南部和东北部,突出造林,建立经济林木生产基地,合理利用林木资源。

严禁乱砍滥伐,以保持全镇的自然资源库和生态环境调节库的作用。

部分地区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c:控制污染大尤其是水污染大的工业发展,工业园区污水须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4)忠信河、高莞河保护规划a:目标为忠信河、高莞河水质达到国家地面水一级标准。

b:措施①从思想观念入手,加强对居民的环境保护教育工作,树立正确保护和管理河流的意识。

②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

③完善村镇排污系统、设立河流沿岸保护区和水源林保护区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是防止河流水污染的前提和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