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解析-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历史学考研二级学科

历史学考研各专业方向介绍历史学主要设有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8个二级学科专业。
其每一个专业都需要有深厚的学术功按照教育部的规划,历史学主要设有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8个二级学科专业。
其每一个专业都需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与长时间的专业知识的积累。
该专业毕业生多数都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等文化机构或文物考古研究、博物馆等单位任职。
而这些单位对学历的要求还是很高的。
1.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范围包括历史哲学研究、中国古代史学史、中国近现代史学史、现代史学思潮、现当代史学研究、史学名著研读、学术大师研究、方志学、历史研究法、西方史学理论与方法、西方史学史等。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具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层次的史学理论和史学史专门人才。
最终成为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方法和最新学术动态,具有独立从事学术研究能力,毕业后能够胜任历史学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并能够在本学科做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探索和研究成果的高级人才。
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等文化机构、文物考古研究机构、博物馆等单位任职。
目前国内开设本专业的院校: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天津师范大学等。
2.历史地理学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脱胎于传统的舆地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它的研究领域,主要有四大块:(1)历史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包括学科属性之确定、地理学方法、历史学方法等。
(2)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包括地貌、水文、气候、动植物、自然灾害、海陆变迁等。
(3)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包括政区、疆域、经济、城市、人口、交通、军事、社会、文化等。
(4)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包括传世文献、佚失和出土文献等。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研究生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学风,比较系统、深入地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和方法,熟知中外历史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深入了解当代中外史学的现状,了解中外史学思潮的发展潮流,正确认识当代史学思潮、史学流派的倾向。
对于中国传统史学的精髓,应有深入体认。
具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并运用理论分析研究当代世界和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确立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毕业后能够在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从事有关基础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也能承担政策和理论研究以及宣传、文教、出版等方面的实际工作。
二、学习年限三年,要求至少修满35学分。
三、研究方向1.唯物史观与中国当代史学。
2.中国古代史学思想研究。
3.传统史学与传统文化。
四、教学实践本专业研究生主要在本学院“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或与本专业有关基础理论性课程教学中从事教学实践,由研究生导师或有关主讲教师负责指导。
最后由指导教师作出考核评价。
五、社会实践和学术活动本专业研究生必须经常关注国内外重大经济、政治以及文化事件及其动态、进程,参加有关的时事、政治以及文化研讨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观察分析现实的社会历史运动,写出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论文或调研分析报告。
研究生不定期参加校、院、所举行的学术活动。
读硕期间须在正式学术刊物发表一篇以上学术论文。
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学术活动的实绩,逐年记入学籍档案。
研究生必须完成规定任务,才能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六、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研究方向:1.唯物史观与当代中国史学2.中国古代史学思想研究3.传统史学与传统文化学制:三年课程编号:110301课程名称:史学理论与方法总课时:54学分:3开课单位:社会发展学院开课学期:Ⅰ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系统掌握有关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建构起相应的知识结构,并引导学生介入若干重要史学理论与方法论问题的讨论,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提升其科研能力。
江西省考研历史学复习资料史学理论与史料分析技巧

江西省考研历史学复习资料史学理论与史料分析技巧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深入了解过去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江西省考研历史学复习中,史学理论与史料分析技巧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本文将从理论和技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史学理论史学理论是研究历史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学科,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并进行深入研究。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史学理论:1. 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指在研究历史问题时,强调物质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将历史发展看作是由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过程。
2. 辩证法:辩证法是指运用矛盾的观念来分析和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
在历史研究中,辩证法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矛盾的本质和演变趋势,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
3. 重点史学理论:重点史学理论是指在研究历史问题时,强调特定领域或特定时期的研究,例如文化史、经济史、政治史等。
掌握不同重点史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研究特定的历史问题。
史学理论的学习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著作和参加学术研讨会来加深理解。
同时,要时刻跟进学术发展,关注最新的学术成果和研究方法。
二、史料分析技巧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而对史料的分析则是进行历史研究的基本技巧。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史料分析技巧:1. 准确鉴别史料真实性:在使用史料时,我们需要对其真实性进行验证,以确保所采用的史料能够提供准确的信息。
可以从史料的来源、时代特点、作者身份等方面进行分析。
2. 分析史料背景:了解史料产生的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史料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研究某个历史事件时,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环境和经济状况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史料。
3. 比较史料:在研究历史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的史料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比较不同史料之间的异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4. 综合运用多种史料:在进行历史研究时,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史料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不同类型的史料,如文字史料、考古资料和口述资料等,可以相互印证,提供更全面的历史信息。
历史学研究生各专业方向介绍

历史学研究生各专业方向介绍历史学作为社会学领域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哲学、民族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尤为接近。
有些领域几乎相互覆盖,与自然学科也有密切联系,历史学给这些学科提供资料和知识,与这些学科的发展相互促进。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方法;3.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4.熟悉古文字学、版本目录学、音韵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5.了解国内外史学界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按照教育部的规划,历史学主要设有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8个二级学科专业。
其每一个专业都需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与长时间的专业知识的积累。
该专业毕业生多数都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等文化机构或文物考古研究、博物馆等单位任职。
而这些单位对学历的要求还是很高的。
1.中国古代史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有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元史、明清史等。
中国古代史以中国古代的历史为研究对象,近代以前的中国史都属于研究范围。
中国古代史一般以朝代为段落,如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辽宋金元史和明清史等。
同时,也可以进行专题研究,如政治史、制度史、经济史、文化史、军事史、社会史等。
历史学大学专业解读

历史学大学专业解读一、专业解析什么是历史学历史之于人类,犹如个人之有记忆,在人类一切学科体系中具有奠基意义。
历史学则是人类文明的自我反思,人类由此为自身的处境找到历史根源,并因而形成文化传统,迎接未来的挑战。
历史学是一门相当古老的学问。
作为一门学科,它主要以人类历史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主要学习和掌握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生、发展的过程,理解和弄清历史上重要人物、重大事件以及相关史实的原委、作用和影响,并力图发现和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天的社会生活提供借鉴。
至于历史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的素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梁敬明教授认为,进入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应该逐渐改变中学应试教育背景下被动式学习、等待式学习和死记硬背历史知识的状况;学生要善于独立思考,增强问题意识,积极利用各类图书资源和数据库资源,接受系统的历史学专业训练,重新梳理历史知识体系。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吴义雄教授表示,学好历史学必须要有博学之思、敬畏之心。
博学之思是指学生必须了解天文、地理、文学、经济、管理、自然科学等知识,只有以上学科作为基础,才能在学历史学的过程中有深刻的体会;敬畏之心是指对历史上人物与故事必须“理解之同情”,切不可以今日之标准来随意臧否古人的得失,因为彼时与今日形势不同,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如此才能真正看清历史。
本科阶段主要课程本科阶段的历史学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普及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基础课有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专业课有史学概论、历史文选、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中国历史地理、考古学通论、史学论文写作、毕业论文等,以及断代史、专门史和地区国别史等选修课。
二、专业与就业社会需求有限,期望值适中就业不难多数人都把历史学看成是冷门专业,认为该学科就业前景冷淡。
其实也不尽然,该专业学生凭着大学所学到的广博的知识,就业时只要不期望过高,就业并不比其他专业差。
阳光高考平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历史学毕业生规模为14000-16000人,2012年、2013年就业率都在80%-85%之间,2010年、2011年就业率也都在80%-85%之间。
附表一:一级学科名称历史学代码0601二级学科名称史学理论及

授考 课核 方方 式式
讲授 考试 讲授 考试
讲授 考试
基 修 础 12021382
理 12021392 论 课课
中国古代史学史料学 中国史学史研究概要
许兆昌 72 马卫东 72
4
4
讲授 考试 讲授 考试
专 业 92020162 课 12021594
历史文献学 史学理论专题
12021604 中国古代史学史专题
附表一: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介绍
一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名称 序号 研究方向
历史学
代码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代码
主要内容简介
0601 060101
带头人
中国古代
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学的发展进程及成就,侧重于传
01
史学理论 统史学的史学观、历史观、史学与经学的相互关系、传统史 及史学史 学的早期近代化过程及传统史学的当代价值等领域。
许兆昌 马卫东
附表二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表
(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方向)
类别 课程
课程名称
任课教 学
编号
时 师
公
第一外国语
100
共
自然辩证法或
40
课 00002005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00020061 科 学 社会 主义 理论 与 实
20
必
践
开课时间 学 分12 3
3 2
1
12021634 经学与史学 选 12020914 先秦史籍选读
92020282 秦汉史料学 修 92020292 魏晋南北朝史料学
12020943 辽金史料学 课 12021003 明清史料学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 兰州大学研究生院 首页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专业及学科点介绍
兰州大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学科点,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史学史专业的基础上形成的,20世纪90年代与史学理论专业合并为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
曾在史学理论、中国史学史、历史文献、少数民族史学史等研究方向上作出了贡献。
1978年开始招收中国史学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1981年被批准为全国第一批中国史学史硕士点。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学科点现有教师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
近年来承担社科基金课题1项,教育部重大课题1项,省级课题多项。
多次获得省社科成果奖和省高校社科成果奖。
所承担的历史文选课程被评为甘肃省精品课。
培养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使学生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同时又具有宽广的知识背景;既能从事本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又有灵活多变,能够从事交叉或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研究。
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方法,具有独立从事史学理论、史学史研究的能力,并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在教学、科研工作上做出成绩。
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01.史学理论
02.中国史学史
03.少数民族史学史
04.历史文献
研究生主干课程
中国史学史中国史学史专题历史研究法
史学名著选读文献检索中国文化史
毕业生适合从事工作的行业领域
可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也可从事图书馆、文化交流、行政领域的工作。
主要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总结

主要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总结史学是研究历史事件和过程的学科,主要关注历史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史学研究中,存在着一些主要的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有助于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分析。
本文将对主要的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进行总结。
一、主要史学理论1.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一种史学理论体系,强调历史的阶级斗争和经济发展对历史事件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认为历史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历史发展以经济基础为基础,上层建筑受制于经济基础的变化。
2.考古学理论:考古学理论是通过对文物、遗址和遗迹的研究,重建历史事件和过程的理论体系。
考古学理论认为文物和遗址是历史的记录和证据,通过对这些遗迹的发掘和分析,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和文化状况。
3.心理史学理论:心理史学理论是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心理和思想进行研究,揭示历史事件和过程的理论体系。
心理史学理论认为历史事件和过程是由个体的心理和思想决定的,通过研究历史人物的心理和思想,可以了解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4.文化史学理论:文化史学理论是通过对文化现象和文化发展的研究,揭示历史事件和过程的理论体系。
文化史学理论认为文化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由文化的变迁和发展决定。
二、主要史学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分析和解读,研究历史事件和过程的方法。
文献研究法包括收集、整理、鉴定和评价历史文献,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可以了解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是通过对现实社会和历史现象的实地观察和调查,研究历史事件和过程的方法。
田野调查法包括实地考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通过与当地人交流和观察,可以了解历史事件的细节和背景。
3.逻辑推理法:逻辑推理法是通过逻辑思考和推理,分析和解释历史事件和过程的方法。
逻辑推理法包括归纳、演绎和推论等推理方法,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逻辑推理,可以推断出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60101)隶属于历史学一级学科。
一、专业介绍
1、研究方向
目前,各大院校与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
以南开大学为例,该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有:01中国古代史学史(上古-1840)
02中国近现代史学史(1840-2000)
03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
04外国史学史
2、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学风,系统、深入地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史学理论与方法,对中外各种主要史学理论、中外史学史具有较宽广、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够批判地继承中外史学遗产,正确评析当代史学思潮和史学流派,对本学科的现状和前沿动态有较深的认识,能够运用一门外语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和较高的写作能力,掌握现代化的研究手段和工具,研究视域开阔,理论基础坚实的,具有创造性研究的能力。
3、专业特色
在史学理论和史学史这两大领域之间,它以史学理论为研究重
点,兼及史学史(侧重于研究近现代西方史学和历史哲学流派的历史);在史学理论领域,以广义社会历史理论研究为重点,而不局限于狭义的史学理论;而且坚持把理论探讨与实证的史学研究相结合。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注:以南开大学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有所不同)
5、课程设置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设置的主要专业课程有:史学理论研究、历史文化解释研究、中国古代史学研究、中国现当代史学研究、西方史学史研究、历史学研究方法等。
6、相同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二级学科
历史文献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
二、推荐院校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全国招生的较强单位有: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四川大学、山东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安徽大学等。
三、就业前景
从历史学研究生整体就业范围来看,毕业生的择业面不是很广。
但本学科研究生毕业后有着较为宽阔的就业门径,既能进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也能进入各级党政机关、教育单位、新闻出版和文化事业等部门从事管理和专业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历史学的每一个专业都需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与长时间的专业知识的积累,该专业毕业生多数都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等文化机构或文物考古研究、博物馆等单位任职。
而这些单位对应聘者的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还是很高的。
四、就业方向
该专业研究生去向主要为政府、企业、教学、科研等部门中负责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
近年来,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各地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出版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