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全面版

合集下载

苏轼 词两首 《念奴娇》《定风波》

苏轼 词两首 《念奴娇》《定风波》

一个妓女穿过江边,笨拙地露出 半点姿色 一只远航归来的船便打开了海 人们的思想像包袱一样开始往下 沉 踉跄吃下去的几口水
有时也有人学着古人卷起衣袖 把内心高高地挂上枝头 把文字漂亮地撒进大海 可最终也被朝廷捞上来关进了监狱
于是他们纵身跃入大海 在一个行之将死的朝代面前 悄悄吐在革命前的文字上 吹起一阵风 被一个轻浮的人酝酿成了内心的 成为世人敬仰的旗帜 酒
天子从江南岸一刀切下去 时间就流出血来 多数人都失足跌落水中 成为另一滴水 他们的身体被覆盖在水下面 笔泡得太软 写出流水一样的文章来
落 难 书 生
一群文人一心把笔捏成半壁江山 让自己的老婆用种庄稼的手勾勒 出三宫六院 他们和才华过早来到 他们写诗写在朝代前面 骑马跑在功名后面 闲时也带上个叫做初恋的女子 把手指放在寂寞的北窗东游西荡
返回
人的一生,不论他处于什么朝代,都难免 会遭受风雨、不幸和打击。正所谓“人生不如 意者十之八九”。可以说,只要生活,就有可 能遭受“风雨”,就有可能遭遇不幸。怎样面 对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怎样面对人生的种 种不幸?当我们无法排解时,就让我们诉诸内 心、诉诸文字。白居易说过“无论海角与天涯, 大抵心安即是家”;庄子也说过“顺适自然, 则无物不可观,无物不可乐。”苏轼的洒脱正 是他寄托于内心,从中寻找到平衡点,这也正 是我国传统文化在他身上的体现。懂得了这一 点,我们便了解了与生活和谐相处的真谛。
一、小序作用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 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时间:三月七日 ★地点:沙湖道 中。 ★环境:先雨后晴。 ★事件:遇雨。 ★人物:雨具(拿着雨具的仆人),同行,余。 ★感觉:狼狈 不觉 ★故:交代写作缘 由。
小序交待了写作时间、地点、环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译文及赏析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译文及赏析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译文及赏析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译文及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苏轼所作,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

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念奴娇赤壁怀古①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注释]①赤壁:指黄州西赤鼻矶。

三国时周瑜败曹的“火烧赤壁”之赤壁传说有五处。

但以黄州赤鼻矶为古战场。

②故垒:古时的军营四周所筑的墙壁。

人道是:人们传说是。

周郎:周瑜,字公瑾,庐江(今安徽庐州)人。

建安三年,自居巢还吴,孙策授其建威中郎将,逾时年二十四岁,吴中皆呼为周郎。

穿空:形容峭壁耸立,好像要刺破了天空似的。

千堆雪:形容很多白色的浪花。

③当年:当时,或解作盛壮之年。

④小乔:周瑜之妻。

时在建安三年或四年,周瑜二十四五岁,赤壁之战在建安十三年,周瑜三十四岁,结婚已十年。

言“初嫁”是突出其风流倜傥,少年得志。

雄姿英发:周瑜有姿貌。

英发:指谈吐不凡,卓有见识。

⑤羽扇纶巾:魏、晋时儒雅之士的装束。

羽扇:白羽做成,可用作督战指挥的标帜。

纶(guān)巾:用丝带做的便巾。

灰飞烟灭:形容火烧赤壁时曹军的惨败及周瑜的事功。

⑥故国神游:神游故国。

此“故国”指旧地、古战场。

⑦多情应笑我:应笑我多情的倒装。

⑧尊:酒器。

酹(lèi):把酒浇在地上祭奠。

(8)英发:英俊勃发。

(9)羽扇纶巾:手摇动羽扇,头戴纶巾。

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诸葛亮从容娴雅。

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10)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ppt课件

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ppt课件

写作背景 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捕下狱,自被捕到结案, 历时五个月,不论在朝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绎不绝, 最后,宋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而以贬谪苏轼到黄州做团练副 使了事。1082年,苏轼47岁,在心情极其复杂的情况下,他游 赤壁时写下了这首词。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调到湖州做地方官,他照例 给朝廷写封感谢信《湖州谢上表》,表中苏轼流露了对当政朝 臣的轻蔑,与保守党对立的新党,便把握这个大好机会,把这 些话曲解,还以苏轼所写的百余首诗词作为罪证。他们指苏轼 借古讽今,谤讪朝廷,影射皇帝。指苏轼并非直接攻击他们, 而是间接指斥重用他们的宋神宗。他们以此作为把柄,弹劾苏 轼欺君妄上。结果苏轼被冠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而被捕, 解往汴京下狱。后神宗拒绝了处死他的上奏,改判为贬谪到黄 州,世称“乌台诗案”。 乌台即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山有很多乌鸦,所 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由于这案的发起者都是御史台的言官, 因此称为“乌台诗案”。
苏轼北宋眉山人,全能型的艺术大师: 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书法四 大家”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解题
“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 古》是词的题目 。怀古:追怀古昔, 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本文是作者 中年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时所作。在 此期间,他写下了四篇有名的文章: 前、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及本文 赤壁怀古。
上阕哪一句话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抒发了怎 样的感情?这一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样的 作用?(注意过片)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抒发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 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手法探讨
• • • • 吊古伤今 借景抒情 比喻 夸张 映衬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译文及赏析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译文及赏析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译文及赏析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译文及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苏轼所作,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

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念奴娇赤壁怀古①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注释]①赤壁:指黄州西赤鼻矶。

三国时周瑜败曹的“火烧赤壁”之赤壁传说有五处。

但以黄州赤鼻矶为古战场。

②故垒:古时的军营四周所筑的墙壁。

人道是:人们传说是。

周郎:周瑜,字公瑾,庐江(今安徽庐州)人。

建安三年,自居巢还吴,孙策授其建威中郎将,逾时年二十四岁,吴中皆呼为周郎。

穿空:形容峭壁耸立,好像要刺破了天空似的。

千堆雪:形容很多白色的浪花。

③当年:当时,或解作盛壮之年。

④小乔:周瑜之妻。

时在建安三年或四年,周瑜二十四五岁,赤壁之战在建安十三年,周瑜三十四岁,结婚已十年。

言“初嫁”是突出其风流倜傥,少年得志。

雄姿英发:周瑜有姿貌。

英发:指谈吐不凡,卓有见识。

⑤羽扇纶巾:魏、晋时儒雅之士的装束。

羽扇:白羽做成,可用作督战指挥的标帜。

纶(guān)巾:用丝带做的便巾。

灰飞烟灭:形容火烧赤壁时曹军的惨败及周瑜的事功。

⑥故国神游:神游故国。

此“故国”指旧地、古战场。

⑦多情应笑我:应笑我多情的倒装。

⑧尊:酒器。

酹(lèi):把酒浇在地上祭奠。

(8)英发:英俊勃发。

(9)羽扇纶巾:手摇动羽扇,头戴纶巾。

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诸葛亮从容娴雅。

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10)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

故垒西边3,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4。

乱石崩云5,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6。

江山如画7,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8,雄姿英发9。

羽扇纶巾10,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11,多情应笑我12,早生华发13。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注释】1.赤壁有二。

一在湖北嘉鱼东北江滨,三国时,吴将周瑜在这里大破曹兵。

一在湖北黄冈城外,名赤鼻矶,苏轼据传说以为是周瑜破曹处。

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

它先写赤壁的形势景色,次述古人的英雄事迹和自己的感慨。

2.风流人物:才能出众、品格超群的人。

3.故垒:旧的营垒。

4.周郎:周瑜字公瑾,助孙策平定江南,少年英雄,时人称为周郎。

5.崩云:如云的崩裂。

6.雪:指浪花。

7.“江山”二句:由山水到人物,引起下片。

8.小乔:乔本作桥,桥玄女,周瑜妻,与姊大乔皆有美色,合称二乔。

初嫁:泛言。

乔嫁周在十年前。

9.英发:英气勃发。

10.羽扇纶巾:古代儒将的装束,用以形容周瑜的雍容儒雅。

这是周的风采的另一面,与“雄姿英发”相统一。

纶(音guan)巾:青丝带的头巾。

11.故国:故乡。

神游。

身不到,神魂往游。

苏轼因政治失意,故有归故乡的念头。

12.多情:关心他的人。

13.早生:苏轼早在熙宁八年已言“鬓微霜”(《江城子》)。

【译文】浩荡的长江水呵,滚滚向东奔流不息。

大浪淘沙、淘尽千古多少风云人物、多少辉煌业迹。

就在那古营垒的西边,有人告诉我,那就是当年周瑜大败曹军的赤壁。

只见乱石穿空,有如崩裂的云霓,巨大的波涛,拍打着岸堤,卷起千万朵浪花如雪。

江山雄伟娇娆如画,画中又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公瑾,迎娶了江东最漂亮的小乔,英气勃发,雄姿健矫。

头戴纶巾,羽扇手摇,挥洒谈笑,就将敌军强大的战舰烧掉。

而我呵,功名未立而人已先老,孤独的魂灵,在思念的故土神游一遭,故友都笑我,白发生得太早。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原文、注释及解析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原文、注释及解析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念奴娇赤壁怀古[宋]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②,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③。

乱石穿空④,惊涛拍岸⑤,卷起千堆雪⑥。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⑦,雄姿英发⑧。

羽扇纶巾⑨,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⑩。

故国神游(11),多情应笑我(12),早生华发(13)。

人生如梦(14),一尊还酹江月(15)。

〔注释〕①本篇选自《东坡乐府》。

赤壁,指三国时孙(权)刘(备)联军大破曹操的赤壁,一般认为在湖北嘉鱼县,一说在蒲圻县。

词里指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的赤壁矶,亦称赤鼻矶。

②故垒,古代的军事营垒。

③周郎,三国时吴国周瑜,字公瑾,周郎是对周瑜的爱称。

据《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周瑜二十四岁被任命为“建威中郎将”,“吴中皆呼为周郎”。

他是当时孙刘两家抗曹联军的统帅之一。

④乱石穿空,一作“乱石崩云”。

⑤拍岸,冲击江岸。

一作“裂岸”、“掠岸”。

⑥雪,比喻浪花。

⑦小乔,乔玄有二女,都非常漂亮。

长女大乔嫁孙策,次女小乔嫁周瑜。

事见《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乔,史书作“桥”。

⑧雄姿英发,姿态雄俊,英气勃发。

⑨羽扇,长羽毛做成的扇子。

纶(guan关)巾,青丝带做成的头巾。

⑩樯橹(qiang lu墙鲁),船的桅杆(挂帆的柱)和长大的船桨。

这里代指曹操的战船。

樯橹,一作“强虏”、“狂虏”。

(11)故国神游,即“神游故国”。

故国,旧国,此指三国古战场,即赤壁。

神游,指对赤壁破曹故事的遐想。

(12)多情应笑我,即“应笑我多情”。

(13)华发,花白头发。

(14)人生,一作“人间”。

如梦,一作“如寄”。

(15)尊,通“樽”,酒杯,此指杯酒。

酹(lei类),洒酒祭奠。

〔解析〕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被捕入狱,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掌地方军事)这样一个闲散小官。

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七月,他游览了黄州赤壁。

高二语文《苏轼词两首》原文和鉴赏

高二语文《苏轼词两首》原文和鉴赏

高二语文《苏轼词两首》原文和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鉴赏:清代词论家徐轨谓东坡词“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词苑丛谈》卷三)。

在《东坡乐府》中,最具有这种英雄气格的代表作,首推这篇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首词是苏轼游赏黄冈城外的赤壁(鼻)矶时写下的,是北宋词坛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

此词上阕,先即地写景,为英雄人物出场铺垫。

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

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卓荦气概,更可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凭吊胜地才人所诱发的起伏激荡的心潮,气魄极大,笔力非凡。

接着“故垒”两句,点出这里是传说中的古代赤壁战场。

在苏轼写此词的八百七十多年前,东吴名将周瑜曾在长江南岸,指挥了以弱胜强的赤壁之战。

关于当年的战场的具体地点,向来众说纷纭,东坡在此不过是聊借怀古以抒感,读者不必刻舟求剑。

“人道是”,下字极有分寸。

“周郎赤壁”,既是拍合词题,又是为下阕缅怀公瑾预伏一笔。

以下“乱石”三句,集中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这种从不同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扩,精神为之振奋。

煞拍二句,总束上文,带起下片。

“江山如画”,这明白精切、脱口而出的赞美,应是作者和读者从以上艺术地提供的大自然的雄伟画卷中自然而然地得出的结论。

“地灵人杰”,锦绣山河,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出色的英雄,三国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瑾……真可说是“一时多少豪杰!”上片重在写景,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紧缩集中到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身上。

高中语文苏轼诗词两首《念奴桥赤壁怀古》《定风波》

高中语文苏轼诗词两首《念奴桥赤壁怀古》《定风波》
是前所未有的
上阕咏赤壁 着重写景,为描写人物作烘托
“乱”“穿”“拍”“卷”等词精巧独到地勾画了古 战场的险要形势,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从而为 下阕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下阙抒己情 着重写人,抒发功业无成的感慨
写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战功卓著,反衬自己的 年老无为。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 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
美食大家
苏轼是个美食家。他知杭州时,元祐五年五、六月间,浙西大雨,太湖泛滥。苏轼指挥疏濬西 湖,筑苏堤。杭州百姓感谢他。过年时,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轼指点家人将猪肉切成方 块,烧得红酥,然后分送给大家吃,这就是东坡肉的由来。《曲洧旧闻》又记:苏东坡与客论食次, 取纸一幅以示客云:“烂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香梗,荐以蒸子鹅,吴兴庖人斫松江鲙;既饱,以 庐山玉帘泉,烹曾坑斗品茶。少焉解衣仰卧,使人诵东坡先生《赤壁前后赋》,亦足以一笑也。”
名家点评
俞文豹《吹剑续录》: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七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合十七八女孩儿,执 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丁绍仪《听秋声馆词活》:
东坡赤壁怀古念奴娇词盛传千古,而平仄句调都不合格。词综详加辨正,从容斋随笔所载山谷手书本云: “大江东去,浪声沉、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孙吴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掠岸,卷起 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处、樯橹 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是,笑我生华发。人生如寄,一樽还酹江月。”较他本浪声沉作浪淘尽, 崩云作穿空,掠岸作拍岸,雅俗回殊,不仅孙吴作周郎,重下公瑾而已。惟谈笑处作谈笑间,人生作人 间,尚误。至小乔初嫁句,谓了安属下乃合。考宋人词後段第二三句,作上五下四者甚多,仄韵念奴娇 本不止一体,似不必比而同之。万氏词律仍从坊本,以此词为别格,殊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 首的风流
• 《定风波》融合了:
• 《赤壁怀古》的豪杰风流
• 《后赤壁赋》的名士风流

《赤壁赋》的智者风流
• “是真名士自风流”“风流”的苏东坡给我们留 下了千古风流的诗、词、文。
只要我们坚持了,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或许,为了将来,为了自己的发展,我们会把一件事情想得非常透彻,对自己越来越严,要求越来越高,对任何机会都不曾错过,其 目的也只不过是不让自己随时陷入逆境与失去那种面对困难不曾屈服的精神。但有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更需要用时间持久的用心去做一件事情,让自己其中那小 小的浅浅的进步,来击破打破突破自己那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十分舒适的区域,强迫逼迫自己一刻不停的马不停蹄的一直向前走,向前看,向前进。所有的未来,都是靠脚步去 丈量。没有走,怎么知道,不可能;没有去努力,又怎么知道不能实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那不如,生活中、工作中,就让这“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 渗入我们的心灵,着心、心平气和的去体验、去察觉这一种灵魂深处的安详,侧耳聆听这仅属于我们自己生命最原始最动人的节奏。但,这种聆听,它绝不是仅限于、执着于 “我”,而是观察一种生命状态能够扩展和超脱到什么程度,也就是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深处又会是如何?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又或者,对于很多优秀的人来说,我们 奋斗了一辈子,拼搏了一辈子,也只是人家的起点。可是,这微不足道的进步,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幸福的,也是知足的,因为我们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隐隐约 约的感觉到自己的人生正把握在自己手中,并且这一切还是通过我们自己勤勤恳恳努力,去积极争取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我们坦然接受这人生的终局, 或许,这无所皈依的心灵就有了归宿,这生命中觅寻处那真正的幸福、真正的清香也就从此真正的灿烂了我们的人生。一生有多少属于我们的时光?陌上的花,落了又开了,开 了又落了。无数个岁月就这样在悄无声息的时光里静静的流逝。童年的玩伴,曾经的天真,只能在梦里回味,每回梦醒时分,总是多了很多伤感。不知不觉中,走过了青春年少, 走过了人世间风风雨雨。爱过了,恨过了,哭过了,笑过了,才渐渐明白,酸甜苦辣咸才是人生的真味!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所以,面对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顺境和逆境都学会 了坦然承受,面对突然而至的灾难多了一份从容和冷静。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承受的,只要你有足够的坚强!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只要你有足够的胸襟! 一生有多少 属于我们的时光?当你为今天的落日而感伤流泪的时候,你也将错过了明日的旭日东升;当你为过去的遗憾郁郁寡欢,患得患失的时候,你也将忽略了沿途美丽的风景,淡漠了 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没有十全十美的生活,没有一帆风顺的旅途。波平浪静的人生太乏味,抑郁忧伤的人生少欢乐,风雨过后的彩虹最绚丽,历经磨砺的生命才丰盈而深刻。 见过了各样的人生:有的轻浮,有的踏实;有的喧哗,有的落寞;有的激扬,有的低回。肉体凡胎的我们之所以苦恼或喜悦,大都是缘于生活里的际遇沉浮,走不出个人心里的 藩篱。也许我们能挺得过物质生活的匮乏,却不能抵挡住内心的种种纠结。其实幸福和欢乐大多时候是对人对事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就是一粒小小的 沙子,也有自己精彩的乾坤。如果想到我们终有一天会灰飞烟灭,一切象风一样无影亦无踪,还去争个什么?还去抱怨什么?还要烦恼什么?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一生真的没有多少时光,何必要和生活过不去,和自己过不去呢。你在与不在,太阳每天都会照常升起;你愁与不愁,生活都将要继续。时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 邪?"道士顾
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苏轼的“风流”
• 《后赤壁赋》——名士的、出世的风流
• 那么《赤壁赋》只能中的“风流”是哪一种呢?

还看“江月”
“一尊还酹江月”
• 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 穷”
• 象征时光的流逝、历史的变迁
• 月——“挟飞仙以遨游,抱 明月而长 终”
思考探究
• 一、周瑜作为词人歌咏的对象,其“风流”体现
在何处?
• “小乔初嫁了”——美女配英雄,事业与爱情
•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名士派头、温文儒 雅充满谋士军师气质
•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指挥若定、胸 有成竹、轻松潇洒、决胜千里

怎一个“风流”了得
• “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 视死如归”——《吴船录》卷下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 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 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 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衬托
• 景衬托人:雄奇之景衬托英雄豪杰 • 人衬托人:周瑜年少有为、雄姿英发衬托作者华
• 二、周瑜本是雄武勇毅的将军,是“豪杰”,苏 轼为何要形容他“风流”?
• 理想化的周瑜
• 自我化的周瑜
自我化的周瑜







苏轼的“风流”
• 《赤壁怀古》——豪杰的风流 • 词中还有哪些地方侧面体现出苏轼的“豪杰风流
”请找出词中的原句,并谈谈你的理解 •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象征永恒、不朽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 ,抱 明月而长终;
•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 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 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 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 皆无尽也。
• 而又何 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 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 之 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 禁,用之不竭。
苏轼的风流
• 《赤壁赋》中的苏轼是优雅婉约的,是理性智慧 的。

——智者的风流
苏轼的风流
• 《定风波》中的苏轼又有着怎样的风 流?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 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 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词两首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宋小燕
念奴娇·赤壁怀古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 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 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 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发早生,功业无成 • 景衬托景:实景、虚景互相映衬
“风流”释义
• 一指文采风流(词采华茂,婉约风流) • 二指才智超凡,品格卓尔不群(魏晋风流) • 三指高雅正派,风格温文(风流儒雅) • 四指与潇洒对举(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
• 总之,风流总体指才华出众,不拘礼法,我行我 素,放诞不羁(“是真名士自风流”)
苏轼的风流
• “人生如梦”
《 后

• 你如何理解?
壁 赋
• 是积极的,是超脱的梦

后赤壁赋
•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 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
,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 乎?"
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