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的生产工艺
三聚氰胺的生产工艺

三聚氰胺的生产工艺
三聚氰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3H6N6,是一种白色
结晶粉末。
三聚氰胺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合成氰酸和尿素以及氰酸的聚合三个步骤。
首先,合成氰酸。
将尿素与氯化钠按一定摩尔比例加入反应釜中,加热并搅拌,进行氯化反应生成氯化尿素。
然后将氯化尿素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氰酸。
氰酸为无色沉淀体,通过过滤和洗涤,得到纯净的氰酸。
其次,合成三聚氰胺。
将得到的氰酸与脲或尿素按一定摩尔比例混合加入聚合反应釜中。
加热反应釜至适宜的温度,通入氮气或空气,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进行聚合反应生成三聚氰胺。
聚合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产物进行冷却,得到固体结晶的三聚氰胺。
最后,提纯三聚氰胺。
将合成得到的三聚氰胺进行冷水洗涤,以去除杂质。
然后用乙酸溶液进行酸处理,将不溶于水的杂质溶解,进一步提高三聚氰胺的纯度。
最后,用蒸馏纯化的方法,去除溶剂和其他不纯物,得到高纯度的三聚氰胺。
以上就是三聚氰胺的生产工艺。
三聚氰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农药、塑料、橡胶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其生产工艺的完善与成本的控制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三聚氰胺生产工艺

三聚氰胺生产工艺以尿素为原料生产三聚氰胺分为高压法、中压法、低压法和常压法四种工艺。
(1)低压尿素分解法(见图1)肥料级尿素在贮罐中熔融后,用几个喷嘴喷入反应器中,以流态化的氧化铝为催化剂,将预热至400℃的循环氨气通入反应器保持流态化,反应压力为常压或稍高于大气压。
反应吸热,反应器内装有加热盘管,以熔融盐作为加热介质,维持反应温度380℃左右。
喷入的尿素自行蒸发,反应生成三聚氰胺、二氧化碳和氨,转化率为95%。
反应气体从反应器顶部出来,先进入气体冷却器,冷却后的温度在三聚氰胺的露点以上。
在此温度下,密勒胺和密白胺等高沸点副产物结晶析出,和催化剂粉末一起经过滤器除去。
过滤后的气体进升华器,以冷却至140℃的循环气使升华器的温度维持在170℃~200℃,98%的三聚氰胺以微粒状结晶析出,而未转化的尿素仍留在气体中,三聚氰胺晶体和气体通过旋风分离器分离,得到的产品纯度达99.9%,分离效率为99%[4]。
从旋风分离器出来的循环气体进入尿素洗涤塔,冷却至140℃,循环气中未被回收的固体和气体三聚氰胺及未转化的尿素在尿素洗涤塔内被洗涤回收。
从洗涤塔出来的气体,一部分作为升华器的介质,一部分加压预热后循环入反应器,另一部分可返回尿素装置。
(2)中压尿素分解法(见图2)肥料级尿素以熔融状加入内热式的一段反应器中,与氧化铝催化剂进行流化接触反应,反应压力0.7MPa,反应温度390℃,反应吸热,以熔盐载体循环加热。
气体氨经加压升温至与反应器相同的温度后进入反应器,作为载体和流化介质。
反应气体从反应器顶部放出并进入饱和器(操作压力与反应器同),在饱和器中立即被母液骤冷,骤冷后生成饱和氨和二氧化碳以及稀的三聚氰胺结晶料浆。
料浆经洗涤器后到组式分离器,获得浓缩的三聚氰胺结晶料浆,分离出的母液回饱和器。
浓缩浆液送入蒸出塔,将溶解在料浆中的氨汽提吹出。
吹出之氨气,以系统生成的冷凝水吸收,后与新鲜氨混合,作为吸收塔上部的吸收液。
三聚氰胺的生产工艺

三聚氰胺生产工艺以尿素为原料生产三聚氰胺分为高压法、中压法、低压法和常压法四种工艺。
(1)低压尿素分解法(见图1)肥料级尿素在贮罐中熔融后,用几个喷嘴喷入反映器中,以流态化的氧化铝为催化剂,将预热至400℃的循环氨气通入反映器维持流态化,反映压力为常压或稍高于大气压。
反映吸热,反映器内装有加热盘管,以熔融盐作为加热介质,维持反映温度380℃左右。
喷入的尿素自行蒸发,反映生成三聚氰胺、二氧化碳和氨,转化率为95%。
反映气体从反映器顶部出来,先进入气体冷却器,冷却后的温度在三聚氰胺的露点以上。
在此温度下,密勒胺和密白胺等高沸点副产物结晶析出,和催化剂粉末一路通过滤器除去。
过滤后的气体进升华器,以冷却至140℃的循环气使升华器的温度维持在170℃~200℃,98%的三聚氰胺以微粒状结晶析出,而未转化的尿素仍留在气体中,三聚氰胺晶体和气体通过旋风分离器分离,取得的产品纯度达%,分离效率为99%[4]。
从旋风分离器出来的循环气体进入尿素洗涤塔,冷却至140℃,循环气中未被回收的固体和气体三聚氰胺及未转化的尿素在尿素洗涤塔内被洗涤回收。
从洗涤塔出来的气体,一部份作为升华器的介质,一部份加压预热后循环入反映器,另一部份可返回尿素装置。
肥料级尿素以熔融状加入内热式的一段反应器中,与氧化铝催化剂进行流化接触反应,反应压力,反应温度390℃,反映吸热,以熔盐载体循环加热。
气体氨经加压升温至与反映器相同的温度后进入反映器,作为载体和流化介质。
反映气体从反映器顶部放出并进入饱和器(操作压力与反映器同),在饱和器中当即被母液骤冷,骤冷后生成饱和氨和二氧化碳和稀的三聚氰胺结晶料浆。
料浆经洗涤器后到组式分离器,取得浓缩的三聚氰胺结晶料浆,分离出的母液回饱和器。
浓缩浆液送入蒸出塔,将溶解在料浆中的氨汽提吹出。
吹出之氨气,以系统生成的冷凝水吸收,后与新鲜氨混合,作为吸收塔上部的吸收液。
骤冷后的气体(要紧为氨、二氧化碳与水蒸汽)去吸收塔,吸收后大部份不含二氧化碳的氨气从顶部以干气逸出,然后经预热循环入反映器。
三聚氰胺生产工艺简介[整理版]
![三聚氰胺生产工艺简介[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f30fa892a32d7375a41780d7.png)
三聚氰胺生产工艺简介[整理版] 三聚氰胺生产工艺,以尿素为原料生产三聚氰胺分为高压法、中压法、低压法和常压法四种工艺。
,(1)低压尿素分解法(见图1),肥料级尿素在贮罐中熔融后,用几个喷嘴喷入反应器中,以流态化的氧化铝为催化剂,将预热至400?的循环氨气通入反应器保持流态化,反应压力为常压或稍高于大气压。
反应吸热,反应器内装有加热盘管,以熔融盐作为加热介质,维持反应温度380?左右。
喷入的尿素自行蒸发,反应生成三聚氰胺、二氧化碳和氨,转化率为95%。
反应气体从反应器顶部出来,先进入气体冷却器,冷却后的温度在三聚氰胺的露点以上。
在此温度下,密勒胺和密白胺等高沸点副产物结晶析出,和催化剂粉末一起经过滤器除去。
过滤后的气体进升华器,以冷却至140?的循环气使升华器的温度维持在170?,200?,98%的三聚氰胺以微粒状结晶析出,而未转化的尿素仍留在气体中,三聚氰胺晶体和气体通过旋风分离器分离,得到的产品纯度达99.9%,分离[4]效率为99%。
,从旋风分离器出来的循环气体进入尿素洗涤塔,冷却至140?,循环气中未被回收的固体和气体三聚氰胺及未转化的尿素在尿素洗涤塔内被洗涤回收。
从洗涤塔出来的气体,一部分作为升华器的介质,一部分加压预热后循环入反应器,另一部分可返回尿素装置。
,(2)中压尿素分解法(见图2),肥料级尿素以熔融状加入内热式的一段反应器中,与氧化铝催化剂进行流化接触反应,反应压力0.7MPa,反应温度390?,反应吸热,以熔盐载体循环加热。
气体氨经加压升温至与反应器相同的温度后进入反应器,作为载体和流化介质。
反应气体从反应器顶部放出并进入饱和器(操作压力与反应器同),在饱和器中立即被母液骤冷,骤冷后生成饱和氨和二氧化碳以及稀的三聚氰胺结晶料浆。
料浆经洗涤器后到组式分离器,获得浓缩的三聚氰胺结晶料浆,分离出的母液回饱和器。
浓缩浆液送入蒸出塔,将溶解在料浆中的氨汽提吹出。
吹出之氨气,以系统生成的冷凝水吸收,后与新鲜氨混合,作为吸收塔上部的吸收液。
三聚氰胺生产技术及市场分析

三聚氰胺生产技术及市场分析以尿素为原料生产三聚氰胺主要有三种生产技术:常压法、低压法和高压法。
在国外,一般将常压法和低压法统称为低压法。
1963年,以尿素为原料的高压法三聚氰胺生产技术实现了工业化。
高压法生产技术的特点是液相无催化剂反应,反应压力为7-15MPa,反应温度为370oC-450oC。
高压法以意大利欧技公司为代表。
近10年来世界上新建的三聚氰胺装置,(除中国外)大都采用意大利欧技公司技术。
1. 意大利欧技公司高压法三聚氰胺生产方法概述意大利欧技公司高压法三聚氰胺工艺装置包括:熔盐及导热油工段、反应工段、净化和氨回收工段、三聚氰铵结晶工段、分离和干燥工段、OAT(三聚氰胺水解产物)结晶和过滤以及成品包装工段。
分别叙述如下:1) 熔盐及导热油工段熔盐经加热炉加热后泵至三聚氰胺反应器,以维持三聚氰胺反应器的温度。
在熔岩系统开始循环前,使用一套独立的导热油系统来预热反应器。
正常操作时,导热油系统不运行。
2) 反应工段来自尿素装置70-80%尿素溶液,经加热后进入一级尿液浓缩器,通过真空闪蒸浓缩至95%左右,然后进入二级尿液浓缩器,进一步真空浓缩至99.8%以上。
熔融尿素经泵加压送至三聚氰胺反应器。
高压液氨(8MPa)经加热后,与高压熔融尿素(8MPa)一起送入三聚氰胺反应器底部。
在反应器内,熔融尿素受热分解,生成三聚氰胺、氨和二氧化碳。
反应过程如下:该反应在液相进行,是一吸热反应。
反应所需热量由外部的熔盐加热系统提供。
生成的液相三聚氰胺离开反应器后,进入淬冷塔减压并用水进行淬冷,分离出副产物—尾气(氨和二氧化碳),从淬冷塔顶部排出,送往尿素装置生产尿素。
粗三聚氰胺溶液从淬冷塔底部流出,进入二氧化碳汽提塔,经汽提脱除大部分二氧化碳和氨。
3) 净化和氨回收工段粗三聚氰胺溶液被中压蒸汽加热后,在水解器内的氨作用下,副反应产物(三聚氰胺脱氨产物)转化生成三聚氰胺,不溶性杂质在过滤器内除去,可溶性色素在碳床反应器内被吸附。
三聚氰胺的生产工艺

三聚氰胺的生产工艺引言三聚氰胺是一种由氰氨和甲醛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得到的无机化合物。
它具有高强度、耐热、耐腐蚀等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合成树脂、胶粘剂、塑料、纸张等行业。
本文将介绍三聚氰胺的生产工艺。
原料准备三聚氰胺的生产工艺需要以下原料: 1. 氰氨:氰氨(Cyanamide)是三聚氰胺的主要原料,可以通过氨水与碳酸钙反应制得。
2. 甲醛:甲醛(Formaldehyde)是三聚氰胺的另一主要原料,常用的合成方法是通过甲醇氧化得到。
反应过程三聚氰胺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氰氨与甲醛的反应首先,将氰氨和甲醛按一定的摩尔比例加入反应釜中。
在碱性条件下,氰氨和甲醛会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三聚氰胺。
2. 中和处理反应结束后,需要进行中和处理。
可使用稀磷酸或硫酸等酸性溶液进行中和,使反应溶液的pH值回到中性。
3. 结晶和分离中和后的反应溶液会进行结晶处理,通过冷却或蒸发的方式使三聚氰胺结晶出来。
然后利用离心机或过滤器将三聚氰胺与溶剂分离。
4. 干燥工艺将分离后的三聚氰胺进行干燥处理。
可采用自然干燥或加热干燥的方式,使三聚氰胺中的水分蒸发,提高产品的纯度和稳定性。
5. 包装与储存经过干燥后的三聚氰胺可以进行包装和储存。
常见的包装材料有塑料袋、桶等,将三聚氰胺密封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受潮和暴露于阳光下。
安全注意事项在三聚氰胺的生产工艺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1. 操作时需戴上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防止接触到有害物质。
2. 工艺过程中需要加强通风,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避免有害气体的积聚。
3. 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应急处理措施,并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结论三聚氰胺的生产工艺包括氰氨和甲醛的反应、中和处理、结晶和分离、干燥以及包装与储存。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事项,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通过合理控制反应条件和工艺参数,可以获得高质量的三聚氰胺产品。
三聚氰胺生产工艺

温度45 ℃
3、回收工序
(1)氨回收
压力:1.7MPa
温度156~207 ℃
• 上一步的母液,用泵送到氨解析塔,母 液中所含氨、二氧化碳及部分水从塔顶 流出,并在氨解析塔冷凝器 ,90°C条 件下部分冷凝,然后进入氨塔 ,二氧化 碳被完全吸收 ,底部出来的溶液被送至 NH3-CO2吸收塔。从氨解析塔冷凝器出来 的含有氨和少量水的气相被送到氨塔, 在此通过氨的回流得到纯氨。
温度:365~390℃
(2)激冷:
压力:2.5Mpa
• 反应物经减压后进入激 冷塔中用大量循环水对 反应物进行激冷,(防 止副反应继续进行), 激冷水是通过位于塔内 一系列喷头实现激冷。
• 尾气在塔上部再经未加 热的循环水冷却洗涤后 由顶部出塔。
• 含三胺副产物和溶解气 体的液体,由底部出塔, 并稀释、减压
二、用途
• 装饰和保护用的胶合扳
36%
• 木板特殊粘结剂和防水胶水
22%
• 表面涂料,主要用作消费品和汽车业的瓷漆
•
15%
• 模制品:家庭用品(盘子),公用工程用品,模制 中继线或电源插座
• 纺织品添加剂,纸张添加剂,涂料
• 较小的消费领域(皮革剂,轮胎帘线粘结剂,阻燃
化学品等)
12%
三、三胺的生成方法
只解有析1后.3的﹪溶,液称中粗N三H胺3溶+C液O,2 粗三胺溶液由泵送入粗三胺 溶液槽,再经泵送往水解塔 水解。
2、精制工序
(1)水解和过滤
压力:2.5Mpa
温度172 ℃
• 入塔前在溶液中加入液 氨(13﹪),太低的氨 浓度会导致某些未分解 的杂质在后面结晶,影 响产品纯度。
• 在水解塔内,粗三胺中 大部分杂质转化成三胺, 而三胺和一些不溶物、 有腐蚀性的副产物则经 活性炭净化、脱色后减 压后进入三胺结晶器。
三聚氰胺生产工艺流程

三聚氰胺生产工艺流程
三聚氰胺啊,这可是个很特别的东西呢!它的生产工艺流程其实挺复杂的哦。
先来说说反应这一环节吧,就好像一场奇妙的化学舞会!各种原材料在特定的条件下相遇、碰撞,发生奇妙的反应,从而生成三聚氰胺。
这过程不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奇妙邂逅吗?
然后是分离和提纯,这就像是在一堆宝藏中挑选出最闪亮的宝石一样。
要把三聚氰胺从其他的杂质中精准地分离出来,需要非常精细的操作和高超的技术。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呀!
再讲讲结晶这个步骤,就如同让美丽的花朵绽放一样。
三聚氰胺在合适的条件下慢慢形成结晶,那一颗颗精致的晶体,难道不像我们精心呵护的成果吗?
还有干燥的过程,把结晶后的三聚氰胺变得干燥、纯净,就好像给它洗了一个清爽的澡,让它以最好的状态呈现出来。
在整个生产工艺流程中,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都需要严格的控制和精准的操作。
这就像是建造一座大厦,每一块砖、每一根钢筋都不能马虎。
三聚氰胺虽然在一些工业领域有重要的用途,但我们也要清楚它的危害啊。
如果不正确使用,它可能会带来很大的麻烦呢!我们一定要谨慎对待它,让它在合适的地方发挥作用,而不是造成危害呀!这难道不是我们应该时刻牢记的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聚氰胺生产工艺
以尿素为原料生产三聚氰胺分为高压法、中压法、低压法和常压法四种工艺。
(1)低压尿素分解法(见图1)
肥料级尿素在贮罐中熔融后,用几个喷嘴喷入反应器中,以流态化的氧化铝为催化剂,将预热至400℃的循环氨气通入反应器保持流态化,反应压力为常压或稍高于大气压。
反应吸热,反应器内装有加热盘管,以熔融盐作为加热介质,维持反应温度380℃左右。
喷入的尿素自行蒸发,反应生成三聚氰胺、二氧化碳和氨,转化率为95%。
反应气体从反应器顶部出来,先进入气体冷却器,冷却后的温度在三聚氰胺的露点以上。
在此温度下,密勒胺和密白胺等高沸点副产物结晶析出,和催化剂粉末一起经过滤器除去。
过滤后的气体进升华器,以冷却至140℃的循环气使升华器的温度维持在170℃~200℃,98%的三聚氰胺以微粒状结晶析出,而未转化的尿素仍留在气体中,三聚氰胺晶体和气体通过旋风分离器分离,得到的产品纯度达99.9%,分离效率为99%[4]。
从旋风分离器出来的循环气体进入尿素洗涤塔,冷却至140℃,循环气中未被回收的固体和气体三聚氰胺及未转化的尿素在尿素洗涤塔内被洗涤回收。
从洗涤塔出来的气体,一部分作为升华器的介质,一部分加压预热后循环入反应器,另一部分可返回尿素装置。
(2)中压尿素分解法(见图2)
肥料级尿素以熔融状加入内热式的一段反应器中,与氧化铝催化剂进行流化接触反应,反应压力0.7MPa,反应温度390℃,反应吸热,以熔盐载体循环加热。
气体氨经加压升温至与反应器相同的温度后进入反应器,作为载体和流化介质。
反应气体从反应器顶部放出并进入饱和器(操作压力与反应器同),在饱和器中立即被母液骤冷,骤冷后生成饱和氨和二氧化碳以及稀的三聚氰胺结晶料浆。
料浆经洗涤器后到组式分离器,获得浓缩的三聚氰胺结晶料浆,分离出的母液回饱和器。
浓缩浆液送入蒸出塔,将溶解在料浆中的氨汽提吹出。
吹出之氨气,以系统生成的冷凝水吸收,后与新鲜氨混合,作为吸收塔上部的吸收液。
骤冷后的气体(主要为氨、二氧化碳与水蒸汽)去吸收塔,吸收后大部分不含二氧化碳的氨气从顶部以干气逸出,然后经预热循环入反应器。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在吸收塔底部形成稀碳铵排出,在脱吸塔中浓缩,在洗涤塔下部生成浓碳铵送回尿素车间。
为提高三聚氰胺的质量,将经过预稠厚、汽提后的三聚氰胺料浆用活性炭处理,经澄清、过滤后,再进入二级真空结晶装置,悬浮液用离心分离机连续分离,洗涤后的晶体去连续干燥器,干燥后粉碎成所要求的颗粒大小,最后包装[4]。
(3)高压尿素分解法(见图3)
将加压至9.8MPa的熔融尿素送入压缩骤冷器中,经骤冷后进入合成反应器;另将液氨加压至9.8MPa,在预热器中加热至400℃气化后送入反应器中,反应器用熔盐加热。
生成的三聚氰胺在加压淬冷器中用液氨冷却,再在氨气提塔中分离出氨气,然后送入结晶器,残留的氨气去氨吸收塔。
三聚氰胺在离心机中与浆液分离,母液作为氨吸收塔吸收剂,吸收后在氨蒸馏塔与气提塔中分离的氨一起精馏,在大气压下返回,作为液氨循环使用。
分离后的三聚氰胺经干燥,在粉碎机中制成粉末,即得精制三聚氰胺成品[4]。
(4)常压法
以尿素为原料,以氨为载气、硅胶为催化剂,在常压和380~400 ℃的温度下,催化缩合成三聚氰胺。
国内大多数装置采用此技术。
常压法工艺过程分为粗制工段和精制工段两部分,粗制工段工艺过程为:已脱除二氧化碳的干燥氨气,经氨预热器加热后送入流化床底部,通过弯形管预分布,再经分布板上锥形泡罩的缝隙均匀吹入床内,使床内催化剂呈流化态。
原料尿素经计量过筛后以压缩空气压送至尿素罐,通过加料管用稍高于床内压力的冷氨气,定量地吹入流化床内进行反应。
反应生成的三聚氰胺和副产物由进床氨气携带,经旋风分离器回收夹带的部分硅胶催化剂后进入热气过滤器,滤除硅胶细粉和副产物,再经干捕器降温,三聚氰胺凝华为固体粉末,沉降在干捕器底部。
定期出料,即为三聚氰胺粗品,作为精制原料。
已分离出三聚氰胺的循环气体经洗塔除二氧化碳并降温除湿、干燥,再经氨压缩机升压后导至氨气柜。
洗塔底部碳铵含量达规定浓度时,送碳铵贮槽。
精制工段工艺过程为:将已计量的粗品三聚氰胺投入加好母液的溶解槽中,加热溶解,调节好溶液温度和pH值,趁热压滤,滤液导入结晶槽冷却结晶,经离心机脱水后,送去干燥,最后粉碎即得精制三聚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