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英语学习方法

合集下载

如何学习和掌握英语高级听说读写技能

如何学习和掌握英语高级听说读写技能

如何学习和掌握英语高级听说读写技能英语是全球通用的语言,掌握英语高级技能对于职场发展和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很多人在学习英语高级技能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难以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介绍如何学习和掌握英语高级听说读写技能,希望能够为广大英语学习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1. 提高听力技能提高听力技能是英语学习的首要任务,因为听力是英语的基础。

在提高听力技能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听力训练软件利用专业的听力训练软件可以提高听力速度和准确度,例如:VOA慢速英语,BBC听力网等。

这些软件可以让你听到清晰的英语,有助于提高听力技能。

(2)听英语音乐听英语音乐可以培养耳朵对英语语音的敏感度,并且可以学习到地道的英语发音和运用。

试着唱出歌曲里的英文歌词,可以加深对英语语音的记忆和理解。

(3)看英语电影、电视剧看英语电影、电视剧可以让你熟悉地道的英语表达和口语习惯,也能够提高听力技能,加强对英语的感知能力。

2. 锻炼口语技能英语口语是和人交流的主要方式,也是表达自己的最直接方式之一。

在锻炼口语技能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勤于练习口语口语技能的提高需要大量的练习,要勇敢地开口说英语,积极寻找练习口语的机会,例如找一位母语为英语的朋友交流,或者参加英语角。

(2)模仿地道口音模仿地道的英语口音可以让你更好地融入英语环境,并且可以提高口语表达的流畅度和准确度。

可以听取BBC、CNN等专业英文新闻节目中的主持人的发音,模仿地道英语发音。

(3)多使用口语练习工具如今,有许多的英语口语练习工具,例如:口语练习软件、语音识别软件、在线语音交流网站等等,可以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3. 增强阅读能力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助于学习英语知识,同时也扩展了英语世界的视野。

在增强阅读能力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看英文原版书籍阅读英文原版书籍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并且学习到地道的英语表达和语法运用。

刚开始可以挑选简单的英文书籍,逐渐增加难度,不要过分追求极高难度的书籍而忽略了阅读的乐趣。

高中的英语学习方法归纳

高中的英语学习方法归纳

高中的英语学习方法归纳
高中英语学习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听力练习:多听英语材料,包括英语歌曲、英语电影或电视剧等,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2. 阅读理解:多读英语材料,如英语小说、报纸、杂志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

3. 写作训练:多写英语作文,可以从模仿范文开始,逐渐提高写作水平。

可以多利用写作课本上的范文材料进行写作训练。

4. 口语练习:多参加英语口语的练习,如和同学一起练习对话、参加英语角等,增强口语表达能力。

5. 词汇积累:多积累常用词汇,可以通过背单词、使用记忆方法等方式,在词汇量上有所提升。

6. 语法学习:学习英语语法知识,理解并掌握常见的句型、语态、时态等。

7. 听说读写综合训练:将听说读写四项能力进行综合训练,可以通过解题训练、综合练习、模拟考试等方式进行。

8. 创造语言环境:营造更多的英语学习环境,如与外教交流、参加英语俱乐部、听英语广播等,提高英语学习的实际运用能力。

尽可能多的练习和实践是提高英语学习能力的关键。

除此之外,还可以参加英语辅导班、使用各类英语学习软件等辅助工具来提高学习效果。

英语学习方法总结[实用15篇]

英语学习方法总结[实用15篇]

英语学习方法总结[实用15篇]英语学习方法总结11、背单词(1)背单词首先一定要读准音标,英语是拼音文字,单词的读音与字母及其组合的发音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读准音标了,才走好了背会单词的第一步;(2)为了更好地记忆单词,可以使用联想记忆法。

例如,将发音相似但容易混淆的单词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点,从而加强记忆效果。

比如,可以将look、lock和book等单词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学习。

(3)同学之间两人,互相抽单词提问比赛,看谁记得正确率高。

这样记单词就成了一件既愉快又略带些竞赛气氛的趣事。

2、阅读(1)养成晨读的习惯。

早晨起来,读单词和课文,哪怕几分钟也好;(2)在阅读英语文章时,遇到不熟悉的单词应该自己动手翻英语词典。

尽量避免使用电子产品查词,因为这样做虽然快捷方便,却无法使记忆更深刻。

我们可以亲自翻开词典,一页一页地查找单词,这样可以更好地加深对单词的印象。

(3)如果做阅读理解题,可以先快速通读提出的几个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文章,找到一个答案就用铅笔画横线标出,这样能更加明确地找出答案。

3、听力(1)养成听英语录音的习惯。

常听录音,既可以训练听力,又可以使英语读音更加准确。

当然听录音不一定非得是英语听力,也可以选择英语歌曲和英文小故事;(2)培养用简单英语对话的习惯。

可以在闲时两个人对话,也可以自己~自言自语说。

如果有不会讲的英文词语,可以暂时用汉语代替,时候查一下再讲时就会用了。

4、作文(1)平时多读英语文章(如新概念英语、美文晨读等、,尤其是课文,特别能增加你写作的语感和用词的协调性;(2)养成用英语记简单几句日记或书面表达的习惯,这样做,有利于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掌握单词的拼写,巩固所学的知识,每天都会觉得自己在提高。

5、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1)注意培养学英语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成绩。

因此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要让自己轻松、愉悦、主动、有效地学习,关键就是培养出自己学习英语的兴趣。

高级英语词汇

高级英语词汇

高级英语词汇高级英语词汇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起着重要的作用。

掌握了高级词汇,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还可以增加写作和阅读的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学习和运用高级英语词汇。

一、高级英语词汇的学习方法1.扩展阅读:通过阅读英文书籍、报纸、杂志和学术论文等形式,积累高级词汇。

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词汇时,可以借助词典查阅词义,并进行整理和记忆。

2.记忆词根词缀:英语中有许多词根词缀,掌握常用的词根和词缀可以帮助学习者推测和记忆单词的意义。

例如,“tele-”表示“远程”,“-logy”表示“学科或学术”,掌握了这些词根词缀,可以理解和记忆相关的词汇,如“television”(电视)和“biology”(生物学)。

3.以词汇主题为基础学习:通过选择一个具体的词汇主题,如“科技”、“环境”或“经济”,将词汇分组学习。

这样可以加深对高级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4.多做词汇练习:通过做课本或考试中的词汇练习题、参加词汇游戏或挑战,提高对高级词汇的掌握程度。

二、高级英语词汇的应用技巧1.避免词汇重复:通过学习高级词汇,可以避免在写作中过多的使用常用词汇,增加表达的灵活性。

例如,使用“explore”(探索)代替“discover”(发现),使用“innovative”(创新的)代替“new”(新的)。

2.灵活应用词汇:学习了高级词汇后,要学会将其灵活运用于不同语境中。

不仅仅是在写作中,还可以在口语和听力中尝试使用高级词汇,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注意词性和词义的转换:有些高级词汇可能有不同的词性和词义,例如“discriminate”(歧视)既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形容词。

学习者需要注意这些转换,从而更好地运用高级词汇。

三、高级英语词汇的例句1. "The scientist made a groundbreaking discovery in the field of genetics."(这位科学家在基因学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的发现。

高级英语学习技巧

高级英语学习技巧

高级英语学习技巧1、尽可能多的讲英语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交流,因此英语的"说'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不过我们四周很多的朋友并不能开口说好英语,这主要也跟他们的心理素养有关,因此首先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尽可能多的开口讲英语,同时试着将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和比你讲得好的人交谈。

2、看英语电视或者听英语录音正确的学习英语,在听和说里面,要注意把握节奏感,这种节奏感可以通过观看英语电视或者录音来体会,针对初级学习者,要注意多听英语录音,试着听话语的速度,以及它是在哪一种语境下发音的,语调又是什么样的,在外界环境下的发音是可以让学习者真切感受到语言的特点的。

3、犯错误及时改正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免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有些学习者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害怕犯错误,而没有将自己投入到英语的学习中,学习时畏手畏脚,不能很好的理解英语句子的含义也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其实这并不利于英语的学习,学习一门外来语言最重要的就是弄懂它的意思掌握它的用法,犯的错误越多对自己的帮助就会越多,一定不要害怕错误,有了错误及时改正就可以了,不要将错误忽略或者掩饰掉才干将英语技能真正提升和掌握。

4、必要时报名英语学习培训班必要时报个英语学习培训班,比如外教一对一课程,课时费一次一结,灵活上课,且费用风险小,受到了众多同学的欢迎。

5、保持优良的学习习惯无论学习计划做的再好,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关于学习英语来说也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花最少的时间学更多的知识。

这种习惯是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总结出的经验。

2英语学习方法第一:自己英语听力不强的同学们,可以多多听英语相关的磁带或是电影。

自己无妨多加学习,大声朗诵出来,其实英语学好就是要读出声的。

千万不能感觉无所谓,自己的〔英语口语〕练就好了,那么自己的英语考试听力方面更是迎刃而解,我们知道英语的考试听力方面的分数比重也大。

第二:自己关于英语学习方面的态度,态度决定高度。

高级英语的学习方法

高级英语的学习方法

高级英语的学习方法高级英语的学习方法大学英语的学习和高中英语的学习有很大的区别,因此不论在态度上还是在方法上,大一新生都应有所调整。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靠的是日积月累,每天接触是至关重要。

在大学里更侧重的是同学们的自学能力的培养,老师只是充当引路人,大部分学习都要依靠同学们的自觉自立。

那么,在大学怎么做才能使英语稳步提高呢?在大一阶段,主要注意三个环节: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

大学英语课文一般较长,词汇量大,指望在课堂上把知识点全部掌握是不大可能的,因此课前预习就成为决定是否学好英语的第一个重要环节。

预习时,最好先独立阅读课文理解大意,碰到不懂的单词先猜词义,看第二、三遍时再参考课文后面的单词表或字典,实在理解不了的句子就作记号等上课时解决或查阅参考书。

要充分利用课本配备的光盘,课前自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备的效果。

课堂学习就是上课认真听讲并积极参与各种课堂活动。

随着老师课堂授课进度适时反应,参与口头、笔头活动,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英语思维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口语水平。

课后复习阶段,除了要熟读课文、记住所学的单词和短语、尽量背下课文中一些比较精彩的段落外,还要适当通过课后练习来巩固记忆。

单词一定要在课文记,因为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记单词你才会懂得怎么去用,这样才能记得更牢。

但是,大学英语的学习决不是仅通过学习课文就能完成的,在没有排英语课的时间里除了预习,还要适当地读些英文报刊、杂志,也可以看些简易的英文小说,另外,经常听些英文广播或录音、歌曲等,对提高听力也很有帮助。

提高口语的途径就是就利用一切机会多开口练,别怕犯错误。

去英语角之前最好有所准备,准备一两个话题,在和别人交谈时就有话可说了,而且可以占据主动地位。

那么,有这么多的实践活动,怎么去合理安排时间呢?我们举个例子供大家参考:以星期一和星期四有英语课为例。

星期一上课后要当天及时复习,同时作好星期四的准备工作。

周四上课后再及时复习,因为事先有预习,所以复习也会很轻松,一般一个小时即可。

如何学好词汇和语法英语

如何学好词汇和语法英语

如何学好词汇和语法英语一、扩大词汇量1. 每天坚持学习新词汇学习词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地学习。

每天可以设定一个学习目标,比如学习10个新单词。

可以通过阅读英语杂志、小说、报纸等文本,或者通过词汇书籍、APP等方式学习新单词。

不要忽视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即使是在地铁、公交车上等碎片时间,也可以进行词汇学习。

2. 制作词汇卡片制作词汇卡片是一个很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记忆单词。

将一个单词的中文意思和英文意思写在一张卡片的两面,然后反复复习,可以加深记忆。

3. 利用单词记忆工具现在有很多单词记忆工具可以帮助学习者记忆单词,比如Anki、Quizlet等APP。

这些工具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自动调整单词出现的频率,帮助巩固记忆。

4. 用新单词造句学习新单词后,可以尝试用这些单词造句,以加深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

这样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单词的用法。

5. 多读多写阅读是学习词汇的最佳途径之一。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英语文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单词,并学习这些单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

另外,多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帮助学习者巩固已掌握的单词,并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单词。

二、提高语法水平1. 学习英语语法规则学习语法规则是提高语法水平的基础,可以通过英语语法书籍、课程等途径来学习。

可以选择一些系统性的教材,逐步学习各个语法知识点,加深对语法规则的理解。

2. 练习语法题目语法是需要不断练习的。

可以通过做一些语法练习题来检验自己对语法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可以选择一些专门的语法练习书籍或者网上的练习题目,进行练习。

3. 及时纠正错误在学习语法的过程中,一定会犯错。

但重要的是要及时发现错误并加以纠正。

可以请教老师、同学或者翻阅语法书籍来弥补自己的不足,避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4. 多听多说语法是通过实际应用中学习的。

多听多说是提高语法水平的有效方法,可以通过听英语广播、视频、和外国人交流等途径来练习语法应用。

如何在《高级英语》学习中做好Paraphrase[论文]

如何在《高级英语》学习中做好Paraphrase[论文]

如何在《高级英语》学习中做好Paraphrase摘要: paraphrase在整个英语教学中贯穿始终,在高年级的英语学习中更广泛。

如何做好paraphrase,对于高年级英语的学习十分重要,尤其对考研的学生来说,经常会遇到paraphrase这样的题型。

本文结合高级英语教学中的具体事例探讨如何在《高级英语》学习中做好paraphrase的问题。

关键词:《高级英语》 paraphrase 长句《高级英语》课程是针对高年级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掌握英语学习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分析欣赏文章的能力。

那么,如何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长难句呢?学会paraphrase十分重要。

一、paraphrase的定义根据《新英汉词典》,paraphrase被解释为“释义,意译”,但这还不足以清楚的表达paraphrase的内涵。

根据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paraphrase指的是“re-expression of something written or said in different words,especially words that are easier to understand”。

由此可见,paraphrase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用不同的词表达与原文相同的意思,二是用来重新表达的词更简单易懂。

在理解了什么是paraphrase之后,我们再分析在学习中如何做好paraphrase。

二、做好paraphrase的方法1.用同义词替换原句中的单词paraphrase之所以难以理解,原因之一是原文中出现的某个词或词组不是我们常用的,一般较正式或过于抽象。

如:as you approach it,a tinkling and banging and clashing begins to impinge on your ear.→as you get near it,a variety of sounds begin to strike your ear.2.解释原句中的较难部分这种方法往往是因为句子中出现了专业术语、俚语习语和各种修辞等,需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级英语》的学习方法漫谈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学习方法得当,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习活动中的各种学习能力,从而有助于加速学习进程。

常有学生询问“如何才能迅速提高英语水平”、“英语学习有什么捷径”等等,严肃认真的英语教师很难回答这样宽泛的问题,学生也很难得到满意的回答。

其实,学习英语根本没捷径可言,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因此,我们拟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就学习《高级英语》这门课程提供一些建议或者称作方法。

我们认为,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往往存在一些误区,例如:(1)在课外阶段,学生沿袭基础英语阶段的学习习惯,精力集中在查单词、找例句、抄词典,忽视词义的选择。

查完课文中所有的生词也就意味着预习的结束。

(2)在课上阶段,学生多逐句理解,忽略背景知识、篇章意义;重视词汇短语和难句的解释,忽略课文结构、课文主题、写作过程的分析;满足于对课文的字面理解,不求隐含、引申意义,不求批判性思考。

总的来说,学生仅仅把该门课当成是基础英语的延伸,结果常抱怨“学不到东西”、“英语水平没提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

老师也认为学生在口、笔头表达上仍然没条理、没逻辑,对课文的主题等宏观理解问题知之甚少,就是所谓的“见木不见林”,达不到“高级”的要求。

目前,有些学校由于各种原因采用了大班授课的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学习方法就更加重要。

学生该怎么学《高级英语》要学什么首先,必须弄清《高级英语》这门课的性质。

《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三、四年级主干课,《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规定:“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

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

”由此看来,这门课除了和其它课程一样担负着发展学生的人文素质的任务外,从英语学习的角度看,还要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即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然而,学生面临的新任务是发展“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为此,学生要实现几个转变:从低年级那种机械性的“词汇—语法—练习”学习为主转移至课文分析与理解为主;从对课文的字面理解为主转移至推论性理解为主;从获取信息式阅读为主转移至评析式阅读为主。

以下我们从学习的步骤以及如何结合问题学习等方面谈谈如何做到推论性理解和评析式阅读。

第一,常规性的字面理解和整合过程。

字面理解是推论性理解的基础,除了进行常规的学习任务,如查字典、百科全书、Internet等。

读一遍课文远远不够,在理解过程中注意做到整合,即发现语句、段落之间的意义上的连贯,这个过程比较耗时,可以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分类能力、辨别能力等。

学生可对自己提问如下问题(以下问题多针对《高级英语》教材中常出现的议论性文章):(1)每个自然段的关键词和大意是什么(2)相临的段落有联系吗是否表达同样的或不同的意义(3)哪些自然段可以归为一个部分第二,复杂的综合理解和概括过程。

在字面理解后,学生要形成一种表达文章思想的总体结构或宏观结构。

学生此时不应拘泥于对个别字词句段的理解,而是高屋建瓴的宏观理解,如果说第一个过程是worm’s view,该过程就是bird’s view。

这个过程可以发展学生的综合、归纳、类比、演绎等方面的能力。

以下问题供参考:(1)课文里哪些是作者的观点哪些是支撑观点的材料(2)作者的观点体现了什么主题(3)作者用了哪些材料论证了该主题(4)作者论证的方法是什么是原因结果式、问题办法式、举例说明式、比较对比式还是其它(5)整篇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第三,高级的延伸理解和精致过程。

在认知心理学家看来,阅读过程中出现的整合与概括可以使阅读者建立起对文章意义的连贯的整体表征,而精致则通过阅读者先前的知识与选在要理解的信息相互作用,对当前的意义表征有所增加、补充甚至引申。

,学生应该进一步运用百科知识甚至想象与联想推断课文的隐含着的东西,引申出更多的内容,这个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联系与发展能力。

这类问题有:(1)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欲表达什么样的隐含的意义(2)作者在谦辞造句上有什么突出的特点为什么(3)作者对论题的态度如何(4)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5)什么问题与作者的论题、写作目的相关(6)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论证综上所述,整个推论性理解和评析式阅读过程依赖字面理解而又超越它,实现了整合、概括和精致,整个理解阅读的过程是感性思维、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抽象思维相结合的过程,是达到创新思维的过程。

另外,我们还简要地提出其它方面的建议:(1)利用各种工具书和互联网了解所学课文的背景知识、相关术语等,要重视吸收其它知识和各种常识,这是推论性理解的重要基础。

例如,我们的理解或许会用到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要重视其它课程知识的补充作用。

例如,文学课所关注的文学体裁的特点、著名的小说戏剧人物的特征、古罗马古希腊传说等,写作课所讲授的写作方法、模式、策略等,这些都为推论性理解奠定了基础。

(3)在基础阶段两年的学习基础上,继续巩固和提高各项技能,要利用课外时间着重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4)要在扩大词汇量的基础上,注重词汇使用的准确性,如能从搭配、文体特色等方面区分近义词、同义词。

(5)由于课堂教学时空的局限性,要在课外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如对课文思想观点的辨析与讨论),要积极参加课外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要按照“高级”的方法学习《高级英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1、国内主要高级英语教材李观仪,1999,《新编英语教程》(5、6、7、8),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马红旗,2004,《高级英语教程》(一、二),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史宝辉,2002,《新编高级英语教程》,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吴旭东,2000,《高级英语》(上、下),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张汉熙, 2000,《高级英语》(上、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邹为诚,2004,《综合英语教程》(5、6),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纪伟,2004,《高级英语阅读教程》上,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蒋永国,2004,《高级英语阅读教程》中,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康文凯,2004,《高级英语阅读教程》下,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国内主要高级英语测试教材方志平,2005,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模拟试题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方志平,2005, 《英语专业5级水平测试习题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方志平,2005, 《英语专业6级水平测试习题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文秋芳,2005, 《英语专业7级水平测试习题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张冲,2005, 《英语专业8级水平测试习题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王文琴,2005, 《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技巧与训练》,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邹申,2005, 《新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指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国内外相关学习参考书:许力生,2004, 《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吴定柏,2001, 《美国文学欣赏》,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叶胜年,2005, 《西方文化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胡曙中,2004, 《现代英语修辞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孙致礼,2003,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陈宏薇、李亚丹,2004,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林六辰,2004, 《英美小说要素解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刘海平、朱雪峰,2004, 《英美戏剧:作品与评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英美等英语国家当今权威性报刊、杂志、文集(如Times、Newsweek、Reader’s Digest等)。

Morrow, N. & Clarke, M. 1998. Currents of Inquiry. London: 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Muller, G. H. 2000. The McGraw-Hill Reader. Boston: McGraw-Hill.3、主要工具书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Collins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Oxford Collocations Dictionary for Students of EnglishEncyclopedia BritannicaEncyclopedia AmericanaOn-line DictionariesCambridge Dictionaries:Merriam—Webster Dictionaries :One Look Dictionaries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4、英语专业学生阅读参考书目(1)、英国文学Kingsley Amis: Lucky JimJane A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Arnold Bennett: The Old Wiveds'Tale Elizabeth Bowen: The Death of the Heart Charlotte Bronte: Jane EyreEmily Bronte: Wuthering Heights Anthony Burgess: A Clockwork Orange Samuel BVutler: The Way of All FleshPossessionLewis Carroll: Alice's Adventures inWonderlandAgatha Christie: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Ivy Compton-Burnett: A Family and a Fortune Joseph Conrad: Heart of Darkness, Lord Jim Daniel Defoe: Robinson CrusoeCharles Dickens: David CopperfieldSir Arthur C. Ddyle: Adventure of Sherlock HolmesMargaret Drabble: The WaterfallDaphne Du Maurier: RebeccaGeorge Eliot: MiddlemarchE. M. Forster: Howard’s End, A Passage to India John Fowles: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John Galsworthy: The Man of PropertyWilliam Golding: Lord of the FliesGraham Greene: The Human FactorThomas Hardy: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Jude the ObscureAldous Huxley: After Many a SummerHenry James: Daisy MillerJames Joyce: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Rudyard Kipling: KimCharles Lamb: Tales from ShakespearedD. H. Lawrence: Sons and LoversJohn Le Carred: 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Doris Lessing: The Grass Is SingingDavid Lodge: Nice WorkW. Somerset Maugham: The Moon and Sixpence, OfHuman BondageIris Murddoch: The Black PrinceGeorge Orwell: Nineteen Eighty-fourSalman Rushdie: Midnight ChildrenSir Walter Scott: IvanhoeC. P. Snow: Thed AffairMuriel Spark: 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 Robert Louis: Stevenson Treasure Island Johathan Swift: Gulliver's TravelsWilliam M. Thackeray: Vanity FairEvelyn Waugh: A Handful of DustThe Invisible ManOscar Wilde: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Virginia Woolf: Mrs Dalloway, To the Lighthouse(2) 美国文学Sherwood Anderson: Winesburg, OhioWilla Cather: My AntoniaKate Chopin: The AwakeningStephen Crane: The Red Badge of Courage Theodore Dreiser: Sister Carrie, An American TragedyRalph Ellison: Invisible ManWilliam Faulkner: Go Down, Moses, The Sound and the FuryF. Scott Fitzgerald: The Great GatsbyAlex Haley: RootsNathaniel Hawthorne: The Scarlet Letter Josph Heller: Catch-22Ernest Hedmingway: The Sun Also Rises, The OldMan and the SeaJames Jones: From Here to EternityMaxine Hong Kingston: The Woman Warrior Harper lee: To Kill a MockingbirdSinchlair Lewis: Main StreetJack London: The Call of the Wild, Martin Eden Norman Mailer: The Naked and the Dead Carson McCullers: 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 Margaret Mitchell: Gone with the WindToni Morrison: The Bluest EyeThe Catcher in the RyeErich Segal: Man, Woman and ChildUpton Sinclair: The JungleJohn Steinbeck: The Grapes of WrathHarriet Beecher Stowe: Uncle Tom's CabinWilliam Styron Sophie's ChoiceMark Twa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Alice Walker: The Color PurpleEdith Wharton: The Age of Innocence Thornton Wilder: The Bridge of San Luis Rey Thomas Wolfe: Look Homeward, AngelHerman Wouk: The Winds of WarRichard Wright: Native Son(3) 加拿大文学Morley Callaghan: That Summer in Paris Northrop Frye: The Great CodeMargaret Laurence: The Stone AngelStephen Leacock: Sunshine Sketches of a Little TownMalcolm Lowry: Under the VolcanoHugh MacLennan: The Watch That Ends the Night L. M. Montgomery: Anne of Green Gables(4) 澳大利亚文学Peter Carey: Oscar and LucindaMiles Franklin: My Brilliant CareerThomas Keneally: Shindler's ArkAlex Miller: The Ancestor GameHenry Handel Richardson: The Fortunes of Richard MahonyChristina Stead: The Man Who Loved Children Randolph Stow: To the IslandsPatrick White: Voss, The Tree of Man(5) 中国文化Yung Ming: 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 Tides from the WestThe Chinese Painted by ThemselvesKu Hung Ming: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Fei Hsiao Tung: Peasant Life in ChinaLin Yu Tang: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A Retrospective of Chinese Literature: Classical PoetryA Retrospective of Chinese Literature: Classical ProseA Retrospective of Chinese Literature: Classical FictionA Retrospective of Chinese Literature: Modern PoetryA Retrospective of Chinese Literature: Modern ProseA Retrospective of Chinese Literature: Modern Fiction5、相关学习网站E-mail:Tel:1.What does the author mean by “getting the poor off the conscience of the rich”Why does the author choose this title2.The author traces the different solutions of poverty historically, what are these solutions3.The author also analyzes the current five designs to get the poor off our conscience,what are they4.What is the author’s attitude If you disagree with the author, what, then, is your opin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