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瓦斯超限事故调查报告
煤矿运输巷瓦斯超限事故分析报告

xxx通防发[2017] 07号签发人:xxx关于对xx煤矿1130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瓦斯超限事故的通报矿所属各单位:2017年3月10日9时50分,xx煤矿1130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发生一起瓦斯超限事故,瓦斯超限时长1时50分,峰值达5%以上,这是一起人为的责任事故。
为切实加强矿井通风和瓦斯管理,做到举一反三,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现将这起瓦斯超限事故情况通报如下:一、事故经过:2017年3月10日8点班,11302运输巷掘进外段开口时,先架设一梁两柱工字钢长梁,然后搁架背帮顶,并开始开口掘进上山切眼。
在施工搁架的过程中,该矿施工人员擅自在搁架处将风筒掐开,造成11302运输巷里段局部瓦斯积聚。
二、事故原因:1、主要原因:矿井管理人员对瓦斯治理工作不重视,瓦斯治理不到位。
2、直接原因:11302运输巷在施工搁架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私自将搁架处风筒掐开是造成这起瓦斯超限事故的直接原因。
3、间接原因:一是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术素质差,冒险盲干;二是现场管理不到位。
11302风筒掐开后,现场跟班安检员、瓦斯检查员和带班领导均未制止和处理。
三、处理意见:1、xx煤矿要严格按“四不放过”的原则严厉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2、根据矿安全处罚条例对矿井罚款1万元;对带班矿长(负现场责任)和矿长(负领导责任)各罚款1000元;对总工程师(负主管责任)和安全矿长(负监管责任)各罚款500元。
四、几点要求:1、各矿要强化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牢固树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理念,增强职工自保、互保意识。
2、严格落实矿领导下井带班制度,加强现场管理。
关键工作岗位要重点监督、检查和指导,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安检员和瓦检员的管理,强化履职意识。
4、在全矿范围内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对严重“三违”人员严厉惩处。
二○一七年三月十日2。
潞安煤矿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专项辨识报告

山西潞安集团左权阜生煤业“10.20”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及《山西省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指南》要求,本矿发生死亡事故或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全国煤矿发生重特大事故,或者所在省份、所属集团煤矿发生较大事故后,开展1次针对性的专项辨识评估,由矿长组织分管负责人和科室开展专项辨识。
2020年10月20日凌晨2时许,山西潞安集团左权阜生煤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我矿根据事故情况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一、事故经过2020年10月20日凌晨2时许,山西潞安集团左权阜生煤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井下1208安装工作面回风顺槽端头密闭墙附近发生一起事故,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死者已升井,伤者体征平稳,抢险救援工作已经结束。
左权阜生煤业是山西潞安集团下属整合矿井,年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二、成立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小组针对此次事故由矿长组织,各分管矿领导、副总工程师及相关业务科队组负责人、现场作业人员参加,开展了针对性的一次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识别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方案》,并将辨识评估结果应用于指导修订完善设计方案、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
(一)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小组组长:(矿长)副组长:(矿总工程师)(机电副矿长)(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矿长助理)(机电副总)(通风副总)(地测副总)成员:各职能科室及各相关队组负责人(二)领导组职责组长:全面负责本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审定辨识的危险源,对于评估出重大风险及时组织研究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督查管控工作的开展情况,解决风险管控有关问题,组织召开辨识评估专题会议。
副组长:协助组长统筹安排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负责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成果的收集,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的后续落实,进行现场跟进。
瓦斯超限事故分析报告

瓦斯超限事故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对一起瓦斯超限事故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调查。
通过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过程进行全面梳理和研究,提出了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有效措施和建议。
本报告旨在为相关瓦斯矿井工作人员、监管部门以及瓦斯矿井企业提供经验教训和借鉴。
1. 引言瓦斯超限是指瓦斯浓度超出安全标准,达到可燃性或爆炸性的阈值。
这类事故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报告对一起瓦斯超限事故进行了详细调查和分析,旨在揭示事故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
2. 事故背景详细描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矿井情况以及事故的后果。
该事故发生在某瓦斯矿井中,造成了多人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立即展开调查,并采取措施确保其他矿井的安全。
3. 事故原因分析在该矿井事故中,主要存在以下原因:3.1 不合格的瓦斯浓度检测设备事故发生前,矿井内的瓦斯浓度检测设备存在不合格现象,无法准确测量煤矿中瓦斯浓度的变化。
这导致相关工作人员无法及时掌握瓦斯浓度超限的情况,无法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2 工人培训不足事故发生时,矿井内的工人对瓦斯超限事故的认知和应对能力较低。
在事故发生前,工人未能及时发现瓦斯浓度的异常,并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
这说明相关工人在瓦斯超限事故应急处理方面的培训不足。
3.3 管理不善矿井管理部门在事故前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瓦斯超限事故的发生。
例如,未进行全面的排查和检测,未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未对矿井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4. 预防措施和建议为了防止类似的瓦斯超限事故再次发生,本报告提出了以下预防措施和建议:4.1 定期检查瓦斯浓度检测设备矿井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瓦斯浓度检测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准确地测量和报警功能正常运行。
同时,还应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正确使用检测设备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2 加强工作人员培训矿井企业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瓦斯超限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煤矿瓦斯超限事故分析报告

煤矿瓦斯超限事故分析报告一、事故概述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一起煤矿瓦斯超限事故。
该事故发生在XX年XX月XX日XX时许,当时煤矿正处于正常生产状态。
事故导致X名矿工死亡,X名矿工受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经过对该煤矿瓦斯超限事故的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事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的设施和管理不到位该煤矿在瓦斯监测设施和管理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监测设施不完善,无法准确检测煤矿中的瓦斯含量,监测数据不及时、不准确。
另外,煤矿管理人员对瓦斯超限的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没有建立健全的瓦斯超限应急响应机制,导致应急处理不及时、不有效。
2.作业人员操作不规范煤矿作业人员操作不规范也是导致瓦斯超限事故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矿工在生产作业中存在侥幸心理,没有严格执行煤矿安全操作规程,忽视了瓦斯超限的风险。
另一方面,矿工对于瓦斯超限的检测仪器使用不熟悉,在瓦斯浓度超标时未能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导致事故发生。
3.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该煤矿在安全教育培训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
矿工的安全意识薄弱,对于瓦斯超限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
煤矿管理部门对矿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不到位,没有及时跟进矿工的安全培训需求,导致矿工对于安全规程和操作要求的理解和掌握不够。
三、事故教训及对策1.加强煤矿瓦斯监测设施和管理煤矿应加强对瓦斯监测设备的更新和维护,确保监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建立起完善的瓦斯超限预警机制,对于监测到的瓦斯超限情况能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
2.强化煤矿瓦斯安全培训加强对煤矿瓦斯超限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素质。
对矿工的瓦斯超限应急处置能力进行培训,确保矿工在瓦斯超限情况下,能够正确、迅速地采取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煤矿管理部门应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矿工的安全作业。
加强对矿工的安全监督和考核,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及时予以纠正和处理。
煤矿瓦斯超限事故追查报告范本

****煤业〔2020〕**号关于***煤矿7412工作面回风瓦斯超限的事故追查报告****应急管理局:2019年12月3日,我矿7412工作面回风发生瓦斯一级报警,时间:19时42分41秒—19时44分33秒,最大值1.50%,持续1分52秒。
按照主管部门要求,针对此次瓦斯超限,成立调查小组进行事故追查并将追查情况报告如下:一、成立事故调查小组组长:苏勇成员:曹国彬、刘应刚、王运朝。
二、瓦斯超限原因瓦斯超限后当班带班矿长(***)、当班瓦检员(***)立即赶到现场查明原因,通防副总工程师(***)随后入井到现场与***和***一起对超限情况进行现场调查和处理;经调查,导致此次瓦斯超限的原因是:7412回风巷尾巷密闭(YM13),由于顶板来压,造成该密闭顶部墙体破裂,采空区内的瓦斯从密闭墙的裂缝中向外涌出,涌出的瓦斯流经7412回风巷时发生瓦斯一级报警。
三、事故处理情况1.矿监控室监控到7412工作面回风瓦斯超限报警信号,立即向矿调度室、矿长(**)和通防副总工程师(***)汇报了瓦斯超限情况。
2.***和***立即赶到监控室初步了解超限情况和入井人员情况,核实了当班无人进入7412工作面区域后,***电话通知当班带班矿长(***)、当班瓦检员(***)立即到现场查明原因,并安排***立即入井与**和**一起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要求处理期间设置警戒站岗,严禁其他人员进入7412工作面区域。
3.**、***到现场后,在7412运输巷入口处和+761m 人行联络巷风门处设置警戒站岗,严禁其他人员进入7412工作面区域。
4.***赶到现场会同**和***到7412回风巷进行检查,发现7412回风巷尾巷密闭(YM13)顶部墙体破裂,密闭墙外瓦斯浓度为1.22%;随即采用导风法将瓦斯浓度降到0.82%,然后安排人员用水泥砂浆将裂缝封堵严实,再检查瓦斯浓度为0.48%。
4.处理完毕后,*** *** ***三人检查了7412回风巷瓦斯浓度1.0%以下,并核查7412回风巷尾巷密闭(YM13)的裂隙已封堵严实,瓦斯无异常后,汇报调度室处理情况,经调度室核查监控系统无异常,安排所有参与调查和处理人员撤离该区域,撤出警戒站岗人员。
6.30瓦斯超限事故分析报告

瓦斯抽放站泵房环境瓦斯
6.30超限事故分析报告
一、时间:2011年6月30日 14:20:54
二、地点:瓦斯抽放站泵房
三、事故时间及处理经过:2011年6月30日白班14:20:54
地面调度中心瓦斯监控系统报警显示瓦斯抽放站泵房环境瓦斯传感器(测点号:030A08)超限,超限最大值为1.85%CH4.超限时长为:19秒。
1、监控值班员焦建军按规定更换地面瓦斯抽放站环境瓦斯传感器,更换已标效传感器时,刚插上传感器航空插头,传感器通电自检时,瞬时值达到1.85%CH4 ,造成传感器误报警超限。
2、根据现场检查情况,泵房内环境瓦斯浓度正常。
3、监控值班人员焦建军通过排查确定是传感器刚通电数据不稳定造成传感器误报警超限,再次更换一台标效合格的传感器后,瓦斯抽放站环境瓦斯显示正常浓度为0.02%CH4 。
四、事故分析原因:
根据监控值班人员到现场检查情况和更换传感器后的数据进行比对,经监控系统技术人员对数据分析,并把该传感器挂接到实验分站上,通电后仍出现瓦斯瞬间超限(浓度2%CH4)并且显示数据乱跳,确定是属于传感器载体催化元件不稳定导致传感器发生误报警、超限。
五、预防措施:
1、加强瓦斯传感器的管理,所有传感器在更换前必须挂接到实验分站上通电测试,测试合格的方能投入使用。
2、更换传感器过程中必须轻拿轻放,避免传感器因人为因素造成的误报警。
一八九〇煤矿调度监控室二〇一一年六月三十日。
淮南矿务局潘三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淮南矿务局潘三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淮南矿务局潘三矿“11·13”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1997年11月13日19时20分,淮南矿务局潘三矿东四采区掘进203队施工的1772(3)轨道顺槽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事故波及到了东四采区进回风上山、开拓三队、201掘进队施工的1761(3)运输顺槽工作面、202队施工完毕正在回收设备的1761(3)轨道顺槽以及综一区综采工作面。
事故发生时,该采区有作业人员104人,死亡88人,其中抢救事故过程中有2名救护队员遇难;受伤13人,其中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238.6万元。
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极为重视,派员赶赴现场参加抢救。
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同志作了重要批示,煤炭部张宝明副部长对事故抢救处理作了五点指示。
煤炭部部长王森浩、副部长王显政、总工程师尚海涛;劳动部副部长林用三,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李永安,监察部、全国煤矿地质工会有关领导;安徽省委书记卢荣景、副省长黄岳忠、省人大副主任吴昌期,以及安徽省、淮南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先后赶到事故现场,参加事故的抢救工作,慰问了受伤职工和伤亡人员家属。
根据国务院《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国务院令34号),成立以煤炭部副部长王显政为组长,劳动部副部长林用三、安徽省副省长黄岳忠、煤炭部总工程师尚海涛、监察部执法室事故处处长周可喜、全国煤矿地质工会副主席张文生、淮南市常务副市长杨爱光为副组长,部、省、市有关领导为成员的“淮南矿务局潘三矿‘11·13’瓦斯爆炸事故部、省联合调查组”。
特邀4名瓦斯治理专家协助调查组进行事故技术原因调查分析。
事故调查组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通过现场勘察,查证资料,与有关人员谈话、取证,技术分析,基本查明了事故的经过、原因、性质和责任。
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结合淮南矿务局实际情况,提出了防止同类事故发生的建议防范措施,提出了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煤矿瓦斯超限事故调查报告2017年9月1日2次

仁怀市梯子岩煤矿瓦斯超限调查分析处理报告仁怀市梯子岩煤矿通防科2017年9月1日仁怀市梯子岩煤矿瓦斯超限调查分析处理报告通过矿总工办和通防科调查,对2017年9月1日16点班1700采面回风巷T1瓦斯超限调查分析如下:一、调查经过1、2017年9月1日21时48分21秒,由于暴雨雷电天气,网电跳闸导致抽放泵低负压停抽,导致1700采面回风巷T1瓦斯超限(最大值:1.32%)累计超限时间:32秒。
2、当班瓦斯监控值班人员潘克琼发现监控报警后立即将情况报告当班值班领导(邓德阳)矿长(吴祥平)总工程师(勾红)及仁怀市监控中心。
值班领导邓德阳接到汇报后,由于停电井下无人作业,根据《仁怀市梯子岩煤矿瓦斯超限处置方案》、《煤矿安全规程》及相关管理规定要求部署瓦斯排放措施及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瓦斯排放领导小组。
恢复来电后,领导小组人员及时赶至现场,根据会议要求组织落实瓦斯排放工作。
二、超限原因由于暴雨雷电天气停电瓦斯抽放泵停抽,导致瓦斯超限。
处理措施1、因停电当班井下无人员作业,瓦检员负责在地面各入井口站岗,禁止无关人员入井。
2、来电后启动主要通风机,待主要通风机连续运转30min后方可由瓦检员下井检查,确保无异常后方可通知其他人员下井。
3、其它未尽事宜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要求执行。
三、处理结果在排放瓦斯过程中采取逐级排放的方法。
排放过程由总工程师勾红现场指挥,整个排放工作都有安全员、瓦斯检查员、通风技术员等专业人员配合进行,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有关领导同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
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排放工作安全顺利的完成。
防范措施1、加强暴雨雷电天气的应急值守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撤人、处理和汇报。
2、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停风,井下所有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至地面。
3、监控室每班必须有值班人员值班,出现异常情况能及时处理。
4、机电部门须停电维修作业时,必须提前4小时通知煤矿通防科和安全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瓦斯超限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通过矿总工与通风科调查,对2015年9月6日早班2088回风巷瓦斯超限汇报如下:
事故经过
1、2015年9月6日11时28分54秒,由于维修地面变压器,使2088回风巷局扇停风,导致瓦斯超限(
2、39%)。
2、当班瓦斯监控值班人员×××接到井下报警后立即将情况报告当班值班领导×××,值班领导×××接到报警通知后立即组织煤矿安全员、瓦捡员、瓦斯监控员等相关人员召开会议,根据《×××煤矿瓦斯超限处置方案》、《煤矿安全规程》及相关管理规定要求部署瓦斯排放措施及成立瓦斯排放领导小组。
会后,领导小组人员及时赶至事故现场,根据会议要求组织落实瓦斯排放工作.
超限原因
地面变压器故障,停电检修,使2088回风巷局扇停风,导致瓦斯超限。
处理措施
1、由于当班井下无人员作业,瓦检员负责在在地面各入井口站岗,禁止无关人员入井。
2、排放瓦斯启动局扇时,断续点击开关启动局扇,开启时间要短于启动时间,待工作面积聚瓦斯吹散后,再启动局扇,
使风流由里向外整体排放。
3、在排放瓦斯时,瓦检员站在全风压风流与回风流汇合处靠近新鲜风流侧检查风流中CH4浓度及CO2浓度,并控制在1、5%以下.如CH4浓度超过1、5%就是时,应停止局扇运转,待全风压风流与回风流混合处CH4浓度及CO2浓度降至1、5%以下时再断续点击局扇开关进行瓦斯排放。
4、局扇正常通风后,回风流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CH4及CO2浓度稳定在1、0%以下时,在检查工作面出风口风流中CH4及CO2浓度,如高于1、0%时继续排放,待稳定在1、0%以下,在由里向外逐步检查巷道回风流及工作面得CH4及CO2浓度.只有回风流及工作面得CH4浓度低于1、0%,CO2浓度低于1、5%时,才由指定人员依次由外向里逐步恢复供电系统,开始正常工作。
5、其它未尽事宜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要求执行.
处理结果
在排放瓦斯过程中采取逐级排放得方法。
排放过程由技术矿长×××现场指挥,整个排放工作都有安全员、瓦斯检查员、通风技术员等专业人员配合进行,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有关领导同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瓦斯事故得发生。
在全体工作人员得共同努力下,排放工作安全顺利得完成.
防范措施
1、瓦斯检查员24小时在井下跟班检查瓦斯。
2、因各种原因造成得停风,井下所有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至地面.
3、监控室每班有值班人员值班,出现异常情况能及时处理.
4、机电部门须停电维修作业时,必须提前4小时通知×××煤矿安全技术科。
××××煤矿
二〇一五年九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