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主要病虫害防治
无花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无花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1)炭疽病该病由炭疽病真菌引起,主要在果实近成熟时危害果实,也可侵染叶片及枝条。
发病初期果面出现淡褐色圆形病斑,并迅速扩大,呈圆锥状深入果肉,病斑下陷,病斑增大后果肉软腐,表面呈现不同颜色的轮纹,此病在果实近熟时发生,在高温、高湿条件时发病最多,是设施栽培的常见病害。
防治方法:①保持良好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
②及时清除病落叶、僵果、落果,剪除病枝并集中烧毁或深埋。
③增施腐熟有机肥,合理施用磷、钾肥等,增强树势。
④果树休眠期可选择的药剂有1∶2~3∶200倍波尔多液、3~5°Be石硫合剂或25%戊唑醇200~400倍液。
⑤果树生长期可用70%甲基硫菌灵1000倍、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
(2)疫霉果腐病该病由多种真菌侵染引起,主要危害果实。
果实受害多从病果内壁开始,逐渐向外扩展霉烂,病果内壁果肉变褐、霉烂,充满灰色或粉红色霉状物。
当果内霉烂严重时,果实胴部可见水浸状不规则湿腐斑块,斑块可彼此相连,最后全果腐烂,果肉味苦。
防治方法:结合防治炭疽病等,喷施70%代森锰锌700倍加50%多菌灵500~600倍液,或喷施1.5%多抗霉素300倍加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或喷施85%乙磷铝300倍等。
交替使用,多雨季节每7~10天喷洒1次,注意喷洒好枝干部位。
(3)天牛常见为害无花果的天牛包括桑天牛和星天牛。
以幼虫在树干内越冬,成虫始发于6月中旬,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为盛期,产卵期在6月下旬至8月中旬,产卵以根颈等部位为多,卵期7天左右。
幼虫以蛀食树干为主,深达树干中心;成虫啃食无花果叶柄、新梢嫩皮和枝干等,被害处呈不规则条状伤疤。
防治方法:①远离桑树、桃树、杏树、李树等建园,防止天牛迁入。
②6月上中旬,树干涂白(可以用波尔多浆或生石灰10份、硫磺1份和水40份),防止成虫产卵。
③人工捕杀成虫和幼虫。
成虫发生期用棍棒等敲打树干,震落后捕杀;天牛幼虫可以用钩杀器钩杀。
无花果病虫害有哪些无花果常见病虫害的危害特征和防治方法

无花果病虫害有哪些无花果常见病虫害的危害特征和防治方法1.白粉病白粉病是无花果常见的真菌病害,其病菌为无性菌致病菌。
它主要危害无花果叶片、茎干和果实。
特征:-叶片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粉末状物。
-受害叶片逐渐变黄、枯萎、脱落。
-病害严重时,茎干和枝条表面也会出现白色粉末。
防治方法:-清除病菌源,及时修剪和处理感染严重的叶片、茎干和枝条。
-移植之前,在土壤中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使无花果生长健壮。
-使用草木灰、蒸熟的石灰粉等物质进行喷洒,可以有效控制白粉病的发生。
-定期喷洒有机杀菌剂,如硫酸铜溶液等。
2.根结线虫病根结线虫病是无花果常见的根部病害,主要由根结线虫引起。
它会破坏植物的根部结构,导致植株生长迟缓甚至死亡。
特征:-病株根系表面和内部出现结节状物,病变根部比健康根部粗短。
-叶片发黄、枯萎,植株整体生长弱,易倒伏。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虫根系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
-合理施肥,保持土壤湿润,增加植株的抗性。
-在引种无花果时,进行田间有机浸种处理,以减少病菌的传播。
-使用杀线虫剂如百菌清(多菌灵)、马拉硫磷等进行土壤消毒,杀灭根结线虫。
3.蚜虫无花果常见的蚜虫有绿色桃蚜、黑蚜等。
它们会吸取植物的汁液,繁殖迅速,给无花果带来危害。
特征:-蚜虫在叶片、茎干和果实等部位上聚集,形成大量粘液。
-叶片逐渐萎缩、卷曲,影响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蚜虫还会分泌蜜露,吸引蚂蚁,并导致黑煤烟霉病菌滋生。
防治方法:-定期检查植株,发现蚜虫要及时进行清除。
-使用肥皂水或者洗洁精稀释后进行喷洒,可以有效减少蚜虫的数量。
-采用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如瓢虫、蚜虫寄生蜂等。
4.果实蛀虫果实蛀虫主要有果实木虱、果实螟虫等。
它们寄生在无花果的果实内部,会造成果实的破坏。
特征:-果实外表完好,但内部有蛀虫形成的白色或虫粪。
-果实的品质受损,使果实变得软烂,降低市场观赏和食用价值。
防治方法:-定期清理病害果实和枯果,减少蛀虫的繁殖源。
-在果实成熟前采取预防性喷洒,使用合适的杀虫剂,如氯氰菊酯等。
无花果病虫害防治三招

无花果病虫害防治三招无花果是一种口感甜糯、味道浓厚的水果,由于市场价格还不错,种植的经济效益也很高,但是在种植的进程中,如果疏于管理,会导致各种病虫害产生,导致无花果减产,那么无花果病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吧!1、灰斑病叶片感染后,会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沿酒囊饭袋清楚,后期病斑变为灰色,在高温多雨的季节,迅速扩大成长条形、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内部呈灰色水浸状,边沿酒囊饭袋褐色,后病斑扩大相连,整叶变焦枯,老病斑中散生小斑点。
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发病比较严重。
防治方法:平时种植无花果,要注意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产生病害后,可以使用40%多菌灵胶悬剂或2.5%溴氰菊酯乳油,兑水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天喷洒一次,防治成效非常不错。
2、疫霉果腐病该病主要危害果实,逐渐向外扩大霉烂,病果内壁果肉变褐、霉烂,并显现灰色霉状物,严重时,果实内显现水浸状不规则湿腐斑块,全果腐烂后,果肉味道很苦。
防治方法:在种植无花果的时候,要注意田间排水,并定期修剪枝条,保持透风,减少病害产生,发病后,可以喷施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治成效。
3、根腐病该病主要危害无花果幼株,侧根和须根感病后,会导致根部腐烂,新叶发黄,并显现萎焉,病情严重时,后期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可以使用甲霜恶霉灵、多菌灵等进行土壤消毒,然后用80%的402抗菌剂乳油2000倍液消毒枝条,根部感病后,可以使用40%福美胂+20%五氯硝基苯+50%多菌灵+50%根病清+50%甲霜灵锰锌300倍液灌根。
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治成效。
以上就是关于无花果病虫害防治方法的全部介绍,如果农民朋友想要种植出高产的无花果,一定要掌控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期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无花果的虫害与防治

无花果的虫害与防治无花果虽然叫做无花,但是它是开花植物,无花果是具药用,观赏,经济三种为一体的植物。
对消化不良,高血脂有很明显的治疗效果,无花果树是目前是投产比最高的植物,产量高,管理容易。
虫害也比较少,但是虽然虫害少于其他的植物,不注意的话还是会发生一些虫害。
下面我就为大家讲一下关于无花果的常见虫害以及防治方法。
1、桑天牛虫害桑田牛虫害主要在六月上半月,到了下半月开始盛行。
成虫会在六至八月开始产卵,卵块会在距离地面的40厘米左右的枝条上。
在产卵的时候成虫会在树皮上啃食出“丁”或是“v”的坑槽,并将卵放置于其中。
卵块破裂后出现幼虫,幼虫极容易发现,发现树上有褐色的不明物质便代表一定有幼虫的存在,幼虫会在枝条上从外往内蛀食,停留在韧皮层准备过冬。
主要防治方法就是在每年的虫害发生期捕捉成虫人工捕杀,也可喷洒敌敌畏或是灭虫精等农药捕杀幼虫。
2、黄刺娥虫害黄刺娥虫害与桑田牛一样,发生于每年的六月,但是黄刺娥会将虫卵产于叶背面。
卵期较短,最多十天便会产完。
幼虫出来后会开始啃食叶片的叶肉,留下叶脉,啃食到最后整片叶子将会只剩下叶脉,形成一个网状。
长大后继续啃食叶片,最后只剩叶柄。
在幼虫期的时候可喷洒敌敌畏等农药对幼虫进行防治,防治效果较好。
且黄刺娥有向光性,利用这点设置光照诱杀。
在树干地面周围喷洒农药对成虫进行捕杀。
3、黑绒金龟虫害黑绒金龟虫的幼虫主要是危害无花果树的树根,成虫以新枝新叶为食,而且以群体触动暴食为主。
成虫会在土壤内过冬,等到春季气温回升大量出土,对无花果树的新枝新叶进行侵害,夏季在土壤内产卵,幼虫出来后在地下啃食树根,严重影响无花果的生长发育。
在春季虫害爆发期的时候用纤长的树叶蘸取敌敌畏等农药插于土内,进行诱杀处理,将土壤混合化学药剂进行搅拌,毒杀地内的幼虫。
且黑绒金龟虫会有一段时间停留在树上的假死状态,,利用成虫的假死期,摇动树干使其掉落进行人工捕杀。
这三种就是无花果比较常见的虫害,三种虫子都分别危害无花果树不同的部位,都会对无花果产生极大的危害。
无花果主要病虫害防治(2023版)

无花果主要病虫害防治
无花果主要病虫害防治
一、病虫害概述
无花果是一种重要的果树品种,它受到许多病虫害的威胁。
本
文将详细介绍无花果主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二、病害防治
⑴枯心病
枯心病是无花果的常见病害之一,主要表现为叶片枯黄、萎蔫,枝条枯死。
防治方法包括良好的排水、合理施肥,及时剪除病株等。
⑵黑斑病
黑斑病是无花果的另一常见病害,主要表现为果实出现黑斑,
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防治方法包括勤换水、定期喷洒杀菌
剂等。
⑶防止霜冻
无花果不耐寒,易受霜冻的影响。
防治霜冻的方法包括覆盖保温、喷洒防寒剂等。
三、虫害防治
⑴茧蚜
茧蚜是无花果的主要害虫之一,会危害果实和叶片。
防治方法
包括喷洒杀虫剂、黄色粘虫板等。
⑵红蜘蛛
红蜘蛛是无花果的常见害虫,喜欢干燥环境,会造成叶片枯萎。
防治方法包括增加湿度、喷洒杀虫剂等。
⑶烟粉虱
烟粉虱也是无花果的常见害虫之一,会吸食植物汁液,导致叶
片萎黄。
防治方法包括喷洒杀虫剂、定期清除杂草等。
四、本文档涉及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无花果病虫害防治相关的图片、技术资
料等。
五、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无花果主要病虫害防治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
⒈农业法:指国家制定的关于农业生产、经营等方面的法律。
⒉植物检疫法:指国家对进出口植物及其产品实施检疫的法律
规定。
⒊杀虫剂管理条例:指国家对杀虫剂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管理的法规。
无花果主要病虫害防治

对策与建议
加强技术培训
加强对农户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对 无花果病虫害的认识和防治能力。
科学种植管理
推广科学种植管理技术,改善无花 果的生长环境,增强植株的抗病能 力。
合理使用农药
指导农户合理使用农药,避免盲目 用药,降低对环境和植株的负面影 响。
建立病虫害监测机制
建立无花果病虫害监测机制,及时 发现并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叶部病害及防治
炭疽病
危害叶片,形成褐色斑点,严重时导致落叶。防治方法:加 强田间管理,清除落叶,定期喷洒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 多菌灵等。
锈病
导致叶片出现黄色或橙色锈斑。防治方法:加强通风,定期 喷洒三唑酮、萎锈宁等药剂。
枝干病害及防治
腐烂病
危害树皮和木质部,导致树皮脱落和植株死亡。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 定期检查并清除病变部位,使用杀菌剂如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喷洒树干。
04
无花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
1 2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种植对病虫害抗性较强的品种,降低病虫 害的发生率。
合理施肥
定期施用有机肥和复合肥,增强无花果植株的 抗病能力。
3
科学灌溉
保持适度干旱,避免过度浇水,降低病虫害的 繁殖和侵染。
生物防治
天敌引入
01
引入病虫害的天敌,如寄生蜂、寄生蝇等,以减少病虫害的数
病虫害的传播与流行
病害
炭疽病等病害的传播主要依靠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昆虫等途径传播,流行与环 境湿度、温度等条件有关。
虫害
蚜虫、蓟马等虫害的传播主要依靠迁移和气流,流行与环境温度、湿度等条件有 关。盲蝽象和果蝇的传播主要依靠成虫飞行和迁移,流行与环境温度和湿度等条 件有关。
无花果主要病虫害防治完整版

无花果主要病虫害防治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无花果主要病虫害防治1.炭疽病果实近成熟时受害,在潮湿条件下有粉红色粘液,发病严重时,病斑可扩展到半个或整个果面,果实软腐,易脱落,或干缩成僵果。
由真菌引起,病原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果内和当年生枝蔓皮层组织内越冬。
次年6月前后,温湿度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成为主要侵染源,高温高湿季节侵染严重。
果园排水不良,过于密植,植株徒长,能使病害加重。
防治方法清除病原加强栽培管理,土壤疏松通气,保持果园通风透光良好。
生长季节及时剪除病果、病叶、拾净落地病果集中烧毁。
药剂防治春季萌芽前,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波美3度石硫合剂加0.5%五氯酚钠液,喷洒果园。
生长季节果树发病后,用80%代森猛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5:200倍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喷一次,共喷3~5次。
2. 锈病病株叶背出现红褐色多角形斑点,高温多实的8~9月发病重。
用倍量式波尔多液100~200倍液喷雾防治。
3. 黑斑病主要危害无花果的叶片和果实。
受害叶片出现暗褐色豆粒大小的圆形病斑,病斑微凸,微现轮纹。
幼果受害初期,果皮上出现针头大小的黑色斑点,随着果实的膨大,斑点逐渐增大,病斑变硬,微凸,布满整个果实,像“黑麻子”,严重降低果实的商品价值。
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同炭疽病。
4. 桑天牛桑天牛分布广泛,是无花果树的主要害虫,危害状:桑天牛主要危害果树的枝干。
成虫啃食嫩枝皮,伤痕呈不规则条块状,严重时枝条树皮被啃光,造成结果枝易折断枯死。
成虫在枝干上产卵于刻槽中部。
卵孵化后虫,幼虫在枝干内沿木质部、髓部向下蛀食,可蛀食至根部,导致植株生长不良,树势早衰,影响当年果实产量,而且树体耐寒性降低,容易出现冻害,严重时全株枯死。
桑天牛以幼虫在枝干蛀道内越冬,3月上中旬越冬幼虫开始出蛰活动,4~5月份进入危害盛期。
无花果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交替使用农药
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应交替使用不同 作用机制的农药,以减缓病虫害的抗药性。
05
无花果病虫害防治案 例分享
案例一:无花果病虫害的成功防治经验分享
病虫害识别
准确识别无花果病虫害的种类和症状,了解 其发生规律和传播途径。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等生物手段,控制病 虫害的数量和繁殖。
防治方法
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果,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体的抗病能 力。在发病初期,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进 行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
根腐病
症状
根腐病主要危害无花果的根部。受害后,根系变黑腐烂,严重时整个根系腐朽死 亡。地上部分表现为新梢生长缓慢,叶片发黄萎蔫,最后全株死亡。
提高公众对无花果病虫害防治的认识与参与度
01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科普讲座等多种形式 ,向广大公众普及无花果病虫害 防治的知识和技能。
02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03
加强与农民合作
鼓励公众参与无花果病虫害的监 测、报告和应急处理工作,提高 防治效果。
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指 导农民科学防治无花果病虫害, 提高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
无花果主要病虫害 的防治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无花果病虫害概述 • 无花果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 无花果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 无花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 无花果病虫害防治案例分享 • 无花果病虫害防治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无花果病虫害概述
无花果病虫害的定义与分类
无花果病虫害是指无花果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各种病原体和害虫的侵害,导致植物生 长不良、产量下降、品质变差甚至死亡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花果主要病虫害防治
1. 炭疽病果实近成熟时受害,在潮湿条件下有粉红色粘液,发病严重时,病斑可扩展到半个或整个果面,果实软腐,易脱落,或干缩成僵果。
由真菌引起,病原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果内和当年生枝蔓皮层组织内越冬。
次年6月前后,温湿度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成为主要侵染源,高温高湿季节侵染严重。
果园排水不良,过于密植,植株徒长,能使病害加重。
防治方法
清除病原加强栽培管理,土壤疏松通气,保持果园通风透光良好。
生长季节及时剪除病果、病叶、拾净落地病果集中烧毁。
药剂防治春季萌芽前,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波美3度石硫合剂加0.5%五氯酚钠液,喷洒果园。
生长季节果树发病后,用80%代森猛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5:200倍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喷一次,共喷3~5次。
2. 锈病病株叶背出现红褐色多角形斑点,高温多实的8~9月发病重。
用倍量式波尔多液100~200倍液喷雾防治。
3. 黑斑病主要危害无花果的叶片和果实。
受害叶片出现暗褐色豆粒大小的圆形病斑,病斑微凸,微现轮纹。
幼果受害初期,果皮上出现针头大小的黑色斑点,随着果实的膨大,斑点逐渐增大,病斑变硬,微凸,布满整个果实,像“黑麻子”,严重降低果实的商品价值。
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同炭疽病。
4. 桑天牛桑天牛分布广泛,是无花果树的主要害虫,危害状:桑天牛主要危害果树的枝干。
成虫啃食嫩枝皮,伤痕呈不规则条块状,严重时枝条树皮被啃光,造成结果枝易折断枯死。
成虫在枝干上产卵于刻槽中部。
卵孵化后虫,幼虫在枝干内沿木质部、髓部向下蛀食,可蛀食至根部,导致植株生长不良,树势早衰,影响当年果实产量,而且树体耐寒性降低,容易出现冻害,严重时全株枯死。
桑天牛以幼虫在枝干蛀道内越冬,3月上中旬越冬幼虫开始出蛰活动,4~5月份进入危害盛期。
5月下旬老熟幼虫沿虫道上移做蛹室化蛹,成虫6月中下旬羽化后即啃食无花果新梢皮,并在枝干上产卵,8月上旬为产卵盛期。
初孵幼虫直接蛀入木质部取食,并向树干基部蛀食发育,幼虫一生蛀道长达1.5~2.5米。
11月中下旬幼虫停止取食,进入越冬状态。
防治方法
①栽培防治根据桑天牛有喜食桑树、柞树的特点,以桑树或柞树作为诱集树种。
即在无花果园100米以外栽植桑树或柞树,作为隔离保护带。
在桑天牛发生期间,对桑树进行喷药防治,注意诱树防治要及时、彻底。
以减轻虫源,对无花果树的危害。
②人工防治在成虫发生前对树干和大枝涂白涂剂(即生石灰10份、硫磺1份、水40份兑成),防治成虫产卵。
在桑天牛成虫发生期,早晚捕捉成虫。
在7~8月份采用人工挖除卵粒,每隔7~10天检查一次产卵刻槽,在刻槽处用小刀刺破卵粒或刺死初孵幼虫,检查挖卵2~3次就可控制幼虫蛀干危害。
药剂防治幼虫发生期,发现湖潮湿新鲜排粪孔时,先用铁丝将虫粪掏光,然后将磷化铝片剂塞入排粪孔内,并用粘泥密封虫孔,进行熏杀。
或用兽用注射器将40%氧化乐果乳油40~50倍液注入排粪孔,然后用泥堵塞虫孔,防止药液外流。
5. 鸟害成熟无花果皮薄、肉软甘甜,很易遭到鸟的取食。
受到鸟啄的果实,既不能鲜食,也不能加工,影响果园的经济效益。
预防措施是,无花果果实成熟期,每天都要采收,园内不留隔日成熟果,以尽量减少损失。
在园中插立旋转风向标,或用黑色塑料纸制作像鸟眼珠一样的眼球挂在空中,或在果园中悬挂稻草人,使鸟类惧怕不敢在果园停留。
在果园内播放录有鸟类惨叫声的录音磁带,或用报警器声响恐吓驱赶。
在果园撒网,以全园覆盖防雀网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