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贮藏养护中药饮片
中药饮片养护方法

中药饮片养护方法
中药饮片是中药制剂的一种,通过研磨、筛选、加工等工艺制成片状。
为了保证中药饮片的药效和质量,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养护。
以下是中药饮片的养护方法:
1. 储存环境
中药饮片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潮湿的环境,以免影响中药饮片的质量。
2. 包装保鲜
中药饮片应尽量使用密封袋、罐或盒子等密封包装,以防止氧气、水分、细菌等的侵入,保证中药饮片的使用期限。
3. 清洁卫生
养护中药饮片的环境及器具应保持清洁卫生,避免其他因素对中药饮片的影响。
4. 使用规范
在使用中药饮片时应注意药材的种类、病症的不同、用量的准确等情况,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5. 定期检查
应定期检查中药饮片的质量和使用期限,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或更换。
通过以上的养护方法可以让中药饮片保持最佳状态,充分发挥其药效及疗效,为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中药饮片养护制度

中药饮片养护制度
中药饮片保存养护制度
一、中药饮片遵循“药安全、质量稳定”的原则,应将严格的保存养
护措施贯穿于中药管理的全过程,全面做好中药饮片的保存养护工作。
二、中药饮片应尽量选择现购现用或者少购多用的方式,减少库存量,延长保质期。
三、中药饮片保存环境应室内温度低于30℃,相对湿度应低于60%,
有良好的通风系统,防止水蒸气、烟雾及异味的污染,防止外界电磁干扰。
四、中药饮片应分类存放,湿性、粉状、散剂、片剂、糊状、膏状等
不同的中药饮片应在不同的储藏室内安放存放,并应将药品名称及其保质
期等贴在货架附近,以防止货物混淆。
六、中药饮片应定期清理储藏室内的货架、药柜等,确保药品保存环
境的清洁,以及便于对药品的检查和使用。
七、必要时,应将过期的中药饮片与新货物隔离,避免将过期饮片混入新货物中,影响后者的质量。
八、对于特性较弱的中药饮片。
中药饮片储存养护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储存养护管理制度
内容
一、组织和管理
1、建立准确的中药饮片档案。
要准确建立中药饮片的相关档案,档
案内容要包括名称、存贮方式、存放地点、数量、有效期等信息,以便管
理中药饮片的存贮和使用。
2、健全中药饮片识别和核查机制。
应建立中药饮片的入库、发放、
使用等环节的识别和核查机制,加强准确的识别、核查和审核,确保中药
饮片的质量稳定,避免混乱等情况的发生。
3、建立存储质量控制系统,实施存储质量有效管理。
应建立及时适
当的质量控制系统,有效对中药饮片的库存进行有效管理,有效控制其质量,避免发生质量损失。
二、储存条件
1、温度要求:中药饮片应当存放在适宜温度环境中,如阴凉、湿度
适宜的通风干燥的室内,以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中药饮片产生不良影响。
2、湿度要求:根据存放的不同类型的中药饮片,应注意湿度的控制,药物容易吸潮、湿度大的物品,应存放在阴凉的湿度小的室内,以免药物
受潮、腐坏。
3、光线要求:中药饮片应存放在避光、通风干燥的室内,以免受到
强光照射,影响药物的质量。
4、防腐要求:中药饮片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要进行适当的防腐
处理。
中药饮片养护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饮片养护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饮片养护方法及注意事项:
1.保存环境:中药饮片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
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的环境。
2.密封保存:打开药袋后,应及时将中药饮片放入密封容器中,以免受潮和入侵虫害。
3.避免异味:中药饮片的容器要与其他物品分开存放,以免因
异味影响药品的质量。
4.避免污染:使用中药饮片时应将手洗净,并使用干净的勺子
或筷子取用,避免手指直接接触药片。
5.注意时间:中药饮片的功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
所以应尽快使用,以保证其疗效。
6.遵医嘱:中药饮片的使用要根据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遵循
用法和用量,不可自行增减。
7.不与药物共用:中药饮片不应与西药同时使用,以免发生不
良反应。
8.孕妇和儿童慎用:孕妇和儿童使用中药饮片要谨慎,最好在
医生指导下使用。
9.注意过敏反应:使用中药饮片时如出现过敏症状,如皮肤红肿、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10.注意质量:购买中药饮片时要选择正规的药店或医院,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正确使用中药饮片并遵守注意事项可以确保其疗效,并避免可能的不良反应。
如果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中医师。
中药饮片日常养护方法

中药饮片日常养护方法中药饮片的日常养护方法对其质量和疗效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干燥养护:中药饮片在储存过程中应保持干燥,以防止霉变、虫蛀等现象。
常用的干燥方法有日晒、烘干、微波、远红外加热等。
2. 分类存放:根据中药饮片的特性,将其分为易霉变、虫蛀、变色、泛油、散失气味、风化、潮解、升华、挥发、粘连、腐烂等类型,以便于分别养护。
3. 制定养护计划和方案:针对不同品种、类型、性能的中药饮片,结合企业仓库实际,制定养护计划和方案。
养护方案应明确养护原则、存放位置、防潮、防压、防冻、防鼠等要求。
4. 气调剂养护技术:气调剂养护方法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养护技术,无毒无害无残留。
它适用于储存环境和条件要求不高的中药饮片,可以有效防止虫、霉等现象,保持饮片质量。
5. 防止污染和混淆:在储存和养护过程中,要确保中药饮片不受污染、混淆。
储存时,尽量将不同品种的饮片分开存放,避免相互污染。
6. 定期检查:对中药饮片进行定期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如发现虫蛀、霉变、变色等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修复或丢弃。
7. 确保包装完好:中药饮片的包装应完好无损,防止水分、灰尘和虫鼠侵入。
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要注意包装的完整性,如有破损,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8. 控制温度和湿度:中药饮片在储存过程中,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一般来说,温度控制在 25℃左右,相对湿度控制在 75% 以下较为合适。
9. 专业养护知识培训:加强对中药饮片养护知识的培训,提高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保障中药饮片的质量和使用价值,确保医疗用药的准确、安全。
同时,各地和中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地区的气候、环境等特点,调整养护方法,以满足当地中药饮片的养护需求。
中药饮片储存管理规范

中药饮片储存管理规范引言概述:中药饮片是中医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为了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和安全性,储存管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储存环境、储存设备、储存操作、储存记录和储存安全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中药饮片的储存管理规范。
一、储存环境1.1 温湿度控制:中药饮片的储存环境应保持在温度20-25摄氏度、相对湿度40-60%的范围内,避免高温、高湿度或低温、低湿度环境对饮片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1.2 光线控制:中药饮片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以防止药材的有效成分因光照而降解。
1.3 空气质量控制:储存中药饮片的场所应保持空气清新,避免有害气体和异味的污染,可使用空气净化设备进行空气质量的控制。
二、储存设备2.1 储存柜或柜架:选择具备通风性能的储存柜或柜架,以便空气流通,避免湿度积聚和霉菌滋生。
2.2 包装材料:中药饮片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包装材料,如草纸、塑料袋等,以保护饮片免受潮湿和污染。
2.3 防潮措施:储存设备应采取防潮措施,如在储存柜或柜架中放置干燥剂,以吸湿保持饮片的干燥状态。
三、储存操作3.1 入库检查:对每批中药饮片进行入库检查,包括外观、气味、湿度等方面,确保饮片符合质量要求。
3.2 分类储存:根据中药饮片的不同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储存,避免不同药材之间相互影响。
3.3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中药饮片的质量和数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储存环境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储存记录4.1 入库记录:对每批中药饮片的入库信息进行记录,包括批号、生产日期、产地等,以便追溯和管理。
4.2 温湿度记录:定期记录储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便掌握储存条件的变化和调整。
4.3 检查记录:对储存设备、饮片质量和数量的检查结果进行记录,以便分析和改进储存管理的措施。
五、储存安全5.1 防火措施:储存中药饮片的场所应设置防火设施,如灭火器、防火墙等,确保储存安全。
5.2 防盗措施:采取防盗措施,如安装监控设备、加强门窗的防护,以避免中药饮片被盗。
中药饮片储存与养护注意事项

中药饮片储存与养护注意事项中药饮片是中医药的常用剂型之一,储存与养护好中药饮片可以保持其药效的稳定和质量的保持,对临床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中药饮片储存与养护的注意事项:1.温度:中药饮片的储存温度通常应控制在15-25摄氏度之间,避免高温、低温或剧烈波动的环境。
因为高温会导致饮片中的有效成分易挥发或降解,降低药效;而低温或剧烈波动则会影响药材的形态和含量。
2.湿度:中药饮片的储存湿度要保持在相对湿度40%-60%的范围内。
湿度过高会导致饮片受潮发霉,湿度过低则容易使饮片变干形成裂纹。
3.光照:中药饮片应远离阳光直射,光照会影响饮片中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和药效。
因此,饮片的包装容器应为不透明的,以防止光线照射。
4.通风:选择储存中药饮片的地方要确保空气流通,避免密封存放,以防止饮片受潮发霉。
5.防虫:中药饮片容易受到虫害的侵扰,特别是一些含糖较高的饮片更易受虫害。
因此,需要采取一些防虫的措施,如在储存处放置防虫剂、定期清洁和检查饮片等。
6.防霉:中药饮片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受潮发霉,为此需要保持储存地的干燥和清洁。
当发现饮片有霉斑时,应及时处理,以免影响其他饮片的质量。
7.防氧化:一些中药饮片中含有易氧化的成分,如醛、酮等化合物,容易受到氧气的影响而失去药效。
因此,在储存过程中需要使用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等。
8.包装:中药饮片的包装要使用防潮、防氧、密封良好的容器,以防止水分、空气等因素进入影响饮片的质量。
9.正确使用:使用中药饮片时应严格按照医生或中医药师指导的剂量和方法使用,避免超量或错量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药效不彰。
总之,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需要注意温度、湿度、光照、通风、防虫、防霉、防氧化等方面。
只有妥善地储存与养护,才能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药效。
中药饮片养护方法

中药饮片养护方法一、中药饮片养护方法的重要性中药饮片是中药制剂的一种常见形式,它具有方便、易于服用的特点。
但是,如果不妥善保管和养护,中药饮片易失去活性和药效,影响其疗效。
因此,中药饮片养护方法十分重要。
二、养护方法1.避免阳光直射中药饮片应放置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阳光会加速中药饮片的氧化,降低其中药品的活性成分。
2.防潮防潮中药饮片的药材含水量比较高,易受潮受潮,因此应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
如果中药饮片受潮,容易滋生霉菌,降低中药的品质和疗效。
3.密封保存中药饮片应密封,避免空气接触,减缓药物的氧化和质量变化。
因此,在储存中药饮片时,可以将其装入密封袋中,然后放在干燥的地方存放。
4.避免异味中药饮片应避免与异味接触。
如果与异味接触,容易导致中药饮片的气味变化并失去活性成分。
因此,在储存中药饮片时,应将其放置在干燥无异味的地方。
5.注意有效期中药饮片的药材含水量比较高,易受潮受潮,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失去活性和药效。
因此,在购买中药饮片时,应注意产品的有效期,避免服用过期的中药饮片。
6.遵从药师指导中药饮片养护方法的具体操作因中药饮片品种、生产商等不同而有差异。
因此,在购买中药饮片时,建议遵从药师的指导和操作方法。
三、总结中药饮片是一种方便易用的中药制剂,其养护方法十分重要。
合理的养护方法可以保持中药饮片的活性成分,提高其疗效,从而有效地治疗疾病。
因此,在购买和使用中药饮片时,应注意中药饮片的储存和养护方法,遵从医生和药师的指导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如何贮藏养护中药饮片由于中药饮片来源广泛,成分复杂,品种繁多,性质各异,有的怕热,有的怕光,有的怕冻,有的易吸湿,应根据各种饮片特性妥善养护。
如养护不当将会发生虫蛀、发霉、变色、泛油、腐烂等变质现象。
为保证中药饮片质量,必须熟悉各种饮片的性能,摸清饮片贮藏养护规律,并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
常用的饮片养护方法有石灰干燥法、酒精防虫法、化学药品灭虫法(硫磺熏蒸法)、气调法、对抗贮藏法和冷藏法等。
中药饮片库房一般要求干燥通风,避免日光直射,室内温度不超过20℃,相对温度45%~75%,饮片含水量控制在13%以下(特殊饮片除外)。
现分述如下:1.对含淀粉多的药材,如泽泻、山药、葛根、黄芪等切成饮片后要及时干燥,贮存在通风、干燥、凉处,防虫蛀、防潮。
2.对含挥发油多的药材,如薄荷、当归、木香、川芎等切成饮片后,干燥温度小于30℃,如大于30℃则损失有效成分,贮藏时环境温度不能太高,否则易散失香气或泛油,温度太高易吸湿霉变和虫蛀,应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3.对含糖分及粘液质较多的饮片,如肉苁蓉、熟地黄、天冬、党参等,炮制后不易干燥,在温度高湿度大的环境极易变软发粘,易被污染,应防霉、防虫蛀,置通风干燥处贮藏。
4.种子类药材经炒制后增加了香气,如紫苏子、柏子仁、莱菔子、薏苡仁等,应贮藏缸、罐中封闭保管,防虫害及鼠咬。
5.凡酒制饮片,如当归、常山、大黄等,醋制饮片,如芜花、大戟、香附、甘遂等均贮于密闭容器中,置阴凉处。
6.凡盐炙的饮片,如泽泻,知母、车前子、巴戟天等,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湿气,易受潮变软,若温度高,其中水分散失则盐折出,贮于密闭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以防受潮。
7.经蜜炙的饮片,如款冬花、甘草、枇杷叶等,炮制后糖分大,较难干燥,特别容易受潮变软或粘连成团且易被污染,虫蛀、霉变及鼠咬,应贮于缸、罐内,尽量密闭以免吸潮,置通风干燥处保存养护。
8.某些矿物类饮片,如硼砂、芒硝等在干燥空气中,容易失去结晶水而风化,故应贮于密封的缸罐中,置于阴凉处养护。
二、谈中药霉变的防患与处理1霉变的原因1.1温度中药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中药质量发生变化。
温度高于35℃时,含脂肪多的植物就容易泛油。
特别是阳光直射,堆放过紧,环境温度过高,容易导致药材霉变。
1.2湿度中药本身能否保持正常的含水量(8~12%),与空气潮湿的程度有密切关系。
如果贮存不当,包装不好,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含水量即会增高,药品就容易发霉变质。
有些药品在潮湿的空气影响下,易潮解溶化。
另外,药物本身水分增加,更加适合霉菌生长,更易导致药物霉变。
1.3空气大气中存在着大量的霉菌孢子。
在适当的温度(15~40℃)、湿度(空气中湿度在60%以上或药材含水量超过10%)、环境(阴暗、通风条件不好的地方)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散落在药材表面的霉菌孢子就萌发为菌丝,分泌酵素,分解和溶蚀药物内部组织,使药材发生霉变、失效。
2霉变的防患2.1机械除湿法采用空气去湿机机械吸潮。
将仓库内空气中高湿度水分和储藏物中非安全水分蒸发吸去,达到防霉、防虫、防止泛油、泛糖及变色的目的。
2.2人工防霉(1)贮藏药物场所应选择高爽干燥、空气流通、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
地面最好选用杉木做垫板。
(2)用生石灰放在密封不严的仓库内和药房内,自然吸潮。
还应配置干燥设备,如烘烤箱等,以备在雨季能及时干燥饮片。
(3)选择不同的容器贮藏不同性质的药物。
一般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或量大质重的药材,可装入竹篓、麻袋、席包、木箱里贮存,但对蜜炙的款冬花、枣仁、甘草、黄芪等较难干燥,特别易吸湿或粘连的药物,须用瓷瓦器收贮,并严密加盖,以免走蜜和霉烂。
对于含油脂类较高的药物,如麦冬、天冬、玉竹、党参等应放在干燥箱内,定期烘烤,以免潮湿发霉。
(4)严格入库验收。
中药饮片入库前应达到干燥的要求,一般花、叶、全草干燥适宜温度为20~30℃,根茎类药物约30~65℃,果类药物为70~90℃,含挥发油类药物为25~30℃,含甙与生物碱类药物为50~60℃。
中药饮片的含水量一般应低于12%。
含水量明显偏高的饮片,应予退货,不得入库。
(5)勤进货。
霉雨季节,应尽量缩短库房内饮片贮存时间。
饮片加工炮制后含水量增高,应及时干燥,否则易于霉变。
如大黄、黄连由黄变黑,槟榔、白芍泛红等。
入库后的药品应经常查看,发现有回潮的药物应立即干燥处理。
防止霉变的有效方法是干燥法,如日光自然干燥的晒干法。
但干燥后的饮片应放晾后再行收贮,否则其余热也会导致药材回潮而变质。
3霉变的处理3.1撞刷法发霉不严重的药材经日晒或烘烤干透后,可装入笼或麻袋里来回摇晃,使药材通过摩擦去霉,也可用刷子将霉刷掉。
3.2淘洗法发霉后不易刷掉霉迹的药材,可用淘洗的方法。
将发霉的药材放入盆内,加水搓洗或刷洗,去霉后,快速捞出晒干即可。
发霉轻微的可用冷水,较严重的可用热水,快洗,不能久泡,以免影响气味质量。
3.3酒洗去霉法不能沾水的药材,可用95%的酒精喷洗。
某些药材如大黄、熟地等酒制品生霉时,可将药材摊开、喷洒,不断翻动和搓擦,喷后闷渍1~2小时,再摊开晾干,一般10kg药材用酒0.6~1kg,另有些长条状药材(如人参)生霉时可用刷子沾酒刷去霉。
3.4醋洗法对本身味酸不能沾水的药物,如玄胡、青皮、甘遂、五味子等可用此法。
方法是将生了霉的药材刷去部分霉灰后,置密器内加入20~30%的醋拌匀闷润,待醋被吸尽后,用文火炒干,即可当醋炙品入药。
3.5油擦法不能见水见热的药材,如附片发霉后,可采用油擦的方法,将霉去掉。
方法是用布沾上无异味的食用植物油,在药材上反复搓擦,即可去霉迹。
除以上方法外,还有烘烤法、热蒸法去霉,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只能使药材去霉,却不能保证药材的质量。
因此不能以为药材能去霉就忽视中药材的防霉措施。
三、中药材防虫蛀方法概述药材经虫蛀后,不但影响其外观,而且轻则使药材有效成分降低,重则完全丧失药用功能,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因此,正确选用中药材防虫蛀的方法,对保证中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中药材防治虫蛀的物理、化学、生物对抗剂方法作一概述,与同行共飨。
1 物理防虫法害虫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通常温度在16~35℃,相对湿度在60%以上,药材含水量在11%以上,是害虫生长的有利条件。
根据药材本身性质考虑不同的防虫蛀的方法,分类保管,可防止和减少虫害。
1.1 日光曝晒法夏季将中药材摊开在干净地面上,约厚5~15cm,让阳光充分照射,并勤翻晒,阳光具有紫外线和远红外线的高能作用,温度可达50℃以上,不仅使药材干燥而且对害虫和细菌有杀灭作用。
本法适合于大部分根和根茎类中药材,如玉竹晒干后其多项理化指标均未受到影响,而青蒿晒干后其青蒿素的含量还大于阴干及烘干。
但富含挥发油、糖类、脂肪油类及色素类药材不宜久晒。
如枸杞、天冬等含糖类的药材晒后变黑,细辛、荆芥、当归、木香等暴晒导致药材挥发油的挥散而导致功能下降。
1.2 高温烘烤法利用烘箱、烘房或干燥机,将药材摊置其中,使温度达60~70℃,使害虫体内蛋白质凝固而死亡。
对不耐热药材,应采用其它方法。
1.3 低温冷藏法因耗资太大,仅用于少数贵重药材。
低温不宜低于0℃以下,因冰冻不仅使细胞壁及原生质受到机械损伤,而且结冰时原生质脱水,蛋白质及其它胶体发生不可逆的凝固作用,而影响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
1.4 混合石灰河沙埋藏法在容器底部铺一层混合石灰沙(漂洗干净极细河沙晒干均匀掺入10%~35%的干燥石灰粉剂)2cm厚,石灰沙上铺5层纱布,纱布上放干燥药材,再在上面铺5层纱布及石灰沙,此法防虫取得较满意效果。
因为洁净的细河沙微生物污染极少,散热快,密闭性好,可隔绝空气,石灰还可防虫,而与空气接触的一层石灰沙的石灰吸收水分。
本法适用于贵重中药材:西洋参、红参、生晒参、鹿茸、天麻、冬虫夏草、灵芝等;也可用于枸杞、生地、大枣、胖大海、酸枣仁、当归、沙参等。
1.5 特殊光波杀虫法如利用远红外线、微波、γ射线辐射,不仅能杀灭害虫,还能干燥药材。
2 化学防虫法利用化学药剂进行熏蒸灭虫的方法,大量药材的杀虫可在密闭的房间进行,小量的药材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用于杀虫的药剂必须挥发性强,有强烈的渗透性,作用迅速,杀虫后能自动挥散,并且毒性小。
2.1 酒精混合防虫法此法利用乙醇对的亲和力,破坏蛋白胶粒的水化膜,使虫体蛋白质变性而达到防治害虫。
2.1.1 大枣等含糖类、粘液质等成份易受虫蛀,而又不宜晒,在枣囤中放入一瓶酒,打开瓶盖,上盖纱布,再将囤顶盖严,利用酒的挥发蒸汽来防止霉虫的发生。
此法也可用于枸杞、生地、熟地、胖大海、酸枣仁、沙参等。
2.1.2 如柏子仁贮存传统用明矾与柏子仁,控制虫蛀不理想,而采用柏子仁加入5%~10%的无水酒精(将95%的酒精装入500~1000ml磨口瓶内,投入适量石灰块吸净酒精中水分)充分拌匀,用聚乙烯塑料膜袋封好,避光贮存,防虫效果好。
用时应提前撤封,摊晾至酒精完全挥发方可用。
2.2 较常用而效果好的熏蒸剂有硫磺、氯化苦和磷化铝,适用于根及根茎类、动物类、全草类。
但富含色素、易变色的药材不宜用硫磺熏蒸,如枸杞、大黄、甘草、款冬药等。
2.3 中药材防虫还可利用粮食防虫保护剂粮保、利保防虫,本法采用缓释技术作用时间长,无毒、无害、无残留。
取粮保或利保5g置于箱内饮片中,药材多者可达50kg的色味未发生变化。
2.4 DMF(富马酸二甲酯)对中药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和防虫效果,并且安全可靠。
10g中药材与10mg DMF (装入无纺布袋中)用聚乙烯袋密封储存。
3 中药对抗剂防虫法利用中药材本身的性质,以防治虫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