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7最优生产要素组合

合集下载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分析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分析

文章编 号 :0 7— 8 1 2 0 0 0 1 0 10 9 3 (0 6) 1- 0 4 I一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分析
林立军 , 朱永生 , 崔志学
( 哈尔滨师范大学 砰 兰学 院 数学系 . 黑龙江 呼兰 10 0 ) 5 50
摘要 : 运用数学手段并结合经济学原理探讨 了单一可变生产要素的最优化 利用与 多种生产要素的 最优组合 问题 ( 主要讨论了2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 具体研 究了在 已知等成本 曲线的情况 , 下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与在已知等产量 曲线的情况下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的问 题 , 出 了多种 生产要 素最优 组合 的一般 原理 . 给 关键词 :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等产量曲线 ; 等成本 曲线 ; 边际产量 ; 边际技 术替代 率 中 图分类号 : 2 3 F 2 文献标 识码 : A 企业管理部门在制订生产决策时, 必须考虑 生产要素怎样组合的问题. 这就是生产要索最优组合所 要研究的问题. 具体地说, 就是研究生产者如何把既定的成本( 生产资源) 分配于生产要素的购买与生产 上。 以达 到利润 的最 大 化. 经济 学 中 , 以通 过对 生产 函数 的分析 和寻找最 优 解来解 决, 在 可 生产函数( h r.c o uci )反映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T ePo ut nF nt n d i o 它的一般表示式为 :
哈理 厂 l )
受 第 3阶段
蛔 Βιβλιοθήκη l( 不合理 )
景曲线 平 均产 量曲线
可 生 要 投 量 变 产 索人 图 l 生产的 3个阶段
第l 阶段: 可变投入要素的数量小于 0 . A 这一阶段生产函数的特征是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首先递增 。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生产要素是指用于生产货物和服务的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与自然资源等。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选择适当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是实现最佳生产效果和最大利润的关键。

要素组合是指在一定的资源约束下,将不同的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使用,以实现生产目标。

寻找最优的要素组合是一个复杂的经济问题,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如生产技术、成本、市场需求、资源限制等。

为了寻找最优的要素组合,企业可以运用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来分析和决策。

生产函数描述了生产要素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它可以帮助企业确定不同要素的边际贡献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成本函数则可以帮助企业评估使用不同要素组合的成本,并选择成本最低的要素组合。

在做出最优要素组合的决策时,企业还需考虑到以下因素:1.产出与要素比例:不同要素的效率和边际贡献不同,在选择要素组合时需要考虑产出与要素的比例。

例如,当劳动力成本较低时,可以多使用劳动力以增加产出;而当资本投入较低时,可以选择增加资本投入以提高效率。

2.要素市场的供求:不同要素的市场供求关系也会影响最优要素组合的选择。

当其中一种要素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相对较低时,企业可以选择多使用该要素以降低成本;而当其中一种要素市场供应紧张,价格较高时,企业应考虑调整要素组合以减少成本。

3.产业特性与技术进步:不同产业的特性和技术水平也会影响最优要素组合的选择。

一些产业可能更依赖于劳动力,如服务行业;而一些产业则更依赖于资本和技术,如制造业。

此外,技术的进步也可以改变最优要素组合的选择,例如引入自动化设备可以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

4.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在选择最优要素组合时,企业还需考虑到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以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企业在决策时应考虑的因素。

总之,寻找最优要素组合是一个复杂的经济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企业可以通过运用生产函数、成本函数和市场供求关系等经济分析工具,并结合实际情况和目标进行合理的决策。

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是经济学和经济工作的基本问题-------------------------------------------------------------------------------- 2004年01月20日10:42 贵州日报生产要素配置组合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经济形态形形色色,纷繁复杂,但是它们本质上是生产要素如何配置的问题。

第一,一切实体经济都会直接表现为生产要素配置。

从生产者的角度看,就是怎样以各种生产要素配置而制造出产品。

从流通的角度看,就是怎样通过一定生产要素配置而使产品发生位移,与新的生产者或消费者形成新的组合。

从交换的角度看,就是生产者或消费者怎样卖掉自己不再需要的产品(生产要素组合),买回自己需要的产品(生产要素组合)。

从分配的角度看,就是怎样把产品(生产要素组合)分配到众多消费者手中。

从消费的角度看,就是怎样消费现有产品(生产要素组合),进入下一轮再生产过程。

第二,由于货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需要而产生的,是要素的价值形态,因此资本的流动、银行资金的运动,实际上是生产要素的流动,它随时可以转换为实物形态的生产要素进入具体的经济活动之中。

如果货币的运动没有实物形态的生产要素来支撑,就形成“泡沫经济”。

因此,研究资源即生产要素的配置,就成为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标准和途径按照经济学的一般理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大要素。

劳动是指劳动者为生产活动提供服务的能力,资本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土地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源、自然矿藏等等,企业家才能是指企业家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组合与管理工作的才能。

四者结合在一起,为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产品。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生产要素还包括技术进步,通常又把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两大类:(1)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包括土地、劳动和资本;(2)全部要素生产率或技术进步,包括资源的重新配置、规模经济和知识进展等。

IPMP答案C级

IPMP答案C级

试题1:(20分)长征电器公司是一家以洗衣机产品生产为主的国有企业,多年来一直生产普通洗衣机产品,由于产品品种未能及时更新,企业经济效益急剧下滑。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企业领导决定进行新产品开发,经过市场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市场对“全自动滚筒洗衣机”需求旺盛,市场前景广阔,为此该企业领导决定在2003年年初开始投入一笔资金开发“全自动滚筒洗衣机”产品,以改变企业目前的经营现状。

经过初步分析,全自动滚筒洗衣机的研制与生产准备需要投资共计1000万元,其中研制时间为半年,需要研制费600万元;生产准备与生产线改造工作也需要半年时间,对原有洗衣机生产线进行改造需要投入400万元;新型全自动滚筒洗衣机计划第二年年初投产并投入市场,预计投产当年企业的生产销售成本为900万元,企业可以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此后,企业每年的生产销售成本为1500万元,可以实现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

1.1(8分)假设该企业确定的贴现率为12%,根据上述数据,分析长征电器公司从2002年到2006年的现金流量情况,并将有关数据填入表1。

表1 长征电器公司现金流量表年度2002 2003 2004 2005 2006投资1000 - - - -成本- 900 1500 1500 1500收入- 1000 2000 2000 2000 净现金流量-1000 100 500 500 50012%的贴现系数0.8929 0.7972 0.7118 0.6355 0.5674 净现值-892.9 79.72 355.9 317.75 283.7累计净现值-892.9 -813.18 -457.28 -139.53 144.171.2(4分)根据表1长征电器公司现金流量表中的数据,计算“全自动滚筒洗衣机研制与生产项目”自投产当年起计算的动态投资回收期(要求列算式)。

如果该行业的标准投资收益率为20%,请问该项目的投资是否可行。

动态投资回收期T=3+139.53/283.7=3.49年投资收益率=1/T=1/3.49=28.65%>标准投资收益率20%,项目是可行的。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条件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条件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条件最优组合是指企业面临资源有限的条件, 选择有效的投资组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的组织活动称为最佳组合。

一、最优组合要素包括:1、生产要素的分配。

在生产要素的有效分配中,应考虑到最佳投入组合,最佳价格和最佳数量,以确保投资的最高效益。

2、资源的运用。

基本资源的运作,应综合考虑工业因素、限制性文件和社会资源,以优化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最佳分配和经济效益.3、技术研究与开发。

企业研发的目的是实现有效的开发和创新,以及有效控制生产成本,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4、生产计划及管理策略。

企业面临资源有限的条件,要有充分的计划及合理的管理,以确保最佳投资组合.1、合理配置资源。

企业资源包括生产要素和技术、设备、土地、财力和人力等要素,要利用测度技术,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最大程度提高产业经济效益.2、科学变通企业管理。

科学的企业管理是企业走向发展的重要保证,从培训、组织及经营管理三个方面实行科学变通,以确保有效控制企业生产活动,进而提高经济效益.3、突出关键环节和细节处理。

在企业组织管理中,要突出关键环节,把握最核心问题,同时要注重细节,全面深入地实施管理,以确保有效实施企业组织各项行动.4、竞争性投入优化组合。

要根据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布局,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经济模型的可行性分析,优化企业的投资组合,避免企业扩张无序,实现最佳投资分配.最佳生产要素组合,必须建立在合理的资源配置、科学的企业管理、突出关键环节和细节处理以及竞争性投入组合优化等原则之上,以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只有落实这些原则,才能确保最佳组合实施的有效性,从而达到企业发展的最大效益。

曲向荣清洁生产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曲向荣清洁生产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曲向荣清洁生产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呈现出先上升,而后达到最大值以后,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其中,边际产量最先达到最大值,而后开始下降并与平均产量的最大值相交。

2、边际产量的变化随着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一般经历两个阶段,即递增和递减两个阶段。

3、按照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搭配情况可将那生产函数分为两种类型固定比例生产函数和可变比例生产函数。

二、判断题1、(√)在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中,可变要素合理投入区域应在AP>MP>0的阶段。

2、(×)在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中,可变要素合理投入区域应在MP>AP的第一阶段。

3、(√)生产理论中的短期是指未能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

4、(×)AP曲线与MP曲线交于MP曲线的最高点。

5、(×)能提供相同效用的不同商品数量组合的点的连线即为等产量曲线。

6、(×)等产量曲线表示的是用同样数量劳动和资本生产不同的产量。

7、(√)当劳动的边际产量小于其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肯定是下降的。

8、(×)边际产量递减,平均产量也递减。

9、(√)在生产的第Ⅱ阶段,AP是递减的。

三、选择题1、理性的生产者选择的生产区域应是(CD)。

A.MP>AP阶段、B.MP下降阶段、C.AP>MP>0阶段、D.MP与AP 相交之点起至MP与横轴交点止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为负、B.只要MP减少,总产量一定减少、C.MP曲线必定交于AP曲线的最高点、D.只要MP减少,AP也一定减少3、最优生产要素组合点上应该有(ABD)。

A.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相切、B.MRTSLK=w/r、C.dk/dl=w/r、D.MPL/MPk=w/r4、等产量曲线上任意两点的产量肯定是(A)。

A.相等、B.不等、C.无关、D.以上情况都存在5、若横轴代表劳动,纵轴表示资本,且劳动的价格为w,资本的价格为r,则等成本线的斜率为(C)。

西方经济学重点知识梳理

西方经济学重点知识梳理

微观部分供给: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

需求:需求量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量变化率对商品自身价格变化率反应程度的一种度量,等于需求变化率除以价格变化率。

用Ed表示。

供给弹性(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价格的相对变化与所引起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化之间的比率。

指商品供给量对于商品的价格变动及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替代效用是递减的。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为取得一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他取得该商品而支付的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

产生差额的原因在于:除最后一单位外,该商品用货币表示的边际效用(以美元表示)都大于其价格。

在一定条件下(利用需求曲线图),消费者剩余的货币价值可以用需求曲线以下、价格线以上的面积来衡量。

消费者剩余=买者的评价一买者的实际支付。

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线上所有各点两种物品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相同的线。

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边际替代率:消费者在保持相同的满足程度或维持效用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它衡量的是,从无差异曲线上的一点转移到另一点时,为保持满足程度不变,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

预算线:在既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用给定的收入可能购买的各种商品组合点的轨迹。

有时称预算约束。

其表示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X和商品Y的数量的全部组合。

它的斜率等于商品X的价格除以商品Y的价格再乘以一1。

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点 经济学

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点 经济学

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点是指在给定的技术条件下,以最小的成本生产最大的产出的组合点。

在经济学中,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点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对于企业的生产决策和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实际生产中,企业需要考虑如何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土地、自然资源等),以实现最大化利润或最大化产出。

1. 生产要素的组合原理在经济学中,生产要素的组合原理是指在给定的生产条件下,生产要素的组合应该如何确定以最大化产出。

根据这一原理,企业应该在生产中合理地配置不同的生产要素,以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需要考虑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和成本,以确定最佳的生产要素组合点。

2. 边际产品和边际成本边际产品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生产要素时所带来的额外产出,边际成本是指生产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需的额外成本。

在确定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点时,企业需要比较边际产品和边际成本,以确定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

当边际产品大于边际成本时,应增加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当边际产品小于边际成本时,应减少生产要素的使用量。

3. 等边际产品原理在实际生产中,企业希望在产出最大化的成本最小化。

根据等边际产品原理,企业应该把不同的生产要素按照边际产品与价格的比率加以组合,使得各个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与价格的比率相等。

这样可以实现产出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双重目标。

4. 规模报酬递增、递减和不变在生产中,企业生产要素的组合不仅受到生产函数的限制,还受到规模报酬的限制。

规模报酬递增是指当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时,产出增加速度大于生产要素的增加速度;规模报酬递减是指当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时,产出增加速度小于生产要素的增加速度;规模报酬不变是指当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时,产出增加速度等于生产要素的增加速度。

企业需要根据生产规模来决定生产要素的组合点,以实现效益最大化。

5. 技术进步的影响技术进步对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点也会产生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组合点也可能发生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1 2
F(K,L) (K) L) 2K L F(K,L) 2 (
所以,该企业规模收益不变。
1 2
1 2
1 2
1 2
• (2)企业利润最大时,企业处于均衡状态,满足均衡 MPL 条件
MRTS LK MPK
1

1
r
1 1
所以:
1 1 2 2 2 2 MPL K L ,MPK K L 2 2 MPL K MPK L r
练习题
1、若厂商总成本为24元,由AB 可知L、K的价格为何? 2、生产20单位的产量的最低成 本是多少? 3、其最优要素组合是什么? 4、等成本线由AB平行移到CD, 表明总成本由24元增至多少? 5、如果有效使用32元成本,则 产量应为多少?(大约) 6、在E点上,MRTSLK是多少? 7、是规模递增、递减或不变? 8、这个函数一定是固定比例生 产函数吗? K
1、等斜线——S线
等斜线是一组等产量线中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
率相等的点的轨迹。
K
C B A
S
Q3 Q2 Q1
L
O
2、扩展线 在生产要素价格、生产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当生产成本或者 产量变化时,会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产均衡点,这些均衡点的 轨迹就是扩展线。
-----扩展线一定是等斜线。 ----扩展线表示的是企业进行长期生产计划时必须遵循的路线。 K
C3 C2 C1

C
B
N
Q3 Q2 Q1
0
L
练习
• 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L2/3 K1/3,劳动的价 格W=2,资本的价格r=1,求: (1)当成本C=3000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 K和Q的均衡值? (2)当产量Q=800时,企业实现最小成本时的L、K 和C的均衡值?
解:(1)对生产函数分别求出对L、K的偏导值, 即边际产量:MPL= 2/3 L-1/3 K1/3 MPK=1/3 L2/3 K-2/3 根据生产者均衡条件 列方程, MPL/MPK=W/r=2, L=K ① 根据成本约束条件 列方程, C=WL+rK=2L+K =3000 ② 解方程① ②得:L=K=1000,代入生产函数方程得: Q=1000 (2)根据Q=L2/3 K1/3=800 和方程①,得L=K=800,代入 C=WL+rK=2L+K,得C=2400
3、规模报酬递减 ——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即 所有投入要素如增加λ倍,则产出的增加小于λ倍。
f ( L, K ) f ( L, K )
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规律
• 一般来讲,在长期生产过程中,企业规模报酬的变化呈 现如下的规律:最初经历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当规模经 济充分利用以后转入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当生产规模扩 大到一定限度后即会转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如果要素 价格始终固定不变,则规模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三个 阶段表现为厂商平均成本递减、不变和递增三个阶段。
第四章 生产论
第六节 最优生产要素组合
最优产量实现的两种思路
• 投入既定,产量最大
• 产量既定,成本最小
一、关于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
均衡条件:
C wL rK
K
MRTSLK
MRTS LK
w r
MPL w MPK r
C E
K1
O
Q3 Q2 Q1
L
MPK MPL r w
L1
二、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化
C ( L, K ) wL rK
均衡条件:
MRTSLK w r
K
C3
C2 C1
K1
O
E
Q
L
MPK MPL r w
L1
三、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Max( L , K ) ( L, K ) Pf ( L, K ) (wL rK )
第七节 规模报酬
1、规模报酬递增 ——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即 所有投入要素如增加λ倍,则产出增加会大于λ倍。
f ( L, K ) f ( L, K )
2、规模报酬不变 ——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即 所有生产要素如增加λ倍,则产出也增加λ倍。
f ( L, K ) f ( L, K )
f P w0 L L f P r 0 K K
f L MPL w f MPK r K
四、生产者均衡的变动
• 成本C变化后,对生产者均衡的影响 C上升,均衡点右移;C下降,均衡点左移 • 产量Q变化后,对生产者均衡的影响 Q增加,均衡点右移;Q减少,均衡点左移
9 C
6 A
4.5
E’
E
B
Q=30 Q=20 D
3
0
2 4 6
8
12 L
答案
• • • • • • • 1、3和4; 2、24元 3、(4L、3K) 4、36元 5、在20和30之间 6、MRTSLK=3/4 7、不变 • 8、不一定,固定比例生产 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 函数,反映的是K与L在技 术上必须以固定比例投入的 情况,其等产量线是一直角 形式,表示K与L完全不能 替代。 • 但线性生产函数及柯布—道 格拉斯函数也具有不变的规 模报酬性质。 • 所以,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 函数可以是固定比例的,也 可以是可变比例的生产函数
平均 成本
O
Q1
Q2
产量
规模报酬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区别
• 规模报酬规律:是考察长期间所有生产要素同时同比 例地变动与产量变动的关系,是生产的长期分析,在 长期间,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以变动的。 •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考察一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变 动与产量变动之间的关系,是生产的短期分析。在短 期内必然有些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是不变的。 例如一家已经建成投产的企业,厂房设备是固定 的,厂商只能通过调整可变要素如劳动、原材料等的 使用量来调整产量,在这种情况下,可变要素的变化 会引起报酬或产量先是递增,然后递减等情况。
当ω=2,K=9时,r=2/9L 成本TC=ωL+rK=2L+9r=4L 利润π=PQ-4L=6*6L1/2-4L=36L1/2-4L
18 L
1 2
4 81 , 4
为使利润最大化 0,则L
81 所以,企业雇用最优的劳动数量为L 。 4
• (3)如果工资提高到每单位3元时,有
计算题
• 假定企业的生产函数为 Q 2K L ,如果资本存量 固定在9个单位上(K=9),产品价格(P)为每单位6 元,工资率(ω)为每单位2元,请确定: • (1)证明该企业的规模收益状态。 • (2)求企业应雇用的最优(使利润最大化)劳动量。 • (3)如果工资提高到每单位3元,最优的劳动量是多少? (天津财经学院200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解析:(1)证明:当K、L同比例增加λ时,有
K 3 r L,TC 3L 9r, L r 9 利润 PQ 3L - 9r 36 L 6L,
1 2
18 L 6, 当 0时,L 9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