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小学音乐六下《2梁山伯与祝英台》word教案
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3

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教学内容1、欣赏越剧《梁祝》选段《十八相送》。
2、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片段。
3、学唱歌曲《化蝶》。
4、补充欣赏歌曲《梦蝶》。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使学生感受和认识到封建礼教的残酷和人民的反抗精神,以及人们对美好爱情赞颂。
2、使学生能用音乐基本要素感受、分析、理解、表现音乐,从而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3、初步学会用委婉、细腻的声音演唱歌曲《化蝶》。
教材简析1、越剧《十八相送》选段是梁山伯为祝英台送行时的一段内容,此段内容是以喜剧情趣的笔调、用对唱形式,刻画了梁山伯的纯朴、忠实和祝英台的热情、真挚。
2、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
作品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
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
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
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以及小提琴、大提琴的音色特点,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
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3、歌曲《化蝶》是著名词作家阎肃用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爱情主题填词而成。
歌词运用简洁的语言,生动描述了梁祝感人的爱情故事。
教学重点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片段的欣赏及讨论。
教学思路本课以越剧《十八相送》为“源”,引出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爱情故事的讲述为线索,在重点片段的欣赏中,引导学生通过感受、体验、想象、表现方式,认识音乐在表现人物和情感中的作用。
并通过补充欣赏让学生感受现代音乐对梁祝的全新的演绎方式。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恋蝶——欣赏越剧《十八相送》感受越剧韵味,了解越剧。
1、提问导入特点,并为欣赏下一作品做好铺垫。
(1)越剧是浙江地方戏剧剧种之一,你能说出一些著名的越剧代表作品吗?(2)导出越剧《梁祝》并请学生说说梁祝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爱情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和情节。
2. 掌握歌曲《梁祝》的歌词和曲调。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梁祝》的音乐录音。
2. 《梁祝》的歌词卡片。
3. 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
4. 图片或视频资源,用于展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源,向学生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和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爱情的理解和感受,以及他们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了解和喜爱程度。
主体:1. 播放《梁祝》的音乐录音,让学生感受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和故事情节。
2. 分发《梁祝》的歌词卡片给学生,让他们跟随歌词一起听歌,并尝试跟唱。
3.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曲调特点和情感表达,讨论歌曲中传达的爱情主题和情4.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段歌词或乐曲中的片段进行表演或演奏。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可以进行舞蹈、戏剧表演或乐器演奏等形式的展示。
5. 学生展示并互相欣赏彼此的表演或演奏,鼓励他们互相给予肯定和建议,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总结:1. 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他们对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和《梁祝》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2.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喜爱程度,并提供相关资源供他们进一步探索和欣赏。
拓展:1.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其他与爱情主题相关的音乐作品,并进行欣赏和分析。
2. 组织音乐分享会或音乐比赛,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和表达能力。
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对故事背景的理解、对歌曲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等。
2. 收集学生的作品或表演视频,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延伸:1. 结合音乐教学与语文教学,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和表演,深入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教案教学目的: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
2、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重点难点: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教学准备:多媒体一、导入:播放《梁祝》音乐片段,教师语言导入。
教师:彩虹万里白花开,花间彩蝶成双对,千年万代分不开,梁山伯与祝英台。
同学们,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家喻户晓,下面请把你们课前收集的有关《梁祝》的资料同大家一起分享。
二、新课教学:(一)出示课件1、请学生(分小组)把自己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梁祝》的资料上台来与大家进行分享(各种传说、故事背景等等)。
老师:我想同学们都听说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请你们分小组上台来介绍一下你们所收集到的有关梁祝的资料。
学生:分小组介绍。
老师:谁来讲讲你所知道的《梁祝》的故事。
学生:讲述故事。
老师:同学们讲得都非常的精彩,说明是用了心去收集的。
(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与学生分享)。
知道梁祝故事的人,听过梁祝音乐的人,都永远会为这种千古传咏的爱情故事所深深撼动,爱情就是这样,它是两情相悦两厢倾慕两性向往生死相随之最完美体现。
而更让人永世不忘的就是那感人心魄的绝唱。
梁祝的化身,就是那翩翩起舞紧密相随的蝴蝶,在云南民间传说中是指美凤蝶。
从它诞生以来,就一直成为世人的爱情楷模和民族伟大情操的典范,它深刻蕴育着民族精神和忠贞理想,中国人民深深喜爱梁祝,世界人民也同样是喜爱梁祝!人民用不同的音乐形式来表达这种情愫,在其中赋予着高尚的精神寄托。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用它那优美动听的音乐向世人讲述着古老而优美动人的传说。
2、展示课件(介绍乐曲)(1)协奏曲的概念。
(是指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一种大型器乐套曲。
传统的协奏曲通常由三个乐章组成。
梁山伯与祝英台 教学设计

第
一
段:
教
学
导
入
1.复习巩固上节课知识
京剧四大名旦____、___、____、____。
京剧四大行当__、__、__、__。
课件显示
2.新旧知识联系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四大民间传说吗?
师:四大民间传说中《梁祝》的故事已流传一千多年,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从古至今,有无数人被“梁祝”的凄美故事所感染,人们更是用各种各样不同的形式来传送这个故事,有关的戏曲种类就多达43种,如京剧、越剧、豫剧、昆曲、吕剧、沪剧等。曲艺种类多达23种,有弹词、清音、评书等。
拓展:民族交响乐的礼赞
分段赏析为本课重点
3.课堂练习(分组讨论)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细欣赏音乐,然后分组交流,谈谈对音乐的感受。
第
三
段:
总结
归纳
知识
1.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音乐形式是____,从____和____中取材,创作者是____和____。
音乐分为___个部分,分别是____________。
4、长亭惜别
速度转慢,小提琴独奏弦乐和竖琴的伴奏下,走出了离别时千言万语、有口难开的悲伤曲调,大提琴的加入描述了十里长亭依依惜别的情景。
二、展开部
1、英台抗婚
大管、大提琴的曲调和锣鼓的音响,造成了一种沉重、恐惧的气氛使人心颤,预示不祥之兆。
2、楼台相会
大、小提琴的独奏对答,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描绘梁祝二人楼台会,互相倾诉的情境。
教师讲解
3.出示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让学生倾听音乐讲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感情故事,从而加深对音乐感情的感受。
教学设计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本课教学内容1、运用绚丽多彩、抒情动人、神奇的中国民间越剧传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剧情简单导入课堂,增强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
2、涉及两个名词解释⑴曲式⑵协奏曲;涉及乐曲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图式;对交响乐有一个初步认识,学好必要有关音乐知识,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
3、用故事中三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情节----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贯穿音乐欣赏中,让学生由难到易掌握音乐中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这三个部分,降低学生欣赏音乐难度,在轻松愉悦中体验音乐。
(二)本课地位和作用1、地位《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在借鉴欧洲协奏曲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以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和多方面艺术技巧的探索过程,塑造了鲜明、感人的音乐形象,成为中国交响音乐民族化的成功之作。
2、作用在国内外演出均引起良好反映,以其中华民族鲜明的风格特点,得到国际公认。
外国音乐家称之为“蝴蝶的爱情协奏曲”曾改编为高胡协奏曲、清唱剧、舞剧,外国舞蹈家将它改编为美丽动人的冰上舞蹈。
《梁祝》已成为飞进世界音乐之林、活跃国际乐坛的“彩蝶”。
(三)、教材重点、难点理解主要音乐片断的含义、唱音乐片断为本节课重点;使学生理解奏鸣曲式结构特点为本节课难点。
二、说大纲音乐教学大纲要求的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审美观念。
要突出学科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欣赏中外优秀具代表性作品,开阔学生音乐视野,选择重视我国优秀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弘扬祖国音乐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掌握什么是曲式和协奏曲2、掌握奏鸣曲结构特点(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和感受音乐作品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创新能力。
(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风格交响乐,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说学法、教法教会学生以下学法:1、创设良好问题情景,让学生获得知识。
苏教小学音乐六下《2梁山伯与祝英台》word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何占豪、陈钢在上海音乐学院就读时的作品,1958年完曲。
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
《梁祝》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
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呈示部、展示部、再现部组成。
作品从故事中撷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的呈示部、展示部及再现部的内容,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充分发挥交响性效果,使之具有民族特色,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
[教学目标] 1、欣赏和掌握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主要音乐片段。
2、初步认识理解曲式结构——协奏曲。
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欣赏过程中音乐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开展一定的联想空间。
[教学重点] 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听赏音乐,如果能了解音乐各表现要素的作用,并具备一些基本的曲式结构常识,那么就可以帮助我们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更好的欣赏和理解音乐。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哪位同学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那么在历史上是否真有这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个人物呢?(讨论,很多同学看过电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让一位同学简单讲述这个古老的传说故事。
通过学生的讲述引出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表现的几个主题,写到黑板上: 1、鸟语花香; 2、草桥结拜; 3、同窗三载; 4、十八相送; 5、抗婚投坟; 6、化蝶。
欣赏用音乐来表现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用小黑板展示预备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奏鸣曲式图。
请同学们按照奏鸣曲式图来分析欣赏作品。
梁山伯与祝英台 音乐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传统爱情故事的背景和内涵。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和思想。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背景和内涵。
2. 学习故事中的经典音乐片段,包括《梁祝序曲》和《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3. 学习演奏《梁祝序曲》的乐器和技巧。
4. 分组进行音乐表演,表达故事情节和情感。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他们对《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了解程度。
2. 播放《梁祝序曲》的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氛围。
二、教学主体(30分钟)1. 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背景和内涵,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
2. 学习《梁祝序曲》的乐器和技巧,如小提琴、二胡、笛子等。
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或现场演示展示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和特点。
3. 学习《梁祝序曲》的乐谱,教授基本的乐理知识,如音符、节拍、节奏等。
4. 分组进行音乐表演,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情节或情感进行表达。
可以使用音乐、舞蹈、戏剧等形式。
三、展示和总结(10分钟)1. 让每个小组进行音乐表演,展示他们对故事情节和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2. 学生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3.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欣赏音乐。
教学资源:1. 《梁祝序曲》音乐片段的录音或视频。
2. 乐器演奏示范视频或现场演示。
3. 《梁祝序曲》的乐谱和音乐教材。
4. 分组音乐表演所需的音乐、舞蹈或戏剧素材。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学习乐器演奏和乐谱阅读时的参与程度和技巧。
2. 评价学生在音乐表演中对情节和情感的表达能力。
3. 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其他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相关的音乐作品,如《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教案)教材分析: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
年写成并首演。
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
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
《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
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
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
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
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教学目的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教学重点: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教学时数:一课时(分钟)教具:音响录音带投影片钢琴小提琴教学过程(找教案?一导入(回忆式)(分钟)一个千古传颂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地旋律,打动了多少爱乐人的心。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样一首令欣赏者为之倾倒的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之一。
下面请一位同学,用她那把心爱的小提琴来为我们演奏这首《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题。
(表演)提问:你在多次演出中都演奏了这首乐曲,你是不是非常喜欢这首作品?为什么呢?(学生回答)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二作品创作背景简析(分钟)这是一部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音乐为素材而写成的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
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蝴蝶的爱情》)。
作品中的两位主人公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历史上是否真有这两个人物呢?(讨论)这一民间传说与史实有很大的出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何占豪、陈钢在上海音乐学院就读时的作品,1958年完曲。
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
《梁祝》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
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呈示部、展示部、再现部组成。
作品从故事中撷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的呈示部、展示部及再现部的内容,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充分发挥交响性效果,使之具有民族特色,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
[教学目标] 1、欣赏和掌握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主要音乐片段。
2、初步认识理解曲式结构——协奏曲。
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欣赏过程中音乐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开展一定的联想空间。
[教学重点] 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听赏音乐,如果能了解音乐各表现要素的作用,并具备一些基本的曲式结构常识,那么就可以帮助我们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更好的欣赏和理解音乐。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哪位同学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那么在历史上是否真有这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个人物呢?(讨论,很多同学看过电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让一位同学简单讲述这个古老的传说故事。
通过学生的讲述引出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表现的几个主题,写到黑板上: 1、鸟语花香; 2、草桥结拜; 3、同窗三载; 4、十八相送; 5、抗婚投坟; 6、化蝶。
欣赏用音乐来表现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用小黑板展示预备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奏鸣曲式图。
请同学们按照奏鸣曲式图来分析欣赏作品。
二、音乐赏析这是以我国人民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里的部分曲调为素材写成的一首单乐章标题协奏曲,全曲以《梁祝》故事中较有代表性的三段剧情——相爱、抗婚、化蝶为主要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1、呈示部:乐曲开始,在轻柔的弦乐震音背景上传来秀丽的笛声,接着双簧管奏出了优美的旋律,呈现出风和日丽、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图画。
在清淡的竖琴伴奏下,独奏小提琴奏出淳朴美丽的爱情主题,然后和大提琴对答,比拟着梁祝草桥亭畔、双双结拜的情景。
在一段自由的华彩尾声过后,引入了活泼的回旋曲,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依依不舍的情景。
2、展开部;沉重的大锣和大提琴、大管的音响预示出不祥的征兆,铜管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
独奏小提琴先用散板奏出祝英台的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接着用强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的主题。
这个由副题变化而来的抗婚音调与引子发展而来的封建主题交替出现,逐渐形成了第一个矛盾冲突的高潮——激烈的抗婚场面。
乐曲转入慢板,小提琴与大提琴对答的奏出了沉痛悲切的曲调,描写了梁祝相会、互诉衷情的情景。
接着音乐急转直下,以散板、快板来表现祝英台在梁山伯坟前向苍天控诉。
这里变化的运用了京剧中倒板和越剧中嚣板的紧拉慢唱的手法,逐渐形成第二个发展高潮——哭灵投坟。
在独奏小提琴奏出最后一个绝句之后,锣鼓管弦齐鸣,祝英台转身投坟,全曲达到最高潮。
3、再现部:长笛和竖琴将音乐带入了神仙的境界,加上弱音器的小提琴重新奏出爱情主题,表现了人民的愿望和想象——梁祝在天上化成蝴蝶,翩翩起舞,人们歌颂着他们忠贞的爱情。
三、拓展1、什么是协奏曲?(听《梁祝》各部节选,提示学生回忆什么是小提琴协奏曲)协奏曲:音乐体裁的一种,是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
小提琴协奏曲:以小提琴为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2、简介乐曲作者何占豪(1933年—)浙江人。
以唱绍兴剧维生的父亲不希望儿子将来像自己一样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在何占豪12岁时,父亲用借来的钱把他送到杭州念初中,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
没想到酷爱戏曲的何占豪最后还是学上了越剧。
一次上海之行让何占豪无意中考上了上海音乐学院进修学习小提琴,并和几位同学组成“小提琴民族学派实验小组”,探索小提琴作品创作和演奏上的民族风格问题。
小提琴协奏曲《粱祝》就是这种探索的成果。
陈钢(1935年—)上海人。
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之一。
早年,他即师从于父亲陈歌辛和匈牙利钢琴家瓦拉学习作曲和钢琴。
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后,他又师从于丁善德院长和苏联音乐专家阿尔扎马诺夫学习作曲与理论,毕业后留校任教。
早在求学期间,他即以其与何占豪合作之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蜚声中外乐坛。
他在七十年代创作的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金色的炉台”、“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恩情”和八十年代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等,也都成为著名的中国小提琴音乐文献。
他还创作了中国第一首竖琴协奏曲和第一首双簧管协奏曲。
陈钢的作品还有交响诗,大合唱和室内乐合奏等。
他的作品以浓郁的民族祖宗情调和丰富的当代作曲技巧巧妙的融合而见长。
3、思考题:《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表达了一种什么精神?音乐中是用什么旋律来描绘“爱情”的?四、结语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我们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命运共同呼吸,是那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十二悲愤、时而憧憬等等。
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乐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丰富了许多许多,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我们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
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
”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
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
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
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离不开它。
栽小树,种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
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
乙说:看了表演后,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丙说: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
2.主持人:水有这么多用处,你们该怎样做呢?(1)(生):我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
(2)(生):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
(3)(生):前几天,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很受教育,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我们再不能浪费水了。
(4)(生):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
3.主持人:大家谈得都很好,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答对了请给点掌声。
(1)(生):小明让爸爸刷车时把水龙头开小点,请回答对不对。
(2)(生):小兰告诉奶奶把洗菜水别到掉,留冲厕所用。
(3)一生跑上说:主持人请把手机借我用用好吗?我想现在就给姥姥打个电话,告诉她做饭时别把淘米水到掉了,用它冲厕所或浇花用。
(电话内容略写)(4)一生说:主持人我们想给大家表演一个小品行吗?主持人:可以,大家欢迎!请看小品《这又不是我家的》大概意思是:学校男厕所便池堵了,水龙头又大开,水流满地。
学生甲乙丙三人分别上厕所,看见后又皱眉又骂,但都没有关水管,嘴里还念念有词,又说:“反正不是我家的。
”旁白:“那又是谁家的呢?”主持人:看完这个小品,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谁愿意给大家说说?甲:刚才三个同学太自私了,公家的水也是大家的,流掉了多可惜,应该把水龙头关上。
乙:上次我去厕所看见水龙头没关就主动关上了。
主持人:我们给他鼓鼓掌,今后你们发现水龙头没关会怎样做呢?齐:主动关好。
小记者:同学们,你们好!我想打扰一下,听说你们正在开班会,我想采访一下,行吗?主持人:可以。
小记者:这位同学,你好!通过参加今天的班会你有什么想法,请谈谈好吗?答:我要做节水的主人,不浪费一滴水。
小记者:请这位同学谈谈好吗?答:今天参加班会我知道了节约每一滴水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
我想把每个厕所都贴上“节约用水”的字条,这样就可以提醒同学们节约用水了。
小记者:你们谈得很好,我的收获也很大。
我还有新任务先走了,同学们再见!水跑上来说: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我“水伯伯”今天很开心,你们知道了有了我就有了生命的源泉,请你们今后一定节约用水呀!让人类和动物、植物共存,迎接美好的明天!主持人:你们还有发言的吗?答:有。
生:我代表人们谢谢你,水伯伯,节约用水就等于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动物:小熊上场说:我代表动物家族谢谢你了,我们也会保护你的!花草树木跑上场说:我们也不会忘记你的贡献!水伯伯:(手舞足蹈地跳起了舞蹈)……同学们的笑声不断。
主持人:水伯伯,您这是干什么呢?水伯伯:因为我太高兴了,今后还请你们多关照我呀!主持人:水伯伯,请放心,今后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再见!4.主持人:大家欢迎老师讲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召开的班会非常生动,非常有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无比珍贵,愿同学们能加倍珍惜它,做到节约一滴水,造福子孙后代。
5.主持人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6.活动效果:此次活动使学生明白了节约用水的道理,浪费水的现象减少了,宣传节约用水的人增多了,人人争做节水小标兵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
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
”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
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
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