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硫磺制酸工艺规程与操作规程要点

合集下载

硫磺制酸工艺的重要环节

硫磺制酸工艺的重要环节

硫磺制酸工艺的重要环节1. 物理性质。

酸浓度大于或等于75%为浓酸,小于75%为稀酸。

硫酸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烟酸打开冒蓝色白烟。

一般情况下其密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到98.3%时,随浓度的增加又逐渐降低。

硫酸的粘度与温度成正比。

T 一定时,硫酸液面上总蒸汽压随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到98.3%时最低,大于98.3%后,因为游离S03浓度的增加,总蒸汽压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发烟硫酸的总蒸汽压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P总=P水+P硫酸+P三氧化硫,当浓度为98.3%时,蒸汽与液体组成相同,达到气液平衡,不能通过加热的方法提高浓度。

当浓度小于98.3%时,P水> P硫酸,无S03当浓度大于98.3%时,P硫酸升高。

发烟硫酸中PS03为主。

沸点随硫酸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至98.3%时达到最高为338 C,以后继续下降,至100%^为296.2 C。

浓度为98.3% 时为恒沸,采用加热不能提高浓度。

2. 化学性质。

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即与金属的反应硫酸能与氢前面的活泼金属(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反应生成该金属的硫酸盐。

稀硫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该金属的硫酸盐。

与氨或其水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铵,利用该反应可以回收焦炉气中的氨。

2NH3+H2S04 =(NH3) 2S04与其他酸类的盐反应时,能逐出较弱或易挥发的酸,由此可制造很多种类的酸Ca3 (PO4)2+2H2SO4 = 2H3PO4+CaSO4浓硫酸对水有强烈的结合作用,工业上可作气体脱水、浓缩硝酸及硝化某些有机物(炸药、有机染料)硝化反应:RH+HNO=3RNO2+H2QH2O+H2SO4= H2SO4?H硫酸也用作脱水、水化、磺化及用作催化剂等。

二、硫磺制硫酸的工艺硫磺制酸的主要工艺流程图如下:1.硫磺的焚烧。

硫磺在空气中达到着火点后即引发燃烧,以S+O2=SO来表示,实际过程较为复杂。

燃烧时会有SO2生成,约占SO2的1%- 5%。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硫磺制酸是一种常见的工艺流程,常用于制取硫酸。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硫磺制酸工艺流程。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硫磺的燃烧、烟气冷却、吸收及浓缩四个步骤。

首先,将硫磺块状物料通过给料机送入燃烧炉中,与空气进行充分的接触并燃烧。

炉内的温度通常控制在400~450摄氏度,硫磺在燃烧过程中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燃烧后会生成大量的烟气,需要通过烟气冷却设备进行处理。

烟气冷却设备通常采用水冷却方式,将高温的烟气经过冷却后使其温度降至约60摄氏度以下。

这一步骤的主要目的是为后续的吸收作准备。

接下来,冷却后的烟气回收到吸收塔中。

吸收塔内部设置有多层填料,用来增加吸收表面积。

烟气在塔内与浓硫酸进行充分的接触,二氧化硫会被浓硫酸吸收。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浓硫酸的质量和浓度对吸收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最后,将吸收塔中的吸收液送入浓缩器进行浓缩。

浓硫酸溶液经过浓缩后,其中的水分含量减少,同时硫酸的浓度增加。

浓缩器通常是一个多效蒸发器,利用蒸发热量使得溶液中的水分蒸发,从而实现浓缩的目的。

整个硫磺制酸的工艺流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烟气的处理和硫酸的浓缩。

烟气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硫酸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而浓缩的程度则决定了最后的硫酸浓度。

因此,工艺条件的控制和设备的运行都需要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进行监控和调整。

硫磺制酸工艺的主要特点是原料易得,投资成本较低,同时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冶金、化工、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是硫磺制酸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因此,在硫磺制酸工艺中还需要加强对废气的处理措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总的来说,硫磺制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工艺流程,通过合理的操作和控制,可以高效地制取硫酸,为工业生产提供必需的原料。

硫磺制酸

硫磺制酸

目录绪论 (2)1 熔硫岗位操作规程 (3)1.1岗位任务与治理范围 (3)1.2工艺流程与操作指标 (3)1.3开、停车方法 (4)1.4岗位操作要点 (6)1.5不正常现象及处理方法 (7)2 焚硫及转化岗位操作法 (8)2.1岗位任务及治理范围 (8)2.2工艺流程与操作指标 (8)3 干吸岗位操作法 (11)3.1岗位任务与治理范围 (11)3.2工艺流程与操作指标 (11)4 锅炉岗位操作法 (14)4.1岗位任务与治理范围 (14)4.2工艺流程与操作指标 (14)5 汽轮机、风机岗位操作法 (16)5.1岗位任务与治理范围 (16)5.2操作指标 (16)6 脱盐水岗位操作法 (17)6.1岗位任务与治理范围 (17)6.2工艺流程与操作指标 (17)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 (21)绪论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生产硫酸的原料主要有硫磺,冶炼烟气和硫铁矿。

硫磺是当前世界硫酸生产的主要原料,全世界硫磺制酸约占75%,硫铁矿制酸约占16%。

与硫铁矿制酸相比,硫磺制酸具有投资省,流程简单,能源利用率高和操作人员少等优点,比硫铁矿制酸更经济,并可减少废水和废渣排放,更好的达到环保要求。

由于天然硫资源缺乏,近几年由于国际硫磺价格降低,国内硫铁矿供应紧张,促使国内硫磺制酸得到很快发展(见附图1)。

我国硫磺制酸发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装置大型化对于硫磺制酸来说,由于工艺流程短,操作控制容易,装置易大型化。

2﹑采用两转两吸新工艺,选用新型催化剂两转两吸流程在工艺﹑设备上日趋成熟,新建装置应尽量采用两转两吸流程,同时应选用高活性﹑低燃点和低压降的新型钒催化剂,从而提高转化率,降低能耗和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30万吨年 液体硫磺制酸及余热发电生产工艺规程

30万吨年 液体硫磺制酸及余热发电生产工艺规程

30万吨/年液体硫磺制酸及余热发电生产工艺规程第一章硫酸的概述第一节硫酸的物理特性硫酸时三氧化硫(SO3)和水(H2O)的化合物,一个三氧化硫分子和一个分子结合得到的就是纯硫酸(H2SO4)。

纯硫酸分子量为98.08.是无色、无臭、透明的油状液体。

工业上生产的硫酸都是纯硫酸(100%)的水溶液,并含有各种杂质。

按国家规定,接触法生产的硫酸产品浓度为92.5%和98%(重量%,下同)的浓硫酸,或含20%和25%有力SO3的发烟硫酸。

浓硫酸(通常指90%以上的硫酸)的腐蚀性非常强烈,能与许多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发生化学作用。

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

当它与布、纸、木材等碳水化合物接触时,便夺去这些物质中的水分子,而只剩下碳,所以这些物质立即变黑而受到破坏。

人的皮肤肌体触及浓硫酸时,也会烧伤,在生产和运输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防护工作。

浓硫酸还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变稀。

因此贮存浓硫酸的容器和设备必须密封。

发烟硫酸暴露在空气中会逸出SO3与空气中得水分结合形成白色烟雾。

一、密度密度是单位体制物质的质量,单位是g/cm³。

但表示硫酸水溶液的密度习惯上多用比重。

比重是指物质的重量与同体积的4℃的纯水重量之比。

由于1cm³容积的4℃纯水重1克。

所以同一物质的比重和密度在数值上是一致的。

在同一温度下,硫酸水溶液的密度随着它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浓度达到97%时密度也达到最大值,过此则递减至100%为止,发烟硫酸的密度也随其中游离SO3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至60%游离SO3时为最大值,过此逐渐减小。

同一浓度的硫酸,它的比重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工厂日常生产控制中,用比重计来测定硫酸的比重,然后对照温度,按表查出它的浓度。

但浓度为96-100%的酸,其比重随浓度而变化的幅度很不显著。

因此较为准确的方法应用双倍稀释比重法测定硫酸的浓度,或用分析方法测定。

硫酸和发烟硫酸的密度见附表1,附表2。

二、结晶温度硫酸的结晶温度,随着硫酸含量的不同而在一个极广的范围内变化,知道硫酸的结晶温度对于搞好生产,贮存和运输等工作有重要意义。

硫磺制酸(30万吨)和硫铁矿制酸(35万吨)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硫磺制酸(30万吨)和硫铁矿制酸(35万吨)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硫磺制酸(30万吨)和硫铁矿制酸(35万吨)工艺流程图及说明硫磺制酸(30万吨/年)生产线工艺流程说明:硫磺制酸生产原理:①硫磺燃烧生成SO2,其反应为:S + O2→SO2②SO2 经“转化”和“吸收”可得硫酸,一般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 制硫酸,其反应为:2SO2 + O2→ 2SO3SO3 + H2O →H2SO4(1)熔硫工段原料硫磺室内储存,由带式输送机送入快速熔硫槽内熔融,加热介质为低压蒸汽,生成的粗制液硫经预涂槽、预涂槽泵送入叶片式液硫过滤器制取精制液硫并贮入地下精硫槽,再由液硫输送泵输入液硫贮罐储存,由精硫泵送至焚硫炉内的雾化磺枪。

(2)焚硫和SO2转化工段液硫由精硫泵加压后经硫磺喷枪机械雾化而喷入焚硫炉,空气经干燥塔干燥并经空气鼓风机加压后与液硫一起燃烧,出焚硫炉的是含10~10.5%SO2、1000~1050℃左右的高温炉气,该高温炉气首先进入余热锅炉回收热量,温度降至425℃再进入转化器的第一段触媒层进行转化。

经反应后,温度升至约600~610℃进入高温过热器回收热量,高温过热器换热后温度降至440℃的炉气进入转化器第二段触媒层进行催化反应,转化器后的温度510℃左右的烟气进入第二热交换器(II换)的管程空间,与来自第一吸收塔经过第三热交换器(III换)预热的SO2气体进行换热,温度降至440℃后进入转化器三段触媒层继续转化,转化后的烟气温度约在457℃左右,进入III换管程空间,与来自一吸塔出口含SO2的工艺烟气换热,降至240℃后进入第一省煤器与余热锅炉给水进行换热,再继续降温至165℃后进入第一吸收塔进SO3吸收,以上的工艺为SO2气体的第一次转化。

完成了第一次转化和吸收的含SO3的工艺烟气,进入转化器四段触媒层继续进行转化,但需要依次进入III换、II换的管程空间进行换热并升温至430℃进入转化器第四段触媒层进行第二次转化,至此,SO2的最终转化率可达到99.8%。

硫磺车间操作规程(全)

硫磺车间操作规程(全)

分发号:受控状态:山东海科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硫磺车间操作规程文件编号:SDHK/C JS 28编制:刘银存审核:批准:山东海科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目录装置一:1.5万吨/年硫磺回收装置第一章:装置生产工艺手册第二章生产操作法第三章事故判断及分析处理方法第四章开停工方案第五章安全技术规程装置二:40万吨/年酸性水汽提装置第一章酸性水汽提装置概述第二章酸性水汽提操作方法第三章酸性水汽提装置开停工操作方法第四章事故处理及事故预案第五章装置安全规程装置三:1万方气柜及其配套脱硫装置第一章装置概述第二章气柜压缩机操作方法第三章气柜装置开停工操作方法第四章事故处理及事故预案第五章安全注意事项装置四:2000方高压干气球罐第一章2000方球罐操作规程第二章开停工方案第三章事故处理1.5万吨/年硫磺回收装置操作规程第一章装置生产工艺手册一、总述1、工艺特点(1)装置重要工艺参数全部引至室内DCS系统进行监控和操作;(2)制硫余热锅炉设计为低压烟管锅炉,充分利用制硫燃烧炉F-2611的高温供热源,发生1.0MPa低压蒸汽,使之过热到251℃并网.(3)进一级转化器的过程气的温度由高温掺合阀自动控制,进二级转化器的过程气的温度用过程气换热器旁路控制.进加氢反应器的尾气与尾气焚烧炉的高温气换热,并设换热旁路自动调节反应器入口温度,省去加氢还原炉一台.(4)进制硫燃烧炉的酸气和空气采用比值调节器进行配比调节,在制硫尾气分液罐D2612出口过程气线上设H2S/SO2在线分析仪,反馈微调进燃烧炉的空气量.(5)一、二、三级冷凝冷却器为组合式共用一个壳程,发生0.3MPa蒸汽,减少了控制调节回路.(6)尾气急冷塔与尾气吸收塔重叠组合为一体节省了占地面积.2、工艺技术路线本装置制硫的基本工艺是采用部分燃烧法,使酸性气在燃烧炉内燃烧,其中的NH3和烃类组分完全氧化分解,而H2S不完全燃烧,约60-65%直接转化为单质硫,其于的H2S又有1/3转化为SO2.H2S 和S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低温Claus反应,制硫转化率达97%以上残余的H2S及SO2和未捕集下的S经加氢还原再生利用,使装置硫收率达到99%以上.3、生产工艺原理(1)制硫工艺原理Claus反应的实质是部分氧化还原反应,其化学反应式为:2H2S + 3O2===2H2O + 2SO2+Q2H2S + SO2===3/XS X+ 2H2O + Q(1)与(2)又可以写成:2H2S + O2===2/XS X+H2O +Q基于反应,在酸气燃烧炉内,约60-65%的H2S转化成元素硫.在酸气燃烧炉内,还同时发生烃类及氨燃烧反应:4NH3 + 3O2 ==2N2 + 6H2O + QCH4+ 2O2== CO2 + 2H2O + QH2S + CO2==COS + H2O + Q2H2S + CO2==CS2 + 2H2O +Q在转化器H2S与SO2在催化剂作用下继续发生低温Claus反应,如式(3)同时还发生有机硫的水解反应.COS + H2O == H2S + CO2 - QCS2 + H2O == H2S + CO2 - Q通过一段高温反应和两级催化反应,H2S转化率可达到97%以上.(2)尾气处理工艺原理含有一定量的H2S、SO2、S X的制硫尾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加氢反应:SO2+ 3H2 == H2S + 2H2OS X+ XH2 == XH2S同时存在极少量的式(8)(9)的反应.加氢尾气中的H2S又被MDEA吸收,净化尾气经焚烧炉焚烧后排放大气,吸收了H2S 的MDEA 经解析后返回尾气吸收塔C-2622,解析后所得再生酸气返回制硫部分处理.4、产品说明1)硫磺的物化性质常温下硫磺是一种淡黄色晶体,温度发生变化时可发生固、液、气三态转变.硫磺熔点为112.8℃-120℃,自燃点232℃,着火点250 ℃, 沸点444.6℃,密度(1.96-2.07×103Kg/m3),闪点207℃,不溶于水,易溶于二硫化碳.硫磺的变态温度如下:固体(S8) 94.5℃单斜晶体(S8) 112.8℃黄色易流动液体(S8) 160℃棕色液体(S8) 190℃深棕色粘性物(S8) 444.6℃黄色气体(S6) 1000℃无色气体(S2)固体硫磺的分子式一般为S8,其结构成马鞍型,当硫磺受热时,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当加热到160℃时,S8的环状开始破裂为开链,随之粘度升高,到190℃时粘度最大,继续加热时长链开始断裂,粘度又重新下降,在130℃-160℃液硫的流动性最好.例如143℃时粘度为7 厘泊,183℃时为9000厘泊.在气态硫中存在着下列平衡: 3S84S612S2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逐渐向右移动,当接近760℃时,几乎全部转化为S2.硫磺的主要化学性质如下: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O2S+ O2==SO2与H2反应生成H2S S+ H2==H2S硫磺的用途:硫磺可用来制造硫酸、CS2 ,橡胶制品行业,在农业上可用来作杀虫剂,医药上可用来制造磺胺等药品.军事工业上可用来制造炸药,食品工业上用来作蔗糖脱色剂等,在半导体工业上也有应用.2)产品质量标准硫磺为固体颗粒状,其质量符合国家工业硫磺标准“GB2449-92”中一等品的要求,硫磺产品指标为:纯度≥99.90%砷含量≤0.001%灰分≤0.04%酸度(H2SO4)≤0.005%水分≤0.1%5、化工原材料1)原料来源及组成本装置的酸气主要来自催化装置的清洁酸气、污水汽提装置排放的含氨酸气,其组成见表:2)催化剂及化学药剂(1)A958脱氧保护型硫磺回收催化剂A958硫磺回收催化剂是一种具有高克劳斯活性和脱氧保护功能的新型硫磺回收催化剂。

硫磺为原料制硫酸工艺流程

硫磺为原料制硫酸工艺流程

硫磺为原料生产硫酸工艺设计人:赵东波学号:********原料:硫磺完成时间:2012年4月一.硫磺制硫酸工艺以硫磺为原料制硫酸,其炉气无需净化,经适当降温后便可进入转化工段,转化后经吸收即可成酸。

该流程无废渣、污水排出,流程简单,成本低。

二.硫磺制酸工艺流程以硫磺制酸工艺流程主要有:原料预处理、熔硫、焚硫及转化、干燥及成品。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说明(1)原料工段固体硫磺由火车运至硫磺仓库,采用人工上料方式,通过一大倾角胶带式输送机将硫磺输送至快速熔硫槽加料口处。

(2)熔硫工段来自原料工段的固体散装硫磺由胶带输送机送入快速熔硫槽内熔化,经熔化后的熔融液硫自溢流口自流至过滤槽中,由过滤泵送入带助滤剂预涂层的液硫过滤器内过滤后流入液硫中间槽内,再由液硫输送泵输送到液硫贮罐内,液硫由液硫贮罐经精硫泵(屏蔽泵)送到焚硫转化工段的焚硫炉内燃烧。

快速熔硫槽、助滤槽、液硫贮罐、精硫槽等内均设有蒸汽加热管,用0.5~0.6MPa蒸汽间接加热,使硫磺保持熔融状态。

助滤槽内设有助滤泵将助滤剂硅藻土预涂到液硫过滤器上。

(3)焚硫及转化工段液硫由精硫泵加压经磺枪机械雾化而喷入焚硫炉焚烧,硫磺燃烧所需的空气经空气过滤器过滤后,再经空气鼓风机加压、干燥塔干燥后送入焚硫炉。

(4)干吸及成品工段空气鼓风机设在干燥塔上游,即硫磺焚烧及转化所需空气经过滤器过滤、鼓风机加压后进入干燥塔塔底,用98%硫酸吸收掉空气中的水分使出塔干燥空气中水分0.1g/Nm3,经塔顶除雾器除去酸雾后的干燥空气进入焚硫炉。

从干燥塔出来的浓度约97.8%的硫酸流入干吸塔循环槽中,与来自第一吸收塔的吸收酸混合后,经干燥塔酸循环泵加压后送入干燥塔酸冷却器中,经冷却至约70℃后送到塔顶进行喷淋。

由转化器第三段出口的气体经冷热换热器和省煤器II回收热量、温度降为172℃后一部分进入第一吸收塔塔底,塔顶用来温度75℃、浓度为98.0%的硫酸喷淋,吸收气体中SO3后的酸自塔底流出进入干吸塔循环槽中,与来自干燥塔的干燥酸进行混合并用工艺水调节循环酸浓度至98%后,再由一吸塔酸循环泵依次送入一吸塔酸冷却器冷却后,送至一吸塔塔顶进行喷淋。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精)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精)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硫磺制酸工艺流程说明(1原料工段固体硫磺由火车运至硫磺仓库,采用人工上料方式,通过一大倾角胶带式输送机将硫磺输送至快速熔硫槽加料口处。

(2熔硫工段来自原料工段的固体散装硫磺由胶带输送机送入快速熔硫槽内熔化,经熔化后的熔融液硫自溢流口自流至过滤槽中,由过滤泵送入带助滤剂预涂层的液硫过滤器内过滤后流入液硫中间槽内,再由液硫输送泵输送到液硫贮罐内,液硫由液硫贮罐经精硫泵(屏蔽泵送到焚硫转化工段的焚硫炉内燃烧。

快速熔硫槽、助滤槽、液硫贮罐、精硫槽等内均设有蒸汽加热管,用0.5~0.6MPa蒸汽间接加热,使硫磺保持熔融状态。

助滤槽内设有助滤泵将助滤剂硅藻土预涂到液硫过滤器上。

(3焚硫及转化工段液硫由精硫泵加压经磺枪机械雾化而喷入焚硫炉焚烧,硫磺燃烧所需的空气经空气过滤器过滤后,再经空气鼓风机加压、干燥塔干燥后送入焚硫炉。

(4干吸及成品工段空气鼓风机设在干燥塔上游,即硫磺焚烧及转化所需空气经过滤器过滤、鼓风机加压后进入干燥塔塔底,用98%硫酸吸收掉空气中的水分使出塔干燥空气中水分0.1g/Nm3,经塔顶除雾器除去酸雾后的干燥空气进入焚硫炉。

从干燥塔出来的浓度约97.8%的硫酸流入干吸塔循环槽中,与来自第一吸收塔的吸收酸混合后,经干燥塔酸循环泵加压后送入干燥塔酸冷却器中,经冷却至约70℃后送到塔顶进行喷淋。

由转化器第三段出口的气体经冷热换热器和省煤器II回收热量、温度降为172℃后一部分进入第一吸收塔塔底,塔顶用来温度75℃、浓度为98.0%的硫酸喷淋,吸收气体中SO3后的酸自塔底流出进入干吸塔循环槽中,与来自干燥塔的干燥酸进行混合并用工艺水调节循环酸浓度至98%后,再由一吸塔酸循环泵依次送入一吸塔酸冷却器冷却后,送至一吸塔塔顶进行喷淋。

另一部分一次转化气进入烟酸塔。

塔内用104.5%发烟硫酸进行喷淋,吸收转化器中的SO3后,由塔底流入发烟酸循环槽,通过来自一吸塔酸冷却器出口的98%硫酸调节浓度为104.5%,然后经烟酸塔循环泵送入烟酸塔酸冷却器,冷却后的发烟酸一部分作为产品送至成品工段,另一部分送入烟酸塔塔顶进行喷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磺制酸工艺规程与操作规程第一部分:工艺规程:一:产品说明:硫酸是三氧化硫(SO3)和水(H2O)的化合物,硫酸的分子式:H2SO4, 纯硫酸的分子量为98.08,是无色、无臭而透明的油状液体。

工业上生产的硫酸都是纯硫酸(100%)的水溶液。

其性质如下:(一)硫酸的浓度与比重:商品硫酸的浓度为≥92.5%,浓度较高的硫酸比重与浓度对照表见下表。

在同一温度下,硫酸水溶液的比重随着它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浓度达到97%时比重达到最大值,过此则递减至100%时为止。

同一浓度的硫酸,它的比重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20℃时硫酸的比重与浓度对照表(二)硫酸的结晶温度:在浓硫酸(指浓度在90%以上)范围内,98%硫酸结晶温度-0.7℃,93%硫酸结晶温度-27℃。

因此,商品硫酸为93%的硫酸。

(三)硫酸的沸点和蒸汽压:当硫酸浓度在98.3%以下时,它的沸点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浓度为98.3%的硫酸,沸点最高(336.6℃),以后则开始下降。

100%硫酸的沸点为296.2℃。

硫酸水溶液上面的总蒸汽压,随其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当浓度增加到98.3%时,蒸汽压降至最小值。

硫酸上面的蒸汽是由H2O、H2SO4和SO3分子的混合物所组成。

在这种情况下,仅98.3%硫酸的蒸汽成分与液体成分相同。

水蒸汽压小是硫酸的重要性质。

温度越低、浓度越高,酸液面上的水蒸气平衡分压越小。

用浓硫酸来干燥气体就是利用了这一性质。

(四)硫酸的稀释热:硫酸能以任何比例与水混合。

硫酸中加入水就有热量放出,用水稀释的浓度越低,放出的热量越多。

如果将硫酸无限稀释下去,直到再加水也不会有热量发生,这样整个过程放出热量的总和称为溶解热或无限稀释热,它等于22000卡/摩尔。

由于浓硫酸的稀释热很大,同时由于酸、水比重上的差异,因此,在实验室中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硫酸,必须将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同时不断搅拌,以防反应过剧造成酸沫飞溅伤人。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往浓硫酸中加水时应当用密闭设备,上设足够大的水汽排出口,而且加水不可过猛。

(五)浓硫酸的特性:(1)、吸水性: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浓硫酸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而变稀,工业上利用这一性质将其作为空气或气体的干燥剂。

而储存浓硫酸的设备或容器必须密闭,以防吸水。

(2)、脱水性: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脱水性,浓硫酸能按水分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2:1)夺去有机物中(如:蔗糖、木屑、纸屑、棉花等),而使被脱水的物质碳化而变黑。

如:C12H22O11=12C+11H2O(3)、强氧化性:硫酸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强酸,除具有强酸的一般共性外,浓硫酸还具有强氧化性。

常温下,浓硫酸与钢铁作用,能在钢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铁薄膜,它保护内部的钢铁不再受腐蚀。

因此,一般能用钢铁设备储运浓硫酸。

(六)、工业硫酸的质量标准:GB/T534----2002二:生产原理:固体硫磺用蒸汽间接加热熔融后,在焚硫炉内与空气结合燃烧,其反应式:S + O2 =SO2二氧化硫在转化器内,在钒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氧化)成三氧化硫,其反应式:SO2+ 1/2 O2= SO3三氧化硫在吸收塔内与浓硫酸中的水结合生成硫酸,其反应式:SO3+ H2O = H2SO4三:原辅材料及消耗定额:四:包装、运输和储存:工业硫酸的包装,数量较小可用瓷坛或塑料桶包装;数量较大应装于专用的槽车(船)内运输,槽车(船)应定期清理。

工业硫酸的储存一般用钢制容器密闭储存。

硫酸的储运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消防、危险品的安全条例。

每批出厂硫酸的包装容器上应有清晰的符合GB190—1990中规定的“腐蚀品”标志。

五:环境保护(一)环保检测及“三废”处理。

硫磺制酸装置环保主要检测点为:硫磺库的扬尘检测、风机房的噪声检测、尾气烟囱SO2含量的检测等。

硫磺制酸生产“三废”处理:1、废渣:硫磺制酸液硫过滤机产生少量滤渣,年约30吨左右,此废渣可用作磷石膏制水泥的辅料,地坪冲洗微酸性水用尾吸塔二次石灰乳中和产生少量硫酸钙,年约24吨,用净化沉降器固液分离后,硫酸钙用作水泥原料。

2、废水:硫磺制酸生产废水主要是地坪冲洗水,前已述及,此废水中和、固液分离后,清液做地坪冲洗水循环使用。

3、废气:硫磺制酸生产的废气主要是尾气烟囱排放的含SO2尾气,工艺采用“两转两吸”,且设计增加了尾气吸收塔,尾气SO2排放2.38kg/h,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二)“三废”处理的措施、方法及标准。

1、废渣、废水零排放:硫磺制酸一般视作无废渣排放,我公司将少量滤渣和硫酸钙用作水泥原、辅材料,达到零排放;冲洗地坪水中和、固液分离、循环使用,达到零排放,废水排放执行GB8978—1996标准。

2、废气排放:采用“两转两吸”加尾气回收,尾气SO2排放2.38kg/h。

废气排放执行GB16297—1996标准。

3 、噪声:硫磺制酸厂界噪声主要是主风机噪声,采用风机房封闭玻璃窗减小噪声。

厂界噪声执行GB12348—2008标准。

4、粉尘:硫磺制酸的粉尘主要是硫磺库的粉尘,采用原料颗粒硫磺采购时严格执行标准,降低原料粉磺量;生产过程中,降低铲车铲磺时的扬尘。

车间粉尘执行GBZ2—2002标准。

(三)“三废”排放及处理一览表。

第二部分:工艺操作规程:一:熔硫岗位操作规程: 1、 工序任务:利用锅炉蒸汽(温度160℃-170℃)将硫磺在快速熔硫槽内进行融化为液体,并通过调节蒸汽,使液硫温度稳定在135—145℃之间,快速熔硫槽、粗硫槽、精硫槽液位稳定在60—80%槽高。

2、 工艺流程及主要控制参数: 2.1 工艺流程方框图:2.2工艺流程叙述:硫磺经铲车加入到硫磺储斗,通过高倾角皮带机送至快速熔硫槽,经蒸汽盘管加热熔化成液体硫磺。

快速熔硫槽液硫经溢流口溢流至粗硫槽,在粗硫槽加入助滤剂搅拌均匀后,再经粗硫泵打入液硫过滤机预涂,此时液流过滤机回流至粗硫槽,预涂合格后,开启液流过滤机至精硫槽的管道阀门,将过滤液硫送至精硫槽,当精硫槽液位至槽高的1/2以上后,启动精硫泵将液流打入液流储罐备用。

来自余热锅炉的0.6MPa 蒸汽,作为熔硫蒸汽进入快速熔硫槽熔硫,蒸汽冷凝水进入冷凝水总管。

0.6MPa 蒸汽也作为保温用汽,进入管道夹套内、粗硫槽和精硫槽内加热盘管内进行保温。

冷凝水进入冷凝水总管回流至冷凝水箱,统一回收送回脱盐水箱。

2.3主要控制参数:3、操作:3.1开车3.1.1、开车前的准备工作:3.1.1.1 系统设备管线经检查,试压合格,无跑、冒、滴、漏现象。

3.1.1.2 各槽、贮罐内杂物已检查、清理干净。

3.1.1.3 各运转设备盘车检查、试运行正常、各仪表、电器设备试调合格。

3.1.1.4 预备硅藻土500kg 、纯碱1吨。

3.1.2.熔硫开车3.1.2.1 打开蒸汽阀门对所有设备、管道进行暖管(阀门开度要小,待蒸汽冷凝水排完后逐步开大)。

同时检查管道有无泄漏,疏水器是否正常。

3.1.2.2 用铲车将固体硫磺加入硫磺储斗,然后开启皮带机,向快速熔硫槽内加入固体硫磺埋过蒸气盘管,调节蒸汽阀控制熔硫蒸气压力为0.5-0.6MPa,蒸汽温度为160℃—170℃。

3.1.2.3 待硫磺全部熔化至熔硫槽液位超过2/3时,启动搅拌浆,连续均匀地加入固体硫磺。

3.1.2.4 当液硫溢流至粗硫槽,且液位达1/2时,向粗硫槽加入硅藻土约100Kg,同时启动粗硫槽搅拌机,搅拌均匀(时间约需1小时),根据液硫酸度适量加入纯碱。

粗硫槽液位达80%时,启动粗硫泵对液硫过滤机滤网进行预涂,此时液硫回流至粗硫槽。

取样分析合格后,液硫回流至精硫槽,当精硫槽液位达1/2时,开启精硫泵将液硫打至液硫贮罐待用,整个过程应注意各槽液位,保持流量平衡。

3.1.2.5 待液硫贮罐液位达到开车要求时(约300吨以上),联系焚硫岗位准备向焚硫炉喷硫。

(此时要确认输磺管道已进行蒸汽暖管,调节蒸汽阀门对精硫进行保温)。

3.2、正常操作及故障分析处理:3.2.1送液硫时槽内蒸汽盘管不得露出液面。

3.2.2蒸汽压力按指标控制,须始终保持系统保温蒸汽供给正常。

3.2.3控制液硫储槽液位,防止各槽漫磺或液位过低。

3.2.4当液硫储罐达到规定液位时,停止向料斗输送固体硫磺。

3.2.5发现有着火苗头用蒸汽或水及时扑灭。

3.2.6根据硫磺酸度按比例连续加碱中和酸度,防止腐蚀设备。

3.2.7按时认真将投料量和控制参数记录在操作记录本上。

4、停车4.1长期停车4.1.1计划长期停车前,要将各罐池,槽内液硫用完再停车。

4.1.2及时打开排渣口清理磺渣(放磺时注意安全,以防烫伤),最后关闭加热蒸汽。

4.1.3将各槽搅拌、液硫泵拆出检修备用。

4.1.4清空过滤机备用。

4.2.短期停车4.2.1接到停车通知,停止投磺,待硫磺走完停皮带机,调节熔硫蒸汽,维持0.4MPa蒸汽压力进行保温。

4.2.2 不停搅拌,如需检修搅拌按长期停车处理。

4.2.3 停车时间长,若需要停汽,在停车前将槽内液硫温度提高至指标上限。

二:焚硫及转化岗位操作规程:1、工序任务1.1负责将液硫与干燥空气中的氧燃烧生成SO2;1.2负责将SO2转化成SO3,并控制焚硫转化的工艺指标,负责焚硫转化工序的设备操作及维护保养。

1.3 负责焚硫转化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安全供给汽轮机,并送出合格的低压蒸汽供磷铵使用。

1.4负责根据生产要求进行风机风量调节。

1.5负责对备用风机进行盘车,每班盘1次。

2、工艺流程及主要控制参数:2.1工艺流程方框图:3、操作:3.1开车:3.1、开车前的准备工作:3.1.1开车前应准备好全部生产原料,包括硫磺、开车母酸、柴油等已齐全、合格备用。

液硫已正常供气保温备用,脱盐水装置能正常稳定供水,DCS系统已能正常运行。

3.1.2开车前操作人员应全面检查本岗位所属设备、管道、阀门、仪表、取样点是否完好、合格,各人孔、盲板是否已封死,阀门开关自如,且全部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并进行确认。

系统各设备、管线经检查,试压合格,无跑、冒、滴、漏现象发生。

3.1.3所有运转设备盘车试运行正常,单机试车正常。

确认锅炉可上水后,打开锅炉气包放空阀,启动多级泵,向锅炉缓慢上水至低液位指标。

3.1.4原始开车前必须按烘炉方案对焚硫炉、转化器提前进行烘烤,按锅炉煮炉方案对锅炉加药进行煮炉,按蒸汽管道吹扫方案用蒸汽对蒸汽管道进行吹扫,直到管道内无杂物为止。

3.1.5油罐内贮存足够轻柴油,接好油枪、油管及油泵;3.1.6焚硫炉炉膛清理干净,检查耐火砖是否完好,检查进口空气调节阀的可靠程度;3.1.7在火门孔内铺一块铁皮,架好油枪,放好引火棉纱或木柴;3.1.8液硫泵应清理干净,液硫管道应试压合格,液硫泵试运转,各处阀门灵活好用,加热盘管完好。

3.1.9锅炉保持正常水位、干吸工序干燥塔,吸收塔进行酸循环,联系熔硫工序、脱盐水工序作好开车准备:3.1.10了解本工序被检修的阀门、管道设备情况及触媒筛分装填情况,电动装置最好点动试其开关是否有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1.11要熟悉了解各测温点、测压点、取样点所处位置,状态完好;3.1.12备好记录表,熟悉控制记录点的编号3.1.13分析室要预备好分析器具、药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