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作用能量的释放方式
呼吸作用23

2、 O2:氧气对无氧呼吸有用。
4、水: 自有水含量高,呼吸作用旺盛。
因此,储存食物时,要求低温、低湿、 低氧。
二、有氧呼吸于无氧呼吸中气体变化分析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1、吸入O2量与放出CO2量相同 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 2、不吸入O2,但放出CO2 只进行无氧呼吸。 3、吸入O2量比放出CO2量少 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 ②丙酮酸不彻底分解
2C3H4O3 + 4[H] 2C3H4O3 + 4[H]
酶 酶
场所:细胞质基质
2C2H5OH + 2CO2 +少量能量 2C3H6O3 + 少量能量
1、为什么不同的细胞 无氧呼吸产物不同?
想一想
酶不同
2、为什么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很少呢?
分解不彻底,产物中储存着很多能 量。1mol葡萄糖不彻底分解,释放 196.65kj能量,其中61.08kj能量储 存在ATP中,其余以热能形式散失。
第一阶段相同
实质相同: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五、呼吸作用的意义
1、为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为其他化合物合成提供原料。
1、在无氧条件下,丙酮 酸能进入线粒体进行有氧 呼吸第二阶段吗?
想一想
不能。
2、病毒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
既不进行有氧呼吸也不进行 无氧呼吸。
一、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1、温度:主要影响酶的活性。
三、无氧呼吸
1、概念
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 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 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 的过程。
【注】 ①场所: 细胞质基质 ②无O2参与,分解不彻底。
七年级(初一)生物 生物 第4章呼吸作用

过低:(1)无氧呼吸产生酒精;(2)能量不足,有机物过度消耗;(3)没有丙酮酸氧化过程,缺乏新物质合成的原料。
3、CO2 是呼吸作用的最终产物,当外界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时,脱羧反应减慢,呼吸作用受到抑制。
4、机械损伤 机械损伤会显著增加呼吸速率, 因此在运输、储藏多汁果实、蔬菜时,尽可能防止机械损伤。
二、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Significances)
(一)呼吸作用提供植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大部分能量
(二) 呼吸过程为其他化合物合成提供原料
三、呼吸速率和呼吸商
1、呼吸速率 植物的呼吸速率可以用植物的单位鲜重、干重或原生质(以含氮量)表示,或者在一定时间内所放出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或所吸收的氧气的体积来表示。
2、呼吸商 呼吸商(RQ)是表示呼吸底物的性质和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如1h)内,放出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与吸收氧气的物质的量的比率叫作呼吸商。
当呼吸底物是糖类(如葡萄糖)而又完全氧化时,呼吸商是1。如果呼吸底物是一些富含氢的物质,如脂肪或蛋白质,则呼吸商小于1。如果呼吸底物只是一些比糖类含氧多的物质,如已局部氧化的有机酸,则呼吸商大于1。
区别: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1、以CO2和水为原料
1、以O2和有机物为原料
2、产生有机物和O2
2、产生CO2和水
3、叶绿素捕获光能
3、有机物的化学能暂存于ATP或散热
4、通过光合磷酸化产生ATP
4、通过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磷酸化形成ATP
5、H2O的H转移到NADP(形成NADPH)
5、有机物的H转移到NAD(形成NADH)
最适温度保持稳态的最高呼吸速率的温度,一般植物为25~35℃高于光合最适温度,处于此温度,净光合积累由于呼吸消耗而减少,对生长不利。
呼吸作用

二氧 +水+能量 化碳
产物
原料
影响呼吸作用的外界因素:
知识总结: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有光无光 光 条件 叶绿体 线粒体 场所 区 原料 CO H O 有机物、氧气 2、 2 别 CO2、H2O 产物 有机物、氧气 能量 光能转化成化学 化学能转化成生 转化 能 命活动的能量
联系
相互对立
相互依存
意义
呼吸作用释放出了能量(热量)P69 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P70 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70
3、呼吸作用的意义P71最后一段
植物体的呼吸作用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 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 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 生命活动的需要。
实质:分解有 机物、释放能 量
公式
有机物 +氧气
(储存着能量)
呼吸作用产生 了二氧化碳
实验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会 浑浊 变 ;结果表明:种子萌发 时放出了二氧化碳 。
呼吸作用消 耗了氧气
煮 熟 的 种 子
实验现象是:甲瓶中蜡烛火焰 熄灭 ,乙 瓶中蜡烛仍在 燃烧 。结果表明:种子 萌发时吸收了空气中 氧气 。
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将新鲜的和烫过的蔬菜 装入不漏气的黑色塑料 袋中,插入软管扎紧袋 口,并用止水夹夹紧软 管,将软管插入盛有石 灰水锥形中, 1、你能判断哪个是装 有烫过的菜? 2、此实验能得出的结 论是——
让学习成为我们自己的事情!
1、课本、备战策略。 2、背诵:课本71页呼吸作用的表达式
有机物 + 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储存着能量)
《策略—讲解篇》第15 页的知识梳理。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概念、公式、 意义、应用 实验
生物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
促进水分吸收和运输
蒸腾作用能够产生蒸气压差,促进根部对水分的吸收和向上运输,同 时将营养物质输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调节体温
蒸腾作用能够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避免过度曝晒导致的热害。
维持水分平衡
蒸腾作用有助于维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防止过度失水导致的萎蔫 现象。
促进气体交换
蒸腾作用能够促进植物体内的气体交换,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的正常进行。
蒸腾作用的调节
环境因素调节
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在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植物的蒸腾作用较强;湿度过 高则会抑制蒸腾作用。
生理调节
植物通过气孔开度、叶肉细胞排列等生理机制调节蒸腾作用。例如,在缺水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以降低蒸腾 作用。
03
呼吸作用与蒸腾作用的 联系
呼吸作用与蒸腾作用的相互影响
呼吸作用的类型
有氧呼吸
在有氧条件下,有机物彻底氧化 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 释放大量能量。
无氧呼吸
在无氧条件下,有机物不彻底氧 化分解,产生酒精、二氧化碳或 乳酸,同时释放少量能量。
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01
02
03
提供能量
维持酸碱平衡
促进新陈代谢
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是生物体进 行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如运动、 生长、发育等。
04
生物呼吸作用和蒸腾作 用的实际应用
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提高作物产量
通过合理灌溉和施肥,增强植物 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促进植 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节水灌溉
利用植物的蒸腾作用原理,采用 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有 效节约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
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的呼吸与能量转换

植物呼吸与光合作用:探讨植物呼吸与光合作用的相互影响,以及如何提高植物的能量转换效 率。
植物呼吸与生长:研究植物呼吸与生长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调节呼吸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 育。
植物呼吸与环境适应性:分析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呼吸变化,以及如何提高植物的适应性和生 存能力。
植物呼吸与其他生理过程:探讨植物呼吸与其他生理过程的相互关系,如植物激素、营养物质 运输等,以及这些相互关系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活动
合成有机物: 呼吸作用释放 的能量用于合 成有机物,如 蛋白质、核酸
等
促进生长:呼 吸作用产生的 能量和中间产 物可促进植物
生长和发育
抵抗逆境:呼 吸作用产生的 能量有助于植 物抵抗逆境, 如干旱、低温
等
植物呼吸能够提供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植物呼吸能够调节体温,适应环境温度变化 植物呼吸能够促进水分吸收和运输,适应水分条件 植物呼吸能够影响植物形态结构,适应光照、土壤等环境条件
应用前景:通过优化植物呼吸过程,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挑战:如何平衡植物呼吸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未来研究方向:深入探究植物呼吸的分子机制,发掘更多具有应用价值的基因资源 跨学科合作:植物呼吸研究需要与农业、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领域进行交叉融合,共 同推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汇报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XX
研究方向:探讨植物如何适应气候变化,提高抗逆性 研究重点:分析植物呼吸在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变化下的响应机制 研究目标:为培育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作物提供理论支持,保障粮食安全 研究价值: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植物呼吸的遗传学研究:探索植物呼吸相关基因的变异和表达,以改良植物的 呼吸效率和抗逆性。
呼吸的公式

呼吸作用过程:有机物+氧(通过线粒体)→二氧化碳+水+能量C₆H₁₂O₆+6H₂O+6O₂-------6CO₂+12H₂O+能量有氧呼吸公式:第一阶段C₆H₁₂O₆酶→细胞质基质=2丙酮酸+4[H]+能量(2ATP)第二阶段2丙酮酸+6H₂O酶→线粒体基质=6CO₂+20[H]+能量(2ATP)第三阶段24[H]+6O₂酶→线粒体内膜=12H₂O+能量(34ATP)总反应式C6H12O6+6H₂O+6O₂酶→6CO₂+12H₂O+大量能量(38ATP)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水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转变为热能而散失,另一部分储存在ATP中。
当ATP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时,就把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的分裂,植株的生长,矿质元素的吸收,肌肉收缩,神经冲动的传导等。
扩展资料:同样多的有机化合物,进行无氧呼吸时,其产生的能量,比进行有氧呼吸时要少。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是细胞内不同的反应,与生物体没直接关系。
即使是呼吸氧气的生物,其细胞内,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呼吸作用的目的,是通过释放食物里的能量,以制造三磷酸腺苷(ATP),即细胞最主要的直接能量供应者。
呼吸作用的过程,可以比拟为氢与氧的燃烧,但两者间最大分别是:呼吸作用透过一连串的反应步骤,一步步使食物中的能量放出,而非像燃烧般的一次性释放。
在呼吸作用中,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被分解成更小的分子,透过数个步骤,将能量转移到还原性氢([H])(化合价为-1的氢)中。
最后经过一连串的电子传递链,氢被氧化生成水;原本贮存在其中的能量,则转移到ATP分子上,供生命活动使用。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能量转换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能量转换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内两个关键的代谢过程,它们在能量的转换中起着相反的作用。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和某些微生物能够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而呼吸作用则是指植物和动物通过氧气氧化有机物质,使能量得以释放出来并用于细胞活动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探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
一、光合作用的能量转换过程光合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生化过程,其主要分为光能捕获、光化学反应和碳固定三个阶段。
首先是光能捕获阶段,叶绿素是光合作用中的重要色素,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能量。
当叶绿素吸收到光子时,光能就被转化为激发态的电子。
这些电子随后被传递给光化学反应中的反应中心,转化为高能化合物。
接下来是光化学反应阶段,光能转化为高能化合物的过程。
通过光合作用中的一系列反应,电子被激发并转移到较高能级的分子中。
这些高能分子最终被用来合成三磷酸腺苷(ATP)和还原型辅酶NADPH。
ATP和NADPH是细胞中的能量和还原力的主要载体。
最后是碳固定阶段,也就是光合作用的最终阶段。
在这个阶段,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二氧化碳被固定,并利用ATP和NADPH的能量,参与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质。
这个过程中,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总结起来,光合作用是一种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通过光化学反应和碳固定阶段,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ATP和NADPH,为细胞提供能量和还原力,同时合成有机物质。
二、呼吸作用的能量转换过程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氧化代谢过程,通过有机物质与氧气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ATP,并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
呼吸作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糖解、Krebs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首先是糖解阶段,也称为糖分解。
在这个阶段,葡萄糖被分解成两份的三碳糖(酸性的丙酮酸)以及NADH和一些ATP。
这个过程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
其次是Krebs循环,也称为三羧酸循环。
此阶段中,三碳糖被氧化,产生一些ATP、NADH和FADH2,同时也释放出一些CO2。
第五章呼吸作用

第二节 呼吸代谢途径
一. 无氧呼吸的代谢途径(EMP途径) (一)酵解与发酵的涵义 1. 酵解:葡萄糖分解成 2 分子丙酮酸并产生 ATP 的代谢过程。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 能进行。 普遍存在 2. 发酵:无氧条件下,微生物将葡萄糖或其 他有机物发酵分解生成乙醇或乳酸,并产 生ATP及NADH的代谢过程。
三、呼吸作用的其它途径: 1.乙醇酸氧化途径: 发生在光合组织中的光呼吸; 水稻根中的供氧; 2.乙醛酸循环: 发生在乙醛酸体内, 底物是乙酰辅酶A , 产物 是琥珀酸,作用是将脂肪转化成糖;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
项目 呼吸场所 呼吸条件 有氧呼吸 细胞质 线粒体 有O2参与 无氧呼吸 细胞质 无O2参与
第五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3)
第一节 呼吸作用的概念、意义与度量
一.呼吸作用的概念、特点与意义 1.呼吸作用的概念 呼吸作用:植物的生活细胞经过某些代谢途径 使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 呼吸基质: 呼吸作用中被分解的有机物称为呼吸基质。 自然界最普遍、最直接的呼吸基质是葡萄糖; 其他一切有机物经过转化都可以做为呼吸基 质。
三.呼吸作用的度量
1.呼吸速率: 单位时间单位重量的植物组织所放出的CO2 的量或吸收的O2气的量。 ※呼吸速率在植物生理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⑴代表生命状态的强弱; ⑵表示能量供应状态;判断某过程与能量的 相关程度; ⑶表示物质的消耗强度; ⑷判断某一条件对植物生理过程的影响:
2.呼吸商(RQ): 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放出的CO2量与吸 收O2气量的体积比或摩尔比。 放出的CO2(体积或摩尔) RQ= 吸收的O2(体积或摩尔) • 意义: 一般不用来判别呼吸强弱,而是用来判断呼吸 基质性质或氧气供应状况的指标。
呼吸产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作用能量的释放方式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它通过将有机物分解为二
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在呼吸作用中,能量的释放方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糖类的分解、脂肪的氧化以及
蛋白质的降解。
一、糖类的分解释放能量
糖类是生物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其分解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糖酵解和细胞呼吸。
糖酵解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它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并释放出
少量的能量。
这是一种快速产能的方式,但效率较低。
例如,在进行
高强度运动时,肌肉组织会通过糖酵解来满足能量需求,但会产生乳
酸堆积,造成肌肉酸痛感。
细胞呼吸是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它将糖类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这是一种高效的能量释放方式,它发生在线粒
体中,包括三个步骤:糖类的有氧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通过细胞呼吸,生物体可以最大程度地获取能量,并将其储存为三磷
酸腺苷(ATP),为细胞的各项功能提供所需能量。
二、脂肪的氧化释放能量
脂肪是生物体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其分解产生的能量远远超过糖类。
当糖类供应不足时,生物体会转而利用脂肪来获得能量。
脂肪的氧化也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其过程被称为β-氧化。
在β-氧
化中,脂肪酸被逐步切割成较小的脂肪酰基,同时产生乙酰辅酶A进
入细胞呼吸过程。
通过脂肪的氧化,生物体可以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并将其储存为ATP,以满足细胞和组织的能量需求。
三、蛋白质的降解释放能量
蛋白质是组成细胞和组织的重要物质,一般情况下并不是主要的能
量来源。
但在极端情况下,如长时间的饥饿或剧烈运动,生物体会将
蛋白质作为能量来源,并通过氨基酸的降解产生能量。
蛋白质的降解主要发生在肌肉和肝脏中,它包括蛋白质的水解、氨
基酸的去氨和三羧酸循环等步骤。
在这个过程中,氨基酸被转化为乙
酰辅酶A进入细胞呼吸,释放出能量。
综上所述,呼吸作用能量的释放方式主要有糖类的分解、脂肪的氧
化以及蛋白质的降解。
这些过程都通过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来满足生物体的能量需求。
不同的能量释放方式具有不
同的特点和适应场景,通过合理调节这些过程,生物体能够灵活地满
足自身的能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