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诊治新进展的护理指导

合集下载

青光眼护理常规

青光眼护理常规

-*-------------------------------------------------*-
青光眼护理常规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
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分为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

【护理评估】要点
1、有无焦虑、恐惧情绪及其程度。

2、有无眼部疼痛、虹视、恶心、呕吐的症状。

3、眼压升高情况、角膜、结膜有无水肿、瞳孔有无散大。

4、视力、视野变化及病情变化。

【常见护理问题】
1、疼痛与眼压高、手术创伤有关。

2、焦虑与病因、担心手术效果有关。

3、感知改变:视力障碍与眼压高致角膜水肿、视神经损伤有关。

4、睡眠形态紊乱与术后疼痛、眼压高致眼痛、头痛有关。

5、有眼压增高的危险与手术有关。

6、自理能力缺陷与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有关。

7、知识缺乏:缺乏青光眼防治知识。

8、功能障碍性悲哀与视力、视野损害有关。

9、有外伤的危险与绝对期青光眼视力完全丧失有关。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加强心理护理,避免紧张及情绪波动,注意劳逸结合,阅读时间不宜过长,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青光眼护理常规。

改善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行为的护理方式分析

改善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行为的护理方式分析

改善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行为的护理方式分析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其特点是眼内压力升高,引起视神经损伤和视野缩小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视力。

由于青光眼患者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和定期进行检查,因此其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行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从以下方面分析如何改善青光眼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行为的护理方式。

一、医学知识普及针对青光眼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不足的情况,提高其医学知识的普及度至关重要。

护士可以在诊所或医院建立青光眼知识普及小组或宣传栏目,为患者提供有关青光眼的治疗、预防、饮食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知识。

另外,护士还可以在日常护理中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指导,给予患者详细的治疗方案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协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和理解程度,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自我管理。

二、药物治疗管理青光眼是一种慢性疾病,对于药物的治疗管理必须严格把握。

护士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来引导患者改善遵医行为:1.提醒患者按时服药,避免漏服、重复服药或过量服药,并根据临床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2.告诉患者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防止因副作用而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医疗康复。

3.对于担心药物致病的患者,应给予充分的解释和引导,帮助其改变不必要的心理和生活方式。

4.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护士应当留意患者的用药情况,并参与患者用药的记录和监督工作,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

三、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青光眼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护士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协助患者定期检查:1.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提醒患者按时前来复诊和检查,包括眼压、视场和视神经损害等情况的检测。

2.加强患者的检查知识培训,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检查测试技术和操作方法,帮助患者正确获得检查结果,协助医生对病情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和治疗建议。

3.制订检查历史记录,记录每次检查的具体内容和结果,以便于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

四、生活方式管理青光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相关的饮食、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管理措施。

一例青光眼的个案护理

一例青光眼的个案护理

一例青光眼的个案护理我们护理团队开始对她进行护理。

说实话,护理可不是个轻松的活儿。

首先得给阿姨张普及一下青光眼的知识。

青光眼就像个“隐形杀手”,悄悄地影响着视力,早期症状可能很难察觉。

我们得让她明白,这玩意儿不能小觑,得及时就医。

阿姨张听了之后,心里那叫一个明白,决心一定要配合治疗。

随后,医生给她开了一些眼药水,阿姨张听了以后,脸上露出了无奈的笑容,嘟囔着:“这年纪了,还得滴药水,真是受不了啊!”为了让阿姨张能顺利用药,我们开始和她建立良好的沟通。

每次给她滴药水时,咱们都像是进行一场“滴药大赛”。

我们一边小心翼翼地给她滴药,一边调侃说:“阿姨,您要是继续这样坚持下去,我们可以为您颁发‘滴药冠军’证书哦!”阿姨张听了哈哈大笑,立刻轻松了许多。

照顾老人,最重要的就是让她们感觉到温暖和关心。

咱们不仅仅是给她身体上治病,更要在心理上陪伴她,让她觉得不孤单。

随着治疗的深入,阿姨张的情绪开始逐渐好转。

她每天都能准时来医院复查,每次见到我们,都会像见老朋友一样,聊聊家常,分享她的喜怒哀乐。

护理不仅是技术活,更是个体贴心的活儿。

阿姨张有时候会跟我们讲她年轻时的故事,那个年代的艰辛和奋斗,听得我们心里暖暖的。

每当她说到自己为家庭操劳的点滴时,眼里总是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有一天,阿姨张忽然问我们:“你们觉得老了之后会是什么样子?”这问题问得我们一时无语。

我们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一位护士憨厚地说:“当然是像您一样,依然活得精彩!”阿姨张听了,笑得前仰后合,像个孩子一样,真是乐呵的样子。

看她开心,我们也跟着开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阿姨张的眼睛渐渐恢复了些许视力,医生说情况稳定了,真是让人松了一口气。

她那种“我又能看见了”的喜悦,真是没法用语言形容。

每次来复查,阿姨张都会带些小零食,感谢我们这些小护士们。

她说:“你们可真是我的守护天使!”听到这话,咱们心里都暖暖的,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治疗结束后,阿姨张临走时,竟然给我们每个人都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拥抱。

青光眼的护理常规

青光眼的护理常规

青光眼的护理一、护理评估(一)术前护理1、有无遗传史和家族史、外伤史、白内障或虹膜睫状体炎病史,使用糖皮质激素超过一周以上的用药史。

2、有无剧烈头痛、眼眶痛、眼胀痛或伴同侧头痛及视力急剧下降。

3、眼压、视力和视野缺损情况。

(二)术后护理1、了解手术方式及术中情况。

2、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出。

3、观察有无眼部胀痛、头痛、恶心等反应。

4、注意手术眼眼压、非手术眼有无青光眼发作。

二、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一般护理(1)体位护理:卧床休息,避免光线刺激,枕头宜垫高,避免长时间低头,避免黑暗环境中停留时间太久。

(2)心理护理:介绍疾病有关知识,安慰和鼓励患者,减轻或消除焦虑心理。

向患者解释青光眼急性发作与情绪有关,需保持良好心态。

(3)饮食护理: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饮食。

保持大便通畅,注意一次饮水量不超过300毫升,忌浓茶咖啡等。

2、病情观察观察眼痛或头痛的程度,了解眼压及视力的情况。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为急症,应报告医生分秒必争治疗,尽快降低眼压,并观察眼压变化。

3、用药护理:指导患者用药并观察药物副作用。

(1)缩瞳剂(毛果芸香碱):偶尔可出现眩晕、气喘、脉快、流涎、多汗等毛果芸香碱中毒症状。

(2)碳酸酐酶抑制剂(醋甲唑胺):属磺胺类药,注意询问药物过敏史,观察患者有无口唇、面部及指趾麻木、全身不适、肾绞痛、血尿等不良反应。

可引起尿路结石、代谢性酸中毒等副作用,嘱患者多次少量饮水及同时服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

(3)β-肾上腺素抑制剂(噻吗酰安):对有心脏传导阻滞、窦房结病变、支气管哮喘者忌用。

(4)高渗药(甘露醇):经快速静脉输入以降低眼压,可维持2-3小时。

注意呼吸和脉搏的变化,用药后因颅内压降低,可出现头痛、恶心、腹胀、乏力等症状,宜平卧休息,注意有无低血钾发生。

(5)慎用安定、阿托品、颠茄酊类药物,以免引起眼压升高。

(6)疑为糖皮质激素所致青光眼者应立即停药。

(二)术后护理1、一般护理(1)体位护理:卧床休息,避免光线刺激,枕头宜垫高,避免长时间低头。

青光眼护理问题及措施

青光眼护理问题及措施

青光眼护理问题及措施一、青光眼概述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病,它会损伤视神经,导致视力丧失。

青光眼通常与眼内压升高有关,而这种压力会损伤视神经。

如果不及时治疗,青光眼可能导致永久性的视力损失。

二、青光眼护理问题1.药物治疗不当:药物治疗是控制青光眼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副作用或者治疗效果不佳。

2.过度用药:有些患者为了控制眼内压,可能会过度使用药物,这样会增加副作用的风险。

3.手术后护理不当: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最后手段之一,在手术后需要注意休息和护理。

如果护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并发症。

4.生活习惯:生活习惯也与青光眼有关。

例如长时间使用电脑或者手机等电子产品会使得视觉疲劳加重,增加患者发生青光眼的风险。

三、青光眼护理措施1.药物治疗:患者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药物,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者停药。

同时,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副作用。

2.手术后护理:手术后需要注意休息和护理,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起等活动。

在恢复期间,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和眼部保健。

3.生活习惯调整: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例如减少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等。

4.饮食调整:一些食品对青光眼的预防和治疗有益。

例如富含维生素C、E、B族维生素和叶酸的食品可以帮助预防青光眼。

四、青光眼护理小贴士1.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2.正确使用药物,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3.注意手术后休息和护理,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起等活动。

4.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减少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等。

5.饮食方面要注意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E、B族维生素和叶酸的食品。

五、结语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病,需要及时治疗和护理。

患者应该定期进行眼部检查,正确使用药物,注意手术后休息和护理,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青光眼。

青光眼术后三个月注意事项

青光眼术后三个月注意事项

青光眼术后三个月注意事项青光眼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眼病,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术后三个月是恢复期,需要特殊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青光眼手术后三个月的注意事项。

首先,对于青光眼手术后的患者来说,保持良好的眼部卫生非常重要。

在术后的三个月内,应该避免用手触摸或揉搓眼睛。

同时,使用盖住眼部的眼罩或护目镜,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外界刺激和感染。

另外,每日用温水和清洁剂轻轻清洗眼周皮肤和睫毛,以保持眼部清洁。

如果出现任何眼部不适或感染症状,如眼部红肿、疼痛或分泌物增多等,应立即就医。

其次,青光眼手术后的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嘱咐和规定的用药方案。

通常,术后患者需要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和防止眼睛干涩的滴眼液。

这些药物有助于预防感染和提高术后恢复的效果。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示正确使用眼药水,并定期复诊以进行检查和进一步的治疗。

此外,青光眼手术后的患者需要避免剧烈的体力活动和弯腰、提重物等重要的工作。

这是因为这些活动可能会增加眼压,增加眼部的压力。

术后三个月内,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如跑步、打篮球等高强度运动。

同时,避免低头,尽量保持正常坐姿和站立姿势。

如果有需要弯腰或提重物的工作,最好寻求他人的帮助,以减轻眼部的负担。

此外,青光眼手术后的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健康。

膳食中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玉米黄素等抗氧化剂的食物对眼睛健康很有好处。

这些食物包括柑橘类水果、胡萝卜、番茄、谷类和坚果等。

此外,避免摄入过多咖啡因、盐分和糖分也是重要的,因为它们可能会增加眼部水肿和眼压。

最后,青光眼手术后的患者在术后三个月内需要定期复查。

他们应该按照医生建议的频率复诊,以便及时检查眼部状况和手术效果。

定期复查可以帮助医生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以确保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综上所述,青光眼手术后三个月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保持眼部卫生、遵循用药方案、避免剧烈的体力活动、保持健康的饮食以及定期复查。

遵循这些注意事项将有助于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并提高手术效果。

青光眼患者健康教育

青光眼患者健康教育

青光眼患者健康教育
(一)疾病简介
青光眼:当眼球内的压力超过眼球外部的压力,特别是视神经所承受的限度,造成视神经的萎缩和视野的缺损,称为青光眼。

(二)健康指导
1.术前指导
(1)做好个人卫生,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2)勿进食过饱,以免术中牵拉眼肌引发呕吐。

(3)遵医嘱局部点眼治疗,完善术前准备。

(4)保持良好的心情,保证充足的睡眠。

(5)如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情况,请在手术前、后定时按量服药,控制好血糖及血压情况。

2.术后指导
(1)禁辛辣刺激性食物,禁烟酒,多食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的食物。

(2)注意用眼卫生及手卫生,勿用手揉眼,防止交叉感染。

(3)患眼包扎,注意安全,防跌伤、防烫伤、防走失。

(4)保持乐观情绪,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避免一次大量饮水(一次饮水量不超过300毫升),避免在暗处停留过久。

(5)预防感冒、咳嗽,保持大便通畅。

(6)请按照以下方法正确点眼;点眼前洗净双手,一手分开上
下眼睑,一手持眼药瓶,距眼1~2厘米处,将眼药水滴入下穹隆1~2滴,轻提上脸,并覆盖眼球,使药液均布于结膜囊内,闭眼休息3~5分钟。

涂眼膏方法:一手分开上下眼睑,一手持药膏软管,将药膏直接挤入结膜囊穹隆部,用棉签擦净眼部。

避免直接涂在角膜上。

(7)半年内勿做重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

出院后一周内到眼科门诊复诊,若出现眼痛、眼胀,视力下降等情况况及时就诊,终身保健。

青光眼手术护理常规

青光眼手术护理常规

青光眼手术护理常规一、概念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引起视神经凹陷性萎缩、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疾病。

病理性眼压升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青光眼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急性发作期主要表现为头痛、眼痛、畏光、流泪、虹视、雾视、视力急剧下降,可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二、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同内眼术前护理常规。

(2)用药护理:①缩瞳剂,用1〜4%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滴眼时,压迫泪囊2〜3分钟,防止机体过多吸收引起全身副作用,如流涎、流泪、出汗、恶心、呕吐、气喘、心率减慢等症状。

②高渗剂,常用20%甘露醇。

年老体弱或有心血管疾病者应用此类药物,应注意呼吸、脉搏变化,防止发生意外。

该类药物能降低颅内压,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用药后应平卧休息。

长期使用该药期间应补钾,多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如大枣、香蕉等。

③碳酸酐酶抑制剂,如乙酰哩胺、醋甲唑胺等,部分患者服用后可出现口周及手脚麻木,停药后即可消失。

长期服用可引起尿路结石、肾绞痛、血尿及小便困难等副作用,若发生上述症状,应嘱患者停药,并少量多次饮水。

④p-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如0.5%噻吗洛尔滴眼液、0.25%倍他洛尔滴眼液等,要注意观察心率变化,禁用于心脏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和支气管哮喘的患者。

⑤禁用扩瞳剂、安定及颠茄类药物。

2.术后护理(1)同内眼手术术后护理常规。

(2)休息与活动手术当日卧床休息,次日即可下床做床边活动。

(3)伤口护理注意询问患者有无眼痛,观察术眼切口、滤泡形成、前房形成等情况。

嘱患者不要揉眼睛,以防伤口出血。

(4)用药指导术后患者滴散瞳药,防止虹膜睫状体炎。

滴散瞳药时要认真核对,滴完后要洗手。

滴药时,告诉并教会患者如何压迫泪囊区,并嘱患者头偏向点药一侧,以免药液流入另一眼。

嘱患者勿用棉签在患眼和健眼之间来回檫,防止散瞳药误入另一眼内。

(5)保持排便通畅便秘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

(6)预防感染注意保持眼部清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光眼诊治新进展的护理指导
[摘要]通过青光眼诊治新进展中早期病变的护理观察及视神经保护中眼压控制
的护理探讨,为青光眼患者提供一套合理的临床护理、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有利于
延缓病程进展,维持患者残余视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青光眼;新进展;护理指导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
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治疗青光眼的最终目的是保护视功能,推迟和阻滞视功能、特
别是视野的继发性损害。

在传统的青光眼治疗中,致力于用药物或手术降低眼压,但
在临床上,一部分患者眼压正常却发生了典型的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而一部分人
群眼压增高并不出现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

因此,在青光眼的治疗新进展中,围绕着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发病机制和青光眼的视神经保护开展了深入的多中心研究与探讨,对我们的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标准。

现将青光眼早期病变的观察与及时治疗
的护理指导介绍如下。

1及早搜集青光眼的患病信息青光眼发病隐匿,直至它导致严重的无法弥补的视
功能损害前都可没有症状。

如不引起重视将会进入视功能减退阶段而失去挽救视力的
机会。

眼科护士应首先得到来自患者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细致的临床观察,如有以下
几种情况应告之患者及时配合,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立即行视功能、视乳头及视野检查,及早排除青光眼。

例如:(1)青光眼高危险人群:年龄超过35岁,有青光眼家
族史、高度近视、高血压或糖尿病等患者,有类似青光眼症状时应建议及时就诊。

(2)过早出现老花眼,尤其女性,老花镜度数变化很快,频繁更换,这说明与眼调节有关,它与青光眼早期病变成正比。

(3)视力逐渐下降,验光配镜矫正不到1.0,两眼视力
不对称,配戴合适眼镜仍有头痛、酸胀感,应警惕青光眼。

(4)眼胀痛、头痛、看灯光虹视,特别是情绪激动或暗处停留时间过长出现上述症状,休息后缓解,可能系青
光眼小发作。

(5)晨起看书报吃力,鼻根、眼眶、前额酸痛,为晨高眼压引起,因青光眼24h眼压波动幅度大,易出现上述症状。

(6)喝水一次超过300l感眼胀痛,为
饮水过多过快引起血液渗透压降低,进入眼内房水增多,从而引起高眼压。

(7)开角型青光眼,一眼发病,另一眼须严密观察,预防发作。

2视神经保护时眼压控制的护理指导高眼压是引起视神经损伤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的发生和发展与眼压升高程度和视神经对压力损害的耐
受性有关。

如何有效地保护和恢复青光眼视网膜视神经病变,防止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死亡,其中降低眼压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不将眼压下降到个体能够承受的耐受压水平,根本无法论及视神经保护问题,所以,视神经保护策略应该是在有效降低眼压的
基础上。

针对发生视神经损害的不同环节,利用不同药物,或采用不同手术控制眼压
来阻断视神经损害的进一步发生,维持残余视力。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护士工作中应
注意以下护理环节:(1)药物选择的观察。

根据病人全身情况、降压机制及药物协同作用,选择合适的抗青光眼药物。

一般选择危险性低、副作用孝对患者日常生活干扰
最小的药物,采用最低药物浓度及最少滴药频度,并注意患者对药物的顺应性。

(2)滴药的方法。

多种药物滴用时需间隔5in,每种药物滴1~2滴为宜。

当滴完药物之后
闭眼休息1in,以利于药物充分吸收。

(3)对手术后的患者,应预防术眼术后低眼压,并警惕未手术眼高眼压的发生。

术眼散瞳应防止药物流入未手术眼,并压迫泪囊区,
防止药物经泪小管吸收而致中毒。

对未手术眼应继续局部应用抗青光眼药物。

(4)用药过程中护患应相互交流与沟通,注意药物对患者精神及心理因素的影响。

(5)掌握降眼压原则。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应快速降眼压,以挽救视功能并减轻患者
不适症状。

开角型青光眼中眼压一般要求在用药后下降至原眼压的20%~25%为宜,如
果视神经损害严重,眼压需降至10Hg以下,并且制定适合患者个体的“目标性眼压”或“安全性眼压”,才能掌握病情的稳定性。

(6)除观察眼压峰值外,还应注意24h
眼压监测及角膜厚度对眼压的影响,只要有高眼压,就要进行眼压的监测与控制,必
要时做好手术降压的准备。

3心理护理
青光眼为不可逆性致盲性疾玻由于视力的下降,患者多感焦虑、恐惧,护士应主
动热情迎接,让病人尽快适应住院环境,并根据医嘱迅速用药,以改善视功能来增强
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同时做好青光眼疾病知识的宣教,介绍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临
床表现、治疗方法及其预后,做好用药指导。

告之监测眼压及视功能对病情观察的指
导意义。

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给予更多的关心与体贴,讲述手术目的及重要性,让患者消除顾虑与恐惧,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

4出院指导
4.1健康教育保持平稳心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饮食宜清淡,多食含钾丰富
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忌辛辣油腻食物及浓茶、咖啡等饮料。

青光眼患者可能终生用药,嘱患者定期复诊,最好固定医生,每天用药的次数及用药时间按医嘱执行。

不擅
自更改用药剂量,不私自停药。

避免一切诱发因素,如情绪激动、过多饮水、衣领过紧、久留暗室、用眼时间过长及诱发眼压升高的药物。

4.2眼压的自我监测眼压的自我监测主要包括视力及眼球的硬度,引导患者准确
描述自己的视力,对一过性视力丧失、突然的视力减退及缓慢的视力下降有一整体的
认识。

视物是否有变形、复视、虹视,要有大致了解。

指导患者粗略感受眼球的硬度,用食指按压眼球,如鼻尖硬度为正常眼压,如前额则眼压偏高,如嘴唇则眼压偏低。

4.3电话随访询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用药后有无不适、生活饮食是否规律以及
自己对疾病的心态。

根据回访,预计有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

4.4建立出院随访卡详细记录每次复诊的时间、用药情况、监测的眼压值、视力、视野的变化及患者临床表现,掌握患者已出现的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好患者
药物调查。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整体护理、人性化护理在我国推广应用与循证
医学的发展,为青光眼患者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护理常规,不仅提高了青光眼的早
期诊断与疗效,也减少了青光眼的发生与发展,并且让患者获得了青光眼的自我保健
知识,能正确对待疾病并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