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尼林集团专利分析与我国企业应对建议
我国企业应对专利壁垒对策建议

我国企业应对专利壁垒对策建议近年来,许多国家利用我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缺陷,对我国的产品出口设置壁垒,这种以专利、标准为工具的新兴壁垒是一种更难应对、危害更大的非关税壁垒,给我国造成了很多经济损失。
前段时间,美国对我国彩电的出口再次提出“标准”要求,显然是在利用其专利优势来垄断本国市场。
本文着重从多年来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设置专利壁垒入手,分析我国屡遭专利壁垒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提供一些建议。
一、专利壁垒概述(一)专利壁垒的产生。
专利壁垒的形成有着渊源的基础。
“专利”一词是由中世纪的英国国王对臣民赐予的各种垄断权利,而我国早在《左传》、《国语》等史书中就有记载,古汉语中“专利”是指利益独占的意思。
这些解释恰巧符合了当今许多国外企业设置专利壁垒的本意。
在西方,专利制度有许多理论作为基础,如自然权利理论、知识产权理论、专利契约理论、技术价值理论等,这些理论使专利所有人拥有合理的独占性和排他性的利益。
由于专利本身的特征和各国对专利的保护,许多拥有专利优势的国家把保护专利当成了限制进口,保护本国市场和占领别国市场的工具,这实际上就形成了专利壁垒。
正如日本知识产权家富田彻男所说,知识产权基本上是指竞争者为阻止其对手销售自己的产品或商品而拥有的垄断市场的一种权利。
发达国家设置的专利壁垒中,以美国的“337条款”和“特别301条款”最为常见。
从表1可以看出,从2002年开始我国成为美国337条款调查的最主要对象,严重影响了我国企业向美国的出口业务。
(表1)(二)专利壁垒的概念。
专利是对发明授予的一种排他性的权利。
许多发达国家利用专利的这种技术垄断优势,以标准的形式限制其他国家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或者对其他国家的企业征收专利使用费,来保护自己的市场份额和谋求最大利益,并利用专利制度的法律保护,使国外非专利人处于一种十分不利的地位,这就形成了一种新的专利壁垒,而标准化对专利壁垒起到了强化作用。
企业专利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件 。首先 ,专 利技术 本 身应具 有技术 上 的先 进性 、工 艺上 的合理 性 、生产 上的 可行性 、 经济 上 的有效 性 。当前众 多企 业在 实施专 利 过程主要存 在两点 ; 第一 个 方 面 ,专 利 技 术 不 够 成 熟 ,有 些专 利仅 仅是 可 以实现 的技术 构思 ,没 有做 出样 品 ,没有 进行工 业性 试验 ,不具 备 生产
给他 人 。
充分转化 为企业的竞争优 势 。 ( 专利技 术尚欠 成熟 二) 项 专 利 要 顺 利 实 施 目的 不 同 ,可 以将 授权 专 利划分 为核 心专 利和外 围专 利 。外 围 专 利的 存在一 般是 为了 保护核 心专 利 ,并不 需 要在 生产 经营过 程 中实施 ,其存 在本 身既 是一 种 应用 。核心 专利 则是包 含核 心技术 的
2 1 4 O中固南 技 金曲 5 0 0 2 新 术 3
W  ̄dwo no i
E rr … ~ i nep… t …s …
( 企业缺乏实施专利的能力和动力 三) 投入产 出分析 。这样可以保证专利项 目技 术上先进可 作 为 专 利 技 术 的 实 际 需 求 者 和 受 让 方 ,企 业 行 、经济上 合理 有利 、基础条件相适应 、市场前景可
率 的对策 建议 。
企业专利实施 中存在 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文 l 荣 华 陈
企 业专 利实 施是企 业专 利 由潜在 的生 产 看 出 ,专利 主要 由企 业 自己实施 ,很 少 由其 力转 化为现 实生 产力 的重 要途径 ,是 企业技 他 企业 实施 或转让 专 利权 ,这就 说明 了企业 术创 新的 重要形 式 。专 利成 果 向现实 生产 力
在 专 利技 术转 化实 施环 节 中扮 演着 重 要的 角色 。但 观 。这是专利实施得 以成功的前提条件 。 许 多企 业 对高 校专 利技 术 的承 接能 力却 不足 。一 些 ( 加 强高 校与企 业 的科技合 作 , 大企 业对 专 三) 增
保护专利权的法律措施与建议

保护专利权的法律措施与建议专利权是一种法律规定的独有权利,用于保护发明者在其创作的新技术或产品上的独立权益。
然而,在全球范围内,专利侵权现象普遍存在。
为了保护专利权的合法性和权益,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法律措施和建议。
本文将阐述保护专利权的法律措施,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法律措施专利权的保护需要依靠相关法律措施的支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法律措施:1.1 专利申请和授权当发明者完成其发明之后,应及时向专利局递交专利申请。
专利申请的审查程序会对发明进行专利性的评估,一旦专利局认可,发明者将获得专利授权。
授权后,发明者可以享有独家权益,并能够采取法律行动来保护其专利权。
1.2 专利侵权诉讼当他人未经许可使用、制造、销售或引入专利权人的发明时,将构成专利侵权行为。
专利权人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诉讼过程中,专利权人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被告实施了专利权人的专利主张,且未经其许可。
1.3 专利许可协议专利许可协议是指专利权人与许可方之间达成的一种许可协议,准许许可方使用专利权人的专利。
该协议通常规定了许可方需要支付的授权费用和使用期限等条款。
通过与许可方的合作,专利权人能够扩大专利技术的应用范围,进一步增加利益和保护专利权。
二、建议为了更好地保护专利权,以下提供一些建议。
2.1 知识产权保护教育加强对专利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知识产权的意识。
通过组织知识产权培训、专利讲座等活动,增加大众对专利保护的了解。
此外,应该加强对专利侵权行为的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法律行动。
2.2 国际合作与协调专利权的保护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之间的密切合作与协调。
各国应共同制定保护专利权的法律规定和标准,并加强对国际专利侵权行为的打击。
加强国际间的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共同维护全球知识产权体系的稳定和公正。
2.3 加强专利审查质量专利审查质量对于保护专利权至关重要。
各国的专利局应加强对专利申请的审查,确保授权的专利具有独创性和可实施性。
如何解决专利使用中的常见问题

如何解决专利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专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是企业创新的保护伞,也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然而,专利使用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侵权纠纷、专利战争等,这些问题不仅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也阻碍了创新的进程。
因此,解决专利使用中的常见问题至关重要。
一、加强专利保护意识专利保护意识的缺失是导致专利使用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许多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并未重视专利保护,或者对专利保护的重要性存在误解。
因此,加强专利保护意识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企业应该加强专利培训,提高员工对专利保护的认识,让他们明白专利保护对企业的重要性,从而在创新过程中主动寻求专利保护。
二、加强专利检索和评估专利检索和评估是专利使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许多企业在使用专利时并未充分了解已有的专利技术,导致侵权纠纷的发生。
因此,加强专利检索和评估工作是解决专利使用问题的重要措施。
企业应该建立专门的专利检索和评估团队,利用专业的检索工具和方法,全面了解已有的专利技术,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
三、完善专利许可机制专利许可是解决专利使用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专利技术,不仅能够获取许可费用,还能扩大技术影响力,促进技术交流和合作。
因此,企业应该积极推进专利许可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制定合理的许可条件和费用标准,为他人提供使用自己专利技术的便利条件,从而实现共赢的局面。
四、加强专利保护力度专利保护力度的不足是导致专利使用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的主要原因之一。
许多企业在面对侵权行为时缺乏足够的勇气和决心,导致侵权行为得不到有效打击。
因此,加强专利保护力度是解决专利使用问题的关键。
企业应该加强专利保护意识,积极维权,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专利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专利使用问题往往涉及跨国企业和国际市场,因此,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国际专利合作机构和组织,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专利使用中的共性问题。
低碳能源专利发展态势及国内石油公司对策建议

权 制度的影 响下 ,有效开发应 用低 总量 的7 %。另外 在专 利权 人 的类 强专 利布局 0 碳技 术 ,提升低 碳技术创新能 力和 型 上 , 碳技 术 专利权 人 主要 以大 低
( ro) A c 公司 申请 。 4 全球 主要发达国家不断加强 .
随 着 《 合 国 气 候 变 化 框 架 条 约 挪威 、墨西哥等国进行 专利布局 。 联 (KP)》 等 气 候 变 化 相 关 国 际 申请 专 利保 护 ,其 主 要 原 因 ,一
( UNF C )》 、 《 都 议 定 书 低碳技术 的拥 有者较为 重视 在 中国 低碳技术开发和保护 的力度 CC 京 美 国 《 洁 能 源 和 安 全 法 案 清
幅 增 长 ,年 平 均 增 长 速 度 在 2 % 低碳能源和 节能减排项 目将快 速增 风能与太 阳能等清洁能源利用 、 0 左 右 ,远 高 于 化 石 能 源 的 专 利 增 加 ;三是 一些 尚未进入 中国的发达 建立温 室气体排放权 交易机制 的同 长 。 自2 0 年 起 ,煤 层 气 和 页 岩 国家企业也 意欲进入 中国市场 ,开 时 ,规 定了技术转 让的限制 条件 , 00
可 持 续 发展 S S AL A L E E OP E T U T I B ED V L M N N
蠢囊 搿纛0 囊簧 妻 巍 0 纛囊 麓 鬟缀纛l缴 l 鬟 鬃 骥 荔 藏 籍 ; i 鬟篡 蠹 翁
低 碳发展 已成为国 际共 识和热
2 大多数低 碳技术专利权归发 划署 ( E . UN P)等机 构调 查显 示 :
全球低碳 能源专利发展动态
欧洲统一专利制度下软环境因素的考虑——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

一 、欧洲统一专利ຫໍສະໝຸດ 度软环境因素的 概念软环境因素:是指我国申请人的专利技术在 欧洲市场存活、发展以及发挥作用的技术环境、 市场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政策环境等。
(一)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是专利技术孕育的环境。专利技术 是否能够适应欧洲市场,是否能够快速融合进整 个欧洲技术环境中,这是我国申请人在欧洲申请 专利首要考虑的因素。 技术环境可以从欧洲各个国家在不同技术领 域的申请量出发进行研宄。一般而言,领域划分 越细致,申请量的分布越精确,技术环境的情况 就越明朗。对此,我们可以选择IPC (国际专利
作者简介:黄 獅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咨询中心副处长 史 冉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机械发明审査部副处长
•
71
-
扣识户权• 2016年第12期
分类)作为领域划分基础,通过每一个IPC分类 号在每一个欧洲国家中不同年份的申请量,了解 一定时间范围内欧洲相关国家的技术活跃领域、 技术空白领域以及各个领域在不同国家的发展趋 势,并以此作为企业以技术环境为切入点选择欧 洲市场的关键考虑因素。 同时,从 图 1中可见,医疗技术、 电气机 械 、数字通信、计算机技术等都属于在欧洲专 利申请中的主要技术领域。在排名前10位的技 术领域中,除了有机精细化工、发动机、泵 、 涡轮机以及药品申请量在2014年有所下滑外, 其余的都处于上升趋势。其 中 ,上升幅度最大 的是生物技术, 目前已经排名第八;而电气机 械 、计算机技术、数字通信以及测量也都保持 了较高的增长趋势。可见,在欧洲的技术环境 中,都体现了欧洲人寻求便利、享受生活品质 的特点。与亚洲国家不同,欧洲国家人口密度 相对较低,城乡化差别不明显,区域发展较为 均衡,民众对于与生活健康便利相关的技术相 当关注,如在医疗卫生、便捷通信、与自动化 以及电气化密切相关的设备的更新和创新等方面 都非常关注。
药品“专利悬崖”国内外企业的应对策略探究.doc

药品“专利悬崖”国内外企业的应对策略探究-近年来,随着全球众多专利药到期高峰的临近,其有关仿制、创新、知识产权等问题,引起全球生物医药行业和制药企业的普遍关注。
据统计,2014年,全球范围内失去专利保护的专利药物总价值高达400亿美元,2015年该数值将高达560亿美元。
与专利药相比,仿制药由于开发成本小、风险低、回报高,销售额不断增加。
大批量专利药到期令仿制药面临新的发展良机,吸引大批仿制药企业的眼球。
我国医药企业大多是以生产仿制药为主,专利药集中到期,无疑为国内医药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ca。
但国内医药企业迎来发展良机的同时,国外原研药企业也在通过多种途径,确保未来药品市场中的话语权。
因此,掌握药品专利到期状况,了解国外跨国企业应对策略,制定正确合理的发展战略对于国内仿制药企业把握发展机遇尤为重要。
1跨国公司专利药到期状况1. 1全球药品到期专利状况通过从FDA橙皮书查找到期药品,2014 - 2020年面临专利过期的药物共有739种,包括同一药物的不同制剂。
结合WPI全球专利和CPRS中国专利数据库,检索到与739种药物相关的同族专利1 058项。
2014 - 2020年,平均每年有151项原研药专利到期,涉及106种药物(包括同一药物的不同制剂)。
各大制药公司到期专利量和相关药品数量的统计。
1. 2中国药品到期专利状况通过进一步在中国专利数据库中检索,与739种药物相关的同族专利1 OS 8项,其中494项在中国有同族申请,共计693件公开专利。
其中目前仍处于有效状态的428件,无效状态的265件。
428件有效专利共涉及原研药物262种,其中涉及化合物的专利120件,其他专利308件。
跨国公司未来几年在中国的药品专利到期状况, 2014~2020年,平均每年有61件原研药专利到期,涉及37种药物。
各大制药公司在中国的到期专利量和相关药品数量的统计。
诺华、阿斯利康、礼来、辉瑞等医药巨头依然在前列,但与全球到期数据相比,一些制药巨头在中国的到期专利量明显偏低。
高科技企业的专利保护难题与解决思路

高科技企业的专利保护难题与解决思路1. 引言专利保护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在创新技术的推动下,高科技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和侵权行为。
受到舆论普遍关注的同行竞争,产品反复模仿,以及知识盗窃成为了日益增加的问题。
因此,高科技企业必须有效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IP)以确保其技术优势和商业利益。
2. 高科技企业面临的专利保护难题2.1 跨国竞争中的挑战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业务,使得高科技企业不仅需要在本地市场上获得专利保护,还需考虑其他国家或地区。
由于不同国家之间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审查标准和程序各异,企业必须处理多样化的法律条规并适应不同标准。
这可能导致漏洞、延迟或无法获得全面有效的专利保护。
2.2 技术复杂性与专利可行性高科技领域的技术常常非常复杂,并且在创新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对于这些技术,其专利保护的可行性和范围往往是一个困扰企业的难题。
审查机构难以确定技术是否具有创新性、非显而易见性和可产生商业利益。
此外,技术的不断演进也会导致后续专利申请或者延展保护的问题。
2.3 侵权行为和同行竞争对高科技公司来说,侵权行为常常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市场上可能出现大量低成本仿制品和侵犯知识产权的产品。
同行竞争加剧,特别是在全球化时代,信息传播迅速,商业机密泄露和盗窃增多。
这些侵权行为可能会对公司造成重大损失。
3. 高科技企业专利保护的解决思路3.1 国际合作与专利策略对于跨国经营的高科技企业来说,国际合作至关重要。
联合其他企业或通过可信赖的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国际专利申请并分享费用将提高效率与经济性。
企业还应制定具体的专利策略,包括专利申请布局、回购专利、许可合同和技术转让等方式,以增加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3.2 提前申请和优化专利申请过程高科技企业应该尽早在创新发展的初期开始专利保护工作。
提前发起、稳妥进行专利搜索与分析可以减少后续的侵权纠纷。
此外,及时申请各类相关技术领域核心专利,保持技术领先地位,并通过合理优化与完善申请文件和技术描述提高通过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尤尼林集团专利分析与我国企业应对建议
辽宁省知识产权局杨佳宁
比利时木地板产业巨头尤尼林集团通过在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美国、欧盟、加拿大、中国等)开展地板锁扣等技术专利布局,形成专利池。
2005年7月,经尤尼林集团申诉,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 立案调查强化木地板专利侵权案,并于2007年1月做出终裁裁定38家(包括我国18家)涉案企业在美国销售的地板侵犯了尤尼林集团的地板锁扣专利,同时,ITC还签发了普遍排除令,美国海关随后将根据该令的要求,限制国外相关产品的进口。
随后,尤尼林集团开始通过签署《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甲方为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UNILIN BEHEER B.V.)、地板工业有限公司(FLOORING INDUSTRIES LIMITED sarl.))的方式,向包括辽宁地板生产出口企业在内的行业企业收取不菲的费用(一次性支付10万〜12万美元准入费,之后销售1平方米强化地板,另支付0.65美元的专利使用费)。
本文拟对尤尼林集团专利状况进行检索,并结合检索情况为我国地板行业相关企业提出建议。
一、尤尼林集团(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地板工业有限公司)专利情况
(一)全球专利状况
经检索,1995年以来,尤尼林集团在全球共申请1004件专利,属于约203个专利族。
图1 全球年度申请量
从专利申请量来看,1997年(297件)为爆发式增长,从2006年至2011年为高峰期(年均70件),2012年至2015年为平稳期(年均30件),2016年有较大提升(47件)(如图1所示)。
可以看出,尤尼林集团专利布局一直稳步推进。
图2 全球公开国别
从申请公开国别来看,公开量最多的是美国(347件),第二是欧专局(173件),第三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16件),4-6位分别是加拿大(59件),德国(53件)和中国(35件)(如图2所示),北美、欧洲和中国是其专利布局的重点。
(二)美国专利状况
图3 美国年度申请量
尤尼林集团从1997年至今,在美国共申请了347件专利,属于约86个专利族。
主要专利布局从2004年开始,其中2006年申请量达到峰值(68件)。
其在美国提起的“337调查”申诉正是这一时期(如图3所示)。
合并同族后,其专利被引证次数最多(核心专利)的前10件专利见表1。
其中,US6006486A (第1)优先权信息为1996年和1997年;US20020170258A1(第6)优先权信息为1998年和1999年;US20020014047A1(第
2)、US20030033777A1(第3)、US6766622B1(第5)、优先权信息为2000年;US20020020127A1(第4)优先权信息为2001年。
可以看出,尤尼林集团大部分核心专利可能于2020年左右到期(由于美国专利存在部分优先权,具体专利年限需要具体分析)。
表1 被引证次数前十位美国专利
(三)中国专利状况
图4 中国年度申请量
尤尼林集团从1997年至今,在中国共申请了57件专利,属于约16个专利族。
其中,1997年最多(23件),之后从2006年开始在中国平稳布局,其中2010年为峰值(11件)(如图4所示)。
图5中国专利法律状态
57件专利全部为发明专利,其中失效23件,有效15件,审中13件(如图5所示)。
合并同族后,其专利被引证次数最多(核心专利)的前5件专利见表2。
其中,CN1195386A(第1)的同族专利专利有22件,均已经失效。
表2 被引证次数前五位中国专利
图6中国许可趋势
从2006年起,尤尼林集团开始在我国专利实施许可,其许可的专利数量从最初的2件,增加到40件(如图6所示),其许可策略为将专利一次性打包许可。
其中,CN1195386A及其同族专利专利(共23件)已经因到期而失效,CN105370008A及其同族专利专利(共2件)、CN105178555A及其同族专利专利(共2件)、CN104968873A尚在审查过程中,尚未取得中国专利权。
与尤尼林集团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并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的我国企业共有166家,其中辽宁企业7家。
被许可专利数量前10位的企业见表3。
表3 被许可专利数前十位中国企业
二、对我国地板出口企业的意见建议
首先,鉴于尤尼林集团在我国地板出口产业的垄断地位,相关企业可以针对其专利许可协议专利清单中包含过期专利和未授权专利,收取不公平的高价专利许可费,向国务院或省级反垄断执法机构进行举报投诉,要求尤尼林集团以公平合理的价格对我国企业许可其专利技术。
同时,可对比专
利许可协议专利清单中的专利技术和企业出口产品,看是否存在搭售非必要专利的垄断行为;另外,可收集尤尼林集团在其他国家的专利许可情况,看是否存在针对我国企业歧视性专利收费的情况,可在申诉时一并提出。
第二,针对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 2007年做出的普遍排除令提出异议。
尤尼林集团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诉我国企业专利侵权案件中涉及的3件专利(US6006486、US6490836和US6874292,其中,US6874292是US6490836的后续申请,后者又是US6006486的后续申请)其优先权信息均为1996年和1997年,存在权利到期中止的可能性。
我国企业可以联合委托涉外法律机构,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因专利权到期,不再侵犯尤尼林集团专利权,在产品出口美国市场时,不再需要尤尼林集团的专利许可。
第三,成立企业专利联盟,加强技术创新。
组成企业联盟,组建自身专利池。
一方面在与尤尼林集团等国际巨头的专利许可协议谈判中增加筹码,取得较为公平的市场竞争地位;另一方面,加强对全球地板专利进行分析与跟踪,分析技术垄断企业在各国的专利布局和技术发展轨迹,在产品研发过程中予以再创新或规避,避免陷入侵权纠纷。
附件:1.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UNILIN BEHEER B.V.)、地
板工业有限公司(FLOORING INDUSTRIES LIMITED sarl.)专利库(截至2017年12月10日,共1004件)
2.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企业名录
3. ITC侵权判决涉及的3件美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