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的日语词汇讲课讲稿

合集下载

日语词汇讲解教案模板范文

日语词汇讲解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初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0个日常生活用语的日语发音和意思。

2. 培养学生运用这些词汇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提高日语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1. 20个日常生活用语的发音和意思。

2. 运用这些词汇进行简单日常交流。

教学难点:1. 某些词汇的发音和拼写。

2. 在实际交流中正确运用这些词汇。

教学准备:1. 日语教材和辅助教学材料(图片、卡片等)。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日语歌曲或动画片引入日语学习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简单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新课讲解1. 展示图片或情景,引入新词汇。

2. 播放日语发音示范,让学生跟读。

3. 讲解词汇的意思和用法。

4. 通过例句让学生理解词汇的实际运用。

三、课堂练习1. 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朗读新词汇。

2. 通过游戏形式,如“你说我猜”等,让学生巩固记忆。

四、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新词汇。

2. 强调发音和拼写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新词汇。

2. 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情况。

二、拓展练习1.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进行简单对话。

2. 分角色模拟日常生活场景,如购物、问候等。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日语卡片,互相交换学习。

2. 举行日语词汇接龙比赛,巩固所学词汇。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词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情景、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日语词汇。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发音和拼写的讲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语学习习惯。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实际运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词汇。

4. 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中日词汇对比(课堂PPT)

中日词汇对比(课堂PPT)
第一节 中日词汇的对比
1
• 汉字传入日本至少有一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汉语 的词汇和日语的汉字词两者都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一些古汉语 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使用或很少使用,或词义发生了变化, 另一方面,日语的汉字词虽然大部分保持着原意,但是其中一 部分发生了词义、使用范围、形态等方面的变化。此外日本人 还发明了不少独特的汉字词,如:“見習” “便所” “但し書” (ただしがき) “取締”(とりしまり) “引渡”(ひきわたし),再 者,由于日语中的某些概念找不到适当的汉字来表达,日本人 运用汉字造字法创造了一部分汉字,即日本的“国字”、“和 制汉字”,如:峠(とうげ)、畑、
中国公布的简化字与日本的新字体有一部分是差 异较大,如:
气(気) 圆 (円) 樱(桜) 价(価) 归(帰) 龙(竜) 丰 (豊) 县(県)儿
(児) 从(従) 卖(売) 广(広) 战
(戦) 窗(窓) 检(検) 纵(縦)
6
汉日语中同形同义词汇比比皆是,翻译时应该不会 有大的问题。另外,即使词义相同,两国语在用法 上也不尽相同。因此,这就要求译者不仅掌握它们 词义上的区别,还要掌握它们在用法上的不同。如 “要求”这个汉日语同形词,汉语的词义为“提出 具体的愿望和条件,希望得到满足或实现”,日语 的词义是“ほしい、必要だ、または当然の権利だ として、相手にその実現を求める”,从以上的两 个定义来看,共同面是很大的,然而侧重点不同。 汉语的“要求”希望愿望得以实现,日语的“要求 する”强调实现正当的的权利,所以比如“中国 强烈要求加入WTO”一文就不能译成“中国はWTO への加盟を強く要求する”而应该译成“中国は WTOへの加盟を強く希望する(熱望する)”。因为 前一种译法似乎让人觉得WTO有义务让中国加入, 不让中国加入就好象欠了中国的债,这显然是有悖 原义的。

浅谈日语汉字词在现代汉语运用中的变化[权威资料]

浅谈日语汉字词在现代汉语运用中的变化[权威资料]

浅谈日语汉字词在现代汉语运用中的变化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摘要:“日语汉字词”一直是语言学界有争议的部分,对其界定以及使用在语言学界中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本文就“日语汉字词”在汉语使用中的变化展开系统论述,通过引用例证对其发展有深刻地了解。

关键词:外来词;日语汉字词;变化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111-01一、词汇意义方面的差异(一)理性意义的不同“日语汉字词”在汉语和日语的使用中理性意义上发生的不同。

如:1、“暗算”在日语中指“心算”,即“一种只凭思维及语言活动而不借任何工具的计算方法”;但在汉语中却指“私下计数;暗中图谋伤害或陷害”等,如唐代杜荀鹤《旅寓》诗“暗算乡程隔数州,欲归无计泪空流”。

2、“物语”在日语中读作“monogatari”,写作“物語”,是近几年才在现代汉语中出现的借形词。

其实“物语”是日本的一种文学体裁,被现代汉语引入后在理性意义上发生改变,转指“故事”,如“婚姻物语”。

3、“写真”在日语中读作“shasinn”,写作“写真”。

“写真”在汉语中的本义是“画人物的肖像”,而现在所说的“写真”是日语借形词,在日语中的意思是“照片”,后引用到汉语中意义范围缩小而特指“明星艺人等的个人特写照片集”。

4、“階段”,在日语中多写作“かいだん”,与汉语繁体字形一致。

“阶段”在日语中指“楼梯、梯级”,在汉语中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的段落?”,理性意义发生了变化。

5、“丈夫”,在日语中是“结实”的意思,如“丈夫な机”指“结实的桌子”;而汉语中“丈夫”一般用作名词,指“已婚女子的配偶”,如《韩非子·五蠹》“古者丈夫不耕”中的“丈夫”。

6、“彼岸”在日语中指“春分、秋分的前后三天”。

而在汉语中却是一个佛教语,佛教中一般称“超脱生死”为“彼岸”,出自《大智度论》十二“以生死为此岸,涅盘为彼岸”;除此还有“水那边的陆地”“比喻所向往的境界”等意思。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
语 也 再 次 通 过 大量 日本 书 籍 的 翻 译进 入 中 国 :二 为 现 今 随 着 网
期 , 其 是 近 现 代 以来 , 本 文 化 也 给 中 国带 来 了 一 定 的 冲击 。 尤 l E
单 从 语 言 文 字 上 看 , 然 汉 字 对 日本 的语 音 、 字 、 汇 等 产 生 虽 文 词
的 引 入 也产 生 了积 极 的 推 动 作 用 。 与之 相 比 ,时 至 今 日的 日语 “ 来语 ” 外 引入 和 推 广 则 更 倾 向 于体 现 日本 大 众 文 化 对 中 国 的 影
直 以来 , 于 日语 “ 来 语 ” 现 代汉 语 的关 系 , 外 不 少 关 外 与 中
著 名 学 者 都 提 出 了相 关 的看 法 。以下 就 先 行 研 究 , 一 概 括 。 做 实
删 V 7. N . o口 19 o4
读 与 写 杂 志
Re d nd W rt rodial a a iePe i c
浅 谈现代 汉语 中的 日语“ 来 语 ’ 外 ’
黄 跃 瑜
( 东 金 融 学 院 外 语 系 广 东 广州 5 0 2 ) 广 1 5 1
藤 惠 秀 在 《 国 人 留 学 日本史 》 中 中综 合 整 理 传 播 到 中 国 的 日本 词 汇 ,并 分 析 其 融 汇 到 中 国语 文 的 过 程 以 及对 中 国 的现 代 化 所 作 出 的贡 献 。 其 在 《 日本 文 化 给 中 国 的 影 响 》 一 章 “ 日本 到 中 第 由 国 ” 便 提 到 由 于 大 量 翻 译 日本 著 作 , 成 言 语 文 章 的 日本 化 . 中 造 并 认 为 梁 启 超 对 日语 新 词 的 引入 起 到关 键 性 作 用 。 晓 秋 在 《 王 近

中日词汇对比(课堂PPT)

中日词汇对比(课堂PPT)
5
中国公布的简化字与日本的新字体有不少是完全 相同的,如:
旧 号 礼 台 回 状 乱 体 担 宝 点 胆独麦
中国公布的简化字与日本的新字体有一部分是非 常接近的,如:
厅(庁) 应(応) 稳(穏) 盐(塩) (写)
处(処) 压(圧) 团(団) 艺(芸) 将(将) 带(帯) 隐(隠) 两(両) 图(図) 边(辺)寿(寿) 与(与) 写
9
例1 “我家闺女还没找 到人家,你能不能给说 个媒?”
例2 “你总拿这些话来 气我,只顾自己痛快, 一点儿也不问人家心里 是什么滋味儿。”
译文:「うちの娘はま だ、嫁入り先が決まっ ていないから、仲人を つとめてくれない?」
仲人(なこうど)
译文:「きみはいつも その話で私を怒らせて 自分だけ痛快がってい るが(喜んでいやがる が)、こっちの気持ち がどんなものか全然か まってくれないんだ な。」
日语中的汉字词并非都是源于中国的,其中一部分是日本 人创造的汉语词汇,这类词叫“和制日语”。“和制日语” 主要出现在近代,特别是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全盘西 化,推崇“和魂洋才”。随着西方文明的流入,日本人利 用汉语的造字规律创造了大量的汉语词来表达西方的人文 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事物和概念。如:
哲学 弁証法 現象 心理 抽象 伝統 現実 主観 客観 元素 有機物 重心 硫酸 特務 情報 癌
麿、辻(つじ)榊(かさき)、働、込、笹、丼、鰯(いわ し)等等。
鉴于以上诸原因,汉语词汇和日语的“汉字词”之间存在种种 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类进行比较。
2
一 汉日语同形词
日语汉字词大多是以汉语的词汇为母体的。语言是文化的 载体,这些词汇反映了当时中国先进的文化制度、生产方 式、哲学思想等等。汉语词汇的引进,填补了日语词汇体 系上的空白领域,丰富了日语的表现手法,其中的绝大部 分在现代日语中还在沿用,这就是汉日语中存在着大量同 形同义词的原因所在。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借词及对外日语教学策略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借词及对外日语教学策略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借词及对外日语教学策略一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借词(一)现代汉语中日语借词产生的原因中日两国自汉代起开始官方往来至今,一直有不同形式的交流、往来,这种跨国界、跨文化的接触,带来了语言的交集与融合。

至日本明治维新以前,更多的是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上至国家立法下至日常饮食,日本都不同程度的有所借鉴。

在两国的交流中,语言的接触自然不可或缺,除了语言间的翻译也有语言的流入,这便是借词产生的原因。

在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更多的接受了西方文明,而中国也开始通过日本学习西方文化,日语词汇也随之大量输入中国,汉语中的日语借词便日渐增多。

到20世纪后期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中日两国的交往更加频繁,接触的领域也愈加丰富,自然科学类﹑社科类﹑生活类等方面的词汇大量的涌入中国,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终身雇佣暴走族黄金周宅急送过劳死亲子教育败犬女等。

【1】此外,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各种新鲜事物不断涌现,原有的词汇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表达需求,日语借词的出现则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汉语词汇的缺乏。

因此,可以说日语借词是中日两国交流的必然产物,同时,日语借词又对推动两国交流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借词的特点1现代汉语中的日语的借词多来源于日本的社会文化中国教育部自2005年起每年会公布本年度中国语言发展状况报告,报告中会统计每年的汉语新词的数量,自2006年起至今汉语新词的数量呈递增的趋势,其中就包括大量的日语借词。

根据统计词汇的内容分析,在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借词大多来源于日本的社会文化和人文科学等领域,其传入途径多来自网络、影视媒体、报刊杂志等方面。

【2】例如:现在非常流行的正太一词来源于日本的人气动漫《铁人28号》,其主人公金田正太郎是一个身穿西装和短裤的帅气小男孩,由此借用正太一词代指年纪小但帅气可爱的小男生。

而在青年人聊天中常出现的食草男一词则诞生于日本作家深泽直纪的笔下,该作家于2006年在《日经商务报》上发表的连载文章中提出了食草男的说法,即指脾气温和,在恋爱中较为被动,但用情专一的男子。

十一、源自日语的外来词 现代汉语词汇讲义

十一、源自日语的外来词 现代汉语词汇讲义

4.2不用汉字义的借形汉字词
例如:寿司 瓦斯 曹达(苏打)
4.3汉译借音词
例如:卡拉OK 多桑(父亲)欧巴桑
(五)汉语中日语词语的数量
1.刘正埮、高名凯(1958《现代汉语外来词研 究》,文字改革出版社。459个。
2.刘正埮等1984《汉语外来词词典》上海辞书 出版社。862个。
3.曾根博隆《汉语外来词词典》891个。
部门,相当于汉语的“处”。广告部/销售部
[屋]:日语中直接修饰名词:鱼屋/八百屋(菜铺);
汉语中有咖啡屋/饼屋/精品屋。
[族]:指同类型的人,如暴走族(成群结队骑摩托车或
开小汽车横冲直撞的年轻人),萤族(家人不
允许在屋里抽烟,只好在阳台抽烟的男人,因
黑暗中香烟的火光像萤火虫而得名。)
汉语:事物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大类:水族/语族/芳香 族化合物。打工族 上班族 工薪族 推销族 知青 族 洗车族
(3)日本意译外来语,用汉字书写,只有音 读,不用训读。例如:绝对-相对 积极-消极 直接-间接 主观-客观 时间-空间
高潮-低潮 广义-狭义 动产-不动产 主动-被动 肯定-否定 优点-缺点 主体-客体 理性-感性; 斗争 社会 原子 民主 心理学 伦理学 可能性 生产力 方程式 现实性 艺术界 生命线 流线型 美感 一般化 一元化
2.汪荣宝叶澜编写的《新尔雅》词典 (1903年出版)
共分14部分,每一部分下分若干篇。 例如: 释几何: 圆柱体 平行线 释动物:属 纲 目 哺乳类 释教育:一元论 宇宙论 释生理:动脉 汗腺
3.其他途径:留学生
(1)人文学界——修辞学用语 陈望道1938《修辞学发凡》受日本修辞学界影响。 例如:场合 定义 构想 脚韵 括弧 例证 目的 联想 题名 推断 内在 借代

日语讲课逐字稿

日语讲课逐字稿

日语讲课逐字稿### 教案:日语讲课逐字稿#### 课程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日语的基本句型和词汇。

2. 学生能够通过逐字稿练习提高日语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学生能够了解日语的语音和语调特点。

#### 课程内容:一、导入新课- 开场白:简短介绍日语的背景和学习日语的重要性。

- 播放一段日语日常对话视频,让学生感受日语的语音语调。

二、词汇学习- 展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日语词汇卡片,如:问候、食物、颜色等。

- 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记忆并复述这些词汇。

- 进行词汇小游戏,如“记忆大挑战”或“词汇接龙”,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三、句型练习- 逐字讲解日语的基本句型,如:自我介绍、询问和回答等。

-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使用这些句型。

- 逐字稿练习:提供一段简单的日语对话逐字稿,让学生朗读并尝试背诵。

四、语音和语调训练- 分析日语的五个元音和辅音,让学生模仿发音。

- 强调日语的语调特点,通过听录音和模仿练习,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调。

- 通过听力练习,让学生分辨不同的语调和情感表达。

五、口语表达-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用日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 进行“日语角”活动,鼓励学生用日语进行日常对话。

- 逐字稿挑战:让学生根据逐字稿,进行即兴日语演讲。

六、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日语口语和听力。

七、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准备一段自我介绍的日语逐字稿,并在下节课进行展示。

- 布置听力作业,让学生听日语歌曲或看日语动画,提高听力水平。

#### 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 任务驱动:通过逐字稿的练习,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 多媒体辅助:利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 教学资源:- 日语教材、词汇卡片、多媒体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等)。

####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和口语测试,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浑身发麻:不讲“日本汉语”就不能说话?[1108](2009-02-09)说起“日货”,通常是指日产的汽车、家电等。

而当代汉语中也存在着“日货”,占到了当代中国汉语的70%以上(社会和文科学方面)。

属于外来语的日本汉语,对中国当代文化起着巨大的作用。

我们用老祖宗造的字,组成日本独创的词,普遍应用在日常生活里,说明一个事实:“汉语”已经成为汉文化圈共享的历史文明。

这些外来词汇只是现代化的骨架,并不是现代化的灵魂。

有了现代化的骨架,却还没有足够的现代化的血肉,骨骼够大,但是营养不良,当代文化的窘境大概就在于此。

解决窘境之路,不在于更换“骨架”,而在于锲而不舍地为当下的文化重建,补充现代人文的“营养”。

无处不在的日本汉语我们看娱乐新闻,有一条说,小沈阳参加春晚之后,人气大涨;还有一条说,田亮拍了南非性感狂野写真。

“人气”和“写真”这两个词,我们已经耳熟能详,司空见惯,可是,很少人知道,这两个词是不折不扣的外来词,是源自日本汉语的两个词。

我们再看看下面来自日本汉语的几个词:1.解读,分析解说某项政策、观点、理论。

比如,解读政策,解读谜团,解读****2.新锐,在某一领域新出现的有影响力的人、产品,比如,新锐人物,新锐导演,新锐汽车……3.职场,工作的场所,比如,职场人生,职场技巧,职场人物……4.新人类,新人,新出现的人物,比如,常常形容90后的孩子是新人类。

5.视点,评论人的立场和观点,比如,专家视点6.亲子,父母的孩子,比如,亲子课堂7.达人,艺术、手艺、学术方面的大师。

8.放送,播放。

比如,影视金曲大放送,新歌大放送9.完败,以大比分,或者以明显劣势而输给对手。

比如,北京国安队完败于上海申花队。

10.完胜,以大比分,或者以明显劣势而取胜对手。

比如,北京国安队完胜于上海申花队。

11.上位,成熟,上路的意思,比如,他已经上位了。

12.点滴,输液的意思。

13.量贩,大量销售商品。

比如,量贩式KTV,量贩式超市。

还有一些常用词汇,都来源于日本汉语,比如:健康、卫生、衬衣、宠儿、乘客、储蓄、反感、化妆品、接吻、紧张、批评、企业、气氛、人格、肉弹、升华、生产、体育、通货膨胀、通货收缩、同情、统计、文化、文明、文学、时间、劳动、服务、白血病、鼻翼、剥离、大气污染、关节炎、抗体、麻醉药、牵引、弱视、色盲、糖尿病、听力、血压、……除了词汇之外,还有一些用法,也深深影响着我们的日常表达,比如1.超……超强,超豪华,超爽,超动人2.准……准新娘,准新郎,准妈妈,准爸爸3.真……真英雄,真好汉,真男儿,比如,他是一个真男人!4.无某某之必要比如,无解释的必要在文章最后,还附录了一批常用的日本汉语词汇,这些词汇对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影响太大了。

用老祖宗的字,写外国人的词这些深入中国老百姓生活的外来词,或是日本独创的词,或是改造了中国原有的旧词,独创了新的含义,比如,博士,今天大学培养出的博士,就是来自于日本汉语,是日本独创的新义,而并不是传统中文的博士之意。

我们今天用的也是日本意义的“博士”。

日本汉语影响现代中国,有4个主要特点:1.范围大,程度深70%多的人文学科和社会生活用词,都是源于日本汉语。

如果,我们不用这些外来词,我们几乎张不开口,说不成整句,甚至可以说,会影响我们的语义表达。

2.进入了人文学科的话语体系在人文学科之中,大量的日本汉语词汇进入了学科的话语体系,比如,历史学科的“历史学”名称,就是日本汉语词汇。

涉及到法律、社会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大量的概念话语,都是日本汉语构造的,比如,我们熟知的“文化”这个词。

3.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的近代化和现代化,在文化层面上,日本汉语的贡献居功至伟,中国知识分子借用日本汉语现成的词汇,能够方便、快捷地展开研究,有力地推动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大大推动了思想启蒙,这对中国近代化和现代化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晚清民初,中国本土的知识分子也大量翻译了西方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名词,可是,让人惊讶的是,这些本土的翻译词汇和日本汉语的词汇一PK,相同的翻译词汇,大都是本土词汇完败。

4.外来词在中国已渐渐行成“传统”从国别上来讲,日本汉语影响中国,当然是日本的汉文化“倒流”中国,近百年来,我们中国人长期使用,很多人都忘记了自己脱口而出的词汇是外来词,“时间”这个词,又有多少人会意识到这是外来词呢?渐渐地成了当代汉语的“新传统”。

是“倒流”华夏,不是文化入侵很久以来,对日本汉语影响当代中国的文化事实,有的人比较忌讳,还有的人甚至称之为“文化入侵”,更有甚者,称之为“汉语的灾难”,这些都是站在狭隘的文化立场上。

汉语,是汉文化圈所共享的历史文明,中世纪时期,中国汉语深刻影响了日本、韩国和越南等国家,到了近代,日本汉语大举登陆,“倒流”华夏,反过来又从思想上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

这就是文化融合的典型个案。

有的朋友说,能不能全部抛弃这些日本汉语,重新弄一套中国汉语的词汇,我认为这不并不现实,而且毫无必要。

文化交流从来都是双向的,我们使用大量的外来词语,只会为我们自己的现代化所用。

我们应该清楚地明白,这些外来词汇只是现代化的框架,并不是现代化的内容,只是西学的骨架,并不是西学的灵魂,真正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我们走上了“西学”的道路,可在人文学科建设上并不尽如人意。

有多少人拿着“文化”这个词,去做伪文化的事情,用着“文明”这个词,在演绎着伪文明。

有了现代化的骨架,却还没有足够的现代化的血肉,骨骼够大,但是营养不良,当代文化的窘境大概就在于此。

解决窘境之路,不在于更换“骨架”,而在于锲而不舍地为当下的文化重建,补充现代人文的“营养”。

摘录转引“常用的日本汉语”:B:、白夜、百日咳、版画、半径、半旗、饱和、保险、保障、备品、背景、必要、编制、变压器、辩护士标本、标高、表决、表象、病虫害、舶来品、博士、博物、不动产、不景气……;C:、财阀、采光、参观、参看、参照、策动、插话、茶道、长波、常备兵、常识、场合、场所、衬衣、成分、成员、承认、乘客、乘务员、宠儿、抽象、出版、出版物、出超、出发点、出口、出庭、初夜权、处女地、处女作、储藏、储蓄、触媒、传染病、创作、催眠、催眠术、错觉……;D:、大本营、大局、大气、代表、代言人、代议士、贷方、单纯、单利、单位、单行本、但书、蛋白质、导火线、德育、登记、登载、等外、低调、低能、低能儿、低压、敌视、抵抗、地上水、地下水、地质、动态、动议、动员、独裁、独占、读本、短波……;F:、发明、法律、法人、法庭、法则、番号、反动、反对、反感、反射、反响、反应、泛神论、泛心论、范畴、方案、方程式、方程、方针、放射、分解、分配、分析、分子、风琴、封建、封锁、否定、否决、否认、服务、服用、辐射、复式、复员、复制、副食、副官、副手……;G:、改编、改订、概括、概略、概念、概算、感性、干部、干事、干线、纲领、高潮、高利贷、高炉、高射炮、高周波、歌剧、工业、攻守同盟、公报、公立、公民、公判、公仆、公认公诉、公营、公债、共产主义、共和、共鸣、古柯、固定、固体、故障、关系、观测、观点、观度、观念、观照、光年、光线、广场、广告、广义、归纳、规范、规则、国际、国教、国库、国立、国税、国体、过渡……;H: 海拔、寒带、寒流、航空母舰、和服、黑死病、弧光、化石、化学、化妆品、画廊、环境、幻灯、幻想曲、回收、会谈、会社、会谈、混凝土、活跃、火成岩……;J:、机关、机关枪、机械、积极、基地、基调、基督、基督教、基质、基准、集团、集中、计划、记号、记录、技师、加农炮、假定、假分数、假名、假想敌、尖兵、尖端、坚持、检波器、检察官、简单、见习、间接、间歇泉、间歇热、建筑、鉴定、讲师、讲坛、讲习、讲演、讲座、交感神经、交换、交通、交响乐、脚本、脚光、教科书、教授、教养、教育学、酵素、阶级、接吻、节约、结核、解放、解剖、介入、借方、金额、金刚石、金婚式、金牌、金融、金丝雀、紧张、进度、进化、进化论、进展、经费、经济、经济恐慌、经济学、经验、精神、景气、警察、警官、净化、静脉、竞技、就任、拘留、巨匠、巨头、巨星、具体、俱乐部、剧场、决算、绝对、觉书、军部、军国主义、军籍、军需品……;K:、看护妇、看守、科目、科学、可决、客观、客体、课程、肯定、空间、坑木、会计、扩散……;L:、浪人、劳动、劳动者、劳动组合、劳作、累减、类型、冷藏、冷藏车、冷战、理论、理念、理事、理想、理性、理智、力学、立场、立宪、例会、量子、了解、列车、淋巴、临床、领海、领空、领土、流感、流体、流行病、流行性感冒、伦理学、论理学、论坛、论战、落选……;M:、码、麦酒、脉动、漫笔、漫画、漫谈、盲从、媒质、美感、美化、美术、免许、民法、民主、敏感、明确、明细表、命题、母体、母校、目标、目的……;N:、内服、内阁、内幕、内勤、内容、内在、能动、能力、能率、农作物、暖流……;O:、偶然、……;P:、派遣、判决、陪审、陪审员、配电盘、配给、批评、片假名、平假名、平面、评价、坪……;Q:、旗手、骑士、企业、气氛、气密、气体、气质、气船、气笛、牵引车、铅笔、前提、前卫、前线、强制、侵犯、侵略、勤务、清教徒、清算、情报、驱逐舰、取缔、取消、权威、权限、权益、权利……;R:、人格人力车、人权、人文主义、人选、日程、溶体、肉弹、入场券、入超、入口……;S:、商法、商业、上水道、少将、少尉、社会、社会学、社会主义、社交、社团、身分、神经、神经过敏、神经衰弱、审美、审判、审问、升华、生产、生产关系、生产力、生理学、生命线、生态学、剩余价值、失效、时计、时间、时事、时效、实感、实绩、实权、实业、使徒、世纪、世界观、市场、市长、事变、事态、事务员、手工业、手榴弹、手续、受难、输出、输入、苏铁、水成岩、水密、水素、水准、私法、私立、思潮、思想、死角、所得税、所有权、索引……;T:、他律、塌塌米、台、台车、太阳灯、探海灯、探险、探照灯、特长、特务、誊写版、体操、体育、天鹅绒、天主、条件、铁血、通货膨胀、通货收缩、同情、统计、投机、投影、投资、图案、图书馆、退化、退役……;W:瓦、瓦斯、外分泌、外勤、外在、唯心论、唯物论、卫生、味之素、胃溃疡、尉官、温床、温度、温室、文化、文库、文明、文学、无产阶级、无产者、舞台、物理、物理学、物语、物质、悟性……;X:喜剧、系列、系数、系统、细胞、下水道、纤维、现金、现实、现象、现役、宪兵、宪法、相对、想象、象征、消防、消费、消化、消火拴、消极、小夜曲、小型、校训、效果、协定、协会、心理学、新闻记者、信号、信托、信用、猩红热、刑法、形而上学、性能、序幕、宣传、宣战、选举、旋盘、学府、学会、学历、学士、学位、血色素、血栓、血吸虫、训话、训令、讯问……;Y:压延、雅乐、演出、演说、演习、演绎、演奏、燕尾服、羊羹、阳极、业务、液体、医学、遗传、义务、议决、议会、议员、议院、艺术、异物、意匠、意识、意义、意译、阴极、音程、银行、银幕、引渡、印鉴、印象、营养、影象、优生学、游离、游弋、右翼、语源学、预备役、预后、预算、元帅、元素、园艺、原动力、原理、愿意、原则、原子、原罪、原作、远足、运动、运动场、运转手……;Z:杂志、展览会、战线、哲学、真空管、阵容、政策、政党、支部、支配、支线、知识、直观、直接、直径、直觉、直流、止扬、纸型、指标、指导、指数、制版、制裁、制限、制御器、制约、质量、中将、终点、仲裁、仲裁人、重点、重工业、株式会社、烛光、主笔、主动、主观、主人公、主食、主体、主义、注射、专卖、转炉、资本、资本家、资料、紫外线、自律、自然淘汰、自由、自治领、宗教、综合、总动员、总理、总领事、组成、组阁、组合、组织、最惠国、左翼、作品、作物、作者、座谈、坐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