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学案2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9章 与社会发展》复习学案(新版)沪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9章 与社会发展》复习学案(新版)沪教版【主要内容】1.了解使用天然气(或沼气)、石油和煤等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了解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2.知道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会区分几种纤维、聚乙 烯和聚氯乙烯。
3.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认识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知道“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处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第 9 章 复 习【学习目标】 1.了解使用天然气(或沼气)、石油和煤等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知道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会区分几种纤维、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3.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认识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知道“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处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难点】 1.了解常见的化学能源知道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意义。
2.知道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点及其应用。
复 习 过 程【活动一】梳理本章知识要点化学与社会发展 大气污染(因素、防治)环境保护水资源(因素、防治)无机非金属材料 无机材料 金属材料 合成橡胶 合成纤维 塑料 合成材料 材料 氢能 能量的相互转化(化学能与电能转化) 太阳能 能源 化石燃料【活动二】思考与交流问题,了解本章中考高频考点1.三大主要化石燃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石燃料燃烧发电,是将 _____能转化为_______。
电池大多数是化学电源,它在工作时将____能转化为_____能。
2.常见的材料有_______材料、________材料(如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_材料(如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材料(如______、______ 、______等)。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优秀导学案

化学与社会发展【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的能源,知道能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节能的好习惯。
2.了解常见的材料,知道材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3.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感受化学在改善环境方面的重大责任。
【重点难点】1.几种常见的能源比较,培养节能习惯,感悟开发新能源的重大意义。
2. 实验探究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化学纤维;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常见材料的简单鉴别。
3.探究酸雨的形成原因。
【学习内容】一、知识回顾1.能源(1)化石燃料有、、,属于(填: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
(2)综合利用石油的途径是,产物有等,属于变化;煤的加工方法称为,产物有,属于变化。
(3)化学电池是一种将直接转化为的装置,常见的大多是化学电池。
(4)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原料不受限制,燃烧的产物不会所以,氢气被人们称为理想的“”;氢能的开发和利用面临的困难有、。
(5)举例常见的新能源。
2.材料(1)材料大致分为、、三类。
(2)无机材料有金属材料(包括)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如、)。
(3)合成材料主要包括、、。
3、环境(1)还人类洁净的空气空气污染物有、、、等;引起酸雨的气体有,酸雨的形成过程:(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酸雨的危害:(2)保护水资源水污染的有、、(3)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的危害:垃圾的处理方法:二、探究与释疑1.其中几种纤维的性质比较实验纤维素组成,在酸白质,在碱性溶液三、总结与反思1、能源 化石燃料: 新能源: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例如原电池2、材料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复合材料3、环境问题 空气污染有害气体 烟尘水污染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温室效应:主要是空气中CO 2和CH 4含量偏高 酸雨:主要是空气中 含量偏高 臭氧层空洞:含氟物质的排放等重金属离子扩散:污染水原,土壤,破坏生物链四、达标检测1.下列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 A .蚕丝. B .羊毛 C .涤纶 D .棉花2.环境、能源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九年级(初三)化学 第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复习课)教案

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活中的能源、材料、环境,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2、初步认识物质构成,了解物质变化,认识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3、能主动交流和讨论,表达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逐步树立珍惜资源和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4、发展善于独立自主、勤于思考、求实创新和积极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重点、难点1、《化学与社会发展》中能源、材料、环境三者的联系。
2、《化学与社会发展》与物质构成、变化、性质的联系。
三、课前准备【学生准备】1、用多种形式对第九章学习内容作整理归纳。
2、寻找可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并转化为课堂学习问题。
【教师准备】1、根据学生总结得出的素材,组织课堂讨论与评价,进行学习指导。
2、把学生寻找的问题作有序组合,并运用于课堂学习。
3、做好课堂教学使用的辅助软件。
四、教学设计练习链接生活前沿1、随着汽车数量的剧增,解决汽车的环境问题已成为汽车行业研究的一项课题。
左图是小梅同学收集到的2008年北京国际汽车展中我国自行研制的氢动力概念跑车图片:①汽车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氢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但氢动力汽车目前还不能普及,原因是。
②为了普及氢动力汽车,科学家仍在不懈努力。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以色列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车用制氢装置,装置中制氢气的原理:硼(B)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硼[B(OH)3]和氢气。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第2节新型材料的研制教案(新版)沪教版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物质的分类、性质、变化等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已经学习过八年级和九年级上册的化学知识,对化学学科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此外,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过一些与新型材料相关的知识,如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等,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基础知识。
②视频:播放关于新型材料研制过程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新型材料的研制方法。
③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方便学生交流、分享学习资源。
④实物模型:展示新型材料的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新型材料的外观和性质。
⑤学习平台:利用学习平台进行课后作业布置和辅导,方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流程
(四)巩固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新型材料的研制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新型材料的研制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教学反思与改进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出积极性和主动性,但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过于依赖小组成员,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其次,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多媒体资源和实验操作,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然而,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过于关注结果,而忽略了实验过程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实验过程的讲解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实验知识。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教案(全)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教案(鲁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在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2. 通过对化学知识的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科学的情怀。
二、教学内容:1. 化学与生活: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饮食、交通、医疗等。
2. 化学与工业:学习化学在石油、钢铁、纺织等工业领域的应用。
3. 化学与农业:掌握化学在农药、化肥、粮食等农业方面的作用。
4. 化学与能源:了解化学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化石燃料、太阳能、风能等。
5. 化学与环境保护:学习化学在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贡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在生活、工业、农业、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引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2. 课堂讲解:分别讲解化学在生活、工业、农业、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展开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意义。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成果进行评价。
2.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3. 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了解学生对化学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相关内容。
2. 课件:生动的化学应用实例图片、视频等。
3. 案例材料:相关行业的发展状况、化学在解决问题中的实例。
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复习学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

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的能源,知道能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节能的好习惯。
2.了解常见的材料,知道材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3.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感受化学在改善环境方面的重大责任。
【重点难点】1.学会探究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化学纤维;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常见材料的简单鉴别。
2.学会对材料进行分类.2.知道酸雨的形成原因、学会检验二氧化硫气体。
【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化石燃料有、、,属于(填: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
煤主要含有元素,石油主要含有元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石燃料在燃烧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加剧了大气层的。
2.煤的干馏(或炼焦)是指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煤分解成、、,煤的干馏是_________变化。
石油的分馏是指根据物质的______不同从石油中分离出各种产品(汽油、煤油、柴油、液化气等),石油的分馏是__________变化。
3.电池是一种将直接转化为的装置。
4.氢能优点:燃烧放出的热量,原料来源,燃烧产物。
5.材料分为、、。
金属和合金属于,陶瓷和玻璃属于,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和。
玻璃钢属于,棉、麻属于,化纤属于。
6.鉴别蛋白质的方法:。
7.鉴别聚氯乙烯和聚乙烯的方法:。
8.空气污染物有、、、等;引起酸雨的气体有,用pH试纸测定该雨水pH (填“<”、“>”或“=”)7,这是因为(用方程式回答)。
检验二氧化硫的方法。
二、探究与释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乙醇是三种重要的化石燃料B.汽油能除去油污是“乳化作用”C.鉴别棉麻制品与羊毛制品,可以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D.“白色污染”是指白色建筑材料垃圾引起的污染2.下列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陶瓷B.塑料C.羊毛D.汽车轮胎3.扬州泰州机场是扬泰地区重要的交通空港,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的经济发展。
(1)航站楼的屋顶用到了以下材料:a.钢板b.玻璃c.铝板d.塑料,其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填字母,下同),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教案(全)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教案(一)鲁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与人类社会发展相关的化学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认识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化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案例。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为例,如洗涤剂的去污原理,引发学生对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如钢铁的腐蚀与防护、食物的保存等,让学生了解化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4. 知识拓展:介绍化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新能源的开发、环境保护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教案(二)鲁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化学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认识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化学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化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案例。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为例,如洗涤剂的去污原理,引发学生对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思考。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复习学案(新版)沪教版

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学习目标1、通过对化学与能源、材料、环境的系统复习,能够将相关的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并且能够将本章的知识融合到所学的化学知识中去,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2、复习重点:氢气的制取并能总结三大气体的制备,酸雨的成因,大气污染、水污染原因和防治措施。
知识梳理【全章知识结构】【知识点回顾】1.常见的能源种类有、、、、、等。
2.解决能源危机的一般方法有、、。
3.电池是将能转化成能的装置。
它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的。
举出日常生活中应用的例子、、等。
4.废弃电池中的固体废弃物和会污染环境,应单独存放和。
6.氢能源的三大优点是、、。
其中最突出的优点。
7.材料有材料、材料、材料、材料四大类。
8.金属材料以为主体在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被大量使用。
11.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有和等。
13.材料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14.合成材料一般包括、、。
15.纤维有纤维和纤维。
纤维如棉、羊毛等;纤维如涤纶、锦纶、腈纶等。
16.橡胶可以分为橡胶和橡胶。
与橡胶相比,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绝缘性和耐高温性。
17.聚乙烯组成中只含有元素,而聚氯乙烯的组成中除含有元素外,还含有元素。
利用塑料薄膜的不同,可以简易鉴别塑料薄膜是否可用于食品包装。
18.复合材料是将而形成的材料。
复合材料集中了组成材料的优点,具有更优异的综合性能。
19.空气污染物主要有、、、。
它们的主要来源是和。
20.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燃烧,放出气体而引起的。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2.水的污染主要有、、。
24.污染的水源人畜饮用后会,工农业生产中使用污染的水会使产品质量。
25.垃圾的处理方法有、、等。
经典例题【例1】目前,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
随着全球能量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
世界各国人民的节能意识也日趋增强(如图是我国的节能标志),科学家也在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产品、提高化学能的转化效率等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
请回答:(1)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能源有(请回答三种):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B)第一节化学与能源开发(B)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刘明明审核人:刘元金班级:姓名:家长签字:【探究目标】1、通过分析氢气用作燃料的优点,认识到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
2、通过实验探究,明确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树立不同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观念。
3、增强学生的能源意识,强化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责任感。
【学习重点】氢能是未来理想的新能源,理想的氢能源循环体系。
【学习难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
【探索导航】一、自学探究〖活动一〗:清洁高效的氢能①目前,人类应用最广泛的能源是、、,但化石燃料面临枯竭,等新能源逐步走上历史舞台,为解决人类的能源危机开辟了新天地。
②氢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氢能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最理想的制氢方法是什么?〖活动二〗:应用广泛的化学电池学习活动2:①什么叫化学电池?②化学能可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等,利用化学反应中的,人们可以开发新的能源。
③常用的化学电池有哪些?试举出一个例子并分析一下它的结构。
〖消化教材〗1、清洁高效的氢能(1)氢能源的优点有 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氢能源目前不能推广的原因是氢气 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应用广泛的化学电池(1)化学电池是一种将____________直接转化成________的装置。
其特点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电池工作主要是能转化为能;蓄电池充电主要是能转化为能。
〖预习自评〗1、(2008·盐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
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太阳能 B.潮汐能 C.风能 D.石油2、(2008·河北)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一组是()①煤②核燃料③生物质能④石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2009·衡阳)能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关系到社会和生产可持续发展,氢气和甲烷是两种清洁能源。
已知2g氢气和16g甲烷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生的热且是286kJ 和890kJ 。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能说明用氢气比用甲烷作燃料更好的是()A.相同质量的氢气和甲烷分别完全憔烧后,氢气产生的热量大于甲烷B.氢气的燃烧产物对环境无影响C.工业上制取氢气的原料是水,原料丰富且可再生D.寻求合适催化剂,使水在不太高的温度下分解,降低生产成本〖预习心得和疑问〗〖课堂评价练习〗姓名:班级:成绩:1、氢气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型能源,这是因为()①是最轻的气体②资源丰富③具有可燃性④燃烧产物不污染环境⑤燃烧时放出热量多⑥具有还原性A、②④⑤⑥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④⑤⑥2、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2、CO、CH4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
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A、都是无毒无害气体B、都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C、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D、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3、燃烧电池是一种将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下列燃料电池比较适合于在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是()A、O2——CH4燃料电池B、O2——CH5OH 燃料电池C、O2——H2燃料电池D、O2——CO 燃料电池4、(2009·江苏模拟)(1)我们把直接从自然取得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一级能源经过加工取得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
下列是目前正在利用和开发的部分能源①煤;②汽油;③天然气;④太阳能;⑤风能;⑥潮汐能;⑦地热能;⑧电能;⑨氢能;⑩酒精,其中不属于...一级能源的是(填序号)。
(2)我国是世界产煤大国。
但含硫煤燃烧排放的SO2会引起“酸雨”现象。
为减少大气污染,某发电厂采用了“石灰固硫法”,即向煤中掺入熟石灰,用来吸收SO2,写出“固硫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科学家预言,氢能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绿色能源,而水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物质,你认为获取氢气的最佳途径是,氢能源的优点有、发热高、来源广、是再生能源等。
(4)电池是一种将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锂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高能电池,其质量轻,电容量大,颇受手机、手提电脑等制造商的青睐。
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式为Li+MnO2 =LiMnO2,其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
〖课后拓展活动〗5、(2009·河北模拟)目前,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
随着全球能量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
世界各国人民的节能意识也日趋增强(如图是我国的节能标志),科学家也在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产品、提高化学能的转化效率等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
请回答:(1)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能源有(请回答三种):_____________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两个由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例子: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产、生活中存在着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
请你分别各举一例:①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______________;②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_______________。
(4)氢气具有热值高且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因此被认为是最清洁的能源。
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究(B)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刘明明审核人:刘元金班级:姓名:家长签字:【探究目标】1、了解普通玻璃的生产原理,知道几种常见的新型玻璃,体会通过化学方法可以将用途小的物质转化为用途大的物质。
2、了解塑料的特性,知道高分子材料是小分子聚合而成。
3、知道使用混合的方法可以改变物质的性能、扩展物质的应用范围。
【学习重点】玻璃的生产原理及应用,塑料的生产原理及应用。
【学习难点】用分子聚合大观点认识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形成过程。
【探索导航】一、自学探究〖活动一〗:玻璃是如何制成的①玻璃是一种材料。
通常是用(主要成分是)、、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中高温烧制而成。
它的化学原理是:②玻璃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哪些应用?试举出几种常见的玻璃。
③简要介绍一下光导纤维。
〖活动二〗:“塑料王”是怎样诞生的学习活动2、①查阅课本,塑料的定义是什么?②最常用的塑料是什么?简要介绍一下它的形成过程。
③(商品名)被誉为“塑料王”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的一种具有特殊性能的塑料。
它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用途?〖活动三〗:玻璃钢是钢么①简要介绍一下玻璃钢。
②什么叫复合材料?它的性能和组成它的成分材料比哪个更好些?〖消化教材〗1、玻璃是如何制成的玻璃是________种材料。
在工业生产中,通常是用____________ (主要成分是SiO2)、_______、_______-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在玻璃窑中高温烧制而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2、“塑料王”是怎样诞生的(1)塑料是人工合成的一类_________材料,大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聚乙烯是一种最常用的塑料,它是由许多________连在一起,聚合成大分子而形成的。
3、玻璃钢是钢吗(1)玻璃钢既不是玻璃也不是钢,而是在塑料中加入______制成的。
它既有玻璃般的__________,又有钢般的_______,故俗称玻璃钢。
(2)复合材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
〖预习自评〗 1、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蛋白质B 、乙醇C 、淀粉D 、聚乙烯2、现代以石油化工为基础的三大合成材料是( )①合成氨 ②塑料 ③医药 ④合成橡胶 ⑤合成尿素 ⑥合成纤维 ⑦合成洗涤剂A 、②④⑦B 、②④⑥C 、①③⑤D 、④⑤⑥3、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棉花B 、塑料C 、羊毛 4、商场出售的服装都挂有面料成分及洗涤说明的标签,如图,是某服装的标签:(1)面料中的天然纤维是 ,合成纤维是 。
(2)检验其主要成分为丝的简单方法是。
〖预习心得和疑问〗〖课堂评价练习〗姓名: 班级: 成绩 :1、(2008·大连)下列物品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铝制易拉罐B.瓷碗C.玻璃杯D.塑料瓶2、2009·雅安)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工合成材料的是( )A.棉花B.导电塑料C.尼龙绳D.塑料食品袋3、(2008·青岛)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下列物质中存在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是( )A 汽车轮胎B 不锈钢C 棉花D 木头2、(2008·江西)玻璃是 ( )A .纯净物B .混合物C .单质D .化合物4、(2009·南京)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它的主体结构为四根巨型钢筋混凝上制成的陔心筒。
其中钢属于( )合格证 标准 FZ / T81010——1999 品名 休闲风衣 等级 合格 型号 175 / 96A 成分 面料丝 80% 锦纶 20% 里料涤纶 100% 洗涤说明:(略)A.金属材料B.合成材料C.天然材料D.复合材料5、西北工业大学张立同院士获得了2004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她与她的同事研制的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热结构材料。
它比铝还轻、比钢还硬,比碳化硅陶瓷更耐高温、更抗氧化烧蚀,而且克服了陶瓷的脆性。
(1)在这种新型材料的上述性能中,涉及的物理性质有,涉及的化学性质有(各填一个)。
(2)在空气中,碳化硅能与熔融的氢氧化钠反应:SiC + 2NaOH + 2O2Na2SiO 3+X +H2O ,其中X的化学式为Na2SiO 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课后拓展活动〗6、(2008·潍坊)全国人民期盼已久的奥运会即将在北京召开。
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与奥运会有关的下列问题。
(1)北京奥运会的许多方面需要大量材料。
下列使用的材料(加黑点)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2)人类获得的能量绝大多数来自于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
北京奥运会使用丙烷(C3H8)作火炬燃料,丙烷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北京奥运会坚决反对运动员使用兴奋剂。
某种兴奋剂的化学式为C16H16O3,该兴奋剂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4)奥运会游泳、跳水等运动项目在“水立方”举行,比赛池中的水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按照物质的分类,下列某种消毒剂与其他三种消毒剂不属于同一类的是(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