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打猎人教案
狐狸和猎人教案

狐狸和猎人教案教案标题:狐狸和猎人教案目标:1. 通过阅读和讨论故事《狐狸和猎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帮助学生分析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道德和伦理问题,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4. 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写作和表达,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0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故事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提出问题:你们对狐狸和猎人有什么了解?你们认为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阅读与讨论(20分钟):1. 分发故事《狐狸和猎人》的文本给学生,让他们阅读故事。
2.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提出问题:故事中的狐狸和猎人分别是什么样的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发展?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理解和观点。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互相讨论。
角色分析(15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狐狸和猎人的性格特点和动机,提出问题:狐狸为什么要偷取农民的鸡蛋?猎人为什么要追捕狐狸?2.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并记录他们的分析结果。
3. 鼓励学生就狐狸和猎人的行为和决策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理解不同角色的立场和动机。
道德与伦理问题(15分钟):1. 提出问题:你认为狐狸的行为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猎人的行为又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2.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并记录他们的观点和理由。
3. 鼓励学生就道德和伦理问题展开辩论,并尊重不同观点。
创造性写作(20分钟):1. 要求学生以狐狸或猎人的角度,写一篇短文,描述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思考。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动机。
3.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互相分享他们的作品,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本课中学到的内容和体会。
2. 提出问题:你们对故事中的狐狸和猎人有了新的看法吗?你们学到了什么道德和伦理方面的教训?3. 鼓励学生思考并总结本课的收获,并提供个人评价和反馈。
幼儿园中班游戏猎人打狐狸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游戏猎人打狐狸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1. 游戏简介猎人打狐狸是幼儿园中班常见的活动游戏,游戏最适合幼儿园中班的儿童(4-5岁),通常需要5或6个参与者才能玩得尽兴。
本游戏可以提高孩子的反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适合在幼儿园室内或室外进行。
2. 游戏规则2.1 游戏材料:•猎人标志(例如:红布条,类似的物品);•狐狸标志(例如:黄布条,类似的物品)。
2.2 游戏步骤:1.选择:全部人员从教室的门口开始,其中一个孩子担任猎人,另一个作为狐狸。
其他幼儿则选择希望加入猎人队的一方。
猎人和狐狸需要暗中传达自己的身份给志愿者。
2.游戏开始:猎人和狐狸在教室内自由移动。
幼儿们则需要和猎人或狐狸一起移动,以收集足够的队员,所有人必须保持相同的身份秘密。
3.捕捉:猎人必须打标记在狐狸身上。
狐狸被标记后,需要随意在房间内停下来,直到团队救援他们(即:有其他小朋友摸他的头)。
团队中的其他小朋友可以无限保存,直到团队人员全部都变成了狐狸或者队伍内的所有猎人都已经找到了狐狸。
如果猎人摸错了人,他将继续寻找狐狸。
2.3 游戏胜利:当所有候选猎人都被另一方抓住,并成功的转换身份之后,游戏结束。
3. 游戏教学设计3.1 游戏目标学习团队合作、自我保护意识和反应能力。
3.2 游戏准备准备游戏所需的材料。
3.3 游戏流程1.在讲解游戏规则之前,学习老师需要询问幼儿是否玩过类似的游戏,如果有,询问反馈,对其进行纠正并引导如何实现正确和愉悦的游戏体验;2.选择猎人和狐狸时,让幼儿看着你手中的布条引导幼儿加入自己的队伍(猎人或狐狸),代表幼儿需要经历一定的选择和决策的过程;3.分成两队后,教学老师需要给儿童讲解游戏规则,讲解重申如何转化队友身份、如何秘密保持自己的身份、如何记住狐狸的标记等;4.开始游戏,教师要协调整个过程,严格按照游戏规则,同时注意指导孩子的操作,保证游戏流程顺畅;5.游戏结束后,帮助幼儿游戏过程,以及客观而敏锐地检验最终的游戏结果。
《狐狸打猎人》课件

故事概述 《狐狸打猎人》是一篇 充满了喜剧味的讽刺性童话,嘲讽 的是一个胆小如鼠的年轻猎人。年 轻的猎人平时好吃懒做、不好好学 本领,只会背着枪装装样子,连狐 狸假扮的怪狼都分不清。以至被狡 猾的狐狸交了枪不说,还被逼着上 山去教它们枪上膛。幸而被老猎人 所救。
பைடு நூலகம்
人物形象
1、年轻猎人:
胆小如鼠、不学无术。 2、老猎人: 稳健,老到,不信谣言。
探究主题
1、为突出年轻猎人的胆小,作者极尽 夸张之能,将他胆小的丑态表现得淋 漓尽致。让小读者在他的丑态中,充 分认识到胆小而又没有本事的危害性。 当然,其尖锐的嘲讽仍然是善意的, 寓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 2、故事告诉我们: 再狡猾的狐狸都逃不过智慧的猎手
狐狸打猎人
金 近
学习目标
1、了解故事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 3、明确故事主题 4、探究作品的教育价值 (二课时)
作者简介
金近(1915——1989) 原名金知温。浙江省上虞 县人。幼时上过私塾。十二岁迁居上海,当过学 徒、校对、抄写员、记者、编辑、教员。1937年 开始发表作品。50年代起历任长春电影制片厂和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剧本创作人员,《儿童文学》 杂志编辑、顾问,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 副主任等。出版的主要作品有:儿童诗集《小毛 的生活》《冬天的玫瑰》《小队长的苦恼》,童 话集《红鬼脸壳》《春姑娘和雪爷爷》《春风吹 来的童话》《金近童话集》,中篇小说《山村里 的新事情》《三个孤儿》,小说集《小牛黑眼儿》 《逃学》以及《金近文集》等。在第二次全国少 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被授予荣誉奖。
作品的教育价值
1、不以讹传讹
2、不人云亦云
3、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狐狸打猎人》课件】.ppt

(2)大量地运用叠句。从修辞的角度来说叠句 是指对偶 排比 反复等形式的句子。
(3)口语化句式。由于儿童在心理、年龄、文 化层次的特殊性,儿童文学的语言就呈现出口 语语体的风格,它与书面语体相比,在谴词、 造句、修辞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这里我们 将要分析的就是其句式的口语化。
2019-8-11
感谢你的欣赏
9
2019-8-11
感谢你的欣赏
2
影片赏析
《狐狸打猎人》
2019-8-11
感谢你的欣赏
3
童话的特点 :
(一)情节完整曲折、形象生动鲜明 (二)幻想丰富奇特、夸张强烈动人 (三)语言简洁活泼、表现手法多样
2019-8-11
感谢你的欣赏
4
带着问题研讨课文:
(1)课文为什么以“狐狸打猎人”作为标 题?
2019-8-11
感谢你的欣赏
7
拓展延伸 激发想象
请以“ 从这里,我懂得了……” 的句 式写出你的箴言。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总结:流言 的力量,狐狸的虚伪,老猎人的精明, 猎人的无知懦弱。)
2019-8-11
感谢你的欣赏
8
作业:
展示学生绘画作品 (作品都是学生心 目中最美最喜欢的童话人物) ,按作品 顺序依次说出喜欢的理由。
(2)狐狸变狼的传说是怎么形成的? (3)猎人和狐狸的关系是如何一步步发
展的?这说明了什么?
2019-8-11
感谢你的欣赏
5
答案提示:
(1)题目新颖;符合故事情节。 (2)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3)猎人的胆小引发了狐狸的嚣张,狐
大班游戏教案猎人打狐狸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游戏教案猎人打狐狸教案及教学反思一、背景在大班形式多样的游戏教学中,猎人打狐狸游戏是一种受到孩子们追捧的游戏,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体育运动,更可以在有趣的游戏中激发孩子们的运动神经并增强协同精神,全面发展孩子们的体育能力。
猎人打狐狸游戏是一个多人参与的场景游戏,能够锻炼幼儿的协同配合减少孩子对于成年人的依赖。
二、游戏介绍猎人打狐狸游戏是孩子们最爱的游戏之一,这个游戏由多人参与,以突显协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1.游戏准备1.在场地中,设定一个安全区域。
2.划出游戏区域,区分猎人区和狐狸区。
2.游戏规则1.孩子们均分为猎人和狐狸两组,选择一个随机的开头狐狸,教师确保狐狸在安全区域内。
2.猎人和狐狸放置在游戏区域的两端,在规定时间内狐狸在跑动避免被猎人抓住,猎人则需要在规定区域内全力追逐狐狸,在时间内抓住狐狸。
3.如果猎人成功抓住选手的狐狸,那么狐狸和猎人进行交替。
4.如果孩子们在游戏中受伤,教师及时给予关注,避免游戏场面过于激烈。
3.教学建议1.在游戏准备阶段,教师需要非常细致地选择游戏场地和设定游戏的规则,保证孩子们的安全,防止过度竞争。
2.在规定的时间内,孩子们需要付出较大的体力和精神上的投入,在其后规定适当的休息时间,保证孩子们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信念重整。
3.在猎人打狐狸游戏的后期,教师可加入抢旗等游戏方式,增加孩子们对于游戏的兴趣,同时在完成任务后为孩子们颁奖,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教学反思1.优点1.猎人打狐狸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游戏之一,在游戏中增加孩子们对于运动的兴趣。
2.猎人打狐狸的规则简单易懂,孩子们可以很快地掌握游戏的规则并投入其中。
3.猎人打狐狸可以增加孩子们之间的互动,加强孩子们的协同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2.缺点和改进1.在猎人打狐狸的规定时间内,孩子们的体力和精神十分消耗,容易造成体力过度消耗而发生事故。
因此,在游戏期间及时进行适当的休息和减少游戏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大班游戏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猎人打狐狸》

大班游戏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猎人打狐狸》教学目标通过本节游戏教学,学生将会:1.学习基本的游戏规则,了解游戏的背景与社交意义;2.经历翻译、合作等多种语言交流方式,拓宽思维方式;3.锻炼身体协调性、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4.强化游戏规则约束的意识,加强自我克制、自我约束的能力。
教材准备•游戏规则手册;•游戏地图;•游戏角色牌;•喇叭;•计分板。
教学流程第一步:教师介绍游戏规则与背景本次游戏名为《猎人打狐狸》,是一款在线策略性游戏。
讲解游戏规则之前,首先让学生知道游戏的背景和使用意义。
我们将要扮演的是一个猎人,从自己的角色中挑选一位扮演;与此同时,还需要两名学生扮演狐狸。
第二步:角色分配让学生抽取角色牌,将狐狸和猎人分开。
第三步:游戏进行1.两只狐狸在地图上随意出现,猎人可以前往捉拿狐狸;2.狐狸只有躲在指定障碍物处才可免于自己被无限接近的猎人捉拿;3.狐狸成对移动,一只狐狸可以拦截猎人去路,发出语言提示;4.猎人捉到狐狸后,必须交给自己的队友以便协作分工;5.游戏时间结束后,在规则下进行评分。
第四步:游戏评分1.狐狸若成功地避免被捉拿到,加10分;2.猎人若将狐狸押回时,得20分;3.整个小组根据游戏需求所形成的合作机制算总分。
教学反思教师角色本节游戏教学的核心是要“点亮学生的兴趣点”,也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需要很好地把握学生心态,能够快速、清晰地解释游戏规则,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猎狐”目标。
同时,教师应该能够对角色牌、游戏界面等游戏设计元素充分掌握,从别人的游戏经验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和更新游戏规则。
游戏流程设计游戏流程是本堂课最重要的环节,教学者需要清晰地设计游戏流程,把握游戏节奏,注重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逐渐领会游戏精神。
另外也要注意的是,游戏节奏的把握应该存在弹性,随时根据学生对游戏的反应和流畅度,调整游戏难度等级。
游戏评分设置在游戏流程中增加游戏评分环节也是很有必要的。
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游戏规则,也可以更好地学习协作和团队意识。
金近《狐狸打猎人》作品内容简介心得体会教育培训PPT模板

内容简介
他举起枪对准小松鼠,“咔!”没反应,咋回事呢?他仔
松
细一看:原来忘了上子弹了。上好了子弹,松鼠跑没影了。
鼠
一回头他又看到了四只兔子,于是他转过身开始追杀兔子,
慌慌张张地一下撞到雪堆上,摔了个大马趴,等他爬起来,
兔子早跑了。
他这是突然听到了一声狼叫。“啊”!吓得他神魂颠倒,连 狐
狸
枪也不要了,散腿就往家跑。在路上,他碰到了狼和狐狸,
内容简介
“啊”!他大叫一声,从梦中醒来,晕晕乎乎的,不 知道自己是死是活!他决定去问问老猎人。老猎人听 了哈哈大笑地说:“什么可怕的狼啊!都是瞎说 的!”“可…..我亲眼看见了呀!”“那你就把它打 死!”小猎人羞愧地说:“我的枪丢了。”老猎人拿 起一块布,擦着自己的枪说:“一个猎人丢了枪,要
我 看 活 着 死 了一都 一个样猎! ”人 丢 了 枪
感 您观看 谢 儿 童 书 籍 导 读
汇
报
人
:
心得体会
在我们身边,像这样恶意的传言也不是没有,当 人们信以为真,便很容易引起动乱,所以,我们 对待谣言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要学会辨别是非, 那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千万不能像故事中的人 们那样轻信谣言,那样只会徒增恐惧罢了,我们 要像老猎人一样,用智慧去揭开谣言的真面目。
人物
书籍
分
导读
析
人物分析
他惊慌失措,拿起“枪”就开火
内容简介
可是狐狸一点也不怕,反而哈哈大笑,因为那不是枪,只是一根棍子。 听到狐狸的笑声,猎人吓得昏了过去。
狐狸和狼继续往前走,发现了小猎人丢的那只枪,它们高兴的把枪居 为己有。这时,小猎人跑回家去了,躲在床上,浑身发抖。不一会儿 做了个噩梦。梦见怪兽追他,他跑啊跑,终于跑进了一个大山洞,他 刚要喘口气,却发现山洞竟是狐狸的嘴。
狐狸打猎人的故事教案

狐狸打猎人的故事教案
嘿,咱今天就来说说这狐狸打猎人的故事教案。
你想想啊,一只狐狸怎么就能把猎人吓得够呛呢?这故事可太有意思啦!咱要是把这个故事教给小朋友们,那得多好玩呀。
先来说说故事里的狐狸,那可真是狡猾得很呐!它利用一些假象就让猎人相信它是超级可怕的大怪物。
这就好比生活中那些会耍小聪明的人,总能想出各种点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再看看那猎人,哎呀呀,怎么能这么胆小呢!听到点风吹草动就吓得不行了。
这是不是像有些小朋友,稍微遇到点困难就想退缩呀。
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呀,可以让小朋友们分角色扮演。
让他们去体会狐狸的狡猾和猎人的胆小。
然后引导他们思考,如果自己是猎人会怎么做呢?是不是要勇敢一点,去识破狐狸的诡计呀。
还可以和小朋友们讨论一下,为什么狐狸能得逞呢?是因为猎人没有仔细观察,光听别人说就害怕了。
这就告诉小朋友们,不能光听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要自己去观察、去思考。
然后呢,可以让小朋友们发挥想象力,想想还有没有其他动物也可能会像狐狸这样耍小聪明。
比如说猴子,它们也很机灵呀。
讲完故事后,还可以让小朋友们画一画他们心目中的狐狸和猎人。
看看他们是怎么理解这个故事的。
这个故事虽然简单,但是蕴含的道理可不少呢。
它能让小朋友们知道,不能随便就被表象所迷惑,要勇敢地面对困难,不要轻易被吓倒。
总之呢,狐狸打猎人的故事是一个特别好的教学素材。
能让小朋友们在欢乐中学会很多道理。
咱可得好好利用起来,让小朋友们在快乐中成长,变得更加聪明、勇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狐狸打猎人金近第一课时一、导入:童年与童话这一单元我们主要是学习儿童文学,顾名思义“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儿童而创作的文学作品(P2)。
提起“儿童文学”就让人不由得回想起我们的童年时代,童年在你们的记忆中是怎么样的?童年是简单快乐的,是无忧无虑的,想哭的时候哭,想笑的时候笑。
童年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美丽的梦,承载着我们太多美好的回忆,比如玩泥巴、捉迷藏、扮家家等等,当然还离不开童话故事。
大家想想,在你们小的时候伴随你们长大的童话故事有哪些?国内:乌鸦喝水、小猫钓鱼、小马过河、龟兔赛跑、猴子捞月等,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金鸭帝国、大林和小林);郑渊洁(皮皮鲁和鲁西西系列、舒克和贝塔历险记)国外:安徒生童话(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格林童话(白雪公主、小红帽、灰姑娘、渔夫和他的妻子、青蛙王子、睡美人);一千零一夜(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可以说童话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那一篇篇优美的童话想象丰富,情节生动,情感真挚,充满了童真,张扬着人性,启迪着人们的心灵。
现在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回到最初,带着童年时代阅读童话的那份单纯甜蜜新奇的感觉一起来享受我们的第一篇课文——童话故事《狐狸打猎人》,现在请同学们快速的将课文浏览一遍。
二、作者简介:金近(1915——1989)原名金知温,浙江上虞县人。
他自幼家境贫寒,12岁离开家乡到上海,先后当过四次学徒。
后经亲戚资助,在上海念了两年书,做过小书店校对、抄写员。
1935年,在上海儿童日报馆打杂,后当助理编辑,正式开始儿童文学创作。
1937年4月,他在《小朋友》杂志上发表第一篇童话《老鹰鹤的升沉》。
1947年加入全国文协(作协前身),并担任儿童文学作者联谊会理事。
这一时期他创作了《红鬼脸壳》、《“好”人国》和儿童诗集《小毛的生活》、《小河唱歌》等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调中国作家协会任儿童文学组副组长,是新中国儿童文学事业奠基人之一。
1963年调回北京筹办《儿童文学》杂志,在这期间他培养了一大批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青年作家。
“文化大革命”期间遭批判,下放干校劳动,搁笔十多年。
直到1979年后,出版了选集《春风吹来的童话》、童话诗《冬天的玫瑰》、中篇童话《大毛和小快腿》等,还出版了童话选集《金近童话集》。
1980年被授予全国第二次少儿文艺奖荣誉奖。
1989年7月9日因脑溢血逝世。
金近的一生是为儿童文学奉献的一生,冰心为其墓碑题写“你为小苗洒上泉水”评赞,充分肯定了他对儿童文学做出的巨大贡献。
他的儿童文学创作中影响较大的便是童话和儿童诗。
其作品风格清丽,语言优美,充满诗情画意。
三、了解文章的体裁——童话(老师提问,学生讨论)1.什么是童话?童话是通过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和陶冶情操的一种文学体裁。
2.你们觉得童话的特点是什么?①童话故事都不是真人真事,都是作者通过大胆、合理的的想象创作出来的。
想象是人们超越时间、空间和生活常理的限制而产生的种种的奇思妙想,它具有神奇的魔力,它会让小猫、小狗说话,让花草树木行动、言语,让所有的事物会哭会笑,让它们像人一样有语言、有行动、有思想、有感情,创造出大人、孩子都喜闻乐见的、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让画的狐狸→画的狼→狐狸变成了狼→狼有两颗长牙→狼有三只眼睛→狼有四只耳朵→狼有五条腿3、思考与练习1 :提问:狐狸之所以能够伪装成凶恶的狼,是利用了人们一种什么样的心理?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盲从心理畏惧心理4、上网浏览《长沙一高校千间女寝室暑期被盗窃贼还住了十几天》(见附录一)的新闻,实地调查我院寝室被盗事件,还原事实真相并交流体会。
第二课时详细分析课文1、提问:狐狸打猎人主要有几个步骤: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狐狸伪装成最可怕的狼,并把猎人吓得掉了枪。
狐狸到猎人家要到了子弹。
狐狸要狼押猎人上山给枪装子弹,猎人被吓昏过去。
具体分析《狐狸打猎人》的情节结构:序幕:一、二自然段。
开端:一个山村的人们,将岩石上画的一只狐狸,说成是一只凶狠的恶狼,引起了无名的恐怖。
发展:一只狡猾的狐狸利用人们的恐惧心理,装扮成那只恶狼,高潮:狡猾的狐狸果真吓跑了一个猎人,取得猎枪,并进一步押着猎人替他给猎枪装子弹。
结局:老猎人及时赶到把狐狸打倒在地上。
分析:《狐狸打猎人》情节结构完全吻合了童话的“线性结构”。
悬念:作者把猎人打狐狸的常规颠倒过来,变成了狐狸打猎人。
作者大胆地幻想夸张,颠倒了生活中的正常现象,但这种幻想却没有使人感到虚假。
因为作者巧妙地为情节发展安排了一定的条件,他的两位主人公“狐狸”向来是狡猾的代表,而文中的“猎人”也不是我们所认知的真正意义上的猎人,而是一个好吃懒做,不好好学本领,根本算不上真正“猎手”的胆小鬼,这也是造成狐狸如此猖狂的原因。
这种情节的安排使幻想产生了合理的“内核”,与现实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这篇童话故事的情节引人入胜之处,就在于故事的发展“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情节曲折,条理清晰:首先关于狐狸变成狼传说的渲染,然后到狐狸利用传说和狼勾结,利用传说吓走了年轻的猎人,夺走了枪。
中间又插入了老猎人与年轻之间的谈话。
狐狸夺走了枪却没有子弹,于是跑到了年轻猎人的家拿走了子弹。
有了子弹却不知道装子弹,于是又跑来找猎人,在千钧一发的时候,老猎人出现打死了狼和狐狸。
情节可谓生动曲折,但条理清楚。
圆满的结局:老猎人出现打死了狼和狐狸,邪恶终将被正义战胜。
2、提问:故事的结局如何,如果没有老猎人,结局又将如何?老猎人打死了狼和狐狸,使那只“可怕的狼”露出了真面目。
3、思考与练习2:这篇童话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的原因有哪些?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开头巧设悬念中间情节曲折结尾出人意料4、思考与练习3 :夸张是童话的重要表现手段。
试分析这篇童话中夸张在人物形象描写方面的运用和作用?主要是通过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夸张,突出年轻猎人的胆小怯懦,请大家找出相关的描写。
这篇童话运用夸张的手法嘲讽了一个胆小如鼠的年轻猎人。
年轻的猎人平时好吃懒做、不好好学本领,只会背着枪装装样子,连狐狸假扮的怪狼都分不清。
以至被狡猾的狐狸缴了枪不说,还被逼着上山去教它们枪上膛。
幸而被老猎人所救。
为突出年轻猎人的胆小,作者极尽夸张之能,将他胆小的丑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让小读者在他的丑态中,充分认识到胆小而又没有本事的危害性。
当然,其尖锐的嘲讽仍然是善意的,寓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
讲解夸张手法的运用特点1、夸张的概念: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铺张。
它的作用就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使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共鸣(举例说明)。
2、夸张的分类:夸张可分为两类、三种形式,两类即"普通"类和"超前"类,普通类又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①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②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③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3、童话的夸张独具的特点首先,童话的夸张是强烈、极度的夸张。
对环境的描绘和人物的刻画,小说即便用最夸张的笔调,也还有一定的分寸和限度,不会离开真实生活太远。
而童话则不然,它出奇、大胆的夸张正是为了表现那种虚构的幻想境界。
例如,《胖子学校》描写三个小胖子的肥胖,用了极度夸张的手法:团团如果跌一交,几个举重运动员都扶不动他,只能用起重机吊起来;球球跌交,会像皮球一样,从房间这一头滚到那一头;圆圆的床和椅子是用三寸厚的大钢板制成的……第二,童话的夸张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的夸张。
在其它形式的文学作品中,在某一方面或某个环节上有时也采用夸张的手法,但童话的夸张却是普遍、大量的,无论是人物的刻画,还是环境气氛的描绘,故事情节的发展等等,无一不是极端的夸张,连童话里的人物也是稀奇古怪的。
例如,《枪炮国去打糖果国》中,用橡皮糖做城墙,敌人被跳跳糖吓跑,吃了酒心巧克力醉倒,小朋友乘棉花糖气球飞来……这一切都构成了夸张的景象。
4、童话中夸张的作用第一,夸张是表现幻想的必要手段之一,同时它能突出某一事物或某一形象的特征,更深刻而又更单纯地揭示他们的本质,使读者得到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例如《胖子学校》对小胖子的肥胖作了强烈的夸张描写,使读者对肥胖的危害有更鲜明的印象,并产生更强烈的震撼。
第二,夸张还能增强童话的幽默感和趣味性。
如果童话缺少夸张,就会失去光彩。
但要注意的是,不能为了博得读者的笑声而滥用夸张,那样只能陷于浅薄和庸俗。
5、分析文章颠倒手法的运用:文章的题目起得好不好,好在哪里?阅读第14页,关于“颠倒”手法的介绍,说说你见过的颠倒手法6、讨论《狐狸打猎人》所反映的人的心理现象(童话对儿童进行的思想教育)这篇童话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一个懦弱的猎人被狐狸吓得丢了枪的故事。
本片的中心思想诣在告诉我们,如果在敌人面前懦弱的话,就会被并不强大的敌人羞辱,这种人应当被人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