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合集下载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并确保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对相关技术进行统一规范的文件。

本规范主要包括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的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健康管理师的要求等方面。

一、服务内容1.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包括身体健康评估、病史调查和辨证施治等内容,综合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

2.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的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包括饮食调理、适量运动、心理调节等方面的建议。

3.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还应提供必要的健康教育,包括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常见病的预防和应对等方面的指导。

二、服务流程1.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先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检查儿童的基本体征、询问病史等。

2.根据初步评估结果,健康管理师应进一步进行辨证施治,包括望、闻、问、切等中医诊断方法。

3.根据辨证施治结果,健康管理师应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并与家长共同商讨执行计划。

4.在服务过程中,健康管理师应定期进行复诊,评估儿童的健康状况,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健康管理方案。

三、健康管理师的要求1.健康管理师应具有中医药相关专业的学历和职业资格,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2.健康管理师应具备较高的中医药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进行健康管理。

3.健康管理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能够与儿童和家长建立良好的信任和互动关系。

4.健康管理师应具备持续学习的精神和能力,及时更新中医药知识和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的制定,有助于规范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和必要的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儿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预防常见病的发生,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同时,规范健康管理师的要求,能够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保证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之,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文件,对提高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0-6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0-6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面色、望头
发、望形态,
6岁
察舌切脉。
.
第三部分 儿童中医诊断方法
儿童中医诊法包括望、闻、问、切等四诊,根据 儿童的生理特点,以望诊为主 一、望面色
儿童正常面色为红润有光泽。面色萎黄,多为脾虚;面 色苍白,多为血虚或寒证;面色发红,多为热证。若眼周发 暗、面部有白斑为异常。 若面呈青色,多为寒证、痛证、瘀证或惊风先兆,建议转诊。
二、推拿注意事项
(一)操作前需准备滑石粉、爽身粉或冬青膏等介质。
(二)操作者应双手保持清洁,指甲修剪圆润,防止操作时 划伤小儿皮肤。
(三)天气寒冷时,要保持双手温暖,可搓热后再操作,以 免凉手刺激小儿,造成紧张,影响推拿。
(四)推拿手法应柔和,争取小儿配合。
(五)局部皮肤破损、骨折早期不宜推拿。
.
.
二、望形态
望形态包括望形体和望动态,即观察儿童形体的 胖瘦强弱和动静姿态。重点察看以下几方面: (一)囟门:前囟1岁半前闭合为正常。若前囟迟闭、突起、
凹陷均为异常。 (二)头发:头发柔润光泽为正常。若头发稀疏、干枯、 脱落、有枕秃为异常。 (三)体态:姿态活泼、胖瘦适中为正常。若多动不宁或 蜷曲少动、形体消瘦或肥胖为异常。
.
(六)揉足三里
主治:腹胀、腹痛、腹泻、呕吐、下肢萎软无力等。 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100—300次。
.
(七)捏脊
主治: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泻、呕吐、腹痛、便秘等 。
位置:背脊正中,大椎至尾骨末端处。 操作: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成空拳状,手心朝上,食 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食指的前半段,各指要自然。施术时应从 儿童尾椎下的长强穴开始(由于长强不易取穴,实际操作时可从尾 骨下开始),术者用双手的食指与拇指合作,在食指向前轻推患儿 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儿童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着督脉, 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的先后顺序, 自尾椎下的长强穴向上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这叫捏1遍,如 此捏6遍,在第5遍捏拿儿童脊背时,在患儿督脉两旁的脏腑俞穴处 ,用双手的拇指与食指合作分别将脏腑俞穴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 在捏拿的基础上,提拉一下。捏拿第6遍结束后,用双手的拇指腹 部在患儿腰部的肾俞穴处,在原处揉动的动作中,用拇指适当地向 下施以一定的压力,揉按结合。 .

0到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0到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0到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一、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中医药在儿童健康管理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规范0到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提高服务质量,维护儿童健康,特制定本技术规范。

二、服务对象和范围1. 服务对象:0到3岁的儿童及其父母或监护人。

2. 服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健康管理指导,中医药保健。

三、服务流程1. 签约与建档:儿童及父母或监护人在专业中医药机构签约,并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记录儿童的基本信息、家庭史、个人史等。

2. 手术前咨询与评估:中医医师对咨询与评估手术前咨询进行针对性干预,以减少手术危险因素,提高手术成功率。

3. 日常健康管理:确保儿童的身体健康,通过中医药综合干预手段,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评估、疫苗接种等。

4. 疾病预防与治疗:针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根据病情制定中医药干预方案。

5. 中医药保健:通过中医药理论和方法,促进儿童的体质健康,预防疾病发生。

四、服务内容1. 中医药评估:针对儿童的体质特点,进行中医体质辨析和辨识,了解儿童的体质及潜在健康问题。

2. 中医药调理:根据儿童的体质和发育阶段,制定中医药调理方案,进行食疗、按摩、针灸等干预措施。

3. 中医药康复:针对儿童的身体功能障碍,进行中医康复干预,恢复和提升儿童的身体功能。

4. 中医药预防:根据不同季节和地域,制定相应的中医药预防方案,提高儿童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5. 中医药健康教育:向儿童及其家长传授中医药养生知识,提供个体化的健康管理指导。

五、服务标准1. 服务质量:中医药服务应确保服务精细化、规范化,服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合理安排服务时间,保障服务的连续性。

2. 安全与保密:中医药服务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确保用药安全;同时,应对儿童个人信息进行保密。

3. 家长参与:家长或监护人在中医药服务过程中应积极参与,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落实中医药方案。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1. 引言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儿童健康管理领域。

儿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疾病易发、易变的阶段。

中医药在儿童健康管理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对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制定本技术规范。

2. 术语和定义•儿童:指年龄在出生后28天至14周岁的儿童。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指以中医药理论和技术为基础,针对儿童的健康需求和疾病特点,提供的预防、保健、诊疗等综合性服务。

3. 服务范围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包括: 1. 健康评估:通过中医体质辨识、问诊、观察等方式,评估儿童的整体健康状况和体质特征。

2. 预防干预:结合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环境特点,进行针对性的预防策略,包括生活方式指导、食疗、穴位保健等。

3. 疾病诊疗: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医辨证施治。

4. 康复护理:对慢性疾病、康复期疾病和残疾儿童进行中医康复护理。

4. 服务流程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常规流程包括: 1. 登记服务:收集儿童基本信息和病史资料,建立电子档案。

2. 体格检查: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和中医体质辨识。

3. 问题评估:分析体格检查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评估儿童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4.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问题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5. 实施治疗措施:按照治疗方案,进行中医药治疗和康复护理。

6. 随访服务:定期进行随访,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5. 人员要求为保障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参与服务的人员应具备以下要求: 1. 医疗机构应设有专门的儿科中医药管理团队,包括中医药医师、注册护师和康复师等。

2. 中医药医师应具备中医药相关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持有中医医师执业资格证书。

3. 注册护师应具备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持有执业护师证书,并接受相关培训。

4. 康复师应具备康复专业知识和技能,持有康复治疗师证书,并接受相关培训。

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推广。

针对0到36个月的儿童群体,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的制定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服务目标、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和服务人员等方面,对0到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进行详细阐述。

一、服务目标0到36个月的儿童是一个成长发育迅速的重要阶段,该阶段的营养、保健和疾病预防工作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目标是帮助0到36个月儿童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其健康成长,提高儿童的自身抵抗能力,并预防儿童常见疾病的发生。

二、服务内容1. 儿童体格检查:通过测量体重、身高、头围等指标,详细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并进行健康评估。

2. 中医四诊观察: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观察,了解儿童的体质特点,及时发现体质异常或早期疾病迹象。

3. 中医药调理:根据儿童的体质和疾病情况,针对性地进行中医药保健调理,包括中草药服用、针灸、推拿等疗法。

4. 营养指导:根据儿童年龄和生长发育需要,提供全面的膳食指导,包括合理膳食搭配、膳食禁忌等。

5. 健康教育:向父母传授科学的育儿知识与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和管理儿童的健康。

三、服务流程1. 儿童健康档案建立:在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内,建立儿童健康档案,记录儿童的身体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

2. 定期体格检查:每月进行一次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重和头围,并进行中医四诊观察。

3. 中医药调理:根据需要,进行中医药调理,包括中草药配方、针灸、推拿等。

4. 营养饮食指导:定期向父母提供儿童膳食指导,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生长发育需要,合理安排膳食。

5. 健康教育:定期举办健康讲座、育儿培训等活动,向父母传授育儿知识和技巧。

四、服务人员1. 中医医生:具备中医药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中医四诊观察和中医药调理。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0—6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试行)第一部分服务要求一、开展儿童中医健康管理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从事儿童中医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应为接受过儿童中医保健知识技术培训的中医类别医师或其他类别医师。

三、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四、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可以与预防接种程序时间相结合。

五、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第二部分管理程序根据各试点地区实际情况,各地区可结合预防接种程序的时间要求,至少在6月至1岁期间、1至3岁期间、3岁至6岁期间各进行一次中医健康指导(至少3次),主要内容为:一、运用中医四诊合参①方法对儿童健康状态进行辨识,以望诊为主;二、提供儿童饮食调养、起居活动等指导,传授足三里、涌泉等常用穴位按揉、腹部推拿、捏脊等适宜居民自行操作的中医技术;三、对各年龄段儿童常见疾病或潜在因素有针对性地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给予转诊建议;四、记录在健康档案中。

以下为0—36个月儿童和3岁至6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可以选择的时间以及服务的基本流程。

表1 0-36个月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流程表表2 3-6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流程表第三部分儿童中医诊断方法儿童中医诊法包括望、闻、问、切等四诊,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以望诊为主。

一、望面色儿童正常面色为红润有光泽。

面色萎黄,多为脾虚;面色苍白,多为血虚或寒证;面色发红,多为热证。

若眼周发暗、面部有白斑为异常。

若面呈青色,多为寒证、痛证、瘀证或惊风先兆,建议转诊。

二、望形态望形态包括望形体和望动态,即观察儿童形体的胖瘦强弱和动静姿态。

重点察看以下几方面:若前囟迟闭、突起、凹陷均为异常。

(二)头发:头发柔润光泽为正常。

若头发稀疏、干枯、脱落、有枕秃为异常。

(三)体态:姿态活泼、胖瘦适中为正常。

若多动不宁或蜷曲少动、形体消瘦或肥胖为异常。

三、察舌舌体柔软,伸缩自如,舌质淡红润泽,舌苔薄白为正常。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或接受过儿童中医药保健知识和技能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 医师(含乡村医生)。 ➢ 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童家 长愿意接受服务。 ➢ 每次服务后要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0-36个月儿童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工作指标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年度辖区内按照月 龄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0~36月儿童数/年度辖区内 的0~36个月儿童数×100%。
促进消化吸收。
指摩法
掌摩法
捏脊
⑴ 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 ⑵ 功效:具有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的作用 ⑶ 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
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食指的前半段(见图1)。
捏脊
施术从长强穴开始,操作用双手食指与拇指合作, 在食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 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 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顺序,自 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捏一遍。如此循环, 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4~6遍。
小儿生理特点
小儿具有生命力旺盛而又机体嫩弱的双重 性特点。
南宋·陈文中形象地比喻为“草木茸芽之 状而称为“芽儿”谓之“少阳”。少阳者,阳气 虽然稚嫩,但是阳气相对阴液而言确强盛。
随着阳气的不断生发,阴液不断补充,形 成阳生阴长的生机蓬勃状态。此时既不同于壮年 人“天癸”至而阴平阳秘的“大阳”;也不同于 老年人随着“天癸”尽而阳气的不断衰微,阴液 不断衰减的“夕阳”。
对0-36个月儿童中医药调养, 就是针对小儿的生理特点和发病 机理,指导儿童监护人开展起居 活动指导、饮食调养以及常见穴 位的按揉,以达增强儿童身体健 康的目的。

0-36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0-36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0-36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 范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概述
03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
04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流程
05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要求
06 儿 童 中 医 药 健 康 管 理 服 务 效 果 评 价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概述
服务对象及年龄范围
服务对象:036月儿童
儿童年龄范围: 0-36个月
儿童健康状况: 健康、亚健康、
疾病
儿童健康管理 服务内容:健 康评估、健康 指导、健康干 预、健康教育、
健康监测
服务提供者资质要求
具备中医执业医 师资格
具备儿童中医药 健康管理服务经 验
具备良好的沟通 能力和服务意识
具备儿童中医药 健康管理服务相 关培训经历
03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
儿童中医药健康状态评估
评估方法:采用中医四诊 (望、闻、问、切)进行综 合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生长发育、 营养状况、睡眠质量、情绪 状态等
评估频率:根据儿童年龄和 健康状况定期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制 定个性化的中医药健康管理
方案
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
饮食指导:根据儿童体质特点 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议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家长对服 务质量的反馈及时改进
06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
评价方法与指标
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 谈、观察等方式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包括儿童生长发育、 健康状况、心理行为等方面
评价标准:根据儿童中医药健 康管理服务规范进行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0~36个月儿童。

二、服务内容
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具体内容包括:
(一)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二)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一)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当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

(二)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

(三)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儿童中医药保健知识和技能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

(四)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五)每次服务后要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五、考核指标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年度辖区内按照月龄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0~36月儿童数/年度辖区内的0~36个月儿童数×100%。

六、附件
1.1岁以内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2.1~2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3.3~6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附件1
1岁以内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姓名:编号
附件2
1~2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姓名:编号
附件3
3~6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姓名:编号
填表说明:
1.印制新表格时可在原“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所列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基础上增加“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

2.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请在所提供服务对应的选项上划“√”,可多选。

其他服务请注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