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服装史第十篇[1]

合集下载

西方服装发展史(中世纪—至今)(格式整齐)

西方服装发展史(中世纪—至今)(格式整齐)
纺织品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并掺杂着大量基督教内容。 诸如圆象征无穷、羊象征基督、鸽子象征神圣的精神;色彩也被赋 予了宗教含义:白色--纯洁;蓝色--神圣;紫色--威严;绿 色--青春;金色--善行等等。
优质材料
4
中世纪 — 拜占庭时代
拜占廷时代初期的服装基本上延用罗马帝国末期的样式,但随着基督教文化的 展开和普及,其服装就逐渐失去了古罗马服装的朴素和单纯,造型变得呆板、 僵硬。男女服装样式差别不大,仅在裁剪和服装装饰上有细节上的区分。 而色彩绚丽、华美,流苏、滚边以及宝石装饰非常普遍。
在服饰上也一改以前灰暗而直板的艺术风格,把目光从人体移到了人与 自然的联系上。服装变得自然、松弛的同时,装饰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 视并趋向奢侈。
优质材料
14
近代前期 — 巴洛克时期
荷兰风格时代 (1620-1650) 服装的特色为3L -- 蕾丝、皮革、长发。
长统靴---像水桶型,靴 口很大,装饰有蕾丝边 饰,向外翻或口朝上, 很富有装饰性。
巴洛克后期开始时兴领饰,把一块 细布打摺围在脖子上,用花边缎带 扣住。这就是领带的前身。
优质材料
17
近代前期 — 巴洛克时期
法国风格 (1650-1715)
法国风格女装的特点是大量褶皱 和花边。无数的花饰。
领口边缘用花边镶嵌,或是系 一小段丝绸打上花结。衬衫肥大, 袖子有长有短,都镶着大量花边, 有时候袖子打成很多段,每段都 镶嵌花边,非常华丽。
优质材料
8
中世纪 — 哥特式服装
这一时期的服装显得样式复杂,种类繁多。从服装的细节设计、装 饰设计、风格设计都反映出这一时期设计者的奇巧别致,独出心裁, 体现了哥特式服装受到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影响,在强化和夸张立体 感的同时强调整体的秀场效果。

(完整版)西洋服装史

(完整版)西洋服装史

披多莱帕里卷衣内穿卡拉西斯的王妃
·丘尼克和坎迪斯
·穿丘尼克和坎迪斯的贵族和平民
·宽松的坎迪斯
裤子:波斯人首先缝制了与现代裤子式样相似的裤子,有紧身的、 灯笼的。
·苏美尔的服饰
第三节 古代希腊服装
·古希腊的服装和它的建筑、雕刻与绘画一样,都表 现出对自然的人体的推崇。服饰以优雅、飘逸见长。 希腊人的服装特性:一块布的艺术
·女子服装
面料:波斯的织物多织有几何纹样或玫瑰花形连接纹样,色彩鲜艳, 黄、土黄、茶、蓝、紫色很受人们喜爱;但紫色染料非常昂贵,因 而自古以来紫色都是高贵的象征
·波斯贵族(中)和普通士兵(米和两底波侧贵斯)族战(士左()右波)斯贵族(中)
左:戴毛毡帽和有刺绣装饰的 男子 右:穿有刺绣外衣的男子
爱奥尼亚式希顿的基本结构仍然保持原来的特色,与多里亚式希 顿不同的是:取消了衣服上的折返,同时从埃及进口轻薄的有细 碎花纹的亚麻材料取代了原来厚重的单色羊毛材料,使服装的整 个风格发生了重要变化,显得更加有垂坠感,多褶且柔软。尖头 别针由安全别针取代,安全别针呈环形结构与现代别针相仿,但 固定的位置也不再限于左右肩两处,而是从肩到袖口一段一段间 隔,有好几处固定结点。
丘尼克: 由古罗马的丘尼卡演变而里来,作为男子 内衣。不同的是袖子变窄,衣身加长,两 侧开衩,有刺绣纹样
霍兹 : 像连裤袜的裤子, 有紧身和宽松这两种裤型。
贝尔: 即面纱,是一块长方形的布
第二节 罗马式服饰
·在形式上,一方面继承了古罗马和拜占庭的宽衣、斗篷、风 帽和面纱;而宗教服、礼仪服原封不动地承袭了拜占庭样 式;另一方面,又保留了日耳曼人那系腰带的丘尼克和长 裤等紧身的窄衣样式。
·卡拉西斯:
一种柔软的贯头衣。

西方服装发展史

西方服装发展史

古希腊服饰
• 古希腊服饰特点——优美、典雅 • 主要采用披挂方式、但以优美、典雅为目标,崇尚女性柔美。 • 古希腊服饰面料大多采用毛织物,其次为亚麻织物。白色为其主要
色彩,搭配红、蓝、黄、紫图案,图案纹饰涵盖各种植物、动物的 图形,还有几何图形。
古罗马服饰
• 古罗马服饰特点——豪华富丽、庄严
• 古罗马十分崇拜紫色,但与希腊相同,以白色和乳白色为主体。 • 古罗马人的服装 • 一般服装男士服装用羊毛织物,女士服装用亚麻布。 • 特尼卡:筒形长裙,相对宽松,在腰间扎带
20世纪服饰的发展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和多极特征: 流行的多中心性, 风格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
• 20世纪初的女装是讲求优雅的,尤其是一顶精心装饰的女帽为 着装者增添了光彩。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S型曲线裙子
20世纪初女性的日装
20世纪30年代女性服饰形象
克里思汀·迪奥的第一件设计作品
• 一、二十世纪50、60年代现代工业革命——现代工业成衣发展 时期。
第九、十、十一章
西洋服饰史是现代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泛指古代西亚、 罗马、希腊等时期服饰起源阶段,以及近代西方服饰的风格潮流与精 神。
1) 古代埃及服饰特点 2) 美索不达米亚服饰 3) 古波斯服饰 4) 古希腊服饰 5) 古罗马服饰 6) 拜占庭服饰 7) 哥特式服饰 8) 文艺复兴时期服饰 9) 巴洛克服饰 10) 洛可可服饰
洛可可服饰
• 洛可可服饰特征——将女人推到繁华至极的盛装 • 男装基本继承了巴洛克时期的形式,只是将繁复装饰去掉,渐渐吸
收英国绅士风格,简洁、严谨、实用。
• 女装强调温润柔艳、装饰琳琅,将浮华装饰于女子的服饰上。
第十二章 近代后期服装
19世纪无论是政治、经济,还 是从社会的状态直至文化、服装,都 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是产业革 命的成果,转化为近代工业社会的变 革世纪。如与服装有关的新发现就有 1846年发明的缝纫机、1856年发现 染料、1884年发明人造丝等。

外国服装史

外国服装史

身着有填充物服装、 身着有填充物服装、 手持武器的男子
骑士装因为跟随十字军中 的骑士东征西讨,因而对 所到之处的男装都产生了 明显的影响,那就是紧身 衣和长筒袜组合起来所构 成的男性气息非常浓郁的 服饰风格。
有褶裥并带有填 充物的时髦男装
东西方服装的必然融合
十字军东征一方面剌激了意大利等地的纺 织业和首饰业,另一方面促进了欧洲服装 和亚洲服装的互通。
穿着以金属扣固定 于右肩披风的国王
中世纪初期,男女服装 主要是由内紧身衣和外 紧身衣构成,尽管衣身 的长短随着装者身份和 场合而定。在紧身衣外 面,再罩上一种长方形 或圆形的斗篷,然后将 其固定在一肩或系牢在 胸前。
劳瑟累皇帝画像上的紧身衣、 劳瑟累皇帝画像上的紧身衣、 斗篷、 斗篷、腿部装束和佩挂的武器
宗教艺术的哥特式 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体 现在一反罗马式厚重阴暗的半 圆形拱门的教堂式样,而广泛 地运用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 型挺秀的小尖塔,轻盈通透的 飞扶壁,修长的立柱或簇柱, 以及彩色玻璃镶嵌的花窗,极 易为祈祷者营造一种向上升华、 天国无限神秘的幻觉。 教堂的哥特式艺术在给人以宗 教感染的同时,更多的则是对 其他艺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哥特式建筑
西方互进期的服装
拜占庭、哥特式 拜占庭、
一旦发生服装交会,继之便是世界范围的更大 规模的文化(包括服装)交流与融合。交会是 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在服装方面的接触,交流 则是相互之间的渗透和互为影响。
服装史上的互进期,正值拜占庭文明中期和欧 洲中世纪,相当于公元7~14世纪。
第一节
拜占庭与西欧的战服时尚
紧身衣,曾被作为罗马帝国时期充分体现英武之 气的服式出现。
拜占庭服装中,除了典型的紧身衣在这一时期向 高水平发展之外,其他如斗篷、披肩等也有程度 不同的提高。在罗马帝国对外国强制推行罗马文 明进程中,紧身衣与斗篷几乎遍布了西欧。

西方服装史文艺复兴

西方服装史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法 国男女服装之二
勃艮第公国与佛兰德 公国服装
勃艮第公国与佛兰德公国服 装的最大特点就是追求服装 的华丽壮观,极力显示自己 的权威、尊严和阔绰。
勃艮第人的尖头鞋是以其鞋 尖长度惊人而闻名于世的。
文艺复兴时期勃 艮第男子服装
由于勃艮第几任大公酷爱服 装和大肆挥霍,还曾导致了 一种新式服装的出现——切 口装饰的服装。 切口装饰的服装一直流行到 16世纪,而且得到新的发展 (这种切口装在20世纪,男 夹克上,黑、蓝面料切后内 衬红布料的款式仍然在流行 着)。
16世 纪内 穿紧 身衣、 撑箍 裙的 王后 画像
16世纪王后的华丽服装
女性们为了使腰 肢变得更加纤细, 使用了各式各样 的紧身衣。
内穿紧身衣的女孩画像
除了细腰丰臀以外,文 艺复兴盛期的女士们还 曾无限大地夸张袖子的 立体感。以填充物使袖 子呈羊腿形、灯笼形、 葫芦形等。
戴羽毛饰、穿羊腿 袖切口服装的女子
文艺复兴时期带 切口的戎装
德国服装
德国人在这一时期中的着装, 与法国人大体相像,但是佩剑 是德国人的独特习惯。
勃艮第服装风格影响到德国以 后,德国人继承了勃艮第人的 尖头鞋,并且将切口服装发展 到令人难以想像的地步。
文艺复兴时期勃 艮第男子服装
德国女性的服装追求也有一些是有自己特点 的。如腰间不系带,任其宽大的裙身和臂肘 以下放宽的衣袖垂落在地上,同时还在领型 上做了大的改进。即将前襟领口做成圆形, 位臵很低,而将鸡心式领型用在了后背,这 种前后都向下延伸的领型导致了后代女子晚 礼服样式的兴起。
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蒙 娜丽莎》达·芬奇作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思想中,认为对直观的美 的向往是人的天性,无法加以遏制。人文主义者 是按照美的客观性和艺术规律的客观性观点来解 决艺术同现实的关系这一美学基本问题的。而且 认为,美是各个组成部分各在其位的和谐与协调, 它存在于事物本性之中。

西方服装史

西方服装史

顶峰时期的巴洛克出现了一种前所未见 的短上衣,没有袖子、没有领子的短小
精干的坎肩;

17 世纪末,淘汰了有衬垫的瓜型裤,取 而代之出现了灯笼裤,因极具立体感和
层次感,一时间成为时代的风尚,遍于
人们的生活中。
荷兰风格时期

17世纪欧洲战争频繁,骑士装开始普遍流行; 到了中期,男装整体造型变宽松,衣服变长了, 盖住臀部,肩线倾斜度大;

帽子:

女子与男子帽型差不多;

翻领与围巾领

男子高跟鞋更贴合人的设计
洛可可时期
(Rococo)
男装时期

整体款式 现代西装的原型,男性外套 逐渐变成直线条,伴随前短 后长的设计;

裤子多用亮色,用料多为丝
绸,布料上常有印花或条纹
图案;

而袜子多为白色或浅色的长
袜,并伴有黑色丝绒花装点。
女装时期


整体款式:
洛可可时期的女性挖 空心思装扮自己。主
要表现在用紧身胸衣
勒细腰部以及用裙撑 增大下半身体积,以
及众多的装饰和淡雅
的着色。

“华托服”是巴洛克时期向洛可可
时期过渡的其中一典型代表

特点:从后颈处向下做出一排整齐 规律的褶裥,向长垂拖地的裙摆处 散开。

华托服很少用琐碎装饰,面料选用 图案华美的织锦或素色绸缎。

上衣的南线有所提高,并出现了更多的收腰。 领子则仍是高领,但由原来车轮状的拉夫领变 成了大翻领或平铺在肩上平领和披肩领,称为 “拉巴领”。

下半身则是出现了细腿的半截裤,长及腿肚子 的筒形长裤。
大翻领 平领
法国风格时期

西方服装发展史(1)

西方服装发展史(1)

巴洛克时期
中后期男子服饰
主要一点就是缎带的使用,大量的缎带,大 量的花边。历史上没有一个时期的男人像这 个时候一般妩媚化。
男装最大的特点就是大袖子花边了,带马刺 的靴子也成了时髦,还有羽毛大帽子和佩剑。
巴洛克后期开始时兴领饰,把一块细布打摺 围在脖子上,用花边缎带扣住。这就是领带 的前身。
西方服装发展史(1)
女人 - 包裹服装,不露肩,就像一整块布,
从她的肩膀上面覆盖下来. - 头发缠裹她的头 - 赤脚
西方服装发展史(1)
古代服装
古代西亚
巴比伦服饰
服装面料与图案都有了较大的变化, 以棉,亚麻为衣料,取代了原来的 羊毛衣料,服装的造型也有了改变, 衣服的垂褶更加丰富.
巴比伦穿这种缠绕式的衣服, 衣长至膝下,称为卷衣.
西方服装发展史(1)
中世纪服装
拜占庭
艺术与风格
拜占廷时代初期的服装基本上延用罗马帝国末期的样式,但随着基督教文化的展开 和普及,其服装就逐渐失去了古罗马服装的朴素和单纯,造型变得呆板、僵硬。而 色彩绚丽、华美,流苏、滚边以及宝石装饰非常普遍
西方服装发展史(1)
中世纪服装
拜占庭
主要服饰
拜占庭的主要服饰
装饰
西方服装发展史(1)
古代服装
古代欧洲
古希腊服饰
多里克式希顿用毛织物,衣褶厚重、粗犷, 具有简朴、庄重的男性特征
爱奥尼克式希顿用亚麻织物,衣褶细腻丰 富,具有柔和、优雅的女性特征。
西方服装发展史(1)
古代服装
古代欧洲
古希腊服饰
希玛纯:穿在希顿外面的所有外衣, 广义上也泛指矩形布料。 一般为方形的毛织物,大体上长约3 至5.5米,宽约1至2米。 穿着大致分:全身包裹式、肩部固定 式、单肩式、双肩披挂式

西方服饰发展史

西方服饰发展史

• • • • • • • • • • • •
三、爱琴文明的服装文化 (1)克里特、迈锡尼的男装 1. 克里特安装极为单纯、朴素富有活力,一般只穿罗印•克罗斯。 2. 迈锡尼的男装的罗印•克罗斯略长,是有裆的短裤形。 3.袖子“T”字型构成的直线裁剪的丘尼克,领口有点弧,有边饰。 4.男子穿半长靴,克里特男子的装饰集中在勒细的腰身、**鞘和发型 的变化上。 (2)克里特、迈锡尼的女装 1.层叠式卡吾那凯斯。 2.利比亚风格的长裙(是无袖紧身上衣与裙子的组合,领子高耸,只 有袖窿没有袖子,系着粗壮的腰带,下穿向左右膨大化的裙子)。 3.象裤裙的裙子。 4.各种罗印•克罗斯。 5.迈锡尼第四节 关于人类穿衣动机的学说
• 一、物理的保护—保护说-气候适应说、人体 保护说。 • 二、心理的防护-道德性的-隐蔽说-羞耻 说、 礼仪说;宗教性的-护符说-巫术说、魔力说。 • 三、心理的表现-艺术性的-装饰说-猥亵说、 性的魅力说、拥有说、象征说。
第二章 古代服装 第一节 古代服装文化的特点
古希腊服装
古希腊服装
古希腊服装
古希腊风格服装
古希腊风格服装
• 第五节 古罗马的服装 • 一、罗马服装的特性 • 1.罗马人注重服装的象征意义,色彩单纯,边饰强烈,用服装表征人 的社会地位和阶级意识,有制服的作用。在古代世界,罗马人最先明 确在服装上表现阶级差别。 • 2.与希腊一样,罗马时代有了纺织业的行会组织,是经营者的组织。 • 3.紫色衣服在罗马是高贵的王权的象征。 • 二、伊特鲁利亚人的服装 • 尖头鞋、帽子、大胆的滚边装饰、女子长长的紧身丘尼克、螺旋状的 装饰。品种有: • 1.丘尼克:很短、有边饰;女性较长且紧身,领口和后面有开衩,肩 缝和腋下侧缝有编带边饰,刺绣的花纹。 • 2.泰本纳:是一种披肩或斗篷,后来发展成罗马的斗篷“帕鲁达门托 姆“。 • 3.菲莱特:是把泰本纳做成带状的饰物。 • 4.斗篷:类似希腊的希玛纯,有边饰的铅垂。 • 5.鞋:皮条凉鞋,半长靴,尖头鞋,有边饰。 • 6.男子头发短,女性头发长,戴尖角帽或圆锥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帝 政 风 格 的 时 装
视幻艺术派
视幻艺术又称“光效应 艺术”或“欧普艺术”。 其特点是利用几何图案 和色彩对比造成各种形 与色光的骚动,使人产 生视错觉。
造成视幻错觉的时装
波普艺术派
波普艺术又称“新写实主 义”或“新达达主义”。 它是一种现代艺术,反对 一切虚无主义思想,通过 塑造那些夸张的、丑陋的、 比现实生活更典型的形象 表达一种实实在在的写实 主义。表现在服装设计中 是大量采用发亮发光、色 彩鲜艳的人造皮革、涂层 织物和塑料制品等制作时 装。
具有波普艺术风格的服装
浪漫派
服装史上,将浪漫主义的 艺术精神应用得得心应手 的是巴洛克和罗可可时期 的服装。
拉克鲁瓦在1966年 的一款服装设计
极少主义派
简约主义也称极少主义、 最简单派艺术,出现于20 世纪60年代,来源于欧洲 结构主义、至上主义等现 代艺术,它削陈去繁,只 留下不能再简单化的单纯 几何形,或常常只有惟一 的造型单元。
克里思汀·迪奥的第一件设计作品
20世纪50年代的女装 更加趋向随意、自由。 这期间,除了出现腋部 宽松,袖口收紧的“主 教袖”以外,直立衣领 重新出现。女裙仍到小 腿肚中间,而且比较宽 松。
20世纪50年代新材质 在服装上运用的情形
20世纪60年代, 超短裙 开始流行。与此同时,披 肩发、束腰上装、紧身短 裤或肥大的裤子等纷纷加 入到时装的行列之中。
以环保为主题的时装设计
20世纪90年代的时装犹 如万花筒,更加令人眼花 缭乱。中性风潮即是其中 一束夺目的奇葩。
以“中性”为灵感 源的时装设计之一
以“中性”为灵感 源的时装设计之二
以“中性”为灵感 源的时装设计之三
21世纪,世界服装的演变 及发展,已经进入到具有 以多元为特征的国际化时 期。
21世纪的着装形象
20世纪80年代,时装设计 进入多元化时期,随着人们 观念的不断更新,题材的不 断丰富,时装界可以说越发 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较为引人注目的是“中国风” 时装潮流。
衣服的褶皱显示出质料的魅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着 环保的热潮,人们的消费 意识、审美观念有了很大 的改变,凸现在时装领域 上的,一是强调新简约主 义的实用性与机能性,二 是所谓“贫穷主义”时装 的出现。
第二节 时装风格与流派
时装设计是艺术创作,因而也和其他艺术的发展规律有着 某些相似之处,如风格的形成与确立,是时装设计中不可 忽视的一种倾向、动力和现象,当然这也关乎流派。
对于时装风格流派而言,同样被统领于整体艺术风格流派 的精神内涵之下,但又不乏自身特色,因为时装是创作个 性化的外在体现,较之于其他艺术更为生动鲜活,表达了 设计师与着装者双重的审美感受与体验,昭示着某种内在 的创意灵魂。另外,时装风格流派的形成不仅显示了设计 师个体的才华,也展现了此领域的综合实力。
第十章 时装化期服装
20世纪服饰的发展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和 多极特征: 流行的多中心性
风格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
第一节 时装潮流
自从查尔斯· 沃思开创了时装 新世纪后,20世纪时装潮流便 是以时装设计师的作品来推开的。
从历史发展和社会现实的角度来 看,每一个时期的时装流行趋势 都是有其社会文化作背景的。即 使从表面上看某一潮流源于某一 位设计师的作品,但实质上还是 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简约风格的时装
构成派
只强调物体外围的线条, 以几何的直线及多种主要 色调结合进行创作。这种 艺术形式被后人誉为构成 主义艺术。
构成派风格的时装
后现代派
后现代派时装设计师以解构为 手段,追求一种自由模式,这 种无穷的意趣正说明了时装是 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建构、 解构是互为因果的,它们共同 构成一个事物的循环整体。
1916年女子服饰
女裙进一步缩短,由踝部 以上改为至小腿肚处,而 且非常宽松。女装廓形直 线条,不再收紧腰部也不 再夸大臀部。尤其是流行 “男孩似的”风格,导致 发型也随着减短。
20世纪20年代女性 服饰流行的款式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女 装的设计主调确立了—— 适用、简练、朴素、活泼 而年轻。
20世纪20年代女性服饰形象
服装设计师玛丽·奎恩特带 动的“迷你裙的流行风潮”
20世纪60年代年 轻人的奇装异服
时装摄影为我们提供了 富有表现性的时装照片
牛仔装广泛流行
1969年埃及风格的时装作品
20世纪70年代,面料、 款式、色彩更加丰富, 正规、严肃的着装意识 正在受到冲击。
T恤在20世纪70年代已成 为一款具流行感的服装
20世纪30年代,女装“男孩似 的”风格开始消失,直线被曲 线所代替,女性身体的优美线 条又重新显现。特别是晚礼服, 后背袒露几乎至腰,无袖,腰 和臀部都是紧裹的,有时在肩 部还要饰以狭窄的缎带或硕大 的人造花,至臀部展宽。
20世纪30年代女 性服饰形象
20世纪40年代,一 种强调圆而柔软的 肩部、丰满的胸部、 纤细的腰肢以及适 度夸大、展宽臀部 的新外观女装应运 而生。
超现实主义派
超现实主义,指的是两 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一种 艺术与文学运动,旨在 反对当时占支配地位的 国家主义及形式主义, 主要兴趣则在于梦境基 础上的幻想与理想重建。
毕加索的画作
雷特罗派
雷特罗派,是法文“回复”的意思。在服装创作中, 主要指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刮起的一阵旧式服装 风。
所谓旧式服装,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曾流行过 的服装。这些服装在50年代的法国再度风行。从事复 兴服装设计的设计师们,形成了雷特罗派。
第一次世界 大战前新样 式女装
“新女性”服装中有一个明确 的倾向,即是女装具有男服 风格。
女子骑自行车服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吉本孙 设计的展示女子S形曲线 的女裙
女服款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如衣领处收紧、裙摆用 皮圈收紧等。
20世纪初女性的日装
1916年的女子服饰, 战争的影响显而易见, 优雅与奢华都被暂时放 置一旁,取而代之的是 简洁利落的风格。
现代时装之父——查尔 斯·弗雷德里克·沃思
20世纪的时装潮流,在起 始阶段,明显是巴黎在起 领头羊的作用。但是,很 多国家的宫廷服装还在作 为流行源头。
修拉的作品《大碗 岛的星期天下午》
20世纪初女性戴夸张 宽檐帽的着装样式
20世纪初王后的华 丽服装
20世纪初的女装是讲求优雅 的,尤其是一顶精心装饰的 女帽为着装者增添了光彩。
俄国服装派
俄国革命以后,俄国式服 装的剌激逐渐在巴黎形成 流行趋势。
波阿莱受俄罗斯芭蕾 舞启发设计的女装
日本服装派
日本服装派在设计中,强调 服装的四季全天候适宜性: 强调可以自由改变的服装长 短肥瘦尺寸及运用面料质地: 并突出和谐的色彩,移用了 和服的神韵。
三宅一生1977年的作品
立体派
立体主义于1908年产生 于法国,它的出现标志着 现代派艺术进入一个新的 阶段。
立体风格的时装
未来派
未来派是1911~1915年广泛流 行于意大利的艺术流派,主张未 来艺术应具有“现代感觉”,应 表现现代文明的速度、暴力、激 烈的运动、音响和四度空间。反 映在服装设计上,主要对服装造 型、色彩、面料图案造成影响。
未来派风格的时装
古典派
古典派是指应用古典艺术
的某些特征进行时装设计 的流派。古典主义作为一 种艺术形式,以合理、单 纯、适度、约制、明确、 简洁和平衡为特征,在服 装史中以古希腊、古罗马 服装为其风格之源 。
20世纪初女性戴夸 张宽檐帽的着装样式
工业文明的飞跃发展和 社会宽容度的增大,使 女性获得了较大的自由。 一些衣食无忧的女性可 以旅行、骑马、打高尔 夫球,而且可以参加社 会工作。这种新女性的 现实导致了“新女性” 服装风格的出现。所谓 “新女性”服装,最主 要是抛弃紧身胸衣,
新艺术派
新艺术派可泛指欧洲装饰 艺术流派,主要表现在建 筑、室内设计和家具设计 方面。但是新艺术派在珠 宝和织物的设计中也有所 表现。
具有新艺术风格的设计
野兽派
野兽派的称谓,起因于20世纪初绘画界。因为 无视传统的色彩规律而被称之为“野兽派”。
野兽派艺术家在色彩应用上的风格对时装和纺织 品设计产生过重大影响,因而在时装设计上也显 出这种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