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第3版)章节题库(土质路基施工)【圣才出品】
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圣才出品】

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圣才出品】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一章总论一、名词解释巨粒土答:巨粒土是指巨粒组(大于60mm的颗粒)质量多于总质量的50%的土。
根据巨粒组的具体含量,可细分为漂(卵)石、漂(卵)石夹土及漂(卵)石质土。
二、填空题1.路基除了要求断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外,应具有足够的强度、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整体刚度;边坡稳定性;水温稳定性2.公路是一种线型工程,构造物它主要承受______的重复作用和经受______的长期作用。
【答案】汽车荷载;自由荷载3.公路路基用土按粒径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解析】我国公路用土依据土的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性指标和土中有机质存在的情况,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四类。
4.粉性土的毛细水上升速度快而且_______水稳定性______。
【答案】高;差【解析】粉性土含有较多的粉土颗粒,干时虽有黏性,但易于破碎,浸水时容易成为流动状态。
粉性土毛细作用强烈,毛细上升高度大,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容易造成冻胀、翻浆等病害。
5.路基干湿类型的两种判断方法是_______和______。
【答案】平均稠度划分法;临界高度【解析】已建公路以稠度作为路基干湿类型的划分标准是合理的,但是不同的自然区划,不同土组的分界稠度是不同的。
对于新建道路路基尚未建成,无法按上述方法现场勘查路基的湿度状况,可以用路基临界高度作为判别标准。
6.在路基设计时要求路基处于______和______状态。
【答案】干燥;中湿【解析】为了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不受地下水及地表积水的影响,在设计路基时,要求路基保持干燥或中湿状态,路槽底距地下水或地表积水的距离,要大于或等于干燥、中湿状态所对应的临界高度。
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第3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第3版)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一章总论【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道路工程发展概况(见表1-1-1)年代道路发展早在4000多年前已有了车和行车的路商代(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驿道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都市为中心的道路体系秦代(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驰道、直道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3年)驿亭唐代(公元618~907年)驿道网宋、元、明、清各代(公元960~1911年)持续发展清末~1949年13万公里公路1949年~至今公路持续蓬勃发展表1-1-1 我国道路发展表1突破性研究成果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取得许多突破性研究成果。
(1)公路自然区划我国现行的《公路自然区划标准》分三级区划,一级区划是根据地理、地貌、气候、土质等因素将我国划分为7个大区,二级区划以气候和地形为主导因素,三级区划以行政区域作为界限。
(2)土的工程分类土是填筑公路路基的主要材料,我国依据土颗粒组成特性、土的塑性指标(塑限、液限和塑性指数)、土中有机质存在情况,将公路用土按不同的工程特性划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四大类,并细分为11种土。
(3)路基强度与稳定性路基作为路面结构的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回弹模量作为评价路基强度与稳定性的力学指标。
为了在施工中以物理量指标控制工程质量,从而保证达到规定的强度指标,统一以重型击实试验法作为基本控制标准。
(4)沥青路面结构早期的沥青路面采用薄层表面处治层,以改善其行车条件。
20世纪70年代末,采用贯入式路面为主的沥青路面承重结构。
20世纪80年代末,沥青路面大量采用总厚度超过70cm的重型沥青路面结构。
(5)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6)柔性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半个世纪来,我国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柔性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在力学理论基础方面,它建立了弹性力学多层结构承受多个圆形荷载的分析系统及相应的计算机程序;提出了能控制路面结构主要性能的设计指标体系;形成了符合我国当前交通状况的荷载模式及交通分析方法;制订了完整的设计参数指标、标准、测试仪器与方法;建立了切实可行的设计计算方法系统。
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第3版)章节题库(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圣才出品】

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第3版)章节题库第十六章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一、名词解释薄板答:在弹性力学中,两个平行面和垂直于这两个平行面所围成的柱面或棱柱面简称为板。
两个板面之间的距离h称为厚度,平分厚度的平面称为板的中面。
如果板的厚度h远小于中面的最小尺寸b(例如b/8~b/5),这种板称为薄板。
二、填空题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破坏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断裂;唧泥;错台;拱起【解析】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行车荷载和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可能出现的破坏类型主要有:①断裂;②唧泥;③错台;④拱起;⑤接缝挤碎等。
2.刚性路面板厚计算中应考虑的作用力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
【答案】温度疲劳翘曲应力;荷载疲劳应力【解析】混凝土路面在经受到车轮荷载重复作用的同时,还经受大气温度周期性变化的影响。
因此,混凝土路面板的疲劳破坏不仅与荷载重复次数有关,而且与温度周期性变化产生的温度翘曲应力重复作用有关。
因此,路面板为防止两种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疲劳开裂,必须使荷载疲劳应力(σp)与温度疲劳翘曲应力(σt)之和不超过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
三、判断题1.弹性地基上的双层板,在板厚、材料、荷载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分离式的板底拉应力比结合式的板底拉应力小。
()【答案】错误【解析】不一定,分离式的板在上表面的应力小,在分层处应力突变较大。
在板底的应力不一定分离式的比结合式的小。
2.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最大综合疲劳损坏的临界荷位为板的纵缝边缘中部。
()【答案】正确【解析】我国现行的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采用的结构设计方法是以混凝土路面板在车辆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综合作用下,在纵缝边缘中部出现纵向疲劳开裂作为临界损坏状态,设计时以荷载应力和疲劳温度应力的叠加小于等于混凝土疲劳强度作为设计标准。
四、单选题刚性路面设计的临界荷位为()。
A.横缝边缘中部B.纵缝边缘中部C.板中D.板角【答案】B【解析】我国现行的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采用的结构设计方法是以混凝土路面板在车辆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综合作用下,在纵缝边缘中部出现纵向疲劳开裂作为临界损坏状态,设计时以荷载应力和疲劳温度应力的叠加小于等于混凝土疲劳强度作为设计标准。
(NEW)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B.60mm
C.20mm
D.5mm
【答案】B
【解析】大于60mm为巨粒土,0.075mm~60mm为粗粒土。
2.下列土类中,( )是理想的路基填料。[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A 卷]
A.黏性土
B.粉性土
C.砂土
D.砂性土
【答案】D
【解析】土作为路基建筑材料,砂性土最优,黏性土次之,粉性土属不 良材料,最容易引起路基病害。重黏土,特别是蒙脱土也是不良的路基 土。此外,还有一些特殊土类,如有特殊结构的土(黄土)、含有机质 的土(腐殖土)以及含易溶盐的土(盐渍土)等,用以填筑路基时必须 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第3版) 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第3版) 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第3版) 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三)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第一章 总 论
一、名词解释
1.路基[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B卷]
答:路基是指在天然地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形(位置)和设计横断面 (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是铁路和公路的基 础。修筑在良好的地质、水文、气候条件下的路基。从材料上分,路基 可分为土路基、石路基、土石路基三种。
【答案】面层;基层;垫层
3.沥青路面结构一般包括____、____和____三个主要结构层。[华南理 工大学2011年真题]
【答案】面层;基层;垫层
三、判断题
1.我国公路自然区划的一级区划是按自然气候、全国轮廓性、地理、 地貌、各地方的年降雨量划分的。( )[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真题]
【答案】错误
答:刚性路面是指刚度较大、抗弯抗拉强度较高、竖向弯沉变形小的水 泥混凝土路面。依据道路承受荷载时工作特性的不同将其分为柔性路 面、刚性路面和半刚性路面三种。
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第3版)章节题库(一般路基设计)【圣才出品】

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第3版)章节题库第三章一般路基设计一、名词解释路床答:路床是指根据路面结构层厚度及标高要求,在采取填方或挖方筑成的路基上整理成的路槽,路床供路面铺装,一般是指在路基顶面以下0.8m范围内的路基。
二、填空题1.路基横断面形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路堤;路堑;半填半挖(填挖结合)【解析】通常根据公路路线设计确定的路基高程与天然地面高程是不同的,路基设计高程低于天然地面高程时,需进行挖掘;路基设计高程高于天然地面高程时,需进行填筑。
由于填挖情况的不同。
路基横断面的典型形式,可归纳为路堤、路堑和填挖结合三种类型。
2.常见的路基横断面形成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路堤;路堑;填挖结合路基(半填半挖路基)【解析】路基横断面的典型形式,可归纳为路堤、路堑和填挖结合三种类型。
路堤是指全部用岩土填筑而成的路基、路堑是指全部在天然地面开挖而成的路基,此两者是路基的基本类型。
当天然地面横坡大,且路基较宽,需要一侧开挖而另一侧填筑时,为填挖结合路基,也称为半填半挖路基,在丘陵或山区公路上,填挖结合是路基横断面的主要形式。
3.高出原地面由填方构式的路基称______,低于原地面由挖方构式的路基称______。
【答案】路堤;路堑【解析】通常根据公路路线设计确定的路基高程与天然地面高程是不同的,路基设计高程低于天然地面高程时,需进行挖掘;路基设计高程高于天然地面高程时,需进行填筑。
路堤是指全部用岩土填筑而成的路基、路堑是指全部在天然地面开挖而成的路基,此两者是路基的基本类型。
4.路基高度低于______的称矮路堤,高于______的称高路堤,介于两者的为______。
【答案】1.0~1.5m;18m;一般路堤【解析】按路堤的填土高度不同,划分为矮路堤、高路堤和一般路堤。
填土高度小于1.0~1.5m者,属于矮路堤;填土高度大于18m(土质)或20m(石质)的路堤属于高路堤;填土高度在1.5~18m范围内的路堤为一般路堤。
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第3版)章节题库(碎、砾石路面)【圣才出品】

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第3版)章节题库第十章碎、砾石路面一、名词解释碎石路面答:碎石路面是指用加工轧制的碎石按嵌挤原理铺压而成的路面,可用作路面的面层或基层。
碎石路面的结构强度主要依靠石料颗粒的嵌挤锁结作用以及灌浆材料的粘结作用。
二、填空题1.由材料的黏结力和_____所表征的内摩擦力所决定的颗粒之间的联结强度,即构成了路面材料的_____。
【答案】内摩阻角;结构强度2.碎石颗粒尺寸大致为0~75mm,通常按其尺寸大小划分为_____类。
【答案】6三、单选题1.碎石路面的强度形成主要依靠石料的()。
A.粘结作用B.嵌挤作用C.密实作用D.摩阻力作用【答案】B【解析】碎石路面的强度主要依靠石料的嵌挤作用以及填充结合料的黏结作用。
嵌挤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石料的内摩阻角。
黏结作用(用材料的黏结力表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填充结合料本身的内聚力及其与矿料之间的黏附力大小。
2.碎石路面和基层的强度是靠()原则形成的。
A.密实B.级配C.嵌挤D.板体【答案】C【解析】碎石路面的强度主要依靠石料的嵌挤作用以及填充结合料的黏结作用。
嵌挤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石料的内摩阻角。
黏结作用(用材料的黏结力表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填充结合料本身的内聚力及其与矿料之间的黏附力大小。
3.下列哪些是粒料类材料?()A.水泥土B.二灰碎石C.级配碎石D.石灰土碎石【答案】C【解析】水泥土、二灰碎石、石灰土碎石都属于无机结合料土,只有级配碎石属于粒料材料。
四、多选题泥结碎石路面的强度来源主要是()。
A.土的粘结力B.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而产生的强度C.碎石间的嵌紧作用D.以上都不对【答案】AC【解析】泥结碎石路面是以碎石作为集料、泥土作为填充料和黏结料,经压实修筑成的一种结构。
泥结碎石路面的力学强度和稳定性不仅有赖于碎石的相互嵌挤作用,同时也取决于土的黏结作用。
五、简答题纯碎石材料强度构成及其原则,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答:(1)纯碎石材料强度构成及其原则:纯碎石材料按嵌挤原则产生强度,它的抗剪强度主要决定于剪切面上的法向应力和材料内摩阻角。
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第3版)章节题库(总论)【圣才出品】

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第3版)章节题库第一章总论一、名词解释巨粒土答:巨粒土是指巨粒组(大于60mm的颗粒)质量多于总质量的50%的土。
根据巨粒组的具体含量,可细分为漂(卵)石、漂(卵)石夹土及漂(卵)石质土。
二、填空题1.路基除了要求断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外,应具有足够的强度、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整体刚度;边坡稳定性;水温稳定性2.公路是一种线型工程,构造物它主要承受______的重复作用和经受______的长期作用。
【答案】汽车荷载;自由荷载3.公路路基用土按粒径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解析】我国公路用土依据土的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性指标和土中有机质存在的情况,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四类。
4.粉性土的毛细水上升速度快而且_______水稳定性______。
【答案】高;差【解析】粉性土含有较多的粉土颗粒,干时虽有黏性,但易于破碎,浸水时容易成为流动状态。
粉性土毛细作用强烈,毛细上升高度大,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容易造成冻胀、翻浆等病害。
5.路基干湿类型的两种判断方法是_______和______。
【答案】平均稠度划分法;临界高度【解析】已建公路以稠度作为路基干湿类型的划分标准是合理的,但是不同的自然区划,不同土组的分界稠度是不同的。
对于新建道路路基尚未建成,无法按上述方法现场勘查路基的湿度状况,可以用路基临界高度作为判别标准。
6.在路基设计时要求路基处于______和______状态。
【答案】干燥;中湿【解析】为了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不受地下水及地表积水的影响,在设计路基时,要求路基保持干燥或中湿状态,路槽底距地下水或地表积水的距离,要大于或等于干燥、中湿状态所对应的临界高度。
7.路基按其干湿状态不同,分为四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干燥;中湿;潮湿;过湿【解析】路基按其干湿状盔丕同,分为四类: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
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第3版)章节题库(水泥混凝土路面)【圣才出品】

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第3版)章节题库第十五章水泥混凝土路面一、名词解释混凝土的工作性答:混凝土的工作性是指混凝土混合料在特定施工工艺装备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否达到规定要求的密实程度和均匀性的一项技术指标。
二、填空题水泥混凝土路面纵缝设置的钢筋称为______,横缝设置的钢筋称为______。
【答案】拉杆;传力杆三、判断题1.沥青路面比水泥路面要好。
()【答案】错误【解析】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2.石灰土强度高,板体性好,因而可用于高速公路路面的基层。
()【答案】错误【解析】石灰稳定土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且强度随龄期逐渐增加。
因此,石灰稳定土一般可以用于各类路面的基层或底基层。
但石灰稳定土因其吸水性、透水性和水稳定性较差,不得做二级及二级以上各等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
在冰冻地区的潮湿路段以及其他地区的过分潮湿路段,不宜采用石灰土做基层和底基层。
当低等级公路采用高级路面时,也不宜用石灰稳定土做基层。
3.石灰稳定土可作为高速公路的基层。
()【答案】错误【解析】石灰稳定土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且强度随龄期逐渐增加。
因此,石灰稳定土一般可以用于各类路面的基层或底基层。
但石灰稳定土因其吸水性、透水性和水稳定性较差,不得做二级及二级以上各等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
在冰冻地区的潮湿路段以及其他地区的过分潮湿路段,不宜采用石灰土做基层和底基层。
当低等级公路采用高级路面时,也不宜用石灰稳定土做基层。
4.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翘曲应力的原因是温度变化太快。
()。
【答案】错误【解析】混凝土面层是由一定厚度的混凝土板所组成,它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由于一年四季气温的变化,混凝土板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膨胀和收缩。
而在一昼夜中,白天气温升高,混凝土板顶面温度较底面为高,这种温度坡差会使板的中部形成隆起的趋势。
夜间气温降低,板顶面温度较底面为低,会使板的周边和角隅发生翘起的趋势。
5.水泥砼路面纵缝中必须设传力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第3版)章节题库
第八章土质路基施工
一、填空题
1.路基施工前的施工准备工作内容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方面。
【答案】组织准备;物质准备;技术准备
【解析】施工的准备工作,内容较多,大致可归纳为组织准备、技术准备和物质准备三个方面。
2.路堑纵向开挖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分段纵挖法;分层纵挖法;通道纵挖法
3.常用的路基土方机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松土机;推土机;铲运机;平地机;压实机械;挖土机
【解析】常用的路基土方机械,有松土机、平土机、推土机、铲运机和挖掘机(配以汽车运土),此外还有压实机具及水力机械等。
4.路基的压实程度对路基的______和______影响很大。
【答案】强度;稳定性
【解析】路基施工破坏土体的天然状态,致使结构松散,颗粒重新组合。
为使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必须予以压实,以提高其密实程度。
所以路基的压实工作,是路基施工过程中一个重要工序,亦是提高路基强度与稳定性的根本技术措施。
5.压实工具不同,压力传布的有效深度也不同,以______传布最深,______次之,______最浅。
【答案】夯击式机具;振动式;碾压式
【解析】土基压实机具的类型较多,大致分为碾压式、夯击式和振动式三大类型。
从各种土质适宜的碾压机械来看,夯击式机具传力较深,振动式次之,碾压最浅。
6.静力碾压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
【答案】光面碾;羊足碾;气胎碾
【解析】碾压式(又称静力碾压式),包括光面碾(普通的两轮和三轮压路机)、羊足碾和气胎碾等几种。
二、判断题
1.天然状态下的土,其含水量一般接近最佳值,因此组织快速施工,随挖随填,及时进行压实,对于提高土基效果具有一定作用。
()
【答案】正确
【解析】从有效控制土的含水率需要出发,土质路基的施工作业面不宜太大,以有利于组织快速施工,随挖随运,及时填筑压实成型,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日晒、雨淋,尽量保持土的天然湿度,避免过干或过湿。
一般条件下,土的天然含水率接近最佳值,必要时,应考虑人工洒水或晾干措施。
2.粘性土的最佳含水量高于砂性土、由于水的润滑作用,粘性土的压实效果比砂性土
好。
()
【答案】错误
【解析】土质对压实效果的影响亦很大。
一般规律是:土质不同,γ0与ω0数值也不一样,如分散性(液限、黏性)较高的土,其ω0值较高,γ0值较低;砂类土的压实效果优于黏质土。
其机理在于土粒愈细,比面积愈大,土粒表面水膜所需之湿度亦愈多,加之黏土中含有亲水性较高胶体物质所致。
砂类土的颗粒粗,成松散状态,水分极易散失,最佳含水量的概念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3.路基的压实效率影响路基路面的性质,土的最佳含水量越小,路基的压实效果越好。
()
【答案】错误
【解析】路基的压实效率影响路基路面的性质,土的最佳含水量越小,不一定路基的压实效果最好,而是含水量适宜最好。
4.为保证压实功能不变,压路机碾压速度增加,碾压遍数也要增加。
()
【答案】错误
【解析】为保证压实功能不变,压路机碾压速度减小时,碾压遍数要增加。
5.土基压实时,最佳含水量随着压实功能的增大而增大。
()
【答案】错误
【解析】压实功能(指压实工具的重量、碾压次数或锤落高度、作用时间等)对压实效果的影响,是除含水率之外的另一重要因素。
同一种土的最佳含水率ω0,随功能的增大而
减小,最大干重度γ0则随功能的增大而提高;在相同含水率条件下,功能愈高,土基密实度(即γ)愈高。
据此规律,工程实践中可以增加压实功能(选用重碾,增加次数或延长时间等),以提高路基强度或降低最佳含水率。
土基压实施工中,控制最佳含水率,是首要关键,在此前提下采取分层填土,控制有效土层厚度,必要时适当增大压实功能,乃土基压实工作的基本要领。
三、单选题
1.下列影响沥青路面压实的因素中不正确有()。
A.压实温度
B.沥青用量
C.碾压速度
D.碾压遍数
【答案】B
2.为保证砂性土的压实效果,较好的压实机具是()。
A.碾压式
B.静力式
C.振动式
D.运土汽车
【答案】C
【解析】正常条件下,对于砂质土的压实效果,振动式较好,夯击式次之,碾压式较差;对于黏质土,则宜选用碾压式或夯击式,振动式较差甚至无效。
四、多选题
路基施工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实顺序是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两边后中间
B.对于砂性土压实机具以碾压式为最好
C.路基上层土的压实标准低于下层土的压实标准
D.在施工过程中,将所有工序完成之后,再统一进行质量检查
【答案】AC
【解析】实践经验证明:土基压实时,在机具类型、土层厚度及行程遍数已经选定的条件下,压实操作时宜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边缘后中间。
正常条件对于砂质土的压实效果,振动式较好,夯击式次之,碾压式最差。
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完成之后,就要进行质量检查。
路基上层土的压实标准低于下层土的压实标准。
五、简答题
1.路基施工方法有哪几种?
答:路基施工方法,按其技术特点大致分类如下:
(1)人工施工:传统方法,使用手工工具、劳动强度大、功效低、进度慢、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2)水利机械化施工:喷射强力水流,冲散土层并流运至指定地点堆积。
(3)爆破法施工:石质路基开挖的基本方法,爆破法还可用于冻土、沼泽等特殊路基施工,以及清除路面、开石取料与石料加工等。
(4)简易机械化及大规模的配套机械化施工: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
高标准高质量施工。
2.简述路基施工测量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路基施工测量包括的内容如下:
(1)中线的恢复和标定;(2)水准点的复查与加设;(3)横断面的检查与补测;(4)预留桥涵位置;(5)施工中的测量。
3.简述土基压实的作用是什么。
答:压实土基的作用在于提高土体的密实度和强度,调节土基的水温状况,降低透水性,减少毛细水上升,阻止水分积聚,减轻冻胀,避免翻浆,防止不均匀变形,保证路基在不利季节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4.简述影响土基压实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土基压实的因素如下:
(1)含水量:在一定的含水量前,干重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提高。
含水量继续增大,干重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下降。
(2)土质:土质不同,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也不一样,如黏性较高的土,其最佳含水量较高,干重度较低;砂质土的压实效果优于黏质土。
(3)压实工具:不同压实工具的有效压实深度也有所差异,路基分层压实的厚度,有具体规定数值。
12~15t光面压路机,不宜超过25cm,振动压路机或夯击机,宜以50cm 为限。
(4)压实功能和方法以及相应的压实度:压实功能越大,最佳含水量越小,最大干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