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名著阅读》考点题型全解
小升初名著解析及练习(含答案)

小升初名著复习一、《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诗集。
内容包括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等等。
如“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相应练习:1、冰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 ”著称。
2、《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3、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的歌颂;二是对的崇拜和赞颂。
三是。
4、冰心原名________,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_________、童真、_________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爱的哲学2、泰戈尔 3、母爱与童真大自然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4、谢婉莹、繁星格、春水体、5、母爱、自然、爱的哲学二、《童年》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另有《在人间》、《我的大学》)。
小说讲述阿廖沙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
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相应练习:1、《童年》是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
2、《童年》讲述的是(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3、童年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个的人,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外祖母,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作品中,乐观纯朴的,正直的老工人,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都给主人公以力量和支持。
4、(人物名)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的作家,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升初语文四大名著100题详解(配答案)

小升初语文四大名著100题详解(配答案)一、《红楼梦》1. 问:金陵十二钗是指谁?答:金陵十二钗指的是贾府的十二个女子,包括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宝玉、贾元春等。
2. 问:王熙凤是谁的表妹?答:王熙凤是贾宝玉的表妹。
3. 问:贾宝玉的生母是谁?答:贾宝玉的生母是王夫人。
4. 问:林黛玉为什么被贾母称为"宝钗"?答:林黛玉被贾母称为"宝钗"是因为她的美貌和聪明才智。
5. 问: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什么关系?答:贾宝玉和林黛玉是表兄妹关系。
二、《西游记》1. 问: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目的是什么?答: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目的是为了取得真经,救度众生。
2. 问:孙悟空的法号是什么?答:孙悟空的法号是孙行者。
3. 问:猪八戒的真名是什么?答:猪八戒的真名是悟能。
4. 问:沙僧是谁的转世?答:沙僧是菩提祖师的转世。
5. 问:孙悟空最后获得了什么称号?答:孙悟空最后获得了"斗战胜佛"的称号。
三、《水浒传》1. 问:宋江是何人?答:宋江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梁山泊的领导人。
2. 问:晁盖是哪个村子的人?答:晁盖是梁山泊的首领,他本是李家村的人。
3. 问:梁山泊是在哪个山区?答:梁山泊是在山东省泰山山脉的东北部。
4. 问:武松是哪个地方人?答:武松是山东济南人。
5. 问:鲁智深是什么身份?答:鲁智深是梁山泊的一员好汉,他是一位出家人。
四、《三国演义》1. 问:刘备的桃园三结义是与谁结义?答:刘备的桃园三结义是与关羽和张飞结义。
2. 问:曹操是哪个时期的人物?答: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他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
3. 问:赤壁之战是由谁指挥的?答:赤壁之战是由周瑜指挥的。
4. 问:刘备建立了哪个国家?答:刘备建立了蜀国。
5. 问:司马懿是哪个国家的重要人物?答:司马懿是魏国的重要人物,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以上是对小升初语文四大名著100题的详解及答案。
【考前必刷】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课外名著阅读(含答案解析)

【考前必刷】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课外名著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A.《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小说,主人公阿廖沙三岁丧父,随母亲投奔外祖父,脾气暴躁的外祖父曾把他打得失去知觉。
B.《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述了鲁滨逊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遭遇风暴,带着星期五漂流到无人的荒岛,两个人凭着顽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28年后他带着星期五回到家乡的故事。
C.我们学习的《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写汤姆和贝琪在岩洞里迷路,勇敢的汤姆凭着智慧带着贝琪脱险。
后来汤姆去法官撒切尔家看望贝琪,意外知道盗贼乔埃被封在岩洞中了。
2.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哪一项?()A.《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讲的是董存瑞在抗日战争的战斗中,手托炸药包炸毁敌人暗堡用生命为部队开辟前进道路的事。
B.《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漫漫取经路的事,“三打白骨精”“大闹五台山”“三借芭蕉扇”一个个离奇故中扣人心弦。
C.小说《鲁滨逊漂流记》采用自述的方式,讲述了主人公福笛的传奇故事。
D.《骑鹅旅行记(节选)》中的尼尔斯通过骑鹅旅行,从一个调皮、贪玩、任性、懒惰、不爱学习的孩子蜕变成了一个懂事、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3.粉房的人过河时,抛两个()到河里,河神高兴了,就不会把他们淹死。
A.铜板B.馒头C.粉条4.在《呼兰河传》中,农业学校设在()里。
A.祖师庙B.龙王庙C.娘娘庙5.《曼丁之狮》中文武双全,一心为民,敢于战胜入侵之敌的民族英雄是()A.哈利玛B.列那狐C.海力布D.松迪亚塔6.“她不分昼夜地照顾着父亲,但一次洗手时,她把戒指摘下来放在小桌子上,就再也找不到了。
她焦急地寻找,恳求两个姐姐还给她……”片段中描写的主人公出自下列哪个故事()A.《贝琳达与丑妖怪》B.《葫芦孩子》C.《小拇指》D.《狐狸和狮子》7.用第一人称有什么好处?错误的一项是()A.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大大加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现代文阅读之名著导读(有解析)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现代文阅读之名著导读1.阅读理解。
《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汤姆·索亚是一个聪明又调皮的男孩,从小住在对他管教严厉,但又十分疼爱他的波莉姨妈家里。
汤姆活泼好动,不爱学习,总逃学去钓鱼。
他喜欢和流浪儿哈克贝利·费恩来往,还喜欢一个叫贝琪的小女孩。
一天夜里,汤姆和哈克去坟地试验用死猫治疣子的方法,意外地目击了一场谋杀案——印江·乔埃和酒鬼彼得与雇用他们去盗尸的罗宾逊医生发生争执,乔埃杀害了罗宾逊医生,并嫁祸给被打晕的彼得。
当时吓得够呛的汤姆害怕被凶手发现他们知道这件事,和哈克等人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弄得家里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自己的“葬礼”上。
不久,法院开庭审理这起凶杀案,汤姆克服恐惧,告发了印江·乔埃。
乔埃见事情败露就从法庭逃走了。
几天后,汤姆、贝琪和几个朋友去开“野餐会”,他们来到一个像迷宫般的岩洞——麦克杜格尔洞玩,汤姆和贝琪光顾着玩,跟大伙儿走散且迷路了。
他们找不到出路,在洞里历尽波折。
饥饿、干渴、黑暗和恐惧不断袭击无助的他们,更可怕的是他们在洞中看见了乔埃。
镇上的人们都以为汤姆他们死在洞中了,正当波莉姨妈和撒切尔一家悲痛欲绝时,汤姆和贝琪回来了。
原来,汤姆牵着绑在石头上的风筝线探路,最后找到了出口,还被几个好心人送回来了。
贝琪的爸爸撒切尔法官把山洞的入口封住了,结果躲在洞里的印江·乔埃被活活饿死。
后来,汤姆、哈克和贝琪潜回山洞,找到了印江·乔埃藏在那里的财宝。
(1)读了梗概后,想想这部小说写了汤姆·索亚的哪些事,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
目击罪案—— —— —— ——(2)语文书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选取的是哪个情节?(3)请用《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中鲁滨逊分析坏处好处的方法,分析汤姆·索亚身上的不足和优点,然后写出你对汤姆·索亚这个人物的评价。
名著阅读题考点简析

一、名著阅读题考点简析古典名著是我国文学之林中的珍奇瑰宝。
它不仅能拓宽我们的阅读视野,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性情,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
近年来名著题越来越为命题者所青睐。
名著阅读题常见的题型有识记辨别类、理解概括类、感悟评点类等。
(一)识记辨别题这类题的题型主要有填写作品、人物、故事或既填人物又填故事等几种。
例如:1、《水浒传》中有108条梁山好汉,其中最能体现出被逼上梁山的人物是人称“豹子头”的林冲。
2、写出下列故事涉及的人物的名字。
(1)《水浒》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吴用。
(2)《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孙悟空。
3、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鲁智深。
(2)“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曹操,这个故事出自我国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
4、请用下列两部古典名著中的故事补全下面的题目。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水浒传》)(2)曹操者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演义》)5、《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著名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请你写出这部小说中其他英雄及其故事的名称,(例:武松打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花和尚倒拔垂杨柳;宋江三打祝家庄,武松醉打蒋门神等。
6、与我国古典名著中人物有关的歇后语很多,请根据积累写出三条。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孙二娘开店——进不得;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答题策略:1、熟悉、了解名著名称、名著中的主要人物、主要故事情节、常见的典故等;像例1中的“豹子头”是谁,例2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谁,例4中的回目名称是什么要记得清清楚楚。
2、注意辨别,不要把人物与故事交叉起来。
例3中“花和尚拔垂杨柳”,“花和尚”到底是谁,要辨别清楚,不能扯上其他人物。
(二)理解概括题这类题常见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作品、人物、故事、战役、成语等。
如: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现代文阅读之名著阅读(有解析)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现代文阅读之名著阅读1.阅读。
空城计①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
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斑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
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②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
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
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③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
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
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④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
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汝辈岂知?宜速退。
”⑤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
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
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
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
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
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
”⑥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
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
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1)联系上下文猜测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笑容可掬:②骇然:(2)按故事发展的顺序,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司马懿兵临西城→( )→( )→孔明释计(3)孔明为什么不弃城逃走?为什么敢使“空城计”?请摘取原文句子回答。
小升初语文专项:四大名著100题精讲(配答案)

小升初语文专项:四大名著100题精讲
(配答案)
一、《红楼梦》
1. 题目:根据《红楼梦》中的描写,下列哪个词语最能概括贾宝玉的性格?
答案:纯真多情。
2. 题目:《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母亲是谁?
答案:贾母。
3. 题目:贾宝玉的宝钗是他的什么?
答案:表妹。
二、《西游记》
1. 题目:《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武器是什么?
答案:金箍棒。
2. 题目: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一开始的目的地是什么?
答案:西天取经。
3. 题目:《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遇到了哪个妖怪?
答案:白骨精。
三、《水浒传》
1. 题目:《水浒传》中,宋江的绰号是什么?
答案:及时雨。
2. 题目:《水浒传》中,梁山泊的聚义厅是在哪座山上?
答案:梁山。
3. 题目:《水浒传》中,李逵的绰号是什么?
答案:黑旋风。
四、《三国演义》
1. 题目:《三国演义》中,刘备的武器是什么?
答案:双股剑。
2. 题目: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是哪个国家的人?
答案:曹魏。
3. 题目:《三国演义》中,赵云的字是什么?
答案:子龙。
以上是《四大名著100题精讲(配答案)》的部分题目和答案。
希望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部编版小学语文小升初专题知识梳理与强化巩固:名著阅读(精华版)【试题含答案】

专项十四名著阅读【能力目标】名著阅读现在已是小升初语文常考题型,是考查学生课外阅读的,知识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考题型有:名著的作者及其内容,人物性格特点与相关事件,与名著相关的文学常识等。
常考的名著就有我国的四大名著,因此我们要多阅读课外名著,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才能更好的去应对小升初考试。
【考点链接】一、《西游记》1.作者吴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
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记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文下笔立成。
”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
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
2.内容《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汉族长篇神魔章回体小说。
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故事告诉人们:为了寻找、追求、实现一个美好的理想和目标,为了完成一项伟大的事业,必然会遇上或多或少的、或大或小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必须去顽强地克服这些挫折与困难。
取材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汉族民间传说,其原型是唐代的玄奘法师。
3.主要人物及性格特征唐僧:慈悲为怀,宅心仁厚,不畏艰难,胸怀天下,但也迂腐辨别能力差。
孙悟空:嫉恶如仇,桀骜不驯,坚韧不拔,机智勇敢,但有些自恋自大。
猪八戒:为人好吃懒做,憨厚,胆小,且贪图小便宜、好色,但他又是温和善良的,而且富有人情味。
沙和尚:为人忠厚老实、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却毫无主见。
4.主要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大战流沙河等。
二、《水浒传》1.作者施耐庵(1296—约1371),名子安(一说名耳),本名彦端,汉族,江苏白驹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语文《名著阅读》考点题型全解
考点名著阅读
阅读《西游记》片段,回答问题。
猴王出世
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
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那山顶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
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
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内育仙胎,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玩耍。
一群猴子耍了一会儿,却去那山涧中洗澡。
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
古云:“禽有禽言,兽有兽语。
”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哪里的水。
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喊一声,都拖男挈女,唤弟呼兄,一齐跑来,顺涧爬山,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
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
”又道:“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
”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暝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眼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
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蔽了桥门。
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石猴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
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石猴喜不自胜,忽抽身往外便走,复暝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
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
”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蔽门户的。
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
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
床、石凳。
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
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
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儿,也都进去了。
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
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
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了,遂称“美猴王”。
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下列词语,并任选一个词语造句。
喜不自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造地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名著中的词句相对来说较生涩,所以首先要回到上下文进行精读,看看“喜不自胜”“天造地设”两个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边精读边品味。
造句时,尽量根据选文的语言环境进行仿写,这样要简单一些,当然也可以自己创造新的句子。
【答案】喜不自胜:形容石猴高兴得不能控制自己。
天造地设:自然形成又合乎理想。
造句:要去西安旅游了,我喜不自胜。
2.说说石猴是怎样高登王位,成为“美猴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中一个完整故事情节的理解能力,可以按照先“略读”,后“精读”,最后“浏览”的阅读方式把握全文,然后总结石猴“高登王位”的过程。
【答案】海外傲来国的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个石猴。
众猴玩耍时发现了水
帘洞,并承诺谁敢进去探个究竟不伤身体者便封他为王。
石猴勇敢地跳了进去,带众猴发现了新的家园,于是高登王位,成为“美猴王”。
3.古典名著中的语言往往带有对偶或押韵的特点,请你说说下面的句子好在哪里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我们可以采用“批注”或“写心得体会”的方法来解答,这种方法尤其适合较长篇幅的名著阅读。
读到关键处,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便于关键问题的查找。
【答案】这个句子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食”“饮”“采”“觅”为动词,分别连接后面的“草木”“涧泉”“山花”“树果”四个名词,句式工整、对仗严格,同时用简练的十二个字具体写出了石猴的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