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科学趣味小实验.pdf

合集下载

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大全

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大全

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大全引言科学实验是培养孩子们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活动。

通过进行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孩子们可以探索自然规律、培养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趣的科学小实验,既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又简单易行,能够在家中或学校中进行。

1. 颜色变化的魔术实验材料•一个干净的透明杯•白醋•红色食用色素•小苏打粉末实验步骤1.将透明杯中注入白醋,大约注满一半。

2.加几滴红色食用色素到杯子中,搅拌均匀。

3.将小苏打粉末慢慢倒入醋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实验原理小苏打粉末与醋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而二氧化碳的产生会导致液体中的颜色发生变化,从而呈现出有趣的视觉效果。

2. 手电筒折射实验实验材料•一个手电筒•一张白纸实验步骤1.在一个黑暗的房间中,打开手电筒,并将其朝向一面白纸。

2.将手电筒的灯光照射在白纸上,观察光线的表现。

光线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折射现象,将手电筒照射在白纸上,可以观察到光线在空气和纸张之间的折射现象,形成有趣的视觉效果。

3. 蜡烛水培实验实验材料•一根蜡烛•一碗水•一些盐实验步骤1.在碗中倒入适量的水,并加入一些盐,搅拌均匀。

2.将蜡烛放入碗中,让蜡烛浮在水中。

实验原理盐水中的密度会高于普通的水,因此蜡烛浮在盐水中。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观察到密度对物体浮沉的影响。

4. 风力车实验实验材料•一个薄塑料杯•尺子•一根铅笔•一张纸•一把剪刀•胶带实验步骤1.在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尺寸大约为12厘米×12厘米。

2.剪下纸片,并将其卷成一个圆筒形状,用胶带固定住。

3.在杯子的底部剪一个直径约为2厘米的小孔。

4.将圆筒形状的纸片插入杯子的小孔中,固定住。

5.将铅笔插入杯子的底部,作为支撑。

6.剪下一片风帆形状的纸片,并用胶带固定在铅笔的顶端。

当风吹过风帆和风车叶片时,会产生风力,将风力转换为机械能。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观察到风力对物体的影响。

5. 气象实验实验材料•一个密封的透明塑料袋•一些水•少量土壤•一些小石子实验步骤1.在塑料袋中加入一些水,不要倒满,只需湿润土壤即可。

(完整版)简单易学的55个科学小实验(最新整理)

(完整版)简单易学的55个科学小实验(最新整理)
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 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空中点烛 思考:火柴在蜡烛的上空点燃,蜡烛为什么会燃烧呢? 材料:蜡烛、火柴 操作: 1、点燃一支蜡烛 2、燃烧一会儿的蜡烛顶端烧成了杯状 3、将点燃的蜡烛吹灭,吹灭后的蜡烛冒出了青烟 4、用火柴点燃刚刚熄灭的蜡烛冒出的青烟时,蜡烛会立刻复燃 讲解:点着蜡烛后,可看到蜡烛顶端的蜡慢慢熔化,顶端明显地烧成了杯状,在“杯”中盛着 熔成液状的烛油。然后,烛油沿着烛芯爬升上去,在烛芯上端达到燃点而烧起来,在燃烧产 生的热量的作用下,烛油会汽化成“青烟”。显然,“青烟”就是蜡的气体状态。 创造:你知道水的气体状态是什么?你能用什么办法制造水蒸气?
再现指纹 思考:用手指肚在纸上用力按一下,看一看纸上什么痕迹也没有留下,怎样才能看见你留下 的指纹? 材料:碘酒、剪好的易拉罐小盒、蜡烛、白纸、火柴 操作: 1、在白纸上印上指纹。 2、看一看白纸上并没有指纹的印迹。 3、用少量碘酒放进铁盒里。 4、点燃蜡烛,使碘酒在蜡烛上方加热(一直加热到碘酒变干,有紫红色蒸气放出时),将印 有指纹一面的白纸对着蒸气。 5、过一会儿,纸上就显现出浅色的指纹。 讲解: 1、纸上为什么会显出指纹来呢?原来,人的皮肤表面总有些油脂,对皮肤起保护作用,皮 肤表面的指纹是凸凹不平的,低的地方油脂多一些,高的地方油脂就少些,手指肚按到纸上, 油脂就被纸吸收,油脂在纸上分布也同样是不均匀的,但和指纹上油脂分布情况相同。 2、碘酒受热时会变成气体,气体受冷时又会直接变成固体,它在油脂里极易溶解,于是纸 上就出现颜色深浅不一的指纹。

适合给小学生做的科普趣味实验

适合给小学生做的科普趣味实验

适合给小学生做的科普趣味实验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适合给小学生做的科普趣味实验一、电池取火实验材料 5电池一节、锡箔纸(口香糖锡纸)、剪刀实验步骤1、将锡箔纸剪成1cm宽的长条2、将锡箔纸中间部分剪窄成宽约1mm3、将锡箔纸的两端接在电池的正负极原理:锡箔纸的电阻很小,联通电池后整个电路中电流很大,但是中间部分窄,电阻相对较大,因此产热大,达到纸的着火点而着火。

二、电极写字实验材料干电池、滤纸(或者普通纸张)、酚酞溶液、饱和食盐水、导线实验步骤1、在饱和食盐水中加入少量的酚酞溶液2、在滤纸上涂上上述溶液3、电池的两端接上导线,使导线在滤纸上移动。

可以看到连在电池阴极的导线写出红色的字,连在电池阳极的碳棒则写出白字。

实验原理电解饱和食盐水在阴极附近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在阳极产生氯气有漂白作用。

三、变色的百合实验材料百合一支(白色花朵)清水玻璃瓶墨水(蓝墨水、红墨水、食品红)实验步骤在清水中滴入几滴墨水,将百合插在里面,约半个小时之后白色的花瓣变蓝。

实验原理植物吸水四、“刀割手腕”实验材料碳酸钠溶液酚酞溶液镊子棉花实验步骤1、用镊子夹上棉花蘸取酚酞溶液在实验者手腕上2、稍等片刻,用镊子夹上另一棉花蘸取碳酸钠溶液在刀子上擦拭3、用刀子在实验者手腕轻轻滑动。

可以看到在实验者手腕上出现红色的“血迹”实验原理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以使酚酞变红五、花朵颜色的奥妙(自制指示剂)实验材料花朵数支酒精(白酒)研钵纱布醋碳酸钠溶液实验步骤1、先记录花朵的颜色2、将花朵在研钵中捣碎,加入酒精继续研磨使花朵中的液体溶解到酒精中。

3、用多层纱布过滤,收集滤液4、分别取滤液加入醋和碳酸钠溶液观察颜色5、在加入醋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在加入碳酸钠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醋,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实验原理花朵中含有石蕊,能够溶解在酒精中,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

六、自制捕蚊器实验材料可乐瓶剪刀胶带蜂蜜实验步骤1、用剪刀剪下可乐瓶子的上半部2、瓶口朝下放入另一半瓶子里,用透明胶把口封上。

神奇的科学小实验

神奇的科学小实验

神奇的科学小实验(会跳的鸡蛋)取一个粗一点的玻璃试管,配上一个带尖嘴玻璃管的橡皮塞子。

先在试管里倒入约占试管体积三分之一的酒精,然后塞紧橡皮塞子,把试管放入保温杯中。

往保温杯里倒满刚烧开的沸水。

由于在1 个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只要保温杯中的水温在80℃以上,便会有酒精蒸汽从尖嘴的小孔中不断喷出。

用镊子夹住一块金属丝网(最好是铜丝网,网眼越密越好),放在尖嘴口上方。

把划燃的火柴放在金属丝网上方,便可见酒精蒸汽在网上方燃烧起来,如图所示。

虽然酒精蒸汽是从网下方冲到网上面的,但在网下方却无燃烧的火焰。

如果把划燃的火柴伸到金属网下面,则火焰被局限在网下方燃烧,而不会窜到网上面去。

只要金属丝网能及时散热,不被烧红,就不会出现火焰同时在网上下方燃烧的情况。

这是因为金属丝网,尤其是铜丝网有很好的散热性,火焰一碰到它,热量就迅速散失,使酒精蒸汽的温度低于它的燃烧点而不能继续燃烧。

如果找不到现成的金属丝网,可把一个用过的易拉罐剪开、展平,下面垫一块木块,用磨尖的铁钉在易拉罐壳上凿出密密麻麻的小孔,就可代替金属丝网做这个实验了。

你可别小看了这个实验,1816 年,英国科学家德斐就是根据这个实验的原理,发明了能在煤矿的坑道中使用的安全灯的。

在此之前,由于煤矿坑道中经常会冒出一种叫“瓦斯”的可燃气体。

加上坑道的空气中弥散着煤粉,一遇灯火的热气或火焰,就会发生爆炸和火灾。

所以,矿工们大多只能在坑道里摸黑作业,苦不堪言。

德斐发明的安全灯既能照明又能防火、防爆,是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

找一只较大的已用过的食品罐头盒,在离罐底2 厘米高的罐壁上开一个小孔。

用纸卷一根较长的细管,塞进孔内1—2 厘米长。

找一块能盖住罐头的薄铁皮,放在一边备用。

取一段长约3 厘米的蜡烛,用熔蜡把它固定在罐底。

在罐内靠近纸管的开口处,放上一小堆干燥的面粉。

现在,点燃蜡烛,盖上薄铁皮,然后用嘴向对准面粉堆的细纸管吹气,使罐内面粉飞扬起来。

注意,别吹得太猛,把蜡烛火焰给吹灭了。

趣味科普设计实验报告(3篇)

趣味科普设计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对科普知识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提高学生对科学实验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器材1. 纸杯2. 彩色笔3. 热水4. 冰块5. 玻璃杯6. 纱布7. 橡皮筋8. 橡皮泥9. 透明胶带10. 胶水三、实验步骤1. 制作纸杯望远镜(1)将纸杯对折,用彩色笔在纸杯侧面画上眼睛的形状,并画出两条直线作为眼睛的视线。

(2)将纸杯展开,用橡皮筋固定在眼睛的形状上,使眼睛固定在纸杯侧面。

(3)将玻璃杯放在纸杯上,用透明胶带固定,使玻璃杯与纸杯侧面紧密贴合。

(4)用橡皮泥将纸杯底部固定在桌面上,使望远镜稳定。

2. 制作冰块望远镜(1)将冰块放入玻璃杯中,用彩色笔在冰块上画出眼睛的形状,并画出两条直线作为眼睛的视线。

(2)将冰块取出,用纱布擦拭干净。

(3)将冰块放在纸杯上,用橡皮筋固定在眼睛的形状上,使眼睛固定在纸杯侧面。

(4)用橡皮泥将纸杯底部固定在桌面上,使望远镜稳定。

3. 制作手电筒(1)将橡皮泥放在桌面上,用手指将其捏成一个小球。

(2)将橡皮泥小球放在纸杯底部,使其与纸杯底部紧密贴合。

(3)将橡皮泥小球与纸杯底部之间放入一根橡皮筋,使橡皮筋与纸杯底部固定。

(4)将手电筒的头部放入纸杯中,用橡皮泥将手电筒的头部与纸杯侧面固定。

(5)将手电筒的尾部插入橡皮泥小球中,使其与纸杯底部紧密贴合。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制作纸杯望远镜和冰块望远镜,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望远镜的原理,激发学生对天文知识的兴趣。

2. 制作手电筒实验,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实验总结本次趣味科普设计实验,通过制作纸杯望远镜、冰块望远镜和手电筒,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普知识,提高了学生对科学实验的认识和理解。

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激发学生对科普知识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41个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及原理讲解

41个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及原理讲解

41个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及原理讲解一、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四、会吃鸡蛋的瓶子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剥去蛋壳。

趣味科学120个小实验游戏

趣味科学120个小实验游戏

趣味科学120个⼩实验游戏1.⽶粒四射利⽤“摩擦⽣电”的知识,我们可以做⼀个⼩游戏。

在⼀个⼩碟⼦⾥装上⼀些⼲燥的⽶粒。

然后,把塑料⼩汤勺⽤⽑⾐或⽑料布块摩擦⼀会⼉,这时,汤勺上就产⽣了电荷,具有了吸引⼒。

把⼩汤勺近盛有⼩⽶粒的碟⼦上⾯,这时⼩⽶粒受电荷的吸引,就会⾃动跳起来,吸附在汤勺上。

这时,有趣的现象就要发⽣了——刚刚吸上汤勺的⼩⽶粒,⼀眨眼⼯夫,它们⼜像四溅的⽕花,突然向四周散射开去。

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带电的汤勺吸引⼩⽶粒的时间是很短的,当⼩⽶粒吸附在⼩汤勺上以后,汤勺上吸附的⼩⽶粒就都带有与汤勺同样的电荷。

由于同性电荷是相互排斥的,所以吸附在汤勺上的⼩⽶粒互相排斥,全部散射开了。

2.谁先分出来把粗盐粒和胡椒⾯掺和在⼀起,能很快把它们再分开来吗?这个游戏可以⼀个⼈玩,也可以⼏个⼈同时进⾏,看谁⽤最好的办法,最先分出来。

这个游戏的玩法是这样的:先给每⼈发⼀把塑料⼩汤勺,然后在每⼈桌前放⼀勺盐、半勺胡椒⾯。

准备好后,裁判就可以发令,让参赛者开始分了。

谁最先分完,谁为优胜。

这个游戏看起来是⽐较困难的,如果⽤⼿⼀粒⼀粒拣盐,肯定是得不了优胜的。

如果你懂得⼀点静电的知识,要想取得优胜,就轻⽽易举了。

参赛者听到裁判“开始”的⼝令后,把塑料汤勺先在⽑⾐或别的⽑料布上摩擦⼀会⼉,然后把汤勺逐渐*近盐和胡椒⾯的混合物。

这时,胡椒⾯就会跳起来吸附在塑料汤勺上。

⽤这个⽅法,你会很快把盐粒和胡椒⾯分开。

这是因为塑料汤勺经过摩擦带有电荷,产⽣了吸引⼒,胡椒⾯⽐盐粒轻,所以被吸起来。

注意,你不要把汤勺放得太低,否则盐粒也会被吸起来。

3.⽐⼀⽐,谁的⽕箭飞得远在做这个游戏之前,参加者每⼈先得做⼀个“压缩⽓⽕箭”。

具体做法如下:找⼀只软塑料瓶(⽐如装胶⽔的空瓶⼦或装饮料的空瓶⼦),在瓶盖上钻⼀个⼩孔,插进⼀根塑料细管(可以把废圆珠笔芯的笔头剪去代替),再⽤万能胶粘牢。

找⼀根10厘⽶长的、套在塑料管外能够⾃由滑动的麦秆,在麦秆的⼀端粘上四张三⾓形的彩⾊纸作为⽕箭的尾翼;另⼀端⽤⾯团封严,捏成⽕箭头似的形状。

219322644_真神奇!让孩子脑洞大开的科学小实验

219322644_真神奇!让孩子脑洞大开的科学小实验

关注“科学大观园杂志”公众号主页“科学课堂”栏目观看实验视频|科学课堂|◎ 编辑|刘相龙真神奇!让孩子脑洞大开的科学小实验科学的启蒙往往不只是让孩子了解科学原理,更多是让孩子感受科学的神奇,对科学现象抱有强烈好奇心。

12微笑的鸡蛋道具:烧杯、白醋、蜡烛、鸡蛋方法:用蜡烛在鸡蛋壳上涂上笑脸的形状,然后将鸡蛋放入装有白醋的烧杯里,过一段时间,你就能看到一张笑脸出现在鸡蛋上啦。

原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会和白醋中的醋酸发生反应,而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不溶于水和醋,涂在鸡蛋壳上以后就阻止了白醋和鸡蛋壳发生反应,于是笑脸便出来了。

吸管哨子道具:吸管、剪刀方法:吹吸管的时候,用剪刀将吸管不断地剪短,吸管会发出不同的声响哦。

原理:哨子的发声原理为气流高速地从一个比较窄的缝隙中流过造成气流紊乱而发声。

哨子嘴主要是让气流对着哨子的开口缝隙冲击,引起哨子内空气的振动。

吹哨子时流过哨子口的气流速度也会影响哨子的发声频率,气流速度大时比气流速度小时发声频率高。

对于形状固定了的哨子,用小的气量吹哨子,能降低音量,就不那么刺耳了。

改变出气口尺寸也可以改变哨子的发声频率。

78 | Grand Garden of Science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34大硬币穿小孔道具:白纸、剪刀、硬币方法:在白纸上,剪一个比硬币略小的圆,将纸向下中央折拢,硬币就从比它小的圆中滑下来了。

原理:看上去一个简单的小动作,其中却蕴含深奥的科学含义,这就是拓扑学。

拓扑学(Topology)是在19世纪末兴起并在20世纪中迅速蓬勃发展的一门数学分支,其中拓扑变换在许多领域均有其用途。

拓扑学只探讨各种几何形体的内在特质。

一个几何图形的性质,经由拓扑变换作用后维持不变,该性质就称为图形的拓扑性质。

纸片上的小孔可以任凭我们把它拉伸、扭转,只要不把它弄破,那它就是一个小孔。

而在这过程中,原本的圆形变成了椭圆形,这就让竖直通过的硬币毫无障碍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