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共租赁住房户型设计
又爆好消息!不限户籍,上海一大批公租房来了,有户型图!

⼜爆好消息!不限户籍,上海⼀⼤批公租房来了,有户型图!上海公租房再次传来好消息!这2个区共计250套公租房可以申请啦!其中,普陀区共有配建公租房13套房源全部为⼤⾯积房型三室⼆厅11套,四室⼆厅2套松江区237套房源套房源正式对外供应。
普陀区13套公租房普陀区公租房位于普陀区固川路166弄的中骏天悦配建的公租房,临近轨道交通11号线真如站,出⾏便捷。
⼩区共有配建公租房13套房源,全部为⼤⾯积房型,其中三室⼆厅11套,四室⼆厅2套。
▲地理区位地图▲户型展⽰如果你是普陀区重点企事业单位部门经理级以上⼈才,可以租赁三居室或以上住房。
申请主体⼀、个⼈申请:包括单⾝申请、家庭申请。
⼆、单位申请:包括单⾝员⼯申请、员⼯家庭申请。
注册纳税在普陀区的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或团体和本区户籍的在职单⾝申请⼈(申请家庭)供应。
⾯向注册纳税在普陀区的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或团体和本区户籍的在职单⾝申请⼈*申请对象普陀区公共租赁住房⾯向*单⾝⼈⼠申请的,本⼈为申请⼈。
家庭申请的,应当确定⼀名主申请⼈,其他家庭成员为共同申请⼈;其他家庭成员的范围限于主申请⼈配偶和未婚⼦⼥。
申请家庭主申请⼈办理申请、申报等事项的⾏为,视同申请家庭全体成员的⾏为。
申请条件⼀、个⼈申请应符合以下条件:(⼀)具有本市常住户⼝,且与本市单位签订⼀年以上(含⼀年)劳动合同;(⼆)持有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达到⼆年以上(之前持有有效《上海市临时居住证》年限可合并计算),在沪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达到⼀年以上,且与本市单位签订⼀年以上(含⼀年)劳动合同;申请本区公共租赁住房准⼊资格的单⾝申请⼈或申请家庭全体成员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在本市⼈均住房建筑⾯积低于15平⽅⽶;(⼆)未享受本市廉租住房、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政策。
⼆、单位申请应符合以下条件:申请普陀区公共租赁住房准⼊资格的单位必须为注册纳税在普陀区的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或团体,单位申请公租房,居住使⽤⼈(员⼯)应符合以下条件:(⼀)具有本市常住户⼝,且与本市单位签订⼀年以上(含⼀年)劳动合同;(⼆)持有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达到⼆年以上(之前持有有效《上海市临时居住证》年限可合并计算),在沪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达到⼀年以上,且与本市单位签订⼀年以上(含⼀年)劳动合同;(三)持有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或《上海市临时居住证》),在沪缴纳社会保险⾦,与本市单位签订⼆年以上(含⼆年)劳动合同,且单位同意由单位承租公共租赁住房的。
上海公租房三室申请条件

上海公租房三室申请条件
上海公租房的三室户型申请条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居住年限要求:申请人需在上海市有一定的居住年限,一般是连续在上海市稳定居住一年以上。
2. 家庭成员要求:三室公租房一般适用于家庭成员较多的申请人,一般要求申请人的家庭人口超过一定数量,如父母与子女超过3人。
3. 家庭收入要求:申请人的家庭收入需符合一定的纳税要求。
通常要求申请人及其配偶的年收入在上海市居住区域的平均收入水平以下。
4. 房产要求:申请人及其配偶不能拥有上海市内的其他住房,不能在上海市内有其他住房资格或租住其他住房。
5. 社保缴纳要求:申请人需参加上海市的社会保险,并按规定缴纳社保费。
上述条件是一般情况下的要求,具体的申请条件还会根据当地政策的不同有所不同,申请人可以咨询当地公租房管理机构或相关部门的意见和要求。
上海青年长租公寓公共服务空间设计研究

上海青年长租公寓公共服务空间设计研究绪论青年作为租赁市场的主客群,青年长租公寓在租赁市场的占比也最大,因此对青年租客群体的居住环境不容忽视。
“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这句话很好地反应了青年群体租房的心态,他们和其他居住群体相比有着对社交、居住品质更高的要求,他们追求的是集娱乐、社交、工作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社区化公共服务空间,他们向往能提升交往力、增加归属感的公共服务空间,因此公共服务空间的设计也成为了青年长租公寓设计的重点。
然而在设计上,能指导长租公寓公共服务空间设计的规范还有待完善,市场上很多长租公寓因为缺乏市场调研和规范指导,导致出现公共服务空间设计不足或使用率不高等现象。
文章通过对长租公寓公共服务空间的研究分析,总结归纳青年长租公寓公共服务空间设计的设计要素,为后续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青年长租公寓、公共服务空间、设计要素1.研究背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大批人员进城务工,房价高涨,尤其一线城市,住房成为了年轻人最大的生活压力,在时代的呼唤下租赁住宅开始出现,我国租赁公寓的发展已经有近十年的历史进程,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经历过爆发式发展,近几年陆续出现“暴雷”现象,也开始在不断地整治逐渐走向合规化。
1.1长租公寓的政策法规1.1.1相关政策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房价持续上涨,尤其是在人口急速扩张的超一线城市——上海,高昂的房价阻碍了青年人追求梦想的脚步。
因此为解决住房问题,近十年国家也开始陆续出台了很多政策去支持租赁住房的发展。
如:2015年国务院首次提出将公寓纳入生活服务业;201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建立了购租并举的城镇住房制度;2017年住建部首次提出“房住不炒”的理念,鼓励开发商参与工业用地改造租赁用地;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提出十四五期间,将以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重点等。
上海市 公共租赁房 设计标准

上海市公共租赁房设计标准上海市公共租赁房的设计标准是基于提高居住环境质量、提供合理的居住空间、满足不同居住群体的需求和提升居住品质为目标的。
下面为您列举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1. 建筑规模和布局:公共租赁房的建筑规模应根据当地人口密度和居住需求进行合理规划,一般应包括多层住宅楼、单元式住宅或公寓式住宅等结构形式。
建筑布局应考虑公共设施、绿化和交通便利等因素,保证居民的生活便利性和舒适度。
2. 居住空间设计:公共租赁房的居住空间应合理满足不同租户的需求,一般应包括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基本功能空间。
卧室面积应满足居住人口的合理需求,一般建议每个居住人口的卧室空间不低于8-10平方米。
此外,公共租赁房还应配备必要的储物空间,保障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3. 室内装修:公共租赁房的室内装修应做到简洁实用,符合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地面、天花板和墙面等应采用环保材料,色彩搭配宜人,提供舒适的居住感受。
家具和家电配置也应考虑到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如床、桌椅、沙发、冰箱、洗衣机等。
4. 公共设施和服务:公共租赁房项目应配备必要的公共设施和服务,如电梯、垃圾处理设施、停车设施、消防设施等,并且应保持正常运行。
此外,公共租赁房项目还应提供便民服务设施,如便利店、儿童游乐区、健身设施等,增加居民的居住体验。
5. 安全设施:公共租赁房项目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安全门、监控系统、照明设备等,保障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此外,应加强消防安全,配备灭火器、疏散通道等设施,提高居住者的紧急应对能力。
上海市公共租赁房的设计标准,是为了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满足租赁需求、促进城市居住品质提升而制定的。
同时,还应注重社会公平性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为低收入人群提供稳定的住房保障,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
上海出租房设计标准

上海出租房设计标准
上海出租房设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房屋面积:
上海出租房的设计标准要求房屋的使用面积不得小于8平方米。
对于一房一厅的出租房,要求客厅使用面积不得小于15平方米,卧室面积不得小于10平方米。
对于两室或以上的出租房,每个卧室的使用面积不得小于8平方米。
二、室内空间布局:
出租房的室内空间布局要合理,要求有宽敞的客厅和卧室,并且每个房间都需要有足够的通风和自然采光。
卧室要设置衣柜和电视机,并保证卧室内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三、卫生间设计:
出租房的卫生间设计标准要求:独立的卫生间面积不得小于
3.6平方米,要有马桶、洗手盆和淋浴设施,同时要有排气扇
或通风设备,并保证卫生间的排水系统正常。
四、厨房设计:
出租房的厨房设计要合理,要求配备水槽、油烟机、燃气灶等厨房设施,并保证厨房的通风和排气系统正常。
厨房的面积不得小于4.5平方米,并且要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和存储空间。
五、安全设施:
出租房的设计要求设置合适的安全设施,包括消防设施和防盗设施。
每个出租房要设置一个独立的消防器材箱,并保证疏散
通道畅通无阻。
此外,出租房的门窗要求有防盗功能,并且要保证通风和采光。
六、设备设施:
出租房的设备设施要完善,包括供水、供电、供气和供暖等基础设施。
水电气设施要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保证正常供应,并且要有明确的计量设备和费用清单。
上海出租房设计标准的要求能够保证租客的居住体验和生活品质,提供舒适和安全的住房环境。
同时,合理的设计标准能够有效地保护租客的合法权益,防止出租房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上海市保障性住房设计导则

上海市保障性住房设计导则公共租赁住房篇(试行)目次1总则 (1)2术语 (2)3总平面设计 (3)4建筑设计 (5)4.1设计原则 (5)4.2成套小户型住宅 (5)4.3成套单人型宿舍 (7)5节能设计与新能源、新技术 (9)6室内环境与装修 (10)6.1室内环境 (10)6.2 装修 (10)7设备设计 (13)7.1给排水设计 (13)7.2 燃气设计 (13)7.3强电设计 (13)7.4弱电设计 (15)附:条文说明 (17)1.0.1为明确本市公共租赁住房的设计要求,依照国家及本市有关规定,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本市新建的面向社会的成套公共租赁住房。
改建的公共租赁住房、单位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可参照执行。
1.0.3 公共租赁住房是为有效缓解本市青年职工、引进人才和来沪务工人员及其他常住人口的阶段性居住困难,满足其过渡性居住需求的保障性住房。
1.0.4 本《导则》中的成套公共租赁住房分为成套小户型住宅和成套单人型宿舍两种类型。
1.0.5 公共租赁住房设计应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实用、经济、可改造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0.6 公共租赁住房设计应符合住宅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1.0.7 公共租赁住房应配置相应的设备和设施,并完成装修,具备基本的入住条件。
1.0.8 本《导则》未作规定的部分,应符合国家和上海市的相关设计标准、规范及技术规程等要求。
2.0.1 公共租赁住房指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由专业机构采用市场机制运营,根据基本居住要求限定住房面积和条件,按略低于市场水平的租赁价格,向规定对象供应的保障性租赁住房。
2.0.2 成套小户型住宅按完整的基本居住功能、由不同的使用空间组成、主要供二至三口人家庭居住使用的小户型住宅。
2.0.3 成套单人型宿舍按完整的基本居住功能、由不同的使用空间组成,套内含一间或多间居室,每居室一般供一人居住使用的宿舍。
2.0.4 套型建筑面积指单套住房的建筑面积,由套内使用面积和分摊的标准层公有建筑面积组成,等于套内使用面积除以标准层的使用面积系数(未包括标准层公摊之外的底层门厅、屋顶机房等其他公摊建筑面积)。
上海市租赁住房规划建设导则

总则 .............术语 .............规划总体 ...... 1规划设计 ...... 2 交通 ........... 3 环境 ........... 租赁住房设计…… 1 一般要求 ....... 2 公共区域 .......3住宅类租赁住房 1122333.33.43.5474.74.84.94.4宿舍类租赁住房144.5 室内环境 ........154. 6 给排水.........164.7燃气 ..........164.8电气 ..........174.9智能化 ........184.10暖通 ...........194.11消防............205综合配套.........226运营维护 (24)6. 1 运营管理.......246.2备案管理 ......256.3安全使用256.4垃圾分类26条文说明27ι.o.ι为推进本市租赁住房建设,满足租赁住房居民的生活需求,依照国家和本市相关文件精神,结合租赁住房特点和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本建设导则,以规范和指导本市租赁住房的开发、设计和运营管理。
1.0.2 本导则适用于本市新建的租赁住房建设工程。
园区配套租赁房、单位租赁房和非居存量改造的租赁住房在同等情况下可参照执行。
1.0.3本市租赁住房建设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住房租赁需求为出发点,以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为将上海建设成为有温度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和生态之城提供租赁居住保障。
1.0.4 本导则租赁住房分为住宅类租赁住房和宿舍类租赁住房两种类型。
1.0.5租赁住房建设应以人为本,坚持安全、适用、绿色、经济、智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0.6租赁住房应符合住宅产业化发展要求,应采用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的建设方式,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安全健康的技术。
1.0.7租赁住房应配置相应的设备和设施,完成套内及公共区域全装修, 并宜配置相应家具、电器,具备基本的入住条件。
上海市保障性住房设计导则(公共租赁住房篇)(试行)

上海市保障性住房设计导则公共租赁住房篇(试行)目次1总则 (1)2术语 (2)3总平面设计 (3)4建筑设计 (5)4.1设计原则 (5)4.2成套小户型住宅 (5)4.3成套单人型宿舍 (7)5节能设计与新能源、新技术 (9)6室内环境与装修 (10)6.1室内环境 (10)6.2 装修 (10)7设备设计 (13)7.1给排水设计 (13)7.2 燃气设计 (13)7.3强电设计 (13)7.4弱电设计 (15)附:条文说明 (17)1.0.1为明确本市公共租赁住房的设计要求,依照国家及本市有关规定,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本市新建的面向社会的成套公共租赁住房。
改建的公共租赁住房、单位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可参照执行。
1.0.3 公共租赁住房是为有效缓解本市青年职工、引进人才和来沪务工人员及其他常住人口的阶段性居住困难,满足其过渡性居住需求的保障性住房。
1.0.4 本《导则》中的成套公共租赁住房分为成套小户型住宅和成套单人型宿舍两种类型。
1.0.5 公共租赁住房设计应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实用、经济、可改造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0.6 公共租赁住房设计应符合住宅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1.0.7 公共租赁住房应配置相应的设备和设施,并完成装修,具备基本的入住条件。
1.0.8 本《导则》未作规定的部分,应符合国家和上海市的相关设计标准、规范及技术规程等要求。
2.0.1 公共租赁住房指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由专业机构采用市场机制运营,根据基本居住要求限定住房面积和条件,按略低于市场水平的租赁价格,向规定对象供应的保障性租赁住房。
2.0.2 成套小户型住宅按完整的基本居住功能、由不同的使用空间组成、主要供二至三口人家庭居住使用的小户型住宅。
2.0.3 成套单人型宿舍按完整的基本居住功能、由不同的使用空间组成,套内含一间或多间居室,每居室一般供一人居住使用的宿舍。
2.0.4 套型建筑面积指单套住房的建筑面积,由套内使用面积和分摊的标准层公有建筑面积组成,等于套内使用面积除以标准层的使用面积系数(未包括标准层公摊之外的底层门厅、屋顶机房等其他公摊建筑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公共租赁住房户型的设计探索
摘要:政府为了解决广大百姓的住房问题而陆续推出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一系列相关的保障性住房,进而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保障性住房体系。
目前关于上海市公共租赁住房的研究仅仅限于相关政策的研究,公共租赁住房的户型等相关方面还没有涉及。
本文的研究正是致力于上海市公共租赁住房的户型内部空间研究的空缺,为未来上海市公共租赁住房户型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设计策略。
关键词:公共租赁住房户型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上海市公共租赁房现状
上海的房价在全国内都是名列前茅,目前的高房价已经超出了许多老百姓的支付能力范围。
百姓的住房问题得不到解决,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幸福指数降低。
为了改善目前现状,国家把上海列入公租房建设试点城市,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通过政府部门的主导和非政府机构的辅助,建设保障性住房占社会总量的60%。
虽然这个保障性住房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的困难,但可以说是一种有效的过程手段。
二、影响上海市公共租赁住房户型设计的相关因素
1. 政策
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在《上海市发展公共租赁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在考虑到公共租赁住房的实际使用情
况以及其居住人口、构成要素等条件,上海市公共租赁住房的套均建筑面积一般在40~50m2,所以上海市公共租赁住房为小户型住宅。
2. 家庭结构
户型形式及面积大小是由家庭结构决定的。
公共租赁住房的户型面积、功能空间等都因为不同的家庭结构而有不同的要求。
家庭结构是指住户家庭成员关系的构成,它对住宅面积、房间数、住宅的空间组织形式有很大的需求影响。
3. 居住需求
住户的社会文化、生长环境及年龄的不同导致了居住需求的差异。
住宅户型的空间形态在满足人的生理活动需求的同时其空间环境质量也需符合人体生理上的需要。
4. 生活行为模式
住户的家庭生活行为模式是影响住宅户型平面空间组合设计的
主要因素。
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家庭生活的行为模式。
它受家庭成员的年龄、职业、教育程度、生活习惯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因素影响。
5. 地域因素
从地域因素分析,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自然景观会影响住宅户型的空间布局。
上海市为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靠海,日照强度大,雨季长,空气湿度大,要争取自然通风,特别是过堂风,尽可能的迎向夏季主导风向。
6. 结构技术
我国住宅户型内部大都为固定墙,空间划分及户型模式受限。
公租房因其住户不同需求不同,则更需要可以灵活地划分空间
三、上海市公共租赁住房户型的空间功能分析
1.空间功能构成
从住宅的户内平面使用功能角度来分,住宅由起居室、卧室、厨房、卫生间、储藏空间、阳台等功能构成。
其中起居室、卧室、厨房、卫生间是住宅主要使用功能空间,也是决定住宅使用性能最直接的要素。
住户的基本生活需求是由住宅的户内功能所体现。
2.空间功能分类
1) 公共功能空间
公共功能空间包括起居厅、餐厅、视听室、娱乐室,以及庭院等室外空间。
公共租赁住房因为户型面积的限制,一般只有起居厅、餐厅这两项公共功能空间,有时候还会出现起居厅与餐厅合二为一的情况。
2) 私有功能空间
私有功能空间是相对公共功能空间而言的,它是家庭个人活动的空间,包括卧室、书房、卫生间等空间。
完善的私有功能空间应具备私密性、休闲性、安全性。
3) 交通与过渡空间
玄关是联系户内外空间的缓冲区域,是户外入室内的过渡空间;过道是避免因房间穿套而造成空间之间的穿插与干扰,过道能便捷地连接各个功能空间,其面积要经济,避免太长;住宅阳台包括生
活阳台和服务阳台。
因为公共租赁住房户型的面积限制,大多数公共租赁住房都把玄关与过道、餐厅以及起居厅结合;住宅阳台一般也只有生活阳台;没有独立的储藏室,造成户内的储藏空间远远不足。
3.空间功能组合
1)合体一居
(1)dk型
dk型是指炊事与就餐合用同一空间。
适用于建筑面积相对较小且家庭人口少的户型。
dk型相对于原有功能单一的厨房空间有所加大,这样不仅缩短了餐厨之间的距离,且方便又省时省力。
(2)dk
dk型是指将就餐空间与厨房适当隔离,并互相紧邻。
这种形式使得就餐空间可以作为家庭的第二起居空间。
在不用餐时,可将阳台作为厨房,而将原厨房改为餐厅,一般出现在对原有户型进行改造的情况下。
2)分体一居
(1)bdk型
这种形式同于dk型,为炊事与就餐合用同一空间。
(2)bld型
这种形式将睡眠独立,起居、用餐合一。
在平面布置中可以将起居室设计成l形,用餐位于l形起居室的一端,相互之间既分又合,节省面积。
(3)lbd型
这种形式将起居、用餐、睡眠均分离开来,相互干扰最小,但要求建筑面积较大。
四、上海市公共租赁住房户型设计策略
1. 人性化
公共租赁住房的户型设计需要符合人性化需求,人在居住空间中起着主导作用。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居住建筑的设计越来越重视人与环境,我们应该尽力地使建筑更适合人的生活及居住,更适合人和环境的结合。
2. 适应性
为了满足不同保障对象家庭的需求,公租房应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家庭结构构成和成员的年龄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在房屋使用的期限内,面对不同的住户及其使用需求,公租房在设计中要为今后的发展和改造留有余地。
3. 灵活可变性
居住建筑是为人类服务的,其户内空间功能应满足不同使用者对生活的需求,应具备灵活的调整余地。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选用大开间结构,采用轻质隔墙的技术,使户内空间可以根据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进行变化。
4. 可持续性
公共租赁住房应该立足于满足居住家庭生命周期内空间环境的适应性,考虑住宅持久耐用性,满足日常生活的及将来的变化。
既
可实现居住者的长久居住,居住者也能够得到物超所值的居住空间。
5. 老龄化设计
随着我国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国情,公共租赁住房的户型设计还应考虑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按照老龄化社会住宅设计通则在户内空间中增加相应的无障碍设计,符合老年人的人体工学尺度,适应于老年人的各种生理需求。
五、结语
公租房在全国范围内正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尽管各地在政策上都在不断完善,但其相关的研究却不多。
公租房将成为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重点,作为一名建筑师,应该尽可能的根据不同租住对象的需求设计出人性化、灵活可变且具有适应性、可持续性的户型。
笔者希望 ,以上对上海市公租房户型的浅析能对未来公租房户型设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公共租赁住房产业化实践——标准化套型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赵小龙著.《居住建筑设计》[m].冶金工业出版社.
[3] 贾倍思,王微琼著.《居住空间适应性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