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

合集下载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唐朝有几个,宋朝有几个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唐朝有几个,宋朝有几个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唐朝有几个,宋朝有几个唐宋八大家都有谁,唐朝有几个,宋朝有几个一、唐宋八大家简介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退之。

河南河阳(今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厚。

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天圣进士。

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

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

谥文忠。

主张文章应“明道”。

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固。

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

嘉佑二年(1057)进士。

历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实录检讨官,官至中书舍人。

曾巩出自欧阳修门下,完全接受了欧阳修先道而后文的古文创作主张,而且比欧阳修更着重于道。

王安石(1021~1086)宋代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字介甫,号半山。

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

庆历二年(1042)进士第四名及第。

任地方官多年。

王安石认为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

苏辙(1039-1112)北宋时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位成都市西南)人。

字子由,号颖滨遗老。

为北宋著名文学家,又有“小苏”之称。

仁宗(赵祯)嘉佑年间进士。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洵子。

嘉佑进士。

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

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唐宋八大家”是哪几位?

“唐宋八大家”是哪几位?

“唐宋八大家”是哪几位?唐宋八大家,是指梁枚、陆游、柳宗元、韩愈、白居易、王安石、苏轼、辛弃疾,他们把唐宋诗歌推向了新的高峰,极大地开拓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新领域。

一、梁枚梁枚(881—943),字柳萧,号枚子,南唐籍回鹘,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主要创作有《浣溪沙》、《寒食词》等知名作品,其辞藻新颖、抒情优美,被誉为“梁氏诗始祖”。

二、陆游陆游(1125-1210),字不平、通灵道士、号乞求,南宋江西人,唐宋诗史上有其重要地位,他多才多艺,既擅长诗词,又善于书法,其作品历久不衰。

其诗歌写景兼融自然风光,抒发对自然的喜爱,艺术成就极为高超。

三、柳宗元柳宗元(1187-1269),字洪崖,号紫溪、兰溪,淮安景宁(今江苏宿迁)人,性情稳重,调谐柔和,雅俗共赏,诗句生活化,侠骨柔肠,唐诗十大家之一,被誉为“宋诗之祖”。

四、韩愈韩愈(768-824),字季陶,号拾遗,唐代辽阳渤海(今陕西西安)人,主要作品有《答邵先生书》、《梦粱录》等,是诗史上有名的书法家、文字学家,他的诗词以清新洒脱著称。

五、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更令,号香山,汉族,彭城(今山东菏泽)人,主要作品有《长恨歌》、《定风波》等,继承了唐诗的传统,他直抒己心,生动诗情,以写实的叙述为主,突破宫廷诗歌的传统法度,历史上被称为宋词之祖。

六、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字士谔,号窦山,宋代山东曲阜(今山东曲阜)人,曾参与宋明反宪派斗争,他的诗歌抒发对生活的感受,是宋代做官的文人中的一代文学大家,他的作品营构出一种从宋诗到文学历史的形象。

七、苏轼苏轼(1037-1101),字谭溪、子瞻,号东坡先生,宋代浙江宁波(今宁波)人,他的文字流畅、细腻,以情感发泄结合态度展示等特色,使他成为宋代开创性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宋词史上最具代表性诗人之一。

八、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字令狐,号王夫人,宋代杭州缙云人,他将宋词开创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通晓诗歌,情典通达,写桃李清新,他和诸多书法家合作,著作等身,使得辛氏宋词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呢?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唐宋八大家简介如下。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韩愈的代表作品有:尊儒反佛为题材的代表作《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嘲讽社会现状为题材的杂文《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运城解州镇),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官监察御史。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公元819年客死于柳州。

柳宗元的代表作: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等。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简介: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

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

欧阳修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祖籍:江西永丰,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欧阳修代表作:《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jiàn)书》《朋党论》《伶官传序》《卖油翁》。

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

唐宋八大家之苏洵简介: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简介唐宋八大散文家

简介唐宋八大散文家

简介唐宋八大散文家“唐宋八大家”是对我国唐、宋两代八个著名散文家的合称,他们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者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0卷。

“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

1、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

字退之,常自称昌黎人,因而世称韩昌黎。

现存《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2、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

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世称柳河东。

著有《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

3、欧阳修(1007-1072)北宋人。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作品有《六一词》、《醉翁琴趣外编》等。

4、王安石(1021-1086),北宋文学家。

字介甫,晚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作品《王临川集》。

5、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

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名作《六国论》。

6、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洵之子。

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作品《东坡全集》。

7、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东坡之弟。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作品《栾城集》等。

8、曾巩(1019-1083), 北宋散文家,字子固. 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 作品《元丰类稿》50卷。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

字退之,常自称昌黎人,因而世称韩昌黎。

生于河阳(今河南孟县),未满两岁,母死。

三岁时,父又去世。

由兄嫂抚养,十一岁时,哥哥也突然死在官所。

从此,韩愈同嫂嫂、侄儿相依为命。

他自幼勤奋好学,日记数千言。

十九岁前便已博览群书,通六经百家之学。

十九岁进京应试,连考三次都未中,直到二十五岁才中进士。

旋又应吏部考试,三试皆无结果。

旅居长安十年,未得一官半职。

唐八大家有哪几个

唐八大家有哪几个

唐八大家有哪几个唐八大家有哪几个唐宋八大家,指唐、宋两代8个散文作家,有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并称“韩柳”)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并称“三苏”)、王安石、曾巩。

明代初年,朱右选韩、柳、欧阳等人之文为《八先生文集》,“八家”之名,即始于此。

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唐宋文亦仅取“八家”。

稍后,茅坤本朱、唐之说,选辑“八家”的作品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其书颇为流行,“唐宋八大家”之名亦广为传诵。

安史之乱给唐王朝以沉重的打击,德宗、宪宗两朝出现了某种转机,有识之士以为中兴有望,致力于改革者不乏其人。

政治上有“永贞革新”,诗坛上有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散文领域则有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

韩愈的古文写作理论,一是“文以载道”,其“道”的含义除儒家伦理外,还包含“物不得其平则鸣”的因素,二是反对“骈四骊六”,提倡单行散句的先秦两汉散文,尤为注重“词必己出”和“文从字顺”。

他的说理文感情充沛,态度鲜明。

《原毁》《师说》《进学解》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他的叙事文成就更高,影响也更大。

《柳子厚墓志铭》文情并茂,卓绝一代。

他的散文成就是多方面的。

他把单行散句的散文由文学扩展到一切应用文领域,与骈体文形成全面对抗的形势,开创一代文风,其功不可泯。

柳宗元散文的第一项成就是寓言小品,《三戒》是广为传颂的名篇,妇孺皆知。

他的山水游记也有较高成就,其中《永州八记》最为著名。

他的记叙文多是有感而发的,如《捕蛇者说》就是感于“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而写。

在《童区寄传》中,他把同情放在区寄一边,将他写成反抗强暴的英雄,已被搬上了荧屏。

他的说理文也很精彩,《封建论》、《天说》等都是具有深刻意义的篇章。

欧阳修的散文。

诗、词均有特色,但词不如诗,诗不如文。

他的散文政治倾向性强,《与高司谏书》是其代表作。

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范仲淹言事触怒宰相吕夷简。

吕夷简以“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为名,贬范到饶州。

右司谏高若讷依附吕夷简,诋诮范仲淹。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古诗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

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

(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韩愈(768-824)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苏东坡称赞他为“文起八代之衰”。

他在科名和仕途上屡受挫折,思想倾向复古。

他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唐王朝统一。

在思想上提倡儒家正统思想,批判佛老思想。

他领导了唐代反骈文的“古文运动”,反对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文风。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他的文章气势宏大、豪逸奔放、曲折多姿、新奇简劲、逻辑严整、融会古今,无论是议论、叙事或抒情,都形成独特的风格,达到前人不曾达到的高度。

他的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柳宗元(773-819)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运城市),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贞元初年进士,官监察御史。

顺宗时,王叔文执政,他任礼部员外郎,锐意推行政治改革。

不久,王叔文失败,他也被贬为永州司马,迁柳州刺史。

在南方凡十四年,死于柳州。

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

作为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和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反对六朝以来笼罩文坛的绮靡浮艳文风,提倡质朴流畅的散文。

著有《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

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

柳宗元与唐代另一位文学家韩愈,共同倡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

他与欧阳修,苏轼等人被后世称为“唐宋八大家”。

在游记、寓言等方面,柳宗元同样为后世留下了极其优秀的作品。

“永州八记”已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_唐宋八大家是谁_古诗大全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_唐宋八大家是谁_古诗大全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_唐宋八大家是谁_古诗大全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朝及宋朝出现的八位文学巨匠、他们分别是唐朝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宋朝文学家: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其中苏洵、苏轼、苏辙并称“三苏”,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

明朝散文家茅坤编选《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的名称从此流传于世,其文章成为后世散文创作的典范、正统和权威。

韩愈代表作品:《早春》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

其全文古诗如下: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翻译】皇城下着小雨把大地湿润得松软,小草钻出地面远看一片浅绿近看却无。

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远胜过了满城烟柳的京晚春景。

《晚春》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

其全文古诗如下: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翻译】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春雪》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

其全文古诗如下: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翻译】新年到了,还没有见到盛开的鲜花,二月初时才能惊讶地见到初生的草芽。

白雪嫌春光来得太晚,便故意像落花一样在庭中飞舞。

柳宗元代表作品:《江雪》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

其全文古诗如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翻译】四周的山连绵起伏,空旷的,没有了飞鸟的鸣叫和踪影,所有穿梭在山内外的小路上没有了人的行踪,只有在那宽广平静的江上,一个披着蓑戴着笠的老渔翁,一个人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独自垂钓。

《溪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

其全文古诗如下: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翻译】很久来为公务所累,幸好被贬谪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闲静无事,与农人的菜圃为邻/a/badaiahtm,有的时候就像个山林中的隐士。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_唐宋八大家作品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_唐宋八大家作品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_唐宋八大家作品唐宋八大家先后掀起的古文改革新浪潮,使诗文进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你知道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有关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唐宋八大家的个人成就韩愈韩愈,贞元八年(七九二年)进士,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宪宗时,曾伴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

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

后于穆宗时,召为国子监祭酒,历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

韩愈是唐代有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诗人。

他和柳宗元政见很不和,但并未影响他们共同携手提倡古文运动。

他们反对过分追求形式的骈文,提倡散文,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经由于进言佛骨一事,被贬袁州,即今江西宜春。

任职袁州期间,韩愈政绩卓越,并且培育了当时江西省的第一个状元。

现宜春秀江中有一沙洲,名为状元洲,传奇就是当年学子读书之处。

宜春城中最高山头建有状元楼,宜春市区有昌黎路,都是为了纪念韩愈的特殊功绩。

韩愈时代的诗坛,已开头突破了大历诗人的狭小天地。

韩愈更是别开生面,也创建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

他擅长用强健而有力的笔触,驱使纵横磅礴的气概,夹杂着恢奇诡谲的情趣,给诗思渲染上一层浓郁瑰丽的颜色,造成奔雷掣电的壮丽。

另外韩诗在艺术上有“以文为诗”的特点,对后世亦有不小的影响。

当然韩诗中也有追求怪诞诡谲的玩耍文字,是不足取的。

有名作品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更有《祭十二郎文》传世,与欧阳修的《陇冈阡表》以及清代袁枚的《祭妹文》并称中国古代三大祭文。

柳宗元柳宗元的骚赋成就极高。

宋人严羽说:“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

”此论相当中肯。

柳宗元的辞赋继承和发扬了屈原辞赋的传统。

他的辞赋,不仅利用了传统的形式,而且继承了屈原的精神。

这或者是由于两人虽隔千载,但无论是思想、患病,还是志向、品德,都有相通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
819 11
773
819 11 28
28

苏 辙
滨夫 徽 汝 郎 官 校 河 属 科 年州 苏 遗, 宗 州 因 御 书 南 官 。 (眉 辙 老又 立 、 事 史 郎 推 。 神 山 ( 。降 , 再 忤 中 。 官 因 宗 ( 卒居 徙 谪 哲 丞 元 。 反 朝 )今 ,许 永 雷 宗 、 佑 哲 对 , 与属 谥州 州 州 及 尚 元 宗 王 为 其四 文, 、 安 元 书 年 时 安 制 兄川 定致 岳 置 丰 右 为 , 石 置 苏) ) 。仕 州 , 诸 丞 右 召 变 三 轼人 字 。 复 移 臣 、 司 为 法 司 同。 子 自 太 循 , 门 谏 秘 , 条 登嘉 由 号 中 州 出 下 , 书 出 例 进佑 , 颍 大 。 知 侍 历 省 为 司 士二 眉 1057 1039-1112

• 赋《现苏游诗一文也国极其宋(仲 苏 》水存辛并与。学是文高诗文今,月轼 、调诗;称黄其艺中学,,豪四号 ( 《歌 其苏庭散术国艺且词,川东日 念头 画陆坚文造数术善,“眉坡) 奴中余则;并与诣千史书赋唐山居,年 娇秋首开词称欧最年上法,宋市士字 子月 赤》,创与苏阳杰历罕和散八),瞻 壁、代了辛黄修出史见绘文大人眉,日 怀 《表湖弃,并的上的画,家,州一- 古 赤作州疾又称大被全,均”中眉 》 壁品画并与欧家公才是成之国山字 等 有派称陆苏之认,中就一北 和 年 。 ; 。 。 24 3900 · 1037 1 8 1101 8
唐宋八大家
曾 巩
使而民石讽不①通 欧辞试人曾 随食得,富能不判 阳甚作。巩 秋有从视人皆足越嘉 修伟《生, 赋余便常自至赡州祐 见。六而字 以。受平实城,。二 其甫论警子 偿又粟价粟邑而岁年 文冠》敏固 ,贷,稍,。田饥进 ,,,,, 农之不增总谕野,士 奇名援年建 事种出以十告之度第 之闻笔十昌 不粮田予五属民常, 。四而二南 乏,里民万县,平出 方成,丰 。 ,。 , 。,
欧 阳 修
又史 风 发 领 在 巩柳 枢 学 丰 醉 欧 自学 的 展 袖 宋 被宗 密 家 ( 翁 阳 修方 同 了 。 代 世元 副 、 今 、 修 《面 时 韩 领 文 人、 使 史 江 六 ( 新, , 愈 导 学 称苏 、 学 西 一 五和 也 的 了 史 为轼 参 家 省 居 代宋 对 古 北 上 “、 知 、 吉 士 年 史祁 诗 文 宋 最 唐苏 政 政 安 。 - 》等 风 理 诗 早 宋洵 事 治 市 汉 ,一 词 论 文 开 八、 , 家 永 族 有同 风 。 革 创 大苏 谥 。 丰 江 年 很编 进 欧 新 一 家辙 号 官 县 右 ) 高修 行 阳 运 代 ”、 文 至 ) 民 , 成《 了 修 动 文 。王 忠 翰 人 系 字 就新 革 在 , 风 欧安 , 林 , 。 永 。唐 新 变 继 的 阳石 与 学 北 吉 叔 书 。 革 承 文 修、 韩 士 宋 州 , 》 在 文 并 坛 是曾 愈 、 文 永 号 、 , 1007 四 字 - 苏 嘉唐 为 的 之 川 明 洵 佑宋 “ 父 一 眉 允 ( 集八 三 亲 。 山 。 年 》大 苏 , 他 人 北 传家 ” 父 是 , 宋 月 年 世” , 子 苏 唐 文 。, 均 三 轼 宋 学 日 月 有名人和八家 ) 列被苏大, ,日 1009 5 22 1066 5 21
柳 宗 元
三州 柳 是导 学 史 安 唐子 柳 十八 州 唐中 家 , ( 代厚 宗 卷记 逝 宋国 、 又 今 宗, 元 ,》 世 八唐 散 称 陕 大山 ( 名等 , 大代 文 “ 西 历西 为六 年 家古 家 柳 省 八永 《百 仅 之文 和 柳 西 年济 年 柳多 一运 思 州 安 (人 - 河篇 岁 。动 想 ” 市 , 东文 。 , 家 。 ) 世 年 集章 著 并 , 唐 。 )称 》, 名 年称 与 代 因 出“ 月 。经 作 为 韩 文 官 生柳 后 品 月“ 愈 学 终 于河 日 人 有 韩 共 家 柳 京东 ) 辑 《 日柳 同 、 州 都” , 为 永 在” 倡 哲 刺 长。 字 , 773
苏 轼
·
韩 愈
集均齐(犯八“倡唐韩昌县郡南五大韩 》有,八人代韩导代吏黎)望河十历愈 。名梁代主之柳中文部;,昌阳六三( 。,:之衰”国学。晚自黎()年 著陈东怒,。唐家卒年称郡今,至 作,汉,道苏代,谥任昌(河字穆年 有隋,勇济轼古与文吏黎今南退宗- 《)魏夺天称文柳,部韩河孟之长 昌。,三下赞运宗世侍愈北县,庆年 黎散晋军之他动元称郎,省)出四, 先文,之溺“,是韩,世昌,生年唐 生,宋帅,文合共文又称黎祖于,代 诗,”忠起称同公称韩 籍河年宗 , 。
• 768 824
王 安 石
川生 文 数法 史 革 新 思 中 ( 荆 宋 右 月 王 集文 学 千之 上 , 党 想 国 今 公 徽 民 安 拾集 上 里时 一 史 领 家 历 江 、 宗 系 日 石 遗》 具 ,, 次 称 袖 、 史 西 舒 时 。 ) ( 》, 有 开宋 著 “ 。 改 上 省 王 追 封 , 等现 突 国朝 名 王 王 革 杰 抚 。 封 舒 字 问有 出 百全 的 安 安 家 出 州 北 为 国 介 年 世《 成 年盛 变 石 石 , 的 市 宋 舒 公 甫 。王 就 以, 法 变 任 唐 政 临 临 王 , , 月 临 , 来熙 改 法 宰 宋 治 川 川 。 后 号 川 著 所河 革 ” 相 八 家 区 县 故 又 半 日 集 有 未之 , , 时 大 、 邓 盐 世 改 山 - 》 《 有捷 王 是 曾 家 文 家 埠 人 封 , 、 临 者, 安 中 发 之 学 巷 岭 又 荆 汉 《 川 。扩 石 国 动 一 家 ) 人 称 国 族 临 先 在地 变 历 改 , 、 人 王 公 江 年 。 , 21 1021 12 18 1086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