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四诊概要
儿科诊法概要word版

儿科诊法概要诊法,包括四诊诊查方法和证候辨别方法,是中医临证基础的重要内容。
一、儿科四诊应用儿科疾病的诊查,与其他各科一样,也应当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但是,由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四诊应用有其特殊情况。
闻诊诊查范围有限;婴幼儿不会叙说病情,较大儿童的主诉也不一定可靠;切脉按诊易因小儿啼哭叫闹而受到影响。
所以,历来儿科医家在四诊中最为重视望诊。
现代在传统四诊的基础上,又在不断尝试将听诊器、化验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诊查方法取得的疾病信息资料,充实到四诊检查结果中来,正在摸索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的新型辨证方法。
(一)望诊望诊,即医生通过视觉观察病情。
望诊的内容包括就全身状况诊察的整体望诊,如望神色、望形态;就局部状况诊察的分部望诊,如审苗窍、辨斑疹、察二便、看指纹。
望诊诊查的结果一般比较客观可靠。
但是也要注意,儿科望诊时,要尽量使小儿安静,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进行,诊查既全面又有重点,细心而又敏捷,才能提高诊查的效果。
1.望神色望神色,包括望精神状态和面部气色。
神色望诊,可以对小儿患病状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又指人的精神意识与思维活动。
神是脏腑气血精津阴阳是否充足、和调的外在表现,在小儿尤为重要。
望神包括望精神、意识、体态、面目等。
目为五脏六腑精气之所主,目内通于脑,为肝之窍、心之使,故望神以察目最为重要。
望神主要辨得神与失神。
若形体壮实,动作灵活自如,活动睡眠如常,表情活泼,反应灵敏,面色红润光泽,目睛明润灵动,呼吸平顺调匀,语声啼哭清亮,是为得神,表现正气尚充,脏腑功能未衰,无病或病轻。
若形体羸弱,精神萎靡不振,反应迟钝,动作迟缓或不由自主,表情淡漠,哭笑反常,面色晦暗,目睛呆滞不活,呼吸浅弱或气促不匀,寡言声轻含糊或惊啼澹语,是为失神,表现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败,病重或病危。
望色主要望面部气色。
中国小儿的常色为色微黄;透红润、显光泽。
面部气色有五色之偏,所主证候各有区别。
中医儿科四诊歌诀与治法概要

中医儿科四诊歌诀与治法概要
曲目1:四诊歌诀
四诊贯通寒热湿,
脉象舌苔闪光辉。
望闻问切四合一,
辨别病机定治归。
曲目2:四诊治法概要
1. 望诊法:观察患儿面色、目光、舌质、舌苔等,了解病情,辨别病机。
如面色苍白可见寒症,面色发红可见热症。
2. 闻诊法:嗅闻患儿体味、口臭等,辅助判断病证。
如口臭可见湿症,体味浓重可见热症。
3. 问诊法:询问家长患儿症状、病史等,全面了解疾病情况,判断病因。
如咳嗽喘息可见风症,大便稀溏可见湿症。
4. 切诊法:触摸患儿皮肤、脉搏等,辨认脉象情况,辅助判断病证。
如脉浮数可见风症,脉沉
细可见寒症。
总结治法:根据四诊结果,结合中医理论,采取相应治疗方案。
病机辨明后,可选用寒凉中药
治热症,温热中药治寒症,利湿化痰中药治湿症,疏风清热中药治风症等。
四诊歌诀与治法概要,能够帮助中医儿科医师全面诊断患儿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中医儿科护理学基础:小儿四诊概要——闻诊

中医儿科护理学基础:小儿四诊概要——闻诊
听声音主要包括小儿的啼哭声、呼吸声、咳嗽声、语言声等。
小儿患病时,凡声高有力,连续不断,多属实证、热证。
若声低无力,时断时续,多属虚证、寒证。
啼哭声语言声咳嗽声呼吸声
啼哭是小儿的一种“语言”,婴儿啼哭可因饥饿、口渴、欲睡、尿布潮湿、蚊虫叮咬等原因引起。
若哭声绵长无力,或口作吮乳之状,多属饥饿表现;哭声尖锐,时作时止,忽缓忽急,多为腹痛;哭声嘶哑,呼吸不畅,多为咽喉水肿;哭叫拒食,伴流涎烦躁,多为口疮;婴儿入夜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者,称为“夜啼。
”
正常小儿语声应清晰响亮。
若语声低微,多为气虚;语声宏亮,多言躁动,为实证、热证;呻吟不已,多为身体不适或疼痛;语声嘶哑,多因咽喉或声带疾患;谵语狂言,神志不清,为热扰心神;语言蹇涩,多为温病高热伤津,或痰涎壅盛。
咳声轻扬而流清涕,为外感风寒;咳声重浊不爽,痰稠色黄,为外感风热;干咳无痰,声音嘶哑,多为燥邪伤肺,或肺热伤阴;咳声空空,有如犬吠,常为喉炎或白喉;咳声连续不已,并有回声,为百日咳之症。
小儿肺脏娇嫩,肺系疾患居多。
若呼吸气粗有力,多为外感热证;呼吸急促,喉间痰鸣,喘息鼻煽,为肺气闭郁,多见于肺炎喘嗽;呼吸低弱,双吸气如哭泣状,为肺气将绝的险证,多见于呼吸衰竭时。
嗅气味
口气臭秽,多属胃热、消化不良或口腔不洁;伴嗳气酸腐,多为食积化热;伴牙龈肿痛溃烂,则为牙疳。
大便臭秽,或矢气奇臭,多属湿热积滞;下利清谷,无明显臭味,多属脾肾两虚。
小便短赤而臊臭,为湿热下注;小便清长少臭,为脾肾虚寒。
【。
中医儿科知识点辅导:四诊概要-闻诊

闻诊是运用听觉和嗅觉来辅助诊断疾病的方法,闻诊包括听语言声、啼哭、咳嗽、呼吸及嗅气味等方面。
1.语言声正常小儿语言以清晰响亮为佳。
2.啼哭声正常健康小儿哭声宏亮而长,并有泪液。
3.咳嗽声咳嗽以声音畅利,痰易咯出为轻。
4.呼吸声呼吸气粗有力,多为外感热证;呼吸急促,喉间哮鸣,为痰邪壅肺,如哮喘症。
5.嗅气味包括嗅口气和大小便的气味。
闻诊注意事项听声音中的语言声与啼哭声,应掌握寒热虚实总的原则,如声静属寒,声噪属热,声低属虚,声高属实等。
啼哭是小儿的一种语言,除为疾病所致各种啼哭外,还应排除饥饿、口渴、针刺、尿布潮湿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啼哭。
儿科诊法概要

儿科诊法概要诊法,包括四诊诊查方法和证候辨别方法,是中医临证基础的重要内容。
一、儿科四诊应用儿科疾病的诊查,与其他各科一样,也应当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但是,由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四诊应用有其特殊情况。
闻诊诊查范围有限;婴幼儿不会叙说病情,较大儿童的主诉也不一定可靠;切脉按诊易因小儿啼哭叫闹而受到影响。
所以,历来儿科医家在四诊中最为重视望诊。
现代在传统四诊的基础上,又在不断尝试将听诊器、化验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诊查方法取得的疾病信息资料,充实到四诊检查结果中来,正在摸索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的新型辨证方法。
(一)望诊望诊,即医生通过视觉观察病情。
望诊的内容包括就全身状况诊察的整体望诊,如望神色、望形态;就局部状况诊察的分部望诊,如审苗窍、辨斑疹、察二便、看指纹。
望诊诊查的结果一般比较客观可靠。
但是也要注意,儿科望诊时,要尽量使小儿安静,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进行,诊查既全面又有重点,细心而又敏捷,才能提高诊查的效果。
1.望神色望神色,包括望精神状态和面部气色。
神色望诊,可以对小儿患病状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又指人的精神意识与思维活动。
神是脏腑气血精津阴阳是否充足、和调的外在表现,在小儿尤为重要。
望神包括望精神、意识、体态、面目等。
目为五脏六腑精气之所主,目内通于脑,为肝之窍、心之使,故望神以察目最为重要。
望神主要辨得神与失神。
若形体壮实,动作灵活自如,活动睡眠如常,表情活泼,反应灵敏,面色红润光泽,目睛明润灵动,呼吸平顺调匀,语声啼哭清亮,是为得神,表现正气尚充,脏腑功能未衰,无病或病轻。
若形体羸弱,精神萎靡不振,反应迟钝,动作迟缓或不由自主,表情淡漠,哭笑反常,面色晦暗,目睛呆滞不活,呼吸浅弱或气促不匀,寡言声轻含糊或惊啼澹语,是为失神,表现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败,病重或病危。
望色主要望面部气色。
中国小儿的常色为色微黄;透红润、显光泽。
面部气色有五色之偏,所主证候各有区别。
儿科诊法概要

儿科诊法概要诊法,包括四诊诊查方法和证候辨别方法,是中医临证基础的重要内容。
一、儿科四诊应用儿科疾病的诊查,与其他各科一样,也应当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但是,由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四诊应用有其特殊情况。
闻诊诊查范围有限;婴幼儿不会叙说病情,较大儿童的主诉也不一定可靠;切脉按诊易因小儿啼哭叫闹而受到影响。
所以,历来儿科医家在四诊中最为重视望诊。
现代在传统四诊的基础上,又在不断尝试将听诊器、化验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诊查方法取得的疾病信息资料,充实到四诊检查结果中来,正在摸索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的新型辨证方法。
(一)望诊望诊,即医生通过视觉观察病情。
望诊的内容包括就全身状况诊察的整体望诊,如望神色、望形态;就局部状况诊察的分部望诊,如审苗窍、辨斑疹、察二便、看指纹。
望诊诊查的结果一般比较客观可靠。
但是也要注意,儿科望诊时,要尽量使小儿安静,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进行,诊查既全面又有重点,细心而又敏捷,才能提高诊查的效果。
1.望神色望神色,包括望精神状态和面部气色。
神色望诊,可以对小儿患病状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又指人的精神意识与思维活动。
神是脏腑气血精津阴阳是否充足、和调的外在表现,在小儿尤为重要。
望神包括望精神、意识、体态、面目等。
目为五脏六腑精气之所主,目内通于脑,为肝之窍、心之使,故望神以察目最为重要。
望神主要辨得神与失神。
若形体壮实,动作灵活自如,活动睡眠如常,表情活泼,反应灵敏,面色红润光泽,目睛明润灵动,呼吸平顺调匀,语声啼哭清亮,是为得神,表现正气尚充,脏腑功能未衰,无病或病轻。
若形体羸弱,精神萎靡不振,反应迟钝,动作迟缓或不由自主,表情淡漠,哭笑反常,面色晦暗,目睛呆滞不活,呼吸浅弱或气促不匀,寡言声轻含糊或惊啼澹语,是为失神,表现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败,病重或病危。
望色主要望面部气色。
中国小儿的常色为色微黄;透红润、显光泽。
面部气色有五色之偏,所主证候各有区别。
中医儿科四诊歌诀与治法概要(节选)

中医儿科四诊歌诀与治法概要(节选)中医儿科四诊歌诀与治法概要(节选)作者/区少章一、望诊概要(一)望面色风淫所胜面色青,面色淡白肺寒形。
火淫所胜面色赤,湿淫所胜面黄呈。
面色枯暗知久病,面白无神病不轻。
(二)望唇色唇红而亮为风热,红而焦暗实热征。
淡白脾胃虚寒候,淡黄脾胃虚湿成。
湿热色深黄带暗,枯如朽骨脾绝形。
唇焦而干急增液,唇红破裂快凉清。
(三)望鼻鼻流清涕风寒袭,鼻流黄涕风热征。
鼻孔液干风热闭,鼻涕黄臭鼻渊成。
鼻孔扇张痰上涌,风温上受犯肺经。
久病汗多喘鼻扇,此病多危肺绝型。
(四)望眼眼有清泪为风虚,若是风热泪黄结。
双眼直视或上呈,肝风发搐病可决。
眼白蓝为肝有风,闭目露睛为虚脱。
眼白黄为湿热蒸,眼白红为肺火越。
眼如鱼目定其睛,肝风甚兮危可必。
(五)望头发发肉色蓝儿多壮,儿若虚弱发疏黄。
若有自汗或盗汗,调补气血可安康。
发若疏密或长短,头发如穗积须防。
(六)望舌苔舌苔白为风所侵,白而润滑是寒淫。
黄干为热不干湿,舌起红星火在心。
黑苔湿润为寒极,黑苔而干热灼阴。
苔润流涎胃寒湿,虚则无苔此要谙。
又有舌光如腰子,此为亡液细推寻。
舌苔垢腻为痰积,舌苔若厚湿滞深。
(七)望肚皮肚皮光滑为儿壮,青筋隐隐者次之。
皮薄不滑青筋现,如此乃为最弱儿。
腹大筋青胀如鼓,叩诊有如弹鼓皮。
气郁有积宜消导,日久则宜消补施。
更有肿由四肢起,后肿入腹每难医。
病邪由腑传入脏,温补兼行效亦稀。
(八)望肾囊肾囊结小为儿壮,软大长垂是弱儿。
光如玻璃袋水样,膀胱气弱水湿羁。
治当化气而利水,水邪一去病当离。
睾丸肿大宜分治,既有实时亦有虚。
(九)望指纹小儿有病看指纹,左血右气要详分。
血热左手纹多紫,右纹粗紫气热因。
关纹紫现知为热,青色为风古所云。
淡红为寒虚淡滞,模糊不现虚湿真。
若开长丫为食积,短丫为惊会吓人。
浮而夹紫风热病,带开短丫风热惊。
风关纹轻气关重,纹透命关病不轻。
亦有小儿禀赋弱,无病纹常命关呈。
为医若能详察审,四诊同参无遁情。
二、闻诊概要(一)闻诊诊儿之法听音声,细心聆察始能明。
中医儿科辩证概要:四诊概要1课件

论舌苔,共有三,黄白黑色薄厚干;
白薄外感厚腻湿,质红湿热淡湿寒;
黄厚干燥里热盛,黄白相兼热初传;
黄厚浊腻食积热,中黑燥刺大便坚;
苔黑润滑阴寒极,燥刺火热在肠间;
白色乳苔属正常,舌起红点是虫斑。
察耳: 注意耳之外形、颜色、有无分泌物及耳后 有无舋核(淋巴结)等。 察前后二阴:主要看前后二阴的外观和颜 色。如男孩前阴阴囊紧致沉着为健康少病 之征,而阴囊松弛颜色变浅则可为病态等。
1、诊
进行望诊时,首先应对病儿作整体望诊, 即首先望全身的一般情况,包括营养、发 育、精神意识等,然后根据病情再进行有 目的、有次序,既全面而又有重点的分部 望诊。
包括望神色、望形态、审苗窍、辨斑疹、 察二便、看指纹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1)望神色
神,广义讲是指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 现,即人的生机和动态; 狭义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望神即 可从病儿精神的好坏以判断精气的盈亏, 从而测知脏腑的功能状态、病情的轻重及 预后。 《素问· 移精变气论》所谓“得神者昌,失神 者亡”在儿科临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诊概要
鼻气通于肺,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
鼻衄肺热并阴虚,燥气乘肺鼻孔干, 鼻孔红赤肺热盛,喘急鼻煽是肺炎, 鼻如煤烟阳毒证,鼻孔黑润阴毒寒。
第六章
(3)审苗窍 2、察口
四诊概要
口唇、牙齿、齿龈、咽喉、腮、颚及舌(舌质、 舌苔、舌体)等七个方面。
第六章
(3)审苗窍 舌象
四诊概要
望舌象首先注意有无舌苔、津液多少、有 无染苔假象以免造成误诊,望舌主要观察舌 体、舌质和舌苔。
3.望指纹 为儿科特有的诊法。 4.年龄不同,四诊的内容有差异 如新生儿要察看脐部,一岁半以内要 察看囟门的情况,3岁以下当察看指纹 等。 5.合理地运用现代诊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四诊运用的特点(4点) 儿科四诊运用的特点(
1、运用困难,小儿不能言,或即言亦不足信, 、运用困难,小儿不能言,或即言亦不足信, 诊病时啼哭等干扰, 诊病时啼哭等干扰,四诊提供的诊治依据不 难于诊断。 多,难于诊断。 2. 看指纹是儿科特有的诊法,补充切脉的不足, 看指纹是儿科特有的诊法,补充切脉的不足, 适用于3岁以下的小儿 岁以下的小儿。 适用于 岁以下的小儿。可辅助辨别小儿疾病 的表里、寒热、虚实、轻重。 的表里、寒热、虚实、轻重。
儿科四诊运用的特点
3. 因年龄不同,四诊内容亦有区别 因年龄不同, 如新生儿要察看脐部 <1.5岁小儿要察看囟门 岁小儿要察看囟门 <3岁当察看指纹 岁当察看指纹 4. 配合现代诊法,补充儿科四诊运用的不足 , 配合现代诊法, 如发热患儿可查周围血象, 如发热患儿可查周围血象,肺炎喘嗽患儿可 作X光透视或拍片等 光透视或拍片等
辨斑疹
“斑”—大小不一,不高于皮面,压 斑 大小不一, 大小不一 不高于皮面, 之不退色。 形小如粟米, 之不退色。“疹”—形小如粟米, 形小如粟米 高出皮面, 高出皮面,压之退色 细疹:麻疹;风痧;奶麻; 细疹:麻疹;风痧;奶麻;丹痧 疱疹:水痘; 疱疹:水痘;脓疱疮 斑疹:
风团:荨麻疹 风团: 风团
审苗窍—舌象
望舌:舌体、 望舌:舌体、舌 质、舌苔 舌体—胖嫩 肿大, 胖嫩、 舌体 胖嫩、肿大, 强硬, 有裂纹 ,强硬, 短缩干绛 , 木舌、 木舌、重舌 ,连 弄舌, 舌,弄舌,吐舌
审苗窍—舌象
舌质—淡白 舌质 淡白 淡红 绛红
舌苔 白为寒 舌苔—白为寒 舌苔 黄为热 腻为湿 剥苔津伤 地图舌胃之气阴不足 地图舌胃之气阴不足 霉酱苔 染苔
察口—牙齿、齿龈 牙齿、 牙齿
牙齿—出牙、换牙、齿。 牙齿 逾期不出—肾气不足 齿龈—属胃,齿龈的形、 齿龈 色红肿—胃火上冲 婴儿有白色斑块,影 响吮乳,俗 称板牙
察咽喉
咽红发热—外感风热 咽红乳蛾肿大—风热 或肺胃之火 咽痛微红,灰白色 假膜不易拭 去—白喉
察腮、颚 察腮、
腮—腮内(颊部)有无白屑、溃烂 等;炎症,鹅口疮,麻疹粘膜 斑 颚—颚部的外观和颜色
问诊—问病情
问寒热:体温计测量、热度、热型、 问寒热:体温计测量、热度、热型、发热 持续时间, 的时间 持续时间,有无恶寒 问汗:生理性出汗;自汗;盗汗; 问汗:生理性出汗;自汗;盗汗;汗出热 不解、 大汗淋漓;头汗;前半夜、 不解、 大汗淋漓;头汗;前半夜、后 半夜出汗 问头身:头痛、眩晕,肢体疼痛, 问头身:头痛、眩晕,肢体疼痛,皮肤瘙 痒 问二便:大便—次数 质地、量和颜色等; 次数、 问二便:大便 次数、质地、量和颜色等; 小便—次数多 质地稀薄、粘冻,干结; 次数多, 小便 次数多,质地稀薄、粘冻,干结; 清长,夜尿多;频多疼痛;刺痛, 清长,夜尿多;频多疼痛;刺痛,滴漓不 尽砂石
婴幼儿粪便的特点(一) 婴幼儿粪便的特点(
正常粪便
1. 胎粪 2. 人乳喂养儿的粪便 3. 人工喂养儿的粪便 4. 混合喂养儿的粪便
婴幼儿粪便的特点(二) 婴幼儿粪便的特点(
粪便肉眼检查的临床意义
1. 有臭味—蛋白质消化不良 有臭味 蛋白质消化不良 2. 有酸味多泡沫 碳水化合物消化不 有酸味多泡沫—碳水化合物消化不
察指纹—病理指纹
三关测轻重 风关—病邪初入, 风关—病邪初入,证轻浅 气关—病深入加重—病邪方盛 气关—病深入加重 病邪方盛 命关— 命关—疾病危重
对指纹的评价
古代医家看法不一 不如脉诊准确 舍纹从证” “舍纹从证”
二、闻诊
清晰响亮为佳。低弱;呻吟; 语言声 清晰响亮为佳。低弱;呻吟; 高声尖呼;谵语; 高声尖呼;谵语;语声嘶哑 宏亮而长。饥饿—绵长无 啼哭声 宏亮而长。饥饿 绵长无 力。洪亮为实证;微细而弱为虚证; 洪亮为实证;微细而弱为虚证; 为实证 为虚证 清亮和顺为轻,尖锐或细弱无力为 清亮和顺为轻,尖锐或细弱无力为 为轻 尖叫多为颅内压升高 重,尖叫多为颅内压升高。 尖叫多为颅内压升高。
二、闻诊
咳嗽声:畅利;清扬;重浊;干咳无痰; 咳嗽声:畅利;清扬;重浊;干咳无痰; 阵作回声; 阵作回声;嘶哑如犬吠声 呼吸声:气粗有力;急促哮鸣;急促鼻煽; 呼吸声:气粗有力;急促哮鸣;急促鼻煽; 窘迫面青不咳;低微; 窘迫面青不咳;低微;双吸气如哭泣 声;稍促用口呼吸 嗅气味:口气—臭秽 臭腐牙疳;伤食; 臭秽; 嗅气味:口气 臭秽;臭腐牙疳;伤食;腥 大便—秽臭 酸臭而稀; 秽臭; 臭。大便 秽臭;酸臭而稀;下利清谷无臭 小便—短赤 清长少臭, 短赤, 气 。 小便 短赤,清长少臭,常为脾肾虚寒
儿科四诊概要
儿科教研室 罗世杰
儿科四诊概要
重点: 重点:指纹 个人史 脉象 囟门
四诊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 小儿有其生理、病理持点, 法。小儿有其生理、病理持点,生长发育和 病情反应与成人有别,且婴儿不会言语, 病情反应与成人有别,且婴儿不会言语,有 时年龄较大的小儿也不能正确诉说病情, 时年龄较大的小儿也不能正确诉说病情,加 上就诊时常啼哭叫扰,影响脉象气息, 上就诊时常啼哭叫扰,影响脉象气息,给诊 断造成困难,故历代儿科医家都重视望诊 重视望诊。 断造成困难,故历代儿科医家都重视望诊。
问诊 —问年龄
1周内初生儿(脐部疾病) 周内初生儿(脐部疾病) 周内初生儿 乳婴儿(鹅口疮、脐突、夜啼) 乳婴儿(鹅口疮、脐突、夜啼) 3岁以上(遗尿) 岁以上(遗尿) 岁以上 麻疹、风痧—>6个月婴幼儿 麻疹、风痧 个月婴幼儿 水痘、顿咳—幼童期 水痘、顿咳 幼童期 >12岁接近成人 岁接近成人
察鼻
察鼻 外形、皮肤颜色、分泌物 及性状。有无鼻塞;流清涕;流 黄涕;长期流浊涕,气味腥秽; 鼻翼煽动;鼻孔干燥鼻衄;鼻准 部疹点—麻疹外透。
察耳
察耳 外观、颜色、分泌物及一 些病证在耳部的特有症状等。 流脓;痄腮;耳背络脉隐现, 耳尖发凉,壮热多泪—麻疹先兆
察前后二阴
前后二阴的外观和颜色。 前后二阴的外观和颜色。 的外观和颜色 阴囊紧松 紧松、 疝气,红赤、 阴囊紧松、肿、疝气,红赤、潮 瘙痒;尿道口红、 湿、 瘙痒;尿道口红、包皮 肛门:潮湿、红痛、肛裂、 肛门:潮湿、红痛、肛裂、脱肛
白:白痱、汗疹 白 白痱、
察二便
大便: 大便:察量、次、颜色、气味、形状等 燥结; 须注意婴幼儿粪便的特点 。燥结;稀薄 夹凝块;稀薄色黄秽臭;下利清谷; 夹凝块;稀薄色黄秽臭;下利清谷;痢 疾;肠套叠(呈果酱色,阵发性哭闹); 肠套叠(呈果酱色,阵发性哭闹); 胎粪;母乳喂养者金黄; 胎粪;母乳喂养者金黄;牛奶喂养者淡 黄白硬 小便:热淋;血尿;黄疸;夏季热; 小便:热淋;血尿;黄疸;夏季热;积 滞与疳证(米泔水) 滞与疳证(米泔水)
首重望诊
对病儿总体情况作全身望诊, 对病儿总体情况作全身望诊,然后再进行有 目的、有次序, 目的、有次序,全面又有重点的分部望诊 内容: 内容:望神色 望形态 审苗窍 察指纹★ 辨斑疹 察二便 察指纹★
望诊——望神色
望神色:指观察小儿的精神状态和 面部气色。 面部望诊是小儿望神色的重要组成 部分。 面部望诊有五色主病和五部五色:红、白、黄、青、黑 白:寒证、虚证、吐泻 寒证、 寒证 虚证、 红:热证 热证 虚证、 黄:虚证、有湿、疳证、积滞、虫证、黄疸 虚证 有湿、疳证、积滞、虫证、 青紫:寒证、疼痛、瘀证、惊痫 寒证、 寒证 疼痛、瘀证、 黑:寒证、疼痛、惊痫、水湿停饮 寒证、 寒证 疼痛、惊痫、
察指纹—观察姿势
观察姿势:在自然光线下, 观察姿势:在自然光线下,用手 指轻轻从小儿食指的命关推向风 使指纹容易显露。 关,使指纹容易显露。
察指纹—正常指纹
淡紫隐隐而 不显于风关 之上。 之上。
6. 察指纹—病理指纹
浮沉分表里 浮主表(显露),沉主里(不易显露) 浮主表(显露),沉主里 不易显露) ),沉主里( 红主寒, 红紫辨寒热 红主寒,紫主热 鲜红-风寒 淡红不露-虚寒 风寒; 暗紫-邪热郁滞 邪热郁滞; 鲜红 风寒;淡红不露 虚寒 ; 暗紫 邪热郁滞; 紫黑-热邪深重 热邪深重, 紫黑 热邪深重,闭郁血络 淡主虚(气血不足)滞为实( 淡滞定虚实 淡主虚(气血不足)滞为实(病邪嵇 营卫阻遏) 留,营卫阻遏) 淡青-体虚有风 淡紫-体虚有热 指纹郁滞-常因痰 体虚有风; 淡青 体虚有风;淡紫 体虚有热 ;指纹郁滞 常因痰 食滞、 湿、食滞、邪热郁结所致
问诊—问病情
问饮食:纳食 不思乳食 所食不多, 不思乳食, 问饮食:纳食—不思乳食,所食不多,嗜食 异物, 饮水—喜饮冷 喜饮冷, 异物,食不下呕恶腹胀 。 饮水 喜饮冷,喜 饮热,口不渴;频频引饮, 饮热,口不渴;频频引饮,渴不欲饮 问睡眠:喜俯卧;磨牙;睡中露睛; 问睡眠:喜俯卧;磨牙;睡中露睛;恐惧难 睡眠不宁;佝偻病—有烦躁盗汗 有烦躁盗汗; 眠;睡眠不宁;佝偻病 有烦躁盗汗;蛲虫 有肛门发痒; 病—有肛门发痒;昏睡、嗜睡-痰蒙清窍 。 有肛门发痒 昏睡、嗜睡- 问胸腹:闷窒哮鸣;胸痛发热;脘腹饱胀; 问胸腹:闷窒哮鸣;胸痛发热;脘腹饱胀; 脐周腹痛阵作; 脐周腹痛阵作;急性腹痛
良 3. 奶油状 脂肪消化不良 奶油状—脂肪消化不良 4. 粪便颜色 与胆汁化学变化有关 粪便颜色—与胆汁化学变化有关
察指纹
部位:虎口直到食 部位: 部位 指 内侧的桡侧浅 静脉 三关 风、气、命 三关:风 三关
对象:3岁以内(代替 对象: 岁以内 岁以内( 对象 脉诊的一种辅助诊法) 脉诊的一种辅助诊法)
问 诊 —预防接种史
预防接种史—卡介苗、 预防接种史 卡介苗、麻疹减毒活 卡介苗 疫苗,百日咳、白喉、 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 乙型脑炎、 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 膜炎、伤寒、副伤寒等, 膜炎、伤寒、副伤寒等,记录 接种年龄和反应等
问 诊 —遗传史
遗传史: 遗传史:家庭成员尤其是直系亲属健康情况 近亲婚配、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 近亲婚配、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 染色体病:常显、常隐、 连锁显性 连锁显性、 染色体病:常显、常隐、 X连锁显性、隐性 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 线粒体遗传 遗传性代谢缺陷病—糖原累积病 糖原累积病、 病;遗传性代谢缺陷病 糖原累积病、苯丙 如支气管哮喘(多基因), ),血友病 酮尿症 ;如支气管哮喘(多基因),血友病 智能低下, (X隐),智能低下,Alport Syndrom( X 隐),智能低下 ( 连锁显性、常隐) 连锁显性、常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