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和不确定度分析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和不确定度分析一、引言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对食品进行微生物指标的测定。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是最常见的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和不确定度分析。
二、方法1. 实验材料和仪器(1)实验材料:待测食品样品、平板计数培养基、无菌培养皿、无菌移液器、无菌培养基平板。
(2)实验仪器:恒温培养箱、计数板。
2. 测定步骤(1)将待测食品样品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热处理、酸碱处理等。
(2)准备培养基:将平板计数培养基加热至溶解,然后冷却至约45℃。
(3)将样品取约1g加入到无菌培养皿中。
(4)将培养基翻匀到无菌培养皿中,使其覆盖整个培养皿。
(5)将培养皿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中,以适当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培养。
(6)取出培养皿,使用计数板进行菌落计数。
三、结果与讨论1. 结果分析通过菌落计数,可以得到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数值。
通常情况下,食品中菌落总数应该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
2. 不确定度分析(1)实验误差:实验操作中的误差包括称量误差、计数误差等。
(2)装载量误差:由于不同的操作人员在装载培养皿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导致结果的误差。
(3)样品取样误差:由于样品取样的位置不同,导致结果的误差。
(4)环境误差:实验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对结果会产生一定影响。
根据以上误差来源,可以进行不确定度的计算和分析。
常用的不确定度计算方法有合成不确定度法和扩展不确定度法。
四、结论通过菌落计数技术,可以对食品中的菌落总数进行测定。
在测定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实验误差,并分析不确定度以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五、参考文献。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和不确定度分析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和不确定度分析菌落总数是指在特定培养条件下,一定量的样品中培养出的所有菌落的总数。
它可以反映食品样品的微生物污染程度,是食品安全检测中常用的指标之一。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一般采用平板计数法,但在测定过程中会受到不确定度的影响。
一、菌落总数测定方法1.取样:取适量食品样品,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在不同的质量级别下取样不同的量。
2. 制备培养基和平板:按照相应的食品行业标准的要求制备好培养基,并按照制备方法制备好平板。
3. 滴接法:将样品滴于平板上,在平板上均匀涂布后置于恒温箱中培养一定时间,然后计算出每个平板上所培养出的菌落数量。
测量结果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因此测量结果带有一定的不确定度。
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1.实验误差:包括人为误差、器材误差、操作方法等影响因素。
在实验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减少这些误差。
2.样品变异性:同一批食品样品中,不同样品可能存在微生物数量的差异,导致菌落总数的测量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三、不确定度的分析和评估不确定度的分析和评估是检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按照ISO/IEC 17025标准要求,制定有效的不确定度评估方案,定期进行实验验证,以确保菌落总数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1.不确定度的计算:应按照GB/T 16161等国家标准制定的方法进行测量误差和样品变异性的计算,并进行不确定度组成的分析和评估。
2.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对于不确定度的评估结果应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确定合适的置信度,以提高菌落总数测定结果的可靠度和准确性。
3.改进措施:对于不确定度评估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的情况,应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四、总结。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和不确定度分析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和不确定度分析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和卫生,必须对食品中的菌落总数进行测定,并进行不确定度的分析。
食品中的菌落总数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培养方法检测出的食品中的微生物菌落数量。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通常采用平板计数法。
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培养基: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如营养琼脂平板培养基。
将培养基加热溶解,然后冷却至约 45-50℃。
2.样品制备:按照一定比例将食品样品加入到培养基中,使用均匀撒布法或稀释法将菌液平铺在培养基表面。
3.培养:将制备好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培养条件包括培养温度、时间和湿度等,根据食品样品的特性和微生物的生长特点进行合理设置。
4.统计:在菌落出现后,使用显微镜和计数器进行菌落的计数。
根据计数的结果和稀释倍数,计算出食品中的菌落总数。
测定菌落总数时,不确定度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不确定度是指对测量结果的估计误差。
菌落总数测定的不确定度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操作误差:操作人员在样品制备和培养过程中的误差。
可以通过重复测量多次来评估操作误差。
2.测量误差:使用显微镜和计数器进行菌落计数时的误差。
可以通过重复计数多次来评估测量误差。
3.稀释误差:使用稀释法进行样品制备时的误差。
可以通过重复制备多次进行评估。
4.环境误差: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等环境因素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可以通过控制环境条件和进行平行实验来评估环境误差。
评估不确定度后,可以使用统计方法来进行分析。
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括平均数、标准差、方差和置信区间等。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和不确定度分析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工作。
通过合理的测定方法和不确定度评估,可以提高菌落总数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参照材料)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测定食品中菌落总数的基本方法(2)学会菌落总数的报告方式二、实验材料1、仪器与设备:恒温培养箱、托盘天平、电炉、吸管、三角瓶、平皿、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灭菌刀或剪刀、75%酒精棉球、玻璃蜡笔。
2、培养基和试剂:75%乙醇、0.85%生理盐水、琼脂培养基:胰蛋白胨5.0g、酵母浸膏2.5g、葡萄糖1.0g、琼脂15.0g、蒸馏水1000mL、pH 7.0±0.23、检样:利乐包装鲜牛奶250ml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检验程序菌落总数检验程序:检样→做成几个适当倍数的稀释液→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各以1ml之量分别入灭菌平皿内→每皿内加入46℃15-20ml营养琼脂→置36±1℃恒温箱内培养(48±2)h取出→菌落数→报告2、检样稀释及培养(1)以无菌操作,将检样包装打开,用吸管取25ml鲜牛奶,放于含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的500ml灭菌玻璃三角瓶内(瓶内预先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经充分振摇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2)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管内稀释液,下同),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做成1:100的稀释液。
(3)另取1ml的灭菌吸管,按上项操作顺序作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ml灭菌吸管。
(4)根据食品卫生检验标准要求和检样的菌落数量,选择3个连续适宜稀释度即10、10-1、10-2,分别在作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即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作两个平皿。
(5)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应及时将凉至46℃营养琼脂培养基注入平皿15ml~20mL,并转动平皿使与稀释检样混合均匀,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1ml稀释液(不含样品)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6)等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恒温箱内培养(48±2)h取出,计算平板内菌落数目乘以倍数,即得1mL样品所含菌落总数。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和不确定度分析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和不确定度分析一、引言食品中菌落总数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培养基培养和统计法,对食品中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菌落数的测定。
食品中菌落总数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反映食品是否受到污染、保存条件是否良好等情况。
对食品中菌落总数进行准确测定和不确定度分析,对于食品卫生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二、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通常采用菲尔氏杯平板法和薄膜法。
菲尔氏杯平板法是将食品样品稀释后均匀铺在富含寒天的琼脂培养基上,培养并统计菌落数;薄膜法是将食品样品均匀涂抹在琼脂培养基上,培养并统计菌落数。
三、食品中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分析1. 采样不确定度: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首先要进行食品样品的采样和样品的制备,采样过程中可能会存在采样不均匀、采样器具的精密度等因素,引入采样不确定度。
2. 复现性不确定度: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通常需要进行多次重复测定,由于操作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结果,引入复现性不确定度。
3. 实验条件不确定度: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受到实验条件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条件会对微生物生长产生影响,引入实验条件不确定度。
4. 测量设备不确定度: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需要借助于培养箱、平板计数器等设备,设备的准确度和精度会影响测定结果,引入设备不确定度。
四、食品中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评定食品中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评定需要考虑上述不确定度因素的影响,并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评定。
不确定度评定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测定结果的可信度。
1. 不确定度计算方法食品中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可以采用GUM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通过不确定度传递法和不确定度组分法计算总的不确定度。
在实际计算中,需要考虑到各种不确定度来源的具体数值和权重,综合计算得出总的不确定度值。
2. 不确定度控制方法为了减小不确定度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方法:(1)采样不确定度的控制:采用合适的采样方法和器具,确保样品的均匀性和代表性;(2)复现性不确定度的控制: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和培养操作流程,尽量减小操作者和环境的影响;(3)实验条件不确定度的控制:控制实验条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进行实验前后的环境监测和校准;(4)测量设备不确定度的控制:对测量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度和精度。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说明】蛋糕具有松软香甜,携带方便、食用简单等特点,因此成为人们居家生活特别是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美食,深受人们的喜爱。
测定蛋糕中的菌落总数可以用来判定其被微生物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它反映蛋糕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以便对被检样品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蛋糕产品质量的优劣,因此,测定蛋糕中的菌落总数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应用于测定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方法有: 纸片法、电阻抗法等。
本实验采用国标法(GB\T 对独立包装小蛋糕中菌落总数进行测定。
并与GB 7099-2003糕点、面包卫生标准中规定的冷加工糕点中菌落总数≤10000(cfu/g)的数据对比初步判断样品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测定蛋糕中菌落总数的方法及原理。
2、通过对比实验验证冷藏对蛋糕的保鲜及抑菌作用。
3、了解菌落总数测定在食品卫生学评价中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菌落总数即为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如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等)培养后,所得每g(mL)检样中形成的微生物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主要作为判定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观察细菌在食品中繁殖动态,以便对被检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时提供依据。
每种细菌都有它一定的生理特性,培养时应用不同的营养条件及其他生理条件(如温度、培养时间、pH、需氧性质等)去满足其要求才能将各种细菌都培养出来。
但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都只用一种常用的方法。
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所得结果,只包括一群能在营养琼脂上发育的嗜中温性需氧菌的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并不表示样品中实际存在的所有细菌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恒温培养箱:36 ℃±1℃,30℃±1 ℃。
冰箱:2 ℃~5 ℃。
恒温水浴箱:46 ℃±1 ℃。
天平:感量为 g。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和不确定度分析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和不确定度分析一、引言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和不确定度分析是食品卫生检测中的重要一环。
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样品中各类菌落的总数,反映了食品样品的卫生质量和微生物状态。
通过对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和不确定度分析,可以评估食品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并确定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二、测定方法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通常使用平皿计数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样品:取食品样品适量,保持其完整性和天然状态。
2. 消毒处理:将样品进行消毒处理,通常采用酒精灼烧或辐射灭菌等方法,以确保样品中的微生物数量符合测定要求。
3. 取样:采用无菌技术,将样品取适量均匀地涂于含有营养物质的琼脂平板上。
4. 培养:将平板培养基斜放于培养箱中,控制培养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使菌落得以生长。
5. 记录和计数:在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平板上菌落的生长情况,并且根据菌落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进行记录和计数。
6. 计算菌落总数:统计记录的菌落数量,并根据实验过程中相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出食品中菌落总数。
三、不确定度分析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度的度量。
在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过程中,存在多个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如样品的不均匀性、菌落的形状和大小的主观判断等。
通过不确定度的分析,可以评估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并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度。
不确定度的分析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通过进行多次实验测定,计算出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
标准偏差可以反映出数据的离散程度和测定的精确性。
2. 估计不确定度的类型:根据测定过程中存在的因素和误差来源,估计可能的不确定度类型,如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等。
3. 计算不确定度的组成:根据不确定度类型,分别计算出每个不确定度源的贡献度,并进行数值上的组合和求和。
4. 定量表示不确定度:通过数值表示不确定度的大小,常用表示形式包括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5. 不确定度扩展:在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度可能会随着操作过程的复杂性而增加。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和不确定度分析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和不确定度分析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和不确定度分析是食品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细菌总数的测定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食品的卫生状况,评估食品质量,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
不确定度分析则是用来评估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帮助我们判断测定结果的可信度。
食品中的细菌是以菌落的形式存在的,所以细菌总数的测定方法一般采用菌落计数的方法。
具体的步骤如下:1. 取样:从食品样品中取出适量的物质,一般是取适量食品,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通过均匀悬浮。
2. 稀释:将取样得到的悬浮液进行适当的稀释,以保证每个培养皿上的菌落数在可计数的范围内。
一般采用十倍的稀释系列进行稀释。
3. 接种:将稀释好的样品取适量,在无菌条件下倒入培养皿中,均匀涂布在培养基上。
4. 培养:将培养皿放入恒温箱温育,通常为30°C,培养时间一般为24-48小时。
5. 计数:培养完成后,通过裸眼或显微镜观察,根据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进行计数,并将计数结果记录下来。
细菌总数的测定结果一般以CFU/g(菌落形成单位/克)为单位表示。
不确定度分析是对测定结果的评估,主要从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方面进行分析。
随机误差是由于测定过程中的种种因素引起的结果的波动性。
在细菌总数的测定中,随机误差可能包括取样不均匀、稀释误差、接种误差等。
通过重复测定可以减小随机误差,并通过统计方法计算出标准偏差来表示测量结果的稳定性。
系统误差是由于测定方法的固有缺陷引起的结果的偏差。
在细菌总数的测定中,系统误差可能包括培养基的选择和准备、温度和湿度的控制、观察的主观判断等。
通过合理选择和优化测定条件,可以减小系统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测定食品中菌落总数的基本方法
(2)学会菌落总数的报告方式
二、实验材料
1、仪器与设备:恒温培养箱、托盘天平、电炉、吸管、三角瓶、平皿、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灭菌刀或剪刀、75%酒精棉球、玻璃蜡笔。
2、培养基和试剂:75%乙醇、0.85%生理盐水、琼脂培养基:胰蛋白胨5.0g、酵母浸膏2.5g、葡萄糖1.0g、
琼脂15.0g、蒸馏水1000mL、pH 7.0±0.2
3、检样:利乐包装鲜牛奶250ml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检验程序
菌落总数检验程序:
检样→做成几个适当倍数的稀释液→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各以1ml之量分别入灭菌平皿内→每皿内加入46℃15-20ml营养琼脂→置36±1℃恒温箱内培养(48±2)h取出→菌落数→报告
2、检样稀释及培养
(1)以无菌操作,将检样包装打开,用吸管取25ml鲜牛奶,放于含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的500ml灭菌玻璃三角瓶内(瓶内预先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经充分振摇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2)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管内稀释液,下同),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做成1:100的稀释液。
(3)另取1ml的灭菌吸管,按上项操作顺序作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ml灭菌吸管。
(4)根据食品卫生检验标准要求和检样的菌落数量,选择3个连续适宜稀释度即10、10-1、10-2,分别在作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即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作两个平皿。
(5)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应及时将凉至46℃营养琼脂培养基注入平皿15ml~20mL,并转动平皿使与稀释检样混合均匀,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1ml稀释液(不含样品)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6)等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恒温箱内培养(48±2)h取出,计算平板内菌落数目乘以倍数,即得1mL样品所含菌落总数。
四、检样中细菌菌落总数的计算与报告
1、菌落计算方法
(1)菌落计数方法
做平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观查,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
在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总数。
(2)菌落计数的报告
①平板菌落数的选择
选取菌落数在30~300 CFU之间的平板作为菌落总数测定标准。
一个稀释度使用两个平板,应采用两个平板平均数,
②稀释度的选择
应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 CFU之间的稀释度,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若有两个稀释度,其生长的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按以下公式计算:
N = 样品中菌落数
ΣC = 含适宜范围CFU 的平板菌落数之和
n 1 = 第一稀释度(低稀释度)平板个数
n 2 = 第二稀释度(高稀释度)平板个数
d = 稀释因子(第一稀释度)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 CFU ,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 CFU ,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
若所有稀释度及样品原液均无菌落生长,则以小于l 乘以最低稀释倍数报告之,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 CFU 之间,其中一部分大于300 CFU 或小于30 CFU 时,则以最接近30 CFU 或300 CFU 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③菌落数的报告
菌落数小于100 CFU 时,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以整数报告。
菌落数大于或等于100 CFU 时,第3 位数字采用“四舍五入”原则修约后,取前2 位数字,后面用0 代替位数;也可用10 的指数形式来表示,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后,采用两位有效数字。
若所有平板上为蔓延菌落而无法计数,则报告菌落蔓延。
若空白对照上有菌落生长,则此次检测结果无效。
称重取样以CFU/g 为单位报告,体积取样以CFU/mL 为单位报告。
3、实验结果与记录 10 10-1 10-2 报告数
1
2
稀释液对照皿
空白皿
判定所检测样品菌落总数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五、分析与讨论
稀
释 度
菌 落 数 皿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