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实验
实验三--食品中微生物菌落总数的测定

5、及时将已冷却到46℃的培养基倾入到平皿中,并转动
平皿使其混合均匀
6、37℃倒置培养2天
7、按照计数Biblioteka 则计数五、菌落计数方法 选取菌落数在30~300cfu之间,无蔓延生长的平板 计数 低于30的记录具体菌落数,大于300的可记录为多 不可计,每个稀释度采用2个平行的均数 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者不宜采用, 若片状小于平板一半时且余部均 匀分布,则以半个平板菌落数2 倍报告 无明显界限链状菌落每条单链视 为一个菌落
1、计数结果的表述
若只有一个稀释度平板在30~300CFU,则计算两平行平 板的均数,再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若有连续两个稀释度符合计数要求则按下公式:
所有符合计数要求 的平板菌落数之和
菌落总数
例:10-2=232,244 10-3=33,35 N= (232+244+33+35) (2+2×0.1)×10-2 = 24727
灭菌生理盐水当中,充分振荡,混合均匀,制成
10-1稀释度样品
2、梯度稀释法依次稀释样品到10-4
菌落总数操作流程图
3、选择10-2、10-3、10-4三个稀释度的样品均液,用无菌 移液管分别吸取1mL到无菌平皿中,每个稀释度做2个 平皿;同时,吸取1mL无菌生理盐水到1个平皿中作为
空白对照
4、熔化培养基
标准平皿活菌计数法(SPC法)是最常用的活菌计
数法
将微生物细胞充分稀释到单个分散,把这些单个分
散的细胞通过混菌法或涂布法使其均匀分布在平皿
培养基上,培养后长出的菌落肉眼可见,每个菌落
都由原液中单个细胞发育而来。
反映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
由于倾注平板法的局限,会有一部分细菌在该实验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测定食品中菌落总数的基本方法(2)学会菌落总数的报告方式二、实验材料1、仪器与设备:恒温培养箱、托盘天平、电炉、吸管、三角瓶、平皿、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灭菌刀或剪刀、75%酒精棉球、玻璃蜡笔。
2、培养基和试剂:75%乙醇、0.85%生理盐水、琼脂培养基:胰蛋白胨5.0g、酵母浸膏2.5g、葡萄糖1.0g、琼脂15.0g、蒸馏水1000mL、pH 7.0±0.23、检样:利乐包装鲜牛奶250ml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检验程序菌落总数检验程序:检样→做成几个适当倍数的稀释液→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各以1ml之量分别入灭菌平皿内→每皿内加入46℃15-20ml营养琼脂→置36±1℃恒温箱内培养(48±2)h取出→菌落数→报告2、检样稀释及培养(1)以无菌操作,将检样包装打开,用吸管取25ml鲜牛奶,放于含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的500ml灭菌玻璃三角瓶内(瓶内预先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经充分振摇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2)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管内稀释液,下同),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做成1:100的稀释液。
(3)另取1ml的灭菌吸管,按上项操作顺序作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ml灭菌吸管。
(4)根据食品卫生检验标准要求和检样的菌落数量,选择3个连续适宜稀释度即10、10-1、10-2,分别在作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即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作两个平皿。
(5)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应及时将凉至46℃营养琼脂培养基注入平皿15ml~20mL,并转动平皿使与稀释检样混合均匀,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1ml稀释液(不含样品)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6)等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恒温箱内培养(48±2)h取出,计算平板内菌落数目乘以倍数,即得1mL样品所含菌落总数。
实验四食品中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

4、若所有稀释度平板菌落数均<30, 则以最低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稀释倍 数计算。
5、若所有稀释度平板均无菌落生长, 则应按<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计算。
6、若所有稀释度均不在30~300之间, 有的>300,有的又<30,则应以最接近 300或3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
(四) 菌落计数报告方法
(二) 菌落记录方法 做平板菌落数记录时,可用肉眼观察
,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 记下各皿的菌落总数后,求出同稀释 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数。
到达规定培养时间,应立即计数。如果 不能立即计数,应将平板放置于0~4℃ ,但不要超过24h。
1、 平皿菌落数的选择 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作
例如:
稀释度 1:100(第一稀释度) 1:1000(第二稀释度)
菌落数 232,244
33,35
232+244+33+35 (2+0.1×2) ×10-2
=544/0.022=24727
四舍五入表示为: 2.5 × 104
3、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均 >300,则取最高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 以稀释倍数计算。
酱油(GB/T2717-2003): 细菌菌落总数: ≤30000 CFU/mL 大肠菌群: ≤30MPN/100mL 肠道致病菌: 不得检出
全脂奶粉、脱脂奶粉(GB5410-1999):
特级 一级 二级
细菌菌落总数:≤20000 ≤30000 ≤50000
(CFU/ml)
大肠菌群
≤40
≤90
≤90
一、 目的
1、 学习并掌握食品中菌落总数测定方 法和原理。 2 、了解菌落总数测定在对被样品进行 卫生学评价中的意义 。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分即五分 平升自 二 用三自 一 混在摄别 皿,来 ) 灭分来 ) 匀桌氏倒 。注水 细 菌钟水 水 。面度入 入 菌 锥灭 样 形菌 上左约 空 总 的 用 先 瓶, 作右一 的 数 采 以 将 旋的毫 灭灭 的 接再自 取 摇营升 菌菌 测 取放来 水开 定 已 养 培 , 的 水 样 养吸 使水 使琼溶 以水 化 脂 皿 水 量 待 龙 中管 流 样培并 分 头 ,取 与养已 析五用 共水 培基冷 。分火 钟焰 做样 养,却 后烧 两一 基并四 充立十 ,灼 个毫 (
检样 做成几个适当倍数的稀释液 选择2-3个适当稀释度的稀释液各以1ml分别加入灭菌平皿内 每皿内加入适量营养琼脂 菌落总数 报告
培待 培 , 养 然 基 后 凝 取 固 出养后 进 , 行 倒 菌 置 落 于 计 数 。 +2h
一另 毫取 升一 ,灭 作菌 空培 白养 对皿 照, 。倒 入 营 养 培 温 养 箱 基 中 约
(
操 作 步 骤
36+1℃ 4
, 8
消毒前的包装
实验前的准备
棉塞的制作
棉塞刚好卡于瓶口不 松动即为合格
校正PH值及溶液加热煮沸溶解
水样的制取
放水一分钟
酒精棉消毒
第一步 先放水一分钟 第二步 用镊子夹酒精棉消毒出水口 第三步 将酒精棉点燃,用镊子夹起酒精棉灼烧出水口 第四步 再放水一分钟 第五步 采样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实验仪器
电热恒温培养箱,托
盘天平,电炉,吸量
管,锥形瓶,酒精灯, 剪刀,棉花,麻布,
LOREM IPSUM DOLOR
实验试剂 乙醇 , Hcl ,氢氧化
பைடு நூலகம்
钠溶液,营养琼脂培
养基(琼脂 5g,蛋白
食品化验菌落总数的实验步骤

食品化验菌落总数的实验步骤1、样品的稀释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称取 25 g 样品置盛有 225 m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 r/min~10000 r/min 均质 1 min~2 min,或放入盛有 225 mL 稀释液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 1 min~2 min,制成 1:10 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以无菌吸管吸取 25 mL 样品置盛有 225 m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 1:10 的样品匀液.2、用 1 mL 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 1:10 样品匀液1 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 9 mL 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留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 1 支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匀称,制成 1:100 的样品匀液.3、制备 10 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 1 次1 mL 无菌吸管或吸头.4、依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量,选择 2 3 个相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在进行 10 倍递增稀释时,吸取 1 mL 样品匀液于无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同时,分别吸取 1 mL 空白稀释液加入两个无菌平皿内作空白对比.5、准时将 15 mL~20 mL 冷却至46 ℃的平板计数琼脂培育基(可放置于46 1 ℃℃恒温水浴箱中保温)倾注平皿,并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匀称.6、培育 :待琼脂凝固后,将平板翻转,36 1 ℃℃培育48 h2 h.水产品 30 1 ℃℃培育 72 h3 h.假如样品中可能含有在琼脂培育基表面充满生长的菌落时,可在凝固后的琼脂表面掩盖一薄层琼脂培育基(约 4 mL),凝固后翻转平板,条件进行培育.7、菌落计数可用肉眼观看,必要时用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记录稀释倍数和相应的菌落数量.菌落计数以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表示.8、选取菌落数在 30 CFU~300 CFU之间、无扩散菌落生长的平板计数菌落总数.低于 30 CFU的平板记录详细菌落数,大于 300 CFU的可记录为多不行计.每个稀释度的菌落数应采纳两个平板的平均数.9、其中一个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纳,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匀称,即可计算半个平板后乘以代表一个平板菌落数.10、当平板上消失菌落间无明显界线的链状生长时,则将每条单链作为一个菌落计数.。
第三组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注意事项
▲充气饮料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排气;酸性样 品应用经过灭菌的20~30%的碳酸钠溶液调 整pH值至中性;高盐样品应用灭菌蒸馏水进 行稀释. ▲为了防止细菌增殖及产生片状菌落,在检液 加入平皿后,应在20分钟内向皿内倾入琼脂, 并立即使其与琼脂混合均匀.
结论与分析
结论:经实验,可得出学校食堂的牛奶含菌量没 有超出国家卫生标准,可放心食用. 分析:我们组在10-1这个稀释度的菌落数有悬 殊,我们分析原因可能有:①加样的不准; ② 为充分混匀; ③琼脂厚度相差悬殊; ④移液 管在注样前可能受到污染; ⑤可能含有抑菌 物质; ⑥培养皿未充分洗干净
菌落总数实验结名称 生产日期 生产车间 食堂 抽样日期 4-17 检验日期 4-17 细菌总数 检验依据 GB/T4789.2-2010 结果报告数 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 接种 A B 平均数 10-1 12 9 10.5 N=10.5X10 =105 10-2 2 4 3 10-3 4 2 3 0 0 0 空白 检验员:何佳志 谷娟娟 龚婷 日期:2013-4-22 牛奶 4-17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和不确定度分析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和不确定度分析一、引言食品中菌落总数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培养基培养和统计法,对食品中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菌落数的测定。
食品中菌落总数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反映食品是否受到污染、保存条件是否良好等情况。
对食品中菌落总数进行准确测定和不确定度分析,对于食品卫生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二、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通常采用菲尔氏杯平板法和薄膜法。
菲尔氏杯平板法是将食品样品稀释后均匀铺在富含寒天的琼脂培养基上,培养并统计菌落数;薄膜法是将食品样品均匀涂抹在琼脂培养基上,培养并统计菌落数。
三、食品中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分析1. 采样不确定度: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首先要进行食品样品的采样和样品的制备,采样过程中可能会存在采样不均匀、采样器具的精密度等因素,引入采样不确定度。
2. 复现性不确定度: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通常需要进行多次重复测定,由于操作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结果,引入复现性不确定度。
3. 实验条件不确定度: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受到实验条件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条件会对微生物生长产生影响,引入实验条件不确定度。
4. 测量设备不确定度: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需要借助于培养箱、平板计数器等设备,设备的准确度和精度会影响测定结果,引入设备不确定度。
四、食品中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评定食品中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评定需要考虑上述不确定度因素的影响,并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评定。
不确定度评定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测定结果的可信度。
1. 不确定度计算方法食品中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可以采用GUM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通过不确定度传递法和不确定度组分法计算总的不确定度。
在实际计算中,需要考虑到各种不确定度来源的具体数值和权重,综合计算得出总的不确定度值。
2. 不确定度控制方法为了减小不确定度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方法:(1)采样不确定度的控制:采用合适的采样方法和器具,确保样品的均匀性和代表性;(2)复现性不确定度的控制: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和培养操作流程,尽量减小操作者和环境的影响;(3)实验条件不确定度的控制:控制实验条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进行实验前后的环境监测和校准;(4)测量设备不确定度的控制:对测量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度和精度。
食品中菌落总数测定方案(菌落总数测试片)

食品中菌落总数测定方案菌落总数测试片1.操作步骤1.1 样品的稀释1.1.1 称取25g样品(剪碎)置盛有225ml无菌生理盐水的三角瓶中,充分振摇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1.1.2 用1ml微量移液器吸取1:10的样品匀液1ml,沿管壁缓慢注入盛有9ml无菌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充分振摇混匀,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
1.1.3 用1ml微量移液器吸取1:100的样品匀液1ml,沿管壁缓慢注入盛有9ml无菌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充分振摇混匀,制成1:1000的样品匀液。
1.2 样品的接种揭开菌落总数测试片上层膜,用1ml微量移液器分别吸取1:10、1:100、1:1000的样品匀液1ml慢慢均匀地滴加到纸片上,然后将上层膜缓慢盖下,静置10s左右使培养基凝固(每个样品匀液做2个纸片)。
同时做一片空白阴性对照。
1.3 培养将测试片叠在一起放回原自封袋中,并封口,透明面朝上水平置于36℃±1℃培养箱内培养15~24h,堆叠片数不超过12片。
1.4 菌落计数1.3.1 细菌在测试片上生长后会显示红色斑点,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记录稀释倍数和相应的菌落数量。
菌落计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FU)表示。
1.3.2 选取菌落数在30CFU—300CFU之间、无蔓延菌落生长的平板计数菌落总数。
低于30CFU的纸片记录具体菌落数,大于300CFU的可记录为多不可计。
每个稀释度的菌落数应采用两个纸片的平均数。
1.3.3 其中一个纸片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纸片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纸片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均匀,即可计算半个纸片后乘以2,代表一个纸片菌落数。
1.3.4 当纸片上出现菌落间无明显界线的链状生长时,则将每条单链作为一个菌落计数。
—1 —— 2 —1.5 结果与报告1.5.1 菌落总数的计算方法1.5.1.1 若只有一个稀释度纸片上的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计算两个纸片菌落数的平均值,再将平均值乘以相应稀释倍数,作为每g 样品中菌落总数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稀释平板计数的原理,掌握涂抹平板培养法和混合平板培养法,认识细菌、放射菌、霉菌、的菌落特征。
二、原理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等测样品经适当稀释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为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
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一个单菌落也可能来自样品中的多个细胞。
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往往偏低。
为了清楚地阐述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现在已倾向使用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而不以绝对菌落数来表示样品的活菌含量。
该计数法的缺点是操作较繁,结果需要培养一段时间才能取得,而且测定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这种计数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获得活菌的信息,所以被广泛用于生物制品检验,以及食品、饮料和水等含菌指数或污染度的检测
三、试剂和材料
1.仪器
恒温培养箱:(36 ℃±1 ℃,30 ℃±1 ℃。
)
均质器或振荡器
无菌吸管:1 ml(0.01 ml 刻度)、10 ml(0.1 ml 刻度)或微量
移液器及吸头
无菌锥形瓶:容量250 ml、500 ml、
无菌培养皿:直径90 mm
菌落计数器
2.样品
1)平板计数琼脂(plate count agar,PCA)培养基:蛋白胨
5.0 g 、酵母浸膏2.5 g 、葡萄糖1.0 g 、琼脂15.0 g、蒸馏水1
000 ml、pH 7.0±0.2。
将所有成分加于蒸馏水中,煮沸溶解,调节pH。
分装试管或锥形瓶,121 ℃高压灭菌15 min。
注:用平板计数琼脂,称取23.5 g于1 000 ml蒸馏水中,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121 ℃高
压灭菌20min,冷却至45~47℃左右备用。
2)无菌生理盐水:氯化钠(NaCl)5.875g 蒸馏水(纯净水) 500ml 称取5.875gNaCl溶于500ml蒸馏水中,121 ℃高压灭菌20min。
3.器材
100ml无菌水、9ml无菌水、无菌平皿、天平、称样瓶、
记号笔、酒精灯等。
四、操作及实验步骤
1.样品的稀释:25 g(ml)样品+225 ml 稀释液,均质。
10倍系列稀释。
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 1 次1 ml 无菌吸管或吸头。
(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选择2个~3个适宜稀释度
的样品匀液,各取1 ml分别加入无菌培养皿内。
吸取 1 ml 空白稀释
液作空白对照。
每皿中加入15 ml~20 ml 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并
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
2.培养:待琼脂凝固后,将平板翻转,36 ±1 ℃培养48 h±2 h。
水产品 30 ±1 ℃培养 72 h±3 h。
(如果有弥漫生长的菌落时,可在凝固后的琼脂表面覆盖一薄层琼脂培养基(约 4 ml),凝固后翻转平板。
)
3.菌落计数:记录稀释倍数和相应的菌落数量。
菌落计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表示。
五、计算公式:
式中:N——样品中菌落数;
∑C——平板(含适宜范围菌落数的平板)菌落数之和;
n1——第一稀释度(低稀释倍数)平板个数;
n2——第二稀释度(高稀释倍数)平板个数;
d——稀释因子(第一稀释度)。
六、实验数据:
10-1 3 10-2 1 空白0
NaCl水
10-10 10-2 1 琼脂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