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大医学影像中心基本情况介绍
实验室简介医学影像实验室

实验室简介医学影像实验室实验室简介:医学影像实验室实验室简介医学影像实验室是一间专注于医学影像学研究的实验室。
通过运用各种先进的医学影像设备和技术,我们致力于提高医学影像学的准确性、可靠性,并为临床医学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实验室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声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等。
设备与技术医学影像实验室配备了一系列先进的医学影像设备,包括高场强磁共振成像设备、多层螺旋CT设备、高频超声成像设备以及PET-CT等。
这些设备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医学影像,并充分满足各种临床和科研需求。
除了设备,实验室还拥有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掌握着先进的影像处理和分析技术。
他们能够准确地解读和分析医学影像,并提供临床医生所需的相关数据。
借助电脑辅助诊断软件,我们可以对大量的医学影像进行自动化处理和分析,从而提高医学影像学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研究方向医学影像实验室的研究涉及多个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1. 医学影像技术的改进和创新:通过改进影像采集技术和影像处理算法,我们致力于提高影像的质量和分辨率,以及减少辐射剂量。
此外,我们还开展了染色技术和功能性影像技术的研究,以进一步提高影像学的应用价值。
2. 影像与临床的结合:我们将医学影像与临床数据相结合,探索并建立各种影像学指标与疾病发展、预后等的关联关系,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和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3. 医学影像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通过与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领域的交叉研究,我们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大量医学影像进行智能化分析和识别,以提高医生的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4. 影像导航和康复治疗:我们探索并研究影像导航技术在手术操作和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通过将实时影像与操作过程相结合,我们能够提供更精确的手术导航和康复指导,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手术和康复治疗。
应用与成果医学影像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已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医学影像中心基本标准

分区布局
• 影像诊断功能区: 登记及候诊区 检查区 试剂和耗品保存区 医疗废物处理区 医务人员办公区 • 辅助功能区:费用结算、药剂、消毒供应室 • 管理区:病案、信息、器械管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设备
• DR 2台 • 16排CT 和64 排CT及以上CT各1台 ---共3台 • 1.5T及以上MRI 1台 • 超声3台(具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心脏彩超、超声造影及 定量分析功能) • 心电图2台 • 供养装置,负压吸引装置,心电监护仪器,职业防护物品 • CT室内配备心脏除颤器、简易呼吸器、供氧装置、负压吸引及 相关药品
信息化设备
• 具有信息报送和传输功能的网络计算机等设备 • 配置与工作量相适应的医生诊断工作站 • 具备PACS/RIS系统和远程会诊信息系统
规章制度
• • • • • • • • • • • 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影像质量控制和评价制度 各项影像检查的操作规范 放射科危急病报告制度 辐射安全管理制度 消防安全制度 远程会诊中心规章制度 患者登记和医疗文书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停电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受检者紧急意外情况的预防和抢救预案
病案信息器械管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设备16排ct和64排ct及以上ct各1台共3台超声3台具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心脏彩超超声造影及定量分析功能ct室内配备心脏除颤器简易呼吸器供氧装置负压吸引及相关药品信息化设备具备pacsris系统和远程会诊信息系统规章制度受检者紧急意外情况的预防和抢救预案其他医学影像诊断中心5公里范围内必须有具备急诊救治能力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并签订救治危急重病患的医疗服务协议建立绿色通道保障随时转诊
其他
• 由市级及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设置审批。 • 医学影像诊断中心5公里范围内必须有具备急诊救治能力的二级及 以上综合医院,并签订救治危急重病患的医疗服务协议,建立绿色 通道,保障随时转诊。 • 应接受省级以上医学影像质控中心组织的质量评价。
医学影像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书影像科

指导毕业博士生5名以上(评估前五年)
□是□否
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及以上(评估前五年)
□是□否
SCI收录论著至少10篇(评估前五年)
□是□否
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以上(评估前五年)
□是□否
(三)学科骨干一览表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学位
职称
亚专科方向
从事本专业年限
(注:学科骨干名单中,学科带头人除外)
□是□否
具有其专业方向疑难病种的较高的诊治能力
□是□否
年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项以上
□是□否
年主持科内或科间专科会诊平均每周一次
□是□否
年应邀参加三级医院间疑难危重病例重大会诊次数5次以上
□是□否
指导硕士研究生毕业3名以上(评估前五年)
□是□否
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评估前五年)
□是□否
SCI收录论著至少2篇(评估前五年)
(注:学科骨干人数较多,其工作情况可附页说明)
附:学术骨干1情况汇总
研士生导师
□博导□硕导
任省级学术团体(含专业学组)委员以上职务
□是□否
能够掌握代表其专业方向先进水平的技术
□是□否
具有其专业方向疑难病种的较高的诊治能力
□是□否
年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项以上
□是□否
年主持科内或科间专科会诊平均每周一次
医疗工作情况(掌握本专业先进医疗技术、诊治疑难病种的能力、年度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情况、年度科内、科间专科会诊以及应邀参加三级医院间重大会诊情况)(100字左右):
科研教学情况(近5年所承担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利、发表论著、指导研究生毕业等情况)(100字左右):
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

内容摘要
学院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院的教学特色是交叉 融合,将医学、工程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掌握医学知识 的也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是一所集教学、科研、医疗于一体的国际知名学院。在这里,每一 颗萌芽都能茁壮成长,每一场盛宴都能留下美好的回忆。在这里,有着崇高的荣誉殿堂,有着明 亮的灯塔,有着壮丽的宫殿。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这个大家庭,共同追求卓越,为祖 国的医学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师资力量
根据2021年9月学院官信息显示,学院有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生导师41人、硕士生导师167人, 其中国家优青获得者1名。 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专家:施海彬 江苏省"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施海彬
教学建设
学院活动
根据2021年9月学院官信息显示,学 院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 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1个,江苏省一 流课程和省在线络课程1门;有江苏 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学院影像 医学与核医学被评为被卫生部批准为 国家住院/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设有 医学影像技术实验室、人工智能影像 实验室和分子影像实验室。
01 办学历史
03 学术研究
目录
02 办学条件4年,医学影像专业开始本科招生。 2009年,建成江苏省医学影像学实验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2010年,七年制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招生。 2017年,以医学影像学系影像技术教研室为基础成立影像技术学系。 2018年3月,正式成立医学影像学院,以介入放射学亚专科为基础成立介入医学系。 2019年,医学影像技术作为亚专业获批医学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 2020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人工智能影像实验室成立。 2020年,获批江苏省一流课程和省在线络课程。
医学影像中心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3篇)

第1篇一、引言医学影像中心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医学影像诊断和科研支持的重要任务。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影像中心在医疗服务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医学影像中心的综合实力,保障医疗质量,本指南旨在为医学影像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
二、科室建设1. 建设原则(1)科学合理:科室建设应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先进性原则,充分考虑科室发展需求。
(2)功能完善:科室功能布局应满足临床需求,实现医学影像诊断、科研、教学等功能。
(3)安全可靠:科室建设应确保医疗安全,保障患者权益。
2. 建设内容(1)硬件设施:包括CT、MRI、X光、超声等医学影像设备,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如影像诊断室、阅片室、设备维护室等。
(2)软件系统:建立完善的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实现影像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和共享。
(3)人员配置:根据科室规模和业务需求,合理配置影像科医师、技师、护士等专业技术人才。
(4)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科室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考核标准等。
三、科室管理1. 组织架构(1)设立科室主任、副主任,负责科室全面工作。
(2)设立业务组、技术组、设备维护组、质量管理组等,明确各组职责。
2. 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医疗质量控制制度,确保影像诊断质量。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3)加强设备维护与保养,提高设备利用率。
(4)规范医疗废物处理,保障环境安全。
3. 人员管理(1)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
(2)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激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3)关心职工身心健康,营造和谐工作氛围。
4. 患者服务(1)优化就诊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2)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对影像诊断的信任度。
(3)关注患者隐私,保护患者信息安全。
四、科室发展1. 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科室综合实力。
(1)引进先进技术,提升影像诊断水平。
(2)加强科研合作,推动医学影像学科发展。
2. 扩大服务范围,满足临床需求。
医疗影像中心策划书3篇

医疗影像中心策划书3篇篇一医疗影像中心策划书一、策划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影像诊断在医疗领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供更优质的医疗影像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我们计划建立一个专业的医疗影像中心。
二、中心定位1. 提供全面的医疗影像检查服务,包括 X 光、CT、MRI、超声等多种检查项目。
2. 引进先进的影像设备和技术,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培养专业的影像诊断医生,提供精准的诊断报告。
4. 以患者为中心,提供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
三、市场分析1. 目前医疗影像市场需求旺盛,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由于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变化,对医疗影像检查的需求不断增加。
2. 现有医疗机构的影像检查服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患者的多样化需求。
3. 我们的医疗影像中心将以高品质的服务和先进的技术,吸引更多的患者,占据市场份额。
四、服务内容1. 影像检查提供全面的影像检查服务,包括但不限于 X 光、CT、MRI、超声等。
2. 影像诊断由专业的影像诊断医生对检查结果进行精准诊断,提供详细的诊断报告。
3. 远程医疗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医疗服务,方便患者就医。
4. 健康管理为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定期体检、疾病预防等。
五、营销策略1. 加强宣传推广,提高中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 与各大医院、诊所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转诊业务。
3. 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
4. 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回馈社会。
六、运营管理1.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和专业素质。
3. 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4. 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七、财务预算1. 设备购置费用:[X]万元2. 场地租赁费用:[X]万元3. 人员工资费用:[X]万元4. 宣传推广费用:[X]万元5. 其他费用:[X]万元八、风险评估1. 市场竞争风险:可能会面临来自其他医疗机构的竞争压力。
医学影像诊断学专业概述

超声检查
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和传播特性, 对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进行成像 ,常用于腹部、妇产科等部位的 检查。
01
X射线检查
利用X射线的穿透性,对人体内 部结构进行成像,常用于骨骼、 胸部等部位的检查。
02
03
MRI检查
利用强磁场和射频脉冲,对人体 内部结构和功能进行成像,特别 适用于神经系统、软组织等部位 的检查。
02 03
非血管造影
通过导管将造影剂注入非血管腔道(如胆管、消化道等)内进行成像, 可显示腔道的形态和病变,常用于胆道结石、消化道肿瘤等疾病的诊断 和治疗。
穿刺活检
在影像设备引导下,通过穿刺针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明确 病变的性质和类型,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04
常见疾病医学影像表现
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表现
医学影像云平台
构建医学影像云平台,实现医学影像数据的共享 和协同处理。
技术挑战
远程放射学发展面临数据传输速度、图像质量和 网络安全等技术挑战。
新型造影剂及检查技术发展前景
新型造影剂
研发具有更高安全性和靶向性的新型造影剂,提高影像诊 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检查技术创新
探索新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如光声成像、分子影像等, 为临床提供更多诊断手段。
04
医学影像诊断学重要性
提高诊断准确性
医学影像技术能够提供直观、准确的内部结 构信息,有助于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方案。
无创性检查
医学影像技术不仅能够辅助诊断,还能够为 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如手术导航、介
入治疗等。
辅助临床治疗
医学影像技术大多属于无创性检查,能够减 少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
推动医学发展
医学影像临床重点专科项目

医学影像临床重点专科项目摘要:一、医学影像科简介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建设项目背景2.建设项目目标3.建设项目内容三、医学影像科主要技术及应用1.全身各部位CT平扫及增强扫描2.无创螺旋CT血管成像(CTA)技术3.CT引导下介入诊疗技术4.一次性256层螺旋CT颈脑动脉成像及脑灌注成像技术5.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冠状动脉、肺动脉和胸主动脉一次性三联成像7.螺旋CT骨关节三维成像技术8.螺旋CT肿瘤三维适形定位9.双能成像四、医学影像科发展前景及挑战1.发展前景2.挑战五、患者如何受益1.提高诊断准确率2.优化治疗方案3.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正文:一、医学影像科简介医学影像科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利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和诊断。
医学影像科涵盖了放射诊断、超声、核医学、放射介入、肿瘤介入、超声介入等多个专科,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影像服务。
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建设项目背景为提高我国医学影像科的整体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启动了医学影像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2.建设项目目标通过项目建设,提升医学影像科的诊断能力、科研水平和教育培训能力,使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进一步推动我国医学影像学科的发展。
3.建设项目内容建设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医学影像科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2)购置先进医疗设备,提升医学影像科诊疗水平;(3)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满足临床需求;(4)加强科研和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医学影像科的整体实力。
三、医学影像科主要技术及应用医学影像科涵盖了多种先进的影像技术,如全身各部位CT平扫及增强扫描、无创螺旋CT血管成像(CTA)技术、CT引导下介入诊疗技术、一次性256层螺旋CT颈脑动脉成像及脑灌注成像技术、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冠状动脉、肺动脉和胸主动脉一次性三联成像、螺旋CT骨关节三维成像技术、螺旋CT肿瘤三维适形定位、双能成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方向五:磁共振射频系统与线圈
32-Ch Cardiac MRI coil
32通道的相控阵设计以获取高分辨率和高加速因子,使 之适合心脏和心血管的快速高分辨成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医学影像中心
• 配备MRI序列设计、线圈设计和图像处理团队; • 配备完整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平台; • 依托科大医院,开展临床医学影像研究; • 欢迎具有生物、医学和工程背景的同学:
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
Whole heart CE-MRCA
1
4
2
3
5
研究方向三:神经影像(脑连接与功能成像)
Computing the connection matrix
M (i,j) 2
1
S(i)S(j) f B(i,j)l(f)
Computing the connection matrix
<
<
SPMmip [60.6396, -11.5907, 12.9722]
1
SPM{T103}
< SPMresults:.\Diao\lijie\zhenci\result
Height threshold T = 3.171250 {p<0.001 (unc.)} Extent threshold k = 0 voxels
Robot for assistance of Prostate biopsy
术中磁共振成像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Delineation of Tumor
DTI FiberTracking
Functional MRI Planning
Spectroscopy
磁共振引导神经介入治疗
磁共振引导肿瘤微创介入治疗
20
40 60 80 100
0.5 1 1.5 2 2.5 Design matrix
磁共振稀疏并行快速成像技术
为使用多通道线圈图象的稀疏性加速磁共振成像,提出的重建方法(b1-b4)优于 SparseSENSE (c1–c4)和JSENSE-OIC (d1–d4)(MRI 32 (2014) 175–183)
射频消融针
介入成像线圈
10-15cm HTS Coil
10-15cm
研究方向二:快速磁共振成像方法
Pulse sequencebased
Parallel Imaging
Information based
ky
Sparse kx Sampling
研究方向二:快速磁共振成像方法
Conventional cardiac MRI 1690ms
快速磁共振波谱成像
22 DEC 2011 | DOI: 10.1002/nbm.1805
研究方向四:分子影像
Ligands
Factors on molecular Imaging
1. Imaging sensitivity ; 2. Targeting Ligands; 3. Stabilization of NPs; 4. Engulfed by RES;
PSF reconstructed cardiac MRI 55ms
FOV: 300 x 300mm; TR=11ms; TE1=3.2ms; TE2=7.6ms; Pixel=1.7 x 1.2 mm2 no cardiac trigger, free breath
PSF-based MRI of heart with arrhythmia
科研条件:磁共振兼容EEG系统
fMRI/EEG
科研条件:磁共振床边人体生理监护系统
科研条件:MRI小动物心电门控与生理监护
科研条件:小动物磁共振成像线圈
科研条件:MRI小动物脑立体定位系统
研究方向一: X-MRI 心血管介入成像与治疗
研究方向一:心血管磁共振成像与介入治疗
Robot for assistance of prostate biopsy
科研条件:MRI/DSA混合成像系统(X-MRI)
Innova 3100 + MRI 750
科研条件:开放式介入磁共振成像系统
An open MRI scanner for interventions
科研条件: fMRI 三维视觉与听觉刺激仪
科研条件: MRI/PET insert(研制中)
• 利用科大平台开展研究工作; • 申请全职或在职博士/博士后(生物医学工程); • 申请副教授/教授或副主任/主任医师(青千或百人);
Short axis cardiac segment imaging SIEMENS FLASH Sequence
Short axis cardiac real-time imaging PSF model with FLASH-based Sequence
FOV: 320mm; TR = 4.5ms; Spatial resolution: 1.3 × 1.3 mm2; Temporal resolution: 45ms (22.3 frame/s);
Flow chart of all the procedural steps, including MRI acquisition, generation of normalized cortical ROIs and tractography.
大脑功能区
研究方向:脑功能磁共振成像
zhenci
contrast(s)
PSF-based MRI of heart witS FLASH Sequence Long axis cardiac segment imaging
Long axis cardiac real-time imaging PSF model with FLASH-based Sequ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