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输血-中文版

合集下载

外科学-(输血)

外科学-(输血)

是否知晓输血前准备与评估?



血浆类



成分输血的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医疗水平高低的标 准,合理使用血液成分是衡量临床医师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输血存在问题
手术记录与发血记录不符 术前 Hb 148 g/L 术后121 g/L 术中输血浆 400 ml 红细胞 8U
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血液由不同血细胞和血浆组成。将供者
第四章 输 血 (Blood Transfusion)
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彭道波
2016-09
输血医学作用
无菌术
麻 醉
输 血
输血目的
补充血容量 改善循环 增加携氧能力 提高血浆蛋白 增进机体免疫力 增进凝血功能
授课内容
是否输
输什么 怎么输 输后呢
正确掌握 合理使用
输血适应证
失血性休克
对失血情况作出比较准确、全面的评估,以便 于正确、合理地补液和输血即容量复苏,从而确
保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和治疗的成功。
病程早期变化及自我调节
自身输液:组织液回流入血
自身输血:容量血管收缩 血液重新分布:保证心脑供血
早期Hb/Hct变化
不能反映失血量
稳压效应:心输出量增加,外周阻力增加
晶体液:费用低、容易得到和有效(如给足液体),对肾功能 保持较好,一般不产生不利反应。复方乳酸钠、生理盐水还能 纠正低钠。普遍认为给足晶体液能恢复血浆容量,常用于复苏。 晶体液:手术病人输注后仅20%的复方乳酸钠停留在血管内, 平均只有45 min,且用于容量复苏时必须输注大量液体。由于 血清白蛋白的稀释,水分易从血管内向血管外间隙移动,早期 有补充组织间液作用,但大量输注后可由于间质腔过度扩容而 导致肺水肿或其他肺部并发症如ARDS的发生,给予大量复方乳 酸钠会稀释血中凝血因子,降低血小板数目及血细胞压积,可 导致出血、血小板减少症,当Hb<80g、Hct<0.30时,血液携氧 能力下降,影响组织氧供和氧耗,严重时可影响器官功能。

外科总论—输血(外科学课件)

外科总论—输血(外科学课件)

移植物抗宿主病
人的输血
特点
常见于心功能低下、老年、幼儿及低蛋白血症病人, 由于输血速度过快、过量而引起急性心力衰竭和肺水 肿。
表现
输血中或输血后突发: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发绀 或咳吐血性泡沫样痰。
有颈静脉怒张、静脉压升高,肺内可闻及大量啰音。 胸片可见肺水肿表现。
输血的不良反应----循环超负荷
原因
输血速速过快→短时间血容量上升超出心脏负荷。 原有心功能不全→对血容量增加承受能力小。 原有肺功能减退或低蛋白血症→不能耐受血容量增加。
手术中失血量超过300ml时可开始回输自体血,应先输最后采的血液。 由于最先采取的血液中含红细胞和凝血因子的成分最多,宜在最后输入。
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
禁忌症
①血液已受胃肠道内容物、消化液或尿液等污染; ②血液可能受肿瘤细胞污染; ③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 ④已有严重贫血的病人,不宜在术前采血或血液稀释 法作自体输血; ⑤有脓毒症或菌血症者; ⑥胸、腹腔开放性损伤超过4小时或血液在体腔中存留 过久者。
特点
与输血的量和成分有一定关系, 少于或等于3个单位的红细胞成分血对肿瘤复发影响
小; 输注异体全血或大量红细胞则影响较大。
输血的不良反应----大量输血的影响
特点
大量输血:24小时内用库存血细胞置换病人全部血容 量或数小时内输血量超过4000ml。
表现 原因
预防
低体温:输入大量冷藏血; 碱中毒:枸橼酸钠在肝转化成碳酸氢钠; 低钙血症:大量含枸橼酸钠的血制品; 高钾血症:一次输入大量库存血; 凝血异常:凝血因子被稀释和低体温。
治疗
停止输血;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高浓度吸氧; 循环支持,静脉输液,维持血容量和血压; 利尿,预防肾衰; 定期监测病人的凝血状态,防治DIC; 严重者尽早换血。

外科学课件4输血

外科学课件4输血

第二节 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㈠发热反应 输血后15-20分钟开始。 原因 1免疫反应 体内有白细胞或血小板
抗体 2致热原(蛋白质、死菌或细菌的代 谢产物)污染3细菌污染和溶血 治疗 症状轻减慢输血速度,严重者停止 输血及对症处理及过敏治疗
预防 严格消毒,控制致热原。多次输血 或经产妇输注不含白细胞及血小板的血 (洗涤红细胞)。
原因 ①误输了不合的ABC血型,A亚型、Rh及其它血型不合。 ②输入有缺陷的红细胞后非免疫性溶血。③自身免疫性贫血受血 者的血液中自身抗体引起输入的异体红细胞破坏溶血。
治疗 可凝溶血立即停止输血,核对血液。离心静脉血后观察血 浆色泽,如粉红色为溶血。尿潜血阳性及血蛋白尿。治疗①抗休 克②保护肾功能③若DIC明显可使用肝素④血浆交换治疗。
⒉免疫球白制剂 正常人免疫球蛋白(肌注用于病毒性肝 炎等传染病),静注的免疫球蛋白(用于低蛋白血症)和 针对各种疾病的免疫球蛋白。
⒊浓缩凝血因子 抗血友病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 Ⅷ、Ⅺ因子及Ⅷ复合物、抗凝血酶Ⅲ和纤维蛋白原制剂。 用于血友病及各种凝血因子缺乏。
第五节 蛋白,可代替血浆扩充血 容量。能长时间在循环中保持适当浓度,不体内蓄积,不 导致红细胞聚集、凝血障碍及切口出血等不良反应。
输血
输血为一替代性治疗,可以补充血 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力、 提高血浆蛋白,增进凝血功能。
第一节 输血的适应症、输血技 术和注意事项
㈠适应症 ⒈大量失血失 失血<10%可自体代偿,10-20%可根
据症状的严重度和血红蛋白及HCT的变化选择方案。< 30%以下不输全血,> 30%输全血与CRBC各半。> 50 %输大量库血要注意白蛋白、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的补给。 ⒉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慢性失血、红细胞破坏及白蛋白合 成不足。术前输CRBC、补充血浆或白蛋白可纠正贫血及 低蛋血症。 ⒊重症感染 适用于全身严重感染。输浓缩粒细胞。 ⒋凝血异常 根据凝血异常的原因补充相关的血液成分。

外科学第七章 输血

外科学第七章 输血

4.治疗
⑴立即终止输血; ⑵将血袋内血液离心,取血浆底层和细胞层分别进行细菌 染色和培养 ③抗感染、抗休克治疗——同感染性休克;
32
第三节
输血的并发症及防治
(五)循环超负荷
33
第二节
输血的并发症及防治
(六)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
可能是供血者血浆中存在白细胞凝集素或HLA特异抗体所致。
34
第二节
输血的并发症及防治
⑶受者免疫功能低下,体内IgA低或缺乏,对输入的IgA反 应; 本质是对输入体内的蛋白质类物质过敏。 27
第三节
输血的并发症及防治
(二)过敏反应
3.预防 ⑴过敏史者—输血前30min使用抗过敏药和激素; ⑵ IgA水平低下或体内含有抗IgA抗体者不接受含有IgA的 血制品,使用洗涤红细胞; ⑶ 不接受有过敏史者献血;⑷ 献血前4 h禁食(困难);
可以输送不同的物质,也可以将有毒物质输送到解毒 器官。
③营养供给:组织蛋白和血浆蛋白可互相转化,在氮代
谢障碍时,白蛋白可作为氮源为组)输血方法
输血的适应症及方法
1.途径:常用静脉,少用动脉。
2.速度:①一般成人5ml/min,老年人或心脏病人约1ml/min,
小 儿10滴/分(15 -20滴/ml); ②大出血时参照血压、中心静脉压,每小时尿量等视情况调节。 最快速度可达1.5ml/kg.min( 90ml/kg.h )以上。(100-200)/min
附件
急性贫血—英国血液学标准委员会
必须认真区别低血容量和贫血的差异!
①年轻健康者,失血量30-40%,仅补充晶体液未出现任 何不良结果;
②志愿者和患者等容性急性血液稀释Hb50g/L,未出现氧 合不足现象; ③冠状动脉搭桥术, Hb80g/L与Hb90g/L比较,两者都安 全; ④对于重症患者, Hb100g/L与Hb70g/L作为输血阈值比 较,两者也同样安全,或后者甚至更好。

医学课件外科学总论04输血

医学课件外科学总论04输血

(二)创伤.感染后的代谢变化 1.神经.内分泌反应 2.机体代谢变化
肠外营养
适应症: 1.营养不良者的术前应用2.消化道瘘3.急 性坏死性胰腺炎4.短肠综合征5.严重感染 及败血症6.大面积烧伤7.肝肾衰竭8.肠道 炎性疾病9.恶性肿瘤
(一)肠外营养制剂 1.葡萄糖 是肠外营养主要能源物质 2.脂肪乳剂 是PN的重要物质,有LCT 和MCT。LCT包含人体必需脂肪酸。 3.复方氨基酸溶液 4.电解质 5.维生素 6.微量元素 7.生长激素
(三)营养状态的评定
1.人体测量 a.体重 b.三头肌皮皱 c.上臂周 径测量
2.三甲基组氨酸测定 反映机体蛋白质分 解量
3.内脏蛋白测定 4.淋巴细胞计数 反映机体免疫状况 5.氮平衡试验
饥饿 创伤后的代谢变化变化
(一)饥饿时的代谢变化 减少活动.降低基础代谢率—维持生存 1.内分泌及代谢变化 a.血糖下降 –胰岛素 分泌减少等b.氨基酸自肌肉动员 肝糖异 生增加c.脂肪水解增加 减少糖异生 减少 蛋白分解—自身保护 2.机体组成的改变 水分丢失 脂肪水解 蛋 白分解 组织器官功能下降
(二)全营养混合有液 (三)肠外营养的输入途径
1.周围静脉 2.中心静脉
(四)肠外营养的并发症
1.技术性并发症 2.代谢性并发症 a . 补充不够b.糖代谢紊乱c.肠外营养本身引起 3.感染性并发症
(五)肠外营养的监测
肠内营养
胃肠道功能正常或存在部分功能,首选 肠内营养。
1,符合生理 2,肝可发挥解毒作用 3,预防肠黏膜萎缩 4,无严重并发症
2.支链氨基酸 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缬 氨酸与芳香氨基酸竞争通过血脑屏障, 用于肝性脑病的治疗
3.谷氨酰胺 是小肠黏膜.淋巴细胞.胰腺腺 泡的主要能源物质,为合成代谢提供底 物,促进细胞增殖。减少可致小肠.胰腺

11外科学总论输血

11外科学总论输血
输血
第一节 输血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 输血(blood transfusion)在临床上是一种替 代性治疗,可以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强 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增进凝血功能。 输血观念,全血到成分输血,异体输血到自体 输血,补偿性输血到治疗性输血。
输血
输输 血血
无无菌菌术术
麻麻 醉醉
A
B
C
曾经促进外科发展的三大要素
男性:120-160g/L 儿童:110~160g/L
正常血 红蛋白

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输血指南
Hb>100g/L 不需要输血;
Hb<70g/L 可输入浓缩红细胞; Hb为70-100g/L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来决定是否输血。 对于可输可不输的患者尽量不输。
适应症
1 血容量大及大其量量他失失生血血命体征 2 血贫色贫血素血或与或低血低细蛋蛋胞白白压血血积症症 3 血小板重重症症感感染染 4 凝血功凝能凝血血异异常常
THANK YOU
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 增加携氧能力
输血的 作用
提高血浆蛋白 改善凝血功能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合理选用各种血液制品,有效防止可能出 现的并发症,对保证外科治疗的成功和节约血液资源十分重要。
适应症
1 血容量大及大其量量他失失生血血命体征 2 血贫色贫血素血或与或血低低细蛋蛋胞白白压血血积症症 3 血小板重重症症感感染染 4 凝血功凝能凝血血异异常常
血小板数减少 或功能异常 伴有出血倾向
>100x109/L,可以不输
50<109/L应考虑输 50 ~100×1,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新鲜冰冻血浆输注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病人

外科学第五章输血

外科学第五章输血

整理ppt
9
第三节 大量输血
定义:
大量输血(massive transfusion): 一 次 输 血 量 > 2000ml , 或 24h 内 输 血 量≥4000ml(60kg体重的全身血量)。
整理ppt
10
第三节 大量输血
并发症
低体温
血袋加温到32℃
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高钾血症:
RhD阴性母亲妊娠RhD阳性胎儿,母体 可产生RhD抗体,再次妊娠,胎儿可发 生HTR(死胎、流产、溶血病);
RhD阴性受血者只能输RhD阴性血液。
整理ppt
5
第二节 输血的适应证、途径、 速度和注意事项
适应证
纠正失血
Hb<100g/L,Hct<30%,不输全血; 失血量>50%,输库血( >2周)需补充白蛋白、
动脉:心血管手术 胫骨:小儿
整理ppt
7
第二节 输血的适应证、途径、 速度和注意事项
途径和速度
速度
成人:5ml/min 老年、心衰:1ml/min 小儿:10滴/min 一般:1-2ml/min
单次输血时间和总量控制
一次输血<4小时 一次输血<400ml
整理ppt
8
第二节 输血的适应证、途径、 速度和注意事项
发生在输血即刻或结束时,症状为局部或全身 性瘙痒或荨麻疹,支气管痉挛水肿,休克死亡, 不发热。
原因
过敏体质 多次输血产生抗体 免疫低下对IgA过敏
防治
过敏史者使用抗过敏药, IgA低下者输注洗涤 红细胞。出现过敏反应抗过敏治疗,停止输血, 肾上腺素,皮质激素
整理ppt
17
细菌污染反应
输血速度>(100-150)ml/min; 持续性组织低灌注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急性肾功能衰竭

执业医师外科学输血

执业医师外科学输血

第九章输血输血(blood transfusion)及输注血制品可治疗许多急、慢性疾病,在外科领域的应用更是广泛。

但输血也可带来一些不良反应甚至严重并发症,因此,如何减少术中出血,尽可能地减少输血,节约用血,使输血工作由粗放型转化为安全节约型,是当今医学发展的要求。

第一节输血的适应证与方法(一)适应证1.大量失血主要是补充血容量,用于治疗因手术、严重创伤、烧伤或其它各种原因所致的低血容量休克。

其主要适应证为:①血红蛋白(Hb)<80g/L或急性失血病人具有以下2项或以上者:急性失血>15%血容量,舒张压<60mmHg,与基础血压比较收缩压下降:>30mmHg,心率>100次/分,少尿或无尿,精神状态改变。

②失血或预计有较多失血的冠心病或肺功能不全病人,Hb<100g/L。

2.纠正贫血贫血的治疗原则应首先消除病因。

慢性贫血病人可通过血浆容量扩大、心输出量增加、红细胞2,3-DPG含量升高使氧离曲线右移及组织氧利用率提高等途径以满足机体的正常氧需求,故即使Hb低至70~80g/L,病人仍能较好耐受贫血。

慢性贫血的主要适应证为有症状的贫血病人具有以下之一者:①心率>100次/分;②精神状态改变;③具有心肌缺血包括心绞痛的证据;④轻微活动即感气短或眩晕;⑤直立位低血压。

对需择期手术的慢性贫血病人,由于贫血时心率加快,搏出量增加等可加重心肌的负荷,加之慢性贫血病人原有的慢性疾病,会增加麻醉和手术的危险性,故一般应将Hb维持在100g/L水平。

为了减轻输血对心血管系统的负荷和多次输血引起的输血反应,如术前准备时间充足(10~l4天),可通过肠内肠外营养并辅以应用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治疗,如术前准备时间较短,可采用少量多次输血加以纠正,每天输注不超过1个单位的浓缩红细胞,使机体有充足的时间排出多余的血容量。

3.凝血异常输入新鲜全血或新鲜冰冻血浆以预防和治疗因凝血障碍所致的出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iving only essential/desired ponent
• 节约血源(Saving blood source) • 安全输血(Making blood transfusion safer) • 易于保存( Shortage of greater shelf life blood ) • 忽视配型(Infusing regardless of ABO type in some blood
INDICATIONS OF BLOOD TRANSFUSION
输血指证
• 大量失血 (Massive blood loss) • 贫血 (Anemia) • 低蛋白血症 (Hypoalbuminemia) • 严重感染 (Overwhelming infection) • 凝血因子缺乏 (Clotting factors deficiency)
发热反应
FEBRILE REACTION
•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上的抗原
(Caused by antigens on RBCs, WBCs, PLTs)
• 多发生在输血开始时
(Occurred in the beginning of transfusion)
• 一般无需停止输血
(Unnecessary to stop transfusion unless not respond to treatment or not be identified)
• 血浆并非是扩容剂
(Albumin or hetastarch is equally effective volume expander but safer than Plasma)
• 红细胞/血浆=5/2
(Matching 2 U FFP after using 5 U RBCs)
血浆
PLASMA
冷沉淀 (Cryoprecipitate)
• 血友病甲、血管性血友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 补充凝血因子
(Coagulation factor deficiencies)
• 每毫升提高1%凝血因子
(1 ml increases 1% clotting factors)
• 尽快应用
(Being used as soon as possible)
Platelets
规格 20~25ml( PLTs = 2×1010 )
200ml全血中全部血小板
适应症
• 血小板减少(Thrombocytopenia)
< 50,000 • 血小板功能障碍 (Platelet dysfunction)
估计
• 输注1小时后每单位能升高5,000血小板
(Each unit increase 5,000 PLTs after 1 H)
• 瘙痒、荨麻疹、红斑、发热、支气管痉
(Itching, hives, flushing, fever, bronchospasm)
• 抗组氨药
(Treated with antihistamines)
• 洗涤红细胞
(Minimized by using washed RBCs)
HEMOLYTIC REACTIONS
发现ABO 血型(Discover)
交叉配型(Cross-matching)
Landsteiner (1900)
安全输血(safe transfusion)
抗凝剂的应用
(Anticoagulation)
枸橼酸盐(CPD)
Lewisohn (1915)
第一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 )
如何储存血液?
• 有症状的贫血和大量失血
(Symptomatic anemia & Massive blood loss)
• 输血指证(Transfusion trigger) HCT<30% ; HB<7~10g/dl
• 每单位红血球升高3%HCT或1g/dl
(1 Unit increases HCT 3% or HB 1g/dl)
血浆
PLASMA
新鲜液体血浆 (Fresh plasma) < 24H
• 补充凝血因子(含不稳定的V、VIII)
新鲜冰冻血浆 (Fresh frozen plasma, FFP) < 1Y
• 补充凝血因子(缺乏不稳定的V、VIII)
普通冰冻血浆 (Frozen plasma) > 1Y
• 补充凝血因子(稳定的II、VII、IX、X)和血浆蛋白
• 交叉配对(Cross-matching) • 抗凝(Anticoagulation) • 塑料袋(Plastic storage container) • 分离置换法(Apheresis)
外科输血
SURGICAL BLOOD TRANSFUSION
1. 历史(History) 2. 成分输血(Components) 3. 输血指证和原则(Indication & Principle) 4. 输血并发症(Complication) 5. 自体输血(Autologous Transfusion)
血浆
• 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 FFP) • 冷沉淀(Cryoprecipitate)
血浆蛋白
• 白蛋白(Albumin) • 凝血酶原复合物(PPSB) • 凝血因子
红细胞
RED BLOOD CELLS
• 增加携氧能力
(Providing oxygen-carrying capacity)
溶血反应
1. 最严重的输血反应(the most severe reaction) 2. 最主要原因是血型不配(major ABO incompatibility) 3. 发生在输血的早期(occur very early during the transfusion)
HEMOLYTIC REACTIONS -Conscious patient
血浆代用品—扩容剂
Plasma Substitutes--Volume Expander
右旋糖酐(Dextran) • 应用广泛(Most widely used) • 中等分子量(Middle MW=75,000) • 过量输注(>1500ml/24h)导致凝血障碍
(Massive transfusion could impair coagulation)
历史(HISTORY)
• Lower (1665) --狗-狗 • Jean (1667) --羊-人 • Philip (1825) --人-人 • Blundell (1828) - 首部输血法律文件 • Halsted (1890) - -血管手术促进外科输血的
发展
ABO血型(ABO Blood Type)
• 偶有过敏反应(Occasional ALLERGIC reaction) 羟乙基淀粉(Hydroxyethyl, HES) • 结构稳定(More stable) • 含电解质(Containing essential electrolytes) • 无过敏反应(No allergic reaction)
Principles of Blood Transfusion
输血原则
• 交叉配血须在输血前3天,除紧急输血外必须作ABO+Rh 交叉配血;交叉配血不合、输血史、妊娠史、短期内需 接收多次输血者还须作抗体筛选试验
• 配血尽快输用;避免震荡 • 不在血制品中添加任何药物;稀释或冲洗用生理盐水 • 输血先快后慢,一般速度5~10ml/min,老人/心脏病人
浓缩白细胞悬液
Granulocytes
规格:1×1010/袋 作用: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
适应症:
• 中性粒细胞减少<500 (Profoundly granulocytopenia ) • 严重细菌感染且抗菌素48小时无效 ( Serious infection not responsive to antibiotic therapy)
全血
WHOLE BLOOD
• 急性大量失血是输全血惟一的指证
(acute massive blood loss is the ONLY indication)
• 除成本和感染风险相对较低外,输注全血一无是处
(No advantage except less expensive and half infectious risk)
外科输血
SURGICAL BLOOD TRANSFUSION
1. 历史(History) 2. 成分输血(Components) 3. 输血指证和原则(Indication & Principle) 4. 输血并发症(Complication) 5. 自体输血(Autologous Transfusion)
红细胞
RED BLOOD CELLS
• 规格:110~120ml HCT=70~80%
• 成份:200ml中所有的红细胞 30ml血浆 8~10ml抗凝剂
• 保存:Shelf life =42 d (1~6 ℃)
• 浓缩红细胞
• 少白细胞红细胞 • 红细胞悬液 • 洗涤红细胞 • 冰冻红细胞
血小板
溶血反应-清醒患者
• 头痛、背痛、胸痛、注射部位痛(Pain -head, back, chest, infused site) • 红斑、荨麻疹、瘙痒(Redness, Hives, Itching) • 注射部位渗血(Oozing from intravenous sites) • 呼吸急促(Tightness & Shortness of breath) • 发热、寒战(Fever & Chill) • 濒死感(A feeling of Doom) • 低血压(Hypotension) • 血尿和少尿(Hematuria & Oliguria) • 黄疸(Jaundi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