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合集下载

2024年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024年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024年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具体章节内容如下:1. 第一单元:《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2. 第二单元:《搭石》3. 第三单元:《不懂就要问》4. 第四单元:《古诗三首》5. 第五单元:《钓鱼》6. 第六单元:《狼牙山五壮士》7. 第七单元:《黄果树瀑布》8. 第八单元:《我的舞台》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字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字词的掌握,写作技巧的运用。

2. 教学重点:朗读、理解、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第一单元:以秋天的夜晚为背景,让学生描述自己在这个场景中的感受。

2)第三单元:提问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会怎么办,引出课文主题。

2. 课文学习: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1)第一单元:解析诗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第三单元:通过课文实例,教育学生勇于提问,敢于探索。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置相关问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设置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文,标注重点词语。

2. 根据课文内容,提炼出关键信息,用思维导图形式呈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以“我的舞台”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提高文学素养。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补充说明:1. 在课文内容深入理解方面,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情感和结构,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手法。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

目录
第一单元单元说明.................................................... 4 1 白鹭..............................................................6 2 落花生...........................................................12 3 桂花雨...........................................................18 4 珍珠鸟...........................................................23 口语交际 制定班级公约.............................................. 25 习作 我的心爱之物..................................................28 语文园地一......................................................... 31 第二单元单元说明................................................... 35 5 搭石.............................................................37 6 将相和...........................................................42 7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快...............................................47 8 冀中地道战.......................................................57 习作 “漫画”老师.................................................. 68 语文园地八......................................................... 71 第三单元大单元说明................................................. 76 9 猎人海力布.......................................................78 10 牛郎织女(一)..................................................86 11 牛郎织女(二)..................................................94 口语交际 讲民间故事............................................... 100 习作 习作故事.....................................................102 语文园地三........................................................ 105 第四单元单元说明.................................................. 112 12 古诗三首.......................................................114 13 少年中国说.....................................................125 14 圆明园的毁灭...................................................134 15 小岛...........................................................144 习作 二十年后的家乡...............................................149 语文园地四........................................................ 153 第五单元单元说明.................................................. 157 16 太阳...........................................................158 17 松鼠...........................................................166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174 习作例文.......................................................... 177 习作 介绍一种事物.................................................181 第六单元单元说明.................................................. 184 18 慈母情深.......................................................186

2024年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024年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024年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第14课,包括《窃读记》、《落花生》、《桂花雨》、《钓鱼记》。

2. 第二单元:第58课,包括《搭石》、《将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快》、《冀中地道战》。

3. 第三单元:第912课,包括《猎人海里布》、《牛郎织女》、《示儿》、《少年中国说》。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短语、句子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重点:词汇、短语、句子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第一单元:以“偷书”为话题,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否有过类似经历,引出《窃读记》。

2)第二单元:以“团结合作”为话题,让学生举例说明身边的团结合作现象,引出《搭石》。

3)第三单元:以“民间传说”为话题,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民间传说,引出《牛郎织女》。

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短语、句子结构。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随堂练习: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例题讲解:针对重难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包括课文、生词、短语、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团结合作”的作文。

3)搜集其他民间传说,与同学分享。

2. 答案:1)略。

2)略。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本册教材中的重点字词、句子和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句子解析、课文理解、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字词学习、阅读理解、写作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内容:详细讲解每个章节的字词、句子、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和分析。

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字词、句子、课文一目了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并默写每个章节的重点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3)仿写一个段落,运用所学写作技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规划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和深度6. 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有效性一、教学内容的详细规划教学内容应涵盖每章节的核心知识点,包括字词、句子、课文理解和文学鉴赏。

需详细规划每个知识点的教学步骤,如生词的预习、句型的操练、课文的分析等,确保教学内容系统化、层次化。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例如:1. 掌握每个章节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 能够分析并理解课文中的关键句子,提取主要信息。

3. 通过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写作能力。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5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设计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5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设计

默默低头工作的身影;多少次在人流穿梭的街巷里,看到他们脍上的汗水和着灰尘流淌,那么闪烁晶莹。

寒风里,马路上最早出现的是他们的身影,当人们还在温暖的梦乡里甜蜜酣睡,他们已经用勤劳开启了城市的黎明。

他们干着平凡的事情,却成就了城市的不平凡。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进行拓展思考,练习表达,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课堂小结1.学生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1.白鹭肖像画适宜清田独钓和谐精巧的诗清晨望哨悠然黄昏低飞清澄教学反思:因为学生生活经验有限或者生活地域不同,对白鹭缺少直接的接触和直观的感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是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白鹭优美的外形及其生活画面的图片展示,配以舒缓的音乐,给学生以丰富的视听体验,使学生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

二是以读为主,以读为本。

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白鹭色彩搭配和谐、身段大小适宜的形美和诗中有画、韵味无穷的意美。

三是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教师引导学生从四个画面人手,让学生在读中品味白鹭的精巧如诗,给予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受可言,再加上多媒体课件的恰当运用,让学生在开放自由的对话平台中孕育出独特的感悟和想象。

教师的阅读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阅读体验到了读书的快乐,感受到了白鹭的美,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了收获。

2.落花生教学目标:1.会认“亩、吩、榨、便、榴、矮”6个生字,会写“亩、播、浇、吩、咐、亭、榨、慕、矮”9个生字,能正确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贝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

体会课文详略安排的好处。

4.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并能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最新2020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全册)

最新2020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全册)

2020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49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21人。

其中新生10个人。

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

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家长又疏于督促,还需要老师加强辅导。

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还需要老师好好引导教育。

二、本册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但专题的角度、内容更加灵活多样。

有的专题是从思想的角度提出,注重引导学生对祖国大自然的关爱,如,激发对花鸟的热爱,热爱祖国,四时景物的动静态美;有的专题是从态度的角度提出的,如,我爱阅读,书山有路勤为径,这组教材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还有的专题是从文体的角度提出的,如,学习说明性文章,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学习一些基本的文明方法。

有的专题虽然在前几册有类似的单元出现,如“父母之爱”,但本册教材在内涵上更加深化,不但表现亲子之间的浓浓深情,而且着眼于孩子的全面成长,表明严格要求、鼓励自立也是父母之爱。

不公如此,本册内容还加大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选录,如学习民间故事等。

三、全册教学目标:1、认字200个,会写220个,结合“写好字,做好人”师生同练字活动,搞好书法教育,抓好写字教学。

写规范字,要求学生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的速度。

2、会使用字典、词典学词,加强词语的理解、辨析、积累、运用。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3、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具体明确、通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4、读经典书,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提高文学素养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全册)1000字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编写人:XXX一、教学目标1.语言目标:(1)能读通本册课文,理解文章大意,抓住中心内容;(2)能读准字音,能准确书写所有生字词;(3)能正确选用词语并准确地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3)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教学重点1、故事阅读能力的培养2、书写观察和练习三、教学难点1、准确快速地书写生字词;2、故事的阅读理解。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论语题材阅读第一节|人生的四季(一)教学目标:1、知道人生有四季,了解生命的脉动,认识时间的逝去和变化;2、理解生命的智慧和情感,懂得珍惜时间,尊重人生价值。

(情感目标)教学重点:故事阅读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故事的阅读理解。

教学过程:Step 1 自由阅读让学生先自由阅读本单元语文篇目,初步感知人生的四季,引导学生想一想什么是季节,什么是人生的四季。

Step 2 感性认识1、学生围绕“春”展开谈论,感性认识人生的四季,补充教师所讲内容,了解生命的脉动——春天的意义、春天的许多有意思的事情和人们在春天中表现的幸福;2、收集一些春天的标志、代表和符号,让学生进行认知、解读和解释。

Step 3 理性认识1、教师通过讲解、故事、图表等方式,让学生知晓人生有四季,了解时间的逝去和变化。

2、教师教授“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奇门遁甲, Yin阳五行。

天之在我,身之在彼,知我者师,不知我者君。

”这是孔子的一句话,教师简单解释一下“孔子”的意思,并与学生对话切磋,让学生来了解孔子的思想。

Step 4 故事阅读教师带领学生读过“寒冬到了,四楼的阳台上,长长的冰锥喜力地挂起来……”这一段文字后,与学生一起探究本文语言及文化特点和表达方式,展开讨论,创设语言环境,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部编版(10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部编版(10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部编版(10篇)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部编版【篇1】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出8个生字、2.动情地读课文,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对白鹅的爱。

3.学习把握文字特点的方法,体会文字的准确、生动、幽默。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那些看似贬义词中体会对鹅的喜爱。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1、引领全体同学背诵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教师再次背诵,叫孩子闭上眼睛想象鹅的样子,孩子脑海中形成鹅的画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一次,然后教师利用生字卡,指导大家认读8生字,并在课文里找出相关的词语。

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生字的学习情况。

(用听写、互相读的方式等)注意多音字和易读错的字。

3、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学生读准确、读流利。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1.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并提问。

2、教师将问题进行梳理,选取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比如:第2段“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在全文中作用?课文中的白鹅有哪些特点,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

3、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讨论一下这些问题(课文第2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课文主要从叫声、步态、吃相等3个方面来描写鹅“高傲”这个特点。

)第四,老师做简要总结,布置作业抄单词。

第二课时一、抓傲理脉络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觉得这是什么白鹅?(丰子恺写的鹅的课件图片)2.文中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白鹅傲慢的特点?(给我看看那句话:多么傲慢的动物!)3、个性化朗读这一句子,齐读这句话。

(这一设计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书,倡导个性化朗读,读这一句话时,可强调读出“好一个”,也可强调读出“高傲”这个词,虽是不同的读法但都能体现出鹅的高傲。

)4、从几方面来描写这只鹅的高傲?(师板书:叫声步态吃相)二、挖傲品词语(学习第一部分:叫声)1、课件出示,听听狗的叫声,理解“狂吠”,听听鹅的叫声,对比狗的叫声,理解“不亚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第1课《白鹭》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白鹭》选自《郭沫若文集·丁东草》。

1942年10月,郭沫若先生以《丁东草三章》为题一气呵成写完了《丁东》、《白鹭》、《石榴》三篇咏物散文。

《白鹭》为整组文章的第二篇,作者以生动的笔调,清新的语言再现了白鹭的精巧和韵致。

通读全文,既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又可以体悟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一种诗意追求。

诚如作者郭沫若所写“白鹭是一首诗”: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觅食的独特、栖息的悠然、飞行的幽雅等等无不充满韵味,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

教学本文时,宜采用读,细读、精读、品读、赏读,要读出形——白鹭的大小适宜、色彩和谐,读出意——文中有画,画中有诗,读出情——以心格物,融通自然,读出味——白鹭鸟的无穷韵味,诗意美好追求的韵味无穷。

【设想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要让学生借助阅读实践,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受到文本的情感熏陶,从而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并真正培养语文能力,形成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意思。

2、体会语言凝练,含义隽永,讲究形象性和意境美的特点。

3、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1、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诗”的意思。

2、理解把握主题。

3、梳理写作线索。

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张志和在《渔歌子》中描写了白鹭:“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同学们也一定记得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白鹭在诗人的笔下尽展优美的姿态。

确实,白鹭是很美的,美得象一首诗。

因此郭沫若写了一篇散文来赞美它。

二、作者简介:郭沫若: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四川乐山人。

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

生平著述很多,诗集《女神》,历史剧作《蔡文姬》、《屈原》等,现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三、课文朗读1、学习生字隽永juàn 绮丽qǐ睿智ruì蓑毛suō喙huì铿锵kēng qiāng 鸿鹄hóng hú寥廓liáo ku ò黛色dài 嵌入qiàn 嗜好shì淳厚chún 恬淡tián 清澄chéng2、配乐朗读(古筝:高山流水)四、赏析课文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起句用一个比喻从总体上赞美白鹭。

比喻新奇、贴切。

精巧:精致、小巧、美妙。

诗:富有韵味、极耐品味。

2、白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作者如何评价?学生讨论,师生总结: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

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3、白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作者如何评价?学生讨论,师生总结: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

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肥,减之一分则太瘦;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静态美色素美: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身段美:身段的大小流线型结构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4、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白鹭:适宜,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常见白鹤:太大,生硬朱鹭、苍鹭:大了一些,太不寻常5、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学习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总结: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

要善于从自然中发现美。

本文是一曲自然美的赞歌。

6、白鹭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文章展现了白鹭哪些动态美?结合课文学习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图画之美:白鹭钓鱼图作者联想丰富,用拟人的手法将捕鱼的白鹭想象成在钓鱼,以比喻的方法把整个清水田想象成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生动地描绘出白鹭在清水田里觅食时的迷人景象,韵味十足。

悠然之美:白鹭了望图画面富有诗意:孤独、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不大安稳、却很悠然、一种嗜好。

白鹭孤独站立在小树绝顶悠然自得的独特的美。

清澄之美:白鹭低飞图白鹭低飞给人以美的享受,带来无穷乐趣。

含蓄之美:白鹭无声图美在无声,美在自然,美在含蓄,美在骨子里。

7、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实在是:由衷的赞叹。

韵在骨子里:强调含蓄之美散文诗:内涵更丰富、表现力更强。

总结全文,呼应开头8、课文小结:○1郭沫若先生的小品文清纯自然,别有情趣,《白鹭》更是其中的精品。

这是一曲自然美的赞歌。

作者长于形象和色彩刻画,比喻新奇贴切,意境清丽悠远,富有浓浓的诗情画意。

○2晓雪的评论文章从哪些方面谈《白鹭》?学习小组讨论散文的多样性和随意性;写作特点;引用文字说明阅读时要注重阅读感受。

9、作业:10、搜集描写白鹭的诗词。

11、仿照《白鹭》写一篇关于动物的小散文。

板书设计精巧的诗韵味无第2课《落花生》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会读“播种、吩咐、便宜、石榴、茅亭、榨油”等词语,理解“居然”的意思。

2.能有感情朗读课文,重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和全家人议论花生的相关段落。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体会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的用意,初步体会“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5.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体会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的用意,初步体会“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教学难点】1.体会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的用意,初步体会“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或事物,让你感动的人或者物品,举一、二件和同学交流。

教师:教学仪器【设计思想】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提出的学习目标,经过三、四年级系统的阅读训练,学生现阶段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如有感情朗读、初步学会默读;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对课文中不理解地方提出疑问等等。

根据教材特点,本课在教学中除继续运用以上学习方法外,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理解程度的能力,以及联系上下文、生活经验去体会深刻句子的方法,并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质疑课题,引发学生思考1.猜谜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落”字故意写的比“花生”大)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课题书写的特点。

3.引导学生猜测为什么要这样写课题?(学生畅所欲言)预设1:学生可能会猜测:这个“落“字一定有它的含义。

预设2:这个“落”字可能说明了落花生的特点。

4.教师讲解花生结果的奥秘。

(花生的花呈黄色,花开败以后自然脱落,子房柄迅速伸长,钻入土中,子房在土中发育成果实,所以在植物学上,花生又叫做“落花生”。

一个“落”字,准确地概括了花生这种植物的生长特点。

)二、结合预习,学习生字、新词。

结合预习,考查学生朗读词语和课文的情况。

三、整体感知,初读课文1.学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2.学生交流各部分的小标题。

教师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3.默读课文,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交流:预设:有的学生概括为:这篇课文讲了作者家后园有半亩空地,一家人开辟出来种花生,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我们边吃花生边议花生。

父亲借花生教育我们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有的学生概括为:这篇课文重点写了过花生收获节时一家人谈论花生的好处,父亲借花生教育我们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引导学生比较、讨论,认识详略得当。

通过交流,学生明确:虽然种花生、收花生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但是作者用寥寥数语就一笔带过了,而是用了13个自然段来重点写议花生这一部分。

议花生这一部分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内容。

5.教师小结。

重点部分写得详细具体,次要内容写得简略。

这样安排就叫做有详有略,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呢?相信同学们学完课文后,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四、学习第一、二部分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1.指读。

2.教师相机指导:“种”是个多音字。

买种、播种的“种”都读三声。

生通过交流明确:播种“bō zhònɡ”是种植植物的全过程,包括买种啊,翻地啊,浇水啊,施肥啊,收割啊等等几个环节,而播种“bō zhǒnɡ”仅仅是种花生的一个环节,即播撒种子,根据这段话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在这里应该读“bō zhǒnɡ”。

3. 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4. 说说种植花生的过程。

5. 讨论“居然”的意思,体会花生收获后家人的惊喜之情。

当我们种花生的时候,就知道一定能收获花生吗?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学生联系上下文,相互补充、交流,明确从以下三方面可以看出作者和他的家人没有想到花生收获了。

理由1:因为没过几个月,竟然收获了。

这个时间比他们想的短。

理由2:因为它本身是亩荒田,开辟出来种花生,收获了。

理由3:这是他们姐弟几个第一次种花生,竟然收获了,意想不到。

6. 大家试试看,用“居然”说个句子。

7. 通过齐读方式指导学生带着收获之后的惊喜来读读这段话。

(二)学习第二部分:在第一自然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收获了新的知识。

回到课文,同样有收获的,便是作者许地山和他的家人。

当他们收获了花生后,母亲提议说要过一个——(收获节。

)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好不好?)既然是过收获节,我们的心情会是——(开心、高兴!)好,哪我们就满心欢喜地来读读第二自然段吧。

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练习生字词。

板书设计2.落花生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弄清作者对落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