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和训练二: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016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和训练二: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016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和训练二: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赵中2016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和训练 二 第 1页(共 8页) 第 2页 (共 8页)

2016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和训练二: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班级: 姓名: 编制:赵化中学 郑宗平

专题透析:

计算平面图形中的面积问题是中考中的常考题型,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其中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是这类问题的难点.不规则阴影部分常常由三角形、四边形、弓形和圆、圆弧等基本图形组合而成,考查内容涉及平移、旋转、相似、扇形面积等相关知识,还常与函数相结合.在解此类问题时,要注意观察和分析图形,会分析和组合图形,常常借助转化化归思想,将阴影部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的易求的图形求解.

典例精析:

例1.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BD AC 、

分别为2,以B 为圆心的弧与AD DC 、相切于

点E F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

A.

B.

C.π

D.π

分析:本题的阴影部分是不规则的,要直接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不现实,但我们发现阴影部分是菱形ABCD 减去扇形ABC 的面积;菱形ABCD 可根据题中条件直接求出,要求扇形扇形ABC 的面积关键是求出圆心角∠ABC 的度数和半径;连结BD BE 、交于点O ,所有这些问题均可以化归在Rt △AOB 或Rt △BOC 中利用三角函数和勾股定理来解决. 选D

师生互动练习:

1. 如图,Rt △ACB 中,C 90AC 15AB 17∠=== ,,;以点C 为

圆心的⊙C 与AB 相切于D ,与CA CB 、分别交于E F 、两点,则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2.如图的阴影部分是一商标图案(图中阴影部分),它以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为圆心,AB 为半径作

BD ,再以B 为圆心,BD 为半径作弧, 交BC 的延长线与E , BD,DE 和DE 就围成了这个图案,若正方形的边

长为4,则这个图案的面积为

A.π4

B.8

C.π3

D.π-38

3.如图,Rt △ABC 中,,C 90A 30∠=∠= ,点O 在斜边AB 上,半径 为2,⊙O 过点B 切AC 于D ,交BC 边于点E E ,则由线段CD EC 、及?DE

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4. 已知直角扇形AOB 的半径OA 2cm =,以OB 为直径在扇形内作半

圆⊙M ,过M 引MP ∥AO 交?AB 于P ,求?AB 与半圆弧及MP 围成的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例2.如图,⊙O 的圆心在定角()

0180αα∠<< 的角平分线上运动,且⊙O 与α∠的两边相切,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y 关于⊙O 的半径()x x 0>变化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

分析:连结OA OB OC 、、后,本题关键是抓住阴影部分的面积=四边形

ACOB 的面积-扇形BOC 的面积.设阴影部分的面积为y ,⊙O 的半径(

)x x 0>.

∵⊙O 切AM 于点B ,切AN

于点C , ∴OBA OCA 90,OB OC x,AB AC ∠=∠

==== ,

∴BOC 3609090180αα∠=---=- ;∵AO 平分MAN ∠,x

AB AC 1tan 2

α==,且图中阴

影部分的面积y =四边形ACOB 的面积-扇形BOC 的面积.

∴ ()22180x 1x 1180y 2x x 112360360tan tan 22αππαπαα

?

?

?--=??

?-=- ? ??

?

∵x 0> ,且()

0180αα∠<< 是定角

∴阴影部分的面积y 关于⊙O 的半径()x x 0>之间是二次函数关系. 故选C .

师生互动练习:

1.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E F G H 、、、分别为各边上的点,且AE BF CG ==

DH =;设小正方形EFGH 的面积为S ,AE 为x ,则S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 )

2.(201

3.临沂中考)如图,正方形ABCD 中,AB 8cm =,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点E F

、D A

M

B

O

F A A B

C

D

赵中2016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和训练 二 第 3页(共 8页) 第 4页 (共 8页)

分别从B C 、两点同时出发,以/1cm s 的速度沿BC CD 、运动,到点C D 、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 ,OEF V 的面积为

2S cm 与(

t s

( )

3.(201

4.菏泽中考)如图在Rt ABC V 中,AC BC 2==,正方形CDEF 的顶点D F 、分别是边AC BC 、的动点,C D 、

两点不重合.设CD 的长度为x ,ABC V 与正方形CDEF 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是 ( )

例3.如图,由7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正六边形组成的网格,正六边形 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每个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ABC

则△ABC 的面积为 . 分析:

延长AB ,然后作出过点C 与格点所在的水平直线,一定交于点E . 则图中的阴影部分 = △AEC 的面积

- △BEC 的面积. 由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根据正多边形形的性质,可以得出过正六边

形中心的对角线长为2CE 4=;若△AEC 和△BEC 都以CE 为求其面积的底边,则它们相应的高怎样化归在直角三角形中来求出呢? 解:(由同学们自我完成解答过程)

师生互动练习:

1.如图已知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图中阴影部分的 每个端点位置情况计算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 .

2.如图,已知下面三个图形中网格中的每个正方形的边长都设为1.(结果均保留π)

⑴.图①中的阴影图案是由两段以格点为圆心,分别以小正方形的边长和对角线长为半径的圆弧和网格的边围成.,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⑵.图②中的阴影图案是由三段以格点为圆心,半径分别为1和2的圆弧围成.图②中阴影部分

的面积是 ;

⑶.图③中在AB 的上方,分别以△ABC 的三边为直径作三个半圆围成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 .

3.如图,已知网格是由多个小正方形组成,现在网格中有一个灰黑色的倾 斜“V ”字型,倾斜“V ”字的各端点的位置见图;若灰黑色部分的面积为

220cm ,则网格的总面积为 .

附专题总结:求含圆图形中不规则阴影部分面积的几个技巧

一.旋转、翻折为特殊图形:

图①的第一个图是直角扇形OAB 和直角扇形OCD 搭建的,其中OA=9,OB=4

,要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将△ODB 旋转至△OAC 来求扇环BDCA 的面积更简便(见

图①的第二个图).

图②的第一个图中是直角扇形OAB 和正方形OFED 以及矩形OACD ,其中OF=1,要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将半弓形ODB 沿正方形对角线

翻折至EFA 来求矩形ACEF 的面积更简便(见图②的

二.平移到特殊位置:

图①的第一个图大圆⊙O 的弦AB 长为32cm ,并与小圆⊙O ′相切,要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将

小圆⊙O ′向右平移至大圆⊙O 使圆心重合(见图①

的第二个图),这样来求圆环的面积更容易;

图②

三.补转化为一个整体:

如图第一个图是以等腰Rt △AOB 的直角顶点O 为圆心画出的直角扇形OAB 和以OA 、OB 为直径画出的两个半圆组成的图形,要求第一个图形阴影,可以按如图所示路径割补成一个弓形(见第二个图中的标示)更容易求出阴影图形的面积;如果OA=10,求出第一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

B ②①③C

图 ①C

D

O

D

B

图 ②

O 图 ②

赵中2016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和训练 二 第 5页(共 8页)

第 6页 (共 8页)

略解: S

阴影

=2B0A 11

S S AOB 10

1010255042

ππ-=??-??=- 扇形

点评:割补就是要就是要涉及求问的分散的、不规则的图形转化到一个“规则”的整体图形来解决. 割补法在很多涉及到几何图形的题中都有运用.

四.差法求叠合图中形的阴影

例1.图①是教材114页的第3题,可以用四个半圆的面积之和减去正方形 的面积得到阴影部分的面积;

例2.图②(自贡市中考题)△ABC 中,AB=BC=6,AC=10,分别以AB ,BC 为直 径作半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略解:△ABC 的底边AC

==

=2

ABC 1161

S 2S S 21592222

ππ?

???-=???-?=- ??? 影

点评:本题的图形结构可以看成是三个图形叠合在一起(两个半圆和一个等腰三角形端点相接的叠合),具有这种图形结构题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那么抽象艰深.比如:本题的阴影部分恰好是两个半圆和一个等腰三角形端点相接的叠合后,两个半圆覆盖等腰三角形后多出来的部分;那么下面的这个题就的计算也就不那么复杂了.举一反三,“难题”不难!

师生互动练习::见上学期《圆》单元训练和专题复习的相应部分.

迎考精炼:

1.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CD ⊥=

则S 阴影 = ( )A.π B.2π2

3

π2. 如图,⊙A 、⊙B 、⊙C 两两不相交,且半径均为0.5,则

图中的三个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 ( ) A.

12

π

B.

8

π

C.

6

π

D.

4

π

3.如图,⊙O 的外切正六边形ABCDEF 的边长为2,则图中的

( ) 2

π

23π C.2

π

D.23π

Rt △ABC 中,C 90,AC 8BC 4∠=== , ,分别以 AC BC 、为直径画半圆,则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 ( )

A.2016π-

B.1032π-

C.1016π-

D.20132π-

5. 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E 垂直于BE 于E ,且AE 3,BE 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16 B.18 C.19 D.21

6. 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30°到正方形 '''AB C D , 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 A.11 D.12

7.ABCD 沿对角线AC 平移,使A 点至AC 的中点A'处,得到正方

形''''A B C D ,新的正方形与原正方形的重叠部分(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

12 C.1 D. 14

8.将n 个边长都为4cm 的正方形按如图所示的方法摆放,点A 交点,则n 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的和为

A.21cm 4

B.2n 1cm 4-

C.()24n 1cm -

D.n

21cm 4?? ???

9. 两张宽均为5cm 的纸带相交成α角,则这两张带重叠部分(图中阴影)的面积为 ( )

A.()225cm sin α

B.()

225cm cos α C.()

250sin cm α D.()

225sin cm α

10. 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被一平行于BC 的矩形所截,线段AB 被截成相等的三部分,

则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BC 面积的 A.19 B.29 C.13 D.49

11.AB 是⊙O 的直径,以AB 为一边作等边△ABC ,交⊙O 于点E F 、,连结AF ,若AB 2=,

图 ①B

L

C 'C

赵中2016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和训练 二 第 7页(共 8页) 第 8页 (共 8页)

则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43π

B.23π-

3π-3π 12.如图。三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

1,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

(结果保留π)

13. 如图①,等边△ABD 和等边△CBD 的边长均为1,将△ABD 沿AC 方向平移得到△'''

A B D 的置,得到图 形②,则阴影部分的周长为 . 14.如图,△ABC 的边AB 3AC 2==,,Ⅰ、Ⅱ、Ⅲ分别表示以AB AC BC 、、为边的正方形,则图中三个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的最大值为 .

15.若图中正方形F 以上的正方形均是以直角三角形向外作的正方形: ①.若正方形A B C D 、、、的边长分别是a b c d 、、、,则正方形F 的面积如何用含a b c d 、、、的式子表示出来为 ;

②.如果正方形F 的边长16cm ,那么正方形A B C D 、、、的面积之和是 . 16.如图,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 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后得到的正方形EFCG 交AD 于点H ,S 四边形HFCD = .

17.如图, 已知AD DE EF 、、分别是ABC

、ABD 、AED 的中线,若2ABC 24cm S =

,则阴影部分DFE

的面积为 .

18.如图,在正方形ABCD 内有一折线,其中AE EF EF FC ⊥⊥、,并且AE 6=,EF 8=, AF 10=则正方形与其外接圆之间形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19.如图把⊙O 1向右平移8个单位长度得到⊙O 2,两圆相交于

A 、

B ,且O 1 A 、O 2 A 分别与⊙O 2、⊙O 1相切,切点均为A 点,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20.如图,矩形ABCD 中,B

C 4DC 2==,,以AB 为直径的半圆O 与DC 相切于点E ,则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结果保留π)

21.在Rt △ABC 中,A 90AB AC 2∠=== ,,以AB 为直径作圆交BC 于点D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22.如图,在△ABC 中,,AB 5cm AC 2cm ==,将△ABC 绕顶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至△

AB 扫过的区域(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2cm .

A 和半圆

B 均与y 轴相切于O ,其直径CD EF 、和x 轴垂直,以O 为顶点的两条

C E 、和点

D F 、,则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24.如图,抛物线21y x 2=-+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抛物线2y ,则抛物线2y 的顶点坐标为 ;阴影部分的面积S = .

25.如图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 中,B 45∠= , AE 为BC 高,将△ABE 沿AE AE 在直线翻折得△'AB E ,求△'AB E AECD 重叠(阴影)部分的面积. 26.如图,矩形OBCD 按如右图所示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 原点为O ),连结AC (点A C 、的坐标见图示)交OB 于点E ;求阴影 部分的四边形OECD 的面积?

27.如图,在△ABC 中,=90A ∠ , O 是BC 边上的一点,以O 心的半圆分别与AB AC 、边相切于点D E 、,连接OD ,已知. 求:⑴.tan C ∠.

⑵.求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

28.如图,⊙O 的直径AB 为10cm 1,弦AC 为6cm ,ACB ∠的平分线 交⊙O 于点D . ⑴.求弦CD 的长;

⑵.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9.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10为圆心的⊙P 与y 相切于原点O ,过点(),A 10-的直线AB 于⊙P 相切于点B .

⑴.求AB 的长; ⑵.求AB OA 、与 OB 围成的阴影部分面积(不取近似值); ⑶.求直线AB 上是否存在点M ,使OM PM +的值最小?

如果存在,请求出点M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①②

B

17题16题15题14题18题1

22题C 21题20题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训练 综合题型(无答案)

数学综合题 一、考点分析 从近几年的中考来看,综合问题往往涉及的知识几乎涵盖了初中阶段所有内容,综合不同领域的知识,有时还涉及不同学科。这类问题有代数综合题、几何综合题、代数几何综合题。题目从过去的论证转向发现,猜想和探索。综合问题是中考重点考查内容。主要是综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问题考查方式灵活、内容丰富、手段多样,解决此类问题往往要用到较多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要准确理解题意,综合应用题目中涉及的相关知识,应用恰当的数学方法。通过猜测、合理综合,实现问题的解决。 二、题型 类型一 代数综合题 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x (2k 3)x k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x 、2x . (1)求k 的取值范围; (2)试说明1x <0,2x <0; (3)若抛物线y=--++=22x (2k 3)x k 10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点B 到原点的距离分别为OA 、OB ,且OA+OB=2OA ·?OB-3,求k 的值。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 (1)由题意可知:△=[-(2k-3)]2-4(k 2+1)>0, 即-12k+5>0 ∴k <512 (2)∵ <>+=-??=?12212x x 2k 3x 0 x k 0 ∴ x 1<0,x 2<0。 (3)依题意,不妨设A (x 1,0),B (x 2,0). ∴ OA+OB=|x 1|+|x 2|=-(x 1+x 2)=-(2k-3), OA?OB=|-x 1||x 2 |=x 1x 2=k 2+1, ∵ OA+OB=2OA?OB -3, ∴ -(2k-3)=2(k 2+1)-3, 解得k 1=1,k 2=-2. ∵ k <512 ∴ k=-2. 类型二 几何综合题 如图,PQ 为圆O 的直径,点B 在线段PQ 的延长线上,OQ=QB=1,动点A 在圆O 的上半圆运动(含P 、Q 两点),以线段AB 为边向上作等边三角形ABC . (1)当线段AB 所在的直线与圆O 相切时,求△ABC 的面积(图1); (2)设∠AOB=α,当线段AB 、与圆O 只有一个公共点(即A 点)时,求α的范围(图2,直接写出答案);

2016中考数学: 几何与函数问题专题复习

2016中考数学专题讲座 几何与函数问题 【知识纵横】 客观世界中事物总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几何与函数问题就是从量和形的侧面去描述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性。函数与几何的综合题,对考查学生的双基和探索能力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几何图形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函数关系式,进一步研究几何的性质,沟通函数与几何的有机联系,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典型例题】 【例1】已知24AB AD ==,,90DAB ∠= ,AD BC ∥(如图).E 是射线BC 上的动点(点E 与点B 不重合),M 是线段DE 的中点. (1)设BE x =,ABM △的面积为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2)如果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与以线段DE 为直径的圆外切,求线段BE 的长; (3)联结BD ,交线段AM 于点N ,如果以A N 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ME △相似,求线段BE 的长. 【思路点拨】(1)取AB 中点H ,联结MH ;(2)先求出 DE; (3)分二种情况讨论。 【例2】(山东青岛)已知:如图(1),在Rt ACB △中,90C ∠= ,4cm AC =, 3cm BC =,点P 由B 出发沿BA 方向向点A 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 ;点Q 由A 出发沿AC 方向向点C 匀速运动,速度为2cm/s ;连接PQ .若设运动的时间为(s)t (02t <<), 解答下列问题: (1)当t 为何值时,PQ BC ∥? (2)设AQP △的面积为y (2 cm ),求y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线段PQ 恰好把Rt ACB △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分?若存在,求出此时t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如图(2),连接PC ,并把PQC △沿QC 翻折,得到四边形PQP C ',那么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四边形PQP C '为菱形?若存在,求出此时菱形的边长;若不存在,说明理 由. 图(1) B A D M E C B A D C 备用图 A A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题及答案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第一章 数与式 第一讲 实数 【基础知识回顾】 一、实数的分类: 1、按实数的定义分类: 实数 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数 2、按实数的正负分类: 实数 【名师提醒:1、正确理解实数的分类。如: 2 π 是 数,不是 数, 7 22 是 数,不是 数。2、0既不是 数,也不是 数,但它是自然数】 二、实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1、数轴:规定了 、 、 的直线叫做数轴, 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数轴的作用 有 、 、 等。 2、相反数:只有 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a 的相反数是 ,0的相反数是 ,a 、b 互为相反数? 3、倒数:实数a 的倒数是 , 没有倒数,a 、b 互为倒数? 4、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离开 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a = 因为绝对值表示的是距离,所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 数,我们学过的非负数有三个: 、 、 。 【名师提醒:a+b 的相反数是 ,a-b 的相反数是 ,0是唯一一个没有倒数的数,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 】 三、科学记数法、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1、科学记数法:把一个较大或较小的数写成 的形式叫做科学记数法。其中a 的取值范围是 。 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一般的,将一个数四舍五入后的到的数称为这个数的近似数,这时,从 数字起到近似数的最后一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正无理数 无理数 负分数 零 正整数 整数 有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 ? ????正数正无理数零 负有理数负数 (a >0) (a <0) 0 (a=0)

2016年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计划

2016年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计划 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就本学期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拟定本届初三毕业班的复习计划: 一、第一轮复习【3月末—4月中旬】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理解为主,做题为辅 (1)目的:必须做到 1、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牢记所有的基本概念(定义)、 公式、定理、推论(性质,法则)等。 2、以基本题型为纲,理解并掌握中学数学中的基本解题方法 例如: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整体法,待定系数法,构造法等。 3、无论是对典型题、基本题,还是对综合题,应该很清楚地知道 该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并能找到相应的解题方法。 (2)宗旨:知识系统化 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 ①数与代数 分为3个大单元: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 ②空间和图形

分为5个大单元:几何基本概念(线与角)与三角形,四边形,圆与视图,相似与解直角三角形,图形的变换。 ③统计与概率 分为2个大单元:统计与概率 2、第一轮复习应注意的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夯实基础 中考试题按难:中:易=1:2:7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的70%,因此必须对基础数学知识做到“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必须深钻教材,不能脱离课本 (3)掌握基础知识,一定要从理解角度出发 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要建立逻辑思维能力,基础知识只有理解透了,才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相对而言。 (4)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基础训练及答案

基础知识反馈卡·1.1 时间:1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4的倒数是( ) A .4 B .-4 C.14 D .-1 4 2.下面四个数中,负数是( ) A .-5 B .0 C .0.23 D .6 3.计算-(-5)的结果是( ) A .5 B .-5 C.15 D .-1 5 4.数轴上的点A 到原点的距离是3,则点A 表示的数为( ) A .3或-3 B .3 C .-3 D .6或-6 5.据科学家估计,地球年龄大约是4 600 000 000年,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4.6×108 B .46×108 C .4.6×109 D .0.46×1010 6.如果规定收入为正,支出为负.收入500元记作500元,那么支出237元应记作( ) A .-500元 B .-237元 C .237元 D .500元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7.计算(-3)2=________. 8.1 3 -=______;-14的相反数是______. 9.实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J1-1-1,则a ______b (填“<”、“>”或“=”). 图J1-1-1 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7.__________ 9.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14分) 10.计算:︱-2︱+(2+1)0--113?? ???.

时间:15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化简5(2x-3)+4(3-2x)结果为() A.2x-3 B.2x+9 C.8x-3 D.18x-3 2.衬衫每件的标价为150元,如果每件以8折(即按标价的80%)出售,那么这种衬衫每件的实际售价应为() A.30元B.60元C.120元D.150元 3.下列运算不正确的是() A.-(a-b)=-a+b B.a2·a3=a6 C.a2-2ab+b2=(a-b)2D.3a-2a=a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4.当a=2时,代数式3a-1的值是________. 5.“a的5倍与3的和”用代数式表示是____________. 6.当x=1时,代数式x+2的值是__________. 7.某班共有x个学生,其中女生人数占45%,用代数式表示该班的男生人数是________.8.图J1-2-1是一个简单的运算程序,若输入x的值为-2,则输出的数值为 ____________. 输入x―→x2―→+2―→输出 图J1-2-1 9.搭建如图J1-2-2(1)的单顶帐篷需要17根钢管,这样的帐篷按图J1-2-2(2)、(3)的方式串起来搭建,则串7顶这样的帐篷需要________根钢管. 图J1-2-2 答题卡 题号12 3 答案 4.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14分) 10.先化简下面代数式,再求值: (x+2)(x-2)+x(3-x),其中x=2+1.

2020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训练-相似

2020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训练——相似 A组 1.在比例尺为1:10 000的地图上,周长为20 cm的矩形区域的实际周长是 ________________m. 2.下列各组图形中,一定相似的是() A.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六边形 B.由三角形的中位线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 C.等腰梯形中位线所分成的两个等腰梯形 D.有一个角对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相似三角形一定全等 ②不相似的三角形一定不全等 ③全等的三角形不一定是相似三角形 ④全等的三角形一定是相似三角形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4.如图,直线l1,l2,l3,l4被直线l5,l6所截,AB:BC:CD=1:2:3,若FG=3,则线段 EF和GH的长度之和是________. 5.如图,在△ABC中,DE∥BC,,则△ADE边DE上的高与△ABC边BC 上的高的比值为_________.

6.如图,P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PB>PA),四边形AMNB、四边形PBFE都为 正方形,且面积分别为S1,S2.四边形APHM、四边形APEQ都为矩形,且面积分别为S3,S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7.如图,在△ABC中,DE∥BC,DF∥AC,EG∥AB,且AE:EC=3:2,若BC=10,则 FG的长为_________.

B组 1.如图,BC∥DE∥FG,图中有()对相似三角形. A.2 B.3 C.4 D.5 第1题图第2题图 2.如图,在△ABC中,已知DE∥BC,AD=3BD,S△ABC=48,则S△ADE的面积为() A.27 B.36 C.18 D.不确定 3.在Rt△ABC中,AC⊥BC,CD⊥AB于D,AC=4,BC=3,则BD的值为() A.B.C.D. 第3题图第4题图 4.四边形EFGH是△ABC内接正方形,BC=21 cm,高AD=15 cm,则内接正方形边长 EF=_________. 5.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F是BC延长线上一点,AF交BD于点O,与DC交 于点E,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____对.

(完整版)中考数学第25题专题复习训练(含答案).docx

第25 题 专题复习训练 ( 含答案) 1.已知△ ABC和△ 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CB=∠ADE=90°,点 F 为 BE的中点,连接 DF、CF。(1)如图 1,当点 D 在 AB上,点 E 在 AC中点,DE 2 ,求CF; (2)如图 2,在( 1)的条件下将△ ADE绕 A 点顺时针旋转45°时,线段 DF、CF有何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 3,在(1)的条件下将△ ADE绕 A 点顺时针旋转任意角度时,线段DF、CF又有何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2. 如图所示,△ ABC ,△ AD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CB= ∠AED=90°.F 为线段 BD 的中点.( 1) 如图 1,点 E 在 AB 上,点 D 与 C 重合, EF=2,求 AB 的长 . ( 2)如图 2,当 D、 A 、 C 在一条直线上时.线段EF 与 FC 有何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 3)如图③,连接EF、 FC,线段 EF 与 FC 又有何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 1,△ ACB 、△ AED 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ED= ∠ ACB=90 °,点 D 在 AB 上,连 CE,M 、N 分别为 BD 、 CE 的中点. (1)求证: MN ⊥CE; (2)如图 2 将△ AED 绕 A 点逆时针旋转 30°, CE 与 MN 有何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4. 已知,如图1,等腰直角△ ABC 中, E 为斜边 AB 上一点,过 E 点作 EF⊥ AB交 BC于点 F,连接 AF, G为 AF 的中点,连接EG, CG。 (1)如果 BE=2,∠ BAF=30°,求 EG, CG的长; (2)将图 1 中△ BEF 绕点 B 逆时针旋转 45°,得如图 2 所示,取 AF 的中点 G,连接 EG,CG。延长 CG 至 M ,使GM=GC ,连接 EM=EC ,求证:△ EM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将图 1 中△ BEF 绕点 B 旋转任意角度,得如图 3 所示,取 AF 的中点 G,再连接 EG, CG,问线段 EG 和 GC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M A A A G F G G E E F E B F C B C B C 图 1图 2图 3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压轴题 1、已知,在平行四边形OABC 中,OA=5,AB=4,∠OCA=90°,动点P 从O 点出发沿射线OA 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移动,同时动点Q 从A 点出发沿射线AB 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移动.设移动的时间为t 秒. (1)求直线AC 的解析式; (2)试求出当t 为何值时,△OAC 与△PAQ 相似; (3)若⊙P 的半径为 58,⊙Q 的半径为2 3 ;当⊙P 与对角线AC 相切时,判断⊙Q 与直线AC 、BC 的位置关系,并求出Q 点坐标。 解:(1)42033 y x =- + (2)①当0≤t≤2.5时,P 在OA 上,若∠OAQ=90°时, 故此时△OAC 与△PAQ 不可能相似. 当t>2.5时,①若∠APQ=90°,则△APQ ∽△OCA , ∵t>2.5,∴ 符合条件. ②若∠AQP=90°,则△APQ ∽△∠OAC , ∵t>2.5,∴ 符合条件.

综上可知,当时,△OAC 与△APQ 相似. (3)⊙Q 与直线AC 、BC 均相切,Q 点坐标为( 10 9 ,5 31) 。 2、如图,以矩形OABC 的顶点O 为原点,OA 所在的直线为x 轴,OC 所在的直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OA =3,OC =2,点E 是AB 的中点,在OA 上取一点D ,将△BDA 沿BD 翻折,使点A 落在BC 边上的点F 处. (1)直接写出点E 、F 的坐标; (2)设顶点为F 的抛物线交y 轴正半轴...于点P ,且以点E 、F 、P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x 轴、y 轴上是否分别存在点M 、N ,使得四边形MNFE 的周长最小?如果存在,求出周长的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31)E ,;(12)F ,. (2)在Rt EBF △中,90B ∠=, 2222125EF EB BF ∴=+=+=. 设点P 的坐标为(0)n ,,其中0n >, 顶点(1 2)F ,, ∴设抛物线解析式为2 (1)2(0)y a x a =-+≠. ①如图①,当EF PF =时,22 EF PF =,2 2 1(2)5n ∴+-=. 解得10n =(舍去);24n =.(04)P ∴,.24(01)2a ∴=-+.解得2a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1)2y x =-+ (第2题)

2016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安排

2016年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福星中心学校 二零一六年二月 2016年数学中考总复习安排 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就本学期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拟定本届初三毕业班的复习计划。 一、复习九年级下册学习内容【2月25—3月8日】 二、第一轮复习【3月9—4月中旬】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理解为主,做题为辅 (1)目的:过三关 ①过记忆关 必须做到: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牢记所有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定理,推论(性质,法则)等。 ②过基本方法关 需要做到:以基本题型为纲,理解并掌握中学数学中的基本解题方法,例 如: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整体法,待定系数法,构造法,反证法等。 ③过基本技能关 应该做到:无论是对典型题、基本题,还是对综合题,应该很清楚地知道 该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并能找到相应的解题方法。 (2)宗旨:知识系统化 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 ①数与代数 分为3个大单元: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 ②空间和图形 分为5个大单元:几何基本概念(线与角)与三角形,四边形,圆与视图,相似与解直角三角形,图形的变换。 ③统计与概率 分为2个大单元:统计与概率

(3)配套练习以《中考精英》为主,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应注意的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夯实基础 中考试题按难:中:易=1:2:7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的70%,因此必须对基础数学知识做到“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必须深钻教材,不能脱离课本 (3)掌握基础知识,一定要从理解角度出发 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要建立逻辑思维能力,基础知识只有理解透了,才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相对而言,“题海战术”在这个阶段是不适用的。 (5)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 二、第二轮复习【4月中旬—5月初】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侧重双基训练,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时间相对集中,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 (2)专题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取决于对教学大纲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有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3)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4)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在这里赶进度,是产生“糊涂阵”的主要原因。 三、第三轮复习【5月中旬-6月初】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训练精选试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训练精选试题及答案 目录 实数专题训练 (3) 实数专题训练答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代数式、整式及因式分解专题训练 (7) 代数式、整式及因式分解专题训练答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分式和二次根式专题训练. (11) 分式和二次根式专题训练答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次方程及方程组专题训练.. (15) 一次方程及方程组专题训练答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元二次方程及分式方程专题训练.. (19) 一元二次方程及分式方程专题训练答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专题训练 (23)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专题训练答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专题训练. (27) 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专题训练答案 (31) 二次函数及其应用专题训练 (32) 二次函数及其应用专题训练答案 (36) 立体图形的认识及角、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训练 (37) 立体图形的认识及角、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训练答案 (41) 三角形专题训练 (42) 三角形专题训练答案 (46) 多边形及四边形专题训练 (47)

多边形及四边形专题训练答案 (50) 圆及尺规作图专题训练 (51) 圆及尺规作图专题训练答案 (55) 轴对称专题训练 (56) 轴对称专题训练答案 (60) 平移与旋转专题训练 (61) 平移与旋转专题训练答案 (66) 相似图形专题训练 (67) 相似图形专题训练答案 (71) 图形与坐标专题训练 (72) 图形与坐标专题训练答案 (77) 图形与证明专题训练 (78) 图形与证明专题训练答案 (81) 概率专题训练 (82) 概率专题训练答案 (86) 统计专题训练 (87) 统计专题训练答案 (91)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基础知识回顾】 一、实数的分类: 1、按实数的定义分类: 实数 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数 2、按实数的正负分类: 实数 【名师提醒:1、正确理解实数的分类。如:2π是 数,不是 数,2 π 是 数,不是 数。 2、0既不是 数,也不是 数,但它是自然数】 二、实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1、数轴:规定了 、 、 的直线叫做数轴, 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数轴的作用有 、 、 等。 2、相反数:只有 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a 的相反数是 ,0的相反数是 ,a 、 b 互为相反数2π 3、倒数:实数a 的倒数是 , 没有倒数,a 、b 互为倒数2π 4、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离开 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2π = 因为绝对值表示的是距离,所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 数,我们学过的非负数有三个: 、 、 。 【名师提醒:a+b 的相反数是 ,a-b 的相反数是 ,0是唯一一个没有倒数的数,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 】 三、科学记数法、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1、科学记数法:把一个较大或较小的数写成 的形式叫做科学记数法。其中a 的取值范围是 。 无限不循环小数 (a >0) (a <0) 0 (a=0)

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一般的,将一个数四舍五入后的到的数称为这个数的近似数,这时,从 数字起到近似数的最后一位止,中间所有的数字都叫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名师提醒:1、科学记数法不仅可以表示较大的数,也可以表示较小的数,其中a 的取值范围一样,n 的取值不同,当表示较大数时,n 的值是原整数数位减一,表示较小的数时,n 是负整数,它的绝对值等于原数中左起第一个非零数字前零的个数(含整数数位上的零)。2、近似数3.05万是精确到 位,而不是百分位】 四、数的开方。 1、若x 2=a(a 0),则x 叫做a 的 ,记做±2π ,其中正数a 的 平方根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做 ,正数有 个平方根,它们互为 ,0的平方根是 ,负数 平方根。 2、若x 3=a,则x 叫做a 的 ,记做2π ,正数有一个 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 ,负数 立方根。 【名师提醒: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有 个,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有 ,立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有 。】 【重点考点例析】 考点一:无理数的识别。 例1 (2012?六盘水)实数2 π 中是无理数的个数有( )个. A . 1 B . 2 C . 3 D . 4 解:2π,所以数字2 π 中无理数的有:2π ,共3个. 故选C . 点评:此题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属于基础题,关键是掌握无理数的三种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限不循环小数,③含有π的数。 对应训练 1.(2012?盐城)下面四个实数中,是无理数的为( B ) A .0 B .2π C .﹣2 D . 2 π 考点二、实数的有关概念。 例2 (2012?乐山)如果规定收入为正,支出为负.收入500 元记作500元,那么支出237元应记作( ) A .﹣500元 B . ﹣237元 C . 237元 D . 500元 解:根据题意,支出237元应记作﹣237元. 故选B . 点评: 此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 例3 (2012?遵义)﹣(﹣2)的值是( ) A .﹣2 B . 2 C . ±2 D . 4 解:∵﹣(﹣2)是﹣2的相反数,﹣2<0,∴﹣(﹣2)=2. 故选B .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意义,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前面添上“﹣”号:一个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一个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0的相反数是0. 例4 (2012?扬州)﹣3的绝对值是( ) A .3 B . ﹣3 C . ﹣3 D . 2 π 解:﹣3的绝对值是3. 故选:A .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定义,规律总结: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2016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

2016年中考总复习 (初中数学) 衢江区峡川镇中心学校胡荣进

目录 第一章实数与代数式 1.1 有理数 (4) 1.2 实数 (6) 1.3 整式 (8) 1.4 因式分解 (10) 1.5 分式 (12) 1.6 二次根式 (14) ●单元综合评价 (16) 第二章方程与不等式 2.1 一次方程(组) (20) 2.2 分式方程 (23) 2.3 一元二次方程 (25) 2.4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8) 2.5 方程与不等式的应用 (30) ●单元综合评价 (33) 第三章函数 3.1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 (37) 3.2 一次函数 (39) 3.3 反比例函数………………………………………………………………………………3.4 二次函数………………………………………………………………………………… 3.5 函数的综合应用………………………………………………………………………… ●单元综合评价……………………………………………………………………………… 第四章图形的认识 4.1 简单空间图形的认识……………………………………………………………………4.2 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4.3 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4.4 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4.5 平行四边形………………………………………………………………………………4.6 矩形、菱形、正方形……………………………………………………………………

4.7 梯形……………………………………………………………………………………… ●单元综合评价………………………………………………………………………………第五章圆 5.1 圆的有关性质…………………………………………………………………………… 5.2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5.3 圆中的有关计算………………………………………………………………………… 5.4 几何作图………………………………………………………………………………… ●单元综合评价………………………………………………………………………………第六章图形的变换 6.1 图形的轴对称…………………………………………………………………………… 6.2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6.3 图形的相似……………………………………………………………………………… 6.4 图形与坐标……………………………………………………………………………… 6.5 锐角三角函数…………………………………………………………………………… 6.6 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 ●单元综合评价………………………………………………………………………………第七章统计与概率 7.1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7.2 数据的分析……………………………………………………………………………… 7.3 概率……………………………………………………………………………………… ●单元综合评价………………………………………………………………………………第八章拓展性专题 8.1 数感与符号感…………………………………………………………………………… 8.2 空间观念………………………………………………………………………………… 8.3 统计观念………………………………………………………………………………… 8.4 应用性问题……………………………………………………………………………… 8.5 推理与说理……………………………………………………………………………… 8.6 分类讨论问题…………………………………………………………………………… 8.7 方案设计问题…………………………………………………………………………… 8.8 探索性问题……………………………………………………………………………… 8.9 阅读理解问题……………………………………………………………………………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分式》专题训练

分式 A 级 基础题 1.(2017年重庆)若分式1x -3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3 B .x <3 C .x≠3 D.x =3 2.(2018年浙江温州)若分式x -2x +5 的值为0,则x 的值是( ) A .2 B .0 C .-2 D .-5 3.(2017年北京)如果a2+2a -1=0,那么代数式? ????a -4a ·a2a -2 的值是( ) A .-3 B .-1 C .1 D .3 4.(2018年湖北武汉)计算m m2-1-11-m2 的结果是________. 5.(2017年湖南怀化)计算:x2x -1-1x -1 =__________. 6.(2018年浙江宁波)要使分式1x -1 有意义,x 的取值应满足________. 7.已知c 4=b 5=a 6≠0,则b +c a 的值为________. 8.(2017年吉林)某学生化简分式 1x +1+2x2-1出现了错误,解答过程如下: 原式=1x +1x -1+2x +1x -1(第一步) = 1+2x +1x -1(第二步) =3x2-1 .(第三步) (1)该学生解答过程是从第________步开始出错的,其错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此题正确的解答过程. 9.(2018年湖北天门)化简:4a +4b 5ab ·15a2b a2-b2 .

10.(2018年山西)化简:x -2x -1·x2-1x2-4x +4-1x -2 . 11.(2018年四川泸州)化简:? ?? ??1+ 2a -1÷a2+2a +1a -1. 12.(2018年广西玉林)先化简,再求值:? ????a -2ab -b2a ÷a2-b2a ,其中a =1+2,b =1-2. B 级 中等题 13.在式子1-x x +2 中,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14.(2017年四川眉山)已知14m2+14n2=n -m -2,则1m -1n 的值等于( ) A .1 B .0 C .-1 D .-14 15.(2017年广西百色)已知a =b +2018,则代数式 2a -b ·a2-b2a2+2ab +b2÷1a2-b2 的值为________. 16.(2018年山东烟台)先化简,再求值:? ????1+x2+2x -2÷x +1x2-4x +4 ,其中x 满足x2-2x -5=0.

2016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折叠题(含答案)

2016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折叠题(含答案)

2016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折叠题 1.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是AD的中点,∠EBC的平分线交CD于点F,将△DEF沿EF 折叠,点D恰好落在BE上M点处,延长BC、EF交于点N.有下列四个结论:①DF=CF; ②BF⊥EN;③△BEN是等边三角形; ④S△BEF=3S△DEF.其中,将正确结论的序号全部选对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D=∠BCD=90°,DF=MF,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EMF=∠D=90°, 即FM⊥BE,CF⊥BC, ∵BF平分∠EBC, ∴CF=MF, ∴DF=CF;故①正确;

点评:此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2.如图,将矩形ABCD的一个角翻折,使得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G处,折痕为EF,若EB为∠AEG的平分线,EF和BC的延长线交于点H.下列结论中: ①∠BEF=90°;②DE=CH;③BE=EF; ④△BEG和△HEG的面积相等; ⑤若,则. 以上命题,正确的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解答:解:①由折叠的性质可知 ∠DEF=∠GEF,∵EB为∠AEG的平分线, ∴∠AEB=∠GEB,∵∠AED=180°, ∴∠BEF=90°,故正确; ②可证△EDF∽△HCF,DF>CF,故DE≠CH,故错误; ③只可证△EDF∽△BAE,无法证明BE=EF,故错误; ④可证△GEB,△GEH是等腰三角形,则G是BH边的中线,∴△BEG和△HEG的面积相等,故正确; ⑤过E点作EK⊥BC,垂足为K.设BK=x,AB=y,则有y2+(2y﹣2x)2=(2y﹣x)2,解得x 1=y(不合题意舍去),x2=y.则,故正确.故正确的有3个.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解答过程中涉及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属于综合性题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对应角、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z

1.如图,在Rt△ABC中,∠ACB = 90°,点D、点E、点F分别是AC,AB,BC边的中点,连接DE、EF,得到四边形EDCF,它的面积记作S;点D1、点E1、点F1分别是EF,EB,FB边的中点,连接D1E1、E1F1,得到四 边形E1D1F F 1,它的面积记作S 1,照此规律作下去,则Sn = . 2.如图,在斜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OAB中,作内接正方形A1B1C1D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OA1B1中,作内接正方形A2B2C2D2;在等腰直角三角形OA2B2中,作内接正方形A3B3C3D3;……;依次作下去,则第n个正方形A n B n C n D n 的边长是( )(A)(B)(C)(D) 3.如图,在直线l1⊥x轴于点(1,0),直线l2⊥x轴于点(2,0),直线l3⊥x轴于点 (n,0)……直线l n⊥x轴于点(n,0).函数y=x的图象与直线l1,l2,l3,……l n 分别交于点B1,B2,B3,……B n。如果△OA1B1的面积记为S1,四边形A1A2B2B1的 面积记作S2,四边形A2A3B3B2的面积记作S3,……四边形A n-1A n B n B n-1的面积记作 S n,那么S20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点A1、A2、A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轴上,点B1、B2、 B3、…在直线y= 3 3 x+1上,△OA1B1、△A1B2A2、△A2B3A3…均 为等边三角形,则A2014的横坐标 . 1 3 1 - n n 3 1 1 3 1 + n2 3 1 + n 1 x y O 1 3 4 5 2 2 3 5 4 y=x A2 A3 B3 B2 B1 S1 S2 S3 A1 y=2x (第3题) 1/ 2

2016年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计划

2016年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计划

2016年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计划 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就本学期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拟定本届初三毕业班的复习计划: 一、第一轮复习【3月末—4月中旬】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理解为主,做题为辅 (1)目的:必须做到 1、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牢记所有的基本概念(定义)、 公式、定理、推论(性质,法则)等。 2、以基本题型为纲,理解并掌握中学数学中的基本解题方法 例如: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整体法,待定系数法,构造法等。 3、无论是对典型题、基本题,还是对综合题,应该很清楚地知道 该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并能找到相应的解题方法。 (2)宗旨:知识系统化 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 ①数与代数 分为3个大单元: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 ②空间和图形

二、第二轮复习【4月中旬—5月初】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侧重双基训练,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时间相对集中,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2)专题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取决于对教学大纲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有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3)专题复习要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4)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

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训练(一)

、选择题(每小题 64的平方根是( A. 4 2. 3. 4. 5. 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题训练(一 考试时间: (实数) 120分钟满分150分 共 45 分) 3分, )° B. _4 C. 8 D. _8 估算56的值应在( A. C. 6.5?7.0之间 7.5?8.0之间 B. D. 7.0?7.5之间 8.0?8.5之间 若实数m 满足m - m = 0 ,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m > 0 B . m 0 C. m < 0 算术平方根比原数大的是( A.正实数 D . m :: 0 C.大于o 而小于1的数 D. 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组是( )° B.负实数 不存在 A. -2与 3 -8 B. -2与..荷 1 C. -2 与-1 2 D. -2与2 6.实数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 2 A. a : -a a a 2 2 的大小关系是( B. 2 -a : — :a a a 1 2 c. a a a a 7.下列各式的求值正确的是( D. A. 0.00001 -0.1 B. C . ,0.01 0.1 D. &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有 2 , 3 1000 , 二,-3.1416, 0.571 43 , |3 -计 ° ::a 2 :: a :: -a 、、0.01 = 0.1 - .0.0001 =0.01 1 ,、9 , 0.030 030 003 3 -1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9 .若-a 有意义,则a 是一个( ⑴(-a ) =a 2 (2) -a 2 =( -a )2 (3) (一 a ) a>0,b<0 ,且 |a|<|b| ,则 a+b 是( A. m w 4 B. m 15. 一个正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 的平方根( 2.4的平方根是 __________ , — 27的立方根是 _________ ° 1 1 3. 比较大小:—一 ——° 2 3 4. 近似数0.020精确到 ___________ 位,它有 _________ 个有效数字。 5. 用小数表示 3 X 10-2的结果为 __________ ° 1 2 6. 若实数 a 、b 满足 |a — 2| + ( b + ? ) = 0,贝U ab = _________ ° 7. 在数轴上表示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 3,则a — 3 = ________ 8. 数轴上点A 表示数—1 ,若 AB = 3 ,则点B 所表示的数为 A. 正数 B.负数 C. D.不确定 13.如果 a 的平方是正数,那么 a 是( A. 正数 B.负数 C. 不等于零 D.非负数 14.要使 3 (4 -m)3 =4-m , m 的取值为( A. a 2 B. a 2 2 C.二a 2 ■ 2 D.二 a ■ 2 二、填空题(每小题 3分,共45分) 1. — 2的倒数是 ,?一 3-2的绝对值是 A.正实数 B.负实数 C.非正实数 D. 非负实数 10.若3 a =1.38, 3 ab =13.8,则 b 等于( B. 1000 A. 1000000 11.若a 是有理数,则下列各式一定成立的有( C. 10 )° D. 10000 -a 3 |二 a 3 A. 1 B. 2 个 C. 3 D.4 12.已知 > 4 C. 0w m w 4 a ,那么与这个正偶数相邻的下一个正偶数 D. —切实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