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加餐进餐管理
有关幼儿园的膳食管理制度(3篇)

有关幼儿园的膳食管理制度一、成立膳食管理小组,每月定期开会,研究伙食问题,并做好记录。
二、伙食费专款专用,精打细逄算,计划开支,合理使用。
每月公布伙食帐目。
三、根据季节供应情况,每周制订适合幼儿年龄的带量食谱,二周不重复,每日公布。
四、配制食品原则是供给足量的各种营养素,并且新鲜、卫生、细软易消化。
粗细粮搭配,荤素搭配,甜咸搭配,于稀搭配。
五、工作人员伙食和幼儿伙食严格分开,不侵占幼儿伙食。
六、准确掌握幼儿出勤人数,做到按量供应主副食,不吃隔日剩菜饭。
七、按时开饭,幼儿进餐时间不少于三十分钟,保证幼儿吃饱。
八、保健人员每月计算幼儿的食量,进行营养分析。
有关幼儿园的膳食管理制度(2)幼儿园的膳食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幼儿的营养需求和健康成长而制定的规定和措施。
1. 营养搭配:幼儿园的膳食管理制度通常设定了每餐所需的主食、蔬菜、肉类或蛋类、奶制品和水果的搭配比例,以确保幼儿获得均衡的营养。
这些比例一般会根据幼儿的年龄、性别和生长发育需求进行调整。
2. 食物种类:幼儿园的膳食管理制度通常要求提供多样化的食物种类,包括不同种类的主食、蔬菜、水果、肉类或蛋类、奶制品等,以满足幼儿对不同营养物质的需求。
3. 食物质量和安全:幼儿园的膳食管理制度要求选用新鲜、优质的食材,并保证食物的质量和安全。
食材的采购和贮存要符合卫生标准,餐具和食品加工设施要保持清洁卫生,食物的烹饪和加工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4. 分餐制度:为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和交叉污染,幼儿园的膳食管理制度通常要求实行分餐制度,确保每个幼儿有独立的餐具和用餐空间。
5. 女童膳食需求:幼儿园的膳食管理制度还会根据女童的特殊需求,如孕育健康宝宝、经期需要等,提供适宜的食物和膳食补充。
6. 健康教育:幼儿园的膳食管理制度还会包括健康教育的内容,如教导幼儿如何选择健康的食物、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以上是幼儿园常见的膳食管理制度,具体的实施细节可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教育法规进行调整和制定。
幼儿园用餐管理制度(三篇)

幼儿园用餐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幼儿的饮食安全和营养需求,有效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特制定本幼儿园用餐管理制度。
第二条幼儿园用餐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幼儿园的全体幼儿和幼儿园工作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标是建立健康、安全、有序的用餐环境,推行科学合理的饮食摄入,培养和推广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幼儿的营养水平。
第四条幼儿园食堂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食品的来源、加工及储存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五条幼儿园食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明确的管理机构和人员、适当的卫生条件、设备设施完善、食品采购储存和烹饪操作规范、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第六条幼儿园食堂应定期进行食品安全检测,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
第二章幼儿园用餐工作人员的要求和职责第七条幼儿园用餐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以下要求:身体健康、具有健康证明、通过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了解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掌握食品安全管理操作和应急处理等工作。
第八条幼儿园用餐工作人员的职责有:供餐、烹饪、备餐、食品摆放和保质期管理、卫生清洁等工作。
第三章幼儿用餐管理第九条幼儿用餐遵循以下原则:有序、平等、尊重、有保障。
第十条幼儿园制定用餐时间表,合理安排幼儿用餐时间,保证幼儿用餐充足。
第十一条幼儿园食堂设备设施要符合幼儿的使用习惯和安全要求,餐桌、椅子、餐具等均要具备防滑、防烫等措施,确保幼儿用餐时的安全。
第十二条幼儿用餐时,应有专人负责引导幼儿就餐,减少浪费和挑食现象。
第十三条幼儿园食堂菜品应根据营养要求合理搭配,保证幼儿获得均衡营养。
第十四条幼儿园用餐期间,严禁干扰其他幼儿用餐,不得制造噪音、边吃边玩等行为。
第十五条幼儿园保证用餐环境卫生,食堂设备设施每天进行清洁消毒,食品储存和加工过程中要遵循卫生要求。
第四章幼儿饮食营养与健康第十六条幼儿餐食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生长发育需要和特殊情况制定,合理搭配各类营养素。
第十七条幼儿餐食应包含五大类食物:谷类、蔬菜、水果、奶类和肉类。
幼儿用餐环节需要注意哪些要点

幼儿用餐环节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幼儿园教育要注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良好的进餐习惯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为此,我们要掌握幼儿用餐环节要注意的要点,这样才能让幼儿会用餐,用好餐。
一、培养与教育在注意对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培养与教育。
(一)进餐习惯1.保持均衡饮食。
要教育幼儿养成不挑食、不偏食、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
2.学会独立进餐。
要鼓励幼儿自己动手使用餐具,并学会正确地自己动手吃饭。
3.保持专心进餐。
要教育幼儿能专心进餐,吃饭时不做其他事情。
4.保证定时进餐。
家长及保育老师要保证孩子每天都能按时就餐。
5.注意细嚼慢咽。
老师一家长要注意提醒孩子不要吃得过快或太慢,30分钟以内为宜。
6.做到礼貌用餐。
要教育孩子学会文明用餐:不咀嚼出声,口中含食不说话,不能用手抓菜,不能用自己的筷子拨归等。
(二)培养措施1.加强教育。
多给幼儿教育,或用视频、图片等来让孩子看一看、说一说,认识到哪些吃饭行为是好习惯。
2.创设环境。
要创造轻松愉快的就餐环境和气氛,在餐前可以让幼儿闻一闻饭菜的香味,3.鼓励用餐。
告诉孩子吃了这些就能长得高、长得快,甚至让孩子参与到做饭的过程中,引起孩子对食物的兴趣;孩子如果吃饭有进步时,成人应及时给予肯定,让幼儿感受到进步的快乐,激发幼儿的自信心;要鼓励孩子对各种不同的食物都尝试,4.独立进餐。
家长不要给孩子喂饭,不要因为吃饭慢逼着、催着,甚至直接去包办。
5.以身作则。
教师与家长要注意做好示范,做出榜样,自己要有个良好用餐习惯,不挑食、不偏食、不浪费。
二、观察与指导在幼儿进餐前、中、后,教师要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及时纠正。
(一)观察进餐要点1.进餐前(1)幼儿情绪:要注意观察幼儿进餐前的情绪,是否愉悦、期待,是否漫不经心、漠视等状态。
(2)幼儿卫生:进餐前是否洗手,保持手部清洁。
检查桌面、餐具等是否整洁、干净、安全。
幼儿园进餐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确保幼儿进餐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与管理1. 幼儿园成立进餐管理小组,由园长担任组长,保教主任、保健老师、食堂负责人等担任成员。
2. 进餐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幼儿园进餐管理制度,确保幼儿进餐安全、有序。
三、进餐时间与地点1. 幼儿园实行分时段进餐,确保幼儿用餐时间充足,避免拥挤。
2. 进餐地点为幼儿园食堂,食堂内环境整洁,设施齐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四、进餐流程1. 食堂工作人员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备餐、清洗餐具、消毒等。
2. 教师组织幼儿有序排队,引导幼儿洗手、排队进餐。
3. 幼儿进餐时,教师巡回观察,确保幼儿用餐安全。
4. 进餐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清洗餐具,保持食堂环境卫生。
五、进餐纪律1. 幼儿进餐时保持安静,不喧哗、不追逐打闹。
2. 幼儿用餐时,不挑食、不浪费食物,培养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3. 幼儿用餐后,将餐具放在指定位置,保持桌面整洁。
六、食品安全与营养1. 食堂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采购、加工、储存食材。
2. 保健老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营养均衡的食谱,确保幼儿获得充足的营养。
3. 食堂工作人员定期对食材进行检测,确保食品安全。
七、特殊幼儿进餐管理1. 对患有特殊疾病的幼儿,食堂根据医生建议,为其提供特殊饮食。
2. 教师密切关注特殊幼儿的进餐情况,确保其用餐安全。
八、监督检查1. 进餐管理小组定期对进餐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家长对幼儿园进餐管理有意见和建议,可通过幼儿园反馈渠道进行反映。
九、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应严格遵守。
2. 本制度由幼儿园进餐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通过实施本制度,我们希望为幼儿营造一个安全、有序、健康的进餐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园用餐管理制度模版(3篇)

幼儿园用餐管理制度模版一、用餐准备1. 幼儿园餐厅应保持整洁、卫生,工作人员应佩戴无菌手套,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 所有食材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和检疫程序,确保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保证食材的新鲜度。
3. 餐饮服务流程应明确,包括采购、接收、储存、加工、配送等环节,以保证食品安全和卫生。
4. 食品加工环境和设备应符合卫生标准,食品加工人员应持有效的健康证明,并经过相关培训。
二、用餐时间1. 幼儿园用餐时间应合理安排,保证幼儿充足的用餐时间,避免排队过长或者吃饭时间过短的情况发生。
2. 餐厅的用餐安排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人数进行调整,充分考虑幼儿的需求和生活习惯。
三、用餐环境1. 餐厅环境应安静、整洁,餐桌、餐椅等用具应保持干净,以确保幼儿的舒适感。
2. 餐厅内应设置足够的座位,保证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就餐空间,并保证幼儿之间的距离。
四、用餐规则1. 幼儿应按照就餐规则就座,坐端正,并用餐服务人员指定的餐具用餐。
2. 用餐过程中,幼儿应保持安静,不得乱丢食品或玩耍,以免影响其他幼儿用餐。
3. 幼儿需要帮助时,应向用餐服务人员提出申请,不得随意离开座位。
五、营养均衡1. 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生长发育需求,制定合理的菜谱,确保食物的种类和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
2. 幼儿应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等,以保证健康成长。
3. 幼儿园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证所用食材无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等情况发生。
六、特殊饮食要求1. 幼儿园应严格执行家长提供的特殊饮食要求,比如过敏源食物的禁食和素食要求等。
2. 家长需提供相关的医生证明,幼儿园会在菜谱中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安排。
七、用餐记录1. 幼儿园应建立幼儿的用餐记录表,包括幼儿的姓名、用餐时间、用餐情况等,以便家长了解幼儿的饮食情况。
2. 幼儿园应定期将用餐记录交给家长,提醒家长关注幼儿的饮食习惯和营养摄入情况。
八、应急处理1. 如发生食物中毒等突发情况,幼儿园应迅速采取应急措施,隔离受影响的食品,及时就医处理,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幼儿园进餐分餐制管理制度范文(3篇)

幼儿园进餐分餐制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幼儿园进餐安全卫生,规范幼儿园进餐分餐制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幼儿园进餐分餐制是指将进餐过程分为取餐、就餐和完成三个环节,在每个环节中实施管理,确保进餐的安全、卫生和合理性。
第三条幼儿园应当建立进餐分餐制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和督导,确保制度的执行。
第四条进餐分餐制的内容包括:食材采购、菜单制定、取餐区域、就餐区域、餐具管理、进餐时间和就餐环境等。
第五条幼儿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进餐分餐制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第六条幼儿园应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维护幼儿的饮食健康。
第二章食材采购第七条幼儿园应当在食材采购中确保食材的安全、新鲜和卫生。
第八条幼儿园应当根据幼儿的生长发育需要,合理搭配食材,提供营养均衡的餐食。
第九条食材采购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选择正规渠道的供应商或者餐饮公司。
第十条幼儿园应当定期检查食材的质量和使用期限,不合格的食材应当及时予以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一条幼儿园应当加强对食材供应商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食材的来源可追溯。
第三章菜单制定第十二条幼儿园应当根据幼儿的营养需求、季节变化和政府相关政策,制定菜单。
第十三条菜单应当合理搭配食材,保证幼儿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
第十四条菜单制定应当遵循“科学、营养、合理”的原则,不得随意修改。
第十五条幼儿园应当将菜单及时向家长公布,接受家长的监督和指导。
第四章取餐区域第十六条幼儿园应当设立专门的取餐区域,确保幼儿可以自主取餐。
第十七条取餐区域应当干净整洁,禁止杂物和异味污染食物。
第十八条取餐区域应当设置餐盘、餐具和餐巾纸等供幼儿使用。
第十九条取餐区域应当有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幼儿取餐安全。
第二十条取餐区域应当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卫生。
第五章就餐区域第二十一条幼儿园应当设立舒适的就餐区域,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
第二十二条就餐区域应当干净整洁,桌椅摆放整齐,禁止乱扔食物和纸屑。
幼儿园餐点日常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幼儿园餐点管理,确保幼儿饮食安全,提高幼儿生活品质,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1. 确保幼儿饮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2. 提高幼儿餐点质量,满足幼儿营养需求。
3. 优化餐点服务,提高幼儿生活满意度。
4. 加强食堂工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幼儿园餐点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监督和执行本制度。
2. 设立食堂管理员,负责日常餐点管理工作。
3. 设立营养师,负责幼儿餐点营养搭配和指导。
四、食堂管理1. 食堂卫生管理(1)食堂工作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上岗前需接受卫生知识培训。
(2)食堂环境整洁,地面、墙面、设备定期清洗消毒。
(3)食品原料采购渠道正规,确保食品安全。
2. 食品采购管理(1)食堂管理员负责采购食品原料,严格按照采购计划执行。
(2)采购食品原料时,应选择新鲜、无污染、符合国家标准的食材。
(3)采购食品原料应索证索票,确保可追溯。
3. 食品加工管理(1)食品加工操作规范,生熟食品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2)食品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火候,确保食品熟透。
(3)食堂设备定期检查、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食品储存管理(1)食品储存温度适宜,生熟食品分开存放。
(2)食品储存区域清洁卫生,定期检查食品储存情况。
(3)食品储存期限合理,避免过期食品流入幼儿餐桌。
五、餐点制作与供应1. 餐点制作(1)营养师根据幼儿年龄、性别、生长发育需求,制定合理的餐点食谱。
(2)厨师按照食谱要求,制作色香味俱佳的餐点。
(3)厨师严格执行食品加工操作规范,确保食品卫生。
2. 餐点供应(1)食堂管理员负责餐点供应,确保餐点按时、按量供应。
(2)餐点供应过程中,注意保持餐点温度,确保幼儿用餐时食品温度适宜。
(3)食堂管理员定期检查餐点供应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幼儿用餐管理1. 教师引导幼儿正确用餐,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2. 餐前洗手,餐后漱口,保持口腔卫生。
3. 鼓励幼儿独立进餐,培养自我服务能力。
幼儿园进餐日常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确保幼儿园的进餐安全、卫生、有序,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全体幼儿及教职工。
三、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确保幼儿进餐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2. 卫生第一:保持进餐环境整洁,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3. 规范有序:建立健全进餐秩序,提高进餐效率。
4. 营养均衡: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确保幼儿营养摄入。
四、具体措施1. 进餐时间安排(1)早餐:7:30-8:00(2)午餐:11:30-12:00(3)晚餐:17:00-17:302. 进餐环境(1)保持餐厅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2)餐厅内禁止吸烟、乱扔垃圾。
(3)餐厅内禁止大声喧哗,保持安静。
3. 进餐纪律(1)幼儿进餐前,教师应做好以下工作:①检查幼儿个人卫生,确保幼儿指甲干净、头发梳理整齐。
②检查幼儿衣物,确保衣物整洁、无异味。
③检查幼儿餐具,确保餐具清洁、完好。
(2)幼儿进餐时,教师应做好以下工作:①引导幼儿正确使用餐具,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
②监督幼儿进餐过程,确保幼儿安全。
③关注幼儿饮食情况,及时调整食谱。
④鼓励幼儿多吃蔬菜水果,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习惯。
4. 食品安全(1)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食品来源安全。
(2)定期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3)加强食品原料采购、储存、加工、分发等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卫生。
(4)严格执行食品留样制度,对留样食品进行定期检查。
5. 营养管理(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确保营养均衡。
(2)定期对幼儿进行营养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膳食计划。
(3)开展营养知识宣传,提高幼儿及家长的营养意识。
五、监督检查1. 幼儿园领导定期对进餐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2. 教师对幼儿进餐情况进行日常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3. 家长对幼儿园进餐情况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和建议。
六、奖惩措施1. 对严格执行进餐管理制度,取得显著成效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加餐进餐环节安全操作规程
幼儿园应根据人员配备要求,对加餐、进餐环节合理分工安排,做到工作有序,配合默契。
桌面消毒工作:用桌面专用抹布以1:200“84”消毒液清洁,再用清水擦拭第二遍,桌面干净无残留物。
第一步:餐前准备工作
1、教师与保育员着齐服装后,分别进行餐具准备工作,将已消毒的餐具、餐巾放在指定位置,注意做好防蝇措施。
2、领取进餐食物时,器皿必须加盖保证卫生,并放在班级固定分餐区域,冬季饭菜注意保温,盛饭后及时加盖;夏季注意散热,避免饭菜烫伤幼儿。
3、教师创设安静、自主的进餐环境,便于幼儿自助取用食物(小班上学期前两个月除外)。
4、教师组织值日生有序地协助教师,进行力所能及的餐前准备辅助工作及报餐等工作。
5、主班教师负责核实个别对进餐食物有过敏史的幼儿,提前进行调控添减食物。
第二步:进餐组织工作
1、教师能结合保育小妙方的方法,组织幼儿有秩序盥洗,提醒幼儿入厕不争抢,便后会主动冲厕、整理衣物,女孩便后能正确用纸。
2、教师随时提醒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洗后用自己的毛巾擦手,能相互谦让、节约用水,并保持地面清洁、干燥,注意幼儿盥洗安全。
(洗手的顺序:撸袖子—打开水龙湿手—关水龙打肥皂—手心、手背、手指间搓一搓—开水龙冲洗手—冲洗水龙头—关上水龙—手在水池边甩三甩—用自己的毛巾擦干净)
3、根据活动室布局,合理组织幼儿自主取餐,及时提醒幼儿避免碰撞、撒饭、滑伤,幼儿能根据自己需要取用食物。
4、教师认真巡视,随时指导幼儿文明进餐(坐姿端正,餐具使用正确,专心进餐不浪费,保持餐桌、地面、衣物整洁),根据幼儿
身体发展需要调控进食量。
5、对进餐慢、肥胖幼儿和体弱幼儿,教师应及时提醒进食速度,合理添减调配进食量,并做好记录,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做好沟通。
6、进餐过程中或餐后提醒幼儿正确使用餐巾:打开餐巾——左擦一下合起餐巾——右擦一下合起餐巾,放在指定位置。
7、餐后幼儿会主动漱口:第一口水左右咕噜咕噜漱三下——吐掉——第二口水前后咕噜咕噜漱三下——吐掉。
提醒幼儿避免将水溅到身上。
8、进餐后,提醒幼儿能将果皮或食物残渣倒入垃圾桶,将餐盘、餐巾等餐具分类轻放指定位置,离开就餐区,不影响其他幼儿进餐。
第三步: 餐后组织整理工作
1、保育员及时做好餐后清洁整理工作,保持室内桌椅、地面整洁,无饭渣、不油腻。
2、保育员按照消毒要求及时将餐巾、餐具进行清洗、消毒、晾晒工作。
3、教师注意观察幼儿进餐后的精神状态,做好个别幼儿观察记录。
4、教师合理组织幼儿餐后活动,避免幼儿剧烈活动。
幼儿园加餐进餐环节抽查反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