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合集下载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全文)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全文)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全文)正文: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相关内容。

在工程实践中,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对保障工程品质和提高工程效益至关重要。

2. 材料选择2.1. 水泥2.2. 砂2.3. 石料2.4. 水2.5. 外加剂3. 配合比设计3.1. 水灰比设计3.2. 砂石比设计3.3. 混凝土强度设计3.4. 配合比试验4. 施工工艺4.1. 混凝土搅拌站的选址与布置4.2. 砂浆拌合设备和操作4.3. 石料拌合设备和操作4.4.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5. 质量控制5.1. 试块制作与养护5.2. 强度检测标准5.3. 监理方案6. 安全与环境保护6.1. 施工作业安全6.2.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7. 特殊要求7.1. 抗渗性能要求7.2. 抗冻性能要求7.3. 耐久性能要求附件:1. 外观检验报告2. 强度试验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特性,确定混凝土中水、水泥、砂、石料等各种成分的比例。

2. 水灰比设计: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质量比。

3. 砂浆拌合设备:用于混合砂和水泥的设备,可通过搅拌将两种材料均匀混合。

4. 砂浆养护:浇筑完混凝土后,采取措施使混凝土获得足够的湿润和保温,以促进水泥胶结反应,提高混凝土强度。

------------------------------------------------------------------------------------------------------------------------正文:1. 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相关内容,以保障工程质量和提高工程效益。

2. 材料选择2.1. 水泥的选择原则2.2. 砂的选择原则2.3. 石料的选择原则2.4. 水的选择原则2.5. 外加剂的选择原则3. 配合比设计3.1. 水灰比设计原则3.2. 砂石比设计原则3.3. 混凝土强度设计依据3.4. 配合比试验方法4. 施工工艺4.1. 混凝土搅拌站选址与布置要求4.2. 砂浆拌和设备及操作方法4.3. 石料拌和设备及操作方法4.4.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要求5. 质量控制5.1. 试块制作与养护规定5.2. 强度检测标准5.3. 监理方案要求6. 安全与环境保护6.1. 施工作业安全要求6.2.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要求7. 特殊要求7.1. 抗渗性能要求7.2. 抗冻性能要求7.3. 耐久性能要求附件:1. 外观检验报告2. 强度试验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确定混凝土中各种成分的比例。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依据1、依据JGJ55-2O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依据JTG/T3650-202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3、依据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4、依据JTG3420-2020《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二、原材料1.水泥:***水泥,型号:P.O52.5R o2、粗集料:碎石产地:***;级配:5-20mm连续级配。

3、细集料:砂,产地:***砂厂;中砂。

4、水:饮用水。

5、外加剂:***高效减水剂,***公司。

掺量1%,减水率取21%β三、坍落度:施工部位为桥梁上部构造,坍落度为70~90mm o四、施工工艺:采用机械强制搅拌,采用机械振捣成型。

五、养护条件:温度20±2°C,湿度>95%.六、配合比设计(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根据混凝土强度fcu,k=50Mpa,按。

=6.0MPa,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 z0=fcu z k+1.645σ=50+1.645×6=59.9(Mpa)(2)计算水灰比1)按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1.计算水泥实际强度根据P.O52.5普通硅酸盐水泥fce z k=52.5MPa,水泥富裕系数取Yc=1.00,水泥实际强度为:fce=γcχfce,k=:1.OOX52.5=52.5(MPa)2.计算混凝土水灰比根据混凝土配制强度fcu z0=59.9MPa,水泥实际强度fce=52.5MPa,查表碎石A=O.46,B=0.07z计算水灰比:W=0.46×52.5=0.39C=59.9+0.46×0.07×52.5根据施工能力取0.362)按耐久性校核水灰比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条件,查表得允许最大水灰比为0.60。

按强度计算水灰比0.36,符合耐久性要求。

采用计算水灰比为0.36。

(3)选定单位用水量根据要20mm,查表选用混凝土用水量为215kg∕m3Mw0=215*(1.-21%)=170(kg∕m3)(4)计算单位用灰量1)按强度计算求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70-90mm,碎石最大粒径为单位用灰量根据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wo=170kg∕m3,水灰比W∕C=0.36,混凝土单位用灰量为:mcθ=170/0.36=472kg∕m32)按耐久性校核单位用灰量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条件,查表得最小水泥用量不低于300kg∕m3,按强度计算单位用灰量472kg∕m3,符合耐久性要求。

C50配合比设计书(新改)

C50配合比设计书(新改)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混凝土试配要求1、设计强度为:50MPa2、坍落度要求:80-120mm3、使用部位:箱梁预制及空心板预制等。

二、配合比设计依据1、《公路工程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4、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GB/T50081-2002)5、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三、原材料组成1、水泥:江苏八菱海螺P.Ⅱ52.5,视比重为3100 Kg/m3;2、细集料:黄砂:江西赣江中砂,细度模数 2.60,经试验砂的表观密度为2658Kg/m3。

3、粗集料:盱眙5-25mm连续配碎石,视比重为2.746g/cm3,经试验碎石的表观密度为2746Kg/m3。

4、外加剂:江苏苏博特高效减水剂,用量为水泥用量的0.6%,减水率为20%;5、拌合用水:饮用水。

三、配合比设计1、确定配制强度fcu,of cu,o =fcu,k+1.645σ=50 +1.645×6.0=59.9Mpa2、设计坍落度:80~120mm3、确定水胶比f b =γfγsfce=1*1*1.10*52.5=57.75W/B=aa ×fb/(fcu,o+aa×ab×fb)=0.53×57.75/(59.9+0.53×0.20×57.75)=0.463.根据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根据耐久性要求及试配结果确定水胶比为W/B=0.354、确定单位用水量mw根据设计需要单位用水量选mw=210Kg/ m3,BTJM R-Ⅱ高效减水剂经试验实际减水率为20%,实际用水量为:m w0= m′w0×(1-β) =210×(1-20%)=168kg5.胶凝材料用量:M c0=mwo/(W/B)=168/0.35=480 kg/m3,6、外加剂用量:mf0=480×0.6%=2.88kg7、选定砂率βs为了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根据原材料情况、水胶比及以往经验,取砂率βs=34%8、计算黄砂、碎石的用量:确定砂用量0s m和碎石用量0gm采用体积法计算Mc0/ρc + Mg0/ρc+ Ms0/ρs + Mw0/ρw +0.01a=1βs=M s0/( Mg0+ Ms0)计算得:mw0 = 616 kg/m3; mg0=1196 kg/m3得基准配合比:m w0:mc0:ms0:mg0:mf0=480:168:616:1196:2.889、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根据计算配合比,采用水胶比分别为(W/B)A =0.32、(W/B)B=0.35、(W/B)C=0.38三组不同配合比(其中A组砂率减少1%,C组砂率增加1%),分别配制24L混凝土拌和物,各配合比分别为:水泥水碎石砂减水剂A组:W/B =0.32 525: 168 :1188 :585 : 3.15 1: 0.32 :2.26 :1.11 : 0.006水泥水碎石砂减水剂B组:W/B =0.35 480 : 168 : 1196 : 616 : 2.881 : 0.35 : 2.49 : 1.28 : 0.006水泥水碎石砂减水剂C组 W/B =0.38 442: 168 : 1199 :645 : 2.651 : 0.38 : 2.71 :1.46 : 0.006三组试配拌制成型后,经测定坍落度符合要求,粘聚性、保水性均良好,并分别进行7天、28天抗压强度试验,各组试验结果如下:11确定试验室配合比经现场验证配合比试验,混凝土28天强度达到63.2MPa,坍落度100mm和易性要求满足混凝土设计及施工要求,故选择B组W/B=0.35,配合比为:水泥:水:碎石:砂:外加剂= 480:168:1196:616:2.88=1:0.35:2.49:1.28:0.006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试表1-8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试表1-8混凝土稠度及表观密度试验记录表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试表1-3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试表1-8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试表1-8混凝土稠度及表观密度试验记录表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试表1-3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试表1-8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试表1-8混凝土稠度及表观密度试验记录表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试表1-3。

C5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C5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C50细石砼配合比设计计算说明书一、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3、招标文件和图纸设计。

二、使用部位及技术要求1、使用部位:梁绞缝2、技术要求:①设计标号:C50。

②施工坍落度:50mm ~70mm三、原材料1、水泥:①河南七里岗水泥厂,“回生”牌,P.O42.52、碎石:禹州石料厂,5~10mm连续粒级碎石。

3、砂:泌阳砂场,中砂。

4、水:地下饮用水。

5、外加剂:山西凯迪建材有限公司,NOF-2型缓凝高效减水剂,掺量1.0%,减水率19.6%6、掺合料:粉煤灰,平顶山姚孟电力粉煤灰开发公司,I级。

四、计算步骤:1、试配强度:fcu,o=fcu,k+1.645σ=50+1.645×6.0=59.87Mpa其中:f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2、水灰比W/C=(αa.fcu)/(fcu,o+αa.αb.fce)=(0.46×1.1×42.5)/(59.87+0.46×0.07×1.1×42.5) =0.35式中:αa、αb—回归系数fce=γcfce,g:γc—水泥强度等级的富裕系数,取1.1; fce,g—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根据公路桥规要求,确定以0.35为基准水灰比。

3、确定用水量:mwo=210×(1-0.196)=169Kg;4、确定用灰量:mco=mwo/(W/C)=177/0.35=483Kg;5、砂率:βs=33%6、粗、细骨料的确定:(采用重量法)由下式计算: mco+mgo+mso+mwo=mcpβs=mso/(mso+mgo)×100%mco--每立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 m--每立方混凝土的碎石用量(Kg) mso--每立方混凝土的砂用量(Kg) mw--每立方混凝土的水用量(Kg) mcp--每立方混凝土拌合物假定容量(Kg),取2450Kg。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S237宝应段三期建设工程冬施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3、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4、S237宝应段三期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

二、设计要求1、混凝土设计要求强度等级:C50;2、根据结构特点及施工条件: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40±20mm;3、使用部位:S237宝应段三期建设工程桥梁工程中预制板梁、预制箱梁、板梁桥面铺装、现浇部分等。

三、组成材料1、水泥:淮安海螺P·Ⅱ52.5水泥;(试验报告附后)2、砂:宿迁骆马湖中砂,细度模数2.7;(试验报告附后)3、碎石:安徽天长碎石,5~16mm和16~25mm 经2:8掺配达5~25mm连续级配;(试验报告附后)4、水:饮用水;5、外加剂:南京友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UC-11型早强(防冻)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为20%。

(试验报告附后)四、设计步骤1、计算初步配合比①试配强度: fcu.0= fcu.k+1.645σ=50+1.645×6=59.9 (MPa)②计算水胶比: W/B=aa·fb/(fcu,0+aa·ab·fb)=0.53×57.8/(59.9+0.53×0.20×57.8)=0.46 其中 fb=52.5*1.10=57.8根据施工经验,水胶比取0.33,即W/B=0.33;③确定用水量: 根据石料的粒径、设计要求、减水剂的掺量经试验确定mw0选取200kg/m3;(外加剂掺量2.5%、减水率为20%)mw0=200×(1-20%)=160(kg/m3);④计算水泥用量: mc= mw0÷W/B=160/0.33=485 (kg/m3),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该水泥用量符合技术要求;⑤确定砂率:根据设计要求及砂石材料的组成,βs0取34%;⑥计算减水剂用量:mj=485×2.5%=12.12(kg/m3)⑦砂石重量,设混凝土密度为2450kg/m3。

C50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碎石

C50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碎石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设计原则C50砼普通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本着符合质量要求、经济合理、易于施工为原则进行设计。

二、设计及试验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比设计规程》JGJ55-201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三、设计要求1、使用部位为:梁体、湿接缝、横隔板、桥面铺装等。

2、设计强度为:C503、设计目标坍落度:140~160mm四、原材料情况1、水泥:伊犁天山水泥厂P.O52.5水泥其试验报告见附件。

2、矿粉:新源县双新环保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S75级粒化高炉矿渣粉。

3、砂:巩留平和砂料场的中砂,其试验报告见附件。

4、碎石:巩留砂石料场碎石,规格5~20mm连续级配。

其报告见附件。

5、外加剂:山西康特尔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KTPCA聚羧酸减水剂。

6、水:饮用水。

五、配合比设计步骤1、确定初步及基准配合比:1)、计算配制强度:f cu,o=f cu,k+1.645σ=50+1.645×6=59.9Mpa取σ=6.02)、计算水灰比:W/C =αa×f ce/(f cu,o+ αa×αb×f ce)W/C =0.53×57.8(59.9+0.53×0.20×57.8)=0.46式中:αa取0.53,αb取0.20 f ce=γc f ce=1.10×52.5=57.8Mpa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属于严寒地区,允许最大水灰比为0.50,水灰比取0.37。

3)、确定单位用水量根据碎石粒径及坍落度要求,单位用水量230Kg/m3 ,外加剂减水率为25%,230×(1-0.25)=172Kg4)、计算单位胶材用量:m bo=m wo/w/c=172/0.37=465kg/m3,矿粉掺量10%,水泥用量418kg/m3,矿粉47kg/m3。

C50结构砼配合比设计书

C50结构砼配合比设计书

C50结构砼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041-2000)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 E42-2005)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5、《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 146-90)二、设计要求1、设计强度为50MPa2、使用部位:空心板、桥面铺装3、坍落度:120-160mm三、使用材料1、水泥:巨野山水P.O42.5R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经检验符合规范要求(详见附表)。

2、砂:汶上砂场产中砂,经检验符合JTJ E42-2005中水泥砼用细集料技术要求(详见附表)。

3、碎石:山东巨野核桃园产5-20mm碎石,经检验符合JTJE42-2005中水泥砼用粗集料技术要求(详见附表)。

4、水:生活用水5、减水剂:曹县“盛强”牌SQ-2型高效减水剂。

6、粉煤灰:山东菏泽电厂Ⅱ级粉煤灰四.初步计算配合比1、确定试配强度f cu。

0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f cu。

k=50MPa,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按表查取σ=6.0则:f CU.0=f CU。

k+1.645σ=50+1.645Χ6=59.9MPa2、确定水灰比W/Ca、计算水泥实际强度f ce所采用水泥28天抗压强度实测值f ce暂时没有资料,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按常规取r c=1.05则f ce=1.05Χ42.5=44.625MPab、计算水灰比W/C因为本单位没有混凝土回归系数统计资料,其回归系数按表查取a a=0.46 a b=0.07W/C=(a a。

f ce)/(f cu)+a a。

0a b。

f ce)=0.46Χ44.625/(59.9+0.46Χ0.07Χ44.625)=0.333、确定单位用水量m wo根据碎石最大粒径及混凝土坍落度要求,查表知K=53 T取14cm m wo=10(T+K)/3=10(14+53)/3=223Kg/m3掺入水泥用量的2.3%减水剂后,经试拌,减水率达20%,用水量m wo=223Χ(1-0.2)=178kg,4、确定单位水泥用量m co根据确定的单位用水量m co和确定的水灰比W/C值,计算水泥用量m com co=m wo÷W/C=178÷0.33=539kg5、确定砂率值βs为了保证混凝土拌合的和易性,确定砂率为:βs=36% 6、掺加粉煤灰:(1)选定粉煤灰取代水泥率 f=13%则粉煤灰用量:Mf=Mc o×f=539×0.13=70kg/m3水泥用量:Mc=Mco-Mf=539-Mco×f=469kg/m3(2)计算粉煤灰混凝土的用水量Mw=Mwo/ Mco×(Mc+Mf)=178/539×(469+70)=178kg/m3 (3)计算水泥和粉煤灰的浆体体积Vp由ρc=3.1kg/m3 ρf=2.2kg/m3则Vp=Mc/ρc+ Mf/ρf+ Mwo=469/3.1+70/2.2+178=361 (4)计算砂、石总体积VA由α取20%则:VA=1000×(1-α)-Vp=1000×(1-0.02)-361=619 (5)由砂率Bs求砂、石质量Ms、Mg由:βs=36% ρs=2.688kg/m3 ρg=2.694kg/m3则Ms=VA×βs×ρs=599kg/m3Mg=VA×(1-βs)×ρg=1067kg/m3根据以上计算得出每立方掺粉煤灰砼各材料用量:Mc: Mw: Ms: Mg: Mf: Mad469:178: 599: 1067: 70: 12.40五.确定基准配合比1、试拌按计算配合比进行试拌,检验砼拌合物的坍落度及粘聚性、保水性均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C5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C5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设计强度:C50混凝土一、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8076-2008);5.施工设计图纸二、设计要求:混凝土设计强度fcu.K=50Mpa,坍落度设计初始值:160~200mm工程部位:预应力空心板,组合小箱梁,T梁,湿接缝,现浇横梁,桥面铺装。

三、原材料的选择:水泥:常山南方水泥有限公司P.Ⅱ 52.5水泥物理性能力学性能试验表河砂:福建砂场细度模数2.8表观密度2.560g/cm3.堆积密度1.490g/cm3 空隙率41.8%含泥量2.2% 泥块含量0.4%碎石:天长岭碎石场表观密度2.580g/cm3.堆积密度1.480g/cm3 空隙率38.0%针片状颗粒含量8.9% 压碎值12.9% 含泥量0.6% 泥块含量0.1%掺配比例为: 4.75-13.2mm=10% 13.2-19mm=50% 19-31.5mm=40% 水:饮用水外加剂:江苏特密斯(TMS-YJ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掺量:1.0% 减水率25%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1、计算配制强度fcu.0;根据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

fcu.0=fcu.k+1.645×σfcu.k---混凝土设计强度1.645---混凝土强度达到95%保证率时的保证率系数。

σ---强度标准差(6.0Mpa)=50+1.645×6.0=59.9Mpa2、计算水灰比:(W/C)混凝土的水灰比W/C,根据下式计算。

W/C=(A×fce)/(fcu.0+A×B×fce)A、B---混凝土强度公式的回归系数,采用碎石时,A=0.53,B=0.20fce---水泥强度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0.53×57.8)/(59.9+0.53×0.20×57.8)=0.46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取W/C=0.313、单位用水量mwo的确定根据水灰比W/C=0.32 碎石公称最大粒径为25mm,坍落度为160-200mm,单位用水量为:W=215kg为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工作性,在混凝土中掺加水泥用量的1.1%高效减水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50细石砼配合比设计计算说明书
一、设计依据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3、招标文件和图纸设计。

二、使用部位及技术要求
1、使用部位:梁绞缝
2、技术要求:
①设计标号:C50。

②施工坍落度:50mm ~70mm
三、原材料
1、水泥:①河南七里岗水泥厂,“回生”牌,P.O42.5
2、碎石:禹州石料厂,5~10mm连续粒级碎石。

3、砂:泌阳砂场,中砂。

4、水:地下饮用水。

5、外加剂:山西凯迪建材有限公司,NOF-2型缓凝高效减水剂,掺量1.0%,减水率19.6%
6、掺合料:粉煤灰,平顶山姚孟电力粉煤灰开发公司,I级。

四、计算步骤:
1、试配强度:fcu,o=fcu,k+1.645σ=50+1.645×6.0=59.87Mpa
其中:f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2、水灰比
W/C=(αa.fcu)/(fcu,o+αa.αb.fce)
=(0.46×1.1×42.5)/(59.87+0.46×0.07×1.1×42.5) =0.35
式中:αa、αb—回归系数
fce=γcfce,g:γc—水泥强度等级的富裕系数,取1.1; fce,g—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根据公路桥规要求,确定以0.35为基准水灰比。

3、确定用水量:mwo=210×(1-0.196)=169Kg;
4、确定用灰量:mco=mwo/(W/C)=177/0.35=483Kg;
5、砂率:βs=33%
6、粗、细骨料的确定:(采用重量法)由下式计算: mco+mgo+mso+mwo=mcp
βs=mso/(mso+mgo)×100%
mco--每立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 m--每立方混凝土的碎石用量(Kg) mso--每立方混凝土的砂用量(Kg) mw--每立方混凝土的水用量(Kg) mcp--每立方混凝土拌合物假定容量(Kg),取2450Kg。

计算后的结果为:mgo=1205Kg mso=593Kg
7、每立方米混凝土用量:
mco=483Kg mso=590Kg mgo=1205Kg mwo=169Kg
质量比为:
mco : mso : mg :mwo :m外 = 1 : 1.23:2.49 :0.35 :0.01
五、试配:
1、首先进行试拌,以检查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能,提出混凝土强度试验用的基准配合比。

2、混凝土强度试验时采用与基准水灰比±0.03的三个不同配合比,用水量与基准配合比相同,砂率分别增加和减少1%进行试配。

3、每立方米砼材料用量(Kg/m3) W/C=0.32 外加剂掺量1.1%
mco : mso : mg : mwo :m
外 =500 : 590 :1195 :160 :5.5 =1 :1.18 :2.39 :0.32:0.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