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生成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生成

在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中,我多次上公开课、验评课、标杆课,越来越觉得一节课,如果要上得精彩,不仅需要作为课堂导演的教师精心预设,更需要作为课堂主角的学生精彩生成。

那么何谓“预设”,何谓“生成”呢?“预设”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而做的设计,“生成”则是在实施设计过程中引发出来的有关问题。如果课堂教学仅仅只是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没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那么这样的课堂就只是完成任务的课堂,就只是死板的课堂,没有活力,没有灵气的课堂。课堂应该是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让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进行碰撞,制造智慧的火花,让火花不断迸发,使新的学习需要、方向不断产生,随着思考,学生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受到生命活力的涌动。这种课堂教学,才是新课程、新课改教学中的理想境界。语文课堂教学怎样生成?在哪些地方建立课堂教学的生成点?关键

是把学生看作重要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与教学环境、教学文本、教师以及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生成”。

(一)在学生的需求中“生成”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一个十分深刻而带根本性的命题。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就是说要“以学定教”“顺

学而导”。课堂上要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反映,必须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

语文教学的现实是,多数课没有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因为老师怕学生的问题“打横炮”“浪费时间”。比如:我们的语文学案的基本模式当中,第二个步骤是“我的疑惑”,这个步骤原计划是想让学生们谈谈在自己预习的过程中有没有疑惑,但是据我了解到的情况是:这第二个步骤基本上是形同虚设。老师基本上不会去问,同学基本上也不会去提。但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却体会到,在这个地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疑惑是多么的重要啊!比如在学习必修四的诗歌单元,学生提出了如下疑惑:“柳三变”的名字是从何来的?柳永为什么在当时写出“云树绕堤沙,怒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这样豪迈的诗句?苏词和辛词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为什么一个豁达,一个沉郁?……在听取多数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提出学习建议,师生共同确定了本节课的学习方向。当然,学生的需求有教育价值大小之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评估和筛选,但决不能置学生的问题于不顾。如果质疑归质疑,教学归教学,质疑和教学是“两股道上开的车”,课堂教学生成的机会便失之交臂。

(二)在尝试和探究的活动中“生成”

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要把自主、合作、探究和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需要组织探究性学习,对于实现语文教学三维目标,有着明显的作用。在探究性学习中,由于结论不是现成的,学生会有多种思路、

多种方法,往往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比如学习《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拓展探究部分是这样预设的“学完这篇文章后,你能从孟子提出的措施当中受到哪些启发?”学生启发真是丰富多彩:(1)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2)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3)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民族的凝聚力。(4)实现天下安宁、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5)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滋生繁衍,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

(三)在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中“生成”

当代文艺理论区分“文本”和“作品”:作家创造出来的只是“文本”,而经读者阅读参与创造而完成的才是“作品”。由于读者时代、经历、经验、个性的差异,对文本的解读必然呈现多元化的态势。鲁迅说过,一部《红楼梦》,“单就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谎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胡适、俞平伯持“自传说”,毛泽东则把它看作“一部阶级斗争史”。过去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总是执意去寻找作者的“原意”,现在我们开始认识到对文本可以多元解读,文学作品的阅读应当是放飞心情的自由过程。美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的看法更是惊世骇俗:“一切阅读都是误

读”。他的说法不无偏激,但至少提醒我们要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多元解读。

允许对文本多元解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理念的一大进步。在课堂教学中,这种多元解读引发学生不同观点的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促进学生的成长。

如学生学习完《苏武传》,就产生了如下认知:

(1)苏武完全可以采取其他的方式来报国。(2)苏武可以表面上屈服,实际上可以作为卧底,同样可以报国。(3)只要心中有爱国之心,外在的形式并不重要,关键还是在于是否有爱国之心。(4)苏武这样做,有点愚(5)如果都能报国,我希望能使自己在舒服、快乐中报国。

……

过去,我们是利用学生理解文本的趋同性,来完成对文本“统一思想”的提炼。在生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让学生从“固定意义”中解放出来,以多元视角解读文本。

(四)在师——生、生——生的对话中“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应当放飞心情,感悟生命的历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关于文本的对话应当是平等、互动的过程。“对话”与我们过去教学中常用的“谈话法”有质的区别:“谈话法”实际上是教师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只是用“谈话”的方式把学生往既定的答案上引,而“对话”则是对话者

之间信息的沟通、情感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按照建构主义哲学的观点,“对话”应当是一种“消解”──既消解教师在课堂里的中心地位,也消解好学生在课堂中的“话语霸权”,话题也是随着对话者的关注点而转移的。在这样的“对话”中,教师和学生都会有新的思想和语言生成。我教学《老人与海》与学生对话:(五)在创造中“生成”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课堂教学如果能向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无疑是很好的“生长点”。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学生具有创造的天性,假如老师为学生搭建一个舞台,他们的创造潜能可以极大地得到发挥。课堂教学中大量的事实表明,我们往往对学生的创造潜能估计过低。而我们的种种不放心和不放手,最终将导致学生思想翅膀的退化而永远不能高飞,那将是中国教育的悲哀,也是我们民族的悲哀。

当然课堂上的生成具有多向性。不同的方向,教育价值的大小不同,有的还可能产生负面教育效应。所以,教师在课堂生成中要注意把握好方向,适时地作出反应和调整。既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心灵的自由,又要潜移默化地渗透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既要大胆猜测,放飞想象,又要尊重事实,讲究科学;既要有教师的宽容和学生的自主,又要有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律。这样才能真正达成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实现课堂教学无序和有序的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