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颌关节疾病影像学诊断2
颞颌关节x光拍摄方法

颞颌关节x光拍摄方法
颞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之一,也是口腔颌面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一些情况下,需要对颞颌关节进行X光片拍摄,以用于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关于颞颌关节X光拍摄方法的详细介绍。
一、常用的颞颌关节X光片拍摄方法
1.侧位片拍摄法:侧位片最适合观察颞颌关节运动情况,该方法是将X 光片设在患者侧面,使得头部与脊椎成90度,然后打开口腔,让医生拍摄颞颌关节的侧位片。
2.开口位片拍摄法:开口位片拍摄法可用于检查关节内部的病变,是将X光片垂直置于患者的开口部位,拍摄该部位的X光片,利用其图像以观察颞颌关节部位的病变情况。
3.斜位片拍摄法:斜位片拍摄法主要用于观察颞颌关节内侧的各项组织情况,在摆拍时应先将头部向前倾斜约15度左右,然后再侧头45度左右,使得颞颌关节呈现良好的角度,如此便于医生拍摄出图像。
二、X光片拍摄前需要注意的事项
1.在进行颞颌关节X光片拍摄前,必须检查病人是否有对X光或者放射性物质的过敏反应。
2.病人需要拍前仔细咨询医生,了解拍摄过程以及可能产生的风险,必要时应与家属一起签署免责协议。
3.病人在X光拍摄过程中需要配合医生操作,如果因为拍摄姿态不稳
或者咬合不当而导致拍摄质量不理想,则需要再次拍摄。
4.妊娠期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身体较差的病人应该尽可能地避免接受不必要的颞颌关节X光片检查。
总之,颞颌关节X光片拍摄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适用于颞颌关节
疾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
在进行拍摄之前,病人必须了解拍摄过程、风险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整个过程能够安全、准确地完成。
颞颌关节张口闭口位摄影方法

颞颌关节的平片检查方法
颞颌关节的x线拍片方法,患者俯卧于检查床,被检测颞颌关节紧贴着检查床的台面,头部略向前下方倾斜,使得头部的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呈15度角,冠状面与台面形成75度角。
听眶线与胶片的前缘垂直,头颅两侧固定,使得头颅保持不动。
x线中心线,是对准外耳孔,向足侧倾斜15度,通过被检侧的颞颌关节射入检查床中心。
患者先张口,保持不动,曝光一次,再让患者闭口保持不动,曝光一次,一定要做开口位和闭口位两次摄片。
必要时,还可以再摄对侧以对比。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MR详细评估及病例分析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MR详细评估及病例分析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指累及咀嚼肌和(或)颞下颌关节,并具有下颌运动异常、疼痛、弹响、杂音及咀嚼问题等临床表现。
发生人群:20-40 岁,女性>男性;普通人群中 70% 的人至少患有 TMD 的症状之一,但仅有 5% 的人就医。
目前TMD 诊断通常要参考病史、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TMD 常表现为关节结构紊乱、骨关节病、关节炎症、周围软组织损伤等,MRI 的软组织分辨率高,且具有多参数、多序列及任意角度成像等特点,目前是临床常用的颞下颌关节影像检查方法之一。
No.1颞下颌关节盘评估1. 关节盘形态评估:①正常情况下,关节盘在闭口位为倒置「S」型,张口位「领结」型;②关节盘各带最大厚度,前带 2 mm,中间带 1.1 mm,后带 2.8 mm;③常见关节盘形态学包括双凹型,双平面型,类圆型,折叠型。
不同颞下颌关节盘形态斜矢状位质子密度加权成像图像(A)双凹型,(B)双平面型,(C)类圆型,(D)折叠型。
2. 关节盘位置评估:①按照移位的方向分为前移位、后移位、内侧移位及外侧移位,以前移最为多见。
②斜矢状位上髁突 12 点钟方向垂线前后夹角与关节盘后带后缘的切线超过10°为关节盘移位。
闭合口位的椎间盘后带必须放置在下颌髁状突轴的水平面(或内侧10°扇形红线)。
③斜冠状位上经过髁突内外极长轴做直线,经髁突、关节盘外缘和内缘分别做垂线,关节盘外缘超过髁突外侧缘则为关节盘外侧移位,关节盘内缘超过髁突内侧缘则为关节盘内侧移位。
关节盘(红实线)位于髁突上缘(蓝虚线)经髁突外缘和内缘(b,d)、关节盘外缘和内缘(c,e)分别做垂线。
关节盘的外侧和内侧位移。
A图:关节盘外缘(红线)膨出超过下髁突外缘(蓝线),为外侧移位。
B图:关节盘内缘(红线)膨出超过下髁突内缘(蓝线),为内侧移位。
颞下颌关节紊乱诊断标准

颞下颌关节紊乱诊断标准
颞下颌关节是连接下颌骨和颅骨的关节,它在我们的咀嚼、说话和吞咽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颞下颌关节紊乱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可能表现为疼痛、强直和关节咔嗒声等症状。
由于症状不一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的诊断可能具有挑战性。
因此,医生通常会根据一些特定的标准来诊断颞下颌关节紊乱。
以下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的诊断标准:
1. 疼痛:颞下颌关节紊乱的主要症状之一是疼痛,包括牙齿疼痛、面部疼痛和头痛等。
疼痛可能会导致患者的咀嚼和口腔功能受损。
2. 关节咔嗒声:颞下颌关节紊乱还可能导致咀嚼时听到的关节咔嗒声。
这种声音可能会伴随着关节强直和疼痛。
3. 关节移动异常:颞下颌关节紊乱会导致下颌骨的移动异常,例如下颌骨偏斜或关节卡住等。
4. 神经功能障碍:颞下颌关节紊乱还可能导致神经功能障碍,例如面肌痉挛、耳朵痛和听力障碍等。
5. 诱发因素:颞下颌关节紊乱可能会因为一些诱发因素而加剧,例如咀嚼、张
口、说话和吞咽等。
要诊断颞下颌关节紊乱,医生需要通过针对上述标准进行身体检查,并进行影像学检查(例如X射线、CT或MRI等)来确认诊断。
此外,医生可能还需要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的评估,以了解可能的风险因素,例如外伤、关节退化或颅颌面畸形等。
综合上述信息后,医生可以制定出最佳的治疗计划,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或口腔矫正等,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并改善咀嚼和口腔功能。
颞颌关节x线投照方法

颞颌关节x线投照方法颞颌关节X线投照方法。
颞颌关节是颞骨与下颌骨之间的关节,是开口、咀嚼、说话等功能的重要部位。
X线检查是颞颌关节疾病的常用检查方法之一。
下面我们将介绍颞颌关节X线投照方法。
1. 检查前准备。
在进行颞颌关节X线检查前,患者应当脱掉与颞颌关节区域有关的金属饰品、眼镜、头饰等物品,以免影响X线片的质量。
同时,医生应当了解患者的病史及症状,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和体格检查,以便制定合适的检查方案。
2. 投照位置。
颞颌关节X线检查时,患者应当坐于X线摄影机前,头部直立或稍微前倾,使颞颌关节处于最佳的投照位置。
在进行投照时,医生应当指导患者咬合牙齿,并保持头部的稳定,以确保X线片的清晰度。
3. 投照角度。
颞颌关节X线检查的投照角度包括开口位和闭口位。
在开口位投照时,患者需张开嘴巴,露出上下齿,以显示颞颌关节盘的位置。
而在闭口位投照时,患者需咬合牙齿,以显示颞颌关节在闭合状态下的位置。
通过这两种不同的投照角度,医生可以全面地观察颞颌关节的结构及功能。
4. 投照参数。
在进行颞颌关节X线检查时,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X线摄影机的参数,包括曝光时间、曝光强度等,以确保获得清晰的X线片,并尽量减少辐射对患者的影响。
5. 注意事项。
在进行颞颌关节X线检查时,医生应当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指导患者正确配合检查,并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保护。
同时,医生应当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颞颌关节X线检查是一种简便、快捷、可靠的检查方法,对于颞颌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检查时,医生应当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颞颌关节X线投照方法能够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颞下颌紊乱病诊治指南 (2)

颞下颌紊乱病诊治指南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一种常见的颞下颌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颞下颌关节不稳定、锁定、摩擦、咬合不良等症状。
以下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诊治指南:
1. 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和体格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如X线、CT或MRI等,可以确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诊断。
2. 非手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轻度病例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包括使用口托、牙套或正畸治疗等帮助调整咬合关系,以及进行物理疗法如热敷、牵引、按摩等来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3. 药物治疗:对于疼痛和炎症明显的患者,可以给予非甾体抗炎药(NSDs)和肌肉松弛剂等药物来缓解症状。
4.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无法通过非手术治疗缓解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关节镜手术、开放手术修复、关节成形术等。
5. 康复训练: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来恢复颞下颌关节的功能。
康复训练包括肌肉锻炼、功能训练和咀嚼训练等,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颞下颌关节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建议咨询口腔颌面外科专家或颞下颌关节专科医生进行详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增大影像诊断标准

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增大是一种常见的颞下颌关节疾病,其影像诊断标准对医生诊断和治疗该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影像诊断标准的定义、特征、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标准和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定义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增大是指颞下颌关节在功能性活动中的活动度超出了正常范围,表现为颞下颌关节的过度蜡刀(disc sliding)和过度前方位(disc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在口张及侧向移动过程中有“咔哒”声,严重时可出现疼痛、张口受限等症状。
二、特征1. 临床表现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增大的患者常表现为颞下颌关节疼痛、张口受限、颜面肌紧张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 影像学表现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增大的患者,在相关影像学检查中常可表现为颞下颌关节盘的前移、后移、蜡刀状移动等特征,需要借助影像学手段准确诊断。
三、影像学检查方法1. X线检查X线检查是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可以用于判断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形态、骨性病变等情况。
2. MRI检查MRI检查是目前较为常用和准确的颞下颌关节影像学检查手段,其可以显示颞下颌关节盘的位置、形态、韧带、软骨等结构,对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增大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四、诊断标准目前对于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增大的诊断标准尚无统一的国际标准,一般根据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综合判断。
一般诊断标准包括:①颞下颌关节疼痛;②口张受限;③颞下颌关节影像学检查显示颞下颌关节盘的前移、后移、蜡刀状移动等特征。
五、临床意义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增大可能会导致颞下颌关节疼痛、张口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及早发现和诊断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及时治疗,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增大的影像诊断标准对于该疾病的准确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希望相关专家学者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够进一步完善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增大的影像诊断标准,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可靠的诊断依据,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X线诊断(附34例报告)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X线诊断(附34例报告)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在颞下颌关节疾病中最为常见,X线检查可以为临床诊断确诊提供影像学支持。
本文搜集典型34例X线检查阳性的病例,就其X线表现进行分析,总结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影像学特点。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34例中男性14例,女性20例,年龄19~54岁,平均39岁。
病程4月~20年不等。
双侧发病21例。
临床表现32例有颞下颌关节活动弹响或破碎音,25例开闭口关节酸痛,14例下颌僵硬活动受限,6例伴有耳内耳周痛,3例有颈肩痛,4例下颌欠对称,2例伴有习惯性下颌脱位。
1.2方法全部病例初诊常规拍摄颞下颌关节张闭口许氏位,并加照健侧对比。
投照条件:管电压65 kV,管电流100 mA,曝光时间0.3 s。
必要时行体层摄影或髁状突经咽、经颌位片。
2结果2.1颞下颌关节关节间隙改变共24例其中关节前间隙增宽,后间隙变窄或者消失,髁状突后移状态者14例。
关节前间隙变窄,后间隙增宽,髁状突呈前移位状态5例。
关节间隙普遍变窄,髁状突呈上移位状态3例。
关节间隙普遍增宽,髁状突呈下移位状态2例。
2.2颞下颌关节面改变18例其中关节面模糊8例,X线表现为颞下颌关节面显示不清晰。
关节面破坏10例,X线显示关节面毛糙不规则,负重区域不光滑。
2.3髁状突骨质改变共15例其中髁状突硬化10例,X线表现为骨皮质不均匀增厚或散在斑点样钙化。
髁状突骨质增生6例,X线表现为髁突前缘唇样增生。
髁状突前斜面破坏6例,X线表现为骨皮质缘消失,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侵蚀和破坏。
髁状突囊样变4例,X线表现为皮质下小囊性低密度区,可有硬化边。
髁状突短小2例。
2.4关节窝改变共11例其中关节结节硬化7例。
关节窝硬化3例。
关节窝浅平宽大1例,呈典型的鸭舌帽型。
2.5髁状突运动度变化10例颞下颌关节活动受限9例,X线表现为张口许氏位髁状突运动度相对减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影像学诊断
三、鉴别诊断
• 关节盘移位,关节盘穿孔 • 骨关节病(RA累及TMJ,慢性创伤性关节
炎,关节囊肿及肿瘤,其它疾病)
Thank you for attention
三、鉴别诊断 关节盘移位,关节盘穿孔, 骨关节病(RA累及TMJ,慢性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囊肿
及肿瘤,其它疾病)
一、概述 1.命名: Costen’s Syndrome, Temporomandibular Dysfunction S. Temporomandibular Pain-Dysfunction S. Myofascial Pain-Dysfunction S. Cranio-Mandibular Disorders Temporomandibular Disturbance S.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2.诊断分类 Masticatory Muscular Diseases Internal Derangements Inflammatory Diseases (Synovitis and/or capsulitis) Osteoarthritis or Osteoarthr述 1.命名 2.诊断分类
二、影像学表现 1.咀嚼肌紊乱疾病(Diseases of Masticatory Muscles) 2. 关节盘移位( Disc Displacement) 3. 关节盘穿孔(Perforation of the Disc) 4.关节囊扩张、撕裂(Enlargement or Laceration of Articular Capsule) 5. 滑膜炎及(或)关节囊炎(Synovitis or Capsulitis) 6. 骨关节病(Osteoarthrosis) 7. 关节间隙改变(Changes of Joint 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