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矿井回采率办法[论文]
提高回采率措施

提高回采率措施制定部门:某某单位时间:202X年X月X日封面页提高回采率措施安全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计划方案,做好单位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知识学习及考试更是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您浏览的《提高回采率措施》正文如下:一、提高回收率措施1、坚持l三拣、四不上l制度,发现矸石及时拣出放入采空区,严禁装入刮板输送机,严禁其他杂物混入煤中。
2、各班班长、验收员严把煤炭质量关,认真落实煤质管理措施,确保煤炭回收率不低于98%,工作面浮煤清理干净(2m2内浮煤平均厚度不超过30mm)。
3、断层、底鼓地段尽量不留顶底煤,以采取起底分矸、煤矸分流措施达到逮顶、顺直刮板运输机工作需要。
4、断层、顶板冒落逮顶区如现场条件限制留有顶煤时,当顶煤推至切顶排时,现场作业人员使用长把扒子回收落入采空区的顶煤。
5、工作面两巷(封门柱以外部分)做到班班清理浮煤至见帮见底,封门柱以里地段的煤采取使用长把扒子回收浮煤。
二、煤炭回收率考核管理办法1、班长、验收员是本班煤炭回收率指标完成的第一责任人,煤炭回收率指标完成情况与本班、班组长及验收员个人月收入相挂钩。
2、工作面正常地段必须确保煤炭回收率达到98%以上,特殊地质构造处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回收量,不得无故丢失煤炭。
煤炭回收把重点把关地段为两端头、工作面特殊地质构造段、支架上方顶煤(特殊情况下留下的)回收。
3、受工作面地质条件的影响,工作面个别地点需要留设顶底煤开采时,必须经矿分管科室同意、工区制定相关措施后方可实施,班组长现场不得擅自留设顶底煤,否则,每架顶底扣本班20分,班组长、验收员每人扣10分。
4、工作面两端头割煤时,滚筒甩出进入巷道的煤,煤由反向运转离开端头后,必须设专人清理进入运输机,严禁丢失,该项工作由验收员把关。
当班班长不落实,班长扣罚50分,当班扣罚100分;负责清理人员清理不到位,处以30分的处罚,情节严重者,当班抹班。
节日讲话浅议煤矿回采中如何提高回采率煤矿

节日讲话浅议煤矿回采中如何提高回采率煤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想跟大家谈谈一个课题,就是如何提高煤矿回采率。
回采率是衡量煤矿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关系到矿工的生命安全问题,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并积极探索提高回采率的方法。
首先,要做好前期规划和准备工作。
在煤矿回采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大量的前期规划和准备工作,例如,清理险石、加强支护、检查通风等等。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检测到危险因素并及时处理,才能避免在回采作业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保证人员的安全。
其次,要开展一系列技术培训和交流,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
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是提高回采率的关键性因素。
我们要组织开展一系列技术培训和交流,使工人掌握更加高效和科学的回采技术,以及设备操作技能。
做好技术培训和交流能够大大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更好地应对一些特定地质条件和难点问题,进而有效的提高回采率。
此外,要加强煤矿地质勘探工作,确保煤矿回采率的准确性。
开采地质矿层是企业上下游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针对于地质特点的不同,企业应加强钻探勘探,明确煤体分布范围,确保开采路线的正确和合理性。
在已有的资源中,准确的开采方式才能更好的利用资源,符合经济效益的发展方向。
最后,要加强煤矿可持续性发展和人才引进计划。
加强煤矿可持续性发展和人才引进计划,不仅能吸收和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更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和企业的长远发展方向。
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于吸引社会人才及发展有企图心的员工进入企业,也为提高回采率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以上是我对于煤矿回采率提高的几点措施,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所有员工团结协作来实现这些目标。
再次感谢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谢谢大家!。
提升矿井工作面回采率的技术研究

提升矿井工作面回采率的技术研究矿井工作面回采率的提升是矿山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回采率的提高意味着矿石的采用率更高,能够更充分地利用矿山资源,并提高矿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矿井工作面回采率的提升,需要进行技术研究,探索适合矿山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
需要进行矿井工作面的合理布置和开采方案的优化。
合理的布置和优化开采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矿石的采用率和回采率。
通过对矿山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条件和矿石储量等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合理的矿井工作面布置和开采方案,提高回采率。
需要研究和应用现代化矿山设备和技术。
现代化矿山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矿井工作面的回采效率和安全性。
使用矿井高效开采技术,如块矿液压支架、割煤机等设备,可以提高工作面回采率。
研究和采用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装备,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面回采率。
需要加强矿井工作面的管理和控制。
矿井工作面的管理和控制对工作面回采率的提升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对工作面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优化工作面回采的工艺参数和操作流程,可以提高回采率。
加强对工作面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工作面的作业效率和工作质量,也可以提高回采率。
第四,需要加强矿井工作面的安全防护。
矿井工作面是一个相对复杂、危险的工作环境,因此需要加强对工作面的安全防护措施。
通过加强对矿井工作面的通风、排水、防火等设备和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矿井工作面的安全运行,提高回采率。
提升矿井工作面回采率需要进行技术研究和创新,包括矿井工作面布置和开采方案的优化、现代化矿山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工作面的管理和控制、以及工作面的安全防护等方面。
只有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优化,才能实现矿井工作面回采率的提升,提高矿山生产效益和资源利用率。
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与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

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与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综采放顶煤是煤炭采矿的一种常见方式,但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煤炭损失,而煤炭损失又直接影响到矿井的回采率。
提高回采率是煤炭企业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成本的关键。
如何降低综采放顶煤的煤炭损失,并提高回采率,成为了煤炭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技术、管理和设备等方面探讨综采放顶煤煤炭损失与提高回采率的主要途径。
一、技术方面的途径1. 确定适宜的综采放顶工艺综采放顶工艺对于煤炭损失和回采率具有直接影响。
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如工作面长度、支护方式、放顶顺序等,可以提高煤炭的回采率,并减少损失。
合理设计放顶巷道以及优化瓦斯抽放工艺,可以减少瓦斯对煤炭产生的破坏,提高煤炭的回采率。
2. 煤炭开采工艺的优化优化煤炭开采工艺,如合理选择割煤机型号、优化推进速度和切割参数,可以减少放顶煤的损失。
通过合理的支护方式和控制采高,可以减少煤炭的顶板破坏,减少煤炭的损失。
3. 合理排布综采工作面合理排布综采工作面,采用分段开采和合理布置工作面回采巷道,可以减少煤炭的损失,提高回采率。
在煤层中设置合理的采煤巷道、放顶道和回采巷,可以提高综采放顶煤的回收率。
1. 加强对综采放顶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管理通过加强对综采放顶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可以减少综采放顶煤的损失。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对综采放顶工作进行科学的安全管理,可以保障生产安全,减少煤炭的损失。
2. 加强对煤矿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通过加强对煤矿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煤炭损失的问题,提高回采率。
建立健全的生产数据统计和分析体系,对煤矿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数据分析,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可以有效减少煤炭的损失。
3. 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综采放顶过程中的煤炭损失进行全面的跟踪和管理,提高回采率。
通过开展煤炭损失的分析,找出损失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可以减少煤炭的损失,提高回采率。
提升矿井工作面回采率的技术研究

提升矿井工作面回采率的技术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矿井工作面回采率是矿山生产中一个重要的指标,直接影响着矿山的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
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和要求生产效率的提高,提升矿井工作面回采率成为矿山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矿山工作面回采率普遍偏低,主要原因是受到技术水平、设备性能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制约。
研究提升矿井工作面回采率的技术手段,对于提高煤炭开采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矿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矿井工作面回采率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发现,技术水平、设备性能、管理水平、采煤工艺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回采率的提升。
通过引进先进的采煤技术、优化设备配置、强化管理制度等手段来提升回采率,是当前矿山管理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重点分析矿井工作面回采率的影响因素,并探讨提升回采率的技术手段,以期为矿山管理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提出矿井工作面回采率是评价矿山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常常面临着回采率不高的问题,影响了矿山的盈利能力和生产稳定性。
提升矿井工作面回采率成为当前矿山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问题提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矿井工作面回采率低的原因分析,二是针对这些原因提出有效的技术措施来提高工作面回采率。
矿井工作面回采率低的原因可能包括矿体性质复杂、采矿技术水平低、设备老化、人员素质不高等多个方面因素。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提高回采率,从而提升矿山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通过深入分析矿井工作面回采率问题的发展现状和原因,我们可以更好地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和技术措施,从而有效提升矿山工作面回采率,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矿山生产的效益。
1.3 研究意义矿井工作面回采率是衡量矿山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矿山的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率。
提升矿井工作面回采率不仅可以增加矿山的产出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还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于提高采区回采率的实施方案

矿井回采率管理考核实施办法矿属各单位:根据国家发改委第16号令《特殊和稀缺煤类开发利用管理暂行规定》和17号令《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的相关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矿回采率管理,提高煤矿资源回采率确保矿井利益稳步提高,对我矿原回采率考核验收办法进行了修订如下:一、回采率执行标准我矿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12下、14、16、17四层煤,其中12下煤平均开采厚度1.2米,16煤1.1米,14、17两层煤开采厚度0.7米,四层煤均属薄煤层。
煤种12下煤为气煤,16、17煤为气肥煤。
依据发改委16号及17号令,三层煤为稀缺煤种,回采率执行标准如下:采煤工作面回采率不低于97%;采区回采率不低于88%;矿井回采率不低于75%。
二、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资源回收小组,由主管矿长任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专业副总、相关部室和采煤区队长为成员的煤炭资源回采率领导小组。
定期对采煤工作面的资源回收情况进行考核,并把评比结果当做区队考核奖罚的标准。
煤矿企业负责人是煤矿回采率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负技术责任。
各采掘工区负责按设计及规程要求组织施工。
资源回收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负责日常考核及评比工作。
三、提高回采率的具体措施(1)严格按要求编写矿井设计、水平设计、采区设计,严格按设计要求组织施工,严格按批准核定的生产能力和头面个数组织生产,不能超能力生产。
严格审查各类作业规程编制和审批,坚持一工程、一规程,做到合理、合法、正规开采。
减小三角煤损失,提高了矿井回收率。
(2)建立健全了生产煤矿回采率的各项管理制度,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煤矿回采率管理图表和台账。
(3) 建有专门回采率管理机构,并配备回采率专职管理人员,负责本矿井回采率管理工作。
(4)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坚持严禁留设顶煤和底煤,否则每发现一处,扣罚当班进尺或产量的50%;遇特殊情况留设顶底煤,须经生产技术部会诊后报分管矿长同意后撇留。
(5)所有掘进巷道和采煤工作面各类保安煤柱,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设计规范》的要求,并结合现场水文构造和矿压等实际情况,经科学测算后经济的留设。
完善管理体制 提高矿井回采率

李秋平 : 完善管理体 制 提 高矿 井回采率
第2 卷 第 1 1 期
过 了国家要求和矿井设计标准 , 不仅为国家和企业
节 约 了大量 、 贵的煤 炭资源 , 产生 了 良好 的经济 宝 也
效益。
增加 。表 1给 出的是 2 1 00年度 , 安下 属 6个 矿井 潞 的 回采 率 与收入 关 系 。 由表 1可 以看 出 , 际 回采 实
有 很 强 的现 实意义 , 文从 煤 炭 企 业 的管 理 体 制 人 本 手 , 论如 何通 过加 强 管理来 实 现 回采 率 的提 高 。 讨
1 管理机制系统化
11 加大 管理 考核 力 度 , 高 采区 回采 率 . 提
潞安集 团公司以文件形式下发《 潞安集 团生产 矿井回采率管理及考核办法》 从职责 、 , 制度、 管理、 考核 、 奖罚等六个方面 , 对生产矿井回采率的管理和 考核方式进行了详细规定 , 使得 回采率的管理有章 可循 ; 制定 了《 考核评 分标准》 从机构 、 , 资料管理 、 井 下现 场管 理 、 出量 、 失量 管 理及优 化 采 区设 计 采 损 等几方面做 了规定 , 使得 回采率的考核有据可依 。 严 格 了上报 督 查 制 度 , 体 矿 井按 规 定 向集 团 主
收 稿 日期 :0 1 9 7 21 - - 00
2 完善 回采率体制管理初见成效
潞安集团通过多抓并举 , 严格执行 , 使得该集团 下属的多个矿井回采率有 了稳步提高, 达到或者超
作者简介 : 李秋平 ( 95一) 男 , 16 , 山西潞城人 , 工程师 , 从事煤矿地质技术工 作。
齐下提高采区回采率。各生产矿井对照集团公司文 件精神 , 制定 了适合本矿的回采率管理及考核办法, 并以文件形式下发, 日常工作 中严格 回采率考核, 在 从管理上保证 回采率的提高 。王庄煤矿每月初根据 生产计划 , 下达圈定储量、 回收率 、 煤质一体化精细 管 理及 “ 5m行 动 ” 划 ,5m 行 动 ” 照 当月 下达 计 “ 按 计划 进尺 增加 5 %产 量进行 考核 , 出 5 超 %达 到一个 百分点以上对有关人员予以奖励 , 在回采过程 中, 综 采 队按 照要求 积极 配 合 地 测科 探 煤 厚 工作 , 以奖 予 励。在技术方面 , 各矿也积极探索 , 成效显著。石圪 节矿工作面为分层开采工作面, 其上分层、 中分层工 作面早已回采完毕 , 回采下分层 时为提高资源回 在 收率 , 回采 时破 了上 中分层 开采 时所铺 底 网 , 在 回收 了上 中层开采时遗留浮煤 , 浮煤厚度在 0 2~ . . 07m 之间, 平均厚度 0 4m, . 按每吨 60元计算 , 5 工作切 面 长 10m, 4 回采长度 12r, 重按 10tm 计 算 , 7 容 n . / 共 增 加效益 的煤 厚探 测 , 用退 锚 机 加 大 两端 头 放 采 煤 力度 , 强 回采工 作面 检查力 度等 措施 , 加 保证 资源 回收 率 ; 庄 矿 每 月 1 、O 3 日, 煤 队组 配 合 生 郭 02 、0 采 产科三量验收人员对 工作 面顶底煤厚进行探测 , 根 据 实 际煤厚 调整 跟底 开采 布 局 及 放 煤工 序 , 量 减 尽 少 顶底 煤丢 失 。
浅议煤矿开采中如何提高回采率

浅议煤矿开采 中如何提高回采率
王 国
( 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 限公司唐安煤矿分公司 。山西 高平 0 4 8 4 0 0)
煤方法 ;有 较先 进的普采 、高档普采 ;有机 械化程度 高的综采、综 放等。采煤 方法 机械 化程 度越 高,煤炭损失量越低 ,回采率越高。 有些煤矿 企业由于采煤方法落后、选择支架不合理,擅 自留设顶底 煤开采,降低 了煤 炭回采率 。
1 . 1 _ 2 矿 井 地 质 构 造 主要指褶 曲、节理 、断层 ,它们 常常是岩浆侵入、矿井充水 , 矿井瓦斯等 的控制 因素 ,直接影 响矿井 的开 拓与煤层的开采 。主要 表现为:这些构造分布 区域 ,井 田划 分、井 田内水平、采 区、工作 面的划分 ,井 田开拓方式 的选择 、井下开拓掘进系统的布置 ,都要 考虑这些构造的存在 ,有 时要做 出较大的调整 ,避开地质构造对煤 层破坏严重地 区。日常生产 中,特 别是遇到断层时,为 了确保煤矿 安全生产 ,在断层两侧往 往留设一定宽度的保安煤柱 ,造成一定量 的煤炭损失 ,断层越多 、损失量越大 。 l _ 1 . 3 矿井 水文 对于 一些水文 地质 条件中等 、复杂 、极复杂 的矿井 ,由于存在 突水 隐患,采掘 工程 、矿 井安全受水害威胁 ,防治水工作难度大 。 为 了避免水 害,除了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 、先探后掘 、先治后 采 的原则外 ,还要采取 防、堵 、疏 、排 、截 的综合治理措施 。 1 . 1 . 4 其 它 因 素
矿井储量管理工作是掌握储量的动态 ,分析煤炭的损失 ,保证 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和充分利用;矿井储量管理资料是煤炭企业编 制生产建设计划 的重要依据 。有些煤炭企业管理机构不健全 ,缺 乏 储量管理部门和专业人员,相应制度不完善、日常储量 管理 不到位 , 对于 出现不合理 的煤炭损失 ,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监督 、制止 ,导 致煤炭损失量增大、回采率降低。 1 . 2 . 4 其他 因素 发生矿井 灾害会造 成很 大财产损 失,有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 , 为了救 灾、安全 恢复 生产 ,不得不 产生一些呆滞 煤量,这些煤量有 的能在一 定时 间内解放开采 ,有 的可能长时 间无法动用。 2 煤矿资源 回采率的提高对策 依据上述影响因素 ,应当采取下列措施 ,以达到其 降低资源损 失 量 ,提 高煤 炭 回采 率 : 2 . 1设计合理的采 区个 数 根据开采经验, 一个井 田划分采 区个数越少, 相应的采 区范 围越 大, 采区上、下上工程量和 占压煤柱量也越小, 同时 回采工作面 的走 向长度、倾斜长度也能增加, 又 降低 了矿井万吨掘进率, 为矿井 高产 高效提供 了最基础的技术保障。例如 ,某煤矿 为单水平上下 山开采, 井 田面 积1 0 . I k m 2 , 且矿 井边界 极不规则, 因此在确 定采 区个数时要 综合考虑矿井开采技术条件和生产技术水平 以及井 田边 界对采 区布 置 的影响 因素, 经过科学论证, 矿井布置 了1 1 , 1 2 , 1 3 , 3 个上山采 区和 2 1 , 2 2 , 2 3 , 3 1 , 4 个 下山采 区, 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采 区个数, 降低 了上、 下 山护 巷 煤 柱 、 采 区 边 界 煤 柱 等 设 计 损 失 。 2 . 2 优化 区段 布 置 区段布置是采 区设计 中 的一项 重要 内容, 只有 合理确定 区段 的 长度 、 宽度 以及 区段间布置方式才能提高采区 回采率, 同时又左右着 矿井 的安全生产状况和经营效果 。区段间布 置方式分为 内错 、外错 2 种, 内错式 即2 个区段 间有重 叠部分, 下区段的上付巷布置 在上区段 内;外错式即2 个相邻区段之间留有煤柱 。采用 内错式布置时 由于新 布 置工作面上付巷 位于上 区段采 空区内, 可 以将 上区段下付巷 附近 浮煤进 行二次回采, 因此 内错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回采率, 但 是内错 式存在 一些缺 点, 诸如 : 在采 空区 内掘进影响施工进度、不利 于防火 ( 煤层 自燃) 管理、上区段遗 留坑木、矿工钢等材料降低影响 采 煤机割煤速度, 影 响了工作面安全生产 ; 采用外错式避免 了在采空 区掘进 、回采时 的种种弊端, 但是增加 了区段间煤柱损失 。 2 . 3针对不同煤层采取不 同的采煤方法 针对各煤层厚 薄不均而 且赋存状态不稳 定的情况, 分别采取不 同的采煤 方法对 煤炭 资源进行 回收, 达到 最大量 的回收 资源 。 ( 1 )对于特厚煤层, 可采用分层开采, 首先开采一分层, 再利用 综放等工艺, 使煤炭 资源得 以更有 效地 回收。 ( 2 ) 对于薄煤层, 可利用分层走 向长壁 ( 机采、炮 采) , 合 理有效 地 回 收 煤 炭 资源 。 ( 3 )对于大倾角, 赋存 、状态不稳定 的厚煤层, 可利用 水采, 长 孔爆破等工艺, 积 极有效地 回收煤 炭资源 。 2 . 4 其 他 措 施 建立储量管理机构 ,招 收专业管理人 员,完善相应 管理制度、 资料台账,加强 日常生产管理 ,把提高煤炭 回采 率作 为一项重要指 标进行考核,坚决杜绝不合理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矿井回采率的办法
【摘要】简要介绍复杂地质条件下厚煤层提高回采率的办法,并结合一五一煤矿的实际应用做一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提高回采率办法
黑河地区是煤炭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不仅是保证矿井可持续发展,提高矿井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而且为解决地区性能源紧张,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的举措。
一五一煤矿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多宝山镇,矿区面积6.39万平方公里,可采煤层为ii号层,厚度4.5-6米,属于长焰煤,发热量在5000大卡以上。
矿井地质条件相对复杂,但在回采过程中,始终注重工作面的回采率,通过多效并举、付诸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
1 制定目标,强化管理
(1)公司成立煤炭资源回收率管理领导小组,由总工程师任组长,采掘副总、技术部长任副组长,测量、地质、采煤等专业技术人员为小组成员。
(2)确定回采率指标为≥85%,与全矿生产效益指标挂钩考核。
技术部负责采煤工作面回采率的月度考核工作,及时掌握回采范围内地质构造和煤厚变化情况,调度室向地测部提供统计产量,煤质运销部向地测部提供煤质化验资料,作为计算回采率的依据。
(3)地测部是公司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公司煤炭资源的管理工作。
1)管理人员要及时到现
场收集资料,并对工作面回采情况予以监督。
发现丢煤立即下发丢煤通知单,对责任单位提出处理意见,并限期整改。
2)地测部每月前必须对本月生产范围内的地质情况进行预报,在生产过程中要对隐伏的构造进行临时预报,及时指导生产,减少地质损失。
对发生的地质及水文地质等损失及时上报审批。
2 优化设计、合理施工
(1)技术部进行采区和工作面设计时,要优化设计方案,并选择合理的工程布局,因地制宜,合理生产施工,尽可能地提高资源回收率,减少设计和生产损失。
1)根据矿井的原始资料、实际揭露的地质条件为依据,将+240m运输大巷、+240回风大巷、二段轨道下山均布置在煤层底板中,二段风道沿煤层布置,以揭露煤层赋存状况和地质变化情况。
2)在片盘的布置上,以揭露的地质条件为依据,以f1201、f1209、f1210、f22断层为界分别布置了右一路(+162m)、左一路(+183m),使有限的资源能合理的回收。
(2)技术部必须严把规程措施的审批关,采掘作业规程中必须有明确减少不合理损失、提高资源回收率的具体措施。
1)巷道掘进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设计或措施施工。
当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或按设计继续施工将造成资源损失时,区队管理人员要及时汇报并采取补救措施,尽量减少掘进丢煤,为工作面回采创造良好的条件。
2)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必须按设计或措施生产,严格控制各采煤工序,防止出现超出设计或措施规定的各类损失。
3 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
(1)提高采煤工作面机械化水平,推行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煤炭资源的回采率。
(2)右一路工作面设计采用综放工艺,工作面走向长度525米,倾斜长度149米,煤层倾角15°,煤层平均厚度5.15米,工作面上下巷及开切眼均沿煤层底板掘进。
工作面采用zf5000-16/28液压支架支护,采用sgz-730/400刮板运输机运输。
在回采过程中,工作面放煤采用每刀三放,最大限度的提高放煤率,含矸量控制在5%以内;工作面内小于2米的断层直接硬过,不丢底煤;对于上巷底板三角煤采用卧机尾的方法回收;对于上下巷顶煤采用人工锹装的方法尽量进行回收。
通过以上方法,右一路工作面实际回采率达到93%以上。
4 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1)采煤方法的改变。
一五一煤矿以往采煤方法房柱式炮采,资源浪费严重,回采率较低,近些年来,随着煤炭行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国家对煤矿生产安全要求的提高,一五一煤矿逐步取消非正规采煤方法,采用正规壁式开采。
2009年起进行矿井技术改造,开始了机械化、连续化改造的进程,至2011年11月,已初见成效。
地面已新建一条皮带主斜井,井下大巷采用皮带运输,取消串车运输,实现煤炭运输连续化;矿井由原来房柱式开采改变为综放机械化采煤工艺,采区回采率明显提升。
(2)对残留块段合理回收。
一五一煤矿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断层发育,除了回采片盘留设的保护煤柱外,断层分割的块段也无法
形成正规的、大块段的壁式工作面,形成局部残留块段。
为了使有限的煤炭资源尽可能的回收利用,矿里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回收方案设计,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组织人员回收。
对于回采留设的护巷煤柱,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采用房柱式方法进行回收;对于断层分割的块段,根据采用块段大小,合理分割,布置小、短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顶梁支护,炮采进行回收。
近几年采区回采率的稳步提升,与残留块段煤柱的合理回收很大关系。
(3)煤矸石有效利用。
一五一煤矿从2001年以来,积极开拓煤矸石市场,形成了在矿内进行细分筛选的工艺,将煤矸石通过设备筛选、人工挑选的方式区分开来,按品质、按类型进行分组处理,分别用于发电、锅炉燃料等。
一五一煤矿通过一系列严格的管理办法和科学有效技术措施,矿井的回采率得到了有效提升,不仅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企业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值得在同行业中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杜计平,采矿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2]徐永圻.煤矿开采学(修订本).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3]戴绍城.高产高效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与装备.煤炭工业出版社,1997.
[4]冯昌荣.煤矿矿井采矿设计手册.煤炭工业出版社,1984.
[5]于海勇.放顶煤开采的基础理论.煤炭工业出版社,1995.
[6]《综采设备管理手册》编委会.综采设备管理手册.煤炭工业出版社,1994.
[7]能源部.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
[8]煤炭部.煤炭工业设计规范.煤炭工业出版社,1979.
[9]赵宏珠,石平五.厚煤层放顶煤开采设备与技术.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