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聚赖氨酸溶液(10×PLL,1mgml,无菌)
多聚赖氨酸的配置、保存、使用

先配制成10mg/ml的浓缩液,使用前按照1:80稀释,制成工作液,浓度25ug/ml,可用于包被培养皿。
十六、各位老师,有几个关于多聚赖氨酸包被培养板的问题请教
1、pll到底溶于硼酸缓冲液还是溶于三蒸水或双蒸水
2、使用前是用灭菌的去离子水稀释吗,可不可以用双蒸水或别的
答:
多聚赖氨酸溶于硼酸缓冲液或者无菌培养用水;
十八、我的问题是多聚赖氨酸可以在培养瓶中放多长时间,太长了会有影响吗?
答:
我曾用过多聚赖氨酸包被培养瓶,但浓度是
0.1mg/ml,我都是放一夜,第二天吸掉晾干就用,当然要紫外消一下.我觉得时间长点没什么大碍。
我们这里的老师说,多聚赖氨酸不能用紫外线照射。
1.用赖氨酸包被培养板和培养瓶时,应该选用多聚左旋赖氨酸(分子量为15-30万);
八、使用说明
操作步骤(可直接在玻片上涂布)
1.灭菌的ddH2O 1:10稀释该多聚赖氨酸溶液。
2.用之前将稀释的多聚赖氨酸溶液放在室内,使其温度到室温18-26℃
3.将玻片浸在稀释的多聚赖氨酸溶液5分钟。注意增加时间不会提高包被效果。
4.在60℃烘箱1小时干燥,或室温18-26℃过夜干燥待用。
九、注意事项
我们用的多聚赖氨酸浓度为100ug/ml,一般包被3-4小时即可用.我们包被完后一般放在培养箱里,临用时拿出来洗三次,吹干即可.如果不急着用,放在培养箱里较长时间也没关系,把瓶盖拧紧即可,我最长放了2星期也没有问题。
左旋和右旋的多聚赖氨酸都可以用于包被细胞培养器具,主要看你的细胞贴壁能力如何,左旋的更利于细胞贴壁.我们一般使用
多聚赖氨酸的工作浓度各家文献报道相差很大,从
0.25 mg/ml到
0.01mg/ml都有,因为多聚赖氨酸对细胞有毒性,所以在保证贴附的前提下,浓度越低越好,还省钱。我现在用的是
多聚赖氨酸包被原理

多聚赖氨酸包被原理多聚赖氨酸(PLL)是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的高分子材料,因其在药物传递、组织工程和生物传感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备受关注。
而PLL包被是一种常见的将生物活性物质包裹在PLL材料中的方法,其原理主要包括电静电相互作用、氢键作用和亲疏水相互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多聚赖氨酸包被的原理及其应用。
首先,多聚赖氨酸包被的原理之一是电静电相互作用。
PLL是一种阳离子高分子,具有大量的氨基和羧基,可以与带有负电荷的生物活性物质发生静电相互作用。
当生物活性物质中存在负电荷基团时,它们会与PLL中的氨基或羧基发生静电作用,从而实现生物活性物质的包被。
这种电静电相互作用是PLL包被的重要原理之一,也是其在药物传递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其次,多聚赖氨酸包被的原理还包括氢键作用。
PLL分子中的氨基和羧基不仅可以与带有负电荷的生物活性物质发生电静电相互作用,还可以通过氢键作用与生物活性物质中的氢键供体或受体结构发生相互作用。
这种氢键作用可以增强PLL与生物活性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提高包被效果。
因此,氢键作用也是PLL包被的重要原理之一。
另外,多聚赖氨酸包被的原理还涉及亲疏水相互作用。
PLL分子既含有极性的氨基和羧基,又含有非极性的碳链结构,因此具有一定的亲疏水性。
当PLL与生物活性物质发生包被时,PLL分子中的亲疏水基团可以与生物活性物质中的亲疏水基团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增强包被效果。
亲疏水相互作用在PLL包被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其在生物传感和组织工程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多聚赖氨酸包被的原理主要包括电静电相互作用、氢键作用和亲疏水相互作用。
这些相互作用力共同作用,使得PLL 能够有效地包裹生物活性物质,实现其在药物传递、组织工程和生物传感等领域的应用。
因此,深入理解PLL包被的原理对于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多聚赖氨酸处理

配制0.01%的多聚赖氨酸: 首先买来sigma 公司的多聚赖氨酸,如是25mg,就需要250ml三蒸水,用移液管将少量三蒸水加到多聚赖氨酸的小塑料瓶中,然后将溶解的多聚赖氨酸加到200ml左右三蒸水中,(已置烧杯中)。
最后加三蒸水达250ml,过滤除菌分装与小瓶中即可。
保存于-20度,近期用的话可放于4度冰箱内保存。
注意每一小瓶的量不要太满,若20ml的瓶子,只装15ml可,若太满,放于-2度有可能会将瓶子弄碎,因冻后体积增加。
(我就有这个教训) 另外烧杯,小瓶、移液管都要灭菌处理的,泡酸高压什么的。
我们用的是一种用注射器过滤的过滤器,一次性的。
一个能最多有效过滤200ml。
铺板的操作:首先要在消毒实验室,包括超净台,紫外消度20-30分钟。
消毒后30分钟进入实验室。
事先准备100ml三蒸水,经高压灭菌处理。
具体细节就不多说了。
首先打开板子,用消毒好的试管将0.01%的多聚赖氨酸加入每一孔中,大概每孔3-4滴吧。
将板子盖好放到培养箱中(37度 5%CO2)30分钟。
取出板子,用吸管将多聚赖氨酸吸出。
换吸管,加入三蒸水,冲洗三次,即将每孔内加入三蒸水,没过底,多点也行。
再将水吸出来。
反复三次。
注意换吸管,要无菌操作的。
最后将铺好的板子放于培养箱待用。
如果你做免疫组化,需要放小的玻片到孔内,就在加多聚赖氨酸之前用无菌的镊子将无菌的玻片夹到孔内即可。
我曾用过多聚赖氨酸包被培养瓶,但浓度是0.1mg/ml,我都是放一夜,第二天吸掉晾干就用,当然要紫外消一下.我觉得时间长点没什么大碍。
我们这里的老师说,多聚赖氨酸不能用紫外线照射。
1.用赖氨酸包被培养板和培养瓶时,应该选用多聚左旋赖氨酸(分子量为15-30万) ;2.感觉你“浓度为50ng/1ml”有些低,我一般最后多聚赖氨酸使用浓度达到20-30ug/ml;3.包被时间一般为6-7h,或者过夜也可;4.使用时应该先用灭菌水洗三次+PBS(起平衡盐作用)洗一次,洗液的量应该大于包被液的量;5.“多聚赖氨酸可以在培养瓶中放多长时间,太长了会有影响吗?”,我包被时间最长的经历有过48h,最后只是多聚赖氨酸随着时间延长蒸发一些而量变少了,但是对细胞生长并无大碍,这是我曾经有过的经历,所以我会负责地告诉你;6.“多聚赖氨酸能在4度冰箱里放多久?”,最好置于-20度保存,放置数月乃至半年都可以。
gibco多聚-d-赖氨酸 用法

gibco多聚-d-赖氨酸用法
Gibco多聚D赖氨酸是一种生物化学试剂,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中的细胞培养和实验。
具体用法如下:1. 培养基中的添加物:可以将Gibco多聚D赖氨酸添加到细胞培养基中,作为细胞的营养物来源之一。
通常的用量是每升培养基添加10-50 mg的多聚D赖氨酸。
2. 包被培养皿表面:可以在培养皿表面预先涂覆Gibco多聚D赖氨酸,从而提供细胞附着的基质。
在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多聚D赖氨酸水溶液,让其在表面均匀涂敷,并在室温下干燥。
3. 组织工程和支架材料:Gibco多聚D赖氨酸也可以用于组织工程和支架材料的制备。
可以将多聚D赖氨酸加入到生物降解材料中,用于细胞生长和组织修复。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用法可能因研究目的、细胞类型和实验条件而有所不同。
在使用Gibco 多聚D赖氨酸前,最好参考相关的文献或咨询厂家提供的技术手册,以获取更详细的用法指导。
PC12细胞的培养整理总结

一、PC12细胞的折光性本来就比较好,刚传代以及新分裂的细胞都是亮的,至于你说的贴壁的细胞,不知道是否是圆的,在牛血清的刺激下,特别是国产的,会使pc12细胞发生定向的分化,长突起,贴壁就比较牢。
PC12分为未分化的和分化的.前者是球状,成团生长;后者形成很多丝状体;而丁香园里有人说楼主的这种细胞严格来讲已经不能算是PC12了.前几天为自己养的PC12是未分化还是分化型困扰,查了一些资料,现发上来希望能给有同样问题的战友有一点帮助!培养条件:PC12细胞培养于铺有鼠尾胶原的玻璃培养瓶中,置于CO2培养箱(37℃,95%空气5%CO2),培养基选用DMEM(pH,高糖),加入10%灭活小牛血清及5%灭活马血清。
分化前:PC12细胞在培养基中多呈圆形,直径15~20μm,也有椭圆或多角形的,扁平的细胞少见,倾向于聚集成小团簇状(A图)。
分化后:加入NGF后的24h内细胞停止分裂,长出似交感神经元样的突起;第4~14d,细胞体积增大,突起增多并增长,形成网络,数周后,突起可长达500~1000μm(B图)。
NGF可促进PC12细胞向类似交感神经元样的形态分化,最终导致PC12细胞在生理、生化方面都具有神经元样的功能[12]。
分化后的PC12细胞对ACh的敏感性增大5~7倍有的战友提到分化的PC12药敏性更好是不是因为分化后的PC12细胞对ACh的敏感性增大5~7倍二、我养这个细胞一年多了,有点经验和大家交流一下。
1.我用的是15%的马血清和%的胎牛,胎牛要用进口的,国产的容易分化。
2.关于表面处理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胶原和多聚赖氨酸使细胞贴壁的原理不太一样。
多聚就是纯粹的物理黏附作用,而胶原则是刺激的细胞,使细胞的表达一些能有助于贴壁的蛋白,这种刺激作用还涉及到MAPK途径,所以如果做细胞信号转导的战友要注意到这点。
相关的文献可以自己到pubmed上查找。
3.完全分化的细胞不能传代,因为贴壁已经很牢固,强迫其脱离可能造成,尤其是细胞的突起断裂,细胞存活率很低。
多聚赖氨酸包被培养皿步骤

多聚赖氨酸包被培养皿步骤在我们进行细胞培养时,培养皿就像是细胞的小家,提供了一个温暖的环境,让它们能安安心心地生长。
今天我们要聊的是怎么用多聚赖氨酸(PLL)来包被培养皿,这可是一项神奇的操作,能给细胞提供更好的附着环境。
接下来,就让我来带你走一趟这个步骤吧!1. 准备工作1.1 材料准备首先,我们得准备好所有的材料。
这可是个细致活,万一少了什么可就尴尬了。
你需要的主要材料有:多聚赖氨酸溶液、培养皿(当然要干净的咯)、无菌水和一些吸管,最好还有手套,别让细胞觉得你不讲卫生哦。
再说,搞科研可不能马虎,细节决定成败,像做菜时少了一味调料,味道就大打折扣嘛!1.2 清洁工作在开始之前,别忘了把你的工作台擦得干干净净。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培养皿是在一个满是灰尘的地方包被,细胞一定会不高兴的,对吧?所以,使用酒精消毒一下工作台,让它焕然一新,再把所有材料都摆上来,准备就绪,感觉就像开饭前的备菜一样。
2. 包被步骤2.1 包被准备好啦,接下来进入包被的环节!首先,把多聚赖氨酸溶液取出,根据需要稀释一下,浓度一般在0.1%到0.5%之间。
稀释就像做饮料,太浓太稠的饮料喝了容易腻,细胞也一样,得有个适中的环境才能舒舒服服地长大。
之后,使用吸管将准备好的PLL溶液均匀地加到培养皿的底部,轻轻摇晃一下,让它铺满整个底面,感觉就像给培养皿做了个SPA,真是太贴心了!2.2 静置和冲洗把包好的培养皿放到37℃的温箱里静置30分钟到1小时,让多聚赖氨酸好好地附着在皿底。
这段时间你可以去喝杯咖啡,或者聊聊天,别让自己闲得发慌。
时间一到,把培养皿拿出来,轻轻倾斜,倒掉多余的溶液,接着用无菌水轻轻冲洗一下,去掉没附着好的部分。
冲洗完后,再次轻轻倾斜,倒掉水分,确保底部没有多余的水,想想就像洗完澡后的干爽感觉,真是舒服!3. 使用与储存3.1 培养细胞现在,包被好的培养皿可以用来培养细胞啦!把细胞悬液轻轻加入培养皿里,注意不要让细胞“摔跤”哦。
免疫组化,免疫检测

免疫组化,免疫检测北京华越洋生物-----------------------------------------------DMDC玻片硅化剂(2%) 100ml 免疫组化40% 室温,6个月玻片的硅化,包括盖玻片和载玻片主要由二甲二氯硅烷(DMDC)组成。
玻片硅化试剂盒(APES法) 3×100ml 免疫组化40% 4℃,6个月玻片的硅化,包括盖玻片和载玻片主要由APES、洗涤液、DEPC水组成。
玻片硅化试剂盒(APES法) 3×500ml 免疫组化40% 4℃,6个月玻片的硅化,包括盖玻片和载玻片主要由APES、洗涤液、DEPC水组成。
PBS-Triton去污剂100ml 免疫组化40% 室温,12个月去污主要由PBS、Triton-100组成。
Sorensen磷酸缓冲液(0.1mol/L,pH5.3-8.04)500ml 免疫组化40% 4℃,6个月组织化学常用缓冲液主要由磷酸二氢盐(钠/钾)和磷酸氢二盐(钠/钾)溶液组成,按不同比例混合后获得对用PH值。
pH值可选5.3,5.6,5.91,6.24,6.47,6.64,6.81,6.98,7.17,7.73,8.04。
Sorensen磷酸缓冲液(1×,pH6.2) 500ml 免疫组化40% 4℃,6个月少量细胞趋化实验主要由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氯化镁、氯化钙组成,终浓度17mM。
Sorensen磷酸缓冲液(10×,pH6.2) 500ml 免疫组化40% 4℃,6个月少量细胞趋化实验主要由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氯化镁、氯化钙组成,终浓度170mM。
TBS缓冲液(0.02mol/L,pH8.2) 500ml 免疫组化40% 室温,6个月免疫金银染色缓冲液主要由Tris、氯化钠组成。
TBS缓冲液(0.05mol/L,pH7.4) 500ml 免疫组化40% 室温,6个月免疫金银染色缓冲液主要由Tris、氯化钠、叠氮钠、BSA组成。
多聚赖氨酸包被培养皿原理

多聚赖氨酸包被培养皿原理多聚赖氨酸(Polylysine)是一种由赖氨酸分子组成的聚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
多聚赖氨酸包被培养皿是一种利用多聚赖氨酸在培养皿表面形成覆盖层的技术,用于改善细胞粘附和生长的培养方法。
本文将介绍多聚赖氨酸包被培养皿的原理及其在细胞培养中的应用。
多聚赖氨酸包被培养皿的原理是利用多聚赖氨酸分子的亲水性和静电吸附作用,使其在培养皿表面形成一层覆盖层。
多聚赖氨酸分子中的赖氨酸具有阳离子性,能够与细胞表面的阴离子结合,从而增强细胞与培养皿表面的相互作用力,促进细胞的附着和生长。
多聚赖氨酸包被培养皿的制备过程相对简单。
首先,将多聚赖氨酸溶液加入到无细胞培养皿中,然后将培养皿静置一段时间,使多聚赖氨酸分子在培养皿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覆盖层。
接下来,将多聚赖氨酸包被培养皿置于无菌条件下,用适当的培养基培养细胞。
多聚赖氨酸包被培养皿在细胞培养中具有多个优点。
首先,多聚赖氨酸包被培养皿能够提供高度的细胞附着和生长支持。
多聚赖氨酸分子的阳离子性能够与细胞表面的阴离子结合,增强细胞与培养皿表面的黏附力,使细胞能够更牢固地附着在培养皿上,减少细胞脱落和死亡的情况。
多聚赖氨酸包被培养皿能够提供良好的细胞生长环境。
多聚赖氨酸分子的亲水性能够增加培养基与细胞之间的接触面积,促进养分和氧气的传输,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和代谢活动。
此外,多聚赖氨酸包被培养皿还可以调节细胞外基质的组成,模拟体内细胞所处的微环境,提供更适宜的细胞生长条件。
多聚赖氨酸包被培养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多聚赖氨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多聚物,具有较低的毒性和免疫原性,不会对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使用多聚赖氨酸包被培养皿进行细胞培养可以提高成功率和细胞生存率。
多聚赖氨酸包被培养皿在细胞培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细胞培养,如肿瘤细胞、干细胞、神经细胞等。
同时,多聚赖氨酸包被培养皿也可以用于细胞外基质的研究和组织工程学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聚赖氨酸溶液(10×PLL,1mg/ml,无菌)
简介:
多聚赖氨酸溶液英文名为Poly-L-lysine Solution 简称PLL 。
Leagene Poly-L-lysine 为Poly-L-lysine hydrobromide ,分子式为L-Lys-(L-Lys)n-L-Lys •xHBr ,分子量为150,000~300,000,CAS Number 25988-63-0。
PLL 是一种粘附剂,常用于载玻片的包被,可以直接稀释后用于细胞或组织培养方面的实验。
分子量大于70,000的多聚赖氨酸可以促进细胞贴壁生长,本产品可以用于促进细胞的贴壁生长和核酸杂交,制备好的载玻片可4℃保存半年。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用于细胞培养
①_x0001_ 根据实验需要Poly-L-lysine Solution 稀释至适当浓度溶液后即可使用。
不同的细胞,Poly-L-lysine Solution 包被(Coating)的时间和浓度,甚至稀释液的选择有所不同,请自行参考相关文献进行适当的包被。
②Poly-L-lysine Solution 用于细胞培养时,包被至少5min ,有些实验需要包被1~2h ,有些情况则需要包被过夜。
③包被完成后,吸Poly-L-lysine Solution ,干燥培养器皿,至肉眼观察完全干燥。
通风橱内吹风数分钟即可完成干燥,对于有些实验则需要干燥2h 或更长时间。
干燥时间较长通常会更加有利于后续的细胞粘附。
④进行细胞培养,也可以用水、PBS 或培养液等适当溶液润洗后再进行细胞培养。
2、 用于核酸杂交
①_x0001_
方法一:取事先准备好的载玻片或盖玻片经冷却至室温,在Poly-L-lysine Solution 上下浸蘸几下,自然干燥,4℃备用,亦可室温保存1个月。
②_x0001_
方法二:Poly-L-lysine Solution 涂于玻片上,自然干燥后即可使用,可用于细胞涂片和切片。
③_x0001_ 方法三:滴加5~10μl Poly-L-lysine Solution 至玻片上,用另一盖玻片以血涂片方法推片或用另一玻片紧贴于其上,相互摩擦以使两玻片相对的一面涂布上明胶包被溶液。
编号 名称 IH0095 Storage Poly-L-lysine Solution(1mg/ml,无菌) 10ml -20℃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注意事项:
1、Poly-L-lysine可以被某些细胞所消化并吸收,摄入过多的Poly-L-lysine会产生一定的
细胞毒性。
2、避免反复冻融,如果大量使用,可以取适量溶液置于4℃保存,6个月有效。
3、浸蘸Poly-L-lysine Solution时,务必使玻片完全浸入液体中,否则易使包被不完全产
生样本脱落现象。
4、干燥过程中注意避免尘埃污染。
5、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有效期:12个月有效。
相关:
编号名称
CC0005 磷酸缓冲盐溶液(1×PBS,无钙镁)
DF0135 多聚甲醛溶液(4% PFA)
IH0305 柠檬酸钠抗原修复液(50×)
IH0340 免疫染色一抗稀释液
NR0003 Lezol(总RNA提取试剂)
PE0103 Acr-Bis(30%,29:1)
PW0082 丽春红S染色液(1×Ponceau S)
TC0699 葡植物总糖和还原糖检测试剂盒(硝基水杨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