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自查表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月工作自查登记表以及自查自纠汇报

医院感染月工作自查登记表以及自查自纠汇报

医院感染月工作自查登记表以及自查自纠汇报一、自查项目1.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情况:(1)是否存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如有,组织名称、负责人及成员是谁?(2)是否定期召开医院感染管理会议,会议频率是多少?(3)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是否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及工作职责?2.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1)是否对医护人员进行感染防控培训,培训频率是多少?(2)是否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是多少?(3)是否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消毒,消毒合格率是多少?(4)是否对感染病例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感染病例监测覆盖率是多少?(5)是否开展医院感染暴发调查,最近一次暴发调查是什么时候?3. 医院感染病例管理:(1)是否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报告、登记和分析?(2)是否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跟踪管理,感染控制措施是否得到落实?(3)是否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总结和反馈,改进措施是否实施?4. 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宣传与培训:(1)是否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宣传,宣传方式有哪些?(2)是否对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培训内容是什么?(3)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5. 医院感染监测数据:(1)最近一个月感染病例数是多少?(2)感染病例分布情况如何?(3)感染病例主要病原体是什么?(4)感染病例主要感染部位是什么?6. 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是否存在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如有,问题是什么?(2)针对存在问题,采取哪些改进措施?(3)改进措施实施效果如何?二、自查自纠汇报根据医院感染月工作自查登记表的检查情况,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现将自查自纠汇报如下:1.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方面:通过自查,我们发现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较为完善,有专门的感染管理科,负责人为XXX,成员包括各临床科室的感控员。

但仍有不足之处,如感染管理会议召开频率较低,仅为每季度一次。

为此,我们将改进措施如下:(1)提高感染管理会议的召开频率,改为每月一次。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自查及督查表-精选.pdf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自查及督查表-精选.pdf

附件3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自查及督查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部、诊所[医务室])项目检查要点整改台账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1、本单位法定代表人为医院感染管理责任人,职责明确,认真履职2、有专人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3、相关工作人员做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各项工作1.本单位法人为责任人,职责明确2.有专人负责院感工作3.全体工作人员做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各项工作工作制度1、根据国家颁布的规章、规范、标准、指南等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及时修订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等相关制度、措施、流程,并认真执行2、至少包括: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环境及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安全注射制度、手卫生管理制度、空气净化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医院感染病例上报制度、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卫生学监测制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重复使用诊疗器械清洗消毒与灭菌制度及效果监测制度、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消毒药械管理制度、职业安全防护制度、职业暴露上报制度、医用织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等相关工作制度,流程不健全,抓紧时间认真整改医院感染病例监测1、依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等相关要求,规范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等监测,资料齐全2、依据《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等相关要求,认真执行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工作制度、报告工作程序、处置工作预案,及时发现并规范上报医院感染暴发事件3、按照制定的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预案定期进行演练,并及时完善应急处置预案1.未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等监测2. 未制定预案,后期完善处置预案清洁、消毒、灭菌效果监测1、依据相关规范要求,开展清洁、消毒、灭菌效果监测2、检验报告规范,记录详实。

监测结果不达标时,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实施效果评价,内容详实3、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与卫生学(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或灭菌质量等有关时,应及时采集相关标本进行目标微生物检测;同时联系所在地疾控中心,协助进行流行病学等调查4、没有条件开展相关检测工作的,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完成1、已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医院感染管理督导检查表(自查表)

医院感染管理督导检查表(自查表)

是 否。
检查项目 类别
自查内容
重点环节 防控
导管感染 防控
医疗废物 管理
医用积物
手卫生
导尿管 疑为传染 性脏被服 治疗室 注射室 配药室 输液室 治疗车
处置点
床上用品
1、科室建立手卫生管理制度 是 否。
2、科室有开展手卫生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并有相关材料 是 否。
3、手卫生设施的数量符合操作需求 是 否。
灭菌 是 否。
4、进行针灸穿刺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是 否。
5、针灸针做到一人一针一用一灭菌 是 否。
6、火罐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是 否。
7、拔罐、刮痧、中药足浴等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相关器具和物品做到一
人一用一消毒或一人一用一灭菌
是 否。
8、一次性针具、中药足浴一次性塑料袋连同足浴液严禁重复使用 是 否。
否。
4、确保无菌物品无过期,无菌物品开启后注明开启日期、时间 是 否。 5、耐湿耐高温器械与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是 否。 6、治疗车、换药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锐 器合置于车的侧面,进行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速干手消毒剂 是
否。
7、止血带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是 否。 8、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先清洁伤口,后感染伤口依次进行 是 否。
是 否。
3、无外带医疗废物 是 否。Leabharlann 4、能及时给予清理 是 否。
5、无使用感染性黄胶袋 是 否。
1、分类清晰无混放,分有生活垃圾桶 锐器合 输液袋放置 感染性垃圾桶,胶袋无
混用 是 否。
2、锐器合带盖使用 是 否。
1、各类物品按存放点放置 是 否。
2、医疗垃圾上锁暂存,称量交接有记录。 是 否。

医疗机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自查表

医疗机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自查表
3、医务人员掌樨本科室感染管理制度,能正确I可答院感相关向四
1、院感相关资料齐全,包括:院感信息简报、院七学习记录、耐药菌登记、发放的院蜷资料等.有科室培训资料、考核、课件及华记。
二.院序培训
Ix全员性培训应按院礴科要求安排医务人员参加:新职工必须参加国前培训,在职人员每年不少于6学时。
2、听课人员须签到,禁止多签代签.培训后有听课笔记、考核试卷等.
2、体温计、弯盘、止血带:用后用含有有效氯500mχ∕1.消毒液浸泡30分,清水冲净,擦干备用.
3、抹布:使用后用含有250mκ∕1.消毒液浸泡30分,清洗干净,干燥备用。
1.重复使用的器械、器具、物品.
使用后去除污物,放盥于专门存器中,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回收处理,
九.一次性医疗器械消毒药械使用管理
3、医疗废物不徨放于无人看管的楼道内,任何科室和个人禁止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十二.呼吸机相
关性肺炎、导管
相关血流感染、
导尿管相关尿路
感染监
1.使用呼吸机病人无禁忌症床头抬高30-45°.
2、口腔、呼吸道、呼吸机管道清洁.
3、好11评估是否撤机和拔管。
1、首选锁什下静脓,呆大限度无曲屏障.
2、定期更换无菌敷料,保持通消沽,污染立即更换,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自查表
项目
标准内容
存在同JB
组织管理制度落实
1、建立科室医院出染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科主任、护士长、监控医生、监控护士:小加成员1个月不在岗的史换人员.科军上报院感科.
2、科室院携小组成员履行工作职我,检好院感科反馈问超整改,针对本科室专业特点.开展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对本科室存在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及持续改iM,并有记录,
3、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的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开启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院感自查表

院感自查表

院感自查表XXX感染控制管理自查表自查日期:_______ 检查人员:_______检查项目类别:医院感染管理组织1.1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有□ 无□由医疗、护理、质量管理部门专职人员负责□由医疗、护理、质量管理部门兼职人员负责□其他□1.1.2 成立临床科室医院感染领导小组□1.1.3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人员工作情况存在问题:1.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与岗位职责不明确。

1.2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与岗位职责1.2.7 医源性感染登记、暴发报告制度□1.2.8 职业安全防护制度□1.2.9 一次性医疗用品安全使用制度□1.2.10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2.11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1.2.12 医院管理专(兼)职人员职责□1.2.13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1.3 医院感染督导检查1.3.1 按照制度和流程对医院感染重点部门每月一次和对一般诊室及病区每季度一次实施监督检查,有检查记录□1.3.2 督导检查记录齐全,整改措施能体现持续改进。

有问题、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整改结果□2.医院感染培训2.1 医院感染培训一年4次□2.1.2 培训相关材料齐全□2.1.3 院感专兼职人员接受过医院感染知识培训□3.消毒原则3.1 消毒原则3.1.1 进入患者体腔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3.1.2 浸泡消毒或灭菌应有浸泡日期、时间、签名□3.1.3 浸泡用消毒剂应有浓度监测、有记录□3.1.4 配有防护用品:口罩、帽子、手套,喷溅戴护目镜□4.基础项目4.1 手卫生管理4.1.1 有合格的手卫生设施,如流动水洗手池□、洗手液(用肥皂应保持干燥)□、干手用品□洗手图□4.1.2 重点部门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4.1.3 手卫生设施数量符合操作需要□4.1.4 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标注启用时间,在有效期内使用□4.1.5 开展手卫生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并且有相关材料□4.1.6 医务人员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洗手方法,现场提问□4.1.7 现场观察手卫生执行情况□4.1.8 现场抽查医务人员洗手□5.7 预防接种室5.7.1 诊室应独立设置,布局合理,环境整洁,光线明亮,通风良好。

医院感染管理自查表

医院感染管理自查表
2.3.2督导检查整改措施□
2.4医院感染培训
2.4.1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全员培训,并且制定培训计划□
如是,一年次
2.4.2培训相关材料齐全□
3.医院感染监测
3.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3.1.1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3.1.2开展目标性监测(手术部位、ICU导管、新生儿)□
3.1.3发病率监测□
4.5.6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应当分开□
4.5.6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4.5.7内镜及附件数量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
4.5.8基本清洗消毒设备齐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负压吸引器、超声清洗器、高压水枪、干燥设备、计时器)□
4.5.9清洗消毒剂齐全□
4.5.10内镜清洗消毒记录□
4.8.3.2新生儿使用布类,如毛巾、衣物、垫口巾等,一用一换,清洗晾干后备用□
4.8.3.3床上用品,如枕套、床单、被套等,每周更换一次,污染时随时更换□
4.8.3.4新生儿温箱、蓝光箱等,每日或一用一清水擦拭清洁,并更换湿化液;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4.8.4配奶区消毒管理
4.5.11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内镜附件必须一用一灭菌。首选方法是压力蒸汽灭菌□
4.5.12弯盘、敷料缸等应当采用压力蒸汽灭菌□
4.5.13非一次性使用的口圈可采用高水平化学消毒剂消毒□
4.5.14注水瓶及连接管采用高水平以上无腐蚀性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注水瓶内的用水应为无菌水,每天更换□
4.5.20灭菌后的附件应当按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
4.5.21用于内镜消毒或灭菌的戊二醛必须每日或使用前进行监测□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自查记录医院感染检查记录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自查记录医院感染检查记录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自查记录医院感染检查记录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记录单科室外一外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存在问题1 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过长 29 床未标记使用时间。

2 医疗废物交接本未交接已签名。

3 洗手步骤不熟练。

4 提问院内感染内容不熟练。

1 治疗盘放置位置不对静脉留置针使用无日期时间 34 床。

2 医疗垃圾交班本未签名,皮肤消毒液未注明开启时间。

3 换药室使用的 NS、碘伏无开启日期,心电图机不清洁。

1 换药室碘伏无开启日期,医疗废物、锐气分类不清楚。

2 锐气盒使用不规范,使用后的仪器有家属送回治疗。

3 洗手不熟练提问院内感染知识回答不全。

4 小组活动记录,会议记录内容不完善,自查记录不全。

1 浸泡压脉带、抹布的消毒液浓度过高,输液贴无开启时间。

2 感染手册5 月份无评价、自查记录,科室管理小组活动记录不全,手卫生依从性未统计。

3 提问医院感染知识回答错误,洗手步骤不全。

1 浸泡压脉带的消毒液浓度不合格。

2 感染手册自查记录不全面,5 月份手卫生依从性未统计,科内管理小组活动记录不完善。

1 浸泡抹布的消毒液浓度不合适。

2 输液贴无开启日期。

3 感染手册小组活动记录、会议记录不全面。

4 科室的风险因素知晓不全。

1 使用中的碘伏无开启日期。

2 感染风险评估掌握不全面。

3 感染手册自查记录不全面,手卫生依从性统计无 4 月 5 月。

病房 1 医疗废物厨子锁坏。

2 感染手册记录参加人员未签名,手卫生依从性统计无 4 月 5 月。

1 治疗车下层未清洁,治疗室通风差。

2 医疗废物交接本 6.6 未签名。

3 皮肤消毒液、输液贴未注明开启时间。

4 感染手册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未统计,自查记录小组活动记录不全。

5 感染风险评估高危因素不掌握。

1 浸泡抹布无消毒液,医疗废物交接班记录不全。

2 病历车脏。

3 感染手册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名单未填。

自查记录、管理小组活动记录不规范。

5 月份无培训,手卫生依从性 4 月 5 月未统计。

中医院科室院感监控自查记录表以及自纠自查报告

中医院科室院感监控自查记录表以及自纠自查报告

中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流程落实监督检查记录表医院院内感染自查报告按照上级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认真查找医疗机构在院内感染管理,报告和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疾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增强医院防治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院领导高度重视,院长亲自组织,抓好落实,从建立组织,完善制度,职责,到一线督察,有重点,有部位,有措施,全面规范科学的发展了院内感染管理,自查自纠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证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院成立了院内感染管理小组。

在以一把院长为首的院感组负责全院的控制工作,并对下级科室进行指导,认真抓好日常工作,定期,不定期对各科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全院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并向医院领导小组汇报。

各临床科室有专人负责本科室的监控工作,按时向院感组汇报有关情况。

由于工作层层落实,保证了我院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认真开展自查自纠通过几天的自查我们还存在诸多问题:(1)职工院内感染知识与控制意识浅薄;(2)部分科室消毒硬件配备不全;(3)院内感染控制制度不全面;(4)院内感染控制细节做得不够;(5)院内感染登记不全;针对我院存在的问题院内感染管理小组逐一进行分析,想办法,找措施,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1)建立组织明确职责,责任到人;(2)健全完善制度约束人;(3)制定院内感染培训计划,提高职工思想意思;(4)开展室内室外卫生大清扫;(5)做好院内感染相关活动的登记工作等;三.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搞好医院感染的基础和重要保证。

制定一整套科学实用的管理制度,健全完善了院内感染管理,各科室消毒,隔离,院内感染报告,危重急死亡病例讨论,特殊病例转诊,污水污物处理管制度,来规范医院有关人员的行为。

加强制度的建设和学习,并认真贯彻执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极为重要,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5有清洗质量的监测及记录□
4。4。6器械润滑使用水溶性润滑剂□
4。4。7终末漂洗用水符合规定□
4.4.8纯化水电导率的监测□
4.4。9无菌物品存放条件符合要求□
4。4.10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内使用□
4。4.11无菌物品包的重量、体积符合规格□
4.4。12灭菌器的监测(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B—D实验)□
2.3。2督导检查整改措施□
2。4医院感染培训
2.4.1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全员培训,并且制定培训计划□
如是,一年次
2。4.2培训相关材料齐全□
3.医院感染监测
3。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3.1。1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3.1。2开展目标性监测(手术部位、ICU导管、新生儿)□
3.1。3发病率监测□
编制床位数:张实院开放床位数:张
2。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情况
2。1医院感染管理组织
2.1。1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设置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由医疗、护理、质量管理部门专职人员负责□
由医疗、护理、质量管理部门兼职人员负责□
专职人员持有安徽省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培训上岗证□
专职人员每年接受市级以上感染知识培训至少16学时□
4。3.4洗手设备设施齐全,数量符合诊疗需要□
4。3。5为每位患者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护目镜□
4。3。6一次性用品不得重复使用,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注明开启时间□
4.3。7使用防虹(回)吸手机□
4。3.8进入患者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附件
医院感染管理情况自查表
市(直辖市)县(区县)医疗机构名称:检查时间:年月日检查人:
注:检查结果填写说明:“是、有”在方框内填1;“否、无”在方框内填0。
检查项目
类别
检查内容
存在问题
1.医疗机构基本情况
1.1医疗机构性质
公立□非公立□ﻩ
1。2在岗人数
共计人,其中医生人,护士人,其他人.
1.3床位设置
其他□
2。1.2如果设置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定期召开会议□如是:每年次
会议记录□
2.1.3成立临床科室医院感染领导小组□
2.1.4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人
2.1。5按床位比配备人数符合要求□
2.2工作制度与岗位职责
2。2。1消毒隔离□
2.2.2医院感染监测□
2.2.3无菌操作□
2。2.4安全注射□
2.2.5手卫生□
4.4。13运送物品的车辆用具符合相关要求□
4.4.14工作人员经培训合格后上岗□
4。5内镜室
4.5。1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
4.5.2对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4。5.3清洗消毒应当与诊疗工作分开□
4。5。4每个诊疗单位的净使用面积不得少于20平方米□
4。5.5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不能分室进行的,应当分时间段进行□
4.2。3盛装消毒液、无菌物品的容器应无菌□
4.2。4无菌物品开启后注明开启日期和时间□
4。2。5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接触产妇所有诊疗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4.2。6产床上的所有织物均应一人一换□
4.2.7对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及未进行经血传播疾病筛查的产妇,应采取隔离待产、隔离分娩,所用物品做好标识单独处理□
3.2消毒灭菌和环境卫生学监测
3.2.1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每半年监测一次□
3.2.2每季度开展重点部门环境卫生学(空气、物面、医务人员手)监测□
4。医院感染重点部门
4。1手术室
4.1。1分区明确、流程规范、标识清楚、清洁卫生□
4.1。2手术器械必须一用一灭菌,清洗、包装、灭菌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4。1.3耐湿、耐高温器械与物品应使用压力蒸汽灭菌□
4.3.9综合治疗椅、操作台面及所使用仪器、物体表面至少每天清洁和消毒,遇污染随时室
4。4.1分区明确,布局流程合理,标识清楚□
4。4。2制定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
4.4。3清洗、消毒和灭菌工作符合供应室三项规范要求□
4.4.4清洗消毒和灭菌设备齐全(清洗消毒设备、清洗消毒剂、多酶洗液、计时器、润滑剂、高压气枪、高压水枪、干燥设备、超声波清洗机)□
4。1.8感染手术与非感染手术应分室进行或在同一手术间先安排非感染手术,再安排感染手术□
4。2产房、人流室
4。1。9外来器械管理制度完善并符合要求□
4。1.10洁净手术间每年进行洁净度等相关指标检测□
4.2.1区域相对独立、分区明确、标识清楚。使用面积不少于20m²□
4.2.2物品严格定位放置,标识明确;无菌物品无过期□
4.5。6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应当分开□
4.5.6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4。5。7内镜及附件数量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
4.5。8基本清洗消毒设备齐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负压吸引器、超声清洗器、高压水枪、干燥设备、计时器)□
4.5。9清洗消毒剂齐全□
4.5。10内镜清洗消毒记录□
4.2。8对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分娩结束后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
4.2。9分娩后胎盘按相关规定处理,并做好处置登记,严禁买卖胎盘□
4。3口腔科
4.3。1布局合理,诊疗室和器械清洗消毒室应分开设置□
4.3.2技工室独立设置,配备一个洗手池和一个专用清洗托盘
和模型修整的清洗池,且两水池分开□
4.3。3开展拔牙、口腔外科缝合等项目的应设置口腔外科诊室□
4。1.4物品灭菌后存放于清洁干燥的存放柜内。无菌物品无过期□
4。1.5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4。1.6清洁消毒用品应选择不易掉纤维的织物,不同区域宜有明确标识、分开使用,用后清洗消毒并干燥存放□
4.1.7麻醉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可复用器械、器具和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清洁、干燥、密闭保存□
4。5。11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内镜附件必须一用一灭菌。首选方法是压力蒸汽灭菌□
2.2。6医院感染暴发报告□
2.2。7职业安全防护□
2.2.8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
2.2。9医疗废物□
2.2.10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职责□
2.2。11医院感染管理科及科主任职责□
2.2.12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2。2.13专(兼)职医院感染监控医师、护师职责□
2.3医院感染督导检查
2.3。1按照制度和流程实施监督检查、有检查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