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 聚烯烃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
聚丙烯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定影响因素探讨

聚丙烯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定影响因素探讨摘要:本文通过对聚丙烯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定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为聚丙烯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定过程控制,结果准确性提供指导。
关键词:聚丙烯;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定;过程控制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是指热塑性塑料在规定温度、负荷条件下,10min内通过标准口模的质量。
聚丙烯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能反映聚丙烯树脂分子量大小、熔体质量流动性好坏,是聚丙烯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出厂分析的重要分析项目,也是确定聚丙烯牌号的关键指标,因此准确测定MFR十分重要。
1测定原理熔体流动速率测定过程:将口模、活塞杆放在230 ℃料筒中预热15min,取4~8 g样品,在1min内加入料筒,压实,预热5min,加2160 g(砝码+活塞杆)负荷,在1min 内开始测试,测定有A法和B法两种方法。
本实验室采取标准中规定的B法,测试区域为活塞杆上下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30mm),仪器方法中规定了测试起始位置50.36 mm 和测试距离30 mm,仪器在30 mm测试距离内测定5个结果,每6 mm测定一个时间,然后按公式(1)计算每个熔体流动速率[1]。
(1)式中:θ——试验温度的数值,单位为摄氏度(℃);m nom ——标称负荷的数值,单位为千克(kg);A ——活塞杆和料筒的截面积平均值(等于0.711cm2),单位为平方厘米(cm2);t ref——参比时间(10min),s(600s);L ——活塞杆移动预定测量距离或各个测量距离的平均值,单位为厘米(cm);t ——活塞杆移动预定测量时间或各个测量时间的平均值,单位为秒(s);ρ——熔体在测试温度下密度的数值,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对于聚丙烯,密度为0.738。
2 影响因素分析探讨在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定中,影响因素包括人员操作技能、仪器设备精度和稳定性、样品代表性、分析方法、测试环境等方面。
各种主要影响因素见图1:图1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定影响因素2.1 人的因素添加剂量熔体流动速率/ g•10min-1平均值相对标准偏差%1 2 3 4 50.0% 46.7 46.4 44.4 46.3 42.4 45.2 4.040.5% 41.2 41.6 41.5 41.3 41.6 41.4 0.441.0% 42.6 42.5 43.0 42.9 42.7 42.7 0.491.5% 43.3 43.5 43.6 43.2 43.4 43.4 0.362.0% 42.2 42.0 42.3 42.3 42.1 42.2 0.312.5% 42.6 42.4 42.5 42.4 42.5 42.5 0.203.0% 42.8 42.4 42.6 42.4 42.6 42.6 0.39从表1结果可以发现,未添加抗氧剂时样品受热分解,导致测试结果偏高,且波动较大,不利于产品控制;抗氧剂添加量为0.5%时,MFR低且稳定;随着抗氧剂添加量增加,MFR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可能由于抗氧剂添加量过大出现团聚反而对样品的保护变差,出现热降解,造成结果偏大。
聚丙烯熔喷料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测量重复性以及活塞位移距离是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 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大。活塞位移距离引入的不确定度较 大的原因,是其灵敏系数较大,为减小此方面引入的不 确定度,可选择使用较小的负荷和较大的活塞位移距离 进行熔体流动速率试验。
参考文献
[1] 李振军.聚丙烯熔喷法非织造布发展现状 ( 上 )[J]. 橡 塑技术与装备 ,2020,46(20):25-29.
Key words: melt-blown polypropylene; MVR; uncertainty
聚丙烯非织造布在医疗、卫生、化学分离等方面具 有广阔的应用市场。例如,聚丙烯熔喷无纺布是医用口 罩的关键过滤层,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可以捕捉到空气 中的粉尘和细菌颗粒,从而起到隔绝病菌的效果,具有 良好的过滤性和阻隔性 [1]。聚丙烯熔喷无纺布是由具有 高熔体流动速率的聚丙烯熔喷料通过熔喷法而制成,其 熔融指数一般大于 1000 g/10min。因此对于聚丙烯熔喷 料而言,其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或熔体体积流动 速率(MVR)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准确测定高熔体 流动速率值,对指导企业生产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 义。
FP PLQ
3.5 活塞位移时间引入的不确定度
根据 GB/T 3682.1-2018 和 JJG 878-1994,一台经过
计量部门检定的熔体流动速率仪,当测量 MVR>100cm3
/10min 的样品时,其活塞位移时间测量精度为 0.01s,
设服从均匀分布,则置信因子 k=√3,活塞位移时间引入
由式(1)~(3)推导得出 :
095
ʌ
î
G )O
.
W
&
G )/ W
(4)
式(4)中:C 为由负荷、口模和温度决定的量,在
熔体流动速率的测试方法

熔体流动速率的测试方法一.基本概念1.什么是熔体流动速率?图1是熔体流动速率试验的结构示意图。
料筒外面包裹的是加热器,在料筒的底部有一只口模,口模中心是熔体挤压流出的毛细管。
料筒内插入一支活塞杆,在杆的顶部压着砝码。
试验时,先将料筒加热,达到预期的试验温度后,将活塞杆拔出,在料筒中心孔中灌入试样(塑料粒子或粉末),用工具压实后,再将活塞杆放入,待试样熔融,在活塞杆顶部压上砝码,熔融的试样料通过口模毛细管被挤出。
塑料熔体流动速率(MFR),以前又称为熔体流动指数(MFI)和熔融指数(MI)。
图11.1定义熔体流动速率是指热塑性材料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熔体每10min通过标准口模的质量,单位为g/10min.1.2 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a.负荷:加大负荷将使流动速率增加;b.温度:在试样允许的前提下,升高温度将使流动速率增加,如果料筒内的温度分布不均匀,将给流动速率的测试带来很明显的不确定因素;c.关键零件(口模内孔、料筒、活塞杆)的机械制造尺寸精度误差使测试数据大大偏离。
粗糙度达不到要求,也将使测试数据偏小。
2.意义熔体流动速率表征了热塑性聚合物的熔体的流动性能,通过对它的测量可以了解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交联程度,以及加工性能等等。
二.熔体流动速率试验的技术要求由于温度、负荷、机械零件的任何一项偏差,都会导致试验结果的不正确,因此,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正确性,必须对这些参数很具体地确定下来。
1.温度由于在本试验中,唯有温度是动态参数,对试验的结果影响也很大,因此对温度的技术参数规定得很细致。
有的厂家生产的各种仪器(还有如恒温槽,维卡软化点,等等)凡有温度指标的,均标上“温控精度”这一项,其实是对用户提供了一个貌似高精度而实则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指标。
1.1 温度数显准确度。
准确度,这里指数显值与标准温度计之间的差值。
一般来说,只要温控系统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微小的波动,准确度都是可以通过校正来消除误差的。
聚合物(PP PS)流动特性的测试实验

聚合物(PP PS )流动特性的测试一实验目的1.了解热塑性塑料(PP PS )在粘流态时粘性流动的规律、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2.熔体速率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所谓熔体流动速率(MFR )是指热塑性塑料熔体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在10分钟内通过标准毛细管的质量,单位:g/10min 。
对于同种高聚物,可用熔体流动速率来比较其分子量的大小,并可作为生产指标。
一般来讲,同一类的高聚物(化学结构相同)若熔体流动速率变小,则其分子量增大,机械强度较高;但其流动性变差,加工性能低;熔体流动速率变大,则分子量减小,强度有所下降,但流动性变好。
研究流动曲线的特性表明,在很低的剪切速率下,聚合物熔体的流动行为是服从牛顿定律的,其粘度不依赖于剪切速率,通常把这种粘度称为最大牛顿粘度或0剪切粘度η0,它是利用η=f (S )关系,从很小的剪切应力(S )外推到零求得的。
根据布契理论,线形聚合物的零剪切粘度与大于临界分子量的重均分子量(w M )的关系式为 3.40wKM η=,式中K 是依赖于聚合物类型及测定温度的常数。
许多研究表明,对于分子量分布较窄或分级的高密度聚乙烯,是遵守3.4次方规则的。
但在分子量分布宽时,M 的指数有所增大。
如果使指数保持为3.4,则需用某种平均分子量(t M )代替重均分子量,其关系式为:3.40t KM η= ---------------------------------------- (l )式中,w t Z M <M <M 。
当分子量分布窄时,t M 接近w M ;当分子量分布宽时,t M 接近Z 均分子量Z M 。
在实际应用中,不是用零剪切粘度评定分子量,而是用低剪切速率的熔体流动速度(习惯上叫熔融指数)评定的。
经研究,熔融指数与重均分子量的关系如下:w logMI=24.505-5logM -------------------------- (2)但由于熔融指数不只是分子量的函数,也受分子量分布及支链的影响,所以在使用这一公式时应予注意。
熔体流动速率测试

聚合物在料筒中,受热发生降解,特别是粉状 对于粉状试样,尽量压实,
聚合物,由于空气中的氧更加加速热降解效应, 减少空气,同时加入一些
使粘度降低,从而加快聚合物的流动速率。
热稳定剂;另一方面测试
时通入氮气保护,这样可
以使降解减到最小。
温度波动的影响 熔体流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十分密切。温度偏 高流动速率大,温度偏低则反之。
5
数据的记录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重量(kg) 0.2215 0.2220 0.2272 0.2283 0.2285 0.2309 0.2310 0.2316 0.2318
6
结果计算
MFR=m/9x60=13.6853g/10min
7
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原因分析
弹性因素
高聚物熔体是一种粘弹性液,在外力作用下, 发生不可逆的弹性流动,但同时发生可回复的 弹性形变,在试验中发现,将负荷骤然施加于
熔体流动速率gbt36822000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原因分析解决方法弹性因素高聚物熔体是一种粘弹性液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不可逆的弹性流动但同时发生可回复的弹性形变在试验中发现将负荷骤然施加于活塞上熔体挤出量最初反映出是下降的这主要是由弹性因素造成的
熔体流动速率
熔体流动速率。(MFR),也指熔融指数(MI,melt index), 是在标准化熔融指数仪中于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树脂熔料通过 标准毛细管在一定时间内(一般10min)内流出的熔料克数,单位 为g/10min。熔体流动速率是一个选择塑料加工材料和牌号的重要 参考依据,能使选用的原材料更好地适应加工工艺的要求,使制 品在成型的可靠性和质量方面有所提高。
在塑料加工中,熔体流动速率是用来衡量塑料熔体流动性的一 个重要指标。通过测定塑料的流动速率,可以研究聚合物的结构因 素
塑料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实验原理

塑料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实验原理大家好啊!今天咱们来聊聊那个让无数人头疼却又不得不面对的——塑料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实验。
是不是觉得这个名词听起来就像是那种让人头大的问题?别急,我来给你慢慢道来。
你得明白,塑料熔体流动速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熔融指数”,它可是衡量塑料在特定条件下流动性好坏的重要指标。
就像你开车一样,如果路上堵得水泄不通,那你的车速能快到哪里去呢?同样,如果塑料在加热后流动性差,那它的加工性能可就大打折扣了。
怎么测塑料的熔融指数呢?其实就那么简单,就是用一个特制的仪器,把塑料样品放进里面,然后加热、冷却、再加热,看看它在这段时间里能不能流动起来。
这个过程就像是你在玩一场心跳加速的游戏,既刺激又紧张。
不过,你知道吗?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塑料的种类太多,每种塑料的特性都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的塑料来选择不同的测试方法。
就好比你选衣服,不是所有的款式都适合你,需要根据自己的身材和喜好来挑选。
测量的时候还得注意温度的控制,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就像你做饭时,火候掌握不好,饭就做不好吃。
所以,测量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能有半点马虎。
除了温度控制,测量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保持环境的稳定,避免因为环境的变化影响到实验结果。
就像你在考试时,周围的声音越小越好,这样你才能更集中注意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想说,虽然塑料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实验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你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相信你一定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挑战。
就像你在追求梦想的路上,遇到困难时不要灰心丧气,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勇往直前。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
如果你对塑料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实验还有什么疑问或者心得体会,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哦!让我们一起探讨学习,共同进步!。
实验10 塑料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

实验10 塑料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1. 实验目的了解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与加工性能的关系,掌握熔体流动速率的测试方法。
2. 实验原理熔体流动速率(MFR)的定义是热塑性树脂试样在一定温度、恒定压力下,熔体在10min内流经标准毛细管的质量值,单位是g/(10min),通常用MFR来表示。
熔体流动速率以前称为熔融指数(MI)。
表征高聚物熔体的流动性好坏的参数是熔体的粘度。
熔体流动速率仪实际上是简单的毛细管粘度计,结构简单,它所测量的是熔体流经毛细管的质量流量。
由于熔体密度数据难于获得,故不能计算表观粘度。
但由于质量与体积成一定比例,故熔体流动速率也就表示了熔体的相对的粘度量值。
因而,熔体流动速率可以用作区别各种热塑性材料在熔融状态时的流动性的一个指标。
对于同一类高聚物,可由此来比较出分子量的大小。
一般来说,同类的高聚物,分子量愈高,其强度、硬度、韧性、缺口冲击等物理性能也会相应有所提高。
反之,分子量小,熔体流动速率则增大,材料的流动性就相应好一些。
在塑料加工成型中,对塑料的流动性常有一定的要求。
如压制大型或形状复杂的制品时,需要塑料有较大的流动性。
如果塑料的流动性太小,常会使塑料在模腔内填塞不紧或树脂与填料分头聚集(树脂流动性比填料大),从而使制品质量下降,甚至成为废品。
而流动性太大时,会使塑料溢出模外,造成上下模面发生不必要的黏合或使导合部件发生阻塞,给脱模和整理工作造成困难,同时还会影响制品尺寸的精度。
由此可知,塑料流动性的好坏,与加工性能关系非常密切。
在实际成型加工过程中,往往是在较高的切变速率的情况下进行的。
为了获得适合的加工工艺,通常要研究熔体黏度对温度和切变应力的依赖关系。
掌握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后,可以通过调整温度和切变应力(施加的压力)来使熔体在成型过程中的流动性符合加工以及制品性能的要求。
由于熔体流动速率是在低切变速率的情况下获得,与实际加工的条件相差很远,因此,熔体流动速率的应用上,主要是用来表征由同一工艺流程制成的高聚物其性能的均匀性,并对热塑性高聚物进行质量控制,简便地给出热塑性高聚物熔体流动性的度量,作为加工性能的指标。
实验11 聚合物熔体流动速率及流动活化能的测定

实验十一 聚合物熔体流动速率及流动活化能的测定在塑料加工中,熔体流动速率是用来衡量塑料熔体流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测定塑料的流动速率,可以研究聚合物的结构因素。
此法简单易行,对材料的选择和成型工艺条件的确定有其重要的实用价值,工业生产中采用十分广泛。
但该方法也有局限性,不同品种的高聚物之间不能用其熔融指数值比较其测定结果,不能直接用于实际加工过程中的高切变速率下的计算,只能作为参考数据。
此种仪器测得的流动性能指标,是在低剪切速率下测得的,不存在广泛的应力应变速率关系,因而不能用来研究塑料熔体粘度和温度,粘度与剪切速率的依赖关系,仅能比较相同结构聚合物分子量或熔体粘度的相对数值。
一、实验目的:1.了解热塑性塑料在粘流态时粘性流动的规律。
2.熔体速率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所谓熔体流动速率(MFR )是指热塑性塑料熔体在一定的温、压力下,在10分钟内通过标准毛细管的质量,单位:g/10min 。
对于同种高聚物,可用熔体流动速率来比较其分子量的大小,并可作为生产指标。
一般来讲,同一类的高聚物(化学结构相同)若熔体流动速率变小,则其分子量增大,机械强度较高;但其流动性变差,加工性能低;熔体流动速率变大,则分子量减小,强度有所下降,但流动性变好。
研究流动曲线的特性表明,在很低的剪切速率下,聚合物熔体的流动行为是服从牛顿定律的,其粘度不依赖于剪切速率,通常把这种粘度称为最大牛顿粘度或0剪切粘度η0,它是利用η=f (S )关系,从很小的剪切应力(S )外推到零求得的。
根据布契理论,线形聚合物的零剪切粘度与大于临界分子量的重均分子量(w M )的关系式为 3.40w KM η=,式中K 是依赖于聚合物类型及测定温度的常数。
许多研究表明,对于分子量分布较窄或分级的高密度聚乙烯,是遵守3.4次方规则的。
但在分子量分布宽时,M 的指数有所增大。
如果使指数保持为3.4,则需用某种平均分子量(t M )代替重均分子量,其关系式为:3.40t KM η= ---------------------------------------- (l )式中,w t Z M <M <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1 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的实质及其测定意义;
2.熟悉并使用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
3.测定聚烯烃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
二、实验原理
高聚物的流动性是成型加工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加工方法对高聚物的流动性有不同的要求,对选择加工温度、压力和加工时间等加工工艺参数都有实际指导意义,而且又是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和开发的重要依据。
衡量高聚物的流动性的指标主要有熔体流动速率、表观粘度、流动长度、可塑度、门尼粘度等多种方式。
大多数的热塑性树脂都可以用它的熔体流动速率来表示其粘流态时的流动性能。
而热敏性聚氯乙烯树脂通常是测定其二氯乙烷溶液的绝对粘度来表示其流动性能。
热固性树脂多数是含有反应活性官能团的低聚物,常用落球粘度或滴落温度来衡量其流动性;热固性塑料的流动性,通常是用拉西格流程法测量流动长度来表示其流动性的。
橡胶的加工流动性常用威廉可塑度和门尼粘度等表示。
熔体流动速率(MFR),又称熔融指数(MI),是指热塑性树脂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的熔体每10min通过规定毛细管时的质量,其单位是g/10min。
熔体流动速率能方便地用来区别不同热塑性塑料在熔融状态时的流动性,在成型加工时,对材料的选用和成型工艺条件的确定有实用价值。
对于一定结构的高聚物也可以用MFR来衡量其相对分子质量的高低,MFR愈小,其相对分子质量愈大,成型工艺性能就差,反之MFR愈大,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愈低,成型时的流动性能就愈好,即加工性能好,但成型后所得的制品主要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耐老化等性能是随MFR的增大而降低的。
以聚乙烯为例,其相对分子质量、熔体流动速率与熔融粘度之间的关系见表1-1。
表1-1 聚乙烯相对分子质量、熔体流动速率与熔融粘度之间的关系
数均相对分子质量(n
M)熔体流动速率/(g/10min)熔融粘度/Pa·s(190℃)
19000 170 45
21000 70 110
24000 21 360
28000 6.4 1200
32000 1.8 4200
48000 0.25 30000
53000 0.005 1500000 用熔体流动速率仪测定高聚物的流动性,是在给定的剪切速率下测定其粘度
参数的一种简易方法。
ASTM D12138规定了常用高聚物的测试方法,测试条件
包括:温度范围为125~300℃,负荷范围为0.325~21.6kg(相应的压力范围为
0.046~3.04M Pa)。
在这样的测试范围内,MFR值在0.15~25之间的测量是可信
的。
熔体流动速率MFR的计算公式为:
MFR=
t W
×
600
(1-1)
式中MFR-熔体流动速率,g/10min;
W-样条段质量(算术平均值),g;
t-切割样条段所需时间,s。
测定不同结构的树脂熔体流动速率,所选择的测试温度、负荷压强、试样的
用量以及试验时取样的时间等都有所不同。
我国目前常用的标准如表1-2和表
1-3所示。
表1-2 部分树脂测量MFR的标准实验条件
树脂名称标准口模内径/mm 实验温度/℃压力/MPa 负荷/kg PE 2.095 190 0.304 2.160 PP 2.095 230 0.304 2.160 PS 2.095 190 0.703 5.000 PC 2.095 300 0.169 1.200 POM 2.095 190 0.304 2.160 ABS 2.095 200 0.703 5.000 PA 2.095 230,275 0.304,0.046 2.160,0.325
表1-3 MFR与试样用量和实验取样时间的关系
MFR/(g/10min)试样用量/g 取样时间/s
0.1~0.5 3~4 240
0.5~1.0 3~4 120
1.0~3.5 4~5 60
3.5~10.0 6~8 30
10.0~25.0 6~8 10
熔体流动速率是在标准的仪器上测定的,该仪器实质是毛细管式塑性挤出
器。
MFR值是在低剪切速率(2~50 s-1)下获得的,因此不存在广泛的应力——应
变关系,不能用来研究熔体粘度与温度、粘度与剪切速率的依赖关系,仅能作为
比较同类结构的高聚物的分子量或熔体粘度的相对数值。
三、仪器与样品
1.仪器
(1)SRSY1熔体流动速率仪 熔体流动速率仪的基本结构如图1-1所示,
主要由主机和加热温控系统组成。
主机包括料筒、活塞杆、标准毛细管口模和砝
码等部件。
加热温控系统包括加热炉体、温控电路和温度显示等部份组成。
(2)精密扭力天平、盘架天平。
(3)计时器。
图1-1 熔体流动速率仪的结构示意图
1-砝码2-活塞杆3-活塞4-料筒5-标准毛细管6-温度计
2、样品
PP、HDPE,可以是颗粒或粉料等。
也可选用PS、PC、ABS、PA、POM等,测试条件参照表1-2。
四、准备工作
1.熟悉熔体流动速率仪,检查仪器是否水平,料筒、活塞杆、毛细管口模是否清洁。
2.样品准备,干燥PP或HDPE树脂,常用红外线灯照烘。
3.样品称量,按被测样品的牌号而确定称取试样的重量,用盘架天平称量。
五、实验步骤
1.开启电源,指示灯亮,表示仪器通电。
2.开启升温开关,设定控温值,本实验测定PP的熔体流动速率的定值温度是230℃,直到控制到所需的温度为止。
3.将料筒、毛细管口模装好和活塞杆一同置于炉体中,恒温10~15min。
4.待温度平衡后,取出活塞杆,往料筒内倒入称量好的PP树脂,然后用活塞杆把树脂压实,尽可能减少空隙、去除样品中的空气,最后在活塞杆上固定好导套。
5.预热5min后,在活塞杆的顶部装上选定的负荷砝码,测定PP时选用2.160kg负荷砝码。
当砝码装上后,熔化的试样即从出料口小孔挤出。
切去开始挤出的约15cm左右料头(可能含有气泡的一段),然后开始计时,每隔60s切取一个料段,连续切取五个料段(含有泡的料段应弃去)。
6.对每个样品应平行测定两次,从取样数据中分别求出其MFR值,以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树脂样品的熔体流动速率。
若两次测定之间或同一次的各段之间的重量差别较大时应找出原因。
7.测试完毕,挤出料筒内余料,趁热将料筒、活塞杆和毛细管口模用软布清洗干净,不允许挤出系统各部件有树脂熔体的残余粘附现象。
8.清理后切断电源。
六、数据处理
将每次测试所取得的5个无气泡的切割段分别在精密扭力天平上称重,精确到0.0001g,取算术平均值,按式(1-1)计算熔体流动速率。
几个切割段质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10%。
七、注意事项
1.料筒、压料活塞杆和毛细管口模等部件尺寸精密,光洁度高,故实验时始终要小心谨慎,严禁落地及碰撞等导致弯曲变形;清洗时切忌强力,以防擦伤。
2.实验和清洗时要带手套,防止烫伤。
3.实验结束,挤出余料时,动作从轻,切忌以强力施加砝码之上,防止仪器的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