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信格式56206

合集下载

汉代书信形式

汉代书信形式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汉代书信形式篇一:古代书信格式古代书信格式一、信封(一)信封格式范例一范例二(二)启封词1.安启,福启:对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用2.钧启:对尊长,师长及直属长官用3.道启:对师长,学界,方外及德高者用4.勋启:对军政界或有公职者用5.赐启:对长官,长辈,学界,党政军界职位高或者年岁高者用6.台启:对平辈用7.玉展:对年轻妇女用8.芳启:对女士用9.公启:对机关,学校,公司,团体,民间社团用10.亲启:对有机密性或秘密性书信用11.礼启、素启:对居丧者吊唁用12.大启、启:对晚辈用。

(三)缄封词1.谨缄:用于上行书信2.缄:用于平行书信3.手缄:用于下行书信二、正文结尾应酬语正文开头应酬语称谓结尾敬辞提称语:启事称语日期自称署名署名下敬辞1.自称(1)自称或提到自己的名字时要侧书(2)提及自己的尊长时,要加“家”字,不必侧书(3)提及自己的卑幼亲属,要加“舍”,侧书(4)提及自己的儿孙,工友,店号,要加“小”字,侧书(5)提及自己的师友和处所,加“敝”字,侧书(6)提及自己已经亡故的尊长,要加“先”(7)提及自己已经亡故的卑幼亲属,加“亡”,不必侧书(8)提及自己父子,兄弟姐妹,夫妇,加“愚”字,侧书(9)如收信人是尊长,自称“晚”、“职”、“后学”等;若收信人是晚辈,自称“愚”、“鄙”等;如果写到自己的意见时,可用“鄙意”、“管见”、“拙著”等,以上都有侧书2.称人:(1)提及收信人尊长,卑幼,亲友,加“令”,对于收信人尊长,也可以用“尊”,对收信人的朋友也可加“贵”(2)提及收信人妻子,要加“尊”,如与收信人交情深,直呼“嫂夫人”“大嫂”(3)称收信人父子,兄弟姐妹,夫妇,要加“贤”(4)收信人是卑幼,也可以加“贤”(5)收信人的处所,要加“贵”(6)收信人的宝眷或商店,要加“宝”(7)提及收信人的意见是,可用“尊意”、“卓见”、“大著”等传统寒暄用语人事叙别用于父母:自违慈训,倏忽经旬。

古代书信怎样书写

古代书信怎样书写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古代书信怎样书写篇一:古代书信格式古代书信格式近日给一位香港的长辈写回信,用词要求甚高,在网上略一搜索,发现这篇归纳性的文章,觉得非常有用,于是转到自己的博客来,以飨各位。

一、常用书信套语提称语,用在对方称呼后面,表示尊敬——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师长:函文、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同学:砚右、文几、台鉴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二、祝愿语父母:恭请福安叩请金安长辈:恭请崇安敬请福祉敬颂颐安师长:敬请教安敬请教祺敬颂海安平辈:顺祝三、常用的提称语提称语是提高称谓的语词,用以表达盼望受信人阅览这封书信之意。

膝下对祖父母、父母亲用。

尊鉴对祖父母、父母亲辈的长辈用。

〈鉴,是看信的意思。

〉道鉴对师长用。

赐鉴对普通长辈用。

大鉴对平辈用。

惠鉴对平辈用。

鉴对晚辈用。

对长辈:叩禀敬叩拜上对平辈:谨启鞠启手书对晚辈:字示白谕四、书信一开头,便是称呼;信的末尾,再具名的上面,也要称呼;信的中间,提到别人时,又要称呼。

称呼弄不清,容易闹成笑话。

〈一〉家族称谓表称人自称对他人称对他人自称祖父\母孙\孙女令祖父\母家祖父\母父\母亲儿\女令尊\堂家父\母伯父\伯母侄\侄女令伯\伯母家伯\伯母兄\嫂弟\妹令兄\嫂家兄\嫂弟\弟妇兄\姊令弟\弟妇舍弟\弟妇姊\妹弟妹兄姊令姊\妹家姊\妹吾夫妻尊夫外子贤妻夫尊\嫂夫人内子\人吾儿\女父\母令郎\媛小儿\女贤媳愚贤媳令媳小媳贤侄\侄女愚伯\伯母令侄\侄女舍侄\侄女君舅\姑媳令舅\姑家舅\姑〈二〉亲戚称谓表称人自称对他人称对他人自称外祖父\母外孙\女令外祖父\母家外祖父\母姑丈\母内侄\侄女令姑丈\母家姑丈\母舅父\母甥\甥女令母舅\舅母家母舅\舅母姨丈\母姨甥\甥女令姨丈\母家姨丈\母岳父\母子婿令岳\岳母家岳\岳母姊丈内弟\姨妹令姊丈家姊丈妹丈内兄\姨姊令妹丈舍妹丈表兄\嫂表弟\妹令表兄\嫂家表兄\嫂表弟\弟妇表兄\姊令表弟\弟妇舍表弟\弟妇内兄\弟妹\姊婿令内兄\弟敝内兄\弟襟兄\弟襟弟\兄令襟兄\弟敝襟兄\弟贤甥\甥女愚舅\舅母令甥\甥女舍甥\甥女贤婿愚岳\岳母令婿小婿五、书信开头语惠书敬悉,情意拳拳。

古文书信格式范文(必备3篇)

古文书信格式范文(必备3篇)

古文书信格式范文(必备3篇)文言文书信格式:提称语、启辞、正文、结语、祝辞、署名、附候语及补述语一、提称语提称语是附在称谓后面,提高称谓的语词。

提高称谓,也就是对受信人进行尊敬抬举的意思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公道席、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

有的提称语除提高称谓之外,还有请受信人察阅此信的.意思,如“赐鉴”、“青鉴”等。

我国传统书信中常用的提称语很多,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与称谓的配合。

二、启辞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常见的启事敬辞“敬禀者”,意思是说:“我恭敬地禀告的事情如下。

”启辞又分为两类。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三、正文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

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

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

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

四、结语写信对人叙事论理,说完正事就结束,收得太急,显得不太礼貌,因此要说上一两句客气话,就象平常至朋友家聊天,临告辞之前需要说几句过渡,完了再告辞。

书信中如“临书翘企,敬候佳音”、“因故迟复,请谅”等等。

结尾敬语,敬告对方谈话到此结束,与前段的启事敬辞相呼应。

前头用“敬启者”,后面“敬此”、“肃此”;如果前头用“兹复者”,后面则用“专此”、“草此”之类。

五、祝辞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即颂近安”之类。

其中,“即颂”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等词,另起一行,顶格书写。

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部分。

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颁”、“此致”等宇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礼”等另行顶格书写。

顶格书写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

古代书信的格式

古代书信的格式

古代书信的格式
古代书信的格式因时代、地域和文化背景而略有不同,以下是中国古代书信常见的格式:
1. 开头礼辞:一般以“某某敬启”、“某某修安”等方式开头,表
示对收信人的尊敬或祝愿。

2. 自我介绍:写信人会在开头自我介绍身份和与收信人的关系,例如称呼自己是“某某之子”、“某某之友”等。

3. 事由陈述:写信人会详细说明写信的目的、事情的经过或自己的要求,或者简要概括要谈论的主题。

4. 表达情感:写信人会在信中表达自己的感情、思念或祝福,常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加感情色彩。

5. 结束礼辞:在信末表达感谢、祝福或期待下一次见面,一般以“敬祝”、“谨启”等方式结尾。

6. 签名:写信人会署上自己的姓名,并可能加上身份、日期或地点等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书信的格式并非严格规定,具体格式可能会因历史时期、地域文化等不同而有所变化。

古人写得书信格式

古人写得书信格式

古人写得书信格式
在古代,书信的格式是非常讲究的,充满了各种礼节和规矩。

以下是古人书信格式的基本步骤:
1. 称谓:在信的开头,首先要对收信人进行适当的称谓。

这个称谓要与收信人的身份、地位相符合,表示尊敬。

例如,对长辈或上级,一般使用“尊前”、“拜启”等词;对平辈或同级,则使用“台启”、“大鉴”等词。

2. 寒暄:在称谓之后,通常会有一段寒暄语,用来表达写信人的问候和关心。

这部分内容可以根据与收信人的关系和具体情况来写,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

3. 正文:正文是书信的主要内容,应该简明扼要地表达写信人的意图和信息。

在叙述事情或表达情感时,要注意逻辑性和条理性。

4. 结尾:在正文之后,通常会有一个结尾部分,用来表示敬意或请求。

例如,“敬礼”、“谨启”、“伏乞俯允”等词都是常见的结尾用语。

5. 署名:最后,写信人需要在信的末尾署上自己的名字。

如果是正式的书信,可能还需要加盖印章。

古代书信范文

古代书信范文

古代书信范文古代书信是古人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它承载着古人的情感、思想和文化内涵,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古代书信范文,感受古人的文字之美。

范文一:致友人书亲爱的友人:久违了,不知你近来可好?我在这边一切还好,只是思念故乡,思念你。

日夜兼程,不知何时才能重逢。

愿你一切安好,期待着与你再次相见。

你的朋友敬上范文二:致长辈书敬爱的长辈:我在这里过得很好,学业有成,一切顺利。

感谢您对我的教导和关怀,正是您的支持和鼓励,才让我有今天的成就。

我会继续努力,不辜负您的期望。

希望您身体健康,一切安好。

您的晚辈敬上范文三:致师长书尊敬的老师:感谢您对我的教诲和指导,正是您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匪浅。

我会铭记在心,努力学习,不负您的期望。

希望老师身体健康,一切顺利。

您的学生敬上范文四:致亲人书亲爱的家人:我在外地一切安好,不用担心我。

我会好好照顾自己,努力工作,争取更好的生活。

家里的一切都不要操心,我会尽快回家探望你们。

祝你们身体健康,一切顺利。

你们的孩子敬上范文五:致爱人书亲爱的:思念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我在这里日夜思念着你。

不管相隔多远,我的心永远与你相连。

我会努力工作,争取更好的生活,为我们的未来努力奋斗。

期待与你携手共度美好时光。

你的爱人敬上以上是一些古代书信范文,每一封书信都承载着古人的情感和思想,展现了古代人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方式。

让我们珍惜传统文化,传承书信之美,用心书写每一封书信,传递真挚的情感和美好的祝福。

愿书信之美永远流传下去,成为我们情感交流的永恒方式。

古人写信的格式与用语 -回复

古人写信的格式与用语 -回复

古人写信的格式与用语-回复【古人写信的格式与用语】古人写信,是一种富含礼仪和文化韵味的艺术。

他们的书信不仅包含了信息的传递,更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和自身的修养。

以下我们将详细解析古人写信的格式与用语。

一、信件的基本格式1. 信头:古人写信的开头通常会写上日期和地点,如“某年某月某日于某地”。

这种方式既表明了书信的写作时间和地点,也使得收信人能够了解信件的新鲜程度。

2. 称呼:在信头之后,古人会写上对收信人的称呼,如“尊兄”、“贤弟”、“亲家”等。

这种称呼方式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和亲近。

3. 开启语:在称呼之后,古人通常会写上一些开启语,如“敬启者”、“顿首”、“拜启”等,表示对对方的敬意和自己的谦逊。

4. 正文:开启语之后就是信件的正文部分,这是信件的核心内容。

古人写信的正文一般包括问候、叙述事情、表达情感、提出请求或建议等内容。

5. 结束语:在正文结束后,古人会写上一些结束语,如“敬祝康安”、“顺颂时祺”、“敬请钧安”等,表达对对方的祝福和尊重。

6. 署名:结束语之后是署名部分,古人通常会在署名前加上自己的字号或者别号,如“某某居士”、“某某山人”等,然后再写下自己的名字。

二、信件的用语特点1. 尊重和谦逊:古人在写信时非常注重尊重和谦逊的表达。

他们常用“卑职”、“贱姓”、“愚弟”等词语来称呼自己,用“尊驾”、“高足”、“贤侄”等词语来称呼对方。

2. 感情真挚:古人写信时,往往会将自己的感情真挚地表达出来。

他们会使用“思念之情”、“感激涕零”、“悲痛欲绝”等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文言文风格:古人的书信通常采用文言文的写作风格,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律感。

他们常用四字成语、典故和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4. 礼仪严谨:古人在写信时,也非常注重礼仪的严谨性。

他们会按照一定的规矩和程序来书写信件,如在称呼、开启语、结束语等方面都有特定的用语和格式。

三、信件的实例分析以下是一封古代书信的实例:某年某月某日,于京师。

古代人写信的格式范文

古代人写信的格式范文

古代人写信的格式范文(原创版3篇)篇1 目录一、信头1.寄信人的地址2.寄信人的邮政编码3.收信人的姓名4.收信人的邮政编码5.附言二、信文1.问候语2.自我介绍3.写信目的4.具体内容5.结尾语篇1正文尊敬的收信人:您好!我是来自XXX的XXX,在此向您致以诚挚的问候。

首先,请您允许我向您介绍自己,我是XXX,来自XXX,是一名XXX。

今天写信给您,是希望与您分享一些关于XXX的事情。

在我所在的XXX,我们专注于XXX,致力于为XXX提供优质的服务。

我们的宗旨是为客户创造价值,让客户满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知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因此我们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我们非常欣赏贵公司在XXX领域的卓越表现,也十分欣赏贵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

我们相信,与贵公司的合作将有助于推动我们双方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合作,能够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如果您对我们的业务和服务感兴趣,或者有任何疑问和建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并努力为您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在此,再次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阅读我们的来信。

期待与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此致敬礼!篇2 目录一、介绍1.古代通信技术的简要介绍2.信封和信纸的格式二、信封格式1.信封上“寄信人地址”的格式2.信封上“收信人地址”的格式三、信纸格式1.信头和信尾的格式2.称呼和问候的礼仪篇2正文古代通信技术是古代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展出了各种不同的通信方式,其中书信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在写信的过程中,信封和信纸的格式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体现出写信人的礼仪和尊重。

接下来,我们将从信封和信纸的格式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信封格式信封是用来保护信件不受损坏的,它的格式也非常重要。

在古代,信封上一般会写上寄信人的地址,以便邮差能够准确地将信件送到收信人手中。

一般来说,信封上会有两个部分,分别是寄信人地址和收信人地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书信格式
近日给一位香港的长辈写回信,用词要求甚高,在网上略一搜索,发现这篇归纳性的文章,觉得非常有用,于是转到自己的博客来,以飨各位。

一、常用书信套语
提称语,用在对方称呼后面,表示尊敬——
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
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
师长:函文、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
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
同学:砚右、文几、台鉴
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
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
二、祝愿语
父母:恭请福安叩请金安
长辈:恭请崇安敬请福祉敬颂颐安
师长:敬请教安敬请教祺敬颂海安
平辈:顺祝
三、常用的提称语
提称语是提高称谓的语词,用以表达盼望受信人阅览这封书信之意。

膝下对祖父母、父母亲用。

尊鉴对祖父母、父母亲辈的长辈用。

〈鉴,是看信的意思。


道鉴对师长用。

赐鉴对普通长辈用。

大鉴对平辈用。

惠鉴对平辈用。

鉴对晚辈用。

对长辈:叩禀敬叩拜上
对平辈:谨启鞠启手书
对晚辈:字示白谕
四、书信一开头,便是称呼;信的末尾,再具名的上面,也要称呼;信的中间,提到别人时,又要称呼。

称呼弄不清,容易闹成笑话。

〈一〉家族称谓表
称人自称对他人称对他人自称
祖父\ 母孙\ 孙女令祖父\ 母家祖父\ 母
父\ 母亲儿\ 女令尊\ 堂家父\ 母
伯父\ 伯母侄\ 侄女令伯\ 伯母家伯\ 伯母
兄\ 嫂弟\ 妹令兄\嫂家兄\嫂
弟\ 弟妇兄\ 姊令弟\ 弟妇舍弟\ 弟妇
姊\ 妹弟妹兄姊令姊\ 妹家姊\ 妹
吾夫妻尊夫外子
贤妻夫尊\ 嫂夫人内子\ 人
吾儿\ 女父\ 母令郎\ 媛小儿\ 女
贤媳愚贤媳令媳小媳
贤侄\ 侄女愚伯\ 伯母令侄\ 侄女舍侄\ 侄女
君舅\ 姑媳令舅\ 姑家舅\ 姑
〈二〉亲戚称谓表
称人自称对他人称对他人自称
外祖父\ 母外孙\ 女令外祖父\ 母家外祖父\ 母
姑丈\ 母内侄\ 侄女令姑丈\ 母家姑丈\ 母
舅父\ 母甥\ 甥女令母舅\ 舅母家母舅\ 舅母
姨丈\ 母姨甥\ 甥女令姨丈\ 母家姨丈\ 母
岳父\ 母子婿令岳\ 岳母家岳\ 岳母
姊丈内弟\ 姨妹令姊丈家姊丈
妹丈内兄\ 姨姊令妹丈舍妹丈
表兄\ 嫂表弟\ 妹令表兄\ 嫂家表兄\ 嫂
表弟\ 弟妇表兄\ 姊令表弟\ 弟妇舍表弟\ 弟妇
内兄\ 弟妹\ 姊婿令内兄\ 弟敝内兄\ 弟
襟兄\ 弟襟弟\ 兄令襟兄\ 弟敝襟兄\ 弟
贤甥\ 甥女愚舅\ 舅母令甥\ 甥女舍甥\ 甥女
贤婿愚岳\ 岳母令婿小婿
五、书信开头语
惠书敬悉,情意拳拳。

接获手书,快慰莫名。

昨得手书,反复读之。

谕书敬读,不胜欣慰。

拳拳盛意,感莫能言。

顷接手示,甚欣甚慰。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喜接来函,欣慰无量。

顷奉惠函,谨悉一切。

顷接手示,如见故人。

得书甚慰,千里面目。

得书之喜,旷若复面。

数奉手书,热挚之情,溢于言表。

顷奉手教,敬悉康和,至为欣慰。

久未闻消息,唯愿一切康适。

手书已接多日,今兹略闲,率写数语。

钦佩语
奉读大示,向往尤深。

喜接教诲,真解蒙矣。

大示拜读,心折殊深。

谨蒙悔语,用祛尘惑。

大作拜读,敬佩之至。

顷读惠书,如闻金石良言。

久钦鸿才,时怀渴想。

德宏才羡,屡屡怀慕。

蒙惠书并赐大著,拜服之至。

思念语
分手多日,别来无恙?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别后月余,殊深驰系。

一别累月,思何可支?海天在望,不尽依依。

别后萦思,愁肠日转。

离别情怀,今犹耿耿。

别来良久,甚以为怀。

近况如何,念念。

前上一函,谅达雅鉴,迄今未见复音,念与时积。

问候语
春寒料峭,善自珍重。

阳春三月,燕语雕梁,想必心旷神怡!
当此春风送暖之际,料想身心均健。

春日融融,可曾乘兴驾逰?
春光明媚,想必合家安康。

时欲入夏,愿自珍重。

赤日炎炎,万请珍重。

渐入严寒,伏福躬无恙。

入秋顿凉,幸自摄卫。

汗暑无常,伏维珍重自爱。

自术语
敝寓均安,可释远念。

阖寓无恙,请释悬念。

贱体初安,承问极感。

贱躯如常,眷属安健,聊可告慰。

微恙已愈,顽健如往日,免念。

祝贺语
欣闻......,谨寄数语,聊表祝贺。

谨以至诚,恭贺你们......
喜闻...... ,由衷快慰,匆致此函,诚表贺意。

致歉语
惠书敬悉,甚感盛意,迟复为歉。

音问久疏,抱歉良深。

久未通函,甚歉。

六、结束语
结尾问候语,是问候受信人安好。

草率书此,祈恕不恭。

匆此先复,余后再禀。

特此致候,不胜依依。

临书仓卒,不尽欲言。

谨申数字,用展寸诚。

书不尽意,余言后续。

诸不具陈。

谨申微意。

请长纸短,不尽依依。

言不尽思,再祈珍重。

日来事忙,恕不多谈。

专此奉复辟。

手此奉复。

敬候回谕。

对长辈用:
敬请福安。

/恭请崇安。

/敬请教安。

对平辈用:
敬请大安。

/敬请台安。

/顺颂时绥。

对晚辈用:
顺颂近佳。

对居丧的人用:
〈对长辈用〉恭请礼安。

〈对平辈用〉敬请礼安。

(一)初次通信
(二)久别思慕
(三)复信思慕
(四)疏候致歉
习用语汇:只以山川遥阻,通候多疏,至以为憾!
只以俗务冗繁,鲜通尺素,至以为歉!
所憾课业繁忙,通候我疏,至以为歉!
所憾久病末痊,久疏函候,至以为歉!(五)祝颂问候
(六)其他起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