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智虎无机与分析A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学报2019年(第35卷)1-12期总目次

无机化学学报2019年(第35卷)1-12期总目次

细胞表面壳化的研究进展............................ 苏慧许浩张d闯徐双梦魏延杜ll 黄棣(1713) 多酸基光敏剂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谷易桐陈黎李建平刘 U 陈维林刘 丁 王恩波(1905)
第12期
无机化学学报总目次
1
无机化学学报2019年(第35卷)1〜12期总目次
综述
仿生无机纳米材料改造生物体的研究进展......................................... 熊 威 唐睿康 马为民 邹志+(1) 铁基催化剂用于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研究进展............................ 张-亮龙红明李家新董林(753) 二氧化钛基Z型异质结光催化剂..................... 梅邱峰 张飞燕 王 宁 鲁闻生 宿新泰 王 伟 武荣兰(1321)
论文
单一基质白光荧光粉Cao.955TA12Si2O8:0.045Eu2c,!Mn2c的晶胞参数变化和光谱特性...............王飞田一光 张乔(25)
CoMoS*/!-A12O 3催化剂在还原 中的吸附性能和催化性
...................................刘哲男耿云峰石泉黎汉生史大昕吴芹赵芸冯彩虹
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中空碳材料及其在电化学能源存储与氧还原领域中的应用
................................................................................ 刘 虎 杨东辉 王许云 韩宝航(1921) 多酸基主客体框架材料POMs@MOFs(COFs)............................................................................................ 李季坤赵帅恒胡长文(1934)

履带式爬壁机器人磁吸附单元的参数分析与优化

履带式爬壁机器人磁吸附单元的参数分析与优化

H 2 / mm
初始值
Initial value
最小值
Minimum value
2 5
1 5
28
10
H 3 / mm
4 5
L 1 / mm
40
H 4 / mm
L 2 / mm
19 5

13

10


28

36



最大值
Maximum value

52
1 2 2 约束条件
磁吸附单元主要为爬壁机器人提供吸附力,使爬
确定了永磁体的长、宽、高、轭铁的厚度和永磁体与壁面的距离作为优化模型的设计变量。 优化设计后,磁吸附单元的吸
附效率有了显著的提升,由 2 029 7 提升至 3 938 1。
关键词
爬壁机器人 磁吸附单元 敏感性分析 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 TH122
Abstract Due to low adsorption efficiency of magnetic adsorption unit ( MAU ) of crawler wall⁃climbing robot, the
model, DOE and RSM. The sensitivity of parameters of the MAU to the magnetic adsorption force is determined by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The length, the width, the height of the permanent magnet, the thickness of the yoke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MATLAB在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内矢量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MATLAB在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内矢量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MATLAB在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内矢量分析教学中的应用支飞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广西桂林541004)鉴于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需要用到高等数学和普通物理学知识,现在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大多数教材将矢量分析作为第一章内容来编写,为后期学习打好基础。

在矢量分析教学过程中,坐标系是较为抽象的内容,其中直角坐标系较好理解,圆柱坐标系和球坐标系相对较难理解。

本文利用MATLAB对圆柱坐标系的坐标单位矢量进行绘图,达到可视化教学的效果。

一、坐标单位矢量变换圆柱坐标系内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是坐标单位矢量,该组矢量的大小均为1,方向较难具体描述。

现设圆柱坐标系3个坐标变量为ρ、φ和z ,对应的3个坐标单位矢量分别为e ⭢ρ、e ⭢φ和e ⭢z ,其中e ⭢z 为常矢量,即大小和方向都不变,与直角坐标系中的e ⭢z 一样,容易理解;而e ⭢ρ和e ⭢φ都不是常矢量,它们的大小都不变,方向会随着坐标点的不同而不同。

为更好地理解e ⭢ρ和e ⭢φ,可将圆柱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建立联系。

设直角坐标系3个坐标变量为x 、y 和z ,对应的3个坐标单位矢量分别为e ⭢x 、e ⭢y 和e ⭢z ,可从电磁场与电磁波教材中找出圆柱坐标系坐标变量与直角坐标系坐标变量之间的变换关系[1]为ρ=x 2+y 2√,x=ρcos φ,y=ρsin φ圆柱坐标系坐标单位矢量与直角坐标系坐标单位矢量之间的变换关系为e ⭢ρ=e ⭢x cos φ+e ⭢y sin φ,e ⭢φ=-e ⭢x sin φ+e ⭢y cos φ根据以上公式容易推导出e ⭢ρ=e ⭢x x x 2+y 2 √+e ⭢y y x 2+y 2 √,e ⭢φ=-e ⭢x y x 2+y 2 √+e ⭢y x x 2+y2 √二、MATLAB 绘图利用MATLAB的绘图功能,可将e ⭢ρ和e ⭢φ更加形象的展现出来,绘制e ⭢ρ的程序如下[2]:syms x y z;[x,y,z]=meshgrid (-2∶.2∶2,-2∶.2∶2,-2∶.2∶2);Ex=x./sqrt (x.^2+y.^2);Ey=y./sqrt (x.^2+y.^2);Ez=zeros (size (Ex));quiver3(x,y,z,Ex,Ey,Ez)绘制结果如图1所示。

浙江大学博士招生目录(4月5日).pdf

浙江大学博士招生目录(4月5日).pdf

汉语语音史
汉语方言
训诂学 近代汉字
汉语词汇史
学海无涯
博士生 指导教师
姓名
拟 招 生 数
考试科目
外 国 业务课名称 语
方一新
备注
王云路
颜洽茂 黄笑山 陈忠敏
语言学基础
英 以下选一
5
日 汉语词汇史 任 汉语语音史
选 文字训诂学
汉语方言学
请根据导师意见选择考试科 目。
张涌泉
汪维辉
学科、专业 名称及代码
研究方向
经济思想史 020102
西方经济学 020104
经济思想史 经济哲学与实验经济学
法与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 金融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
金融经济学 行为金融学 区域经济学 国际经济理论 行为经济学 实验经济学 金融经济学 投资学 拍卖理论 博弈论 产权经济学 中国地方政府与经济增长
学海无涯
博士生 指导教师
姓名
拟 招 生 数
魏贤超 方展画
考试科目
外 国 业务课名称 语


法 俄 德
教育思想史 教育学原理


刘力 刘正伟
田正平 肖朗 周谷平 商丽浩
肖朗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教学设计
22
英 中国近现代教育史 日 德 以下选一 任 中国古代教育史 选 外国近现代教育史
备注
学科、专业 名称及代码
隋唐五代史 宋辽金史 中国古代经济史
中西关系史
江南区域史 儒家思想
中国近现代史 060107
晚清史 中华民国史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学海无涯
博士生 指导教师

改进B样条曲线应用于6R机器人轨迹优化

改进B样条曲线应用于6R机器人轨迹优化
验,利用改进方法实现圆弧轨迹运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机器人在关节运动及空间轨迹的
平滑性,进而可优化机器人的轨迹运动.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轨迹优化;关节空间;改进 B 样条
DOI:
10.
3969/

s
sn.
1004

132X.
2018.
02.
010
ji
中图分类号:
TP242.

App
l
i
c
a
的优化方法都是 应 用 在 特 定 的 场 景 下 的,本 文 将
研究的不断深入 与 应 用 的 不 断 扩 展,轨 迹 规 划 的
对 6R 机器人轨迹规划作进一步研究.
Hale Waihona Puke 性能需要进一步提高,很多学者对此做出了贡献.
规划的科学 性、实 用 性 与 可 行 性.不 同 学 者 提 出
在笛卡尔空间 轨 迹 规 划 中,分 配 到 关 节 空 间
r
ovedB

sp
l
i
necu
r
ve wa
sapp
l
i
edt
ot
her
obo
t
ys
j
yp
,
o
i
n
t
s
a
c
e
t
r
a
e
c
t
o
r
i
n
t
e
r
o
l
a
t
i
o
n
s

S
e
c
o
n
d
l
a
f
t

材料工程的现状和未来

材料工程的现状和未来

本科新旧专业对照
071301 071303W 071302 材料物理 矿物岩石材料 材料化学
071301 材料物理 071302 材料化学
0802 材料类
080201 冶金工程 080202 金属材料工程 080202 无机非金属材料 工程 080204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十多年前的手机
十多年前的照相机
例1-10
俄罗斯 发明
新型聚合物——更具应用前景
新型聚合物:硅合成+表面涂层。 不怕水泡、防蚀和耐高低温,具有可溶 性。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 一部分具有弹性,使材料在–100℃下 不结晶; 另一部分则具有很好的硬性,并能耐 受400 ℃的高温。 新合成的聚合物比聚四氟乙烯更具有 应用前景,预期在食品业、航空航天工 业上有很好的应用。 — 2006年报道
其它玉器
翠扳指
和田玉
重14.35kg、直 径21cm的深绿色 超级夜明珠
龙凤呈祥扁
和田玉
鸳鸯柄圆盒
2010上海世博会江苏馆展出-玉雕白菜 150公斤重,价值上亿
数十亿年的重近2吨的水晶晶王(江苏东海县)
2、青铜器时代
人类知道使用 天然的金和铜
烧制陶器
炼铜技术 铸造技术
铜是人类获得的第二 种人造材料。 青铜——铜锡合金, 是人类历史上发现的第 一个合金。
工业的迅猛发展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技术与专门人才:十七 世纪中叶英国成立了皇家学会,之后又在大学设立工程学科,大大 促进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在冶金/材料领域: Reaumur (1722) Hill (1748) 在放大镜下观察出晶粒。 Sorbit 发现并描述了细珠光体。 Young(1807)提出材料弹性模量概念。 Barlow(1826)关于材料强度的测定。 Tehernoff(1861)发表了钢临界点的实验报告。 Wshery(1860-1870)关于拉伸、扭转、变曲应力的工作及得 出的第一条S-N曲线,开辟了材料、组织与性能间关系的 科学研究。

基于分形的遥感蚀变提取及成矿预测:以青海野马泉地区为例

基于分形的遥感蚀变提取及成矿预测:以青海野马泉地区为例
表 2 P 4波 段 灰 度分 布 略 表 C
r N( ) r l() gr l N ( ) g( r )
6 9 2 8 O 8 9
6 9 8 8 3 4 7
7 O 4 3 9 9 5
7 9 O 2 4 5 4
7 9 2 4 4 6 2
7 9 4 5 O 7 4
¨ ¨
8 O 0 5 8 4 5
8 O 2 5 3 8 2
式 中 , 表 示 特征 尺度 ; >O 称 为 比例 系数 ; r C , D>0 , 称 为分 维数 ; r 表示 尺度 大 于等 于 r的数 目或 和 N( )
数图, 以最 小 二 乘 法 分 段 拟 合 直 线 , 取 分 维 值 D 求
和拟 合度 R 。遥感 异 常值 和 背 景值 可 以 对应 不 同 由表 2中 的数 据 生成 双对 数 图 像 , 图 1 见 。利
的斜 率值 , 同线 段 所对 应 的分 界 值 可 以区 分 背景 不 和异 常 的临 界值 。临 界值 确 定 的基 本 思 想 是 : ] 找 出 的临界 点使 各 区间拟 合 的直线 与原 始数 据 点之 间 的剩余 平 方 和在 各 区 间 的总 和 最 小[ 。至 此 , 以 7 ] 可
以铁 染蚀 变异 常 的提取 、 分级 的过 程为 例 , 明 说 分形 方法 在青 海野 马泉地 区蚀变 提取 中 的应 用 。首
研 究 区成矿 岩 浆 岩 为 印 支期 中酸 性 侵 入 岩 , 属 典 型造 山岩浆岩 ; 围岩 是 石 炭 系 上 统缔 敖 苏组 和 早 古 生界 祁 漫塔格 群 。矿体 见 于 印支期 中酸性 侵 入岩 接 触带 , 层 间破碎 、 受 围岩岩 性 、 体侵 入接 触 带 、 岩 裂

结构解析-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结构解析-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三、 峰面积(峰高) 第三节 碳谱的主要测试技术 一、 全去偶谱 二、 半去偶谱 三、 选择性去偶谱 四、 反门控去偶谱 五、 DEPT 谱 第四节 碳谱在结构解析中的应用 一、 大体程序 二、 实例 第三章 二维核磁共振谱(8 学时) 第一节 基本原理 一、1D 到 2D 的技术变化 二、常用 2D-NMR 图谱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 氢氢相关谱(H-H COSY) 一、 基本概念和原理 二、 脉冲序列 三、 图谱举例 第三节 HMQC(HSQC)谱 一、 基本概念和原理 二、 脉冲序列 三、 图谱举例 第四节 HMBC 谱 一、 基本概念和原理 二、 脉冲序列 三、 图谱举例 第五节 NOESY 谱 一、 基本概念与原理 二、 脉冲序列 三、 图谱举例 第四章 现代质谱技术(8 学时) 第一节 质谱技术的发展 一、 电子轰击质谱离子源的局限性 二、 质谱新离子源的发展 第二节 快原子轰击质谱(FAB-MS) 一、 基本原理 二、 应用举例 第三节 大气压电离质谱(APCI-MS) 一、 基本原理 二、 应用举例 第四节 电喷雾质谱(ESI-MS) 一、 基本原理
学分:3
先修课程要求: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 课程组教师姓名 阮汉利 吴继洲 张勇慧 皮慧芳 姚广民 职 称 专 业 年 44 63 40 39 35 龄 学术方向 天然产物活性成分分离 及结构鉴定 天然产物活性成分分离 及结构鉴定 天然产物活性成分分离 及结构鉴定 天然产物活性成分分离 及结构鉴定 天然产物活性成分分离 及结构鉴定
二、 应用实例 第五节 高分辨质谱(HR-MS) 一、 基本原理 二、 应用实例 第六节 质谱联用技术 一、 GC-MS 二、 LC-MS 第五章 其它波谱分析技术 (8 学时) 第一节 旋光光谱、圆二色谱 一、 基本原理 二、 应用实例 第二节 X 单晶衍射 一、 基本原理 二、 应用实例 第六章 综合解析(8 学时) 第一节 概述 一、 化合物结构解析常用谱学方法 二、 图谱解析过程中应注意问题 第二节 综合解析的思路和过程 一、 分子式的推断 二、 结构片段的确定和连接 三、 立体结构的确定 第三节 解析实例 教材: 自编教材。 主要参考书: 1、有机光谱分析,张正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宁永成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 3、有机化合物光谱鉴定,唐恢同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4、有机化合物的波谱解析,药民康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5、超导核磁共振谱分析,姚新生等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 6、分析化学手册(第五分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于德泉等编,化学工业出 版社,1989 7、有机化学中的光谱方法. 王剑波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8、Spectroscopic methods in organic chemistry. D. H. Williams and I. Fleming 9、Organic Structures from Spectra, S. Sternhell, J. R. Kalman, John Wiley & Sons,1986 10、Spectrometric Identific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R.M. Silverstein, G C. Bassler, T. C. Morill, 5th ed. John Wiley & Sons,199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上学期昆明市卫生学校
《无机与分析化学》期末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成绩______
本试卷共5页,共四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 45分)
1.元素X的原子核中含有中子数、质子数,则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c )
A A=Z+X
B Z=A-X
C Z=A-N
D Z=A+N
2、同位素的质子数相同中子不同_______元素的_______原子。

( c )
A 、同种、同种 B、不同、同种 C 、同种、不同 D、不同、不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n值越大,电子运动的区域离核越远,电子能量越高。

B.电子能量越低,运动区域离核越远。

C.电子能量越高,运动区域离核越近。

D.次外层电子数容量为8个
4.原子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C )
A.Na+ B. Mg C.、cl D. Ca
5、下列有关金属性正确的是(C )
A、K>Ca>Mg>Na
B、Ca>K>Mg>Na C 、K>Ca>Na>Mg D、Ca>K>Na>Li
6、下列物质含有离子键、共价键、及配位键的是(C )
A、NH3
B、NaCl
C、NH4Cl
D、HCl
7、元素周期表中(1—20)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1/2的是( D )
A、Na
B、Mg
C、k
D、Ca
8、下列关于CO2正确的是( B )
A、为直线型、是极性分子
B、为直线型、是非极性分子
C、为角型、是非极性分子
D、结构对称、是极性分子
9、有关胶体分散系不正确的是(D )
A、丁达尔现象
B、相粒子直径1—100nm
C、有电泳现象
D、胶体属于粗分散系
10、有44g的CO2,则有几个CO2分子( A )
A、N A
B、0.5 N A
C、1.5 N A
D、2N A
11、将0.3mol/L的HCL配制成0.01mol/L的HCL 900ml。

求需要多少毫升的农HCL ( C )
A、20 ml
B、300ml
C、30ml
D、250ml
12、下列物质中物质的量为0.5mol的是( D )
A、44g CO2
B、32g O2
C、36.5g HCL
D、49g H2SO4
13、下列因素对反应速率无影响的是( D )
A、温度
B、反应物的浓度
C、催化剂
D、生成物浓度
14、化学平衡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C )
A、动态平衡
B、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保持恒定不变
C、反应条件改变化学平很不变
D、V正=V逆
15、在反应C + HO2 CO + H2–Q 达到化学平衡,欲使平很向左移动,可采取下列
哪项措施( C )
A、升高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降低温度
D、排出CO
16、下列属于强电解质的是(B )
A、HO2
B、NaCL
C、Fe
D、NH3
17、NH3。

HO2 NH4 + OH—加入下列物质有同离子效应的是( A )
A、NH4CL
B、NaCL
C、H2SO4
D、NaOH
18、1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C )
A、NaCL与AgNO3反应;NaCL + AgNO3AgCL + NaNO3
B、NaCL与AgNO3反应;Na+ + CL-- + Ag+ + NO3 -- AgCL + Na+ + NO3---
C、BaCL2与Na2SO4反应;Ba+ + SO4BaSO4
D、NaOH 与NH4+反应;OH-- + NH4 NH3 + H2O
19、下列溶液显酸性的是( C )
A、Na2CO3
B、Na2SO3
C、NH4CL
D、NaAC
20、下列溶液PH>10的是(B )
A、0.01 mol/L H2SO4
B、0.1 mol/L NaOH
C、10—6 mol/L KOH
D、0.1 mol/L Na2CO3
21、有关灵敏度说法正确的是( C )
A、检出量越小越灵敏
B、检测最低浓度越小越灵敏
C、正确客观评价灵敏度需要综合考虑检出量和最低浓度
D、无法评价灵敏度
22、有关空白试验说法错误的是( D )
A、空白试验中没有加入式样
B、空白试验保证鉴定的可靠性
C、在滴定分析中消除干扰物质引起的误差
D、以上都不对
23、有关空白试验错误的是( D )
A、空白试验中没有式样
B、空白试验保证鉴定的可靠性
C、在滴定分析中消除干扰物质、溶剂带来的误差
D、空白试验与对照实验的组成和作用完全一样
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精密度表示多次测量值之间的吻合程度。

B、准确度表示的是测量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即测量值得正确性。

C、系统误差可以减少或加以校正的,是可定误差。

D、偶然误差可以控制避免的,是随机误差。

25、下列有效数字判定不正确的是( D )
A、1.0001 五位有效数字
B、1.01 x 10-3有三位有效数字
C、1.030 有四位有效数字
D、1.0 x 107有七位有效数字
26、下列修约成四位有效数字正确的是( C )
A、2.0494 (2.050)
B、2.05050 (2.051)
C、1.00459 (1.005)
D、3.8005 (3.801)
27、有关分析化学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滴定液是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
B、化学计量点是滴定剂与待测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时刻
C、化学计量点滴定剂与待测物质的物质的量比符合计量关系
D、滴定终点时停止滴定,此时是化学计量点
28、有关滴定度T HCL/NaOH=0.004000 g/ml 叙述正确的是(D )
A、NaOH 是滴定剂
B、HCL是待测物质
C、T表示1ml NaOH 相当于0.004000g的HCL
D、T表示1ml HCL 相当于0.004000g的NaOH
29、用移液管量取20ml的液体记录数据正确的是( C )
A、20
B、20.0
C、20.00
D、20.000
30、沉淀法中银量法分类不正确的是( B )
A、摩尔法
B、高锰酸钾法
C、佛儿哈得法
D、发扬司法
二、推断题(10分)
1、A、B、C、D属于1—20号元素;元素A在第三周期第VII A主族;元素B在第三周期且最外电
子数比电子层数少一;C元素位于A元素的前一个主族上一个周期;元素D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

求:(1)、写出A、B、C、D的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

(4分)
(2)、写出B、C、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及A、D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4分)
(3)、根据(2)中写出两个物质的方程式(2分)
1、_____CL_____Mg______O_________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MgO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MgO +2 HCL =Mgcl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25分)第
四、计算题(20分)
(1)、要配制0.1mol/L的H2SO4溶液1000ml,需要取W=0.2、密度为1.225g/ml的硫酸溶液多少毫升?
(2)、用恒重法测量NaCO3粉末中NaCO3.10H2O中的结晶水的含量;首先去一个小烧杯洗净干燥至恒重,称得重量为m1=10.5000g,然后取出适量的NaCO3.10H2O粉末置于小烧杯中称德质量m2=18.0000g,最后把盛有NaCO3.10H2O的小烧杯一起干燥至恒重,称的质量为m3=16.0000g,求水的百分含量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