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实验-13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第II组阳离子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一)

IV,V组 Al(OH)3 MnS Cr(OH)3 CoS Fe2S3 NiS FeS ZnS
NH3+NH4Cl,(NH4)2CO3
硫化氢组 III组
硫化铵组
BaCO3 SrCO3 CaCO3
Mg2+ K+ Na+ NH4+
IV 组
碳酸铵组
V组
可溶组
实验内容(1)
2
Ag2S 黑
与H2S或(NH4)2S反应
PbS 黑 CuS CdS 黑 黄 Bi2S3 褐
溶于热HNO3
(一)在~0.3M HCl溶液中通入H2S,能生成沉淀 Hg HgS + Hg 黑 的有: ~0.3MHCl 溶于王水
2+
Hg2+
As(V) As3+ Sb(V) Sb3+ Sn4+ Sn2+
H2S
浓NaOH 空气中O2
少量生成FeO2-
Fe
(二)生成氢氧化物、氧化物或碱式盐沉淀 Mn2+ Mn(OH)2 NaOH ,不溶于过量 NaOH 的有: Cd2+ Cd(OH) 2 白
Ag+ Hg2+ Hg22+ Co2+ Ni2+
Ag2O 褐 HgO 黄 Hg2O 黑
Fe(OH)2 浅绿
Fe(OH)3 红棕 空气中O2 浅粉红色 MnO(OH)2 棕褐
实验内容(2)
二、p区和ds区部分金属离子的鉴定
1. Al3+: Al3++
红色↓
(铝试剂)
4. Sb3+:
Sb3+ +4H+ +6Cl- +2NO2- =[SbCl6]- +2NO+2H2O + 紫色溶液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二实验报告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见阳离子的溶解特性;2、熟悉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的方法;3、巩固常见阳离子的溶解特性,以便于进行实验中的鉴别、分离及分析;二、实验原理阳离子是指带有正电荷的离子,如钠离子(Na+)、钾离子(K+)、氯离子(Cl-)、铵离子(NH4+)等。
阳离子有着不同的电荷,溶解度和溶质的类型不同,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溶解特性将其分离、鉴定出来。
本实验利用沉淀反应、氯化物气体滴定以及媒质对组成离子的影响,结合实验室常见阳离子的特性,在模拟实验中进行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三、实验材料1、2.0 mol/L的NaCl溶液、KCl溶液、NH4Cl溶液、(NH4)2SO4溶液;2、2.0mol/L溴代乙酸溶液;3、分光光度计;4、蒸馏水;5、吸管、放大器、烧杯及烧瓶等实验用具;四、实验步骤1、将2.0mol/L NaCl溶液、KCl溶液、NH4Cl溶液、(NH4)2SO4溶液分别放入4个烧杯中;2、将2.0mol/L溴代乙酸溶液分别加入到4个烧杯中,观察气体的产生及沉淀反应;3、将沉淀反应结束后的物质加入蒸馏水中,然后充分搅拌;4、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各烧杯中溶液的溶氧量;5、根据溶氧量的结果,鉴定出阳离子的种类;六、实验结果1、烧杯1中,溶质沉淀出白色晶体,添加溴代乙酸溶液可产生白色气体,同时溶氧量为0.4mg/L,可判定该溶液为等比例混合溶液,溶质为NaCl;2、烧杯2中,溶质沉淀出暗黄色晶体,添加溴代乙酸溶液可产生黄色气体,同时溶氧量为0.5mg/L,可判定该溶液为等比例混合溶液,溶质为KCl;3、烧杯3中,溶质沉淀出淡粉色晶体,添加溴代乙酸溶液可产生白色气体,同时溶氧量为0.7mg/L,可判定该溶液为等比例混合溶液,溶质为NH4Cl;4、烧杯4中,溶质沉淀出白色晶体,添加溴代乙酸溶液可产生淡黄色气体,同时溶氧量为3.5mg/L,可判定该溶液为等比例混合溶液,溶质为(NH4)2SO4。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HNO3酸化
2d 2mol·L-1HAc Zn2+ →(NH4)2[Hg (SCN) 4] 白↓
擦试管壁
在中性或微酸性条件下: Zn2++Hg (SCN) 42-=Zn[Hg (SCN) 4]↓ 相同条件下:Cu2+→黄绿色↓Co2+→蓝色↓
Cd2+ 2d 0.5mol·L-1 Na2S
Hg2+
2、p 区和 ds 区部分金属离子的鉴定; 【重点、难点】 常见阳离子的鉴定反应及其反应的条件控制。 【教学方法】 实验指导、演示、启发 【实验指导】
一、碱金属、碱土金属离子的鉴定
离子 方法、试剂
现象
解释及方程式
白色晶形↓
(中性)
:KSb(OH)6
(酸性)
Na+
擦试管壁破坏过饱和
在中性或醋酸性介质中(浅黄绿色)
黄色↓
Pb2+
:2d 1mol·L-1K2CrO4
→
→ 2 mol·L-1
NaOH
溶于 NaOH (Pb2+的鉴定应在中性 或微酸性条件进行。)
Pb2+ + CrO42-=PbCrO4↓ (溶于HNO3、NaOH不溶醋酸) PbCrO4 +OH-→PbO22-
Bi2+ →1d 2.5%硫脲
黄色溶液
黄色络合物
己烯-1-羧酸三铵盐.它与 NH3H2O:降低酸度
铝 盐形成红色内络盐,加
入氨水则则形成红色沉
淀.
性状:棕黄色或棕红色粉
末。易溶于水,溶于乙醇。
逐滴 Sn2+
0.2 mol·L-1 HgCl2
白↓→灰→黑 除强还原剂,一般离 子不干扰。
(完整版)常见阳离子的分离及鉴定

2020/4/14
(8)Mn2+的鉴定 5BiO3- + 2Mn2+ + 14H+
═ 5Bi3+ + 2MnO4— (紫红色溶液)+7H2O
(9)Co2+的鉴定 Co2+ + 4SCN— = [Co(SCN)4]2—( 蓝色)
试 HCl)
(NH4)2S (NH3-NH4Cl)
(NH4)2CO3 (NH3-NH4Cl)
硫化物 难溶于水
分 组 依 据
两酸两碱系统分析法
分别检出NH4+、Na+、Fe3+、Fe2+
氯化物易溶于水
硫酸盐 难溶于水
硫酸盐易溶于水
氢氧化物难溶于水及 氨水
氨性条件下不生成沉淀
2020/4/14
(2)Pb2+的鉴定 Pb2+ + CrO42—→ PbCrO4↓(黄色沉淀) (3) Cu2+的鉴定 2Cu2++ [ Fe(CN)6]4- → Cu2Fe(CN)6↓ (红棕色)
2020/4/14
(4)Fe3+的鉴定 ①Fe3++ nSCN — == Fe(SCN)nn-3 (血红色溶液) ②K+ + Fe3++ [ Fe(CN)6]4- →[K Fe(CN)6 Fe] ↓
2020/4/14
硫化氢系统分析法
硫化物不溶于水
硫化物溶于水
在稀酸中生成硫化物沉淀
分
组
氯化物溶于热水
依 据
氯化物 不溶于 热水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6mol· L-1NO3 +
沉淀溶解
6mol· L-1NH4· H2O
☺ Zn2+的鉴定:
3滴0.2mol· L-1ZnSO4 + 2滴2mol· L-1HAc + 白色沉淀 3滴(NH4)2[(SCN)4]
11
☺ Hg2+的鉴定:
2滴0.2mol· L-1HgCl2 + 逐滴加0.5mol· L-1SnCl2 继续加
硫化氢法。 两酸两碱法是以最普通的酸 (盐酸、硫酸 ) 和碱 ( 氨水、 氢氧化钠 ) 作试剂,根据各离子氯化物、硫酸盐、氢氧化物 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鉴定; 硫化氢法依据各离子硫化物以及它们的氯化物、碳酸盐 和氢氧化物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鉴定。
3
【实验原理】
与HCl溶液反应:
Ag+、Hg22+、Pb2+等
Ag+ 、 Pb2+ 、 Cu2+ 、 Cd2+ 、 Bi3+ 、 Hg+ 、 Hg22+ 、 Sb3+、Sn2+等
5
【仪器与试剂】
仪器:
试管(10ml),离心管(10ml),离心机
试剂:
HCl、H2SO4、HNO3、HAc、NaOH、NH3· H2O、 MgCl2、CaCl2、BaCl2、AlCl3、PbNO3、SnCl2、 HgCl2、Bi(NO3)3、CuCl2、AgNO3、ZnSO4、镁试
与稀H2SO4溶液反应: Ba2+、Sr2+、Ca2+ 、Pb2+ 、Ag+ 等 与NaOH溶液反应: Al3+、Zn2+、Pb2+ 、Sb2+ 、Sn2+等 与NH3溶液反应: Ag+、 Cu2+、Cd2+ 、Zn2+等
无机化学常见阳离子分离与鉴定

离子鉴定方法备注Hg2+①Hg2+离子,可被铜置换,在铜表面析出金属汞的灰色斑点,示有Hg2+离子:Cu + Hg2+ → Cu2+ + Hg↓②在2滴试液中,加入过量SnCl2溶液,SnCl2与汞盐作用,首先生成白色Hg2Cl2沉淀,过量SnCl2将Hg2Cl2进一步还原成金属汞,沉淀逐渐变灰,说明Hg2+离子存在。
2HgCl2 + Sn2+ → Sn4+ + Hg2Cl2↓+ Cl–Sn2+ + Hg2Cl2→ 2Hg↓+ Sn4+ + 2Cl–Mg 2+取几滴试液,加入少量镁试剂(对硝基苯偶氮间苯二酚),再加入NaOH溶液使呈碱性,若有Mg 2+存在,产生蓝色沉淀。
Mg 2+离子量少时,溶液由红色变成蓝色。
加入镁试剂后,溶液显黄色,表示试剂酸性太强,应加入碱液。
Ni 2+、Co2+、Cd 2+的氢氧化物与镁试剂作用,干扰Mg 2+的鉴定。
Mn2+取1滴试液,加入数滴0.1mol·L-1HNO3溶液,再加入NaBiO3固体,若有Mn2+存在,溶液应为紫红色。
Na+取1滴试液,加入8滴乙酸铀酰锌试剂,用玻璃棒摩擦试管。
淡黄色结晶乙酸铀酰锌钠(NaCH3COO·Zn(CH3COO)2·UO2(CH3COO)2·H2O)沉淀出现,示有Na+离子存在。
①反应应在中性或乙酸酸性溶液中进行。
②大量K+离子存在干扰测定,为降低K+离子浓度,可将试液稀释2~3倍。
NH4+①在表面皿上,加入5滴6mol·L-1 NaOH,立即把一凹面贴有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或pH试纸)的表面皿盖上,然后放在水浴上加热,试纸呈碱性,示有NH4+离子存在。
②在点滴板上放1滴试液,加2滴奈斯勒试剂(K2[HgI4]与KOH的混合物),生成红棕色沉淀,示有NH4+离子存在。
NH4+离子含量少时,不生成红棕色沉淀而得到黄色溶液。
Ni2+取2滴试液,加入2滴二乙酰二肟(丁二肟)和1滴稀氨水,生成红色的沉淀,说明有Ni2+离子存在。
无机化学常见阳离子分离与鉴定

离子鉴定方法备注Hg2+①Hg2+离子,可被铜置换,在铜表面析出金属汞的灰色斑点,示有Hg2+离子:Cu + Hg2+ → Cu2+ + Hg↓②在2滴试液中,加入过量SnCl2溶液,SnCl2与汞盐作用,首先生成白色Hg2Cl2沉淀,过量SnCl2将Hg2Cl2进一步还原成金属汞,沉淀逐渐变灰,说明Hg2+离子存在。
2HgCl2 + Sn2+ → Sn4+ + Hg2Cl2↓+ Cl–Sn2+ + Hg2Cl2→ 2Hg↓+ Sn4+ + 2Cl–Mg 2+取几滴试液,加入少量镁试剂(对硝基苯偶氮间苯二酚),再加入NaOH溶液使呈碱性,若有Mg 2+存在,产生蓝色沉淀。
Mg 2+离子量少时,溶液由红色变成蓝色。
加入镁试剂后,溶液显黄色,表示试剂酸性太强,应加入碱液。
Ni 2+、Co2+、Cd 2+的氢氧化物与镁试剂作用,干扰Mg 2+的鉴定。
Mn2+取1滴试液,加入数滴0.1mol·L-1HNO3溶液,再加入NaBiO3固体,若有Mn2+存在,溶液应为紫红色。
Na+取1滴试液,加入8滴乙酸铀酰锌试剂,用玻璃棒摩擦试管。
淡黄色结晶乙酸铀酰锌钠(NaCH3COO·Zn(CH3COO)2·UO2(CH3COO)2·H2O)沉淀出现,示有Na+离子存在。
①反应应在中性或乙酸酸性溶液中进行。
②大量K+离子存在干扰测定,为降低K+离子浓度,可将试液稀释2~3倍。
NH4+①在表面皿上,加入5滴6mol·L-1 NaOH,立即把一凹面贴有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或pH试纸)的表面皿盖上,然后放在水浴上加热,试纸呈碱性,示有NH4+离子存在。
②在点滴板上放1滴试液,加2滴奈斯勒试剂(K2[HgI4]与KOH的混合物),生成红棕色沉淀,示有NH4+离子存在。
NH4+离子含量少时,不生成红棕色沉淀而得到黄色溶液。
Ni2+取2滴试液,加入2滴二乙酰二肟(丁二肟)和1滴稀氨水,生成红色的沉淀,说明有Ni2+离子存在。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代码:英文名称:In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s课程总学时:82学分: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化学(师范,现代分析测试技术)一、课程简介: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师范类)本科专业第一门必修实验课,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无机化学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常见元素的重要单质和化合物的典型性质,熟悉实验室中某些无机物质的一般制备方法和某些常数的测定方法。
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常规的基本的操作技能、实验技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细致地观察和记录现象,会归纳综合,正确地处理数据,和分析实验,用语言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对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近一步熟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反应,掌握一般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和分离,并能初步学会设计实验。
2.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有:玻璃仪器的洗涤;试剂的取用;试管反应操作;沉淀的分离和洗涤;离心机的使用;试纸的选择和使用,常压、减压过滤操作;蒸发浓缩;结晶和干燥;滴定等操作。
初步学会干燥箱、pH计、电导仪、分光光度计等仪器的正确使用。
3.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细致的观察和正确记录实验现象的习惯,达到正确归纳综合处理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和作图方法。
4.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和训练科研能力,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初步具备独立思考和进行实验的能力。
本课程总学时:82,具体分配如下:注:每学年根据具体情况,从上述实验中选择82学时。
教学内容与要求实验一仪器的认领和洗涤实验目的:1、明确无机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了解无机实验室的一般知识。
熟悉无机实验室规划和安全守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锡离子溶液2滴→溶液蓝色褪去。
3.第Ⅱ组阳离子的分离和鉴定
(1) 调节溶液pH 取分离第Ⅰ组阳离子后的混合试液+浓氨水→溶液呈弱碱性(石蕊
试纸)→滴加2mol/L HCl溶液 →溶液呈微弱的酸性(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刚果红试纸不变蓝)→滴加约为总体积1/6的2mol/L HCl溶液使 [H+]约为 0.3mol/L(pH=0.5)。此时甲基紫试纸呈蓝绿色。
(10) Cd2+、Cu2+ 与Bi3+ 离子的分离及Cu2+ 离子的鉴定 步骤(9)所得离心液中逐滴加入浓氨水→至对石蕊试纸呈碱性后再多
加几滴。这时溶液若呈[Cu(NH3)4]2+ 的深蓝色,即可证明有Cu2+。若需 进一步确证,可取几滴溶液+K4[Fe(CN)6]试剂 → Cu2[Fe(CN)6]沉淀。
4.Sn2+也属于第II组,但SnS不溶于Na2S溶液中。在铜组 和锡组的分离中,若欲使其进入锡组,应先作何处理?
谢谢欣赏!
若溶液的酸度不够,可再用2mol/L HCl溶液调节。
(2) 沉淀分离第Ⅱ组阳离子(硫化物) 取上溶液,滴加硫代乙酰胺试剂25滴→沸水浴中加热10min →稍冷后
加水稀释一倍→继续加热5min →冷却→离心→检查沉淀是否完全→沉淀 完全后离心分离,保留清液待用。
(3) Sn4+、Sb3+ 离子与Cu2+、Bi3+、Pb2+、Cd2+ 离子分离 将(2)所得沉淀用5% NH4NO3溶液洗涤2次→滴加2mol/L Na2S溶液10
思考题
1.请写出硫代乙酰胺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 (用反应式表示)。
2.简述在第II组阳离子中,将Sb3+、Sn4+离子与Cu2+、 Bi3+、Pb2+、Cd2+离子分离所用的试剂及条件。
3.用硫代乙酰胺从混合试液中沉淀出第II组阳离子时, 溶 液 的 酸 度 应 调 节 为 [H+] = 0.3mol/L , 能 否 用 HNO3 或 H2SO4来代替调节酸度用的盐酸?在沉淀过程中,为什么 还要用水将溶液稀释一倍?
b.以KI试剂鉴定Bi3+离子 铋盐溶液3滴→逐滴加入KI试剂→先生成棕黑色BiI3沉淀→
再溶于过量试剂,生成橘黄色KBiI4溶液。
2.第Ⅱ组阳离子的鉴定反应
(3) Cd2+ 离子的鉴定反应 即步骤1中Cd2+与硫代乙酰胺生成黄色CdS沉淀特征反应。
(5) Sn2+ 离子的鉴定反应 a.以HgCl2试剂鉴定Sn2+ 离子 小试管中加入HgCl2试剂2滴+SnCl2溶液2滴→生成白色
注意:
1. 分离第Ⅱ组阳离子必须严格控制溶液的酸度。先后加 入浓氨水和 2mol/L HCl 溶液调节pH时,每加 1 滴都要充 分搅拌直至溶液呈所要求的酸碱性。
2. 将CuS沉淀完全、离心分离后进行Cd2+ 离子的鉴定时, 必须考虑此时溶液的酸度条件,滴加足够的3mol/L NaAc 溶液调节酸度,然后加入硫代乙酰胺、加热,方能得到黄 色的CdS沉淀以确证Cd2+ 的存在。
(2) Bi3+离子的鉴定反应 a.以Na2SnO2试剂鉴定Bi3+离子 SnCl2溶液1滴+6mol/L NaOH溶液2滴→生成Sn(OH)2沉淀
→再生成Na2SnO2 →加入铋盐溶液1滴→立即生成黑色沉淀: 3 Na2SnO2 + 2 Bi(OH)3 → 3 Na2SnO3 + 2 Bi + 3 H2O
滴→水浴加热2~3min并充分搅拌→趁热离心分离并保留溶液→沉淀再用 数滴Na2S处理→合并离心液。
此时锡→络离子SnS32- 进入溶液而CuS、PbS、CdS和Bi2S3则不溶。
3.第Ⅱ组阳离子的分离和鉴定
(4) SnS2的重沉淀 在含 SnS32- 溶液中滴加 6mol/L HCl 溶液→溶液呈酸性(石蕊试纸)
→生成硫化物沉淀→再滴加硫代乙酰胺5滴(使沉淀完全) →沸水浴加 热→离心分离→弃去溶液。
(5) SnS2 的溶解 滤纸条将步骤(4)所得沉淀吸干→滴加浓盐酸10~15滴→沸水浴加热
5min→溶解→转移至小烧杯→煮沸除H2S(若溶液中有硫残渣则离心分 离除去)。
(6) Sn2+离子的鉴定 取步骤 (5) 所得溶液4滴+6mol/L HCl溶液10滴及一小片镁片→ Sn4+
还原→用HgCl2试剂或次甲基蓝试剂检验Sn2+。
(8) CuS、PbS、CdS和Bi2S3的溶解 取步骤 (3) 所得沉淀用5% NH4NO3溶液洗涤1次→加6mol/L HNO3溶
液10滴→加热2~3min不断搅拌。若溶液浮有黑色不溶物,离心弃去。
3.第Ⅱ组阳离子的分离和鉴定
(9) Pb2+ 离子的分离及鉴定 步骤 (8) 所得溶液转入微烧杯+浓H2SO4 4滴→小火加热蒸发至冒
PbS、CuS、CdS、HgS和Bi2S3沉淀+6mol/L HNO3 3滴 SnS2 沉淀上+Na2S试剂3 ~ 4滴 置于水浴上加热,观察沉淀的溶解情况。
2.第Ⅱ组阳离子的鉴定反应
(1) Cu2+离子的鉴定反应 a.以K4[Fe(CN)6]试剂鉴定Cu2+离子 铜盐溶液+K4[Fe(CN)6]试剂,搅拌→Cu2[Fe(CN)6]沉淀。 b.Cu2+离子与氨的特征反应 铜盐溶液→逐滴加入2mol/L氨水→特征深蓝色透明溶液。
将溶液离心分离 离心液:含[Cu(NH3)4]2+ 和 [Cd(NH3)4]2+ 沉淀:白色的Bi(OH)3
3.第Ⅱ组阳离子的分离和鉴定
(11) Cd2+ 离子的分离及鉴定 将上述离心液用 2mol/LHCl 溶液和 2mol/L 氨水调节至溶液呈弱酸
性→加入相当于溶液体积 1/2 的 6mol/L HCl溶液→再加硫代乙酰胺 4~5滴→水浴加热使CuS沉淀完全→离心分离。
高等教育大学教学课件 《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实验》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第Ⅱ组阳离子的分离和鉴定
第Ⅱ组阳离子的分离和鉴定
第Ⅱ组阳离子包括 Cu2+ 、 Bi3+ 、 Cd2+ 、 Hg2+ 、 As(III,V) 、 Sb3+ 、
Sn4+ 以及第Ⅰ组阳离子沉淀以后留在溶液中的Pb2+
—— 这些阳离子的硫化物溶度积很小,可以在 酸性溶液([H+]约为0.3mol/L)中沉淀完全
Cu2+、Bi3+、Cd2+以及Pb2+
其硫化物难溶于Na2S,称为铜组(ⅡA组)
Hg2+、As(III,V)、Sb3+、Sn4+
其硫化物能溶于Na2S,称为锡组(ⅡB组)
1.硫代乙酰胺与第Ⅱ组阳离子的作用
取 Pb2+、Cu2+、Bi3+、Cd2+、Hg2+、Sn4+ 试液各 6 滴, 分别 + 2mol/L HCl溶液、5%硫代乙酰胺溶液10滴→沸水 浴加热,注意观察沉淀过程中的颜色变化。 然后离心分离,弃去清液。
SO3白烟→冷却→+6滴水→搅拌后放置(防止PbSO4过饱和) →将沉 淀连同溶液一起转入离心试管→3滴水淋洗烧杯后并入离心试管→离心 分离→溶液转移至另一试管以检验Cu2+ 与Bi3+。
用水3滴洗涤沉淀2次→加3mol/L NH4Ac溶液4滴→水浴加热以溶解 PbSO4,按Pb2+的鉴定方法检验Pb2+。
在离心液中滴加 3mol/L NaAc 溶液数滴和硫代乙酰胺2滴→加热得 到黄色CdS沉淀,此即Cd2+ 的确证反应。
(12) Bi3+ 离子的鉴定 将 步 骤 (10) 所 得 白 色 Bi(OH)3 沉 淀 用 水 洗 涤 2 次 → 加 2~3 滴 2mol/L
HCl溶液→溶解。 按前述 Bi3+ 离子的鉴定方法检验 B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