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答案8

合集下载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题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题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题答案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题答案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两个重要分支,涉及到无机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和反应,以及分析化学方法和技术。

在学习和掌握这两个领域的知识时,做一些复习题是非常有帮助的。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题及其答案,供大家参考。

1. 无机化学中,元素周期表是如何排列的?请简要解释。

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和电子结构进行排列的。

元素周期表的主要特点是: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元素的周期数代表了元素的主量子数,元素的周期内的元素具有相似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2. 铁(Fe)的电子结构是什么?请写出其电子排布。

铁的原子序数为26,因此铁的电子结构为1s² 2s² 2p⁶ 3s² 3p⁶ 4s² 3d⁶。

3. 无机化合物中,氯化钠(NaCl)是如何形成的?请简要解释。

氯化钠是由钠(Na)和氯(Cl)两种元素通过离子键相互结合而成的。

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正离子Na⁺,氯原子获得一个电子,形成负离子Cl⁻。

这两种离子通过电子的相互吸引力结合在一起,形成氯化钠晶体。

4.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请列举几种。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重量分析、体积分析、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等。

其中,重量分析是通过测量样品的质量来确定其中某个成分的含量;体积分析是通过测量溶液的体积来确定其中某个成分的含量;光谱分析是通过测量样品对光的吸收、发射或散射来确定其中某个成分的含量;电化学分析是利用电化学方法来确定样品中某个成分的含量;色谱分析是通过分离和测量样品中各个成分的相对含量来确定其中某个成分的含量。

5. 在分析化学中,什么是标准溶液?为什么要使用标准溶液?标准溶液是已知浓度的溶液,用于定量分析中的测定和校正。

使用标准溶液的目的是为了准确测定样品中某个成分的含量。

通过与标准溶液进行比较,可以确定样品中该成分的浓度。

武汉大学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2-8章

武汉大学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2-8章

第二章第二章1.某气体在293K与9.97×104Pa时占有体积1.910-1dm3其质量为0.132g,试求这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它可能是何种气体? 解2.一敝口烧瓶在280K时所盛的气体,需加热到什么温度时,才能使其三分之一逸出? 解3.温度下,将1.013105Pa的N2 2dm3和0.5065Pa的O23 dm3放入6 dm3的真空容器中,求O2和N2的分压及混合气体的总压。

的分压及混合气体的总压。

解4.容器中有4.4 g CO2,14 g N2,12.8g O2,总压为2.026105Pa,求各组分的分压。

,求各组分的分压。

解5.在300K,1.013105Pa时,加热一敝口细颈瓶到500K,然后封闭其细颈口,并冷却至原来的温度,求这时瓶内的压强。

来的温度,求这时瓶内的压强。

解dm3洁净干燥的空气缓慢通过H3C—O—CH3液体,1.0 dm6.在273K和1.013×105Pa下,将1.0 时的饱和蒸汽压。

在此过程中,液体损失0.0335 g,求此种液体273K时的饱和蒸汽压。

解7.有一混合气体,总压为150Pa,其中N2和H2的体积分数为0.25和0.75,求H2和N2的分压。

分压。

解8.在291K和总压为1.013×105Pa时,2.70 dm3含饱和水蒸汽的空气,通过CaCl2干燥管,完全吸水后,干燥空气为3.21 g,求291K时水的饱和蒸汽压。

时水的饱和蒸汽压。

解9.有一高压气瓶,容积为30 30 dmdm3,能承受2.6×107Pa,问在293K时可装入多少千克O2而不致发生危险?而不致发生危险?解10.在273K时,将同一初压的4.0 dm3 N2和1.0dm3 O2压缩到一个容积为2 dm3的真空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压为3.26×105 Pa,试求,试求(1)两种气体的初压;)两种气体的初压;(2)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3)各气体的物质的量。

《无机化学》习题解析和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解析和答案

1、教材《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4版。

2、参考书《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5月第3版。

《无机化学》邵学俊等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2版。

《无机化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第3版。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徐家宁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无机化学习题精解》竺际舜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无机化学》电子教案绪论(2学时)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8学时)第二章分子结构(8学时)第三章晶体结构(4学时)第四章配合物(4学时)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8学时)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4学时)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基础(6学时)第八章水溶液(4学时)第九章酸碱平衡(6学时)第十章沉淀溶解平衡(4学时)第十一章电化学基础(8学时)第十二章配位平衡(4学时)第十三章氢和稀有气体(2学时)第十四章卤素(6学时)第十五章氧族元素(5学时)第十六章氮、磷、砷(5学时)第十七章碳、硅、硼(6学时)第十八章非金属元素小结(4学时)第十九章金属通论(2学时)第二十章s区元素(4学时)第二十一章p区金属(4学时)第二十二章ds区元素(6学时)第二十三章d区元素(一)第四周期d区元素(6学时)第二十四章d区元素(二)第五、六周期d区金属(4学时)第二十五章核化学(2学时)1 .化学的研究对象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的一门自然科学。

(太宽泛)●化学研究的是化学物质(chemicals) 。

●化学研究分子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

●化学是研究分子层次以及以超分子为代表的分子以上层次的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分子和超分子层次的化学物种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自然科学。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本无机化学课后习题与答案北师大版本第一章物质的结构 (2)第二章分子结构 (11)第三章晶体结构 (17)第4章酸碱平衡 (22)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32)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49)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57)第八章水溶液 (71)第9章配合物 (75)第十章沉淀平衡 (78)第十一至三十章元素化学 (85)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

54%,81Br 80。

9163占49。

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

97u和204。

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

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

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

868和35。

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的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齐鲁工业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齐鲁工业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齐鲁工业大学第一章测试1.无机及分析化学就是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有机整合,集二者的基础性和实用性于一身的一门化学专业基础课程,是大学化学的基石和化学研究的起点。

参考答案:对2.测定常量组分的某样品中硫酸根的含量,可采用硫酸钡重量分析法。

参考答案:对3.从历史上看,无机化学是发展最早的一门化学分支学科,是化学研究的先驱。

参考答案:对4.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参考答案:化学分析法5.通常所说的四大化学是指?参考答案: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6.本课程包含化学的哪两个二级学科?参考答案:分析化学;无机化学7.下列哪些内容属于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参考答案:电化学;配位化学;化学热力学;结构化学;化学动力学;元素化学第二章测试1.已知置信度为90%,n = 6 时,t =2.015,在一组平行测定中, 所得测定结果如下: 8.44, 8.32, 8.45, 8.52, 8.69, 8.38,下列内容正确的是参考答案:置信度为90%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8.47±0.11;标准偏差为0.132.已知n = 6 时,Q0.90 = 0. 56。

在一组平行测定中,所得测定结果如下:10.56,10.44,10.57,10.64,10.81,10.50,则参考答案:所有数据都是可靠值3.系统误差具有重现性,是可测误差参考答案:对4.带有偶然误差的测量数据,不能参加平均值的计算参考答案:错5.滴定分析中,指示剂确定的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由此产生的误差属于试剂误差。

参考答案:错6.系统误差主要影响分析测定中的准确度参考答案:对7.pM=-lg[Mn+]=3.00,金属离子浓度[Mn+]有效数字位数为3位参考答案:错8.对于同一组测定数据,置信度越小,置信区间越小。

参考答案:对9.用分析天平采用减量法称量试样,要使称量误差不大于0.1%,至少要称取试样参考答案:0.2g10.已知 pH=5.25,则[ H+ ]=5.62×10-6mol•L-1 。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性质、结构、组成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化学分析则是通过实验方法来验证、确定物质的组成、性质和浓度等信息。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为我们深入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和特点提供了基础。

本文将重点介绍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的基本概念、实验方法和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无机化学概述无机化学研究的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酸碱盐类等。

无机化学主要关注的是物质间的化学反应、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矿物结构和晶体结构等方面。

无机化学的研究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等。

二、无机化学的实验方法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制备、鉴定和性质测试等。

制备实验是通过化学反应合成需要的物质,如通过还原反应制备氢气、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制备盐类等。

鉴定实验常常需要使用一些化学试剂来判定化合物的存在和性质,如通过铁盐试验来鉴定硫酸盐离子的存在等。

性质测试常采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来评估物质的特性,如测量物质的溶解度、导电性、燃烧性等。

三、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化学分析是通过化学反应和仪器仪表方法来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主要通过化学反应或试剂的特异性变化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如通过还原反应鉴定铁离子的存在等。

定量分析是通过仪器仪表测量物质的性质和反应结果,得出物质的含量和浓度等定量信息。

四、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在众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材料科学中,无机化学提供了各种金属和合金的制备方法,用于制造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的材料。

化学分析则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准确地了解材料的组分和含量,进而调整合金中不同元素的比例,达到所需的特殊性能。

在环境保护领域,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可以帮助监测和检测大气中的有害气体、水体中的污染物等,保护环境、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

总结: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是化学学科中重要的分支,通过实验方法和仪器仪表来研究无机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变化规律。

《无机化学实验数据分析》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无机化学实验数据分析》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无机化学实验数据分析》思考题及参考答案无机化学实验数据分析思考题及参考答案思考题一1. 实验中使用的无机离子在水中的溶解度是如何影响它们的浓度的?答案:无机离子的溶解度通常会随着溶液中的其它离子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当溶液中有其他离子存在时,无机离子的溶解度可能会降低。

这种影响是由于离子间相互作用的改变导致的。

2. 在实验中,为什么要对无机化合物进行分析?有哪些常用的分析技术?答案:对无机化合物进行分析有助于确定其组成和性质。

常用的无机化合物分析技术包括光谱分析(如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质谱等)、电化学分析(如电解、电位计测定等)和色谱分析(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

思考题二1. 实验中测得的数据与理论值有差异,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实验中测得的数据与理论值有差异可能是由于实验误差、仪器误差、样品质量和纯度的差异等因素引起的。

此外,实验条件和操作技术也可能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2.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如何确定和排除异常值?答案:确定异常值的方法包括检查测量结果是否明显偏离其他数据点,并使用统计工具如均值和标准差进行分析。

排除异常值时,需要仔细考虑可能的原因,例如测量误差或实验条件的异常,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调整。

思考题三1. 实验中如何计算和表达无机化合物的浓度?答案:计算和表达无机化合物的浓度可使用不同的方法,如质量百分比、体积百分比、摩尔浓度等。

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实验目的、实验条件和数据的可靠性。

2.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如何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答案:使用统计学方法可以对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例如计算均值、标准差、误差等指标,进行数据的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等。

这些统计学方法有助于从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判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以上是《无机化学实验数据分析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的内容。

希望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标题: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一、试卷概述本次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主要涵盖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旨在测试学生对基本化学原理、实验技术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试卷共分为六个部分,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和综合题。

试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试题解析1、选择题(20分)这部分试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化学概念和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例如,题目中可能会涉及到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反应速率等方面的知识。

解答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理解相关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

2、填空题(20分)这部分试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实验操作和常用化学仪器的认知。

例如,题目中可能会涉及到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规范、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解答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理解。

3、简答题(30分)这部分试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解释能力。

例如,题目中可能会涉及到化学反应的机理、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等方面的知识。

解答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解释和阐述。

4、实验题(20分)这部分试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例如,题目中可能会涉及到化学实验的设计、操作步骤、数据处理和实验结果的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解答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

5、综合题(10分)这部分试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题目中可能会涉及到化学反应的合成、化学分析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解答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在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思考。

三、答案解析1、选择题题目:下列哪个元素不属于过渡金属?() A. 铜 B. 铁 C. 金 D. 镍答案:C 解析:过渡金属是指元素周期表中的第8、9、10三个周期的金属元素,包括铜、铁、镍等,而金属于第6周期的元素,不属于过渡金属。

题目: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_____,但不参与化学反应的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
8.1 (a )θb K (F -) = θw K /θa K (HF) = 10-14/6.8×10-4 = 1.5×10-11
(b )θa K (NH 4+) =θw K /θb K (NH 3) = 10-14/ 1.8×10-5 = 5.6×10-10
8.2根据θa K ·θb
K = θw K θb
K (HPO 42-) = θw K /θa K (H 2PO 4-) = 10-14/ 6.2×10-8 = 1.6×10-7 >> 4.2×10-13 即θb K (HPO 42-) >> θa K (HPO 42-),也就是说,HPO 42-的水解作用远大于其自身的离解作用,所以Na 2HPO 4水溶液呈碱性。

8.3 (a) 水合是H 2O 分子以其偶极的一端在离子周围取向,H 2O 分子作为整体参与反应;而
水解是H 2O 分子被撕裂产生OH ﹣或H +,再与离子结合。

(b) 缓冲容量是指维持系统pH 大体恒定的条件下,缓冲溶液能够中和外来酸或外来碱的量;缓冲范围是指能够起缓冲作用的pH 区间。

(c) 滴定终点是指示剂的实际变色点;而化学计量点指滴定剂与被滴定物之间按照化学计量关系完全反应时所达到的点。

8.4此缓冲溶液NaC 2H 3O 2的浓度为:
c (NaC 2H 3O 2)/ mol·dm -3 =
5.00.822.25÷ = 0.622 根据公式:pH = θa p K ﹣lg ()()33dm
mol /dm mol /--⋅⋅共轭碱酸c c 得 pH =﹣lg(1.8×10-5)﹣lg ()()3
2323232/O H NaC /O H HC --⋅⋅dm mol c dm mol c
= ﹣lg(1.8×10-5)﹣lg
622.0550.0 = 4.80
8.5根据公式:pH = θa p K ﹣lg ()()33dm
mol /dm mol /--⋅⋅共轭碱酸c c 得 pH = 5.09 =﹣lg(1.8×10-5
)﹣lg ()()32323232dm mol /O H NaC dm mol /O H HC --⋅⋅c c
得: c (NaC 2H 3O 2)/ mol·dm -3 = 0.550
m(NaC 2H 3O 2)/g = c(NaC 2H 3O 2)/ mol·dm -3×V/dm 3×M(NaC 2H 3O 2)/g·mol
- = 0.550×0.300×82.0 = 14.0
8.6 (a) 当加入0.0060mol HCl 时,溶液中HC 2H 3O 2 和NaC 2H 3O 2的浓度分别为:
c (HC 2H 3O 2)/ mol·dm -3
= 3-330.300dm mol 006.0dm mol 0.250dm 300.0+⋅⨯ = 0.270
c (C 2H 3O 2-)/ mol·dm -3
=3-330.300dm mol 006.0dm mol 0.560dm 300.0-⋅⨯ = 0.540 则 pH =﹣lg(1.8×10-5)﹣lg 540
.0270.0 = 5.05 (b) 当加入0.0060mol NaOH 时,溶液中HC 2H 3O 2 和NaC 2H 3O 2的浓度分别为:
c (HC 2H 3O 2)/ mol·dm -3
= 3-330.300dm mol 006.0dm mol 0.250dm 300.0-⋅⨯ = 0.230 c (C 2H 3O 2-)/ mol·dm -3
=3-330.300dm mol 006.0dm mol 0.560dm 300.0+⋅⨯ = 0.580 则pH =﹣lg(1.8×10-5)﹣lg 580
.0230.0 = 5.14 8.7指示剂的量过多,不仅颜色变化不明显,而且指示剂本身亦消耗一些滴定剂,带来误差。

对单色指示剂例如酚酞,甚至会影响其变色范围。

8.8无论HA 是强酸还是弱酸,因为体积和浓度是固定的,所以所用NaOH 的体积相同。

但对于弱酸来说,其形成的盐要发生水解,而强酸形成的盐不发生水解,所以化学计量点时pH 不同。

8.9 HC
2H 3O 2 + OH - C 2H 3O 2- + H 2O
溶液中HC 2H 3O 2和C 2H 3O 2-的浓度分别为:
c (HC 2H 3O 2)/ mol·dm -3 =
00
.3000.50100.000.30100.000.50+⨯-⨯ = 0.25 c (C 2H 3O 2-)/ mol·dm -3 = 00.3000.50100.000.30+⨯ = 0.375 则得:pH = θa p K ﹣lg ()()3
3dm mol /dm mol /--⋅⋅共轭碱酸c c =﹣lg(1.8×10-5)﹣lg 375.025.0 = 4.92 8.10 (a) H
3O + + OH ﹣ 2H 2O
pH =﹣lg{c(H 3O +)/ mol·dm -3} = ﹣lg10-7 = 7.0
(b) NH
2OH + H 3O + NH 3OH + + H 2O K θa = 1.1×10-6
在化学计量点时,
c (NH 3OH +)/ mol·dm -3 = 0.200/2 = 0.100
则 c (NH 3OH +)θa K = 1.1×10-6×0.1 = 1.1×10-7 > 20θw K ,
又因为: c (NH 3OH +)/θa K = 0.1/1.1×10-6 > 500
故,c (H 3O +)/ mol·dm -3 = }⋅{⋅+-33θa dm /mol )OH NH (c K = 1.0101.16⨯⨯-
则 pH =﹣lg{c (H 3O +)/ mol·dm -3} =﹣lg 1.0101.16⨯⨯- = 3.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