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体项目安全操作规程
医药中间体化工品进出口公司操作规程

医药中间体化工品进出口公司操作规程一、引言医药中间体化工品进出口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医药中间体化工品进出口业务的公司。
为了确保公司的正常运营以及产品质量和安全,制定并执行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公司业务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有效管理公司。
二、公司组织结构三、公司运营流程1.市场部的职责是负责市场开发和销售工作,包括市场调研、客户拓展、销售订单管理等。
2.采购部的职责是负责原材料和中间体的采购工作,包括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进货验收等。
3.质量控制部的职责是负责产品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包括原材料的检验、生产过程的质量管控、出货前检验等。
4.仓储物流部的职责是负责产品的仓储和物流工作,包括仓库管理、产品配送和运输等。
5.财务部的职责是负责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包括预算编制、报销报账、合同管理等。
6.人力资源部的职责是负责公司人力资源的管理,包括员工招聘、培训发展、绩效考核等。
四、操作流程1.市场开发流程a.市场部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
b.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制定市场开发计划。
c.开展市场推广活动,拓展客户。
d.与客户进行洽谈和商务谈判,签订销售合同。
2.采购流程a.采购部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产品规划,确定采购计划。
b.寻找合适的供应商,进行供应商评审和谈判。
c.签订采购合同,确认物料质量、交货期和价格。
d.进行采购合同订单审批程序。
e.采购部对原材料进行进货验收,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3.生产流程a.生产部门根据采购部提供的原材料,按照生产计划进行生产。
b.质量控制部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严格监控和管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c.生产完成后,质量控制部对产品进行出货前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4.仓储物流流程a.仓储物流部负责产品的仓储管理,包括入库、出库、库存管理等。
b.仓储物流部进行产品配送和运输,确保产品按时到达客户指定地点。
5.财务管理流程a.财务部负责预算编制和费用控制,确保公司运营的经费合理使用。
中间体半成品取样和检测操作规程

中间体/半成品取样和检测操作规程执行人步骤执行内容
工艺开发人员/项目生产负责人1
产品出料前一天到中试分析室,根据工艺要求确定检测项目。
分析人员 2 填写《中试样品次日检验计划表》,并于下午下班前提交QC确认。
QC
3 根据《中试样品次日检验计划表》中提供的信息安排第二天的检测
计划。
工艺开发人员/项目生产负责人4 按照<取样原则>规定的方法取样,注意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并做
相应的记录。
5 在样品瓶上加贴“样品编号”,根据要求填写《中间体/半成品请验
单》。
6 将样品连同《中间体/半成品请验单》送交QC。
QC7 接收样品和《中间体/半成品请验单》,根据其中提供的信息,对样
品进行分析检测,并做相应的记录。
8 出具分析报告。
9 部门主管复合无误后送交QA审批。
10 将审批后的分析报告提供给送检人员。
中间体、半成品取样操作规程

标题:中间体、半成品取样操作规程分发部门:总经理室、质量技术部、生产制造部、行政部(存档)中间体、半成品取样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中间体、半成品取样的操作标准规程。
2 范围公司正式生产的产品的中间体、半成品。
3 责任者生产制造部现场操作人员、质量技术部取样人员。
4 程序4.1 不同的剂型的中间体、半成品的取样工序不同,具体规定如下:软胶囊剂型:中间体取样工序:配料工序结束后;半成品取样工序:压丸工序结束后。
硬胶囊剂型:中间体取样工序:总混工序结束后;半成品取样工序:填充工序结束后。
片剂:中间体取样工序:总混工序结束后;半成品取样工序:压片工序结束后。
4.2 质量部取样员在收到生产制造部的取样通知单后,做好如下的取样前准备工作。
4.2.1 取样量在一般情况下,为按中间体、半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所需数量的1~3倍,视质量稳定情况而确定;特殊情况另定。
4.2.2 准备好清洁的取样器具,包括取样器、样品盛装容器、辅助工具(手套、样品盒、剪刀、纸、笔、取样证等)。
固体样品的取样器为不锈钢探子、不锈钢勺、不锈钢铲、不锈钢镊子或铗子,样品盛装容器为具封口装置的无毒塑料袋、具塞玻璃(无毒塑料)瓶。
液体样品的取样器为玻璃采样管、玻璃或塑料油提,样品盛装容器为具塞玻璃瓶、无毒塑料瓶。
如需取无菌样品时,以上相应器具均应无菌。
2/2 中间体、半成品取样操作规程QC-O-066 4.2.3 根据公司相关的进入洁净生产区的换衣洗手规程在二更衣室更换洁净区生产工作服。
到规定的取样地点后,进行如下几项工作:a 核对物料的状态标志,须为黄色的待验标志。
b 核对请验单内容与实物的标记,二者须相符。
核对的内容为品名、规格、批号等,标记清楚、完整。
c 注意:不同品种、规格的物料不得用同一取样器具取样。
4.3 在生产现场的贮罐(或为配制罐、总混罐等)或中间产品暂存间的贮存桶中进行随机抽样。
4.3.1 应保证并确认贮罐或贮存桶中的中间产品是经充分(搅拌或翻动)混合或均一的。
中间体试剂对苯二胺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中间体试剂对苯二胺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引言中间体试剂对苯二胺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和医药领域。
然而,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危险性,正确的操作和保养对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介绍对苯二胺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保养要点,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并保障人员的健康。
2. 安全操作规程在使用中间体试剂对苯二胺时,必须遵循以下操作规程:2.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操作对苯二胺之前,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室外套或防护服•化学护目镜•防化手套•工作鞋这些防护装备能够提供一定的保护,减少与对苯二胺接触的风险。
2.2 使用工作台面操作对苯二胺时,必须使用专门的工作台面。
工作台面应该经过表面处理,以防止对苯二胺的泄漏。
同时,工作台面应配备化学药品储存柜和废弃物容器,以便储存和处置对苯二胺相关的物品。
2.3 保持操作区域通风良好对苯二胺是一种挥发性较高的化学试剂,操作时必须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
实验室应配备合适的通风设备,如排风扇或排风罩。
同时,应保持实验室的门窗通风,以确保空气流通。
2.4 避免直接接触对苯二胺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毒性,必须避免直接的皮肤接触。
操作时,应佩戴防化手套并保持手部清洁。
如果不慎接触到对苯二胺,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的部位,并及时就医。
2.5 避免吸入对苯二胺的挥发物具有刺激性和毒性,应避免吸入其蒸气。
操作时应戴上化学护目镜,并保持操作区域的通风良好。
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暂停操作并呼吸新鲜空气。
2.6 避免摄入对苯二胺是有毒的,严禁饮食或吞咽。
操作时应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饭前便后要洗手,并避免在操作区域吃东西。
2.7 禁止吸烟在操作对苯二胺时,必须禁止吸烟。
对苯二胺的挥发物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易燃易爆的物质。
3. 保养要点为确保对苯二胺的安全储存和使用,以下是保养的要点:3.1 储存条件对苯二胺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
应远离火源、热源和氧化剂,以防止火灾和爆炸。
中间体操作规程文档

中间体检验操作规程一、糖化醪的质量分析1 糖度(糖锤度)的测定将试样用双层纱布过滤,置滤液于100ml量筒中,用糖度计和温度计测量试样中的糖度和温度,然后查附表2,将糖度校正为20℃时的糖度。
2酸度的测定将试样用双层纱布过滤,吸取1ml滤液于150ml锥形瓶中,加10ml水,2滴0.5%的酚酞指示剂,用C NaOH=0.01mol/L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30s不褪色,记录标准碱液用量。
结果以10ml糖化醪滤液消耗1毫升0.1mol/L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为1度来表示。
或结果以1ml糖化醪滤液消耗1毫升0.01mol/L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为1度来表示。
计算:酸度(H+,度)=c(NaOH)V(NaOH)0.01式中:V(NaOH)—消耗的0.01mol/L氢氧化钠标标准溶液的体积,ml;c(NaOH)—氢氧化钠标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3 还原糖的测定吸取10.00ml糖化醪试样于50ml小烧杯中,用水定量移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细纱布过滤。
以下按廉-爱农法测定操作,进行预备试验和正式滴定。
3.1校正斐林试剂3.1.1预备试验:吸取斐林试剂甲、乙液各5ml,置入250ml三角瓶中,加20ml水。
摇匀,置于电热套上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微沸2min,加两滴0.5%次加基蓝溶液,用0.20%的标准葡萄糖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消耗标准葡萄糖溶液的体积V03.1.2正式试验:吸取斐林试剂甲、乙液各5ml,置入250ml三角瓶中,加20ml水。
加0.20%葡萄糖溶液(V0—1)ml,摇匀,置于电热套上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微沸2min,加两滴0.5%次加基蓝溶液,用0.20%的标准葡萄糖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此滴定操作需在1min内完成,其消耗0.20%标准葡萄糖溶液应控制在1ml以内,同时做3次平行试验,结果取3次的平均值。
记录消耗标准葡萄糖溶液的体积V0。
3.2还原糖的测定3.2.1还原糖预测:吸取斐林试剂甲、乙液各5ml,置入250ml三角瓶中,加上述滤液5.00ml,加20ml水。
农药中间体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农药中间体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如果要进行农药制剂的生产,那么就需要使用农药中间体。
它们是制造农药制剂的主要原材料,但由于它们的毒性较高,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
本文将介绍农药中间体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农药制剂的质量。
安全操作以下是农药中间体的安全操作规程:1. 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在操作农药中间体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
这些防护用品可以减少直接接触农药中间体的风险。
2.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操作农药中间体时,必须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或跳过步骤。
任何操作不当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3. 避免倾倒和溅出在操作农药中间体时,必须小心谨慎,避免倾倒和溅出。
即使只是小量的农药中间体溅出,也可能造成严重的损伤。
4. 操作结束后彻底清洁在操作结束后,必须彻底清洁操作区域和用具,并将农药中间体妥善存放。
这可以减少残留农药中间体的风险。
5. 禁止进食、喝水和吸烟在操作农药中间体时,必须禁止进食、喝水和吸烟。
同时,必须洗手并更换衣服才能离开操作区域。
保养规程以下是农药中间体的保养规程:1. 储存要求农药中间体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并且要远离火源和明火。
存储时,应根据农药中间体的性质和安全等级选择合适的储存设备和方法。
2. 检查质量在使用农药中间体之前,必须对其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其符合要求。
检查时,需要注意外观、气味、颜色、密度和溶解性等方面的变化。
3. 定期维护农药中间体的储存设备和容器等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检查时,需要注意密封性、松动、腐蚀、磨损和老化等问题。
4. 跨批次使用不允许使用不同批次的农药中间体混合使用。
如果需要更换批次,必须先将现有的中间体用完,再开封新的批次。
5. 废弃物处理使用过的农药中间体属于危险废弃物,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不得随意倾倒或混合处理,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
总结农药中间体的安全操作和保养是农药制剂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二苯甲酮工艺操作规程

二苯甲酮工艺操作规程1. 引言二苯甲酮,又称为二苯乙酮,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常用作药物合成中的中间体。
本文将介绍二苯甲酮的工艺操作规程。
该规程旨在确保工艺操作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以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
2. 适用范围本工艺操作规程适用于二苯甲酮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准备、反应、精馏、干燥和成品收集等环节。
3. 原材料准备3.1 原材料清单:•苯乙酮•苯甲醛•硫酸•磷酸•甲酮3.2 原材料质量要求:•原材料应符合质量标准,不得含有其他杂质。
•原材料的包装应完好无损,避免因包装不良导致的污染或泄露。
4. 反应操作4.1 反应设备及工艺参数:•反应釜:容量500L,材质不锈钢。
•温度:控制在80℃±2℃。
•搅拌速度:200转/分钟。
•反应时间:4小时。
•PH值:维持在7-8之间。
4.2 操作步骤:•将反应釜清洗干净,并用纯水反复冲洗两遍。
•将预定量的苯乙酮、苯甲醛、硫酸和磷酸按照配方比例加入反应釜中。
•启动搅拌器,控制搅拌速度为200转/分钟。
•开启加热设备,将温度升至80℃。
•在反应过程中定期检测PH值,维持在7-8之间。
•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和搅拌,将反应物放置自然冷却至室温。
5. 精馏操作5.1 精馏设备及工艺参数:•精馏塔:塔效0.7,塔板数20。
•馏头温度:控制在90℃±2℃。
•馏尾温度:控制在150℃±2℃。
5.2 操作步骤:•将反应釜中的反应物倒入精馏塔中。
•接通冷却水,控制冷却水温度为25℃。
•启动加热设备,将塔底温度升至90℃,等待塔顶温度稳定。
•在精馏过程中,定期检测馏头温度和馏尾温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收集目标产物,停止加热和冷却水供应。
6. 干燥操作6.1 干燥设备及工艺参数:•干燥箱:温度控制在60℃。
•干燥时间:4小时。
6.2 操作步骤:•将精馏得到的产物放入干燥箱中。
•将干燥箱温度设定为60℃。
•启动干燥设备,将产物干燥4小时。
中间体包装操作规程

中间体包装操作规程中间体是指在化学、制药等领域中用作反应过程中的中间步骤的化合物。
中间体的包装操作是指将中间体装入容器,并对其进行标识和封装的过程。
中间体的包装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中间体的安全储存和使用,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操作人员和环境安全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
一、包装容器的选择1. 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包装容器,如玻璃瓶、塑料瓶、不锈钢容器等。
2. 根据中间体的性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包装容器,确保其稳定性和密封性。
3. 包装容器应整洁,无异味,无渗漏和破损。
二、包装前准备1. 根据中间体的物化性质和使用量确定包装容器的规格和数量。
2. 包装材料应提前准备好,如包装容器、密封材料、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3. 清理包装区域,确保操作环境干净整洁,防止其它物质的污染。
三、包装操作步骤1. 戴上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确保个人防护措施到位。
2. 根据需要将包装容器进行干燥、清洗和消毒处理,避免杂质和细菌的污染。
3. 在包装容器上标示中间体的名称、浓度、容器内压力等必要信息。
4. 将待包装的中间体从原容器中取出,避免外界污染和泄露,并缓慢倒入包装容器中。
5. 使用适当的装置和工具,对中间体进行密封,确保包装的完整性和密封性。
6. 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存在泄漏和破损情况,如有发现应及时更换容器。
7. 将已包装好的容器进行清理和标识,确保易于识别和使用。
四、包装后处理1. 包装完成后,将容器进行合理摆放和储存,防止其受潮、受热或损坏。
2. 将包装区域进行清理,清楚记载包装操作的记录和备注信息。
3. 将包装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按规定进行废弃物的处置,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包装操作时,应严格遵守化学品安全操作规范,确保人员的人身安全。
2. 包装操作应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避免中间体出现挥发和积聚的情况。
3. 包装操作时应远离火源和易燃材料,避免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4. 注意避免中间体与其他物质的混合和反应,避免产生有害气体或剧烈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间体安全操作规程
1、反应操作
1.1 检查系统流程,确认所有阀门是否处于正常开启或关闭状态,并检查反应釜、搅拌、输送泵、真空泵等所有设备是否正常好用。
检查蒸汽、循环水、氮气等是否正常。
1.2 启动真空泵,将邻甲酚原料或间、对甲酚原料吸入反应釜R001~R004,氮气泄压并置换。
1.3 通蒸汽升温至90℃左右,开启计量泵与进料阀,开始缓慢通入异丁烯。
根据釜内压力、温度变化合理调节异丁烯流量,并保持釜温在90℃、压力0.3MPa 以下反应。
1.4 反应3小时后开始取样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定继续反应或反应结束。
1.5 反应结束后,通循环水降温至60~70℃,用氮气将反应粗品压入相对应的粗品罐,待吸入精馏塔进行精馏。
2、精馏操作
检查系统流程,确认所有阀门是否处于正常开启或关闭状态,并检查精馏塔、真空泵及其他辅助设备是否正常。
检查蒸汽、循环水、氮气等是否正常。
2.1 打通系统流程,将粗品罐内的粗品分别用真空吸入对应的精馏塔
(T301~T304),塔釜内液位应低于视镜20 cm以上。
关闭吸料流程后,用氮气泄压至常压。
2.2 开启蒸汽调节阀升温,并开启冷凝器循环水进行降温,当塔顶有物料流出时,进行全回流。
2.3 随着塔顶采出量与回流量的不断加大,塔釜温度与塔顶回流量将渐于平稳。
此时可调节适当的回流比与冷凝器流出物料的温度,将未反应的原料逐渐采出。
2.4 随着原料的采出,釜温将缓慢升高。
根据釜温变化及时取样分析,得到塔顶馏出物的物料组成,按照工艺标准适时切换,采出产品。
2.5 当塔釜内液位很低时,及时停车吸料,禁止将釜内物料蒸干。
抗氧剂K300操作规程
1、反应操作
1.1 检查系统流程,确认所有阀门是否处于正常开启或关闭状态,并检查反应釜、搅拌、输送泵、真空泵等所有设备是否正常好用。
检查蒸汽、循环水、氮气等是否正常。
1.2 开启冷冻盐水泵,给原料稀释釜V102、原料滴加釜V101通冷冻盐水进行降温。
向V102中打入溶剂,冷却后开启盐酸回收系统,然后将备好的二氯化硫用氮气压入V102混合。
1.3 混合后向V102充入适量氮气(不超过0.1MPa),将稀释后的溶液缓慢压入V101。
开启搅拌40分钟左右,停搅拌待用。
1.4 开启反应釜F101进料阀,将计量好的原辅材料及催化剂按照一定的顺序打入釜内,关闭进料、放空阀。
1.5 开启搅拌,通盐水降温至15℃左右时,启动盐酸回收系统。
打通流程,将V101内二氯化硫溶液向F101滴加,保持釜内温度在15℃左右,并控制滴加速度,10小时内滴完。
1.6 反应结束后,开启离心机,将反应釜内物料放入离心机高速甩干,得粗品K300滤饼,滤液经接收槽打入母液槽循环使用。
1.7得到的粗品K300装袋或桶后,转入精制岗位备用。
2、精制操作
2.1 检查确认流程及设备是否正常,开启精制釜F102进料阀,将计量的溶剂母液打入F102,关闭进料阀。
2.2 打开F102人孔,开启搅拌,将粗品K300投入釜内,投入少量盐酸,封闭人孔,并注入定量的新鲜水。
2.3 开启多层冷凝器E102盐水进出阀,并给F102通蒸汽升温至86~88℃,等粗品完全溶解后,静置分水,然后加适量新鲜水洗涤。
2.4开启搅拌,打开F102人孔盖,加入助滤剂和活性炭,封闭人孔盖,在86~88℃搅拌20分钟.
2.5蒸汽吹扫预热循环过滤管线、压料管线,开启F102物料循环过滤系统,循环至滤液清澈透明。
开启至结晶釜F103压料线阀门,关循环阀,同时开启F103进料阀及搅拌,将过滤后的物料打入F103。
2.6压料结束,用蒸汽吹扫过滤器,循环管线及压料管线。
2.7给F103通循环水缓慢冷却至38℃左右,待离心。
铺好滤布,启动精品离心机X102,将F103釜内料液低速放入X102内、高速甩干,得到半成品K300。
3、烘干操作:
3.1 启动双锥干燥器X108,将进料口旋转至合适角度,停机。
3.2 打开进料口,将计量的半成品K300装入,装完后封闭进料口。
3.3 开启双锥干燥器,开启真空阀,同时开启热水循环系统,控制热水罐V107温度93~97℃、真空度在-0.08Mpa以上,烘45分钟左右,得到抗氧剂K300产品。
抗氧剂1520安全操作规程
1、检查系统流程,确认所有阀门是否处于正常开启或关闭状态,并检查反应釜、搅拌、输送泵、真空泵等所有设备是否正常好用。
检查蒸汽、循环水、氮气等是否正常。
2、在常压下将邻甲酚、正辛硫醇用泵打入反应釜F101,打开人孔盖投入多聚甲醛,封盖。
氮气试漏,并置换3次。
3、开蒸汽升温至90℃反应,控制压力在0.3MPa以内,用循环水调节并保持温度10小时。
4、反应结束后,通循环水降温至70℃,停搅拌静置分层。
放出反应生成水,然后用1桶蒸馏水在70℃左右洗涤10分钟,静置分水。
5、然后将1520粗品用氮气压入蒸馏釜F104。
6、检查F104流程,开启真空泵,开蒸汽升温,将粗品中的水分及其他杂质抽出。
当温度升至90~100℃,蒸馏结束。
7、打通蒸馏釜循环流程,将蒸馏后的1520经过输送泵P106、过滤器FL101循环过滤30分钟,然后得到抗氧剂1520产品。
装桶并准确称重,入库待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