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_11治疗肿瘤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比较

合集下载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

况差异明显,实验组的血小板恢复最大值、血小板 <50×109?L的持续时间、血小板恢复至 75×109?L、100
×109?L的时间均比对照组理想,P <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实验组的安全性理想,不良反应率比
对照组低,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其
效差异较大,实验组的显效例数为 12例,有效例数为 7例;
对照组的显效例数为 10例,有效例数为 6例。所得总有效
率为实验组较理想,P <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下
(见表 1)。
表 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组别 例数 治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 20
12


对照组 20
1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95) 16(80)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6年 第 4期
●临床研究
· 129·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治疗白血病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比较
陈列光,裴仁治,张丕胜,陆 滢,刘旭辉,吴静怡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鄞州医院,浙江 宁波 315010)
[摘要] 目的:对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在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中的疗效进行分
无显著改善。总有效率 =治愈率 +有效率。
4统计学方法。数据录入电脑后,运用 SPSS150软件
包处理和分析



据,计





(%)表
示,运


χ
检验分析对比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
示,运行 T检验分析对比数据。P <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引言:急性白血病是一种由于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而导致骨髓功能异常的恶性肿瘤。

化疗是目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一种主要方法,但常常会伴随着副作用,其中最常见且严重的副作用之一是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的减少会导致出血风险增加,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近年来,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的应用为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本文将探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在这方面的疗效。

1.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的作用机制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uTPO)是一种通过刺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血小板生成的生物制剂。

该药物与骨髓中的TPO受体结合,启动一系列的信号转导途径,最终促使骨髓干细胞向血小板的发育路径转变。

2. 临床研究数据支持rHuTPO在血小板减少症治疗中的应用多项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了rHuTPO在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治疗中的疗效。

一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发现,应用rHuTPO使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明显增加,且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另外,研究还发现rHuTPO对于患有急性白血病的患者的疗效相对更为明显。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rHuTPO能够有效提高血小板计数,减轻患者的出血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3. rHuTPO的治疗方案和用药注意事项在应用rHuTPO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通常情况下,治疗开始时应根据血小板计数确定rHuTPO的起始剂量,并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个体化调整。

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测血象,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4. rHuTPO在其他血液疾病中的应用除了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rHuTPO还可以用于其他血液疾病的治疗,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这些疾病也常常伴随着血小板减少,因此rHuTPO的应用在这些疾病中同样具有一定的疗效。

结论: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制剂,已经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重组人血小板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重组人血小板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临床对比发表时间:2018-04-20T16:35:04.0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4月第12期作者:刘希民贺强[导读]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效果优于重组人白介素-11,也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济南军区总医院血液科山东济南 250031)【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重组人白介素-11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72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6例,A组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B组接受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对两组患者血小板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A组血小板最大值、最小值均较B组高,血小板恢复至70×109/L时间均较B组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明显较B组41.67%低(P<0.05)。

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效果优于重组人白介素-11,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重组人白介素11;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中图分类号】R73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2-0191-01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血液疾病,化疗是控制疾病发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有效方法。

但是白血病化疗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骨髓抑制,进而出现血小板减少,不仅增加出血风险,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及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均为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常用药物,可恢复外周血小板功能及数目[1],但是两种药物作用机制不同,疗效也存在差异。

本研究分别对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应用rhIL-11与rhTPO治疗,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降低的临床疗效评价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降低的临床疗效评价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降低的临床疗效评价梁启廉;张英;谢杰荣;蔡良真;李涛;马桂贤;李姝君【期刊名称】《肿瘤防治杂志》【年(卷),期】2005(12)7【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化疗引起的血小板降低的疗效和毒副反应。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例血小板降低恶性肿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rhIL1150μg/(kg·d),对照组主要采用对症治疗。

结果治疗组血小板下降最低值[(35.78±5.63)×109L-1]与对照组[(31.77±4.84)×109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P=0.01;治疗组血小板降低持续时间[(7.71±2.48)d]少于对照组[(9.33±2.18)d],t=3.34,P=0.00。

治疗组不良反应以疲劳、注射部位疼痛、水肿、关节肌肉酸痛、心律失常和头晕为主,主要为Ⅰ~Ⅱ度。

结论国产rhIL11能有效地治疗化疗引起的血小板下降,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

【总页数】2页(P530-531)【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1;肿瘤;血小板减少;药物疗法【作者】梁启廉;张英;谢杰荣;蔡良真;李涛;马桂贤;李姝君【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3【相关文献】1.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李婧;陈丹;杨颖;徐朱俊;程杰;2.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 [J], 钟海鸣;陈景胜;吴昱冶;刘桂仙3.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血小板减小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J], 张江霞;肖正红4.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 [J], 何晓琴;徐细明;甘园园;余佳俊;周宇杰;梁慧玲5.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降低64例疗效观察 [J], 彭新茂;杨华清;葛秋芳;黄小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临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临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观察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一2018年2月此时间段内收治的48例白血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此48例患者均经化疗出现血小板减少症。

将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作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白介素—11治疗,研究组进行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血小板水平持续降低时间以及恢复到正常水平所需时间。

结果研究组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状的总有效率为96.49%,显著高于对照78.95%,(P<0.05);在血小板水平持续降低时间以及恢复到正常水平所需时间上比较,研究组所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较白介素—11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更为突出,且血小板水平持续降低时间以及恢复到正常水平所需时间上比较均短于白介素—11,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更加安全且并发症等不良状况少,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白介素—11;白血病化疗;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白血病患者在进行化疗之后往往会出现骨髓抑制反应,造成血小板骤减,且会有持续出血的现象,会导致患者出现死亡。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预防和治疗一直是棘手的医疗难题,以往的治疗过程中往往采取血小板的输注干预方式治疗,但会因为供源短缺、血小板不易保存等因素使治疗受到限制。

随着医疗的发展,白介素—11、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在治疗降低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降低幅度方面疗效突出,在增加外周血小板数量上也有明显效果而备受关注。

本次研究当中,对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方面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治疗,突出两种用药疗效的差异,现作如下报道。

一、一般资料将我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此时间段内收治的48例白血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此48例患者均经化疗出现血小板减少症。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脓毒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比较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脓毒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比较
小板 计 数 r h T P O 组显 著 高 于 r h I L 一 1 1 组和对照组( P < 0 . 0 5 ) ; r h T P O 组血 小板 计数 恢 复 到> 5 0  ̄ 1 0 9 / L及 ≥1 0 0  ̄ 1 0 9 / L所 需 时 间及 输 注血 制 品 量 均 少于 r h l L — l 1 组 和 对 照组 ( P < l 0 . 0 5 ) ; r h T P O组 不 良反 应 率 显 著 低 于 r h l L 一 1 1 组( 尸 < l 0 . 0 5 ) 。 随访 2 8 d内病 死 率 r h T —
效 。方 法: 将7 6例脓毒症合 并血 小板减 少的患者, 根据“ 不平衡 指数 最小的分配原则” 随机分为对照组 . r h T P O组与 r h l L 一 1 1 组 3组均在控 制感染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 r h T P O组予以 r h T P O 3 0 0 U / ( k g ・ d ) , r h l L 一 1 1 组予以 r h l L — l 1 1 . 5 m g / ( k g ・ d 1 。 当血小板计数 恢 复至 l O O x l O  ̄ L或血小板绝对值升 高≥5 0 x 1 0 9 / L时即停药。结果 : 给 药第 1 、 2天 , 3组血 小板计数升 高不明显 , 用药第 3天血
Vo 1 .1 9 . No . 2
Ma r . 2 01 3
文 章编 号 1 0 0 6 — 8 1 4 7 ( 2 0 1 3 ) 0 2 — 0 1 1 4 — 0 4
玲 聱: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重组人 白介素 一 l 1 治疗 脓毒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 比较
李 艳’ , 王 勇强 。 王 兵

重组人白介素-11与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的疗效比较

重组人白介素-11与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的疗效比较

重组人白介素-11与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的疗效比较陈琴;杨琳【期刊名称】《海峡药学》【年(卷),期】2016(028)012【摘要】目的比较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与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肺癌患者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2015年1月~2015年8月化疗导致血小板减少而使用rhIL-11或rhTPO的肺癌患者40例,比较两种药物治疗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的疗效.结果rhIL-11组、rhTPO组血小板开始恢复时间分别为4.79±3.87d和4.95±3.44d,达标时间分别为8.50±4.17d和8.81±4.26d,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血小板升至100×109·L-1或较原水平上升50×109·L-1以上的患者,rhIL-11组有13例(68.42%),rhTPO组为14例(66.67%),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rhTPO 和rhIL-11治疗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总页数】3页(P88-90)【作者】陈琴;杨琳【作者单位】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州350014;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州3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4【相关文献】1.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46例观察 [J], 胡敬华2.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脓毒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比较[J], 李艳;王勇强;王兵3.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比较[J], 陈列光;裴仁治;张丕胜;陆滢;刘旭辉;吴静怡4.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比较[J], 付岭;张涛;刘金梅;郑玉荣5.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肿瘤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比较 [J], 陈坚;瞿琴;魏燕;孔祥军;高巍然;徐周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

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

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评估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状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

方法选取于本溪中心医院化疗后血小板降低的7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rhIL-11治疗组(观察组)和非rhIL-11治疗组(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PLT最低值、恢复正常所用时间,PLT输注量,治疗前后PLT的变化情况及治疗有效率;同时,分析rhIL-11治疗的安全性。

结果观察组患者PLT最低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LT恢复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需要的PLT输注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化疗前后PLT水平无明显差别,但化疗结束15天后观察组患者的P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经rhIL-11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9%,安全性较高。

结论 rhIL-11能够显著改善恶性肿瘤化疗过程中血小板减少症状,不良反应耐受,值得推广。

【关键词】重组人白介素;恶性肿瘤;化疗;血小板减少;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 R730.5 文献标识码:A骨髓抑制是肿瘤化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血小板(PLT)和白细胞(WBC)水平降低,其中以血小板减少症(thrombocytopenia)恢复最为困难,而血小板减少容易引起出血及严重感染[1],阻碍化疗的进一步进行。

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药物能够降低化疗过程中血小板减少的症状。

近年来,临床上常采用重组白介素-11(recombined human interleukin-11,rhIL-11)治疗化疗过程中出现的血小板降低的症状[2]。

本研究中,我们利用国产重组白介素-11治疗肺癌化疗过程中的血小板减少症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本溪市中心医院化疗后血小板降低的7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gestive tract fistula surgical indicati ons as well as treat m ent experience .M ethods Six cases of intrathoracic fistulas were studied and reported .Secondary thoracot omy was app lied,fully rinsing the chest,the digestive tract was reconstructed according t o the conditi on of fistula with secondary fistula resecti on anast omosis or fistula repair manual method of muscle p las ma t o suture intrathoracic digestive tract fistula .After surgery,p leural drainage fluid col or traits were cl osely observed,maintaining decomp ressi on,keep ing chest drainage unobstructed,strengthening anti 2infecti on and extending post operative fasting ti m e .Results Edema was observed ar ound the fistula,infecti ons were not severe in all 6cases during operati 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a mage within the main bl ood vessels supp lying the gastr o 2es ophageal .Reanast omosis or sinus repair was accomp lished .Secondary intrathoracic digestive tract fistulachest did not occur .Among 6cases,5were healed and discarged,1case died on the 8th day after operati on due t o res p irat ory failure .Conclusi on s Early treat m ent of intrathoracic digestive tract fistula with the method of repairing fistula by secondary thoracot omy or reconstructing the digestive tract by fistula resecti on can quickly re move the causes,bl ock infecti on,pois oning,electr olyte balance dis orders and other related comp licati ons .The curative effect is assured .Theref ore,early surgical treat m ent of intrathoracic digestive tract fistula is superi or t o conservative medical treat m ent .Key words:es ophageal neop las m s;st omach neop las m s;cardia;diqestive system fistula;anast omosis,surgical收稿日期:2009209228作者简介:陈 坚(19702),男,浙江宁波人,武警上海总队医院副主任医师,硕士,从事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临床研究.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11治疗肿瘤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比较陈 坚,瞿 琴,魏 燕,孔祥军,高巍然,徐周敏(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肿瘤科,上海201103)摘要:目的 比较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 O )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11(rh I L 211)治疗肿瘤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肿瘤患者合并血小板减少症62例随机分为TP O 组和I L 211组,分别为32例和30例,分别给予rhTP O 15000U /d 、rh I L 2113mg/d 皮下注射5-10天,同时监测血常规。

结果 TP O 组、I L 211组血小板开始恢复时间分别为(7.19±0.88)天和(8.52±2.65)天,TP O 组低于I L 211组(P <0.05)。

TP O 组、I L 211组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分别为(11.89±4.46)天和(12.57±6.67)天,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TP O 组、I L 211组治疗开始前血小板值分别为(35.27±6.31)×109/L 、(34.73±5.71)×109/L ,用药第14天血小板值分别为(103.33±16.31)×109/L 、(115.33±20.43)×109/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rhTP O 和rh I L 211治疗肿瘤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疗效相似,但rhTP O 提升血小板时间早于rh I L 211。

关键词:肿瘤;血小板生成素;白细胞介素11;血小板减少;药物疗法;对比研究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21692(2010)0320318203 对肿瘤化疗后发生骨髓抑制、血小板下降的患者可输注血小板,但易出现抗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在体内维持时间短,且费用昂贵。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 O )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11(rh I L 211)已被广泛用于治疗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导致的血小板下降。

但两药疗效的比较尚未见报道,现将本院对此的临床对照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62例患者均系2004年10月-2009年3月在本院住院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为中、晚期恶性实体肿瘤,因接受全身化疗后出现血小板计数<50×109/L 患者。

男性43例,女性19例,年龄36~79岁,中位年龄64岁,平均体重63kg 。

原发病种包括肺癌26例,胃癌6例,结、直肠癌14例,乳腺癌5例,食管癌3例,恶性淋巴瘤6例,鼻咽癌、卵巢癌各1例。

化疗方案选择:肺癌以长春瑞滨(或紫杉醇)+顺铂(或卡铂)方案为主,结、直肠癌・813・Journa l of Practi ca l Oncology Vol .25 No .32010以氟尿嘧啶+奥沙利铂方案为主,乳腺癌以多西他赛+阿霉素方案为主,胃癌以奥沙利铂+表阿霉素+氟尿嘧啶方案为主,食管癌以紫杉醇+顺铂+氟尿嘧啶方案为主,淋巴瘤以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方案等。

预计生存> 3月,KPS评分≥70分。

所有患者血清尿素氮、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胆红素低于正常值上限115倍;无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无急性感染和活动性出血;入组前3月内无血栓栓塞病史、败血症史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史。

随机分为rhTP O治疗组(TP O 组)和rh I L211治疗组(I L211组),分别为32例、30例。

两组患者基础特征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1)。

表1 62例合并血小板减少症肿瘤患者分组临床资料对比TP O组I L211组例数3230性别(男/女)23/920/10平均年龄(岁)64.83±27.6665.37±28.19治疗前接受化疗周期平均数(次) 4.7±0.23 4.6±0.47平均KPS评分(分)82.7±8.5381.9±6.74 1.2 给药方法 TP O组给予rhTP O(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15000U皮下注射,每日1次;I L211组给予rh I L211(杭州九源基因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生产)3mg皮下注射,每日1次。

均连续用药,当血小板计数≥100×109/L或血小板计数绝对值提高≥50×109/L时停药,给药持续时间均在5-10天。

1.3 观察指标 治疗开始前及治疗开始后每天监测血常规,如最近一次检查结果血小板计数<15×109/L,为输注血小板治疗的指征。

观察血小板开始恢复时间、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同时治疗期间记录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血小板开始恢复时间是指开始用药当天至血小板开始回升的时间,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是指开始用药当天至血小板上升至80×109/L的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结 果2.1 用药情况 TP O组持续用药时间为(613±218)天,I L211组持续用药时间为(618±312)天,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

212 血小板开始恢复时间比较 TP O组、I L211组血小板开始恢复时间分别为(7119±0188)天和(8152±2165)天,TP O组低于I L211组(P<0105)。

213 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比较 TP O组、I L211组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分别为(11189±4146)天和(12157±6167)天,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05)。

214 治疗开始前血小板值和用药第14天血小板值比较 TP O组、I L211组治疗开始前血小板值分别为(35127±6131)×109/L、(34173±5171)×109/L,用药第14天血小板值分别为(103133±16131)×109/L、(115133±20143)×109/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