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赵永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临床耐受性试验

合集下载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临床应用中的不良事件及对策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临床应用中的不良事件及对策

的胸 闷、 心悸 , 中度 心肌缺血 , 轻 一过性窦性心动过 速 、T— s T轻度 改变 、 室传 导 阻滞 、 性期 前 收缩 和 室 性期 前 收 房 房 缩, 其发生率 约 0 8 % 一1. % ’ , 多是 可 逆 的 ( .8 32 , 。 , 见 表 2 。文献报道仅 1 ) 例美 国患者 因既往有 冠心病 , 用药 期
Min tl.E r dJ20 2 ( )3 0—3 5 l ,I y megMe ,0 8,5 6 :4 a a 4.
2 i tj Jkv ei a eWekadIce cSrk n 0Dmi e aol v.D yo t e n shmi t eI IMo - i r j fh o st dyHg r u dyL w t k ,04,5 9 :0 9~2 9 . a iho n a o ?Sr e 20 3 ( )2 8 S o 03
于 内皮细胞 , 尤其是微血管 的内皮细胞 , 而抑制血管 的生 从 成和肿瘤 的生长 J 。重 组人 血 管 内皮 抑 素注射 液 ( n E. ds rYH一1 , ot , a 6 恩度 ) 我 国学者 自主研 发 的新 型 人血 管 是 内皮抑素 。实验及临床研究表 明恩度联合 化疗 对多种恶 性 肿瘤 , 其是 肺癌 、 尤 结直 肠癌 等患者 的客 观疗效 、 存时 间 生
1 s g wa Y ,Yo e a Y, Ok d 4 Ha e a nd u a S,e 1 T e ef c f we k n s ta. h f to e e d e a d h ld y n sr k u c me i c t to e u i . C r b o a c n o i a s o to e o t o n a u e sr k n t s e e rv s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nTPO)临床研究报告。 2000-2000北京医药生物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研讨会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nTPO)临床研究报告。 2000-2000北京医药生物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研讨会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nTPO)ll缶床研究报告北京协和医院沈阳三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为评估沈阳三生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的rhTPO(V2下简称三生rhTPO)在人体内的安全性,观察其对血象、血小板功能等的影响以及注射后抗体产生情况,我们进行了单次和连续给药耐受性试验。

在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中,27名正常志愿者分为4组,分别单次皮下注射三生rhTPO0.25#g/kg、0.5旭/kg和2.0pg/kg,每组例数分别为3、6、9、9,给药后2l天内监测血常规、白细胞分类和血小板形态、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尿常规。

在连续给药耐受性试验中,7例急性白血病或恶性淋巴瘤患者每日皮下注射三生rhTPO1.0#g/kg,连续7~14天,于给药期间及停药后28天内监测血常规、白细胞分类和血小板形态、血清生化指标、尿常规和抗rhTPO抗体。

结果表明27例正常人单次皮下注射三生rhTPO后仅l例在给药后6小时体温至37.4Z:,2小时后自行回落至正常;1例在给药后第2天出现轻度乏力、纳差和思睡;l例在给药后14天时ALT和AST分别升至65u/L(正常值<40u/L)和55u/L(正常值<37u/L),第21天复查时正常。

单次给药o.5#g/kg、1.0/zg/kg、2.o鹇/kg具有升高血小板数的作用,平均在给药后第14天达到最高值,与给药前血小板数相比,升高24%~52%。

给药后21天血小板数基本回落至给药前水平。

血小板升高时其形态和聚集功能无改变。

7例血液系统肿瘤患者连续皮下注射三生rhTPO后末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不适反应;1例受试者在给药第7天时ALT和AST分别升至160u/L和52u/L,继续给药并给以保肝治疗,给药14天时上述两项复查正常;4例患者用药后血小板数出现不同程度升高,而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等无变化;l例患者给药后血清中检出一过性低滴度(1:5)抗rhTPO抗体。

本试验表明三生rhTPO单次皮下注射(o.25~2pg/kg)和连续皮下注射(1/.tg/kg,7~14天)对人体是安全的,不良反应轻微。

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

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

III(<25,000-50,000)
IV(<25,000)
所有癌症 非小细胞肺癌 血液肿瘤 卵巢癌 乳腺癌 头颈癌 结直肠癌
6.4% 7.65% 6.82% 8.51% 4.38% 5.06% 5.95%
4.48% 6.09% 5.44% 5.3% 74% 3.39% 1.26% 0.98% 0.67%
反复化疗更容易导致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最低值×109/L
60
50 40
30 20
10
0
1
2
随着化疗进程,血小板呈下降 趋势
3
4
化疗疗程(次数)
5
6
Hoekman K et al.. J Natl Cancer Inst 1991;83:1546-1553.
CIT常导致各种临床问题
Anna Hitron对278个CIT周期进行观察,其中40个周期(14.3%)出现临床事件。包括:化疗 延迟7天以上、化疗减量、需住院治疗的出血住院、输注血小板和化疗终止。
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
CIT定义
抗肿瘤化疗药物对骨髓产生抑制作用,尤其是对巨核细胞产生抑制作用,导致的外周血 中血小板<100×109/L。
<50×109/L
皮肤或黏膜出血,不能承受手 术治疗和侵袭性操作检查
<20×109/L 有自发性出血的高危险性
<10×109/L 有自发性出血的极高危险性
预防性输注血小板 输注血小板+rhTPO 使用 rhTPO/rhIL-11 密切观察血小板及出血情况
中华肿瘤杂志,2014,11(36):876-878.
rhTPO组III度CIT发生率更低、持续时间更短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评价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评价
[ Key words] recom 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 throm bocytopenia; pharmacology; clinical evaluation; adverse reaction
重 组 人 血 小 板 生 成 素 ( recombinant hum an thrombopoietin, rhTPO )是高特异性的血小板刺激因 子 ,直接作用于骨髓造血干细胞 ,调控血小板生成的 各个阶段 ,特异性升高血小板 [ 1 ] 。由沈阳三生制药 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 rhTPO (商品名 :特比澳 ) 是由中国仓鼠卵巢 (CHO )细胞表达 ,经提纯而制成 的全长糖基化 rhTPO ,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家一类 新药 ,治疗实体瘤化疗后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 。现 对其药理作用 、药动学 、临床评价及不良反应等做一 综述 。 药理作用
Chinese Journal of New D rugs 2008, Vol. 17 No. 3
新药述评
中国新药杂志 2008年第 17卷第 3期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评价
刘 一 ,吕 欣 ,董振香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药剂科 ,北京 100044)
[摘要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是高特异性的血小板刺激因子 ,直接作用于骨髓造血干细胞 ,调控血小 板生成的各个阶段 ,特异性升高血小板 。适用于实体瘤化疗后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 ,适用对象为血小板低于 50 ×109·L - 1且有必要升高血小板的患者 。现对其药理作用 、药动学 、临床评价及不良反应等做一综述 。
临床评价 本品适用于实体瘤化疗后所致的血小板减少
症 ,适用对象为血小板低于 50 ×109·L - 1且医生认 为有必要升高血小板治疗的患者 。本品应在临床医 师指导下使用 。具体用法 、剂量和疗程因病而异 ,推 荐剂量和方法如下 :恶性实体肿瘤化疗时 ,预计药物 剂量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及诱发出血且需要升高血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处理中的实用问题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处理中的实用问题
至100 X 109/L时应停药。目前上市的rhIL-11和rhT-
上很多患者由于反复化疗,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达到上 述标准较为困难,故如果白细胞总数2次超过10× i09/L,亦可停药观察。对于预防性使用,应在化疗前 镐小时停药。C,-CSF的不良反应主要有骨痛、发热等, 对症处理即可。 5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处理 5.1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护理对于化疗后血小板 减少患者而言,护理与药物同等重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减少活动,防止受伤,必要时让患者绝对卧床;②避 免增加腹压的动作,注意通便和镇咳;③减少黏膜损伤
‘272。
塞旦塑兰壁垄查垫塑至!旦箜垄鲞笙!塑生竺堕堑垒型垡堕型鱼竺鲤塑丝丝墅!型:垄:丝:三
文章编号:1003—6946{2009)05—272—03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处理中的实用
问题
谭先杰,吴鸣,郎景和
(北京协和医院,北京100730)
【摘要】
骨髓抑制是妇科恶性肿瘤化学治疗(化疗)后常见而重要的副反应。对化疗后骨髓抑制
[1】沈键,郎景和.妇科肿瘤I临床决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345—345.
[2】邓姗,郏景和.妇产科临床备忘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嬲:212—213.
0f red cell
[3]Simon TL,Alverson DC.AuBeehon J,et a1.Prsg吐ice
rhlL-I
factors:evidence-based clinical
鲥deIirb[J].J
[6】Hovd
K,ErIgert
Clin Oncol,2000,18(20):3558—3585. A.CI.inieal applications 0f

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及复发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和安全性

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及复发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和安全性

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及复发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和安全性崔静;朱铁楠;邹农;陈苗;赵永强【摘要】目的评价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及复发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利妥昔单抗,每周375 mg/m2,连续2~4周治疗3例难治及复发性TTP,并进行每3个月1次的随访观察.结果 3例患者均获得完全缓解,利妥昔单抗治疗后血小板中位恢复时间是在首次输注利妥昔单抗的第7天(4~12d).中位随访12个月(9 ~18个月),3例患者疾病均无复发,治疗期间和随访期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利妥昔单抗可有效治疗难治性或慢性复发性TTP,且耐受性良好.%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ituximab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and/or relapsing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HP). Methods Totally three patients received rituximab as salvage therapy in our hospital. Rituximab was administered at a weekly dose of 375 mg/m for 2 or 4 consecutive weeks. After clinical remission,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every 3 months. Results All three patients achieved complete remission. The median time to platelet count recovery was 7 days (4-12 days) after the first rituximab infusion. During the follow-up (median; 12 months; range; 9-18 months) , no patients experienced relapse. No side effect was noted during treatment and follow-up period. Conclusion Therapy with rituximab is effective and well tolerated for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or relapsing TTP.【期刊名称】《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35)001【总页数】5页(P116-120)【关键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利妥昔单抗【作者】崔静;朱铁楠;邹农;陈苗;赵永强【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少见的致命性疾病,其典型临床表现包括Moschcowitz's五联征:血小板减少、微血管溶血性贫血 (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MAHA)、神经学异常、肾损害及发热。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临床应用综合评价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临床应用综合评价
s e i c t n . i m a ie t di d r n ia i n , h r r e i ai n t e dfe e t d n sr t n t , n o p cf ai s Th s i o n f se wi e d c t s s o t d c t , h i r n mi itai i n i o em o a o me a d c mp e h sc l t t s lx p y ia au s
CHEN a Ch o ,GUO ih n IXio yig ,WANG — u , Da . o g ,J a — n Yu y ZHU a . p r n h r cui l ae P A G nrl M n Dea t tfP amae t a r, L e ea me o c C

临床评价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的临床应 用综 合评 价
陈 超 郭代 红 季 晓英 王 玉玉 朱 曼 1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 北京 1 832大理学院, 南 大理 61 3 , , , , (. 心, 0 5;. 0 云 70 ) 0
l 要 l 目的 : 价 重 组 人 血 小 板 生 成 素 (h P 对 血 小板 减 少的 临床 疗 效 、 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现 状 及 影 响 因素 。方 法 : 用 流行 病 学 病 摘 评 rT O) 应 采
临床 实际应 用rT O差异较 大, hP 主要表现 为未 完全按照说 明书推荐剂量使 用、 适应证 范 围扩 大、 药疗程缩短 、 药时机不 用 给


患者病生理状况复杂 ;h P rT O和rI .1 hL 1 治疗血 小板 减少症的有效率分别 为7 . 3 %和 5 . P<00 ) 0 76 %( .1。结论 :h P rT O用于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药理作用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药理作用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药理作用【摘要】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是高特异性的血小板刺激因子,直接作用于骨髓造血干细胞,调控血小板生成的各个阶段,特异性升高血小板。

适用于实体瘤化疗后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适用对象为血小板低于50×109·L-1且有必要升高血小板的患者。

现对其药理作用、药动学等作具体论述。

【Abstract】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 is a specific platelet stimulating factor which affect directly bone marrow haemopoietic stem cell,and regulate every stage of thrombocytopoiteic,to heighten platelet specially.It is suitable for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h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in solid tumor patients . Patient with low platelet as applicable object . To disscuss pharmacologic action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 .【Key words】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Thrombopenia;Pharmacologic action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uTPO)是高特异性的血小板刺激因子,直接作用于骨髓造血干细胞,调控血小板生成的各个阶段,特异性升高血小板[1]。

对其药理作用、药动学、临床评价及不良反应等作一论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次给药组受试者共 ,*+ 受试者一般情况: 名, 男 *, 名, 女 *. 名。各组间在年龄、 体重指数等 方面有可比性 (表 *) 。
表! !"’() 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受试者 一般情况分析 ( ! I ") "
剂量分组 (" ; 9 <;) 1 N ,. 1N. *N1 ,N1 $值
#%
例数 (男 9 女) ( 3 1 9 3) ( 4 3 9 3) ( 8 . 9 2) ( 8 2 9 .)
[*,,]
O 1 N 1.
根据国外 ! 期临床试验方 3+ 试验剂量和分组: , 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的初试剂量定为 1+,.
单次给药组 ,- 名受试者中仅 ,+ 症状和体征: * 例于给药后 4 " 体温至 3-+2P , , " 后自行回落至 正常; 纳差和思 * 例于给药后第 , > 出现轻度乏力、 睡。多次给药组 - 例受试者无一例出现与用药可能 相关的发热、 上感样症状、 肌肉酸痛、 胃肠道不适等 表现。* 例受试者于给药 的 第 - 天 出 现 右 胫 骨 疼 痛, 予萘普生等两天后疼痛缓解, 后续给药期间未再 出现疼痛。此例为复发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化 疗后未缓解, 且骨痛累及单侧肢体, 故考虑为原发病 所致。 单次给药组 ,- 例受试者中 3+ 血清生化指标: 仅 * 例在给药后 *2 > 时 ?:’ 和 ?@’ 轻度升高, 分别 (正常值 Q 21 E 9 :) 和 .. E 9 : ( 正常值 Q 3为 4. E 9 : , 第 ,* 天复查时恢复正常。其余血清生化指 E 9 :) 标在给药后未出现异常改变。多次给药组 - 例受试 者中有 * 例在给药第 - 天时 ?:’ 和 ?@’ 分别升至 排除了化疗等因素所致。继续 *14 E 9 : 和 ., E 9 :, 给药并给以保肝治疗, 给药 *2 > 时上述两项复查正 常。其余血清生化指标在给药后未发生异常改变。 单次和多次给药组尿常规检查均未 2+ 尿常规: 发现异常改变。
中华医学杂志 ,11* 年 *, 月 ,. 日第 /* 卷第 ,2 期
FRSD #L> T 6"CUR,%LKLMVL! ,.,,11*,WXD /*,FXN ,2
・ *.18 ・
( !"#$%&) , 另一种是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的重组 人 ’()( !"’()) , 国外的临床试验表明这两种 ’() 生物学活性相似。 沈阳三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 !"’() 是由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表达, 经提纯而制成的全长糖基 化 !"’(), 已通过临床前试验。为评估其在人体内 的安全性和对血象、 血小板功能等的影响以及注射 后抗体产生情况, 我们进行 ! 期临床试验。现将耐 受性试验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为正常志愿者 ,*+ 对象: 名, 男 *, 名, 女 *. 名, 年龄 */ 0 .1 岁, 试验前初筛 体检正常。多次给药耐受性试验的受试者为接受化 疗的急性白血病或恶性淋巴瘤患者 - 例, 男 2 例, 女 年龄 */ 0 41 岁,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2 例, 3 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例, 非霍奇金淋巴瘤 , 例。 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 ( 56)$) 体能分级 ! , 级, 心、 肺、 肝、 肾功能正常, 血小板计数 ! -1 7 *1 9 :。所有 受试者均系自愿参加临床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年龄 (岁) 3, I 4 ,. I . ,3 I 3 ,- I / * N -3*#
体重指数 (<; 9 M, ) ,* N . I , N . ,* N 2 I * N , ,* N - I , N 2 ,* N * I * N , 1 N 834#
沈阳三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 ,+ 受试药物: 的重 组 人 血 小 板 生 成 素 (以 下 简 称 !"’() ) , 批号 8/1*。 案
8
给药第 -、 停药第 -、 *1、 *2 天, *2、 ,*、 ,/ 天静脉取血,
[.,4] 采用 5:G@? 法 检测血清抗 !"’()。结果判定标 [4] 准 : 以给药前 * H . 稀释血清的吸光度值作为阴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对照, 与其相比, 吸光度值升高 ,+* 倍判定为阳性。 判定为阳性的最高血清稀释度即为抗体滴度。 所有计量资料以" 并 -+ 统计学方法: ! I " 表示, , 行 # 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行 $ 检验。所有 统计学计算采用 5JKLD 或 @(@@ 统计软件。 结 果
・ !-"V ・
中华医学杂志 *""! 年 !* 月 *- 日第 V! 卷第 *+ 期
R:@> U<2 W 7&89:,T<E<DF<% *-,*""!,X;> V!,R;I *+
论著・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临床耐受性试验
赵永强 姜杰玲 焦力 潘家琦 陈书长 王书杰 单渊东 沈悌 武永吉
【摘要】 目的
血小板生成素( @&%;D;F;G;8<@89,’())通过与其
作者单位: !""#$"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 医院血液科 万方数据
特异性受体 UG> 结合而发挥生物学效应, 主要是调 节巨核细胞增殖、 分化、 成熟并分裂形成有功能的血 小板。目前有两种重组人 ’(), 一种是在大肠杆菌 中表 达 的 重 组 人 巨 核 细 胞 生 长 和 发 育 因 子
评估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 %&’()) 在人体内的安全性。观察其对血象、 血小 分别单次皮下注射 *# 名正常人分为 + 组,
板聚集功能等的影响及注射后抗体产生情况。方法
%&’() ",*-、 ",-、 !," ! . / 0. 或 *," ! . / 0., - 例化疗后急性白血病, * 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每日皮下注 射 %&’() !," ! 连续 # 1 !+ 2, 动态观测血象、 血小板聚集、 血清生化指标和抗 %&’() 抗体等。结果 . / 0., *# 名正常人单次皮下注射 %&’() 后仅 ! 例在给药后 3 & 体温一度至 $#,+4 ; ! 例给药次日出现轻度 乏力、 纳差和思睡; ! 例出现一过性丙氨酸转氨酶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轻度升高。血小板数约于给药 与给药前相比, 平均升高 *+5 1 -*5 , 给药后 *! 2 基本回落至基础水平。血小板升 后第 !+ 2 达高峰, 高时聚集功能无明显改变。# 例血液肿瘤患者接受连续皮下注射 %&’() 后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不适 反应; ! 例出现一过性丙氨酸转氨酶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轻度升高; + 例用药后血小板数出现不同程 ( ! 6 -) 抗 %&’() 抗体。结论 度的升高; ! 例给药后血清中检出一过性低滴度 具有特异性和剂量依赖性升血小板作用, 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血小板生成素; 药物耐受性;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聚集 !"#$#%&" ’(")*&$%) ’)+’ (, *)%(-.#$&$’ /0-&$ ’/*(-.(1(#)’#$ !"#$ %&’()*+’( ,,-#./ ,*01*’( ,,-#$ 2* , 03 +1 4 506+7380’3 &9 "08+3&1&(: ,;<*’0=0 #>+?08: &9 @0?*>+1 A>*0’>0= ,B0C*’( D’*&’ @0?*>+1 ;&110(0 ,E0*F*’( !""#$",7&89: 【2.+’*&%’】 3.4)%’#5) ’; <=:>?:@< @&< A:B<@C ;B 2;D<A@8E %<E;DF89:9@ &?D:9 @&%;DF;G;8<@89( %&’())89 &?D:9 F;2C :92 @&< 8@A <BB<E@A ;9 &<D;.%:D :92 G>:@<><@ B?9E@8;9,:92 892?E@8;9 ;B :9@8H%&’() :9@8F;2CI 6)’/(7+ J9 @&< A89.>< 2;A< @;><%:9E< @<A@,@K<9@CHA<=<9 &<:>@&C =;>?9@<<%A K<%< %:92;D>C 28=82<2 89@; + .%;?GAI %&’() . / 0.," I - ! . / 0.,! ! . / 0.,:92 * ! . / 0. %<AG<E@8=<>CI J9 @&< K:A 89L<E@<2 A?FE?@:9<;?A>C :@ @&< 2;A<A ;B " I *- ! # G:@8<9@A K8@& 9;9HM;2.089 >CDG&;D: ;% :E?@< ><?0<D8: :B@<% E&<D;@&<%:GC %<E<8=<2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