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必修3第二章统计练习题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必修3第二章:统计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高中数学必修3第二章:统计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答案 (3,2.5)
Y 研考点·知规律
探究悟道 点拨技法
题型一 相关关系的判断 【例 1】 河北国欣农研会的科研人员在 7 块并排、形状大小 相同的试验田上对某棉花新品种进行施化肥量 x 对产量 y 影响的 试验,得到如下表所示的一组数据(单位:kg): 施化肥量 x 15 20 25 30 35 40 45 棉花产量 y 330 345 365 405 445 450 455
D 读教材·抓基础
回扣教材 扫除盲点
课本导读
1.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1)在散点图中,点散布在从 左下角 到 右上角的区域,对于 两个变量的这种相关关系,我们将它称为正相关. (2)在散点图中,点散布在从 左上角 到 右下角的区域,两个 变量的这种相关关系称为负相关. (3)如果散点图中点的分布在整体上看大致在一条直线附近 , 就称这两个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这条直线叫做回归直线.
() (A)她儿子10岁时的身高一定是145.83 cm (B)她儿子10岁时的身高在145.83 cm以上 (C)她儿子10岁时的身高在145.83 cm左右 (D)她儿子10岁时的身高在145.83 cm以下
2.经调查知,某品牌汽车的销售量y(辆)与广告费用x(万元)之 间的回归直线方程为 yˆ =250+4x,当广告费用为50万元时,预计 汽车销售量约为 ______辆.
2.回归方程 (1)最小二乘法:使得样本数据的点到回归直线的 距离的平方
和最小的方法叫最小二乘法.
(2)回归方程:两个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变量的一组数据:(x1,
^^ ^
y1)、(x2,y2),…,(xn,yn).其回归方程为y=bx+a,则
n
n
xi- x yi- y xiyi-n x y

新人教A版必修3 高中数学2.3.4第二章统计复习小结测试 文

新人教A版必修3 高中数学2.3.4第二章统计复习小结测试 文

高中数学 2.3.4第二章统计复习小结测试文新人教A版必修3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统计里,把所需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B.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大于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C.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D.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2.为了了解参加一次知识竞赛的1252名学生的成绩,决定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样本容量为10的样本,那么从总体中应随机剔除个体的数目是()A.2 B.3 C.4 D.53.从某年级2000名学生中抽取200名学生进行体重的统计分析,就这个问题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采用分层抽样抽取样本B.每个被抽查的学生是个体C.抽取的200名学生的体重是一个样本D.抽取的200名学生的体重是样本容量4.某单位有老年人27人,中年人54人,青年人81人,为了调查他们的身体状况的某项指标,需从他们中间抽取一个容量为36的样本,则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分别各抽取的人数是()A.7,11,9 B.6,12,18 C.6,13,17 D.7,12,175.下列抽样问题中最适合用系统抽样发抽样的是()A.从全班48名学生中随机抽取8人参加一项活动B.一个城市有210家百货商店,其中大型商店20家,中型商店40家,小型商店150家.为了掌握各商店的营业情况,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1的样本C.从参加模拟考试的1200名高中生中随机抽取100人分析试题作答情况D.从参加模拟考试的1200名高中生中随机抽取10人了解某些情况6.已知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得分的茎叶图(如图所示),则()3 6 8 2 54 3 8 9 3 1 6 1 6 7 9 2 4 4 9 15 0A.甲篮球运动员比赛得分更稳定,中位数为26B.甲篮球运动员比赛得分更稳定,中位数为27C.乙篮球运动员比赛得分更稳定,中位数为31D.乙篮球运动员比赛得分更稳定,中位数为367. 某人5次上班途中所花的时间(单位:分钟)分别为x ,y ,10,11,9.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2,则|x -y |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4A.0.001B.0.1C.0.2D.0.38. 给出两组数据x 、y 的对应值如下表,若已知x 、y 是线性相关的,且线性回归方程:x b a yˆˆˆ+=,经计算知:4.1ˆ-=b ,则=a ˆ( )A.17.4B.-1.74C.0.6D.-0.69. 某中学有学生270人,其中一年级108人,二、三年级各81人,现在用抽样方法抽取10人形成样本,将学生按一、二、三年级依次统一编号为1,2,…,270,如果抽得号码有下列四种情况:①5,9,100,107,111,121,180,195,200,265; ②7,34,61,88,115,142,169,196,223,250; ③30,57,84,111,138,165,192,219,246,270;④11,38,65,92,119,146,173,200,227,254;其中可能是由分层抽样得到,而不可能是由系统抽样得到的一组号码为( ) A.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二、填空题11.一组数据:23,27,20,18,x ,12,它们的平均数为21,那么x 是 .12.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8,方差是3.6,若将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60,得到一组新数据,则所得新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13.某单位为了了解用电量y 度与气温x ℃之间的关系,随机统计了某4天的用电量与当天气温.由表中数据得线性方程x b a yˆˆˆ+=中2ˆ-=b ,据此预测当气温为5℃时,用电量的度数约为 .14.某单位有技工18人,技术员12人,工程师6人,需要从这些人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如果采用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方法,都不用剔除个体;如果样本容量增加一个,则在采用系统抽样时,需要在总体中剔除一个个体,则样本容量n 为 . 15.某班12位学生父母年龄的茎叶图如图所示,则12位同学母亲的年龄的中位数是 ,三、解答题16.一批产品中,有一级品100个,二级品60个,三级品40个,分别用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这批产品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17.要从甲、乙两名运动员中选拔一人参加射击比赛,为此对他们的射击水平进行了测试,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7 8 6 8 6 5 9 10 7 4 乙:9 5 7 8 7 6 8 6 7 7(1)计算甲、乙两人射击命中环数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2)比较两人的成绩,然后决定选择哪一人参加比赛.18.为了研究三月下旬的平均气温(x )与四月棉花害虫化蛹高峰(y )的关系,某地区观察了2003年至2008年的情况,得到下面数据:已知与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据气象预测该地区在2010年三月下旬平均气温为27℃,试估计2010年四月化蛹高峰日为哪天?19.为参加连队组织的射击比赛,班长在本班安排射击选拔赛,每人每轮10发,共安排10(1)根据表中数据画出茎叶图(以个数为叶,并且排序);(2)请你替班长选出1名战士参加连队的射击比赛,并说明理由.20.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身高越高,他的手就越大.为调查这一问题,对10名高三男生的身高与右手一拃长测量得如下数据(单位:cm):(2)如果近似成线性关系,求回归方程.(3)如果一个学生身高185cm,估计他的右手一拃长.21.某花木公司为了调查某种树苗的生长情况,抽取了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测得树苗的高度(cm)数据的分组及相应频数如下:[107,109〕3株;[109,111〕9株;[111,113〕13株;[113,115〕16株;[115,117〕26株;[117,119〕20株;[119,121〕7株;[121,123〕4株;[123,125〕2株.(1)列出频率分布表;(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3)据上述图表,估计数据[109,121〕范围内的可能性是百分之几?必修3 第二章《统计》单元测试题[供教师备课参考]参考答案: BACBC DDDAC11.26 12.62.8 3.6 13.40 14.6 15.42 3 16.解:(1)系统抽样的方法:先将200个产品随机编号,001,0020,…,200,再将200个产品按001~010,011~020,…,191~200,分成20组,每组10个产品,在第一组内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起始的个体编号,按事先确定的规则,从每组中分别抽取样本,这样就得到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2)分层抽样的方法:先将总体按其级别分为三层,一级品有100个,产品按00,01,…,99编号,二级品有60个,产品按00,01,…,59编号,三级品有40个,产品按00,01,…,39编号.因总体个数:样本容量为10:1,故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一级品中抽10个,二级品中抽6个,三级品中抽4个.这样就得到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17.解:(1).10.1,73.1,7ˆ,7ˆ≈≈==乙甲乙甲s s x x(2)由(1)知,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相等,但甲乙s s <,这表明乙的成绩比甲的成绩稳定一些,从成绩的稳定性考虑,可以选择乙参赛.18.解: 由题意知:,6.71ˆˆ,2.266ˆ,6.1222,92.5130,5,7,13.2926126161612≈-=-≈--=∴===≈∑∑∑∑====x b y ax xy x yx by x x y x i iii i i i i i i∴回归方程为6.712.2ˆ+-=x y. 当27=x 时,2.126.71272.2ˆ=+⨯-=y,据此,可估计该地区2010年4月12日或13日为化蛹高峰期日.19.解: (1)(2)应当安排战士乙参加比赛,因为这两个战士的平均成绩都是95环,叶的分布是“单峰”的,从叶在茎上的分布情况看,乙战士的得分更集于峰值附近,这说明乙战士的发挥更稳定,所以若只要派去的选手发挥水平,应选战士乙.20.解:(1)散点图如图:由上图可见,身高与右手一扎长之间的总体趋势成一条直线,即它们线性相关.(2).264.31303.0ˆ-=x y(3)当x=185时,.791.24264.31185303.0ˆ=-⨯=y即学生身高185cm 时,他的右手一拃长约为24.791cm. 21.解:(1)画出频率分布表如下: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一拃长 身高0.14 0.12 0.1 0.08 0.06 0.04 0.02 0树苗高度/cm(2)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3)由上述图表可知数据落在[109,121〕范围内的频率为:0.94-0.03=0.91,即数据落在[109,121〕范围内的可能性是91%.频率/组距。

2022版优化方案高一数学人教版必修三习题 第二章 统计 2.1.1训练案

2022版优化方案高一数学人教版必修三习题 第二章 统计 2.1.1训练案

[A.基础达标]1.用随机数表法从100名同学(男生25人)中抽选20人进行评教,某男同学被抽到的机率是( ) A.1100 B.125 C.15D.14解析:选C.简洁随机抽样是等可能性抽样,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率都是20100=15.故选C.2.(2021·昌乐二中检测)用随机数法进行抽样有以下几个步骤:①将总体中的个体编号;②猎取样本号码;③选定开头的数字;④选定读数的方向. 这些步骤的先后挨次应为(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②①④ D .④③①② 解析:选B.先编号,再选数.3.下列抽样试验中,适合用抽签法的是( )A .从某厂生产的3 000件产品中抽取600件进行质量检验B .从某厂生产的两箱(每箱15件)产品中抽取6件进行质量检验C .从甲、乙两厂生产的两箱(每箱15件)产品中抽取6件进行质量检验D .从某厂生产的3 000件产品中抽取10件进行质量检验解析:选B.A 、D 中个体总数较大,不适合用抽签法;C 中甲、乙两厂生产的两箱产品性质可能差别较大,因此未达到搅拌均匀的条件,也不适于用抽签法;B 中个体数和样本容量均较小,且同厂生产的两箱产品,性质差别不大,可以看成是搅拌均匀了.4.某工厂的质检人员对生产的100件产品接受随机数表法抽取10件检查,对100件产品接受下面的编号方法:①01,02,03,…,100;②001,002,003,…,100;③00,01,02,…,99.其中正确的序号是 (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解析:选C.依据随机数表法的要求,只有编号数字位数相同,才能达到随机等可能抽样. 5.(2021·青岛检测)对于简洁随机抽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为( )①它要求总体的个数有限,以便对其中各个个体被抽取的概率进行分析;②它是从总体中逐个地进行抽取;③它是一种不放回抽样;④它是一种等概率抽样,不仅每次从总体中抽取一个个体时,各个个体被抽取的概率相等,而且在整个抽样过程中,各个个体被抽取的概率也相等,从而保证了这种抽样方法的公正性.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解析:选D.这四点全是简洁随机抽样的特点. 6.下列调查的样本合理的是________.①在校内发出一千张印有全校各班级的选票,要求被调查同学在其中一个班级旁画“√”,以了解最受欢迎的老师是谁;②从一万多名工人中,经过选举,确定100名代表,然后投票表决,了解工人们对厂长的信任状况;③到老年公寓进行调查,了解全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④为了了解全班同学每天的睡眠时间,在每个小组中各选取3名同学进行调查.解析:①中样本不具有代表性、有效性,在班级前画“√”与了解最受欢迎的老师没有关系;③中样本缺乏代表性;而②④是合理的样本.答案:②④7.某中学高一班级有400人,高二班级有320人,高三班级有280人,以每人被抽取的可能性均为0.2,从该中学抽取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则n =________.解析:∵n400+320+280=0.2,∴n =200.答案:2008.一个总体数为60的个体编号为00,01,02,…,59,现需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7的样本,请从随机数表的倒数第5行(下表为随机数表的最终5行)第11~12列的18开头,依次向下,到最终一行后向右,直到取足样本,则抽取样本的号码是________.95 33 95 22 00 18 74 72 00 18 46 40 62 98 80 54 97 20 56 95 38 79 58 69 32 81 76 80 26 92 15 74 80 08 32 16 46 70 50 80 82 80 84 25 39 90 84 60 79 80 67 72 16 42 79 71 59 73 05 50 24 36 59 87 38 82 07 53 89 35 08 22 23 71 77 91 01 93 20 49 96 35 23 79 18 05 98 90 07 35 82 96 59 26 94 66 39 67 98 60解析:先选取18,向下81、90、82不符合要求,下面选取05,向右读数,07、35、59、26、39,因此抽取的样本的号码为:18、05、07、35、59、26、39.答案:18、05、07、35、59、26、399.某车间工人加工一种轴100件,为了了解这种轴的直径,要从中抽取10件轴在同一条件下测量,如何接受简洁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解:法一:(抽签法)将100件轴编号为1,2,…,100,并做好大小、外形相同的号签,分别写上这100个数,将这些号签放在一起,进行均匀搅拌,接着逐个不放回地抽取10个号签,然后测量这10个号签对应的轴的直径.法二:(随机数表法)将100件轴编号为00,01,…,99,在随机数表中选定一个起始位置,如取第21行第1个数开头(见教材P 103附表),向右选取10个为68,34,30,13,70,55,74,77,40,44,这10个号码对应的轴即为所要抽取的对象.10.要从某汽车厂生产的30辆汽车中随机抽取3辆进行测试,请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并写出抽样过程.解:应使用抽签法,步骤如下:①将30辆汽车进行编号,号码是1,2,3,…,30; ②将1~30这30个编号写到大小、外形都相同的号签上; ③将写好的号签放入一个不透亮 的容器中,并搅拌均匀;④从容器中每次抽取一个号签,连续抽取3次,并记录下上面的编号;⑤所得号码对应的3辆汽车就是要抽取的对象.[B.力量提升]1.接受简洁随机抽样从含有6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的样本,某个个体前两次未被抽到,则第三次被抽到的机会是( )A.12B.13C.16D.15解析:选A.从含有6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3的样本,则每个个体在每次被抽到的机会都是12,这与第几次抽取无关.2.为了了解全校240名高一同学的体重状况,从中抽取40名同学进行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总体是240 B .个体是每一名同学 C .样本是40名同学D .样本容量是40解析:选D.本题中的争辩对象是同学的体重,而不是同学自身.总体是240名同学的体重,个体是每一名同学的体重,样本是抽取的40名同学的体重,总体容量是240,样本容量是40.3.齐鲁风彩“七乐彩”的中奖号码是从1~30个号码中选出7个号码来按规章确定中奖状况,这种从30个号码中选7个号码的抽样方法是________.解析:当总体的个数不多时,宜接受抽签法.由于它简便易行,可用不同的方式制签,抽签也便利. 答案:抽签法4.2022年10月10日,袁隆平“超级稻”亩产创1 026.7公斤新纪录.要考察某种品牌的850颗种子的发芽率,从中抽取50颗种子进行试验,利用随机数表法抽取种子,先将850颗种子按001,002, (850)行编号,假如从随机数表第3行第6列的数开头向右读,请依次写出最先检验的4颗种子的编号:________.(随机数表见教材P 103附表)解析:从随机数表第3行第6列的数2开头向右读第一个小于850的数字是227,其次个数字是665,第三个数字是650,第四个数字是267,符合题意.答案:227,665,650,2675.某电视台进行颁奖典礼,邀请20名港台、内地艺人演出,其中从30名内地艺人中随机选择10人,从18名香港艺人中随机选择6人,从10名台湾艺人中随机选择4人.试用抽签法确定选中的艺人,并确定他们的表演挨次.解:第一步:先确定艺人:(1)将30名内地艺人从01到30编号,然后用相同的纸条做成30个号签,在每个号签上写上这些编号,然后放入一个不透亮 小筒中摇匀,从中抽出10个号签,则相应编号的艺人参与演出;(2)运用相同的方法分别从18名香港艺人中抽取6人,从10名台湾艺人中抽取4人.其次步:确定演出挨次:确定了演出人员后,再用相同的纸条做成20个号签,上面写上1到20这20个数字,代表演出的挨次,让每个演员抽一张,每人抽到的号签上的数字就是这位演员的演出挨次,再汇总即可.6.(选做题)(2021·洛阳高一检测)现在有一种够级玩耍,其用具为四副扑克,包括大小鬼(又称为花)在内共216张牌,参与人数为6人,并围成一圈.够级开头时,从这6人中随机指定一人从已经洗好的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牌(这叫开牌),然后按逆时针方向,依据这张牌上的数字来确定抓牌的先后,这6人依次从216张牌中抓取36张牌,问这种抓牌的方法是否是简洁随机抽样?解:简洁随机抽样的实质是逐个地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而这里只是随机确定了起始的牌,其他各张牌虽然是逐张抓牌,但是各张在谁手里已被确定,只有抽取的第一张扑克牌是随机抽取的,其他215张牌已经确定,即这215张扑克牌被抽取的可能性与第一张扑克牌被抽取的可能性不相同,所以不是简洁随机抽样.。

数学3必修第二章统计基础训练A组及答案

数学3必修第二章统计基础训练A组及答案

(数学3必修)第二章 统计[基础训练A 组] 一、选择题1 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是15,17,14,10,15,17,17,16,14,12,设其平均数为a ,中位数为b ,众数为c ,则有( ) A c b a >> B a c b >> C b a c >> D a b c >>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统计里,把所需考察对象的全体叫作总体B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大于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C 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D 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3 某同学使用计算器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05输入为15,那么由此求出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 ) A 3.5 B 3- C 3 D 5.0-4 要了解全市高一学生身高在某一范围的学生所占比例的大小,需知道相应样本的( )A 平均数B 方差C 众数D 频率分布5 要从已编号(160 )的60枚最新研制的某型导弹中随机抽取6枚来进行发射试验,用每部分选取的号码间隔一样的系统抽样方法确定所选取的6枚导弹的编号可能是( )A5,10,15,20,25,30 B3,13,23,33,43,53 C1,2,3,4,5,6 D2,4,8,16,32,486A 14和0.14B 0.14和14 C141和0.14 D31和141二、填空题1 为了了解参加运动会的2000名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从中抽取100名运动员;就这个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 2000名运动员是总体;②每个运动员是个体;③所抽取的100名运动员是一个样本; ④样本容量为100;⑤这个抽样方法可采用按年龄进行分层抽样;⑥每个运动员被抽到的概率相等2 经问卷调查,某班学生对摄影分别执“喜欢”、“不喜欢”和“一般”三种态度,其中执“一般”态度的比“不喜欢”态度的多12人,按分层抽样方法从全班选出部分学生座谈摄影,如果选出的2位“喜欢”摄影的同学、1位“不喜欢”摄影的同学和3位执“一般”态度的同学,那么全班学生中“喜欢”摄影的比全班人数的一半还多 人3 数据70,71,72,73的标准差是______________4 数据123,,,...,n a a a a 的方差为2σ,平均数为μ,则(1)数据123,,,...,,(0)n ka b ka b ka b ka b kb ++++≠的标准差为 ,平均数为(2)数据123(),(),(),...,(),(0)n k a b k a b k a b k a b kb ++++≠的标准差为 ,平均数为5 观察新生婴儿的体重,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新生婴儿体重在(]2700,3000的三、解答题1 试求全校初二男生俯卧撑的平均成绩2为了了解初三学生女生身高情况,某中学对初三女生身高进行了一次测量,所得数(1)求出表中,,,m n M N所表示的数分别是多少?(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3)全体女生中身高在哪组范围内的人数最多?3某校高中部有三个年级,其中高三有学生1000人,现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一个容量为185的样本,已知在高一年级抽取了75人,高二年级抽取了60人,则高中部共有多少学生?4从两个班中各随机的抽取10名学生,他们的数学成绩如下:画出茎叶图并分析两个班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数学3(必修)第二章 统计 [基础训练A 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 总和为147,14.7a =;样本数据17分布最广,即频率最大,为众数,17c =;从小到大排列,中间一位,或中间二位的平均数,即15b = 2 B 平均数不大于最大值,不小于最小值3 B 少输入9090,3,30=平均数少3,求出的平均数减去实际的平均数等于3-4 D5 B60106=,间隔应为106 A 频数为100(1013141513129)14-++++++=;频率为140.14100=二、填空题1 ④,⑤,⑥ 2000名运动员的年龄情况是总体;每个运动员的年龄是个体;23 3位执“一般”对应1位“不喜欢”,即“一般”是“不喜欢”的3倍,而他们的差为12人,即“一般”有18人,“不喜欢”的有6人,且“喜欢”是“不喜欢”的6倍,即30人,全班有54人,1305432-⨯=327071727371.5,4X +++==2s ==4 (1)k σ,k b μ+(2)k σ,k kb μ+(1)1212......n nka b ka b ka ba a a X kb k b nnμ+++++++++==⋅+=+s kk σ===(2)1212()()...()...n nk a b k a b k a b a a a X k nb k nb nnμ+++++++++==⋅+=+s kk σ===5 0.3 频率/组距0.001=,组距300=,频率0.0013000.3=⨯=三、解答题1解:1089685716645743313607.25050X⨯+⨯+⨯+⨯+⨯+⨯+⨯+⨯===2解:(1)150,50(1420158)20.02M m===-++++=21,0.0450N n===(2)…(3)在153.5157.5范围内最多3解:从高三年级抽取的学生人数为185(7560)50-+=而抽取的比例为501100020=,高中部共有的学生为1185370020÷=4解:乙班级总体成绩优于甲班。

高中数学 第二章 统计模块复习课检测 新人教B版必修3-新人教B版高一必修3数学试题

高中数学 第二章 统计模块复习课检测 新人教B版必修3-新人教B版高一必修3数学试题

第2课时统计课后篇巩固探究A组1.下列不具有相关关系的是()A.单产不为常数时,土地面积和总产量B.人的身高与体重C.季节与学生的学习成绩D.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2.某中学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该校高一年级全体800名学生中抽取50名学生做牙齿健康检查.现将800名学生从1到800进行编号.已知从33~48这16个数中抽到的数是39,则在第1小组1~16中随机抽到的数是()A.5B.7C.11D.13k==16,即每16人抽取一个人.因为39=2×16+7,所以第1小组中抽取的数为7.3.在一次歌手大奖赛上,七位评委为某歌手打出的分数如下:9.48.49.49.99.69.49.7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值和方差分别为()A.9.4,0.484B.9.4,0.016C.9.5,0.04D.9.5,0.016=9.5.方差s2=[(9.4-9.5)2+(9.4-9.5)2+(9.6-9.5)2+(9.4-9.5)2+(9.7-9.5)2]=0.016.4.某地区有300家商店,其中大型商店有30家,中型商店有75家,小型商店有195家,为了掌握各商店的营业情况,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的中型商店为() A.2家B.3家C.5家D.13家1:在整个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为,则抽取的中型商店为75×=5(家).方法2:因为大、中、小型商店数的比为30∶75∶195=2∶5∶13,所以抽取的中型商店为20×=5(家).答案:C5.某商场在五一促销活动中,对5月1日9时至14时的销售额进行统计,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已知9时至10时的销售额为2.5万元,则11时至12时的销售额为()A.6万元B.8万元C.10万元D.12万元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11时至12时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即销售额为25×=10(万元).答案:C6.从一堆苹果中任取了20个,并得到它们的质量(单位:g)数据分布表如下:分组[90,100) [100,110) [110,120) [120,130) [130,140) [140,150)频数 1 2 3 10 1则这堆苹果中,质量不小于120 g的苹果数约占苹果总数的.解析:由表中可知这堆苹果中,质量不小于120 g的苹果数为20-1-2-3=14.故约占苹果总数的=0.70=70%.答案:70%7.某产品的广告费用x与销售额y的统计数据如下表:广告费用x/万元 4 2 3 5销售额y/万元49 26 39 54根据上表可得回归方程x+中的为9.4,据此模型预报广告费用为6万元时销售额约为元.解析:=3.5,=42,∴=42-9.4×3.5=9.1,∴回归方程为=9.4x+9.1,∴当x=6时,=9.4×6+9.1=65.5..58.现有同一型号的电脑96台,为了了解这种电脑每开机一次所产生的辐射情况,从中抽取10台在同一条件下做开机实验,测量开机一次所产生的辐射,得到如下数据:13.712.914.413.813.312.713.513.613.113.4(1)写出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上述样本的过程;(2)根据样本,请估计总体平均数与总体标准差的情况.解:(1)利用随机数表法或抽签法.具体过程如下:方法一(抽签法):①将96台电脑随机编号为1~96;②将以上96个分别写在96X相同的小纸条上,揉成小球,制成号签;③把号签放入一个不透明的容器中,充分搅拌均匀;④从容器中逐个抽取10个号签,每次取完后再次搅拌均匀,并记录上面的;⑤找出和所得对应的10台电脑,组成样本.方法二(随机数表法):①将96台电脑随机编号,编号为00,01,02, (95)②在随机数表中任选一数作为开始,然后依次向右读,每次读两位,凡不在00~95中的数和前面已读过的数跳过不读,直到读出10个符合条件的数;③这10个数所对应的10台电脑即是我们所要抽取的样本.(2)=13.44;s2=≈0.461.故总体平均数为13.44,总体标准差约为0.461.9.对某班50人进行智力测验,其得分如下:48,64,52,86,71,48,64,41,86,79,71,68,82,84,68,64,62,68,81,57,90,52,74,73,56,78,47,66,5 5,64,56,88,69,40,73,97,68,56,67,59,70,52,79,44,55,69,62,58,32,58.(1)这次测试成绩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各是多少?(2)将[30,100)平分成7个小区间,试画出该班学生智力测验成绩的频数分布图.(3)分析这个频数分布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解:(1)最小值是32,最大值是97.(2)7个区间分别是[30,40),[40,50),[50,60),[60,70),[70,80),[80,90),[90,100),每个小区间的长度是10,统计出各小区间内的数据频数,列表如下:区间[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频数 1 6 12 14 9 6 2频数分布图如下图所示.(3)可以看出,该班智力测验成绩大体上呈两头小、中间大、左右对称的钟形状态,说明该班学生智力特别好或特别差的是极少数,而智力一般的是多数,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分布.10.导学号17504078已知学生的总成绩与数学成绩之间有线性相关关系,下表给出了5名同学在一次考试中的总成绩和数学成绩(单位:分).学生编号1 2 3 4 5成绩总成绩/x482 383 421 364 362数学成绩/y78 65 71 64 61(1)求数学成绩与总成绩的回归直线方程.(2)根据以上信息,如果一个学生的总成绩为450分,试估计这个学生的数学成绩;(3)如果另一位学生的数学成绩为92分,试估计其总成绩是多少?解:(1)列出下表,并进行有关计算.编号x y x2xy1 482 78 232 324 37 5962 383 65 146 689 24 8953 421 71 177 241 29 8914 364 64 132 496 23 2965 362 61 131 044 22 082合计 2 012 339 819 794 137 760由上表可得,可得≈0.132,-0.132×≈14.683.故数学成绩y对总成绩x的回归直线方程为=14.683+0.132x.(2)由(1)得当总成绩x为450分时,=14.683+0.132×450≈74(分),即数学成绩大约为74分.(3)若数学成绩为92分,将=92代入回归直线方程=14.683+0.132x中,得x≈586(分).故估计该生的总成绩在586分左右.B组1.设样本数据x1,x2,…,x10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1和4,若y i=x i+a(a为非零常数,i=1,2,…,10),则y1,y2,…,y10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A.1+a,4B.1+a,4+aC.1,4D.1,4+a解析:=+a=1+a.s2===4.答案:A2.为了普及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某大学随机抽取30名学生参加环保知识测试,得分(十分制)如图所示,假设得分的中位数为m e,众数为m o,平均值为,则()A.m e=m o=B.m e=m o<C.m e<m o<D.m o<m e<解析:由题目所给的统计图示可知,30个得分中,按大小顺序排好后,中间的两个得分为5,6,故中位数m e==5.5,又众数m o=5,平均值(3×2+4×3+5×10+6×6+7×3+8×2+9×2+10×2)=,故m o<m e<.答案:D3.某市为加强教师基础素质建设,开展了“每月多读一本书,提高自身修养”的读书活动.设该市参加读书活动的教师平均每人每年读书的本数为x(单位:本),按读书本数分下列四种情况统计:①0~10本;②11~20本;③21~30本;④30本以上.现有10 000名教师参加了此项活动,如图是此次调查中某一项的程序框图,其输出的结果为6 200,则该市参加活动的教师中平均每年读书本数在0~20之间的频率是()A.3 800B.6 200C.0.38D.0.62解析:由程序框图知,当x>20时,S=S+1,故输出的S值应是10 000名教师中读书本数大于20的人数,故S=6 200,∴在0~20之间的频率为=0.38.答案:C4.(2017某某某某二中高三一模)某班级有50名学生,现要采取系统抽样的方法在这50名学生中抽出10名学生,将这50名学生随机编号1~50号,并分组,第一组1~5号,第二组6~10号,…,第十组46~50号,若在第三组中抽得为12的学生,则在第八组中抽得为的学生.解析:由题意得,在第八组中抽得为12+(8-3)×5=37.答案:375.某公司为改善职工的出行条件,随机抽取50名职工,调查他们的居住地与公司的距离d(单位:千米).若样本数据分组为[0,2],(2,4],(4,6],(6,8],(8,10],(10,12],由数据绘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样本中职工居住地与公司的距离不超过4千米的人数为.解析:样本中职工居住地与公司的距离不超过4千米的频率为(0.1+0.14)×2=0.48,所以样本中职工居住地与公司的距离不超过4千米的人数为50×0.48=24.答案:246.导学号17504079从某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中抽取100件,测量这些产品的一项质量指标值,由测量结果得如下频数分布表:质量指标值分组[75,85) [85,95) [95,105) [105,115) [115,125)频数 6 26 38 22 8(1)作出这些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2)估计这种产品质量指标值的平均数及方差(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3)根据以上抽样调查数据,能否认为该企业生产的这种产品符合“质量指标值不低于95的产品至少要占全部产品80%”的规定?解:(1)(2)质量指标值的样本平均数为=80×0.06+90×0.26+100×0.38+110×0.22+120×0.08=100.质量指标值的样本方差为s2=(-20)2×0.06+(-10)2×0.26+0×0.38+102×0.22+202×0.08=104.所以这种产品质量指标值的平均数的估计值为100,方差的估计值为104.(3)质量指标值不低于95的产品所占比例的估计值为0.38+0.22+0.08=0.68.由于该估计值小于0.8,故不能认为该企业生产的这种产品符合“质量指标值不低于95的产品至少要占全部产品80%”的规定.7.导学号17504080某工厂为了对新研发的一种产品进行合理定价,将该产品按事先拟定的价格进行试销,得到如下数据:单价x/元8 8.2 8.4 8.6 8.8 9销量y/件90 84 83 80 75 68(1)求回归直线方程x+,其中=-20,;(2)预计在今后的销售中,销量与单价仍然服从(1)中的关系,且该产品的成本是4元/件,为使工厂获得最大利润,该产品的单价应定为多少元?(利润=销售收入-成本)解:(1)=8.5,=80.∵=-20,,∴=80+20×8.5=250.∴回归直线方程为=-20x+250.(2)设工厂获得的利润为L元,则L=x(-20x+250)-4(-20x+250)=-20(x-8.25)2+361.25,∴该产品的单价定为8.25元时,工厂获得的利润最大.。

高中数学必修三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三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三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算法与程序框图练习(P5) 1、算法步骤:第一步,给定一个正实数r .第二步,计算以r 为半径的圆的面积2S r π=.第三步,得到圆的面积S .2、算法步骤:第一步,给定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n .第二步,令1i =.第三步,用i 除n ,等到余数r .第四步,判断“0r =”是否成立. 若是,则i 是n 的因数;否则,i 不是n 的因数. 第五步,使i 的值增加1,仍用i 表示.第六步,判断“i n >”是否成立. 若是,则结束算法;否则,返回第三步.练习(P19)算法步骤:第一步,给定精确度d ,令1i =.的到小数点后第i 位的不足近似值,赋给a 的到小数点后第i 位的过剩近似值,赋给b . 第三步,计算55b am =-.第四步,若m d <,则得到5a;否则,将i 的值增加1,仍用i 表示.返回第二步. 第五步,输出5a.程序框图:习题1.1 A 组(P20)1、下面是关于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收费的问题.为了加强居民的节水意识,某市制订了以下生活用水收费标准:每户每月用水未超过7 m 3时,每立方米收费1.0元,并加收0.2元的城市污水处理费;超过7m 3的部分,每立方收费1.5元,并加收0.4元的城市污水处理费.设某户每月用水量为x m 3,应交纳水费y 元,那么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1.2,071.9 4.9,7x x y x x ≤≤⎧=⎨->⎩我们设计一个算法来求上述分段函数的值.算法步骤:第一步:输入用户每月用水量x .第二步:判断输入的x 是否不超过7. 若是,则计算 1.2y x =;若不是,则计算 1.9 4.9y x =-.第三步:输出用户应交纳的水费y .程序框图:2、算法步骤:第一步,令i =1,S=0.第二步:若i ≤100成立,则执行第三步;否则输出S. 第三步:计算S=S+i 2.第四步:i = i +1,返回第二步.程序框图:3、算法步骤:第一步,输入人数x ,设收取的卫生费为m 元.第二步:判断x 与3的大小. 若x >3,则费用为5(3) 1.2m x =+-⨯;若x ≤3,则费用为5m =.第三步:输出m .程序框图:B 组 1、算法步骤:第一步,输入111222,,,,,a b c a b c ..第二步:计算21121221b c b c x a b a b -=-.第三步:计算12211221a c a c y ab a b -=-.第四步:输出,x y .程序框图:INPUT “a ,b=”;a ,bsum=a+b diff=a -b pro=a*b quo=a/bPRINT sum ,diff ,pro ,quoEND2、算法步骤:第一步,令n =1第二步:输入一个成绩r ,判断r 与6.8的大小. 若r ≥6.8,则执行下一步;若r<6.8,则输出r ,并执行下一步.第三步:使n 的值增加1,仍用n 表示.第四步:判断n 与成绩个数9的大小. 若n ≤9,则返回第二步;若n >9,则结束算法.程序框图:说明:本题在循环结构的循环体中包含了一个条件结构.1.2基本算法语句 练习(P24) 1、程序:2、程序:3、程序:练习(P29) 1、程序:INPUT “a ,b ,c=”;a ,b ,cIF a+b>c AND a+c>b AND b+c>a THEN PRINT “Yes.” ELSEPRINT “No.” END IF INPUT “a ,b ,c=”;a ,b ,cp=(a+b+c)/2 s=SQR(p*(p -a) *(p -b) *(p -c)) PRINT “s=”;s END INPUT “F=”;F C=(F -32)*5/9 PRINT “C=”;C END4、程序: INPUT “a ,b ,c=”;a ,b ,csum=10.4*a+15.6*b+25.2*c PRINT “sum =”;sum END2、本程序的运行过程为:输入整数x . 若x 是满足9<x <100的两位整数,则先取出x 的十位,记作a ,再取出x 的个位,记作b ,把a ,b 调换位置,分别作两位数的个位数与十位数,然后输出新的两位数. 如输入25,则输出52. 34练习(P32) 1 2习题1.2 A 组(P33)1、1(0)0(0)1(0)x x y x x x -+<⎧⎪==⎨⎪+>⎩23、程序: 习题1.2 B 组(P33) 1、程序:23 41.3算法案例 练习(P45) 1、(1)45; (2)98; (3)24; (4)17. 2、2881.75.3、2200811111011000=() ,820083730=() 习题1.3 A 组(P48) 1、(1)57; (2)55. 2、21324.3、(1)104; (2)7212() (3)1278; (4)6315().4、习题1.3 B 组(P48)1、算法步骤:第一步,令45n =,1i =,0a =,0b =,0c =.第二步,输入()a i .第三步,判断是否0()60a i ≤<. 若是,则1a a =+,并执行第六步. 第四步,判断是否60()80a i ≤<. 若是,则1b b =+,并执行第六步. 第五步,判断是否80()100a i ≤≤. 若是,则1c c =+,并执行第六步. 第六步,1i i =+. 判断是否45i ≤. 若是,则返回第二步.2、如“出入相补”——计算面积的方法,“垛积术”——高阶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等等. 第二章复习参考题A组(P50)1、(1)程序框图:程序:1、(2)程序框图:程序:2、见习题1.2 B组第1题解答.INPUT “x=”;x IF x<0 THENy=0ELSEIF x<1 THENy=1ELSEy=xEND IFEND IFPRINT “y=”;y ENDINPUT “x=”;x IF x<0 THENy=(x+2)^2 ELSEIF x=0 THENy=4ELSEy=(x-2)^2 END IFEND IFPRINT “y=”;y END34、程序框图:程序:INPUT “t=0”;t IF t<0 THEN PRINT “Please input again.”ELSE IF t>0 AND t<=180 THENy=0.2ELSEIF (t -180) MOD 60=0 THENy=0.2+0.1*(t-180)/60ELSEy=0.2+0.1*((t-180)\60+1)END IFEND IFPRINT “y=”;yEND IF END INPUT “n=”;n i=1 S=0WHILE i<=n S=S+1/i i=i+1 WENDPRINT “S=”;S END5、 (1)向下的运动共经过约199.805 m (2)第10次着地后反弹约0.098 m (3)全程共经过约299.609 m 第二章 复习参考题B 组(P35)1、 2、3、算法步骤:第一步,输入一个正整数x 和它的位数n . 第二步,判断n 是不是偶数,如果n 是偶数,令2n m =;如果n 是奇数,令12n m -=. 第三步,令1i =i=100 sum=0 k=1 WHILE k<=10 sum=sum+i i=i /2 k=k+1 WEND PRINT “(1)”;sum PRINT “(2)”;i PRINT “(3)”;2*sum -100 ENDINPUT “n=”;n IF n MOD 7=0 THEN PRINT “Sunday ” END IF IF n MOD 7=1 THEN PRINT “Monday ” END IF IF n MOD 7=2 THEN PRINT “Tuesday ” END IF IF n MOD 7=3 THEN PRINT “Wednesday ” END IF IF n MOD 7=4 THEN PRINT “Thursday ” END IF IF n MOD 7=5 THEN PRINT “Friday ” END IF IF n MOD 7=6 THEN PRINT “Saturday ” END IF END第四步,判断x 的第i 位与第(1)n i +-位上的数字是否相等. 若是,则使i 的值增加1,仍用i 表示;否则,x 不是回文数,结束算法.第五步,判断“i m >”是否成立. 若是,则n 是回文数,结束算法;否则,返回第四步.第二章 统计 2.1随机抽样 练习(P57)1、.况之间有误差. 如抽取的部分个体不能很好地代表总体,那么我们分析出的结果就会有偏差. 2、(1)抽签法:对高一年级全体学生450人进行编号,将学生的名字和对应的编号分别写在卡片上,并把450张卡片放入一个容器中,搅拌均匀后,每次不放回地从中抽取一张卡片,连续抽取50次,就得到参加这项活动的50名学生的编号. (2)随机数表法:第一步,先将450名学生编号,可以编为000,001, (449)第二步,在随机数表中任选一个数. 例如选出第7行第5列的数1(为了便于说明,下面摘取了附表的第6~10行).16 22 77 94 39 49 54 43 54 82 17 37 93 23 78 87 35 20 96 43 84 26 34 91 64 84 42 17 53 31 57 24 55 06 88 77 04 74 47 67 21 76 33 50 25 83 92 12 06 76 63 01 63 78 59 16 95 55 67 19 98 10 50 71 75 12 86 73 58 07 44 39 52 38 79 33 21 12 34 29 78 64 56 07 82 52 42 07 44 38 15 51 00 13 42 99 66 02 79 54 57 60 86 32 44 09 47 27 96 54 49 17 46 09 62 90 52 84 77 27 08 02 73 43 28第三步,从选定的数1开始向右读,得到一个三位数175,由于175<450,说明号码175在总体内,将它取出;继续向右读,得到331,由于331<450,说明号码331在总体内,将它取出;继续向右读,得到572,由于572>450,将它去掉. 按照这种方法继续向右读,依次下去,直到样本的50个号码全部取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参加这项活动的50名学生. 3、用抽签法抽取样本的例子:为检查某班同学的学习情况,可用抽签法取出容量为5的样本. 用随机数表法抽取样本的例子:部分学生的心理调查等.抽签法能够保证总体中任何个体都以相同的机会被选到样本之中,因此保证了样本的代表性.4、与抽签法相比,随机数表法抽取样本的主要优点是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缺点是所产生的样本不是真正的简单样本. 练习(P59)1、系统抽样的优点是:(1)简便易行;(2)当对总体结构有一定了解时,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对总体中的个体进行排队后再抽样,可提高抽样调查;(3)当总体中的个体存在一种自然编号(如生产线上产品的质量控制)时,便于施行系统抽样法.系统抽样的缺点是:在不了解样本总体的情况下,所抽出的样本可能有一定的偏差. 2、(1)对这118名教师进行编号;(2)计算间隔1187.37516k==,由于k不是一个整数,我们从总体中随机剔除6个样本,再来进行系统抽样. 例如我们随机剔除了3,46,59,57,112,93这6名教师,然后再对剩余的112位教师进行编号,计算间隔7k=;(3)在1~7之间随机选取一个数字,例如选5,将5加上间隔7得到第2个个体编号12,再加7得到第3个个体编号19,依次进行下去,直到获取整个样本.3、由于身份证(18位)的倒数第二位表示性别,后三位是632的观众全部都是男性,所以这样获得的调查结果不能代表女性观众的意见,因此缺乏代表性.练习(P62)1、略2、这种说法有道理,因为一个好的抽样方法应该能够保证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抽样调查结果会接近于普查的结果. 因此只要根据误差的要求取相应容量的样本进行调查,就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3、可以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 将麦田按照气候、土质、田间管理水平的不同而分成不同的层,然后按照各层麦田的面积比例及样本容量确定各层抽取的面积,再在各层中抽取个体(这里的个体是单位面积的一块地).习题2.1 A组(P63)1、产生随机样本的困难:(1)很难确定总体中所有个体的数目,例如调查对象是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2)成本高,要产生真正的简单随机样本,需要利用类似于抽签法中的抽签试验来产生非负整值随机数.(3)耗时多,产生非负整数值随机数和从总体中挑选出随机数所对的个体都需要时间.2、调查的总体是所有可能看电视的人群.学生A的设计方案考虑的人数是:上网而且登录某网址的人群,那些不能上网的人群,或者不登录某网址的人群就被排除在外了. 因此A方案抽取的样本的代表性差.学生B的设计方案考虑的人群是小区内的居民,有一定的片面性. 因此B方案抽取的样本的代表性差.学生C的设计方案考虑的人群是那些有电话的人群,也有一定的片面性. 因此C方案抽取的样本的代表性.所以,这三种调查方案都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收视率.3、(1)因为各个年级学习任务和学生年龄等因素的不同,影响各年级学生对学生活动的看法,所以按年级分层进行抽样调查,可以得到更有代表性的样本.(2)在抽样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敏感性问题:有些学生担心提出意见对自己不利;又如不响应问题: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学生不能发表意见;等等.(3)前面列举的两个问题都可能导致样本的统计推断结果的误差.(4)为解决敏感性问题,可以采用阅读与思考栏目“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中的方法设计调查问卷;为解决不响应问题,可以事先向全体学生宣传调查的意义,并安排专人负责发放和催收调查问卷,最大程度地回收有效调查问卷.4、将每一天看作一个个体,则总体由365天组成. 假设要抽取50个样本,将一年中的各天按先后次序编号为0~364天用简单随机抽样设计方案:制作365个号签,依次标上0~364. 将号签放到容器内充分搅拌均匀,从容器中任意不放回取出50个号签. 以签上的号码所对应的那些天构成样本,检测样本中所有个体的空气质量.用系统抽样设计抽样方案:先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365天中随机抽出15天,再把剩下的350天重新按先后次序编号为0~349. 制作7个分别标有0~7的号签,放在容器中充分搅拌均匀. 从容器中任意取出一个号签,设取出的号签的编号为a,则编号为7(050)a k k +≤<所对应的那些天构成样本,检测样本中所有个体的空气质量.显然,系统抽样方案抽出的样本中个体在一年中排列的次序更规律,因此更好实施,更受方案的实施者欢迎.5、田径队运动员的总人数是564298+=(人),要得到28人的样本,占总体的比例为27.于是,应该在男运动员中随机抽取256167⨯=(人),在女运动员中随机抽取281612-=(人).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容量为28的样本.6、以10为分段间隔,首先在1~10的编号中,随机地选取一个编号,如6,那么这个获奖者奖品的编号是:6,16,26,36,46.7、说明:可以按年级分层抽样的方法设计方案. 习题2.1 B 组(P64)1、说明:可以按年级分层抽样的方法设计方案,调查问卷由学生所关心的问题组成. 例如:(1)你最喜欢哪一门课程? (2)你每月的零花钱平均是多少? (3)你最喜欢看《新闻联播》吗? (4)你每天早上几点起床? (5)你每天晚上几点睡觉?要根据统计的结果和具体的情况解释结论,主要从引起结论的可能原因及结论本身含义来解释.2、说明: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2.2用样本估计总体 练习(P71) 1、说明:由于样本的极差为364.41362.51 1.90-=,取组距为0.19,将样本分为10组. 可以按照书上的方法制作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观图和频率折线图. 2、说明:此题目属于应用题,没有标准的答案.3、茎叶图为:由该图可以看出30名工人的日加工零件个数稳定在120件左右. 练习(P74)这里应该采用平均数来表示每一个国家项目的平均金额,因为它能反应所有项目的信息. 但平均数会受到极端数据2000万元的影响,所以大多数项目投资金额都和平均数相差比较大.练习(P79)1、甲乙两种水稻6年平均产量的平均数都是900,但甲的标准差约等于23.8,乙的标准差约等于41.6,所以甲的产量比较稳定.2、(1)平均重量496.86x ≈,标准差 6.55s ≈.(2)重量位于(,)x s x s -+之间有14袋白糖,所占的百分比约为66.67%.3、(1)略. (2)平均分19.25x ≈,中位数为15.2,标准差12.50s ≈.这些数据表明这些国家男性患该病的平均死亡率约为19.25,有一半国家的死亡率不超过15.2,15.2x >说明存在大的异常数据,值得关注. 这些异常数据使标准差增大. 习题2.2 A 组(P81) 1、(1)茎叶图为:(2)汞含量分布偏向于大于1.00 ppm 的方向,即多数鱼的汞含量分布在大于1.00 ppm 的区域. (3)不一定. 因为我们不知道各批鱼的汞含量分布是否都和这批鱼相同. 即使各批鱼的汞含量分布相同,上面的数据只能为这个分布作出估计,不能保证平均汞含量大于1.00 ppm. (4)样本平均数 1.08x ≈,样本标准差0.45s ≈.(5)有28条鱼的汞含量在平均数与2倍标准差的和(差)的范围内.2比较短,所以在这批棉花中混进了一些次品.3、说明:应该查阅一下这所大学的其他招生信息,例如平均数信息、最低录取分数线信息等. 尽管该校友的分数位于中位数之下,而中位数本身并不能提供更多录取分数分布的信息.在已知最低录取分数线的情况下,很容易做出判断;在已知平均数小于中位数很多,则说明最低录取分数线较低,可以推荐该校友报考这所大学,否则还要获取其他的信息(如标准差的信息)来做出判断. 4、说明:(1)对,从平均数的角度考虑; (2)对,从标准差的角度考虑;(3)对,从标准差的角度考虑; (4)对,从平均数和标准差的角度考虑; 5、(1)不能. 因为平均收入和最高收入相差太多,说明高收入的职工只占极少数. 现在已知知道至少有一个人的收入为50100x =万元,那么其他员工的收入之和为4913.55010075ii x==⨯-=∑(万元)每人平均只有1.53. 如果再有几个收入特别高者,那么初进公司的员工的收入将会很低. (2)不能,要看中位数是多少.(3)能,可以确定有75%的员工工资在1万元以上,其中25%的员工工资在3万元以上.(4)收入的中位数大约是2万. 因为有年收入100万这个极端值的影响,使得年平均收入比中位数高许多.6、甲机床的平均数=1.5x 甲,标准差=1.2845s 甲;乙机床的平均数 1.2z y =,标准差0.8718z s =. 比较发现乙机床的平均数小而且标准差也比较小,说明乙机床生产出的次品比甲机床少,而且更为稳定,所以乙机床的性能较好. 7、(1)总体平均数为199.75,总体标准差为95.26. (2)可以使用抓阄法进行抽样. 样本平均数和标准差的计算结果和抽取到的样本有关. (3) (4)略 习题2.2 B 组(P82)1、(1)由于测试1T 的标准差小,所以测试1T 结果更稳定,所以该测试做得更好一些. (2)由于2T 测出的值偏高,有利于增强队员的信心,所以应该选择测试2T .2、说明:此题需要在本节开始的时候就布置,先让学生分头收集数据,汇总所收集的数据才能完成题目.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练习(P85)1、从已经掌握的知识来看,吸烟会损害身体的健康. 但除了吸烟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随机因素影响身体健康,人体健康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可以找到长寿的吸烟者,也更容易发现由于吸烟而引发的患病者,所以吸烟不一定引起健康问题. 但吸烟引起健康问题的可能性大,因此“健康问题不一定是由吸烟引起的,所以可以吸烟”的说法是不对的.2、从现在我们掌握的知识来看,没有发现根据说明“天鹅能够带来孩子”,完全可能存在既能吸引天鹅和又使婴儿出生率高的第3个因素(例如独特的环境因素),即天鹅与婴儿出生率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天鹅能够带来孩子”的结论不可靠.而要证实此结论是否可靠,可以通过试验来进行. 相同的环境下将居民随机地分为两组,一组居民和天鹅一起生活(比如家中都饲养天鹅),而另一组居民的附近不让天鹅活动,对比两组居民的出生率是否相同. 练习(P92)1、当0x =时,147.767y =,这个值与实际卖出的热饮杯数150不符,原因是:线性回归方程中的截距和斜率都是通过样本估计的,存在随机误差,这种误差可以导致预测结果的偏差;即使截距和斜率的估计没有误差,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保证对应于x ,预报值y 能够等于实际值y . 事实上:y bx a e =++. (这里e 是随机变量,是引起预报值y 与真实值(1)散点图如下: y 之间的误差的原因之一,其大小取决于e 的方差.)2、数据的散点图为:从这个散点图中可以看出,鸟的种类数与海拔高度应该为正相关(事实上相关系数为0.793). 但是从散点图的分布特点来看,它们之间的线性相关性不强. 习题2.3 A 组(P94)1、教师的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呈正相关关系. 又如,“水涨船高”“登高望远”等.2、(3)基本成正相关关系,即食品所含热量越高,口味越好.(4)因为当回归直线上方的食品与下方的食品所含热量相同时,其口味更好. 3、(1)散点图如下:(2)回归方程为:0.66954.933y x =+.(2)回归直线如下图所示:(3)加工零件的个数与所花费的时间呈正线性相关关系. 4、(1)散点图为:(2)回归方程为:0.546876.425y x =+.(3)由回归方程知,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工资收入之间呈正线性相关关系,即工资收入水平越高,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越高. 习题2.3 B 组(P95) 1、(1)散点图如下:(2)回归方程为: 1.44715.843y x =-.(3)如果这座城市居民的年收入达到40亿元,估计这种商品的销售额为42.037y ≈(万元). 2、说明:本题是一个讨论题,按照教科书中的方法逐步展开即可.第二章 复习参考题A 组(P100)1、A .2、(1)该组的数据个数,该组的频数除以全体数据总数; (2)nmN. 3、(1)这个结果只能说明A 城市中光顾这家服务连锁店的人比其他人较少倾向于选择咖啡色,因为光顾连锁店的人使一种方便样本,不能代表A 城市其他人群的想法. (2)这两种调查的差异是由样本的代表性所引起的. 因为A 城市的调查结果来自于该市光顾这家服装连锁店的人群,这个样本不能很好地代表全国民众的观点.4、说明:这是一个敏感性问题,可以模仿阅读与思考栏目“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来设计提问方法.5、表略. 可以估计出句子中所含单词的分布,以及与该分布有关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等.6、(1)可以用样本标准差来度量每一组成员的相似性,样本标准差越小,相似程度越高. (2)A 组的样本标准差为 3.730A S ≈,B 组的样本标准差为11.789B S ≈. 由于专业裁判给分更符合专业规则,相似程度应该高,因此A 组更像是由专业人士组成的.7、(1)中位数为182.5,平均数为217.1875.(2)这两种数字特征不同的主要原因是,430比其他的数据大得多,应该查找430是否由某种错误而产生的. 如果这个大数据的采集正确,用平均数更合适,因为它利用了所有数据的信息;如果这个大数据的采集不正确,用中位数更合适,因为它不受极端值的影响,稳定性好. 8、(1)略.(2)系数0.42是回归直线的斜率,意味着:对于农村考生,每年的入学率平均增长0.42%.(3)城市的大学入学率年增长最快. 说明:(4)可以模仿(1)(2)(3)的方法分析数据.第二章 复习参考题B 组(P101)1、频率分布如下表:从表中看出当把指标定为17.46千元 时,月65%的推销员 经过努力才能完成销 售指标.2、(1)数据的散点图如下:(2)用y 表示身高,x 表示年龄,则数据的回归方程为 6.31771.984y x =+. (3)在该例中,斜率6.317表示孩子在一年中增加的高度.(4)每年身高的增长数略. 3~16岁的身高年均增长约为6.323 cm. (5)斜率与每年平均增长的身高之间之间近似相等.第三章 概率3.1随机事件的概率 练习(P113) 1、(1)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有3个,两个均为正面、一个正面一个反面、两个均为反面. (2)通过与其他同学的结果汇总,可以发现出现一个正面一个反面的次数最多,大约在50次左右,两个均为正面的次数和两个均为反面的次数在25次左右. 由此可以估计出现一个正面一个反面的概率为0.50,出现两个均为正面的概率和两个均为反面的概率均为0.25. 2、略 3、(1)例如:北京四月飞雪;某人花两元钱买福利彩票,中了特等奖;同时抛10枚硬币,10枚都正面朝上.(2)例如:在王府井大街问路时,碰到会说中文的人;去烤鸭店吃饭的顾客点烤鸭;在1~1000的自然数任选一个数,选到的数大于1. 练习(P118)1、说明:例如,计算机键盘上各键盘的安排,公交线路及其各站点的安排,抽奖活动中各奖项的安排等,其中都用到了概率. 学生可能举出各种各样的例子,关键是引导他们正确分析例子中蕴涵的概率思想.2、通过掷硬币或抽签的方法,决定谁先发球,这两种方法都是公平的. 而猜拳的方法不太公平,因为出拳有时间差,个人反应也不一样.3、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因为掷骰子一次得到2是一个随机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它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掷6次骰子就是做6次试验,每次试验的结果都是随机的,可能出现2也可能不出现2,所以6次试验中有可能一次2都不出现,也可能出现1次,2次,…,6次. 练习(P121)1、0.72、0.6153、0.44、D5、B 习题3.1 A 组(P123) 1、D . 2、(1)0; (2)0.2; (3)1.3、(1)430.067645≈; (2)900.140645≈; (3)7010.891645-≈.4、略5、0.136、说明:本题是想通过试验的方法,得到这种摸球游戏对先摸者和后摸者是公平的结论. 最好把全班同学的结果汇总,根据两个事件出现的频率比较近,猜测在第一种情况下摸到红球的概率为110,在第二种下也为110. 第4次摸到红球的频率与第1次摸到红球的频率应该相差不远,因为不论哪种情况,第4次和第1次摸到红球的概率都是1 10.习题3.1 B组(P124)1、D.2、略. 说明:本题是为了学生根据实际数据作出一些推断. 一般我们假定每个人的生日在12个月中哪一个月是等可能的,这个假定是否成立,引导学生通过收集的数据作出初步的推断.3.2古典概率练习(P130)1、110. 2、17. 3、16.练习(P133)1、38,38.2、(1)113;(2)1213;(3)14;(4)313;(5)0;(6)213;(7)12;(8)1.说明:模拟的方法有两种.(1)把1~52个自然数分别与每张牌对应,再用计算机做模拟试验.(2)让计算机分两次产生两个随机数,第一次产生1~4的随机数,代表4个花色;第二次产生1~13的随机数,代表牌号.3、(1)不可能事件,概率为0;(2)随机事件,概率为49;(3)必然事件,概率为1;(4)让计算机产生1~9的随机数,1~4代表白球,5~9代表黑球.4、(1)16;(2)略;(3)应该相差不大,但会有差异. 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随机事件在每次试验中是否发生是随机的,但在200次试验中,该事件发生的次数又是有规律的,所以一般情况下所得的频率与概率相差不大.习题3.2 A组(P133)1、游戏1:取红球与取白球的概率都为12,因此规则是公平的.游戏2:取两球同色的概率为13,异色的概率为23,因此规则是不公平的.游戏3:取两球同色的概率为12,异色的概率为12,因此规则是公平的.2、第一位可以是1~9这9个数字中的一个,第二位可以是0~9这10个数字中的一个,所以(1)190;(2)18919090-=;(3)9919010-=3、(1)0.52;(2)0.18.4、(1)12;(2)16;(3)56;(4)16.5、(1)25;(2)825.6、(1)920;(2)920;(3)12.习题3.2 B组(P134)1、(1)13;(2)14.2、(1)35;(2)310;(3)910.说明:(3)先计算该事件的对立事件发生的概率会比较简单.3、具体步骤如下:①建立概率模型. 首先要模拟每个人的出生月份,可用1,2,…,11,12表示月份,用产生取整数值的随机数的办法,随机产生1~12之间的随机数. 由于模拟的对象是一个有10个人的集体,故把连续产生的10个随机数作为一组模拟结果,可模拟产生100组这样的结果.②进行模拟试验. 可用计算器或计算机进行模拟试验.如使用Excel软件,可参看教科书125页的步骤,下图是模拟的结果:其中,A,B,C,D,E,F,G,H,I,J的每一行表示对一个10人集体的模拟结果. 这样的试验一共做了100次,所以共有100行,表示随机抽取了100个集体.③统计试验的结果. K,L,M,N列表示统计结果. 例如,第一行前十列中至少有两个数相同,表示这个集体中至少有两个人的生日在同一月. 本题的难点是统计每一行前十列中至少有两个数相同的个数. 由于需要判断的条件态度,所以用K,L,M三列分三次完成统计.其中K列的公式为“=IF(OR(A1=B1,A1=C1,A1=D1,A1=E1,A1=F1,A1=G1,A1=H1,A1=I1,A1=J1,B1=C1,B1=D1,B1=E1,B1=F1,B1=G1,B1=H1,B1=I1,B1=J1,C1=D1,C1=E1,C1=F1,C1=G1,C1=H1,C1=I1,C1=J1,D1=E1,D1=F1,D1=G1,D1=H1,D1=I1,D1=J1),1,0)”,L列的公式为“=IF(OR(E1=F1,E1=G1,E1=H1,E1=I1,E1=J1,F1=G1,F1=H1,F1=I1,F1=J1,G1=H1,G1=I1,G1=J1,H1=I1,H1=J1,I1=J1),1,0)”,M列的公式为“=IF(OR(K1=1,L1=1),1,0)”,M列的值为1表示该行所代表的10人集体中至少有两个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 N1表示100个10人集体中至少有两个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的个数,其公式为“=SUM(M$1:M$100)”. N1除以100所得的结果0.98,就是用模拟方法计算10人集体中至少有两个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的概率的估计值. 可以看出,这个估计值很接近1.3.3几何概率。

高中数学第二章统计2.3总体特征数的估计练习苏教版必修3

高中数学第二章统计2.3总体特征数的估计练习苏教版必修3

2.3 总体特征数的估计一、填空题1. 某学校有甲、乙两个数学建模兴趣班,其中甲班有40人,乙班有50人.现分析两个班的一次考试成绩,算得甲班的平均成绩是90分,乙班的平均成绩是81分,则该校数学建模兴趣班的平均成绩是________分.2. 若一组数据2,x,4,6,10的平均值是5,则此组数据的标准差是________.3. 某校举行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演出,七位评委为某班的小品打出的分数的茎叶统计图如图所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所剩数据的平均分为__________.4. 一组数据的方差为4,若将这组数据扩大2倍,则新数据的方差为________.5. 已知x1,x2,…,x n的方差为2,则2x1+3,2x2+3,…,2x n+3的标准差为__________.6. 如图表示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得分情况的茎叶图,若甲、乙得分的中位数分别是a,b,则a+b=__________.7. 若甲、乙两人在一次射击比赛中各射靶5次,两人成绩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甲、乙两人的成绩的平均数相同;② 甲的成绩的中位数不小于乙的成绩的中位数;③ 甲的成绩的方差小于乙的成绩的方差;④ 甲的成绩的极差小于乙的成绩的极差.8. 已知一组从小到大排列的数据为-3,0,5,x,9,16,且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7,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________.9. 某市教育部门每年年底都要邀请有关人员,对本市的教育进行满意度综合测评,2015年底邀请2 500名市人大代表对其进行了综合测评,经统计,得到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综合测评的平均分为________.10. 为了考察某校各班参加课外书法小组的人数,从全校随机抽取5个班级,把每个班级参加该小组的人数作为样本数据,已知样本平均数为7,样本方差为2,且样本数据互不相同,则样本数据中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二、解答题11. 随机抽取某中学甲、乙两班各10名同学,测量他们的身高(cm),获得身高数据的茎叶图如图.(1) 根据茎叶图判断哪个班的平均身高较高;(2) 求甲班的样本方差.某班40人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两组学生某次考试的分数情况如下表:某学校高三年级有1 000名学生,为了了解数学学科的学习情况,现从中随机抽出若干名学生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的数学成绩,成绩全部介于80与150之间,并制成如下的频率分布表(部分):在所给的坐标系中,画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3) 根据题中信息,估计该校高三学生上学期期末测试中的数学平均成绩,并估计总体落在[130,150]中的频率.1. 85 解析:分析两个班的一次考试成绩,算得甲班的平均成绩是90分,乙班的平均成绩是81分,则该校数学建模兴趣班的平均成绩是40×90+50×8190=85分.2. 2 2 解析:由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可知x =3,∴ 此组数据的方差s 2=15[(2-5)2+(3-5)2+(4-5)2+(6-5)2+(10-5)2]=8,∴ 此组数据的标准差是2 2.3. 85 解析: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所剩数据为84,84,84,86,87,所以平均分为85.4. 16 解析:∵ s 2=1n [(x 1-x)2+(x 2-x)2+…+(x n -x)2]=4,x =x 1+x 2+…+x n n ,∴ 新数据的平均数x ′=2x 1+2x 2+…+2x nn=2x.∴ 新数据的方差s′2=1n [(2x 1-2x)2+(2x 2-2x)2+…+(2x n -2x)2]=4n[(x 1-x)2+(x 2-x)2+…+(x n -x)2]=4s 2=16.5. 2 2 解析:由方差的性质得新数据的方差为22×2=8,故其标准差为2 2. 6. 57 解析:由茎叶图知甲的中位数为a =32,乙的中位数为b =25,故a +b =57. 7. ①②③ 解析:由条形统计图知:甲射靶5次的成绩分别为4,5,6,7,8;乙射靶5次的成绩分别为5,5,5,6,9;所以x -甲=4+5+6+7+85=6,x -乙=5+5+5+6+95=6.所以x -甲=x -乙,①正确;甲的成绩的中位数为6,乙的成绩的中位数为5,故②正确;s 2甲=15[(4-6)2+(5-6)2+(6-6)2+(7-6)2+(8-6)2]=15×10=2,s 2乙=15[(5-6)2+(5-6)2+(5-6)2+(6-6)2+(9-6)2]=15×12=125,s 2甲<s 2乙,故③正确;甲的成绩的极差为8-4=4,乙的成绩的极差为9-5=4,故④不正确.8. 6 解析:由中位数知5+x 2=7,∴ x =9,故平均数为16(-3+5+9+9+16)=6.9. 82.2 解析:x =65×0.016×10+75×0.024×10+85×0.032×10+95×0.028×10=82.2.10. 9 解析:设5个班级参加的人数分别为x 1,x 2,x 3,x 4,x 5,由于样本数据互不相同,不妨设x 1<x 2<x 3<x 4<x 5,又s 2=2,x =7,所以15[(x 1-7)2+(x 2-7)2+(x 3-7)2+(x 4-7)2+(x 5-7)2]=2,所以(x 1-7)2+(x 2-7)2+(x 3-7)2+(x 4-7)2+(x 5-7)2=10,即五个整数的完全平方数之和为10,所以x 1-7,x 2-7,x 3-7,x 4-7,x 5-7这5个整数的绝对值都不超过3,于是x 5-7≤3,x 5≤10.若x 5=10,则(x 1-7)2+(x 2-7)2+(x 3-7)2+(x 4-7)2=1,由于整数x 1,x 2,x 3,x 4两两不同,所以(x 1-7)2+(x 2-7)2+(x 3-7)2+(x 4-7)2不可能等于1;若x 5=9,则x 1=5,x 2=6,x 3=7,x 4=8,显然既满足s 2=2,又满足x =7,所以样本数据中的最大值为9.11. 解:(1) 由茎叶图可知:甲班身高集中于160~179 cm 之间,而乙班身高集中于170~180 cm 之间.因此乙班平均身高高于甲班.(2) x =110(158+162+163+168+168+170+171+179+179+182)=170,甲班的样本方差为110[(158-170)2+(162-170)2+(163-170)2+(168-170)2+(168-170)2+(170-170)2+(171-170)2+(179-170)2+(179-170)2+(182-170)2]=57.2.12. 解:设第一组20名学生的成绩为x 1,x 2,x 3,…,x 20,第二组20名学生的成绩为x 21,x 22,…, x 40.根据题意,得90=x 1+x 2+…+x 2020,80=x 21+x 22+…+x 4020,x =x 1+x 2+…+x 4040=90×20+80×2040=85,第一组的方差s 21=120(x 21+x 22+…+x 220)-902①,第二组的方差s 22=120(x 221+x 222+…+x 240)-802②,由①+②,得36+16=120(x 21+x 22+…+x 220+x 221+…+x 240)-(902+802),∴ x 21+x 22+…+x 24040=7 276.s 2=x 21+x 22+…+x 24040-852=7 276-7 225=51,∴ s =51.13. 解:(1) ⑤处显然应填1.设样本的容量为x ,则24x=0.300,∴ x =80,∴ ②处应该填写80.又880=0.100,∴ ④处应填0.100. 又1-(0.050+0.200+0.300+0.275+0.100+0.050)=0.025,∴ ③处应填0.025.设①处应填y ,则y80=0.025,y =2,∴ ①处应该填写2.∴ ①②③④⑤处应该分别填写2,80,0.025,0.100,1. (2) 直方图如下:(3) 平均数为85×0.025+95×0.050+105×0.200+115×0.300+125×0.275+135×0.100+145×0.050=2.125+4.750+21+34.5+34.375+13.5+7.25=117.5 (分),所以估计该校高三学生上学期期末测试中的数学平均成绩是117.5分;总体落在[130,150]上的频率为8+80×0.05080=320.。

【数学】第二章《统计》综合测试2(苏教版必修3)

【数学】第二章《统计》综合测试2(苏教版必修3)

高中苏教版数学③第2章统计水平测试题一、选择题1.某学院有四个饲养房,分别养有18、54、24、48只白鼠供实验用.某项实验需抽取24只白鼠,你认为最合适的抽样方法为()A.在每个饲养房各抽取6只B.把所有白鼠都戴上编有不同号码的颈圈,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24只C.把所有白鼠进行编号用系统抽样法抽取24只D.先确定这四个饲养房应分别抽取3、9、4、8只样品,再从各饲养房用简单随机抽样法确定各自需捕出的对象答案:D2.有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数据,分组和各组的频数如下:[)[)[)1.261.5631.561.8681.862.1692.162.4611 2.462.7610 2.763.065,;,;,;,;,;,;[)[)[)[),之间的数据大约占()1.862.763.063.364,.估计总体中在[)A.60%B.92%C.5%D.65%答案:A3.下列两个量之间为相关关系的是()A.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B.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和行驶路程C.生活小区内某户居民的用电量和电费D.一个人的身高和年龄答案:D4.如果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同一个非零常数,那么这组数据的()A.平均数与方差都不变B.平均数不变,方差改变C.平均数改变,方差不变D.平均数和方差都改变答案:C5.设回归直线方程为 23=-,则变量x增加一个单位时()y xA.y平均减少3个单位B.y平均增加2个单位C.y平均增加3个单位D.y平均减少2个单位答案:A6.对于样本频率直方图与总体密度曲线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频率分布直方图与总体密度曲线无关B.频率分布直方图就是总体密度曲线C.样本容量很大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就是总体密度曲线D.如果样本容量无限增大,分组的组距离无限减小,那么频率分布直方图就会无限接近于总体密度曲线答案:D7.已知样本数据12n x x x ,,,的平均数为h ,1y ,2y ,…,m y 的平均数为k ,则把两组数据合并成一组以后,这组样本的平均数为( ) A.2h k+ B.nh mkm n++ C.mh nk m n++ D.h km n ++答案:B8.若一棉农分别种两种不同品种的棉花,连续五年的亩产量(单位:千克/亩)如下表:品种甲68 72 70 69 71品种乙6971 68 68 69则平均产量较高与产量较稳定的分别是( ) A.品种甲,品种甲 B.品种甲,品种乙C.品种乙,品种甲 D.品种乙,品种乙 答案:B9.如右图所示,有5组数据,去掉哪组数据后, 剩下的4组数据的线性相关关系数最大( ) A.E B.D C.B D.A 答案:B10.已知一个样本x ,1,y ,5.其中x ,y 是方程组22210x y x y +=⎧⎨+=⎩的解,则这个样本的标准差是( )A.2 B.2 C.5 D.5 答案:C11.在抽查产品的尺寸过程中,将其尺寸分成若干组.[)a b ,是其中的一组,抽查出的个体在该组上的频率为m ,该组上的直方图的高为h ,则a b -=( ) A.hmB.m hC.h m D.h m + 答案:B12.回归直线的系数a ,b 的最小二乘估计,使函数()Q a b ,最小,Q 函数指的是( ) A.2221122()()()n n y bx a y bx a y bx a --+--++--B.1122n n y bx a y bx a y bx a --+--++-- C.211()y bx a -- D.11y bx a --答案:A 二、填空题13.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数据,分组后,组距与频数如下:组距 (]12,(]23,(]34,(]45,]56,(]67,频数1 123 1 2则样本落在区间(]5-∞,的频率是 .答案:0.714.某班40人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两组学生一次考试的成绩情况如下表:平均分标准差第一组 90 6第二组80 4则全班的标准差为 . 答案:5115.若施化肥量x (kg )与水稻产量y 的回归直线方程为 5250y x =+,则当施化肥量为80kg 时,预计的水稻产量为 . 答案:650kg16.某学校在一次演讲比赛中,共有7个评委,学生最后得分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的平均分,某学生所得的分数为:9.6,9.4,9.6,9.7,9.7,9.5,9.6,这组数据的众数 是 ,学生最后得分为 . 答案:9.6;9.6 三、解答题17.某运输队有货车1201辆,客车800辆,从中抽取110调查车辆的使用和保养情况.请给出抽样过程.解:因为货车和客车的使用和保养情况有明显的差别,所以用分层抽样.统 计 量组 别第一步,明确货车和客车各应抽取多少辆,货车应抽取1120112010⨯≈辆,客车应抽取18008010⨯=辆; 第二步:先用简单随机抽样法从货车中随机选取一辆剔除,再用系统抽样方法分别抽取货车120辆,客车80辆, 这此货车和客车便组成了所要抽取的样本.18.从参加环保知识竞赛的学生中抽出60名,将其成绩(均为整数)整理后画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观察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79.5~89.5这一组的频数、频率分别是多少?(2)估计这次环保知识竞赛的及格率(60分及以上为及格). 解:(1)观察频率分布直方图易知,79.589.5 这一组的频率为:0.025100.25⨯=,频数为:600.2515⨯=;(2)由于0.015100.03520.025100.005100.75⨯+⨯+⨯+⨯=,故估计这次环保知识竞赛的及格率为0.75.19.对甲、乙同学的学习成绩进行抽样分析,各抽5门功课,得到的观测值如下:甲60 80 70 90 70 乙8060 70 80 75问甲、乙谁的平均成绩好?谁的各门功课发展较平衡?解:1(6080709070)745x =++++=甲,1(8060708075)735x =++++=乙,2222221(1464164)1045s =++++=甲,2222221(713372)565s =++++=乙;因为x x >甲乙,22s s >乙甲, 所以甲的平均成绩较好,乙的各门功课发展较平衡.20.已知数据12345x x x x x ,,,,是互不相等的正整数,且3x =,中位数为3,求该组数据的方差.解:不妨设1234x x x x <<<,由中位数的条件,知33x =. 又12345x x x x x *∈N ,,,,, 所以1212x x ==,.又3x =,所以459x x +=. 所以44x =,55x =,所以2222221[(13)(23)(33)(43)(53)]25s =-+-+-+-+-=.故这组数据的方差为2.21.某展览馆22天中每天进馆参观的人数如下: 180 158 170 185 189 180 184 185 140 179 192 185 190 165 182 170 190 183 175 180 185 148计算参观人数的中位数、众数、平均数、标准差. 解:(1)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可知,第11个数是180,第12个数是182,所以中位数为181; (2)因为185有4个,其余数均少于4个,所以众数为185; (3)平均数为(140192)22177x =++÷≈ ; (4)计算器计算,得2221221()()()13.3522s x x x x x x =-+-++-≈ . 22.某工业部门进行一项研究,分析该部门的产量与生产费用之间的关系,从这个工业部门内随机抽取了10个部门作样本,有如下资料:产量 x (千件) 40424855657988100120140生产费用 y (千元)150140160170150162185165190185(1)画出散点图;(2)若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求出回归直线方程. 解:(1)散点图略; (2)77.7x =,165.7y =,102170903i i x ==∑,101132938i i i x y ==∑,21329381077.7165.70.398709031077.7b -⨯⨯=≈-⨯,165.70.39877.7134.8a =-⨯≈. 故所求回归直线方程为 0.398134.8y x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
【统计练习】
一、选择题
1 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是15,17,14,10,15,17,17,16,14,12,设其平均数为a ,中位数
为b ,众数为c ,则有( )
A c b a >>
B a c b >>
C b a c >>
D a b c >>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在统计里,把所需考察对象的全体叫作总体
B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大于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
C 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D 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
3 某同学使用计算器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05输入为15,
那么由此求出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 )
A 3.5
B 3-
C 3
D 5.0-
4 要了解全市高一学生身高在某一范围的学生所占比例的大小,需知道相应样本的( )
A 平均数
B 方差
C 众数
D 频率分布
5 要从已编号(1
60)的60枚最新研制的某型导弹中随机抽取6枚来进行发射试验,用每部分选取的
号码间隔一样的系统抽样方法确定所选取的6枚导弹的编号可能是( )
A 5,10,15,20,25,30
B 3,13,23,33,43,53
C 1,2,3,4,5,6
D 2,4,8,16,32,48
6 容量为100的样本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分为8组,如下表:
第三组的频数和频率分别是 ( ) A 14和0.14 B 0.14和14 C
141和0.14 D 31和14
1 二、填空题
1 为了了解参加运动会的2000名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从中抽取100名运动员;就这个问题,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有 ;
① 2000名运动员是总体;②每个运动员是个体;③所抽取的100名运动员是一个样本;
④样本容量为100;⑤这个抽样方法可采用按年龄进行分层抽样;⑥每个运动员被抽到的概率相等
2
3 数据70,71,72,73的标准差是______________
4 数据123,,,...,n a a a a 的方差为2
σ,平均数为
μ,则
(1)数据123,,,...,,(0)n ka b ka b ka b ka b kb ++++≠的平均数为 ,
(2)数据123(),(),(),...,(),(0)n k a b k a b k a b k a b kb ++++≠的平均数为 ,标准差为 5 观察新生婴儿的体重,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新生婴儿体重在(]2700,3000的频率为
三、解答题
1 对某校初二男生抽取体育项目俯卧撑,被抽到的50名学生的成绩如下:
试求全校初二男生俯卧撑的平均成绩
2 为了了解初三学生女生身高情况,某中学对初三女生身高进行了一次测量,所得数据整理后列出
了频率分布表如下:
(1)求出表中,,,m n M N 所表示的数分别是多少? (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3)全体女生中身高在哪组范围内的人数最多?
3 某校高中部有三个年级,其中高三有学生1000人,现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一个容量为185的样本,
已知在高一年级抽取了75人,高二年级抽取了60人,则高中部共有多少学生?
4 从两个班中各随机的抽取10名学生,他们的数学成绩如下:
画出茎叶图并分析两个班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
【统计练习】
一、选择题
1 D
2 B
3 B
4 D
5 B
6 A
二、填空题
1 ④,⑤,⑥ 3
2 70717273
71.5,4
X +++=
=
2
s == 4 (1)k
σ,k b μ+(2)k σ,k kb μ+
5 0.3 频率/组距0.001=,组距300=,频率0.0013000.3=⨯=
三、解答题
1解:
108968571664574331360
7.2
5050
X
⨯+⨯+⨯+⨯+⨯+⨯+⨯+⨯
===
2解:(1)
1
50,50(1420158)2
0.02
M m
===-++++=
2
1,0.04
50
N n
===
(2)…(3)在153.5157.5范围内最多
3解:从高三年级抽取的学生人数为185(7560)50
-+=
而抽取的比例为
501
100020
=,高中部共有的学生为
1
1853700
20
÷=
4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